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核心思想思想简史作者?

在赫利拉看来,历史从无正义,人类对自然的征伐和互相征伐,取得了某些无可更改的成就和后果,与其谴责那些灾难,不如平和地承认我们的进步,并正视今天的新机遇和新危险。(“在集体层面上,人和动物是大不一样的,但在个体层面上,人和动物确实惊人地相似”)


《人类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希伯来语版于 2012 年初版之后,任教于希伯来大学的青年学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就声名鹊起,此书迅速译成外文流传,牛津大学毕业的赫拉利还亲自担任了英译。人类学在西方社会是一门通识学科,但西方读者显然认为,这本简史说出了极有价值的东西,它已经与托尼·朱特(Tony Everything)等等一道,并列为最畅销的人文类书籍。
就我所知所见,许多读者都看重书中对“人类”这一物种的祛疑: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生物,人要懂得满足,不可自负;同时,赫拉利从幸福的角度去审视历史,指出当今人类的幸福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也很有新意。不过,赫拉利实际上着墨更多的还是人类已取得的成就,他解释了人类何以在进化的道路上远远甩下了其他动物。他说,历史从无正义,人类对自然的征伐和互相征伐,取得了某些无可更改的成就和后果,与其谴责那些灾难,不如平和地承认我们的进步,并正视今天的新机遇和新危险。书的最后一章“智人的末日”糅合了殷切的期待和深沉的忧虑,期待和忧虑指向同一点:很可能,未来的几十年间,人即将成为事实上的神。
赫拉利 1976 年生于耶路撒冷,在《人类简史》后一跃成为全球顶尖的知识分子,这篇专访,有助于我们一窥其思想和精神的世界。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以】尤瓦尔·赫拉利 著 林俊宏 译,中信出版社,2014 年 11 月出版

我们统治了世界,是因为人类能够想象

B:《人类简史》的第一章叫“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殊的动物”,可是就在我敲打键盘的时候,我深深感到人类取得了其他动物根本无法想象的成就。你提到了人类进化史上有许多抉择是偶然的,但是,我们处在一个充斥着人造物的世界,还能怎样感到与动物的相似或亲缘关系呢?只需知道我们与黑猩猩是同根生就足够了吗?
H:在集体层面上,人和动物是大不一样的,但在个体层面上,人和动物确实惊人地相似。我的身体和黑猩猩很像很像,我的情绪,我的感官,都很相似。你观察一群人,观察一个家族的人,会发现他们同黑猩猩或其他动物的确有很多相似点。
最近有个实验,灵长类动物学家弗朗茨·德瓦尔把两只僧帽猴放在相邻的两个笼子里,它们彼此可以看到对方在做什么。德瓦尔和他的同事们在每个笼子里放进石块,然后训练猴子把石头交给他们以换取食物—黄瓜。然后,德瓦尔把一个笼子里的猴子食物换成葡萄,另一笼猴子仍是黄瓜,结果后者愤怒地把黄瓜扔到研究者身上。看,在这个实验里,是不是可以从动物身上看到自己?
所以,为什么我们登月,我们分裂原子,而猿猴们却只能被关在实验室里和动物园里?因为我们是唯一能灵活地展开大规模合作的动物。只有智人能做到这一点,猩猩、猴子、狼之类可做的已经比蜜蜂蚂蚁多多了,但还是只能在一个彼此都熟悉的环境中才能展开合作。一对一,十对十,人类未必是黑猩猩的对手,但一千对一千就不同了。你把十万个黑猩猩放到华尔街去,肯定一团乱,但你把十万个人放过去,他们就能举行宗教活动、交易和运动竞技。
我们统治了世界,是因为人类能够想象,上帝、人权、金钱、国家、民族,都是人想象出来的东西,而我们同陌生人合作,就是因为大家都相信这些想象物,相信想象出来的故事,并且把它们传播出去,给更多的人。渐渐的,亿万人就都遵循同样的行为规则了。可是你能告诉一个黑猩猩说,你要好好的,多做善事,这样死后上天堂,有吃不完的香蕉吗?它会相信吗?
B:在《人类简史》的行文中有种冷淡的味道,甚至是讽刺,因为人类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许多隐患以及不公不义。你是否希望读者们特别掌握这一点?我们是否可经由这种认识获得一种平衡感,或者,一种平静?
H:平衡,没错,但不是平静、冷淡或无感情。人类取得了一些真正了不起的成就。尤其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我们能够减少饥荒、瘟疫和战争。我们可以引以为豪,并对未来投入更大的努力。
我们最值得一提的成功是克服了战争。21 世纪初,世界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时期。不但国家间战争的数量和强度下降,而且和平的定义也变化了。直到近期,和平还意味着“暂未发生战争”,乃至就算两个王国或部落处于“和平”状态,战争还是一触即发的。国际关系的一条铁律便是“每两个邻国之间,一年之内必有战争的可能。”如果德法两国在 1913 年相安无事,1914 年它们完全可能把对方撕成碎片。
但 21 世纪,丛林法则被打破了。“和平”的概念有了新的涵义。今天,和平不只是“战争的缺席”,而是“战争的难以置信”—战争变成大家都无法设想的事情了。现在还有可能发生德法战争吗?不可能了。西班牙会出兵征服葡萄牙吗?巴西国会制定预算时,国防部长会突然站起来,一拳砸在桌子上:“等等,我们进攻乌拉圭怎样?你们都没想过吧?挪十亿美元出来做军费吧!”—会发生这种事吗?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太自信了。人类进步的代价很大,全球变暖和动植物大面积灭绝是最明显的后果。尤其是,尽管我们有如此大的成就,但现在很难说,我们是否比我们的祖先更加快乐。石器时代,平均每人每天为吃穿住和娱乐消耗 4000 千卡。今天,在美国,人们每天消耗 22.8 万千卡,不只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肠胃,还要服务于他的汽车、他的电脑和冰箱。这就相差 60 倍了,但美国人比起当初的狩猎—采集者快乐了 60 倍吗?不见得。
与历史上大多数人所梦想的相比,我们生活在天堂里。但我们并没感觉到。什么原因?人类就像一辆司机一脚把油门踩到底的车,但变速杆还放在空挡,或最多就是第一挡。于是噪音嘎嘎的,油耗很大却走不了多远。

“人类进步的代价很大,全球变暖和动植物大面积灭绝是最明显的后果”


我们不能为了“超人”的理想而不择手段

B:书中似乎有个论断,即如果人类没有弄出这么多手段和发明,扩大群落,延长寿命,自然界会得到保护,乃至发展得更好。我觉得这是个警告,要读者警惕很可能出现的未来危机。但是另一方面,你也指出事实上,依据现有的科学水平,自然资源貌似无限。能否讲讲这两个论断的关系?
H:生态恶化和资源短缺,我们必须清楚地界定这两个不同的问题。人类可用的资源一直在增长,未来恐怕仍将如是。200 年前我们不知道怎么生产和使用电力、燃油、塑料、橡胶、铀、钛和许多其他能源。每一代科学家都发现了更多的能源为人类所用,旧能源还没用完,新的就出来了。所以,那些关于能源末日的议论和警告,很可能大谬不然。
相比之下,对生态恶化的恐惧更加常见,我们正在摧毁地球生态系统,导致越来越多动植物灭绝。未来可能会是这样:人类掌握了取之不竭的材料和能源,而自然环境被破坏殆尽。
B:书中提到了“演化人文主义”,说这是以纳粹为代表的一种人文主义,和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是并列的,似乎是人文主义的三个同水平的变体。这让我有点吃惊。我们应该反思“人文主义”一词的使用吗?
H:人文主义是一种信仰,相信人类有着独一无二的、神圣的特性,和其他动物及其他自然现象的特性都不一样。人文主义者相信人类的独特性乃是世上最重要的东西,也决定了宇宙间万物的涵义。世上的其他生物都是为了让人类受益而存在的。
但究竟何谓人类的特性,或曰“人性”?就有几个答案。自由人文主义相信“人性”是一种个体人的属性,个体的自由因而被拔高了,是不可侵犯的。社会人文主义相信“人性”乃是集体的,并非个体的。社会主义者认为智人整体才是神圣的。自由主义者为个体人寻找自由,社会主义者则探寻所有个体之间的平等。
演化人文主义,以纳粹为最著名代表,是深受进化论影响的一种人文主义。和其他人文主义者相比,纳粹相信人类并不是普世的、永恒的,而是一个可以演化或者堕落的物种。人可以变成超人,也可以沦为非人。
于是纳粹说,他们的任务是保卫人类,使其向前演化而不致后退堕落。这就引出了可怕的罪行,即消灭纳粹眼里的“非人”,以自然的名义予以灭绝。他们说:“自然选择本身就是残酷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表达仁慈?”
人们很容易就忘了,纳粹的罪行正是在“人类”的名义下犯下的。但我们必须很小心地反思这个概念,因为在21世纪,演化人文主义再次兴起了。借助技术手段,我们再度着手创造超人。我不是说,每个这么想的人都是纳粹。但我的确想过,我们应该特别谨慎于这类野心,而且明白,目的并不能正当化手段,我们不能为了“超人”的理想而不择手段。


鸡的痛苦总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B:你对“工业车轮”持怎样的态度?爱恨交加?我读过一篇你的访谈,你说,我们无法感知动物的痛苦,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
H:科学和工业是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它们改变了世界,甚至创造了许多全新的世界。我们无法阻止工业车轮,但我们可以,也应该影响它的前进方向。
动物的命运是个极其重要的例子。大多数大型动物,今天都被驯养成家畜了。10.5 亿头牛,10 亿多头猪,25 亿只鸡,数十亿的动物都为满足人的口腹而来到世上,被当作没有痛苦和沮丧感的东西。这些动物总是被大规模繁殖出来,按照工业的需求塑造它们的身体,予取予夺,它们的存世时间和生命质量完全取决于商业机构的损益考虑。
以制造苦难的数量而论,当今人类是史上造恶最多最大的。但我不是说,我们只需停止消费肉类和蛋奶就可以了。我个人是素食者,但我从不幻想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我考虑的是,科学和工业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廉价的人造肉类。
我们已在实验室里开发出肉类细胞,这项技术既已存在,就不需要宰杀牛和鸡了,只是目前它还很贵。第一个以这种方法制造的汉堡耗资 30 万美元。但是,若是有了合适的投入,价格可以迅速降下来,大规模的人造肉可比以往的禽畜蛋奶产业更经济、更环保,当然也更加合乎伦理。
B:我在以色列的报纸上多次看到调查牲畜家禽所受待遇的报道,似乎以色列人很重视动物伦理。但一般人怎么会去考虑一只鸡的感受、痛苦和尊严呢?
H:就今天的科学所知,鸡也有复杂的行为需求和驱动。它们总是在侦察环境,四处啄食,寻找吃的,判断社会等级关系,筑巢,以及打扮自己。它们可以感受苦乐,还有类似恐惧这样的情绪。但是蛋肉工业对待它们有如无生命的东西。在蛋类加工厂里,鸡总是被锁在很小的空间里,把四只母鸡关进一个笼子,每个只给 22 乘 25 厘米的地盘。母鸡得到足量的食物,但它们无法主张领地,筑巢,或者执行其他自然天性所需的活动。事实上,笼子太小了,母鸡往往无法振翅,也不能完全站直。
这不是主要问题。鸡是今天分布最广的鸟类。世界上有 5000 万只企鹅,但有 25 亿只鸡。在欧洲,其他所有鸟类加在一起也不过 16 亿只,但鸡就有 19 亿只。所以,鸡的痛苦总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鸡可以感受苦乐,还有类似恐惧这样的情绪,但是蛋肉工业对待它们有如无生命的东西”


过去被认为是神才拥有的能力,人很可能即将拥有

B:我想听你说说 Vipassana(一种古老的印度禅修方法)体验。我感觉,奥修、克里希那穆提和冥想活动在以色列相当流行。但我很担心商业化会毁了它,就像毁了许多自然景观那样。
H:我每天在家,要做 Vipassana 冥想两小时,我每年去印度 Dhamma Giri 冥想中心待上一两个月。对我来说,一个关键的问题是“现实是什么?我们的头脑里,究竟什么东西是的的确确真实的,而非虚构?”
到目前为止,科学要研究人的头脑仍有很大的难度,因为无法直接观察头脑。你可以用显微镜和 FMRI 扫描仪来研究大脑,但是大脑和头脑不是一回事。问题在于,你唯一能用的头脑是你自己的头脑,你只能研究自己的思想,而无法直接看到别人的。而当你试图观察自己的头脑时,你就很难系统,很难客观,你试一试就知道这有多难,集中精力观察自己的思想运转,才几秒钟你就凌乱了,困惑了,分心了,要么干脆就昏倒了。
Vipassana 是一种系统和客观地观察头脑的方法。头脑总是和身体的感官相联系的,我们每时每刻都经历着身体感觉,而头脑对其有所反应,甚至当我们认为头脑正在对别人的感觉起反应,或者对电视节目起反应,或者对童年记忆起反应,头脑事实上都是在对身上的某种感受起反应,手上、脚上、胸口、脸部,各个地方。在 Vipassana 中,人训练自己以一种有序、连续且客观的方式观察身体感受和大脑对其的反应,由此揭开我们最深层的思维模型。我是靠着冥想得来的澄明,才写出这本书的。
但是,你说得对,冥想面临商业化的危险。以精神之名,如今的西方拥有一整个冥想产业,它聚焦的常常不是真正的现实,而是提供愉悦和刺激的体验—跟市场上任何商品一模一样。关于 Vipassana,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它是免费传授的。学员不付一分钱就能上课。此外,学员还总是得到警告,不要寻找愉悦和激动,而要去理解真正的现实,哪怕它是痛苦的、折磨人的。它绝不创造某些特殊体验。它的目的,是理解我们每时每刻遇到的最普通的体验。
B:你说文化都是想象,而人类依据这种想象来寻找认同。过去的神话是上帝、民族、国家,现在我们最大的神话是科学技术,而这个神话似乎最有可能成真。你书中的最后几章让我想到了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失控》(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从 2012 年起这本书在中国就一直很热,凯利也被戴上了先知的桂冠,在中国,很多人要他描绘一个难以置信的黄金未来,而很少有人问起未来的阴暗面—“失控”,如同《人类简史》中说的那样。
H:未来当然是未知的,如果今天所有的预测在几十年内都会实现,那也真是太惊人了。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似乎近在咫尺的东西,会因为不可预见的障碍而永远没有到来,而另一些无法想象的东西却降临了。1940 年代是个核武器年代,当时许多预测是 2000 年世界将变成核武器的天下。“伴侣号”和“阿波罗号”点燃世界想象的时候,每个人都预测到了世纪末,人类可以在火星和冥王星殖民。这些预言都落空了,与此同时,也没有人预见到互联网的发达。
所以,我把所有这类未来预测都视为对想象力的刺激,而非预言。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是这样一个理念:下一阶段的历史将不仅有技术革命和组织革命,还有人类意识和身份的根本革命。这些革命一旦发生,就连“人”这个概念都会出现疑问。我们还有多久?没人知道。有人说 2050 年就会出现拥有神力的超人了,保守一点估计,就是 2100 年和 2200 年。
但是,鉴于现在的科技进步,人成为神似乎已经不可避免,过去被认为是神才拥有的能力,人很可能即将拥有。任意设计和制造活物,重新设计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将心灵直接与互联网虚拟世界相连,人类可以“无限生存”。新的机遇会特别多,同时也有可怕的危险。乐观或悲观,都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的是现实主义。我们需要理解,正在发生的是科学,而不是科幻,是时候开始严肃考虑这一点。困扰政府和个体的大多数问题,相对而言都不太重要了。全球经济危机、“伊斯兰国”、乌克兰局势—这些当然都是重要的事,但它们已完全被人将成为神的问题给遮蔽了。

“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似乎近在咫尺的东西,会因为不可预见的障碍而永远不会到来,而另一些无法想象的东西却降临了”

B:最后一个问题:能谈几句“犹太性”与你的学术研究和思考的关系否?我觉得这本书,如果没有犹太背景也许写不出来。H:事实上我觉得我是犹太人这一点与它关系不大。我生而为犹太人,这是偶然的,达尔文和佛陀对我的影响远超过圣经。当然我作为以色列人的经验塑造了我的生活和我对世界的理解。你在耶路撒冷看世界,跟在纽约和北京看是不一样的,如果我生在纽约或北京,可能我会写出完全不同的一本书。尤其是,因为我生活在中东,民族主义和宗教冲突,使得我对想象的故事如何控制我们的生活这一点特别敏感。四面八方,人们纯因虚构故事而互相杀戮。因此,对我来说,区分现实与虚构实在太重要了。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当今世界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介于“天后”麦当娜和“学术明星”史蒂芬·平克之间。这个含有玩笑意味却又莫名准确的评价,出自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无疑,赫拉利是那种很能“吸粉”的明星学者。在学术和大众之间取得平衡这件事上,没有太多学者比得过他。他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为人类历史与未来建构了一套宏大的叙事,满足了人们对于宏伟历史的久违渴望,这也是它们得以成为全球超级畅销书的原因。

  近日,赫拉利又一次与中国网友隔着屏幕相见。作为“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领读人,他通过自己的抖音号@尤瓦尔·赫拉利直播,与网友分享了对未来世界的洞见。

  《人类简史》在从以色列往其他国家推广的时候,一家又一家出版商拒绝了它,最后是兰登书屋出版了英文版。后来,在中国,《人类简史》获得了巨大的市场。

  《未来简史》在中国的首发式上,一片欢呼声中,赫拉利在追光灯下,小跑上舞台,仿佛是一位摇滚明星——许多观众站着听完演讲,目光虔诚而紧张,生怕错过赫拉利预留的、此处可鼓掌的间歇。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中得出的一系列具有颠覆性姿态的结论,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谓“刷新三观”:农业革命是历史上最大的骗局;自由人文主义是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宗教;在智人的世界中,金钱是虚构的,公司和国家也是虚构的;而从智人的发展史看来,进步基本上是一种幻觉……

  他所建构的叙事,令奥巴马、比尔·盖茨以及硅谷高管们着迷,也让那些“一年只读一本书”的人如获至宝。比尔·盖茨曾表示,如果要带上书去荒岛生活,那他一定会选择《人类简史》。在西方社交媒体上,赫拉利的书迷大多是25岁到35岁之间的男性。

  赫拉利式的叙事,富有把控感、全局感且指向未来,这使得他的作品备受政商界人士青睐(尽管赫拉利对此有些摸不着头脑)。在中国,创投圈人士是《人类简史》最早的狂热读者和推广者。

   这位1976年生的青年学者,觉得自己不是“预言家”也不是“心灵导师”,但他已经成为很多人口中“改变一生”的人物。在YouTube上,赫拉利的一个粉丝如此评论:“你的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尤瓦尔。”

  未来,99%的人将成为黑客帝国中的人类电池

  赫拉利总是用冷静得可怕的口吻来道出惊人之语。他,一个精瘦的、不吃肉蛋奶的严格素食者,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冥想,跟其他当红的“未来主义者”如凯文·凯利相比,少了一分生逢其时的自嗨,多了几缕旁观者的冷漠。

  在抖音直播间中,中国网友最关心他眼中的未来将是何种走向。

  身为历史学家,他的“今昔对比”总是出人意料,例如他在《未来简史》中说,一百年前在俄罗斯,沙皇用一百万贵族统治全国近两亿的人口,而如今,决定全世界六十亿人命运的核心阶层恐怕连一万人都不到,至于那掌握尖端科技的一小撮“研发人员”,其人数之少,两三个科技公司就能装得下。

  人类欣然领受着技术进步的恩惠:“我们正与智能手机融为一体。很快它们就会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很快,我们就将凭着包围着我们的算法来做决定。无论何时,一旦遇到什么大难局,你去问谷歌就是了。”赫拉利一边说着这些,一边告诉大家他拒绝用智能手机:信息太多了,干扰太厉害。

  赫拉利说到,如今让我们惊叹的高水平AI,是“无意识智能”,能够比人类更快更好地执行很多现在由人来执行的任务,例如开车、治病、治安执勤、打仗,这些任务是基于“模式识别”,而“无意识的算法很快就能在这一点上超越人类”。

  但技术进步也戳破了人文主义的幻觉——爱、文化、思想、自由等只是算法,从没有什么自我,也没有什么生命意义。在赫拉利看来,信息技术将不断压缩自我的领地,未来,99%的人将成为黑客帝国中的人类电池,另1%的人则成为掌控人类电池者。

  “我希望能为人们提供有趣的预见”

  作为“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领读人,有些书目深深影响了赫拉利的阅读和写作。他对于平易浅白的语言的执着,早在学生时代的论文写作中已经成型。而他自成一派的写作,也受惠于《枪炮、病菌与钢铁》。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它给我带来了顿悟一般的影响。我意识到我自己其实也可以写出这样的书籍。”——当读到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时,赫拉利说是这本书把他从一个研究中世纪战争的历史学家变成了一个研究人类的学生。

  在《纽约客》的一篇报道中,赫拉利说自己年轻时,已对宏大叙事怀有心无旁骛的热情,下定决心将一生“不被日常生活的琐事所困扰”,而是将宝贵时间和最大努力花费在理解“大局”上。

  后来,事实也的确如此。青年赫拉利早早拿到了终身教职,此后开始在写作上“自我放飞”。

  对于这种写作方式,学界不是没有质疑,比如粗糙地组装各类知识,过于强调虚构和想象在人类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则批评赫拉利有技术决定论、反人文主义的倾向。

  不过,这些解读与误读本身,恰恰也是赫拉利能够成功的关键。 赫拉利给自己的使命是“成为科学界和普通大众之间的桥梁”。他声称自己没有做任何新研究,不过是将过往的知识以一种新方式呈现出来。他对这一点非常坦然:“如果所有科学家都像《人类简史》那样写书,那我们就没有科学了。”

  尽管他有时对未来抱有悲观的态度,但他正用自己的影响力,试图让未来变得更好。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赫拉利与经纪人共同创立的社会影响力公司智慧之船(Sapienship),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100万美元,以应对世卫资金削减。赫拉利也三度在中国媒体发文,呼吁阻止全球灾难,重获失去的信任。

  “我希望能够拥有不错的预见力,但是我不预测未来,我只想指出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我希望我的书像赫胥黎的书一样,能为人们提供有趣的预见。”尤瓦尔·赫拉利说。

  用充满人性和乐趣的漫画形式触达更多受众

  2020年10月,在《人类简史》出版十年之后,赫拉利联合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漫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创作出版了《人类简史》(知识漫画),用漫画的全新方式讲述了人类几百万年的史诗历程。

  在这本书里,赫拉利首次以漫画形象出现,化身探索人类历史的向导,穿越到远古历史的真实场景中,观察智人起初作为一种卑微的动物如何生存,与尼安德特人相遇时发生了什么,石器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怎样迅速散布到全世界,智人在7万年前突然开了挂一样迅速跃至物种之巅,秘密究竟是什么?跟随赫拉利一起开启这趟历史狂野之旅的,还有一大群漫画角色——原始人比尔、虚构博士、猛犸象、洛佩兹警探、亚当斯基律师等。

  赫拉利和两位漫画家一起创作的这本新书,就像一部纸上漫画电影,而文字版《人类简史》并没有这个特点。

  这本书出版以来,很多家长都把它当作青少年读物买给孩子。在抖音直播间中,面对“以漫画形式重新创作《人类简史》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时, 赫拉利回答道:“采取漫画形式的知识传达,目的是让科学知识触达更多的受众。科学不应该是少数知识精英的财产,每个人都应该能够接触到它。《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我做过的最有趣的项目之一,我会尽可能抛开学术的惯例,将科学翻译成能够更好触达人们的语言,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创作和出版这个作品。比如,有一章内容是侦探故事:我们虚构出了‘洛佩兹’侦探,她周游世界,只为调查导致地球上所有大型动物灭绝背后的人物……我们认为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即真理、事实和证据。我们希望用饱含人性和趣味的故事,将科学知识传达给更多受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如何评价《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

这真是一本热销书, 几次从微信上看到它的介绍就有一种想要看到它的冲动。在Amazon上买到后,拿在手里,四百页的书两天之内我就看完了。看完之后呢? 说说我的想法吧。

这本书叫做人类简史,实际上并没有罗列很多的历史事件,和一般的历史书却完全不同,叫做“历史哲学”应该更加恰当。因为没有罗列很多的历史事件,读这本书之前最好对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读一遍那本由Leften Stavrianos 所写的《全球通史》。书中不仅仅是对人类历史事件的描述,同时融入了非常多的作者自己的观点,按作者自己的观点来说,他是在“军事侦察卫星”的高度来理清人类发展的脉络。 他对很多历史事件的分析有很独特的见解和不同于他人的视角,这点还是很让人另眼相看的。好吧,那我们也来用军事侦察卫星的高度来看一下这本书。整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人不仅仅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里,而且还生活在人类自己虚构的世界里。人类社会可以给地球带来这么大的变化,称霸地上,因为不同于动物的是人类社会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合作(large scale cooperation),而动物们不可以。 对于“虚构”(fiction)这个概念,是作者非常强调的,也贯穿了整本书。作者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中很多的概念完全是人自己想象出来(而不存在的),例如等级观念,男尊女卑,金钱,政府,信用体系,还有什么? 宗教。他认为宗教信仰的东西完全是人类自己在生存过程中自己想象出来的。人类之间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合作,因为大家可以信仰同样的“神”,所以有同样的道德标准,有同样的信任。一句话,神是不存在的,只是凭空想象的。 到书的末了,作者几乎是在一种狂喜的状态下看待今天的人类,发出这样的感叹:人类可以太发达了,人未来自己就可以有永生了! 人要变成神了! (这就是从书名中,从动物到上帝的意思)。在书的最后几章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作者的这种欣喜到有点癫狂的状态。真是这样吗? “神”真的不存在吗?首先, 的确人类和动物区别是人类可以有自己的虚构世界(fiction)。也就是说人类可以有抽象思维。这种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人类不管是从最原始的部落,到最复杂的社会,都有一种对神明的敬畏,都有一种“宗教情结”,似乎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在掌控着这个世界。 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单单是从凭空想象来的吗? 人很多抽象思维的东西实际对自己生存没有任何的好处,难道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进化来而获得的吗?我们来对比下历史资料和《圣经》中是怎么说的吧。-------------------------------------------------------------------------《人类简史》 人类最早是杂食的。杂食让人类的食物种类更多,营养更丰富。 《圣经》“创世纪”1:29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2:16: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2:17. 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而后来真的始祖犯了罪,偷吃了智慧树的果子(从而有了智慧)。智慧果又隐含什么意思呢? 要知道,在人类始祖刚刚被造,以当时的认知水平, 是不可能明白什么更深奥的道理。所以“智慧果“是很形象的比喻。 (那时候的人类绝对不会理解什么DNA之类的概念) 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人类最原始的状态是以采摘为生,而且人类身体的设计是以菜蔬,水果和坚果类为主食的。(而现在的流行的“地中海式饮食”也证实这一点,这类食物对人类是最健康的)-----------------------------------------------------------------------《人类简史》: 人类第一次飞跃是:农业革命。人类自己可以种植庄稼,有了剩余,但是农民的生活实际上比采摘时期的人类更辛苦,种植的庄稼也经常因为天灾而完全绝收,农民的生活非常辛苦。 农业革命开始,由于火耕,毁林等方法开辟田地,大批的森林被毁,对环境的破坏开始进入一个恶循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是从农业革命开始的。《圣经》 创世纪3:17: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 3:18: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菜蔬。3:19: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3:23:耶和华 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圣经》中描述的和农业革命刚刚开始的情形完全相符。要知道农民的悲惨的生活是今年来历史学家研究的结果, 而圣经上在五六千年之前就告诉我们了。 地也的确因为人类的缘故大大受到诅咒,看看今天的地球就知道了,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严重的沙漠化都是人类造成的后果。 《圣经》: 亚当和夏娃生了两个儿子:该隐和亚伯。4:3: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4:4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4:5: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 很久之前不理解为什么神不喜欢该隐的献祭,他把自己地里的出产献给神啊?回头好好想想吧,本来人类是采摘者,在“伊甸园”中有吃不完的果子,可以人类却偏要去偷“智慧果”, 凭着自己的智慧去种地!想想吧,如果现今的科学家做出一个机器人,没想到机器人一天说,“看,我自己凭自己的智慧设计出来的东西,给你!”科学家是什么感觉?一定十分的厌恶!地里的出产也出自人的智慧!是神不喜悦的。--------------------------------------------------------------------------------------《圣经》创世纪4:12: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农耕时期,没有化肥,土地过一段时间就没有足够的肥料了。 所以农民为了以后出产更多,需要休耕。在另一本非常有名的《全球通史》中提到“一块土地经开垦,种植若干年后,就得放弃,让它在8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出于自然生长的状态,以恢复土壤的肥力。 休耕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土地的比例在任何时候总是出于5:1至10:1之间。 5:1至10:1!!这是很高的比例, 人类科技发展超乎想象,很多疾病未来是可以治愈的,未来也会因为基因技术了生化人的出现,让人类获得永生!《圣经》 “创世纪”6:3:耶和华说、人既属乎血气、我的灵就不永远住在他里面、然而他的日子还可到一百二十年 人到底可以活多少年?圣经给我们一个答案,大概120年。或许偶尔有超过这个年纪的,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来讲, 120岁好像是个上限! 现在遗传学也显示随着人类的衰老,染色体的端粒在不断的缩短和减少, 就像一个For loop循环的计算机程序,尽管医学的发展可以延长生命,但是真的可以突破玻璃天花板而无限延长吗? 人的生命背后有个隐藏的律在控制,这就是我们从圣经中看到的。 即使人类自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获得永生又怎样呢?看看今天的世界吧,人类道德的败坏已经越来越没有底线,终日思想的都是恶。这样的人类未来都获得永生会是什么情形?非常可怕的地球。 《圣经》上告诉我们说,末世的日子里, 人们思想的都是恶,有些人会得永生, 瞬间身体会有改变,神会赐给不修坏的身体。而这些人都是虔诚信他的。败坏的人要哀哭了,要落到受到审判的光景。大地要用火烧尽了,将来会有新天新地出来。(毁掉重来,我认为这是个最可行最好的办法,回归地球当初最美好的样子)----------------------------------------------------------------------------------------------------------《人类简史》作者是犹太人,因为自己的背景,他对“Torah”(也就是《圣经?的旧约部分很熟。但是新约部分明显是他的弱点,书中引用的几处新约圣经的解释都是曲解和错误的。如果因为他的不理解,而曲解,这正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局限性。但是如果是他故意曲解,犯的罪可就大了。---------------------------------------------------------------------------------最近一些年, 人们叫嚣着对宗教的否定,认为人类的科技太进步了,已经是神了。 实际上人们在树立了新的神给自己: 科学(Science ) 和 人性(Humanity)! 当人们自己的智慧力量越来越强大,似乎已经可以成为神的时候,记住《圣经》中的话“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 所以人事必死的!人的肉体是可以修坏的。 人刚刚学会如何用“1,0”来编辑计算机语言, 就已经如此狂妄了, 想象DNA编码吧, 至少是A,U,C,G等等好几个编码的更高等语言!宇宙的奥秘是我们一下子猜不透的。Humanity。 看到人们越来越叫嚷着人权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人在跑偏了轨道:堕胎合法, 拥有枪支合法, 大麻合法,同性婚姻合法,因为那是人家的自由!似乎以涉及到人性(Humanity)现在人都要闭口了,同性婚姻合法吗?这。。这。。应该吧。这就是人们的反应。想象下我们现在很多人沉迷的电脑游戏,里面的人物自己都可以动,如面游戏里的人物有了自主的意识和智慧,一定自大到不得了,认为自己可以掌控整个游戏了!对不起,实际上游戏的设计者在外面可以任意的对游戏前进,后退,因为时间不是他的维度的东西,如果游戏要死机了,大不了对整个系统关掉重启!明白了吗? “神”, 这个概念, 不管你想怎么称呼他,他是超过我们的空间维度的,他是整个我们这个系统的设计者,宇宙怎么会从大爆炸开始? 对,当我们这个系统的“程序启动”,Bam ! 宇宙就这么开始了!永远不要认为《圣经》里的话是胡扯。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自己到底是怎样的,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书读得越多,知道的越多,越让我惊讶,颤抖。我们的造物主是存在的。《圣经》 箴言 9:10: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就是聪明。

全球通史1500以前、以后的历史与新版全球通史哪个好

建议读第七版的全球通史。我的就是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认为非常好

推荐一两本外国人写的《世界通史》,不要全球通史类的,尤其别给我推荐丝塔芙里啊诺斯的那个全球通史。主

人类简史 和极简人类史 哪个更有名

《人类简史》比较有名,出版时间为2014年11月。

《极简人类史》出版时间为2016年4月。

全球通史哪个版本的最好啊????????????

我看过4,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感觉很好。推荐一个。

全球通史好看吗,看完有什么感悟?

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其实他的作品还远不止这一部,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可惜的是,这位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拉荷尼亚去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第七版《全球通史》也成了最后的版本。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当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人类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最终命运,但站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至少可以回瞬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展望我们自己的未来;我们应在历史中得到启示,用于不断丰富我们的智慧。人类在战争中成长,在痛苦和希望中所积累了宝贵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的是它将使我们不断的自我完善,指引我们走向幸福,但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终极完善状态是什么模样;曾有人描述过共产主义这种“乌托邦”式的完美社会,但这种理想已经证明是一种破灭。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人性中的欲望本身是一种难以调控的东西,它即是一种破坏性的力,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力,五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让我们即悲观又乐观,悲观是因为欲望的破坏力,战争和暴力就是见证,乐观是欲望可以促发人的创造力,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二十一世纪,人类还并不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历史中积累的智慧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种智慧至少可以部分地控制和规范我们的欲望和行动,如此看来,人类的未来肯定比过去会更美好。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劣根性不可能完全地根除,不论是自我保护还是为人类开拓更为美好的明天,这个世界必须还需要强者。对后一种目的而言,我们期望这个强者拥有最大的善。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主张:国家最好由哲学家统治,在全球时代,地球的主人——人类——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在未来,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多国国家会被一个以“地球人”相称的大家庭取代,完成这一使命和维持人类幸福的当然只能是一个“强者”,这个强者会是谁,柏拉图在两千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一个具有完美的“善”的哲学家。任何社会的首要目标都必须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食物、住所、健康、教育,因此,必须首先提高经济效率以使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如果这些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难道人们还必须无视个人、社会和生态的代价二意味强调经济生产率嘛?对于这个基本问题,人类尚未给予应有的考虑。也正是由于这一疏忽,才使得盲目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在全球泛滥,正如库斯托在巴黎散步时所发现的那样。向已故的一位历史学巨匠,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致敬!

全球通史 和 中国通史 哪个版本好? 我是学文的,哪个版本的知识更详细,分析更全面?

这要看你想了解哪方面了,注重方面不一样《中国通史》包含经济、政治、民族、军事、文化、中外关系、历史人物等多方面内容,史料翔实,读来使人产生厚实、凝重之感。尤其应当提到的是:它把各少数民族的历史都放在中国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加以阐述,充分肯定前者在后者之中的重要位置,充分肯定多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业绩;它把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结合起来阐述,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进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展现出从先秦至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群像,使中国历史更加生动、更加引人入胜地反映在读者面前。

《全球通史》有人类的过去就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 一幕幕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有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有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有对欧亚大陆诸古代文明和古典文明不同命运的宏观思考,也有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详细介绍;有对人性善恶本质的哲学分析,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辩证评价,也有对世界愈加两极分化的人道关怀,对人类历史上诸多灾难的渊源——社会变革总是滞后于技术变革——的忧虑与警示。中国通史适合当小说

《人类简史》的译者为什么要表现得比作者还渊博

喧宾夺主,这不是专业译者所为。

《人类简史》是一本涵盖历史、人类学、生物学、宗教、心理学、物理学的奇作!本书是作者潜心多年,精心写成的重磅力作,从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诞生到宗教的萌芽,从原始人部落之间的争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者将人类从无到有、从古至今的关键点和细节逐一讲述,风趣而幽默,犀利而深刻。翻开这本书,您将跟随作者感受三百万年人类发展史,六千年人类文明史。

有没有电子书人类简史资源

请在“勾儿英语”公号后台回复获取中英文两个版本“人类简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简史核心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