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10阶设有一个20阶的对称矩阵AA采用压缩存储方式(以行序为主序方式)存储其下三角元素,且第一个元素A[0,0]的存储?

设有一个10阶的对称矩阵A,采用行优先压缩存储方式,a[0][0]为第一个元素,其存储地址为d,每个元素占1个字节空间,则a[8][5]的地址为?

第一章 绪论(总时长:56分26秒,共6讲)

第1讲 数据结构的基础概念(总时长12分钟)随堂测验

2、抽象数据类型具有 、信息隐蔽的特点。

第2讲 数据结构的内容(总时长5分29秒)随堂测验

1、线性结构只能用顺序结构来存放,非线性结构只能用非顺序结构来存放。( )

2、1、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分为集合、线性、层次和 四种。

3、2、数据结构的存储结构分为 和非顺序 两种。

4、3、在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分别存在着一对一、一对多和 联系。

第3讲 数据结构与c语言表示(总时长7分32秒)随堂测验

第4讲 算法性能评价(总时长8分06秒)随堂测验

第5讲 算法与算法的描述(总时长14分59秒)随堂测验

第二章 线性表(一)(总时长:72分22秒,共6讲)

第1讲 线性表的概念(总时长9分20秒)随堂测验

3、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第2讲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总时长13分)随堂测验

第3讲 线性表顺序结构应用示例及小结(总时长7分57秒)随堂测验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是指将表中元素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存储。

第4讲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总时长10分20秒)随堂测验

2、单链表中必须设有头结点。()

第5讲 单链表的基本运算(总时长20分58秒)随堂测验

第6讲 单链表运算的应用示例及小结(总时长10分47秒)随堂测验

2、对链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不必移动链表中结点。( )

3、在单链表中,可以从头结点出发,查找到表中所有结点。( )

第二章 线性表(二)(总时长:59分37秒)

第7讲 循环链表(总时长7分05秒)随堂测验

2、在单向循环链表中,从表中任意结点出发都可以顺着next域访问到表中所有元素()

第8讲 双向链表(总时长7分47秒)随堂测验

2、在双向链表L中,可以从任一结点p出发沿同一方向的指针域查找到表中所有元素。()

第9讲 静态链表(总时长6分24秒)随堂测验

1、静态链表中与动态链表的插入和删除运算类似,不需要做元素的移动。()

2、静态链表既有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又有动态链表的优点。所以,它存取表中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位置序号i无关,可以实现随机存取。()

第10讲 链式结构小结(总时长7分32)随堂测验

4、在双向循环链表中,可以从任一结点p出发沿同一方向的指针域查找到表中所有元素。()

第12讲 顺序表与链表的综合比较(总时长6分08秒)随堂测验

3、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总结与提高(总时长15分15秒)随堂测验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优于链式存储结构。()

4、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 指示

第三章 栈与队列(一)(总时长53分23秒)

第1讲 栈的定义与实现(总时长6分59秒)随堂测验

3、栈是线性结构,是操作受限制的线性表。()

第2讲 栈的顺序结构(总时长10分54秒)随堂测验

第3讲 顺序栈的两栈共享(总时长13分19秒)随堂测验

3、已知一个双端栈的地址为dS,则该双端栈不空时,1号栈(高端栈)出栈操作的语句是*x= dS->stack[dS->top[1]--]()

第4讲 栈的链式实现(总时长8分01秒)随堂测验

第5讲 栈的应用(总时长8分34秒)随堂测验

3、在括号匹配算法中,当正扫描的符号是左括号时,则该做左括号( )。

第6讲 栈与递归(上)(总时长10分43秒)随堂测验

2、从被调用函数返回调用函数之前,递归退层(i←i +1层)系统也应完成三件工作是( )
    D、依照被调函数保存的返回地址,将控制转移回调用函数。

3、递归是指在定义自身的同时又出现了对自身的引用。( )

4、系统需设立一个递归工作栈作为整个递归函数运行期间使用的数据存储区。每层递归所需信息构成一个( )。

第三章 栈与队列(二)(总时长:52分54秒)

第7讲 栈与递归(下)(总时长:8分40秒)随堂测验

第8讲 队列的定义与实现(总时长:13分32秒)随堂测验

3、队列操作的特性是LIFO。()

4、队列允许做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头,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尾( )

第9讲 序列的顺序存储(循环队列)(总时长:11分08秒)随堂测验

第10讲 队列的应用(总时长:7分08秒)随堂测验

1、在打印杨辉三角形前N行的算法中,需要申请一个N*N的二维数组存放杨辉三角形N行数据。()

第四章 串(总时长:51分45秒)

第1讲 串的基本概念(总时长:8分38秒)随堂测验

第2讲 串的顺序存储结构(总时长:21分04秒)随堂测验

1、假设主串S=‘aaabbbababaabb’,模式串T=‘abaa’,用串匹配算法从主串的第6个字符开始模式匹配,需要做 趟匹配,方能找到匹配串。

2、假设主串S=‘aaabbbababaabb’,模式串T=‘abaa’,用串匹配算法从主串的第6个字符开始模式匹配,在第2趟匹配中,要做 次比较。

第3讲 串的链式存储及串的应用(总时长:22分03秒)随堂测验

第五章 数组与广义表(上)(总时长:38分01秒)

第1讲 数组的定义与顺序存储(总时长:19分57秒)随堂测验

1、数组的维数和维度一旦确定,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就确定了,不能增加不能减少。( )

2、数组的维数n决定了数组中的元素受n个线性关系的约束。( )

3、数组如同一般的线性表,可以做的基本运算包括存取指定位置的元素,插入,删除等。( )

4、假设有6行8列的二维数组A(下标从1开始),每个元素占用6个字节,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已知A的基地址为1000,数组A共占用 字节;

5、假设有6行8列的二维数组A(下标从1开始),每个元素占用6个字节,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已知A的基地址为1000 ,计算数组A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地址是 。

6、假设有6行8列的二维数组A(下标从1开始),每个元素占用6个字节,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已知A的基地址为1 000 ,计算按行存储时元素A36的地址是 ;

7、假设有6行8列的二维数组A(下标从1开始),每个元素占用6个字节,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已知A的基地址为1 000 ,计算按列存储时元素A36的地址是 。

第2讲 规律分布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总时长:18分04秒)随堂测验

3、所谓的n阶下三角矩阵A是指当i<j时(i为元素的行标,j 为元素的列标)元素aij为0或常数C .( )

4、所谓的n阶(n>3)三对角矩阵(带状矩阵)是指非零元素只出现在矩阵的两条对角线上。( )

第五章 数组与广义表(下)(总时长:57分05秒)

第3讲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上)(总时长:17分54秒)随堂测验

第4讲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下)(总时长:19分16秒)随堂测验

1、对于一个m行n列的稀疏矩阵中有len个非零元素,则用十字链表存储时,需要( )个头指针。

2、对于一个m行n列的稀疏矩阵中有len个非零元素,则用十字链表存储时,需要( )个三元组结点。

第5讲 广义表及本章小结(总时长:19分55秒)随堂测验

1、任意一个广义表都可以表示为由表头和表尾构成( )。

2、非空的广义表的表尾可能是单个元素也可能是表元素( )。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上)(总时长:48分02秒)

第1讲 树的基本概念(总时长:17分07秒)随堂测验

2、若一棵树的广义表法表示为:A(B(E,F),C(G(H,I,J,K),L),D(M(N))) 则该树的度为( );

3、若一棵树的广义表法表示为:A(B(E,F),C(G(H,I,J,K),L),D(M(N))) 该树的深度为( );

4、若一棵树的广义表法表示为:A(B(E,F),C(G(H,I,J,K),L),D(M(N))) 该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

第2讲 二叉树(总时长:18分04秒)随堂测验

4、二叉树就是结点度不大于2的树。()

5、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它有n个度为0的结点,n-1个度为1的结点,n-2个度为2的结点。( )

6、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共有( )非空的指针域。

7、拥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最大层数是( )

第3讲 二叉树的遍历(总时长:12分51秒)随堂测验

3、已知二叉树的先序和后序遍历序列可以唯一确定该二叉树。( )

第六章 树和二叉树(下)(总时长:112分28秒)

第4讲 遍历算法应用(总时长:19分50秒)随堂测验

第5讲 基于栈的递归消除(总时长:14分27秒)随堂测验

第6讲 线索二叉树(总时长:17分35秒)随堂测验

第7讲 由遍历序列确定的二叉树(总时长:7分48秒)随堂测验

第8讲 树、森林和二叉树的关系(总时长:17分33秒)随堂测验

2、与树等价的二叉树,根没有( )子树。

第9讲 哈夫曼树及其应用——哈夫曼树(总时长:12分46秒)随堂测验

2、在哈夫曼树中,权值相同的叶子点一定在同一层上。( )

3、在哈夫曼树中,权值较大的叶子点一般离根比较近。( )

4、若以{4,5,6,7,8}作为叶子点构造哈夫曼树,则其带全路径长度为( )

第10讲 哈夫曼树及其应用——哈夫曼编码(总时长:14分35秒)随堂测验

1、在哈夫曼编码中,当两个字符出现的频率相等时,则两个字符的哈夫曼编码也相同。( )

第七章 图(总时长:102分26秒)

第1讲 图的基本概念(总时长:12分20秒)随堂测验

3、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之和等于边条数的 倍。

4、具有6个顶点的无向图至少应有 条边才能确保是一个连通图。

5、一个有向图G中所有顶点的入度之和是所有顶点出度之和的 倍。

第2讲 图的存储结构(总时长:12分28秒)随堂测验

2、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一定是对称矩阵。()

3、用邻接矩阵存储无向图G时,其第i行中1的个数与第i列中1的个数相等。()

4、对于一个有n个顶点,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表头结点数组的大小为 。

5、对于一个有n个顶点,e条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边结点有 个。

6、用邻接矩阵存储有向图G时,其第i列的所有元素之和等于该顶点的 。

第3讲 图的遍历(总时长:17分05秒)随堂测验

第4讲 图的连通性(总时长:11分36秒)随堂测验

3、对于n个顶点的连通图G来说,如果其中的某个子图有n个顶点,n-1条边,则该子图一定是G的生成树。( )

4、对于n个顶点的连通图而言,它的生成树一定有 条边。

第5讲 有向无环图应用——拓扑排序(总时长:12分37秒)随堂测验

2、任何有向无环图的顶点都可以排成拓扑排序序列,且拓扑排序序列唯一( )

3、在AOV网中,顶点表示 。

第6讲 有向无环图应用——关键路径(总时长:15分21秒)随堂测验

2、关键活动若不能按期完成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时间,若某些关键活动能提前完成,将可能使整个工程提前完成。()

3、在AOE网中,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称为 。

第7讲 最短路径(总时长:16分28秒)随堂测验

2、求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不适用于有回路的有向网( )

第八章 查找(总时长:73分53秒)

第1讲 查找的基本概念(总时长:10分31秒)随堂测验

3、顺序查找方法只能在顺序存储结构上进行。( )

4、顺序查找含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最多为 次。

5、顺序查找含n个元素的顺序表,若查找不成功,则比较关键字的次数为 次。

第2讲 基于线性表的查找法(总时长:10分44秒)随堂测验

2、当采用分块查找时,数据的组织方式要求 。
    B、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内元素不必有序,但块间必须有序,且每块内最大(或最小)的数据组成索引块;
    D、数据分成若干块,每块(除最后一块外)中元素个数相等。

4、折半查找可以在有序的双向链表上进行。( )

第3讲 树表式查找方法——二叉排序树(总时长:12分08秒)随堂测验

3、查找效率最高的二叉排序树是平衡二叉排序树。( )

4、在二叉排序树中新插入的结点总是作为叶子结点来插入的。( )

5、在二叉排序树中新插入的结点总是处于最底层。( )

6、每个结点的关键字都比左孩子关键字大,比右孩子关键字小,这样的二叉树都是二叉排序树。( )

第4讲 计算式查找法——哈希表的构造(总时长:16分27秒)随堂测验

第5讲 哈希法的性能分析(总时长:9分02秒)随堂测验

第九章 内部排序(总时长:97分05秒)

第2讲 插入类排序(总时长:14分05秒)随堂测验

第3讲 交换类排序(总时长:12分01秒)随堂测验

4、在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中,平均比较次数最少的排序方法是

第4讲 选择类排序(1)(总时长:9分16秒)随堂测验

3、10个元素进行简单选择排序,需要做 趟排序才能得到有序序列。

第5讲 选择类排序(2)——堆排序(总时长:19分01秒)随堂测验

4、对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集{12,13,23,18,60,15,7,20,52,100},用筛选法建初堆时,必须从值为 的关键字开始。

第6讲 归并排序(总时长:7分20秒)随堂测验

第7讲 分配类排序(总时长:12分56秒)随堂测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设有一个20阶的对称矩阵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