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论和实在论的题有哪些区别呢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
唯名论(Nominalism)与唯实论(Realism),通常是指西方在公元十一、二世纪「共相问题」(TheProblemofUniversal)的两支对诤学说。但是,在西方哲学史上,这两个名词使用得相当松泛,譬如:当它们用来指称十七世纪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或者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与士林哲学时,意涵就有不同。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唯名论或唯实论,在基本立场上,它们仍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很明显地是继十一、二世纪的唯名与唯实之争发展出来的。 共相问题,也就提普遍概念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的问题,或者,抽象观念与感觉个物的关系系究竟如何的问题。它的发生背景极为复杂,最早可溯源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理型的主张,但直接的导火线则是缘于波斐立(Porphry,二三二~三○四)在Isagoge,即「亚里士多德范畴论之导言」一书里,提出了有关「类」与「种」的本质问题,诸如:它们是存在于吾人心灵中,抑或事物之中?它们与感觉经验的内容分离存在,抑或存在于感觉内容里?-却未加以解决所致。 柏拉图的理型说认为感官所对的经验世界流变无常,只有理念才是真实无妄的,而一切经验中的个别物,均因分享了理念的真实才能以不完全的方式存在。但是,柏拉图的这种主张,明显地与常识相悖。因此,亚里士多德修正师说,认为经验中的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吾人心中的共相是理智抽象的产品,虽然具有知识上的客观性,却以个体事物为基础,不能离个体事物独立存在。结果,柏拉图的学说成为中世纪唯实论的滥觞,而亚里士多德「共相不离个物」的主张,则鼓舞了唯名论的立场。当波其武(Boethius,四八○~五二五)将波斐立之Isagoge译介为拉丁文,在初期士林哲学专务逻辑学的探讨风气下,终于演为两种极端对立的学说,聚讼不决,相持不下,一直到今天,仍然成为许多哲学家主要关怀的问题之一。 唯实论,在共相之争的阶段中,由于受到教会立场的支持,较占优势。严格论之,它应区分为过激的实在论(ExaggeratedRealism)与温和的实在论(ModerateRealism)两种,前者与唯名论对立,而后者则是批判唯名与唯实之争的调和立场。过激的实在论,以安瑟伦为代表,主张种与类能独立存在,具有比个体更高的实在性,是天主创造万有的模型,而为人类心灵所能认知者。由于这种主张屡受唯名论攻击,后经阿贝拉(Abelard,公元一○七九~一一四二年)批判修正,认为共相乃人类理智经抽象作用才从个体中把握到的本质,虽然并非主观虚构,但却以个别具体的事物为基础,同时也不能穷尽个别实体的全部内涵。阿贝拉这种主张较符亚里士多德原义,后为多玛斯继承,成为士林哲学知识论的基本立场,一直秉持到今日的新士林哲学中。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唯名论与实在论关于个别与共相的这场争论,在认识论上是关于普遍概念的形成、性质和意义问题的争论,在本体论上是关于理念、精神实体和个别事物的独立存在问题的争论。就思想渊源来说,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场争论本质上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共相是中世纪经院哲学术语,指普遍、一般。唯名论否认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共相后于事物,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实在论断言共相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先于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尔谟、香浦的威廉、托马斯·阿奎那等。围绕如何认识共相,共相与个别事物的关系的争论源于古希腊哲学。从11世纪末到12世纪中叶,共相问题成为中世纪早期经院哲学争论的中心。到14世纪末为止,总共持续了300多年。以罗瑟林、罗吉尔·培根、奥康的威廉为代表的唯名论者,反对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否认共相为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主张唯有个别事物才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后于事物,共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或人们语言中的“声息”。这种论断称之为极端的唯名论。以阿贝拉尔为代表的唯名论者,除了否认共相的客观实在性和主张唯有个别事物具有客观实在性之外,又认为共相表现个别事物的相似性和共同性,因而共相只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这种论点称为概念论,属于温和的唯名论。以香浦的威廉和安瑟尔谟为代表的极端的实在论者,断言共相具有客观实在性,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第一实体,共相是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原始形式。个别事物只是共相这第一实体派生出来的个别情况和偶然现象,所以共相先于事物。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温和的实在论者也断言共相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但又强调共相这一客观实,既独立存在于事物之前,又存在于事物之中和事物之后。即:共相这概念,作为神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念或原始形式,存在于被创造物之前,也就是说,存在于神的理智之中。共相作为神创造的个别事物的本质或形式,则存在于事物之中。共相作为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归纳的概念,它在事物之后,也就是说存在于人们的理智之中。老黑哲学思想的发展,关键的核心思想就是关于思维与思想的普遍性,具体的事物与绝对精神之关系的逻辑学,也就是对于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的回答以及发展。黑先生既关注具体的事物的个别的形态,用感觉表象、知性思维予以解读。同时黑先生更是从社会共同体的全体的、每一环节、每一层次,用抽象的理性思维,寻求社会共同体的自我之精神的科学发展规律,从而确定了绝对精神的三大环节,乃是1.逻辑学,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2.自然哲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3.精神哲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老黑云,对于哲学无法给予一初步的概括的观念,因为只有全科学的全体才是理念的表述。哲学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哲学全体,一个自身完整的圆圈。但哲学的理念在每一部分里只表达出一个特殊的规定性或因素。每个单一的圆圈,因它自身也是整体,就要打破它的特殊因素所给它的限制,从而建立一个较大的圆圈。因此全体便有如许多圆圈所构成的大圆圈。这里面每一圆圈都是一个必然的环节,这些特殊因素的体系构成了整个理念,理念也同样表现在每一个别环节之中。老黑的绝对精神的表述,是融合了实在论与唯名论双方观点的合理之处,对于双方的非科学的地方进行了批判,这就是【A.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B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C.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A.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老黑批判了旧的形而上学,也就是对实在论、唯理论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批判。老黑云,思想对于客观性的第一态度是一种素朴的态度,它还没有意识到思想自身所包皮含的矛盾和思想自身与信仰的对立,却相信,只靠反思作用即可认识真理,即可使客体的真实性质呈现在意识前面。有了这种信仰,思想进而直接去把握对象,再造感觉和直观的内容,把它当作思想自身的内容,这样自以为得到真理,而引为满意了。一切初期的哲学,一切科学,甚至一切日常生活和意识活动,都可说是全凭此种信仰而生活下去。这种态度的思维,由于它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对立,就内容言,既可成为真正玄思的哲学学说,同样也可老停滞在有限的思维规定里,亦即老停滞在尚未解除的对立里。最明确而且与我们相距最近的例证,当推过去的形而上学,如康德以前的那些形而上学。但这种形而上学只有就哲学史来说才可以说是某种过去了的东西;就其本身来说,即单纯用抽象理智的观点去把握理性的对象,却仍然一般地总是出现的。老黑对旧的唯理论与实在论批判,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B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是对经验主义的批判,也就是对唯名论的批判。经验主义力求从经验中,从外在和内心的当前经验中去把握真理,以代替纯从思想本身去寻求真理。经验主义为补救上述形而上学的偏蔽,开始感觉到有两层需要:一方面的需要是要求一具体的内容,以补救知性的抽象理论,因为知性自身无法从它的抽象概念进展到特殊的规定的事实。另一方面的需要是寻求一坚实的据点以反对在抽象的知性范围内,按照有限思想规定的方法,去证明一切事物的可能性。C.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是对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哲学的批判与解读,也是对欧洲近代哲学的一种反思。老黑云,批判哲学认为思维是主观的,并且认为思维的终极的、不可克原的规定是抽象的普遍性、形式的同一性。于是就把思维当作是与真理相反对的,因为真理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具体的普遍性。在思维的这种最高规定即理性里,范畴没有得到重视。老黑云,依照这种理论,思维既然是特殊的活动,就只能以范畴为其整个的内容和产物。但范畴既然是知性所坚持的,所以就是受限制的规定,是认识有条件的、有中介性的、有依赖性的东西的形式。象这样受限制的思维是说不上认识无限,认识真理的。因为这种思维是不能从有限过渡到无限的。这些思维范畴也叫做概念。按照这种说法,要把握一个对象,不外用一个认识有条件的、有中介性的事物的形式去认识那个对象。因此只要对象是真理、无限、或无条件的东西,就只有用我们的范畴把它改变成一个有条件、有中介的东西。在这样的方式下,我们不但没有用思想掌握住真理,反而把它歪曲成为不真的了。-----------这段话是对康德的物自体的思想的批判老黑对于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哲学的批判与解读,对于东方世界是完全陌生的,更不具有现实意义。但是老黑对直接知识批判的一段话,特别值得深思【直接知识论的片面性给自己带来了一些规定和后果,除了其基本原则已于上面讨论之外,其要点尚须略加指出。第一、既然真理的标准、不是内容的本性,而是意识的事实,那么凡被宣称为真理的,除了主观的知识或确信,除了我在我的意识内发现的某种内容外,就没有别的基础了。这样一来,凡我在我的意识内发现的东西,便扩大成为在人人意识内发现的东西,甚至被说成是意识自身的本性。第二,认直接知识为真理的标准还可引起另一种结果,即把一切的迷信和偶像崇拜均可宣称为真理,并且对任何毫无道理并违反道德内容的意志要求,均可进行辩护。但自然的意欲和倾向都自发地寄托其兴趣于意识之内,而那些违反道德的目的也完全直接出现在意识之内。无论善的品性或恶的品性都会表示意志的特定的存在,而意志的特定存在,又会在兴趣和目的中被认识,甚至是最直接地被认识。】================================================欧陆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争论就是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唯理论又称“理性主义”。与“经验论”相对。旧哲学认识论中的一派。它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贬低感性认识的重要意义,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唯理论这个译名一般用于狭义,它与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问题上。一般说来,唯理论者不承认经验论者所主张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原则;他们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以及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思想家们在为初期自然科学制定系统的认识理论和方法论时,有些重视观察实验,发挥了经验论的理论和经验的归纳法;有些则重视数学演算和逻辑推理,发挥了唯理论和理性的演绎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他们虽然都起过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形成了各执一面的两种对立的学说和两个流派。近代唯理论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认识论理论,成为一种广泛的思潮,与经验论展开长期的反复的斗争。西方近代唯理论哲学的开创者为法国的R.笛卡尔,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G.W.莱布尼茨。笛卡尔首先要求以观念的“清楚”、“明白”作为真理性认识的标准,并且以数学,特别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作为一切可靠知识的标本,认为只有像几何学那样从极少几条完全清楚明白的“自明”公理出发,依靠人的“自然灵明”,即天赋的理性认识能力,来进行每一步骤都清楚明白、准确无误的推理,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是可靠的;主张按照几何学的方法建立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理论,即他所说“形而上学”的体系。笛卡尔所倡导和实际运用的“方法论的怀疑”,主张通过“普遍怀疑”来扫除一切不够清楚、不可靠的东西,求得一个完全清楚明白而无可怀疑的“第一原理”,用以作为建立整个形而上学大厦的奠基石。他从唯理论的根本观点出发,提出“理性的演绎法”即“几何学方法”,以作为哲学乃至全部科学最根本的方法。笛卡尔认为,既然要求推出可靠知识,最初的公理或第一原理必须是“自明”的,而从感觉经验得来的观念又往往是混乱模糊的,甚至常常欺骗人们,因此可靠的知识不能来自感觉经验,只能来自人心固有的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笛卡尔的唯理论观点一方面受到当时英国的T.霍布斯和法国的P.伽森狄等经验论者的驳斥和诘难,其“天赋观念”学说及其唯理论的观点更受到稍后的英国经验论主要代表J.洛克的系统批驳;另一方面又受到许多人的拥护和追随,形成了笛卡尔学派。马勒布朗士等人进一步肯定心物都在上帝之中;斯宾诺莎则肯定上帝即自然,是唯一实体,广延与思想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这种观点继承和发扬了笛卡尔的唯理论思想,认为理性认识的对象即“实体”及其“属性”、“样式”,即是整个自然界。莱布尼茨,用"单子论"和“前定和谐”反驳洛克的经验论,维护和发展了笛卡尔以及斯宾诺莎的唯理论观点。他认为人心作为“单子”,各自彻底孤立,不受外来的影响。甚至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天赋的,把“天赋观念”的先验论推向极端。他还认为观念与真理作为倾向、禀赋、习性或自然的潜能天赋在人们心中。他肯定依据“矛盾律”进行推理而得的知识是“必然真理”,依据“充足理由律”而得的关于经验的知识是“事实的真理”,在唯理论的基本立场上容纳了经验论的某些因素。沃尔夫将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加以系统化,一度成为德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广义的理性主义不限于认识论,在思想文化一切领域中,凡相信理性的理论观点或思想倾向,都可称之为理性主义。与此相对立的是种种形式的“非理性主义”或“反理性主义”,包括神秘主义、信仰主义、唯情主义、直觉主义以及宗教迷信、盲目崇拜权威或墨守旧传统的思想等等。资产阶级早期的启蒙思想,特别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不论其具体的哲学观点如何,在上述意义都可看作是理性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政治学说、伦理学、文学、艺术、美学等方面,凡偏重理性或崇尚理性的观点,都可以称为理性主义。唯理论也可以指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中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总有其存在的理由,就原则上说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理解的。==============================经验论又称“经验主义”。与“唯理论”相对。是旧哲学认识论中的一派,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欧洲近代哲学史中,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有弗·培根、霍布斯、洛克、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他们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是建立在感性知识之上的,感性经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有感性经验最可靠。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有贝克莱、休谟、马赫等人,认为经验是纯主观的东西,是由人的内心体验产生的,是认识的唯一对象。最早提出经验论思想的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居勒尼学派的哲学家。他们认为,只有感觉是可以把握而不会使人迷误的。感觉是真理的标准。不过,感觉的原因是什么,却不可知。居勒尼学派并没有详细阐述他们的认识论观点,主要是利用感觉论的原则来论证其以感官快乐为善的准则的伦理学说。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首先明确而较为详细地提出经验论的认识论原则。伊壁鸠鲁是唯物的经验论者,他认为感觉是由外物流出的"影像"进入人的感官引起的,并且总是真实的;认识上的错误不在于感觉,而在于判断和意见。早期斯多阿学派的经验论思想认为,人初生时灵魂犹如一张白纸,只能从对外界对象的感觉中取得自己的内容。感觉同时也是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在认识论上虽然不是经验论者,但是他对感觉经验相当重视,认为感觉经验虽然不能告诉人们事物的原因,但是能提供关于个别事物的最权威的知识。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而引起的,是知识的来源。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否认有天赋观念,实际上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白板说"的人。在中世纪(约 5~约15世纪),经验论主要与经院哲学中的唯名论思潮相联系。唯名论的主要阵地在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有R.培根、J.邓斯·司各特和奥康的威廉。他们的认识论强调从对个别事物的感觉经验出发。中世纪的实在论者对感觉经验的态度也是有区别的,不是全然否定感觉经验的认识作用。例如,温和的实在论者托马斯·阿奎那就比较重视经验,有某种经验论的思想因素。他反复引证亚里士多德关于理智犹如白板的观点来批评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观念都是从感觉经验获得的。整个说来,托马斯·阿奎那并不是经验论者。近代经验论真正重大的发展,是17世纪和18世纪由英国和法国的一批哲学家做出的。他们把经验论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原则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和论证。17世纪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F.培根、T.霍布斯、J.洛克和法国的P.伽森狄。洛克承认"第一性质"的观念是外物性质的"肖像",但却认为"第二性质"的观念,是由外部对象的一定"能力"在人们心中所引起的,与外物性质"根本不相似",是给人们作为区分事物的一种"记号";虽与外物性质"对应",但并不反映它们。洛克还区分了两种经验,即感觉与反省,认为灵魂反观自省而产生的观念也是知识的一个来源。这反映了洛克哲学中的二元论17世纪经验论的最大功绩是深入地研究和论证了观念的来源,建立了知识的发生学,他们断定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来源,但对经验论原则的贯彻并不都那么彻底。例如,培根还承认有所谓"靠神圣启示的灵感"而来的信仰的"真理"。洛克否承认有"直观的知识"和"证明的知识"。直观的知识只须从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即可取得,如白不是黑,圆不是三角;证明的知识只须以直观知识为根据进行证明即可取得,如数学、道德和关于存在的知识。这些知识仅与观念有关,不依赖于经验事实。这里洛克已经转到唯理论的观点上了。17世纪的经验论者一般都肯定真理的客观性。培根说知识是"存在的映象",知识之真理性的标准不在于逻辑,也不在于感觉观察,而在于客观的实践,主要是实验,洛克给真理下过定义:真理是指各种符号(观念或语词)的结合与分离(亦即所谓命题)同它们所表示的事物之一致或不一致是一样的。但是,洛克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客观的真理标准。他认为,直观知识、证明知识的普遍命题仅与观念有关,因而其真理性的尺度只在于命题所包含的观念是否融贯一致。至于涉及经验事实的特殊命题,洛克认为判定它们与事实相符的标准就在于感觉本身。18世纪经验论的主要代表是英国哲学家G.巴克莱和D.休谟。巴克莱认为,感觉观念不以外物为原因,也不是外物的反映,反之,外物是观念的集合,其存在即在于被感知。具有真实性的感觉观念不是随意想起的,而是有其外在的原因,这就是上帝。休谟认为人的一切观念,无论如何复杂、高超玄远,归根结柢都是从感觉或原始印象引申出来的。他对感觉产生的原因持存疑的态度,说感觉印象"最初是由不知道的原因"产生的。巴克莱和休谟都是极端的唯名论者,不仅否认客观上有一般,而且否认有一般概念,否认抽象思维,并据此驳斥物质概念,认为物质只是一个不代表任何观念的没有意义的词。休谟提出了一个关于有无意义的标准,即一个哲学名词如果不能归源于任何感觉印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休谟虽然认为一切观念来源于感觉印象,却并不主张任何知识都是来自经验、关乎经验的。他提出两类知识说,一类是关于"观念的关系"的知识,如几何、代数、算术,具有直观的或证明的确实性,不必依据宇宙间任何地方存在的任何东西,仅靠思想的活动就可以发现;另一类是关于"事实"的知识,不是从先天的推论,而完全是从经验得来的,它建立在因果关系上,而因果关系只是一种习惯性联想、或然的推论,没有普遍必然性。休谟关于意义标准和两类知识的学说对现代西方经验论有极大的影响。19世纪,除了个别的哲学家,如德国的L.费尔巴哈,属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之外,西方各国哲学中的经验论思想一般都是沿着巴克莱以及休谟不可知论的路线发展的。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H.斯宾塞,法国实证主义者A.孔德,以及德奥诸国的经验批判主义者E.马赫、R.阿芬那留斯等人。他们的经验论着重探讨的仍然是知识的起源问题,特别是逻辑和数学的起源问题。例如,密尔认为,逻辑和数学的命题也是从经验来的,其所以为真也只是因为它们在经验中总被发现是这样的,因而它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必然的真理,而是可能为将来的经验所修正的。斯宾塞企图从进化论的观点对认识的逻辑形式、逻辑规律做经验的解释。他认为,就个人来说,人的心灵初生时不是一块白板,而是赋有一些理解世界的先天的形式,但是这些形式虽非个人经验的产物,却是无数世代人类遗传下来的种族经验的结果,因而在个人为先天固有者,在人类仍为后天获得。19世纪的经验论者都是现象论者,他们否认可以通过对经验现象的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证主义者和经验批判主义都提出所谓"反形而上学"的口号,拒绝研究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认为理性和科学的任务只是描述而不能解释经验现象。20世纪的经验论思想主要表现在实用主义、新实在论、批判实在论、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等流派中。其中以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影响最大,为现代经验论的两个主要的形态。它们都是巴克莱和休谟的经验论在现代条件下的继续,但带有若干新的特征。以美国的W.詹姆斯和J.杜威为主要代表的实用主义是一种巴克莱式的,他们把经验看作是无所不包的唯一的存在,对传统的经验概念做了某种"改造"或修正。他们不赞成过去经验论者把经验看作被动的感受的东西,而认为经验首先是一种"行"或"做",是有机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行动和遭遇之间交互作用的联系。经验并不是一个认识的范畴,而是一个属于"直接的刺激反应"的生物学的范畴。感觉不是任何认识的一部分,不是真正的认识要素,只不过是使有机体行动适应环境的一种"必要的刺激"或"诱导"。实用主义者也不赞成过去经验论对感觉经验的原子式的看法,他们认为像洛克和休谟所讲的那种一个个孤立的感觉根本不存在,只有在有机体行动的适应过程中永远联系在一起的整个的经验或者说"意识之流"才存在。因此,詹姆斯和杜威都否定分析和抽象,认为抽象是从经验中砍下一个片断,使活生生的整体贫乏化。实用主义者把人的全部认识都归结为适应环境的行动,即所谓"实践"。他们认为一切知识、理论都是工具性的,其效准仅仅在于它们给行动带来的效果,真理之为真理仅仅因为它们对人有用。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包括B.A.W.罗素和早期L.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的某些基本思想在内的逻辑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和19世纪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的传统。他们的经验论也是"反形而上学"的,但他们不说经验之外的东西不可知,而认为关于经验之外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逻辑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的两类知识说,并吸取了康德哲学的术语,把全部知识的命题分为"分析的"和"综合的"。分析命题都是先天的、必然的,其真假即决定于命题所含词项的意义,这类命题对事实无所陈述,只是一种同语反复。逻辑和数学都属于这类知识。综合命题则是经验的、或然的,其真假决定于经验的证实。各门自然科学都属于这类知识。凡是既非同语反复的分析命题、又非原则上可由经验证实的综合命题的语句,都是无意义的、似是而非的命题。传统哲学中讨论的问题即"形而上学"的问题就属于此类。逻辑实证主义区别于古典经验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对知识的来源做历史的或心理的发生学的说明,而是要对知识做逻辑的分析。逻辑实证主义者把数理逻辑的分析方法导入认识论,把全部经验科学的命题作为关于直接经验或直接观察的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构造成为一个逻辑的系统。罗素把这种基本命题叫作"原子命题",维也纳学派叫作"记录语句",它们是整个知识大厦的基础。逻辑实证主义者所说的"证实原则",就是要通过逻辑分析把科学的各种命题,"翻译"或"还原"为直接经验或直接观察的命题,从而确定其意义。逻辑分析与经验证实的结合乃是逻辑实证主义者的逻辑经验论的全部精髓之所在。逻辑实证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后其影响驾乎实用主义之上,50年代以前一直是英美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潮,逻辑实证主义差不多成了现代经验论的同义语。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验论思想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发展,是以W.V.O.奎因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哲学家把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提出所谓分析的实用主义或新实用主义。他们主要批评逻辑实证论的"两个教条":一是批评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之分,认为承认有先天的分析命题是经验论者的一个非经验的教条,形而上学的信条;二是批评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和还原论,认为全部知识是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命题去接受经验的检验的,即使像逻辑规律如排中律这样似乎与经验相距遥远的命题,作为知识整体的组成部分,归根结柢也要与整体一起接受经验的检验,而有可能被修正或否弃。奎因认为,面对经验的检验所做的这种修正或否弃,是根据实用和方便的原则进行的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这样一来,他在克服逻辑实证主义的非经验论的因素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没有教条的经验论",本质上是实用主义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有许多哲学家,如K.R.波普尔、P.K.费耶尔阿本德、D.汉森、波兰尼等人,对现代经验论提出种种批评,根本否认有作为知识基础的纯粹的感觉经验,有些哲学家如A.N.乔姆斯基、J.皮阿热和法国结构主义者,根据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重新提出天赋观念和先天结构的说法。在这些挑战面前,现代经验论者中虽然有人,如逻辑实证主义者H.费格尔做过一些回答,但是,在理论上并没有对经验论做出新的显著的发展。因此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代表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路径特征,。唯理论偏向于理性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属于这一方向。从洛克、休谟、贝克莱为代表的经验论,更加重视人类的内心世界以及经验的感知、认知的过程,人的天赋观念自从印度婆罗门教、佛教以及两河流域的泛神论、一神论以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灵魂具有天赋的先天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自我意识可以觉醒,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坚持的不可动摇的底线。经验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坚持了人类的最根本的原则,经验论也就与理性主义,成为人类文明的基石。通过对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哲学思想的描述,可以清晰的认知到人类文明思想发展的路径,乃是在承认人的具有自由意志的灵魂大前提下,人的思维能力与人的思想具有认识真理、通向无限性的世界之本质特征的认知能力,但是人的灵魂与思维能力又具有极大地误区、盲目性、冲动性,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理性思维来纠正人类的感觉的经验主义。黑格尔哲学的伟大贡献,正是在平衡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平衡人的灵魂精神世界与外部的客观世界,平衡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本质思想概念上,取得了一种很好的平衡关系。这就是禅学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经典表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