为什么我国重视我国黑土地分布在哪个地区的保护?我国黑土地分布在哪个地区的价值有哪些?


黑土地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最好的礼物之一,其优良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拥有黑土地,等于拥有坚实的粮食保障。
中国的东北平原有广袤的黑土地,因此东北是中国的一大粮仓,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也有辽阔的黑土地,所以乌克兰的粮食产量在世界也是排得上名号的。
然而近年来中国东北平原的黑土地大量减少,如果不加控制,东北的黑土地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消失殆尽。
那么,黑土地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近年来东北的黑土地大量减少,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情况?
黑土地的形成是十分复杂且困难的,对气候和地质条件的要求相当严苛。
从黑土地的分布来看,全球的黑土地大都在北纬四十五度这条纬线附近。远离这条纬线的地区,无法形成质量上乘的黑土地。
北纬四十五度附近的地区属于中温带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温暖多雨,所以有黑土地的地方一般都有面积不小的沼泽区。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北纬四十五度的冬天异常寒冷,以中国东北为例,冬天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几十度。
这样的低温,动物很难外出活动,植物也没有办法生长。
这样一来,春天气候温暖宜人,植物疯狂生长,形成茂密的植被。到了秋天,绝大多数的植物枯萎凋零。
如果是一般的地区,这些植物基本都会在秋冬之际逐渐腐烂。
但是在北纬四十五度附近的地区不会这样,冬天极低的温度加上厚厚的积雪,分解枯枝残叶的微生物根本无法活动,因此残枝败叶大部分会保存到春天。
等到了下一个春天,这些枯枝残叶会阻挡地面排水,土壤的湿度很大,微生物分解枯枝残叶的速度很慢。
接着又是夏天、秋天、春天的往复循环,多年以后,这些枯枝残叶就会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腐殖质。
腐殖质是黑色,经过多年的累积,原本黄色的土壤就会和腐殖质融合在一起,变成珍贵的黑土地。
理论上,黑土地每增长一厘米至少需要两百年到四百年,一旦遭到破坏,想要恢复是相当困难且麻烦的事情。
适度地开垦,可以改善黑土地排水不畅的情况,可以让黑土地的肥力得到强化,农作物的产量进一步提高。
根据资料显示,东北每年的粮食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东北三省能有这样大的贡献,就是因为有大片的黑土地。
然而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的情况不容乐观,已经有很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2022年,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厚度已经减少了30%到50%。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算起,东北地区黑土地的面积减少了30%以上。
如果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东北地区的黑土地会消失殆尽,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会锐减,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如此珍贵的土地,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减少这么多,造成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都有哪些?
自然因素
虽然耕种行为本身对黑土地就有一定的破坏,但是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不只有耕种这一个原因,自然因素在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一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自然因素是风力侵蚀,东北平原一望无际,基本没有可以阻挡大风侵袭的山脉。
防护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风对黑土地的影响,不过效果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时间一长,黑土地的损失还是很严重。
大风对黑土地影响最大的时期,是播种和收获的时候,这个时候黑土地没有植被保护,大风一来,就会把黑土地最肥沃的表层土壤吹走,导致黑土地的肥力下降。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多种植可以降低大风侵蚀的防护林,尽可能地拦住大风,这样一来黑土地的表层就会得到更好的保护,损失也会降到最低。
第二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自然因素是流水侵蚀,东北地区江河数量较多,支流更是不计其数。
靠近江河的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地,很容易遭到流水的侵蚀。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下,肥沃的土壤就被流水冲走,然后淤积在河道里。
原本肥沃的黑土壤,被水流这样一冲击,肥沃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即便是淤积在河道里,也无法发挥以前的作用,
除了破坏黑土地的土壤结构,水流对种植在河堤边上的防护林也有很大的破坏。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下,防护林的树木大都倒伏,无法为黑土地阻挡大风。
第三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自然因素是冻融侵蚀,寒冷的冬天确实是黑土地形成的重要条件,但是同时也是破坏黑土地的因素之一。
冬天与春天之间巨大的温差,会对黑土地的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土壤松动,如果地势不高问题倒不是很大,一旦地势超过安全水平,就会发生滑坡等现象。
除此之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还出现了不少的地表裂缝,这样的裂缝会对土壤的肥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些问题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治理,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相比于自然因素的侵害,人为因素对东北地区黑土地造成的侵害更大,是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最重要的原因。
人为因素
第一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人为因素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来源比较多,有乱扔垃圾、工厂乱排乱放等等。
这些行为,会让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和生物一样,土壤的自愈能力是很有限的,一旦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愈能力,那么土壤就会遭到根本性的破坏。
当然,对黑土地伤害最大的还是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部分的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赚更多的钱,于是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钱是赚到了,可是黑土地却因此遭到严重的污染。
一开始或许不是那么明显,可是一旦不及时处理,过个几年,原本肥沃的黑土地就会出现产量大跌的现象。
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没有办法了,就算在这个时候采取措施,能够挽回的程度是相当小的,黑土地已经回不到之前了。
除了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焚烧秸秆对黑土地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黑土地表面的腐殖质相当脆弱,根本经不起那么高的温度,而且燃烧秸秆的风险也很大,一旦遇上强风,会导致发生大面积的火灾,会有更多的黑土地受到伤害。
第二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人为因素是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对于农民来说,土地自然是越多越好,很少有环保的意识。
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民不顾一切地开垦新的耕地,一些商人为了赚钱,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修路、盖房、开矿场,导致大面积的植被被破坏。
失去了植被,东北平原土地退化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植被可以保护黑土地不被大风和流水侵蚀,同时增强黑土地的肥力。
但是以上的行为,直接让黑土地失去了保护,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黑土地发生退化,黑土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少。
第三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人为因素是买卖黑土,黑土如此珍贵,自然就引起了一些不法商人的注意。
在商人眼里,凡是有利可图的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做生意的。
黑土的主要价值是表面的腐殖质,普通的土壤加上腐殖质,肥力也会大大增加。
于是商人们找到当地的农民,收购土壤表面的腐殖质,农民并不知晓内情,一看有钱可赚,又没有什么损失,就随口答应了。
结果黑土地表面最有价值的腐殖质被黑心商人买走,然后卖到其他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流逝,盗卖黑土对黑土地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有的商人更过分,他们不想出钱,打算空手套白狼。趁着夜色,他们带着工具偷走大量的黑土,然后偷偷卖出去大赚一笔。
在国家还没有采取严厉措施的时候,盗卖黑土的情况非常严重。
当地的农民发现黑土这么值钱之后,也纷纷加入卖黑土的行列中,在他们看来,这可比种粮食赚钱多了。
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多么愚蠢,黑土地对农民本身来说本身就有很高的价值,对国家来说更是无比珍贵。
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多大好处,反而会对国家利益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彻底禁绝买卖黑土的现象,国家在不久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凡是发现有人买卖黑土,一律予以严惩。
2022年,中国颁布了黑土保护法,黑土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买卖黑土,如有违反,将按照每立方米500-5000元的标准进行罚款,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法条实施后,非法买卖黑土的情况就少了很多。
保护措施
当然,仅仅靠法律是不够的,中国黑土地面积大量较少的原因不止一个,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近年来,中国已经实施多个保护黑土地的措施。
首先是熟悉了解全国黑土地的具体情况,包括黑土壤的类型、分布规律等,知己知彼让方能百战不殆,情况都不了解,保护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是研究黑土地的保护方法,近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名为梨树模式和龙江模式等保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对黑土地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最后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当然不只是针对买卖黑土这一种行为,而是涵盖多个方面。
农民在种植时,应当遵守相应的法律,比如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种植,要在合适的时间让黑土休息一下,等待恢复肥力后再种植。
还有土壤污染的问题,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能有污染土壤的行为,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目前,中国黑土地的流失情况正在逐步改善,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黑土结构示意图5月23日至29日,黑龙江省开展首个黑土地保护周活动。为什么要保护黑土地?黑土地为什么是黑色的?色黑如珍宝,土好肥力高。黑土是地球上十分珍贵且稀有的土壤资源,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地”名字的由来,首先来自其颜色特征,而这也正是其优势所在。土壤的有机质是黑色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颜色越深。黑土的土质松软,腐殖质层深厚,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黄土高数倍。腐殖质含有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元素,还能像胶水一样,把土壤结成几毫米的团聚体,利于形成植物根系的“小水库”和“小肥料库”,这是黏土、沙土等望尘莫及的。黑土的珍贵,更在于其得之不易、意义重大。黑土地拥有的自然属性要经历上万年才能形成,300年左右才能有1厘米的厚度。已经形成了46亿年的地球,至今也只有三大黑土带,其中之一就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我们吃的米饭,三碗中就有一碗来自东北黑土地,黏玉米、大豆油等农产品俏销网络,也离不开东北黑土地的功劳。作为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白浆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水稻土等。其中,黑土是黑土区的典型代表,暗棕壤是黑土区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草甸土是黑土区最富养分的土壤,它们都是生产粮食的“小能手”。不可忽视的是,受不合理耕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东北黑土地正在“变薄、变瘦、变硬”,局部地区面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pH值降低,土壤养分流失等问题。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想让黑土地焕发活力,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是关键。东北黑土区土壤类型多,对肥力高、质量好的土壤,采取保育措施,培育土壤使其不退化;由于利用不当、用养失衡引起质量下降的土壤,采用地力提升技术和合理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质量水平;自身存在障碍因素的土壤需靶向治疗、综合施策,等等——总之,要根据地形地貌、水热条件、种植制度、土壤问题等因素,抓住重点分区治理。如今,各地已经行动起来。“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保护优先、用养结合、绿色发展,一定可以让黑土地重焕生机。▌作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整理

黑土地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最好的礼物之一,其优良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拥有黑土地,等于拥有坚实的粮食保障。
中国的东北平原有广袤的黑土地,因此东北是中国的一大粮仓,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也有辽阔的黑土地,所以乌克兰的粮食产量在世界也是排得上名号的。
然而近年来中国东北平原的黑土地大量减少,如果不加控制,东北的黑土地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消失殆尽。
那么,黑土地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近年来东北的黑土地大量减少,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情况?
黑土地的形成是十分复杂且困难的,对气候和地质条件的要求相当严苛。
从黑土地的分布来看,全球的黑土地大都在北纬四十五度这条纬线附近。远离这条纬线的地区,无法形成质量上乘的黑土地。
北纬四十五度附近的地区属于中温带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温暖多雨,所以有黑土地的地方一般都有面积不小的沼泽区。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北纬四十五度的冬天异常寒冷,以中国东北为例,冬天最冷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几十度。
这样的低温,动物很难外出活动,植物也没有办法生长。
这样一来,春天气候温暖宜人,植物疯狂生长,形成茂密的植被。到了秋天,绝大多数的植物枯萎凋零。
如果是一般的地区,这些植物基本都会在秋冬之际逐渐腐烂。
但是在北纬四十五度附近的地区不会这样,冬天极低的温度加上厚厚的积雪,分解枯枝残叶的微生物根本无法活动,因此残枝败叶大部分会保存到春天。
等到了下一个春天,这些枯枝残叶会阻挡地面排水,土壤的湿度很大,微生物分解枯枝残叶的速度很慢。
接着又是夏天、秋天、春天的往复循环,多年以后,这些枯枝残叶就会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腐殖质。
腐殖质是黑色,经过多年的累积,原本黄色的土壤就会和腐殖质融合在一起,变成珍贵的黑土地。
理论上,黑土地每增长一厘米至少需要两百年到四百年,一旦遭到破坏,想要恢复是相当困难且麻烦的事情。
适度地开垦,可以改善黑土地排水不畅的情况,可以让黑土地的肥力得到强化,农作物的产量进一步提高。
根据资料显示,东北每年的粮食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东北三省能有这样大的贡献,就是因为有大片的黑土地。
然而近年来,中国东北地区黑土地的情况不容乐观,已经有很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2022年,东北地区黑土地的厚度已经减少了30%到50%。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算起,东北地区黑土地的面积减少了30%以上。
如果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东北地区的黑土地会消失殆尽,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会锐减,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如此珍贵的土地,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减少这么多,造成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都有哪些?
自然因素
虽然耕种行为本身对黑土地就有一定的破坏,但是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不只有耕种这一个原因,自然因素在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一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自然因素是风力侵蚀,东北平原一望无际,基本没有可以阻挡大风侵袭的山脉。
防护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风对黑土地的影响,不过效果是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时间一长,黑土地的损失还是很严重。
大风对黑土地影响最大的时期,是播种和收获的时候,这个时候黑土地没有植被保护,大风一来,就会把黑土地最肥沃的表层土壤吹走,导致黑土地的肥力下降。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多种植可以降低大风侵蚀的防护林,尽可能地拦住大风,这样一来黑土地的表层就会得到更好的保护,损失也会降到最低。
第二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自然因素是流水侵蚀,东北地区江河数量较多,支流更是不计其数。
靠近江河的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地,很容易遭到流水的侵蚀。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下,肥沃的土壤就被流水冲走,然后淤积在河道里。
原本肥沃的黑土壤,被水流这样一冲击,肥沃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即便是淤积在河道里,也无法发挥以前的作用,
除了破坏黑土地的土壤结构,水流对种植在河堤边上的防护林也有很大的破坏。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下,防护林的树木大都倒伏,无法为黑土地阻挡大风。
第三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自然因素是冻融侵蚀,寒冷的冬天确实是黑土地形成的重要条件,但是同时也是破坏黑土地的因素之一。
冬天与春天之间巨大的温差,会对黑土地的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土壤松动,如果地势不高问题倒不是很大,一旦地势超过安全水平,就会发生滑坡等现象。
除此之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还出现了不少的地表裂缝,这样的裂缝会对土壤的肥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些问题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治理,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相比于自然因素的侵害,人为因素对东北地区黑土地造成的侵害更大,是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最重要的原因。
人为因素
第一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人为因素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来源比较多,有乱扔垃圾、工厂乱排乱放等等。
这些行为,会让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和生物一样,土壤的自愈能力是很有限的,一旦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愈能力,那么土壤就会遭到根本性的破坏。
当然,对黑土地伤害最大的还是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化肥和农药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部分的农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赚更多的钱,于是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结果钱是赚到了,可是黑土地却因此遭到严重的污染。
一开始或许不是那么明显,可是一旦不及时处理,过个几年,原本肥沃的黑土地就会出现产量大跌的现象。
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没有办法了,就算在这个时候采取措施,能够挽回的程度是相当小的,黑土地已经回不到之前了。
除了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焚烧秸秆对黑土地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黑土地表面的腐殖质相当脆弱,根本经不起那么高的温度,而且燃烧秸秆的风险也很大,一旦遇上强风,会导致发生大面积的火灾,会有更多的黑土地受到伤害。
第二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人为因素是过度开垦和破坏植被,对于农民来说,土地自然是越多越好,很少有环保的意识。
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民不顾一切地开垦新的耕地,一些商人为了赚钱,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修路、盖房、开矿场,导致大面积的植被被破坏。
失去了植被,东北平原土地退化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植被可以保护黑土地不被大风和流水侵蚀,同时增强黑土地的肥力。
但是以上的行为,直接让黑土地失去了保护,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黑土地发生退化,黑土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少。
第三个影响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人为因素是买卖黑土,黑土如此珍贵,自然就引起了一些不法商人的注意。
在商人眼里,凡是有利可图的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做生意的。
黑土的主要价值是表面的腐殖质,普通的土壤加上腐殖质,肥力也会大大增加。
于是商人们找到当地的农民,收购土壤表面的腐殖质,农民并不知晓内情,一看有钱可赚,又没有什么损失,就随口答应了。
结果黑土地表面最有价值的腐殖质被黑心商人买走,然后卖到其他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流逝,盗卖黑土对黑土地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有的商人更过分,他们不想出钱,打算空手套白狼。趁着夜色,他们带着工具偷走大量的黑土,然后偷偷卖出去大赚一笔。
在国家还没有采取严厉措施的时候,盗卖黑土的情况非常严重。
当地的农民发现黑土这么值钱之后,也纷纷加入卖黑土的行列中,在他们看来,这可比种粮食赚钱多了。
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多么愚蠢,黑土地对农民本身来说本身就有很高的价值,对国家来说更是无比珍贵。
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多大好处,反而会对国家利益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彻底禁绝买卖黑土的现象,国家在不久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凡是发现有人买卖黑土,一律予以严惩。
2022年,中国颁布了黑土保护法,黑土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买卖黑土,如有违反,将按照每立方米500-5000元的标准进行罚款,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该法条实施后,非法买卖黑土的情况就少了很多。
保护措施
当然,仅仅靠法律是不够的,中国黑土地面积大量较少的原因不止一个,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近年来,中国已经实施多个保护黑土地的措施。
首先是熟悉了解全国黑土地的具体情况,包括黑土壤的类型、分布规律等,知己知彼让方能百战不殆,情况都不了解,保护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是研究黑土地的保护方法,近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名为梨树模式和龙江模式等保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对黑土地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最后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当然不只是针对买卖黑土这一种行为,而是涵盖多个方面。
农民在种植时,应当遵守相应的法律,比如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种植,要在合适的时间让黑土休息一下,等待恢复肥力后再种植。
还有土壤污染的问题,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能有污染土壤的行为,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目前,中国黑土地的流失情况正在逐步改善,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个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黑土地分布在哪个地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