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哪个合肥基督教堂堂开放?

六安城起始于隋唐,历史悠久。在六安城池的发展中,和中国其他城市一样,寺庙,祠观,庵堂的存在,是这个城镇不可或缺的城市构建。民众需要这些,作为信念寄托的场所,各级官府也迎合这些祭祀场所的发展,迎合官府称之“杂祀”的存在。同时各级官府也每年都参与一些祭祀,这种“正祀”,是官府施政一方,管理臣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需要,官府支持,使得这些庙宇庵舍有机地结合在六安的城镇框架中,散见于零零星星的文档记录中,留存于老六安人的记忆中

,文庙:六安的儒学也称文庙,文庙供奉的是孔子,孔子是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历代帝王,各级官府都把建庙祭孔当做大事来办,明清时期,州府县治所在地都有文庙。六安的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中途毁于战乱,清同治十年恢复建制,1962年我上中学时,都称文庙为“文化馆”。走进文庙就是明伦堂,走出明伦堂二边是走廊,走廊连接东庑殿,西庑殿。明伦堂前方是方正的大院,穿过大院,拾级而上是拜台 ,拜台连着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殿雕梁画栋,气势非凡。东西二列殿应是大成殿的从属建筑,也按当时最高营造等级:“庑殿”的规制来建造,可见当时的六安官府是多么的重视。
      因为称文化馆,所以当时多次举办一些“阶级教育”展览。在文庙东庑殿北边的一列房子里,设立了“六安县图书馆”,发放借书证,我是第一次在那里使用搜索卡片。目前文庙的前半部分场地和建筑都还保留存在,但是已经不是原貌,大成殿后面场地和建筑已经不存。坐落文庙的这条街还称文庙街 。

     2,武庙,武庙是供奉良将的庙宇,大都“供奉”周朝的开国太师姜子牙,“陪奉”汉朝良将张良,大的武庙还有“从奉”历代名将十人,十人分列二旁东有管仲,孔武,乐毅,诸葛亮,李勣,西边有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各地因修建规模的限制,多无需按上述规模建庙,而是量力而行。有的武庙主祭关羽,人称关帝庙,有的主祭关羽和岳飞,人称关岳庙,有的主祭关羽外,还陪祭关羽的义子关平以及关羽的护卫周仓。

     六安的武庙供奉关羽,人称关帝庙,旁边的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就是武庙街。六安的文庙和武庙一西一东,原翠花巷的东端紧邻武庙,西端紧邻文庙,而文武二庙都平行于云路街,意寓:凡立志报效国家的文臣武将,都能青云直上。文庙和武庙都是当朝官府举行“正祀”的重要场所,武庙因城市规划被拆。武庙旧址尚存一部分,因为关帝庙曾埋葬汉将英布,其大墓留存至今,并精心修缮,供人瞻仰

     3,城隍庙,城隍庙各地选择功臣名将或贤哲廉吏为城隍爷,如文天祥,海瑞等。六安供奉的城隍爷是“纪信”。纪信是汉朝刘邦的属将,六安王刘庆等,均为刘邦亲属,六安选择刘邦属将纪信为城隍爷,福佑六安臣民。也在情理之中。古代城镇都要修建城墙,城墙的城门城楼,护城河都称作“城隍”,物质的城隍需要护卫,于是修建城隍庙,希望城隍爷保佑城池永固,城民永安。唐太宗李世民曽敕封城隍神为“辅德王”,君令行天下,于是城隍庙在各地新建。存碑记载,六安的城隍庙始建于南宋,毁建交替,至明洪武六年(1368年)重建。
六安城隍庙尚有房屋三十多间,划归地区邮电局使用,我在二中读书时,常去那寄信。城隍庙位于东大街于塘子巷的交会处,回民饭店的正对面,其紧邻的东侧是城隍庙巷。城隍庙会是惊动六安的大事,州府官员会前来祭拜,祭拜后八抬大轿抬着城隍爷穿街走巷。一路,鼓乐齐鸣。沿途,百姓涌动。有的商家住户会燃放鞭炮,迎送城隍。目前城隍庙已经被拆 。

     4,土地庙,土地庙供奉的是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如果土地庙供奉的是二尊神偶,就可以对号入座。土地庙是人们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是一方天地的保护神。土地庙是中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庙宇,可以说城乡各地都有,在偏远地带,二块石板为壁,一块石板为顶,大小如神龛样的堆砌,也可以称土地庙。所以有俗语: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就是对一些土地庙极其简陋的设施而言。土地庙是接受述求最多的地方,民众去,拜求一生平安,无灾无病,财喜降临,个人所愿,能拜有所偿,六安的州衙门里就建有土地庙,请求土地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拜土地神,是中国最广泛的精神诉求

     5,观音寺,观音寺供奉观音菩萨,最有名气,规模最大的观音寺在浙江省普陀山。观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 信众要求什么,观音菩萨都能随你所愿,所以观音寺是本城居民祭拜最多的寺院。六安观音寺位于黄大街,该寺 始建于唐朝,宋朝重修。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增设拜殿,清嘉庆八年(1803年)住寺僧人募化重修,清乾隆帝巡幸六安时,手书“敕建观音律寺”。解放后该寺停止一切佛事,改革开放后观音寺进行维修,接纳 香火,二十一世纪初,在筹建南门塔公园的同时,观音寺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现在观音寺与古塔,与美丽的 公园,有机的形成了一个整体,寺旁一方清池碧水  ,给寺院增添了  灵秀之气。观音寺的粉墙黛瓦和飞檐翘角,古塔的挺拔塔身,倒映在水中 ,形成一幅美丽的城市风景画。

      6,小南海寺,小南海寺供奉观音菩萨,该寺在九墩塘东侧。据《六安州志》记载:寺的原名是广济院”,有房18间  。后历经毁建,与六安另一个观音寺  比较,该寺的规模要小得多,它始终给我是一处“民居”的 感觉,香客虽零散,但络绎不绝,我的母亲是小南海寺的忠实香客,每年的观音诞辰日,我母亲都要去烧香捐钱,这日的寺院从早到晚香烟缭绕  。

 药师佛寺和多宝庵,为了纪念一位李姓药师在六安北门武定门外兴建了药师塔和药师佛寺,不知道李药师在历史上有何功绩?药师佛寺的供奉有两种可能一是供奉中药的祖师爷或神农或孙思邈或华佗,也可能是李药师,二是佛门中的“药师佛”。药师塔所在的院内曾挖出过一口鈡,上有“大唐武德五年”“药师佛寺”“尉迟恭监造”等铭文。
     药师佛寺历经多年可能寺毁?原址再建时,改其供奉,寺改庵,取名“多宝庵”。庵一般是女尼修身的地方,现在供奉观音菩萨。无论是药师佛寺还是多宝庵,在新建时都是结屋于塔下,1963年我和几个同学曾进入塔里,沿着石阶上到了塔顶。现在多宝庵和古塔都维修一新与北门塔公园融为一体。

     8, 龙王庙和三官庙,这二个庙都是在六安下龙爪的岸边,存在的时间不同,先有龙王庙后有三官庙,但是二个庙都是坐落在同一个地点 。龙王庙供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等四个龙王,因为紧邻淠河边,船家都要到龙王庙 ,拜求人安船安。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吹箫看剑的博文写有:根据六安州志的史料记载,此处宋时为玉霄宫旧址,其后成为龙王庙,明嘉靖年间,六安知州欧阳德拆龙王庙改建龙津书院,到清康熙年间,龙津书院不在,此处已经成为三官寺,只是不知三官寺何时毁与此,今已荒芜久矣!
     看来下龙爪真是龙脉之地,玉霄宫,龙王庙,龙津书院,三官庙都先后存在过。三官庙是一个热闹的祭祀场所,霍邱隐贤村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三官庙举行庙会,沿途观众达数万人,是当地宗教信仰,访亲会友,娱乐休闲,经济贸易的民间民俗交流平台。六安的三官庙早已不存,其旧址长满灌木杂草。

     9,南岳庙,南岳庙是供奉火神祝融。文字记载南岳庙通往头道巷,头道巷在等驾拐附近。旧传汉武帝南巡到六安,封一座叫霍山的山为南岳,霍山受封后在当地建起了南岳庙,汉武帝在六安的停留地改称“等驾拐”,所以在等驾拐周边建南岳庙,以策应封霍山为南岳的天子之举。但是六安南岳庙的庙址我不知道,也没有查到。

     10,火神庙,火神庙供奉火神,火神一般选择燧人氏,炎帝,祝融,不知道六安火神庙的火神爷是谁?火神庙在武庙街和盐店巷之间,与文庙大致平行,盐店巷东旁是火神庙,西旁是文庙。火神庙也是城镇必建的寺庙, 以前的房屋因结构和材料,容易引起火灾,城镇防火是安全的第一要务。火神庙的存在,是一种慰藉也是一种警示。
     城镇的 火神庙场地都比较大,庙里建有戏台。每年都有庙会  ,庙会期间唱大戏,玩杂耍,各种小吃,各色土特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身怀技艺的手艺人摆摊设点,火神庙的庙会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  

     11,魁星阁,魁星是北斗七星第一星。人们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魁星阁是文庙的补充。六安的魁星阁不像文庙武庙单独新建的府第,它是六安城墙的一部分,像城门一样嵌在城墙中 ,六安的魁星阁下部是城墙,上部是阁,一物两用。它靠近六安城的南门,改革开放后曾在原址仿建,用作日用品交易市场,大约在2004年左右全部拆除 。

     12,天主教堂,天主教堂没有指定的供奉,以圣经为经典依托,信仰基督。圣经给每个人都能提供巨大的精神食粮。这与中国的宗教信仰不同,一个是拜神拜菩萨,希望自己的愿望在菩萨的保佑下得到实现,一个是遵照圣经所说,亲历而为得到圆满。六安的天主教堂于光绪九年(1883年)由法官传教士在六安三道巷以南,黄大街以东新建,有近百间房舍,解放后,教堂被占用,1979年教堂恢复宗教事务

      13,福音堂,1862年基督教传入六安,1884年英国传教士窦乐安牧师来六安传教,清光绪20年(1894年),在老衙门台的南边建起福音堂,1899年英国传教士杨大中牧师和英国女传教士来六安主持教务。坐落福音堂的那条街就是庆安街,福音堂的对面就是小牛角巷和大牛角巷,现在老福音堂已经被拆,在淠河路新建一所基督教堂。

      14,紫竹林寺,该寺在南门外,供奉观音菩萨,1927年中国共产党六安特别委员会在该寺成立。因为寺在原野,香客没有城里观音寺和小南海寺多。

      15,大悲庵,永安桥(横街的南街口处)西外小学西边几十米处,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此筹建自来水厂。该寺顺治年间建,有庙产600亩田地。庵中有联:背淠水,面衡山,四境绝红尘,想仙居无非蓬岛。坐莲台,洒杨露,一林垂紫竹,问大士可是桃源。

      16,宝塔寺,该寺在六安市五里墩社区的东旁,这里离淠河干渠不远,寺的周边以前散居一些行船和造船的船户以及农家,属于人稀地带,推测香火不是很旺。上世纪70年代寺的东部陆续有地区机床厂,地区长安总厂,六安县雨伞厂建立,这一带的人丁逐渐兴旺,于是香火一年比一年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朝拜宝塔寺的香客最多。2018年4月六安有关部门决定维修扩建宝塔寺。

      17,西湖庵,此庵在六安西大街的西街口处,紧邻淠河沿而建,庵旁的小巷称“西湖庵巷”。西湖庵是女尼修身的地方,六安俗语称女尼为“师姑”,住的地方称师姑庵,但“事靠文传”,文人以音取字,写成西湖庵。西湖庵的前面即是码头,西到小赤壁,北到下龙爪,都停有舟船,晚间在庵中,能看到渔火点点,确实是修身的好地方,古七绝有其意境: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目前西湖庵与西湖巷已不存在。

      18,马王庙,马王庙有的地方称马公庙,供奉的神主民间称马王爷,有俗语“马王爷”三只眼,可能是马王庙供奉的神主塑像,其面部是三只眼,六安的马王庙在原庆安街的南端,1950年在该庙的原址上兴建了六安县电影院,庙已不存。

       19,清真寺,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公推教长(称阿訇)主持教中事务并讲解经典。据1959年《六安县志》记载:六安清真寺于清代嘉庆(1796年--1820年)在十八层的下面新建,即以后的庆安街,该寺在庆安街金陵巷北侧,于2004年拆除在淠河路重建。

      20,万寿寺,六安的万寿寺位于古城门朝京门(东门)的西侧和东大街的北侧。该寺西侧南北走向的为万寿寺巷,该巷中部的一条东西走向连向城墙的小巷为小万寿寺巷,口语相传该寺毁于清末民初。万寿寺有供奉观音菩萨,有建寺收藏经卷,有建寺为当朝圣上贺寿,有建寺为信众求寿,猜测六安万寿寺以求寿为主。

     六安寺庙庵堂远比这多,州志上记载的就有寺53个,庵22个,庙28个。以上所列基本是六安城墙内和邻城墙不远的所在。

       余浩,中国致公党党员、霍邱县政协常委、霍邱县工商联常委、六安市青联会委员、霍邱县公安局民主监督员、霍邱县检察院特约监督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县域律师领军人才库成员。

       法庭上是“唇枪舌战”的专业律师,法庭下是“温和亲民”的致公党党员,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角色,在余浩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这位安徽余浩律师事务所主任2002年开始进入律师行业,2011年创办安徽余浩律师事务所。在律师执业年度里办理了千余起民事和刑事案件,且代理了多起有影响的案件, 2003年代理的饲养动物侵权案,被安徽卫视《周末断案》节目报道;2005年代理的计生医疗服务纠纷,被安徽新安晚报报道;2009年代理的宅基地买卖纠纷,被安徽卫视《经济与法》节目报道;2011年代理的重婚案,被中国新闻网报道。

       作为一名律师,余浩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常年投身于公益性普法宣传活动。利用信教群众做礼拜的有利时机,在霍邱县白莲乡基督教堂、霍邱县开发区吴集村吴集教堂、霍邱县新店镇陈埠村基督教堂、霍邱县城关镇基督教堂等地举办 “法律进教堂”普法讲座,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件,详细讲解了邪教的危害、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告诫大家要远离邪教、敬畏法律、远离犯罪。通过宣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到学校开展“江淮普法行”系列活动之青少年学生“模拟法庭”及“送法进校园”法制青少年宣传报告会,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自护意识,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为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无偿提供法律专业知识讲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注弱势群体,重视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对确有困难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在办案过程中,从来不因为是免费的法律援助而有所懈怠,始终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弘扬扶贫济弱的精神,为构建和谐霍邱,维护政府形象及弱势群体权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安徽余浩律师事务所从2011年成立至今,共受理承办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70余件。

       “务实、谦逊、高效、诚信”,这是余浩律师的座右铭。余浩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深具亲和的人格魅力,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诚信务实的执业风范,有力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诚信建设,提高了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基督教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