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10*1+70%(x-10)=80%x解方程10+X/100-X=100怎么解方程?

net time \\目标ip /set 设置本地计算机时间与"目标IP"主机的时间同步,加上参数/yes可取消确认信息

net view 查看本地局域网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view \\ip 查看对方局域网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ver 局域网内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类型和信息

netstat -s 查看正在使用的所有协议使用情况

nbtstat -A ip 对方136到139其中一个端口开了的话,就可查看对方最近登陆的用户名(03前的为用户名)-注意:参数-A要大写

tracert -参数 ip(或计算机名) 跟踪路由(数据包),参数:"-w数字"用于设置超时间隔。

ping ip(或域名) 向对方主机发送默认大小为32字节的数据,参数:"-l[空格]数据包大小";"-n发送数据次数";"-t"指一直ping。

tlist -t 以树行列表显示进程(为系统的附加工具,默认是没有安装的,在安装目录的Support/tools文件夹内)

kill -F 进程名加-F参数后强制结束某进程(为系统的附加工具,默认是没有安装的,在安装目录的Support/tools文件夹内)

del -F 文件名加-F参数后就可删除只读文件,/AR、/AH、/AS、/AA分别表示删除只读、隐藏、系统、存档文件,/A-R、/A-H、/A-S、/A-A表示删除除只读、隐藏、系统、存档以外的文件。例如"DEL/AR *.*"表示删除当前目录下所有只读文件,"DEL/A-S *.*"表示删除当前目录下除系统文件以外的所有文件

del /S /Q 目录 或用:rmdir /s /Q 目录 /S删除目录及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同时使用参数/Q 可取消删除操作时的系统确认就直接删除。(二个命令作用相同)

move 盘符\路径\要移动的文件名 存放移动文件的路径\移动后文件名移动文件,用参数/y将取消确认移动目录存在相同文件的提示就直接覆盖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pwd 列出当前远端主机目录

put 或 send 本地文件名 [上传到主机上的文件名]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get 或 recv [远程主机文件名] [下载到本地后的文件名] 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bin 或 image 设定以二进制方式传送文件

bell 每完成一次文件传送,报警提示

cdup 返回上一级目录

delete 删除远端主机中的文件

system 显示远端主机系统类型

lcd 改变当前本地主机的工作目录,如果缺省,就转到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

chmod 改变远端主机的文件权限

case 当为ON时,用MGET命令拷贝的文件名到本地机器中,全部转换为小写字母

cdup 进入远程主机目录的父目录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p密码连接MYSQL;如果刚安装好MYSQL,超级用户root是没有密码的。

(例:mysql -.cn 当有人扫锚你的80端口时,他扫到的结果会完全是.cn的主机信息

Fpipe -l 23 -s 88 -r 23 目标IP 把本机向目标IP发送的23端口Telnet请求经端口重定向后,就通过88端口发送到目标IP的23端口。(与目标IP建立Telnet时本机就用的88端口与其相连接)然后:直接Telnet 127.0.0.1(本机IP)就连接到目标IP的23端口了。

NTLM认证方式:0:不使用NTLM身份验证;1:先尝试NTLM身份验证,如果失败,再使用用户名和密码;2:只使用NTLM身份验证。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命令之一,熟悉并灵活应用FTP的内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你想学习使用进行后台FTP下载,那么就必须学习FTP指令。

FTP的命令行格式为:

-v 显示远程服务器的所有响应信息;

-n 限制ftp的自动登录,即不使用;.n etrc文件;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FTP使用的内部命令如下(中括号表示可选项):

3.account[password]:提供登录远程系统成功后访问系统资源所需的补充口令。

4.append 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文件追加到远程系统主机,若未指定远程系统文件名,则使用本地文件名。

6.bell:每个命令执行完毕后计算机响铃一次。

7.bin:使用二进制文件传输方式。

9.case:在使用mget时,将远程主机文件名中的大写转为小写字母。

11.cdup:进入远程主机目录的父目录。

14.cr:使用asscii方式传输文件时,将回车换行转换为回行。

21.glob:设置mdelete,mget,mput的文件名扩展,缺省时不扩展文件名,同命令行的-g参数。

37.newer file-name:如果远程机中file-name的修改时间比本地硬盘同名文件的时间更近,则重传该文件。

43.prompt:设置多个文件传输时的交互提示。

44.proxy ftp-cmd:在次要控制连接中,执行一条ftp命令,该命令允许连接两个ftp服务器,以在两个服务器间传输文件。第一条ftp命令必须为open,以首先建立两个服务器间的连接。

46.pwd:显示远程主机的当前工作目录。

52.rstatus[file-name]:若未指定文件名,则显示远程主机的状态,否则显示文件状态。

57.runique:设置文件名只一性存储,若文件存在,则在原文件后加后缀.1, .2等。

64.sunique:将远程主机文件名存储设置为只一(与runique对应)。

65.system:显示远程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

66.tenex:将文件传输类型设置为TENEX机的所需的类型。

67.tick:设置传输时的字节计数器。

72.verbose:同命令行的-v参数,即设置详尽报告方式,ftp 服务器的所有响应都将显示给用户,缺省为on.

1、六年级《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

2、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新来的王老师善于鼓励学生的教学方法。

3、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相遇相识的老师有很多,老师给予的`关心、帮助、鼓励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其中,一定有一位让你记忆深刻的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令蔡林印象深刻的老师,走进第三课《新来的王老师》的学习。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撇撇嘴(piě)折叠(zhé dié)自顾自摇摇头

齐刷刷(shuā)大踏(tà)步哄(hōng)堂大笑

工工整整前仰后合资质平庸差生(chà)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

三、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一)复习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二)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王老师

2、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王老师?

(三)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蔡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蔡林的人物形象。在文中标注。小组汇报。

2、从中,可以看出蔡林( )。

1、蔡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王老师鼓励学生的方法是什么?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你是蔡林,你想对王老师说些什么?

任意选取几种你运用自如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人,可以是陪伴了六年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爸爸妈妈,还可以是让你印象深刻的陌生人。尽情地挥毫吐墨吧!

送给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鼓励,往往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因为有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我们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六年的学习生活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鼓励、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老师。感恩老师,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勇敢地追梦吧!

2、六年级《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本篇文章,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和熟记一些常用成语,知道本课的写作方法。

2、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和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的中心。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怀念优秀教师的好品质。

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1、课前谈话:学生回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2、初步感知全文:自读课文,初步感悟本课中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佐证。

3、字词教学:质疑:提出自己不懂或不理解的词句,寻求解答。

4、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课前的王老师留给给你的印象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轻快地步子,全班热烈鼓掌。

课中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温和、宽容。

课后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亲切,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5、新来的王老师留给同学们深刻的印象,他是本文的主角,本文的配角蔡林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来分析蔡琳的变化:

课中:开始: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不出声(自卑)

课后:开始说话,推开,忍不住拆开,大踏步回家(自信)

6、读后感: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他说: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王老师说:

7、与本班的差生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教会学生尊重每一位同学。再读课文倒数第二段。

8、拓展:鼓励能激励人上进,有时挫折也会激发人奋进。只要有上进心,只要想努力,任何时候都不迟。心有多远,路就会有多远。但只有付诸正确的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出路。

(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2)写人一般要从人物的哪些方面入手?

3、六年级《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听录音,在老师指导下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认识笔画“竖”,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三”和“王”。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基本做到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活动中认一认新书的书名。

4、认识任教学科的老师,亲近老师。

1、能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小红星

2、学生方面的准备:认识任教各门学科的老师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组织学生交流: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哪些新老师?

(1)板书课题:王老师

小朋友刚入学没几天,学习兴趣十分高,对于一些刚认识的新老师,他们会表现出特别的喜爱与亲近。课的开始可以由谈话引入,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新认识的老师,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建立亲近感。对学生的回答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能大胆响亮地回答,说清楚“什么学科,哪位老师”,教师就应给予表扬与鼓励。另外,教师在揭示课题时应亲自板书课题,重视书写笔画,有意识地让学生看清书写顺序。

生字“王”,班中可能有部分学生已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字,也可引导学生联想老虎额头上的“王”,还可随机介绍班级中姓王的同学。另外,教师可指导学生书空,巩固上节课所学笔画“横”,认识新笔画“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再听课文录音,交流:你听到了些什么?

3、让学生看着书,手指着书,轻声地跟着录音里的老师读读课文。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听的习惯。让学生第一次听录音,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听录音时,教师可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交流听到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信地回答,知道多少讲多少,及时肯定与表扬,初步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指读来落实“字字过目”的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跟着录音学着轻声读课文,为下一环节的生字学习与课文朗读打下基础。

(三)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教、室、语、文”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指书,边听边在文中圈出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生字。

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教师重点指导“室”的读音(翘舌音、第四声、和“师”区别)

(3)叫号游戏――给生字编号,教师叫号,学生读出相应的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指。

(2)指着课文逐句跟着老师读。

(3)跟着老师指读课文。

(4)出示句子:小朋友,我姓王,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指导朗读(老师领读、自由读、小组读、个别读、齐读等)

识字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生字,重在认清字形;教师范读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听清生字读音。教师可采用领读、开火车等方式在读中正音,对于在读音上容易出错的翘舌音“室”,教师应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看清老师发音的口形并模仿发音,和熟字比较,在班中进行大面积训练,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提前渗透。

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指读与跟读。此阶段不宜操之过急,不必要求学生通篇朗读,可以在听录音读,老师带读的训练中重点读好一两句话,打好朗读的基础,指导学生养成字字过目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所识的字。

1、游戏:开火车――单人火车、双人火车

鸡妈妈找宝宝――把生字卡片发到几个学生手中,由老师扮演鸡妈妈,说出一个生字,由拿到此生字卡片的学生上台出示给大家看,然后扑到鸡妈妈怀里。

2、拓展识字――理书包,认书名。

这一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开火车、鸡妈妈找宝宝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地与生字见面,不但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识字效率。

提供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体育等小学教案

1、指导笔画“竖”的写法。

2、示范书写“三”“王”,比一比两个字书写的异同。

3、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书写中应重视示范指导,对于前一课所学的“横”,可在本课书写过程中继续操练,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竖”及“三、王”两个字的书写笔顺,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的写字习惯。由于学生刚练习写字,在握笔及书写姿势上存在问题较多,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执笔与书写姿势的指导与训练。

4、六年级下册《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

2、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新来的王老师善于鼓励学生的教学方法。

3、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相遇相识的老师有很多,老师给予的关心、帮助、鼓励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其中,一定有一位让你记忆深刻的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令蔡林印象深刻的老师,走进第三课《新来的王老师》的学习。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撇撇嘴(piě)折叠(zhé dié)自顾自摇摇头

齐刷刷(shuā)大踏(tà)步哄(hōng)堂大笑

工工整整前仰后合资质平庸差生(chà)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

三、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一)复习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二)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王老师

2、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王老师?

(三)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蔡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蔡林的人物形象。在文中标注。小组汇报。

2、从中,可以看出蔡林( )。

1、蔡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王老师鼓励学生的`方法是什么?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你是蔡林,你想对王老师说些什么?

任意选取几种你运用自如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人,可以是陪伴了六年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爸爸妈妈,还可以是让你印象深刻的陌生人。尽情地挥毫吐墨吧!

送给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鼓励,往往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因为有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我们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六年的学习生活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鼓励、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老师。感恩老师,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勇敢地追梦吧!

5、六年级下册《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本篇文章,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和熟记一些常用成语,知道本课的写作方法。

2、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和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的中心。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怀念优秀教师的好品质。

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1、课前谈话:学生回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2、初步感知全文:自读课文,初步感悟本课中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佐证。

3、字词教学:质疑:提出自己不懂或不理解的词句,寻求解答。

4、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课前的王老师留给给你的印象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轻快地步子,全班热烈鼓掌。

课中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温和、宽容。

课后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亲切,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5、新来的王老师留给同学们深刻的印象,他是本文的主角,本文的配角蔡林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来分析蔡琳的变化:

课中:开始: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不出声(自卑)

课后:开始说话,推开,忍不住拆开,大踏步回家(自信)

6、读后感: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他说: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王老师说:

7、与本班的差生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教会学生尊重每一位同学。再读课文倒数第二段。

8、拓展:鼓励能激励人上进,有时挫折也会激发人奋进。只要有上进心,只要想努力,任何时候都不迟。心有多远,路就会有多远。但只有付诸正确的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出路。

(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2)写人一般要从人物的哪些方面入手?

6、六年级下册《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听录音,在老师指导下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认识笔画“竖”,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三”和“王”。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基本做到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活动中认一认新书的书名。

4、认识任教学科的老师,亲近老师。

1、能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小红星

2、学生方面的准备:认识任教各门学科的老师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组织学生交流: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哪些新老师?

(1)板书课题:王老师

小朋友刚入学没几天,学习兴趣十分高,对于一些刚认识的新老师,他们会表现出特别的喜爱与亲近。课的开始可以由谈话引入,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新认识的老师,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建立亲近感。对学生的回答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能大胆响亮地回答,说清楚“什么学科,哪位老师”,教师就应给予表扬与鼓励。另外,教师在揭示课题时应亲自板书课题,重视书写笔画,有意识地让学生看清书写顺序。

生字“王”,班中可能有部分学生已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字,也可引导学生联想老虎额头上的“王”,还可随机介绍班级中姓王的同学。另外,教师可指导学生书空,巩固上节课所学笔画“横”,认识新笔画“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再听课文录音,交流:你听到了些什么?

3、让学生看着书,手指着书,轻声地跟着录音里的老师读读课文。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听的习惯。让学生第一次听录音,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听录音时,教师可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交流听到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信地回答,知道多少讲多少,及时肯定与表扬,初步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指读来落实“字字过目”的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跟着录音学着轻声读课文,为下一环节的生字学习与课文朗读打下基础。

(三)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教、室、语、文”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指书,边听边在文中圈出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生字。

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教师重点指导“室”的读音(翘舌音、第四声、和“师”区别)

(3)叫号游戏――给生字编号,教师叫号,学生读出相应的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指。

(2)指着课文逐句跟着老师读。

(3)跟着老师指读课文。

(4)出示句子:小朋友,我姓王,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指导朗读(老师领读、自由读、小组读、个别读、齐读等)

识字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生字,重在认清字形;教师范读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听清生字读音。教师可采用领读、开火车等方式在读中正音,对于在读音上容易出错的翘舌音“室”,教师应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看清老师发音的口形并模仿发音,和熟字比较,在班中进行大面积训练,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提前渗透。

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指读与跟读。此阶段不宜操之过急,不必要求学生通篇朗读,可以在听录音读,老师带读的训练中重点读好一两句话,打好朗读的基础,指导学生养成字字过目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所识的字。

1、游戏:开火车――单人火车、双人火车

鸡妈妈找宝宝――把生字卡片发到几个学生手中,由老师扮演鸡妈妈,说出一个生字,由拿到此生字卡片的学生上台出示给大家看,然后扑到鸡妈妈怀里。

2、拓展识字――理书包,认书名。

这一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开火车、鸡妈妈找宝宝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地与生字见面,不但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识字效率。

提供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体育等小学教案

1、指导笔画“竖”的写法。

2、示范书写“三”“王”,比一比两个字书写的异同。

3、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书写中应重视示范指导,对于前一课所学的“横”,可在本课书写过程中继续操练,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竖”及“三、王”两个字的书写笔顺,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的写字习惯。由于学生刚练习写字,在握笔及书写姿势上存在问题较多,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执笔与书写姿势的指导与训练。

7、《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

2、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新来的王老师善于鼓励学生的教学方法。

3、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相遇相识的老师有很多,老师给予的关心、帮助、鼓励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其中,一定有一位让你记忆深刻的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令蔡林印象深刻的老师,走进第三课《新来的王老师》的学习。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撇撇嘴(piě)折叠(zhé dié)自顾自摇摇头

齐刷刷(shuā)大踏(tà)步哄(hōng)堂大笑

工工整整前仰后合资质平庸差生(chà)

(二)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

三、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一)复习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二)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王老师

2、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王老师?

(三)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蔡林

1、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蔡林的人物形象。在文中标注。小组汇报。

2、从中,可以看出蔡林( )。

1、蔡林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王老师鼓励学生的方法是什么?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你是蔡林,你想对王老师说些什么?

任意选取几种你运用自如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个人,可以是陪伴了六年的老师、同学,也可以是爸爸妈妈,还可以是让你印象深刻的陌生人。尽情地挥毫吐墨吧!

送给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鼓励,往往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因为有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我们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六年的学习生活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鼓励、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老师。感恩老师,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勇敢地追梦吧!

8、《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听录音,在老师指导下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认识笔画“竖”,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三”和“王”。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基本做到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活动中认一认新书的书名。

4、认识任教学科的老师,亲近老师。

1、能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小红星

2、学生方面的准备:认识任教各门学科的老师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组织学生交流: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哪些新老师?

(1)板书课题:王老师

小朋友刚入学没几天,学习兴趣十分高,对于一些刚认识的新老师,他们会表现出特别的喜爱与亲近。课的开始可以由谈话引入,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新认识的老师,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建立亲近感。对学生的回答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能大胆响亮地回答,说清楚“什么学科,哪位老师”,教师就应给予表扬与鼓励。另外,教师在揭示课题时应亲自板书课题,重视书写笔画,有意识地让学生看清书写顺序。

生字“王”,班中可能有部分学生已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个字,也可引导学生联想老虎额头上的“王”,还可随机介绍班级中姓王的同学。另外,教师可指导学生书空,巩固上节课所学笔画“横”,认识新笔画“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再听课文录音,交流:你听到了些什么?

3、让学生看着书,手指着书,轻声地跟着录音里的老师读读课文。

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听的习惯。让学生第一次听录音,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了解。再听录音时,教师可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交流听到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信地回答,知道多少讲多少,及时肯定与表扬,初步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良好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指读来落实“字字过目”的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可跟着录音学着轻声读课文,为下一环节的生字学习与课文朗读打下基础。

(三)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教、室、语、文”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指书,边听边在文中圈出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生字。

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教师重点指导“室”的读音(翘舌音、第四声、和“师”区别)

(3)叫号游戏――给生字编号,教师叫号,学生读出相应的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指。

(2)指着课文逐句跟着老师读。

(3)跟着老师指读课文。

(4)出示句子:小朋友,我姓王,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指导朗读(老师领读、自由读、小组读、个别读、齐读等)

识字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说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生字,重在认清字形;教师范读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听清生字读音。教师可采用领读、开火车等方式在读中正音,对于在读音上容易出错的翘舌音“室”,教师应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看清老师发音的口形并模仿发音,和熟字比较,在班中进行大面积训练,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的提前渗透。

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指读与跟读。此阶段不宜操之过急,不必要求学生通篇朗读,可以在听录音读,老师带读的训练中重点读好一两句话,打好朗读的基础,指导学生养成字字过目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所识的字。

1、游戏:开火车――单人火车、双人火车

鸡妈妈找宝宝――把生字卡片发到几个学生手中,由老师扮演鸡妈妈,说出一个生字,由拿到此生字卡片的学生上台出示给大家看,然后扑到鸡妈妈怀里。

2、拓展识字――理书包,认书名。

这一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开火车、鸡妈妈找宝宝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地与生字见面,不但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识字效率。

提供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体育等小学教案

1、指导笔画“竖”的写法。

2、示范书写“三”“王”,比一比两个字书写的异同。

3、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书写中应重视示范指导,对于前一课所学的“横”,可在本课书写过程中继续操练,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竖”及“三、王”两个字的书写笔顺,让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的写字习惯。由于学生刚练习写字,在握笔及书写姿势上存在问题较多,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执笔与书写姿势的指导与训练。

9、《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本篇文章,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和熟记一些常用成语,知道本课的写作方法。

2、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和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及本文的中心。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怀念优秀教师的好品质。

通过本文教学,培养学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1、课前谈话:学生回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2、初步感知全文:自读课文,初步感悟本课中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佐证。

3、字词教学:质疑:提出自己不懂或不理解的词句,寻求解答。

4、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课前的王老师留给给你的印象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宽宽的额头,明亮的眼睛。轻快地步子,全班热烈鼓掌。

课中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温和、宽容。

课后的王老师留给你的印象是:亲切,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学生,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5、新来的王老师留给同学们深刻的印象,他是本文的主角,本文的配角蔡林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来分析蔡琳的变化:

课中:开始: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不出声(自卑)

课后:开始说话,推开,忍不住拆开,大踏步回家(自信)

6、读后感: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他说:面对蔡林的变化:你想对王老师说:

7、与本班的差生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声,教会学生尊重每一位同学。再读课文倒数第二段。

8、拓展:鼓励能激励人上进,有时挫折也会激发人奋进。只要有上进心,只要想努力,任何时候都不迟。心有多远,路就会有多远。但只有付诸正确的行动,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出路。

(1)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2)写人一般要从人物的哪些方面入手?

10、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新来的王老师的魅力。

3、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相遇相识的老师有很多,老师给予的关心、帮助、鼓励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回忆一下,哪位老师令你印象最深刻?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切之情,走进第三课《新来的王老师》的学习。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

打开书本P129页,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

工工整整 前仰后合 资质平庸 差生(chà)

③释词促解(资质平庸)

三、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大家仔细认真的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

四、精读,把握人物形象

1、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这是一个 的学生”。

①学生举手回答 ②齐读 ③理解加着重号的`词语

④想一想“这是一个 的学生”

2、导读3-14自然段,了解以前的蔡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原来的蔡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③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读读句子

1、谈话:蔡琳如此大的转变,都要归功于谁?

2、面对蔡琳,王老师都做了些什么呢?

再次走进3--14自然段,请大家速读,找出相关语句,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而老师?

学生根据相关语句进行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②此时无声胜有声,王老师是通过差生档案想告诉蔡林什么?

③蔡林读懂王老师的信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④蔡林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找回了自信。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什么样的老师?根据回答,板书。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一定有很多老师给过我们支持、帮助与鼓励。在即将离开恩师的时刻,我们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拿起笔,写下你内心最真挚的话语。

亲爱的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鼓励,往往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六年的学习生活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老师吧。因为有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我们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吧,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感恩生活,善待他人。

11、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来的王老师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新来的王老师的魅力。

3、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相遇相识的老师有很多,老师给予的关心、帮助、鼓励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回忆一下,哪位老师令你印象最深刻?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切之情,走进第三课《新来的王老师》的学习。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

打开书本P129页,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

工工整整 前仰后合 资质平庸 差生(chà)

③释词促解(资质平庸)

三、再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大家仔细认真的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

四、精读,把握人物形象

1、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悟“这是一个 的学生”。

①学生举手回答 ②齐读 ③理解加着重号的词语

④想一想“这是一个 的学生”

2、导读3-14自然段,了解以前的蔡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原来的蔡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③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读读句子

1、谈话:蔡琳如此大的转变,都要归功于谁?

2、面对蔡琳,王老师都做了些什么呢?

再次走进3--14自然段,请大家速读,找出相关语句,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而老师?

学生根据相关语句进行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②此时无声胜有声,王老师是通过差生档案想告诉蔡林什么?

③蔡林读懂王老师的信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④蔡林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找回了自信。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什么样的老师?根据回答,板书。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一定有很多老师给过我们支持、帮助与鼓励。在即将离开恩师的时刻,我们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拿起笔,写下你内心最真挚的话语。

亲爱的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鼓励,往往能给人无穷的力量。六年的学习生活里,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关心和帮助我们的老师吧。因为有老师的循循善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我们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吧,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感恩生活,善待他人。

12、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比例尺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学会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1)、教师讲解: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板书)

(2)、教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指出: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2、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改写。出示例1:把教材第49页线段比例尺改写数值比例尺。

(2)、改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50=1::5000000

3、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例2出示例2,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距离为Xcm。 10:x=1:500000 X= X=0000=50巩固练习。做第52页的“做一做”。指名做,集体订正。

完成《练习册》第19页的练习。

1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教材第42页例2、例3。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 ):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 ):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学生读题。

师:1:10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

师:题中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320米。) 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师: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在板书下面加上“未知项”三个字)

师: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怎样根据这个比例中的三项来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可以写成一个比例,谁来说说看?

板书:解: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这个比例改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

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师: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但把比例改写成了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知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同学们会解方程吗?把这个方程解出来。(在全班学生立解答的同时,抽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呀?(32)对了,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32米。

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

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

出示比例的意义。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检验。

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2)学生立完成,二名学生板演讲解分析

(3)小结: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X)

4、这个比例你能解答吗?出示例3: 1.5/2.5=6/X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 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3)学生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指导学生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完成p42“做一做”。

课件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立完成,指名板演。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p44第8题、第9题、第10题

未知项(x) 320米

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

答:这座模型高32米。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教学解比例之前,教师先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求出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学生,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所以,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预习,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对授课内容比较了解,教学组织和实施都比较顺利。遗憾的是,虽然扶放结合的课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对例2 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板演并讲述思路,然后教师从旁点

14、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第55页第56页的内容“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对于按比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本课从学生地生活经验出发,把陌生枯燥地应用题与学生地熟悉地生活背景联系起来。通过“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三个阶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地过程,体验策略地多样化,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1、能够运用比的意义,通过计算解决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情合理的推理能力,旧知的迁移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探索知识、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比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收获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时间安排:复习2分钟,导入3分钟,新授20分钟,巩固5分钟,小结3分钟,练习7分钟。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4、女生比男生少(或20%)。

5、男生比女生多(或25%)。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你的依据是什么?(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答案不是唯一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看来大家对比的认识还是相当清楚的。那接下来老师要同学们帮老师一个忙,我这儿有一筐橘子打算分给幼儿园的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分合理?(出示课件)

小结:平均分不太合理,按两个班的人数比分才公平合理。师:这样吧,我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小组实际分一分,并记录分的过程。

师:分好了吗?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吗?学生交流分的方法。

师:在这次分小棒的活动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师:实际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平均分就是按1:1进行分配的。 小结:不管我们怎么分,我们都是按3:2的比来分的,也就是我们每次分的小棒的根数比都得是3:2。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如果我现在给你们140个橘子按3:2来分,你能求出大班和小班各可以分到多少个橘子吗?请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然后小组讨论。(出示课件)

2、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交流汇报。方法一:根据分数的意义。板书:32=5大班:140×3/5=84(个)小班:140×2/5=56(个)

追问:为什么要“× ”?你能不能告诉大家表示什么?(引导明确:因为大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所以它分到的橘子个数应该也要占橘子总数的。)方法二:根据比的意义,板书:140÷(3+2)=28大班:28×3=84(个)小班:28×2=56(个)

追问:为什么要“÷(3+2)”?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3、引导小结:好,还有其他做法吗?

方法一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每种物体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蚀解答;方法二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平均分求出每份的具体数量,再各取所需,乘各自分得的份数。请同学们看书第55页的内容,书中还有哪些刚才我们没有探讨到的方法?(画图法、画表格法)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跟我们探讨的这两种方法比较,我们两种方法更方便。其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比的应用。(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1、师:刚才我貌同探讨解决了这样一道“按比分”的问题,觉得有困难吗?有信心自完成一道这样的题目吗?好,请大家自己读题分析完成,有几种方法都可以把它写下来。课件出示题目 “幼儿园阿姨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说明书上介绍了其中巧克力和奶的比是2:9,你能帮阿姨算算调制这些巧克力奶需要用多少克奶和多少克巧克力吗?”

立完成,师巡视辅导。学生上台展示汇报。

2、师:非常棒,但一直做同类型的题目没意思。现在我把题型改一改,看看有谁大家被考倒。请看题,师读题:“幼儿园图书室有图书若干本,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后,大班小朋友分到了60本,你能帮小班小朋友算算他们能分到多少本吗?”怎么样,谁发现了它和前面题目不一样的地方?能解决吗?好,你能想到几种解题方法,都请你写出来。

师巡视辅导:有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已经写好的同学不妨把你的做法在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通过思维碰撞,说不定你能得到更多灵感哦。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把你们的解法写出来。预设方法如下:

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只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就可以找出多种解题方法。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题目)

1、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鲢鱼和鲤鱼,一共可以放养鱼苗25000尾。其中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少尾?

2、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150。现有3千克农药,需要加多少千克的水?

六、评价总结,促进发展

师:这节课我们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解决问题关键是讲究实效,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方法也是自己最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那么学习了“比的应用”,你有什么想法吗?(自由发言)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建筑业、农业、医药等方面都需要非常精确应用比的知识,所以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蚀解决问题。

2、立试做练一练的13题。

15、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为全日制聋校数学第十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三部分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从构建上更注重学生技能的养成和知识的运用。把通过三个相关联的量求第四个量的运算,用方程的方法呈现为比例的形式,这样从视觉上更附和了聋生的认识特点,同时也把复杂的等量关系更清晰的更简单的体现在比例的内容里。让学生轻松的理解比例就是在等号两边表示两组相等的比。这样的方法也是比例应用题的一大特点。同时更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融入于特教课堂。

情趣导入法、总结法、问题导入法及指导法。

1、知士标:理解应用题中比例的意义,并根据比例的性质解决应用问题。

①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数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求知欲。

4、缺陷补偿: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积累语言发展思维。重点:利用比例的意义确定等量关系。难点:数量间的运算关系。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毕业后未来的生活呢?现在我请大家为自己的将来设想一下,你准备做什么呢?”。

出示根据学生的理想加工的题例。

董健昕同学经营一服装店,卖3件衣服可以盈利150元,按这样的收入计算,每月卖出80件可以盈利多少元?

让学生运用“三步”解题法,分析问题。

已知条件包括:3件、盈利150元、80件求知条件:盈利多少元?

从名数看包括四种数量:件数、盈利总额、件数、盈利总额。且四种数量是两两重复的。

确定数量关系:总额与件数间的关系是除法,进一步确定比例关系,总额:件数=总额:件数。

等号左边的总额为150元,件数为3件,等号的右边总额为?,件数为80件。

出示文本中的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让邻座的学生间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数量及数量间的关系并求解。

比例的形式就是:比=比,应用题中的比例即为:左边的数量关系等于右边数量关系。如何利用比例来解应用题就是看是否有两两相对的数量,并确定对应的数量间是否存在正、反比例关系。让学生从抽象到直观的掌握方法。

紧扣学生的理想出示题例二:职业课上,每天做8面国旗,要10天完成,如果每天做10面要几天完成呢?

1看:(已知:3件、盈利150元、80件)(未知:盈利?元?)2找:(总额:件数=总额:件数)3解

16、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这部分内容是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学习这节内容,可以为接下来学习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做准备。

1、在解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重点:自主探究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突破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比例中未知项的各种计算方法,并从中进行优化。

2、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了解各种和比例知识相关的问题,掌握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教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学法:学生立探究,全班交流,优化出解比例的方法。

1、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2、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14:21=2:()、1.25:()=2.5:4

教师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准备。互动新授

1、投影出教材第42页例二。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1)学生立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小组内交流获得的信息。

已知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约320m,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所求问题: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1)分析题意,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2)指出其中的未知项,说一说你想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交流中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把比看作除法,那么x:320=1:10就可以转化成x/320=1/10,学生就可以运用原来学习解方程的有关知蚀解;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x:320=1:10转化成10x=320*1来解。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进行板书。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x:320=1:10

答:这做模型高32m。

1、出示教材第42页例三。

2、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什么。内项是1.5和6,外项是2.4和x。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提问: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它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按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1、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一题

这道题设计了三道未知项的位置不相同以及不同形式的比例,通过练习巩固解比例的方法。先让学生立解答,再进行交流订正。

2、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二题

这道题的解题方法和例题类似,可以让学生立思考解答。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的知识。在解比例时,我们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再按照解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

例2:解: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x:320=1:10

答:这座模型高32m。

17、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解比例。

2、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1、口答,说出下列方程的解答过程:

2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把下面比例改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1、出示图片,介绍这是法国著名上午埃菲尔铁塔,塔高320米,在北京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塔的模型,高度32米,问模型与原来塔高度的比是多少?并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2、出事例题,读题并观察,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讨论,研究解题办法

4、汇报分析不同的解法(此时揭示课题并说明什么是解比例)

5、注意强调列式是两个比前后的一致性

6、出示例31.5/2.5=6/X比较与例2的不同,明确解题思路

7、小结:说明解比例的方法,解比例也就是解方程

3、团结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30000,它的图上距离是六厘米,它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4、小兰说她只用一把尺子,一根竹竿就能量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你信吗?为什么?下课后尝试去测量。

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怎样解比例?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课的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老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1

  听课时间:20xx年2月28日

  课题: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春游湖》

  一、复习古诗《咏柳》

  1、①我说你拼。举例:亻+以是什么字,组词。

  ②我说你解。举例:柳,右边是“木”,左边的笔顺是什么

  2、点名背诵(要字词清晰、有节奏)。

  3、①安教师给的词句的意思,回答是哪一句原句。

  ②转换一下,说一说原句的意思。

  1、由柳引出是春天来了,放幻灯片——完美的春天。

  2、师:从幻灯片中看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

  (回答中若有不是春天的解说一下)

  师:听过迎春花吗——最早开的是什么花——桃花——有一些人就浏览了桃花,来看看他们看到的都是什么呢——春游湖。

  3、自读两遍、齐读。

  三、解释重点字词和句子

  师:谁能解释这个字

  生:过年吃饺子,要蘸东西吃。

  2、说读音“夹”板书:jiā(夹子)

  jiá(夹袄)——夹岸的意思呢

  师:很好,接近了。把“夹岸”的意思写在书上,就是:排列在岸的两边。

  3、师:你还对哪一个词语不明白呢

  生:春雨断桥人不度

  师:这一句都不懂吗明白春雨吗

  生:明白,春天的雨

  生:断了的桥,都断成两半了。

  师:这些你都明白,那你不明白的是什么呢不度

  师:过不去的意思。说到这,有人能告诉我这一整句的意思吗

  生:春雨把桥断了,人过不去。

  师:解释的很棒。春雨过后,湖水已漫过桥面,人们就无法过河了。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师:小舟要动,需要怎样呢

  师:划,也能够说撑(动作演示)。

  师:这句的意思就是:柳荫下小舟撑出来。还有吗

  生:夹岸桃花蘸水开,怎样桃花蘸水开呢

  师:想想蘸的意思,蘸的是什么水呢桃花还在树上绽放,可能是湖水吗

  师:那是露水吗就那么一小滴

  师:那你认为是什么呢

  师:对了,还有雨水。你想,雨水不断地落在桃花上,越积越多,怎样形容这样的桃花呢就用到了蘸。看看这幅图(幻灯片演示)。

  师:为什么要这样形容桃花呢作者是去干什么的

  师:看的哪啊(指向题目)

  师:是去游览西湖的。那么他看到了哪些景色呢

  师:刚才有同学说“划船”也很对,那你看他第四句为什么要写到小舟呢

  师:因为它第三句有提示,“人不度”,人都过不去,这时小舟撑出来了,猜一猜第四局写的心境是什么样的幻灯片上的

  师:那要怎样读出来呢(挑人示范朗读)

  4、齐读两遍——挑人读——齐读——自读——齐读

  1、闭上双眼,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自由想象并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画面。

  2、去掉幻灯片的文字,试着背诵。

  夹度撑阴燕断(一人领读——两个人轮读)

  总体来看,这堂课很精彩。复习 ——导入——解释重点字词——由词引句义——完整翻译整首诗——引题目再导向重点句子——读——背——组词——图片。环节完整,效果很好,重点很突出。从课堂完整度来说,缺少了当堂作业。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2

  教师:我们去菜市场买东西用什么称呢

  教师:那你见过这样的秤吗出示天平

  它有两个托盘,中间有刻度,两天刻度相等,中间刻度为0.这就是天平。

  三、探究新知,观看课件

  1、在天平的两边放入砝码,左盘:20克和30克,右盘:50克,中间刻度指向0,那么说明天平平衡了。

  提问:你能根据此列出一个式子吗

  2、观看课件,列式子。

  3、何为等式学生一齐说:表示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4、总结:我们刚刚说的都是等式,先找等量关系,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5、举反例:5x》2930《70是等式吗

  6、齐说两遍等式的概念。

  教师:看来这位学生已经预习了本节资料,值得表扬。

  2、对,就是方程,像这样包含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反复读。举方程的例子。

  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不必须都是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1、确定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为什么

  2、看图列方程,并说一说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何为等式?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包含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从生活中事物导入,来吸引学生们的眼球。

  2、在课堂安排上具有逻辑性:等量关系——→等式——→方程

  3、在板书上,注重用彩笔区分,清晰的描绘出了概念。

  4、在课堂中照顾到了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一视同仁。

  5、在强调重点时,采用多读、多念的方法,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3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学校),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之后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在这个美丽的学校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要求: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教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

  要求: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体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要求:每个小组按不一样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终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我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4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早春的空气沁人心脾。三月十二日这一天,迎来了周林学校第二学年度的第一次观课议课。此次为我们授课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杨远霞教师,课题《荷花》;虽已去几日,可杨教师身临其境的课堂至今让人念念不忘,要说感受,可能无法用言语表达,就让它结合本人的肤浅认识化作浅显的文字跃然纸上吧!

  《荷花》是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公园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的一种感受。要想真正体会荷花带来的美,必先融入作者的文章里。一开始让学生观看荷花的视频为课文题目做了铺垫。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荷花带给自我美的感受,视频结束了,可是孩子们还没有反映过来,依然沉浸在那美丽的画面中。这样一来这节课就活了,有了生机,学生想学,教师想教。并且从最终的授课结果来看,学生学到了应当学到的东西,教师传授了应当传授的知识。

  三(4)班的孩子在杨教师的带领之下,把《荷花》解读得如此的透彻。杨教师在本节课上收放自如,让学生自然简便地看到荷花的美,正如自我也走进课文里。并且杨教师很注重详略。在学生感悟文中作者变成荷花这一环节当中,让孩子经过朗读来体会,教师适时渲染情感,给文章定了确切的感情基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走进了叶圣陶先生的内心世界,教师重点抓住荷花静态、动态的描述,以读促学,以读促解,让学生正真去体会一副“活的画”。说到指导学生阅读,这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们班的孩子怎样也读不好。而杨教师教师在第四自然段里的引导,学生不仅仅自我陶醉在优美的文中,听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总之,杨远霞教师的《荷花》这一堂精彩的课堂让我受益匪浅,为之鼓舞,也期望我能够经过她的教学经验能带动我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提高。最然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杨教师这一堂课的感受,但期望以上肤浅的字里行间至少能表达我此时此刻的悸动和鼓舞。更期望我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我,为三尺讲台奉献出自我的余热,真正为教育树立典范。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5

  课前热身: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放松,舒缓情绪

  正式上课:总线:“导游小姐”带领大家游览风光秀丽的祖国。

  第一环节:学习古诗《敕勒歌》

  1、教师用ppt展示一些祖国风光图片。大草原图片导出古诗《敕勒歌》

  2、教师范读,学生谈感受:“读出了大草原的美”,小组朗读

  评: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学生的朗读本事。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认字

  1、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汉字。

  2、组长展示生字卡,组员开火车说出汉字的读音、结构、部首和组词。

  评:小组合作认字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本事。根据抽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学生掌握得很好,完全到达了教学目的。

  第三环节:“我会填”

  1、教师展示ppt,学生用一句话形容看到的景象。

  评: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说出前面的形容词,学生说后面的名词。这样对学生干涉太多,限制了学生思维。

  这是一节综合性学习的示范课。

  综合性学习最困难的是选题。梁教师根据第三单元的课文资料,选择了“风光秀丽的祖国”这个题目,选题与课文资料相联系,这点很好。

  梁教师匠心独运,用“导游小姐”带领学生游览这个构思将各个教学环节串连,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课堂多次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师根据互补原则分组,以“好学生”带“坏学生”,构成一个团队。教师制定相应的奖励规则,如升级等。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理,小组间进行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进取性。

  综合性学习课堂很活跃、很开放,学生在玩中学。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让每个学生投入活动,是个难题。梁教师巧妙地利用音乐解决了这个难题。经过固定的约定俗成的音乐声给学生暗示,让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坐端正。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某些教学活动不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如:给“善”、“贵”等汉字找朋友,学生一开始摸不着边,搞了半天才明白找反义词。但“善”与“恶”如何做朋友

  二、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如“川流不息的瀑布”、“贱贵”等。

  三、对于大多数学生都弄错的问题,教师没有解释清楚。如:“贱”的反义词为什么是“贵”,而不是“富”。

  四、机会均衡问题。表现好的组和成绩好的学生表现的机会明显多于其他组。有些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顺德容桂泰安小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课前师生交流:打招呼,问好

  1、一边看课文动画,一边听录音

  2、自由朗读,自学生字词

  3、找出课文中讲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出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白云、蚂蚁、蝌蚪……”

  4、让学生挑选自我喜欢的大自然语言美美地读一遍,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三叶虫化石”

  在ppt上展示三叶虫化石图片,介绍三叶虫的相关知识

  指导学生朗读“三叶虫化石”段

  启发学生思考“生活在海洋中的三叶虫为什么会出此刻喜马拉雅山脉”

  5、白云、雨天都和天气有关,自然导出“蚂蚁”段

  6、对“蝌蚪”感兴趣的学生一齐站起来朗读该段

  7、季节交替导出“大雁”感兴趣的同学一齐站起来朗读该段

  8、男女生比赛朗读“大树”段

  “三叶虫”化石地理

  9、课外拓展“你在生活中还明白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教师展示课件:其他大自然的语言

  10、仿照课文讲话

  这是一个很优秀的课例。

  首先,教师素质很好。俞教师业务水平很高:普通话标准,朗读本事很强,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验大自然语言的美。并且讲究语言艺术,她对学生以正面评价和鼓励为主,言语优美,具有感染力。

  其次,课堂调控好。全班六十五个学生,班额比较大,这么大的班额场面往往难以控制,容易发生混乱。俞教师课堂调控本事很强,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再次,教学设计好。教师注重学生阅读本事的培养,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当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意蕴。

  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穿插科普知识的传授,如:对三叶虫的介绍。

  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注重课外知识拓展,超越教材。俞教师利用网络收集资料,课件很好,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感观认知,并且向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很大,很吸引学生。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6

  《荷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美、境美、情美。这么好的美文最适合朗读。所以,这个课上,我努力体现活力导读的教学思想,以引导学生充分地感情朗读为主线,经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本文的教学设计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经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的独特感受。

  一、感官引入,激活美感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经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荷花》吗想不想跟教师一齐去看看美丽的荷花课件播放了很多精美的荷花图片,配上美妙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直观地感受荷花之美,以便激活学生的美感。之后,我又让学生谈感受,引出课题。然后经过视频情景朗读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一来,学生有了兴致,在我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去朗读课文,自我先去感受课文的优美,此时学生对课文资料有了初步了解,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课文对荷花的描述方法。由直观形象的荷花图片到优美的文字描述,美感已从学生心中悄然升起,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调动了学生情绪,构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美读课文,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课中的美读。他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并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荷花这篇课文运用美读法教学,十分适合。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充分的交流你认为哪一小节写的最美。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经过抓重点词句和指导朗读来发现美。如:描述荷叶的经典之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在朗读中学生抓住“挨挨挤挤”读出了荷叶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描述白荷花的句子,是经过三种不一样形态的荷花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运用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来感悟荷花的婀娜多姿以及与荷叶相衬相映的美感,这样学生明白作者不仅仅在赞美荷花,更是在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基本都能熟读成诵,感悟优美的语言。在教学第四小节时,我主要运用美读让学生发现美。在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经过富有动感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从示范朗读到自我朗读再到朗读的比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发现美,增强语感。

  三、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在教学“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做出多元解读。如让大家想一想“冒”在句子中的含义,经过课件展示: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再体会一下,怎样长出来才能够叫做“冒”出来。经过各种的朗读,悟一悟,来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紧之后又抓住“冒”字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冒出来想要干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荷花的美,活跃思维,发展智力。千姿百态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用句式:“有的,仿佛;有的,似乎;有的,好像。”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说话。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有的微微摇摆,仿佛在跳舞;有的弯下腰,好像在鞠躬;有的点点头,似乎在轻声细语。”“有的侧着头,好像在深思;有的紧紧地靠在一齐,似乎在说悄悄话;有的昂首挺胸,仿佛在展示自我美丽的'身姿。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想象力,又对第二自然段总分写法进行迁移,训练学生表达本事,并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学习“想到变成荷花”部分,重点引导创新想象不一样动物对荷花的不一样语言。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做到“图文结合”、“情境学文”,“体会情境”、“升华情感”。

  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学中让我也认识到了一些自我的不足,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几点启发:

  其一,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不够,训练不到位,或者说对有些重点字词的理解,把握不准。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这个“冒”还能够换成别的什么字呢怎样长出来才能够叫冒出来学生懂得“冒”有长、钻、伸的意义,可是用“冒”又比这些词好,可具体好在哪里似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虽然小结时,我点明“冒”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它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比其它字更为传神地写出了荷花不经意间钻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机。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很多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其二,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弹性和留白;“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语文课程的活力所在。教师应当接纳和珍视教学中的“意外”,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教学就不会局限在“认知维度”一隅了。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意外”建构生成为“高效的教学环节”,语文教学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最终,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必须好好斟酌,应当更有针对性。

  我想,仅有认真思考,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7

  主讲资料;商鞭变法与秦统一六国

  1、商鞭变法的主要资料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鞭变法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2、经过学习商鞭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学习方式。

  3、经过学习商鞭变法、陪养改革意和创新精神。

  1、商鞭变法的主要资料和历史作用。

  1、谈话、导入课。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别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页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提高的。

  (二)、展示大变革的时代情景

  1、铁农具和牛的耕的使用、生产力小平提高。奴隶生产进取性不高。

  2、奴隶巴很多和田、改变到方式成为新兴地主。

  3、统治者的统治而临危机。

  (三)、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社会问题、经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

  (四)、指出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化、提问最彻底的变化在哪国引出泰国商鞭变化。

  1、变化的北学(略)。

  2、变化的时间公元356年、

  3、变化的资料:A用永承记土地和有若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C遭主县可

  4、变化的意义:经过高鞭变化泰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8

  教师引入抒情性散文的概念。提示课题。

  1、教师请同学起来朗读课文。

  师:下头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

  生:(稍待片刻,几位同学举起手)

  师:(巡视片刻)还是请我们的语文课代表来朗读一下吧。

  生:课代表朗读,其他同学看书。

  2、教师与全体同学一齐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第一组问题,请一位同学朗读问题。并结合课文资料分析以下问题。

  围绕紫藤萝花这一中心事物,作者安排了哪些资料?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述盛开的紫藤萝?(一串挨着一串,花的瀑布,骨朵)

  选择你认为作者描述紫藤萝花的精彩之处,说说你的看法?(题目)

  4、教师出示第二组问题:师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我”既然很想摘一朵花,为什么没有摘?作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止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作者联想到了十年前家门外的一株紫藤萝,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5、教师出示第三组师生探究性问题:

  本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结尾又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是否矛盾?为什么?

  对作者说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你如何理解?

  在生活中,你有过作者这样的深切的感受吗?请你谈谈。

  由文章作者的感遇,也期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所帮忙。

  教师不必作秀,因为新课程需要教师作出必要的讲解。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两个教学细节我是记忆深刻。其一是选一位同学来读课文,有那么的同学举手想要读一篇课文。可是这位教师早就有了心目中的人选了,她之所以没有一下子选择课代表来读课文,估讲也是想制造一种气氛──一种大家踊跃举手的感觉。最终仍就选课代表来朗读,而其他同学和教师则一齐看着书听课代表读书。就这个教育细节,我有些意见。教师的这种行为里边有虚假民主的成分,请一位同学来读整篇课文值得商榷,能够请几位同学分别部分自然段也许更好。这样学生参与的面也比较广,能够从刚才举手的同学中挑选一些。虽然是公开课,在研究阅读效果的时候,更应当研究到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教师在出示问题的时候对同学说:这些问题是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提出来的,此刻我们一齐来解决(大意)。可是看着上头这三组问题,我怎样也不会相信是学生提出来的。因为作为学生来讲,他们提的问题不会全部涉及到教学的重点,只会部分含概。并且提问的方式也是以询问式居多,他们的提问只可是是想向教师核对自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正如上课教师所讲,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也能够说是一篇美文。女作家宗璞经过“紫藤萝”这一普通的植物抒发自我别样的心境,见景生情。就这篇课文而言,我个人以为能够在解决了生词读音的前提下,让学生尽情的朗读,在读中体悟文章中蕴含的深厚感情和别样情怀。语文课堂应当是书声朗朗的。它不应当是某个学生或教师表演朗读技巧的舞台。因为即使有同学口头表达本事不佳,甚至是口吃、甚至是哑巴,但只要他的心灵能与文本对话,能与作者的思想对话。那么,他就能从课文中习得一些感悟和理解,从而真正的为自我将来的人生路供给帮忙。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9

  主讲资料:世界的气温

  2、影响气候的四种要素。

  3、了解气温分布的不一样规律。

  4、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情景。、

  1、认真掌握理解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候的四种因素的概念。

  3、理解气温由高向低的的构成规律。

  4、四种影响气温因素的状况。

  (1)出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及年平均气温图了,了解世界气温的。分不情景。

  (2)根据地图了解影响气温四种要素的分布情景。

  (3)根据示意图理解高伟度,低伟度的概念。

  (4)经过实物实验、进一步陆地和海洋爱热和放热的不一样情景。

  (5)根据示意图进一步理解寒暖流的概念。

  (6)理解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低下的原因。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气温状况是说明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基本要素。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和将水状况相差悬殊,可是它们的分布是有必须规律的。

  1、掌握气温的概念。

  2、识记影响气温四种因素的概念。

  3、课后实验、认真观察早上、中午、傍晚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加深了时气温的概念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虽然世界各地的气温状况相差悬殊,可是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了解了陆地和海洋爱热示放热情景的不一样的原因、课堂效果良好。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 篇10

  一、导入:闭上眼睛听雷雨的声音,引出课题

  自我读读课文,那几段是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

  (教师的语言很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白自我学习的任务。)

  读了课文,你明白是一场怎样的雨?

  四、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句子写雨下得很大?能够用横线画出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好习惯,需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生:第五自然段:雨越下越大,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树房子都看不清了。用因为所以说说。

  生:因为雨下在窗户上,所以树呀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师:你会说吗?跟你的同桌说一遍。

  很多小朋友这天很能干,一说好就坐好了。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错,很简洁,也很有效)

  还有哪句话写出了雨很大?

  生: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生:哗哗哗,说明雨很大

  师:我仿佛看见有人用脸盆在倒水。谁能读出雨很大的感觉?

  师:谁能读得更大一点?更急一点?

  师:我们一齐读读好吗?(教师读第一个“哗”,女同学、男同学分别读第二第三个)

  五、学习第一段: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一些现象,默读1-3小节

  1、默读:找找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2、交流:云——压

  结合写“压”:你写的时候会注意哪点?---竖撇点

  教师示范,点明写字的要求:抬头

  (教师示范的时候学生自我在写,没有到达示范的作用。呵呵,还要明确一点任务)

  写好的同学想想,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记住?

  (怎样写,怎样记最好一齐教,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就记。可是这是小节。)

  怎样的云压下来了?(黑沉沉)

  你能读一读吗?我觉得不够黑啊!

  满天的乌云,说明什么?很多

  学生:还有厚厚的云

  师:很多、很厚、黑沉沉的云压下来,这时候是多么的闷呀?

  出示:蝉为什么一点也不叫呀?(太闷了)

  3、还有哪些也变了?——风

  树枝会怎样乱摆?——摇来摇去歪了飘呀飘

  大风还会吹到什么?——灰尘蜘蛛

  (训练学生的说话潜力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低年级这很重要。会连贯的表达,自然语文潜力就得到了提高。)

  学习:垂——想象一下,蜘蛛是怎样逃走的?

  还有什么表现?——闪电越来越亮(用竖线表示)

  雷声越来越响(用圆圈表示)

  (这个创意很搞笑,对于调节课堂的氛围很有好处。)

  训练:把“渐渐”放到下头的句子中:

  粉红色的花儿开放了,真美呀!

  太阳像个大火球,浅水洼中的水干了。

  4、积累:学习下雨的词语:乌云密布等

  1、教师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楚,思路明晰

  2、能够注重学生各方面潜力的培养。如:说话、想象等

  3、教师本身的素质很好,语言表达简洁明了,指令明确

  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是不错的,可是缺乏“主体性”:学生自我的学习、创造性的表现,这一类的东西很少。为什么?因为教师引导、指引、指令性学习行为过多了。也许这和低年级课堂教学特点有关。

  在情景的营造上,学生是被动理解的,是不是能够创造一种互动的、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更欢乐的学习。

  当然,说说容易,做做难。听了阎春燕教师的课,还是感觉获益匪浅的。多谢。

【听课记录范例及模板(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急x亡是哪个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