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之人格高斯的经典故事国家之人格亦高什么意思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AI,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司马迁 古诗文言现象

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
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动词。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关,同“贯”,套上。 箠,同“棰”,杖。
见狱吏则头枪地。枪,通“抢”,撞击。
及以至是。以,通“已”
及罪至罔加。罔,通“网”,法网。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大抵,大都。
8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
放失旧闻。失,通“佚”,散乱的文献。
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债务。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权倾五伯。伯, 通“霸”。
具于五刑。具,通“俱”。
曷足贵乎。曷,通“何”。
幽于圜墙之中。圜,通“圆”。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历史记录。

孙子膑脚: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以污辱先人: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
倡优所畜:名词作状语, 像乐师、优伶一样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名词作状语, 用朱砂
故述往事,思来者:动词作使动用法,使.……思考
请略陈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
衣赭衣:名词作动词,穿上
流俗之所轻也: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幸勿为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
曩者辱赐书: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百兽震恐:使动用法,使……害怕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
(1)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2)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士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祗取辱耳。
时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饰打扮,用美好的言辞为自己解脱也无济于事,一般人不会相信,只不过自取侮辱罢了。

(1)胜任。能够承担或承受。
(3)百战百胜。胜利。
(4)引人入胜。优美的。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两次。
(2)青春不再。再继续,再出现。
(1)思厥先祖父。他的。
(2)大放厥词。别的。
(3)厥有《国语》。于是,就,才。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疑问代词,怎么。
(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语气词。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在那里。
(1)死日然后是非乃定。错误,不对。
(2)无可厚非。反对,责备。
(1)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赴死。
(2)草创未就。 完成。
(3)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靠近,引申为承受。
(1)若望仆不相师。 怨恨。
(2)日夜望将军至。期望。
(3)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4)吾尝跂而望矣。向远处看。
(5)以绝秦望。 念头.
(6)名门望族。有声望的。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再:古义:两次 今义:第二次
古义:谦词,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
古义:两个词,夫为语气词。
今义:对已婚女人的称呼。
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
今义:表程度的副词,相当于“很”、“非常”。
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
2.行为不符合道德准则
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今义: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私心:古义:自己的志愿
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今义:与“书面语”相对
今义:1.建立 2.直立,竖立

(1)及以至是(通“已”)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
(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
(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
(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
(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5)无益于俗(介词,对)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3)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
(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司马迁 古诗翻译及注释

  为《太史公》做牛做马的司马迁再拜致意。

  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用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即使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把这些当做光荣,只不过足以被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能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片刻的闲工夫来详尽地表达心意。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憾。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能够自修其身,这是有智慧的凭证。能够怜爱别人,乐于施舍,这是行仁德的开始。取和予是否得当,这是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志。看一个人对耻辱采取什么态度,就可以决断他是否勇敢。建立好的名声,这是德行的最高准则。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没有什么灾祸比贪图私利更惨的了。没有什么悲哀比伤创心灵更为可悲了。没有什么行为比使先人受辱这件事更丑恶了,没有什么耻辱比遭受宫刑更严重了。受过宫刑后获得余生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久了。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这对他是一种侮辱,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通过姓景的太监而得以谒见秦孝公,贤士赵良为此担忧;太监赵谈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把与刑余之人相并列当做一种耻辱。就一般才智的人来说,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伤心丧气的,更何况气节高尚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父遗留下来的事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进纳忠言,献出诚实的心意,而有出谋划策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使隐居在岩穴中的贤士不至被埋没;对外,又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参加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积累老资格,在言论方面立功,谋得尊贵的官职,优厚的俸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我没有些微的建树,从这四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以前,我也曾夹杂在下大夫的行列,跟在外朝官员的后面发表一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国家的法度,竭尽自己的思虑,到现在已经身体残废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地位卑贱的人的行列当中,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世的君子们感到羞耻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说什么呢?尚且说什么呢?

  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

  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献史料、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地位接近于算卦、赞礼的人,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劝勉鼓励啊(鼓励士大夫在犯罪以后勇于自杀,自杀就坚守了士大夫的气节)。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能接受他的审讯,把思虑计谋定在自我了断上面。现在我的手脚捆在一起,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威逼约束所造成的形势。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给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份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够下决心自杀,处在污秽屈辱的地位。古今都是一样的,哪里能不受辱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形势所造成;坚强或懦弱,也是形势所决定。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了,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一点在被法律制裁之前就自杀,因此渐渐地衰败,到了挨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伸张士大夫的名节,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大义,什么地方不可以勉励自己去死节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稍微懂得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再说,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更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颜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在肺腑中肠子里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吗?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微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

太史公:太史公不是自称,也不是公职,汉代只有太史令一职,且古人写信不可能自称公。钱穆在《太史公考证》一文中认为,《史记》原名是《太史公》。牛马走:谦词,意为象牛马一 样以供奔走。走,义同“仆”。此十二字《汉书·司马迁传》无,据《文选》补。意思是司马迁为了《史记》一书像做牛做马一样活着。本词条基本上依照《昭明文选》李善注本,并参照无臣注本及汉书。
流:流转、迁移的意思。
罢:通“疲”。驽:劣马。疲弩:比喻才能低下。
侧闻:从旁听说。犹言“伏闻”,自谦之词。
身残处秽:指因受宫刑而身体残缺,兼与宦官贱役杂处。
钟子期、伯牙:春秋时楚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篇》。
随、和:随侯之珠和和氏之璧,是战国时的珍贵宝物。
由、夷:许由和伯夷,两人都是古代被推为品德高尚的人。
会东从上来:太始四年(前93)三月,汉武帝东巡泰山,四月,又到海边的不其山,五月间返回长安。司马迁从驾而行。
卒卒:同“猝猝”,匆匆忙忙的样子。
季冬: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汉津,每年十二月处决囚犯。
薄:同“迫”。雍:地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设有祭祀五帝的神坛五畤。据《汉书·武帝纪》:“太始四年冬十二月,行幸雍,祠五畤。”本文当即作于是年,司马迁五十三岁。
不可讳:死的委婉说法。任安这次下狱,后被汉武帝赦免。但两年之后,任安又因戾太子事件被处腰斩。
宫刑:一种破坏男性生殖器的刑罚,也称“腐刑” 。
“卫灵公”二句:春秋时,卫灵公和夫人乘车出游,让宦官雍渠同车,而让孔子坐后面一辆车。孔子深以为耻辱,就离开了卫国。事见《孔子家语》。这里说“适陈”,未详。
“商鞅”二句: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变法革新。景监是秦孝公宠信的宦官,曾向秦孝公推荐商鞅。赵良是秦孝公的臣子,与商鞅政见不同。事见《史记·商君列传》:“赵良谓商君曰:……今君之相秦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
“同子”二句:同子指汉文帝的宦官赵谈,因为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同名,避讳而称“同子”。爰同“袁”。爰丝即袁丝,亦即袁盎,汉文帝时任郎中。有一天,文帝坐车去看他的母亲,宦官陪乘,袁盎伏在车前说:“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奈何与刀锯之余共载?”于是文帝只得依言令赵谈下车。事见《汉书·袁盎列传》。
竖:供役使的小臣。后泛指卑贱者。
待罪:做官的谦词。辇毂下:皇帝的车驾之下。代指京城长安。
乡:通“向”。厕:参加。下大夫:太史令官位较低,属下大夫。
外廷:汉制,凡遇疑难不决之事,则令群臣在外廷讨论。末议:微不足道的意见。“陪外廷末议”是谦词。
卬:通“昂”。信:通“伸”:
乡曲:乡里。汉文帝为了询访自己治理天下的得失,诏令各地“举贤良方正能直言切谏者”,亦即有乡曲之誉者,选以授官,二句言司马迁未能由此途径入仕。
周卫:周密的护卫,即宫禁。
戴盆何以望天:当时谚语。形容忙于职守,识见浅陋,无暇他顾。
李陵: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孙,善骑射。武帝时,为骑都尉,率兵出击匈奴贵族,战败投降,封右校王。后病死匈奴。俱居门下:司马迁曾与李陵同在“侍中曹”(官署名)内任侍中。
趣舍:向往和废弃。趣,同“趋”。
衔杯酒:在一起喝酒。指私人交往。
媒孽:也作“孽”,酿酒的酵母。这里用作动词,夸大的意思。
王庭:匈奴单于的居处。
彊:同“强”。胡:指匈奴。
卬:即“仰”,仰攻。当时李陵军被围困谷地。
旃:毛织品。《史记·匈奴传》:“自君王以下,咸食肉,衣其皮革。披旃裘。”
左右贤王:左贤王和右贤王,匈奴封号最高的贵族。
怛:悲痛。款款:忠诚的样子。
士大夫:此指李陵的部下将士。绝甘:舍弃甘美的食品。分少:即使所得甚少也平分给众人。
沮:毁坏。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李陵被围时,李广利并未率主力救授,致使李陵兵败。其后司马迁为李陵辨解,武帝以为他有意诋毁李广利。
聩:坠毁。李陵是名将之后,据《史记·李广传》记载:“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以女妻陵而贵之。自是之后,李氏名败。”
茸:推置其中。蚕室:温暖密封的房子。言其象养蚕的房子。初受腐刑的人怕风,故须住此。
剖符:把竹做的契约一剖为二,皇帝与大臣各执一块,上面写着同样的誓词,说永远不改变立功大臣的爵位。丹书:把誓词用丹砂写在铁制的契券上。凡持有剖符、丹书的大臣,其子孙犯罪可获赦免。
文史星历:史籍和天文历法,都属太史令掌管。
蝼螘:蝼蚁。螘,同“蚁”。
易服:换上罪犯的服装。古代罪犯穿赭(深红)色的衣服。
鬀:同“剃”,把头发剃光,即髡刑。婴:环绕。颈上带着铁链服苦役,即钳刑。
腐刑:即宫刑。见注19。
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中语。
穽:捕兽的陷坑。槛:关兽的笼子。
鲜:态度鲜明。即自杀,以示不受辱。
榜:鞭打。箠:竹棒。此处用作动词。
西伯:即周文王,为西方诸侯之长。伯也:伯通“霸”。
牖里:一作“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文王曾被殷纣王囚禁于此。
李斯:秦始皇时任为丞相,后因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被受五刑,腰斩于咸阳。
五刑:秦汉时五种刑罚,见《汉书·刑法志》:“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葅其骨肉于市。”
受械于陈:汉立,淮阴侯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邳县)。后高祖疑其谋反,用陈平之计,在陈(楚地)逮捕了他。械,拘禁手足的木制刑具。
张敖:汉高祖功臣张耳的儿子,袭父爵为赵王。彭越和张敖都因被人诬告称孤谋反,下狱定罪。
绛侯:汉初功臣周勃,封绛侯。惠帝和吕后死后,吕后家族中吕产、吕禄等人谋夺汉室,周勃和陈平一起定计诛诸吕,迎立刘邦中子刘恒为文帝。
请室:大臣犯罪等待判决的地方。周勃后被人诬告谋反,囚于狱中。
魏其:大将军窦婴,汉景帝时被封为魏其侯。武帝时,营救灌夫,被人诬告,下狱判处死罪。三木:头枷、手铐、脚镣。
季布:楚霸王项羽的大将,曾多次打击刘邦。项羽败死,刘邦出重金缉捕季布。季布改名换姓,受髡刑和钳刑,卖身给鲁人朱家为奴。
灌夫:汉景帝时为中郎将,武帝时官太仆。因得罪了丞相田蚡,被囚于居室,后受诛。居室:少府所属的官署。
湛:同“沉”。累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伸为捆绑、牢狱。
臧获:奴曰臧,婢曰获。
西伯拘而演《周易》:传说周文王被殷纣王拘禁在牖里时,把古代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的骨干。
仲尼厄而作春秋:孔丘字仲尼,周游列国宣传儒道,在陈地和蔡地受到围攻和绝粮之苦,返回鲁国作《春秋》一书。
屈原:曾两次被楚王放逐,幽愤而作《离骚》。
左丘: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国语》: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撰著。
孙子:春秋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膑脚:孙膑曾与庞涓一起从鬼谷子习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膑入魏,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孙膑有《孙膑兵法》传世。
不韦:吕不韦,战国末年大商人,秦初为相国。曾命门客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始皇十年,令吕不韦举家迁蜀,吕不韦自杀。
韩非:战国后期韩国公子,曾从荀卿学,入秦被李斯所谗,下狱死。著有《韩非子》,《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
《诗》三百篇:今本《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此举其成数。
九回:九转。形容痛苦之极。
闺閤之臣:指宦官。闺、閤都是宫中小门,指皇帝深密的内廷。
雕瑑:雕刻成连锦状的花纹。这里指自我妆饰。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司马迁 古诗翻译二

  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

  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用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即使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把这些当做光荣,只不过足以被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能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片刻的闲工夫来详尽地表达心意。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憾。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能够自修其身,这是有智慧的凭证。能够怜爱别人,乐于施舍,这是行仁德的开始。取和予是否得当,这是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志。看一个人对耻辱采取什么态度,就可以决断他是否勇敢。建立好的名声,这是德行的最高准则。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没有什么灾祸比贪图私利更惨的了。没有什么悲哀比伤创心灵更为可悲了。没有什么行为比使先人受辱这件事更丑恶了,没有什么耻辱比遭受宫刑更严重了。受过宫刑后获得余生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久了。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这对他是一种侮辱,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通过姓景的太监而得以谒见秦孝公,贤士赵良为此担忧;太监赵谈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把与刑余之人相并列当做一种耻辱。就一般才智的人来说,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伤心丧气的,更何况气节高尚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父遗留下来的事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进纳忠言,献出诚实的心意,而有出谋划策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使隐居在岩穴中的贤士不至被埋没;对外,又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参加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积累老资格,在言论方面立功,谋得尊贵的官职,优厚的俸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我没有些微的建树,从这四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以前,我也曾夹杂在下大夫的行列,跟在外朝官员的后面发表一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国家的法度,竭尽自己的思虑,到如今已经身体残废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地位卑贱的人的行列当中,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世的君子们感到羞耻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说什么呢?尚且说什么呢?

  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今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

  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献史料、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地位接近于算卦、赞礼的人,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劝勉鼓励啊(鼓励士大夫在犯罪以后勇于自杀,自杀就坚守了士大夫的气节)。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能接受他的审讯,把思虑计谋定在自我了断上面。如今我的手脚捆在一起,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威逼约束所造成的形势。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给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份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够下决心自杀,处在污秽屈辱的地位。古今都是一样的,哪里能不受辱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形势所造成;坚强或懦弱,也是形势所决定。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了,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一点在被法律制裁之前就自杀,因此渐渐地衰败,到了挨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伸张士大夫的名节,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大义,什么地方不可以勉励自己去死节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稍微懂得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再说,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更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颜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在肺腑中肠子里每日多次回转,在家中心神不定,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一样;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岂不是与我自己的内心愿望相违背的吗?现今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微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恭敬的拜两次。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司马迁 古诗鉴赏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了自己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援古证今,明理达情,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又如“猛虎在山,百兽震恐……”一句,运用比喻,沉痛控诉了人间暴政对人性的扼杀和扭曲,形象地说明了“士节”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彻心脾。其他像引用、夸张、讳饰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真切的表达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时奔放激荡,不可遏止;有时隐晦曲折,欲言又止,让我们似乎触摸到了作者内心极其复杂的矛盾与痛苦。

  总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实在精辟。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司马迁 古诗创作背景

  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十七岁时以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汉书·司马迁传》:谓“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事”。中书令职,掌领导尚书出入奏事,是宫廷中机要职务。《报任安书》是在他任中书令时写的。此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后载于《汉书》本传。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任少卿名安,荥阳人。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史记》卷一百四《田叔传》后附有褚先生所补的《任安传》。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过了很久,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此信写于武帝太始四年十一月(公元前93年,这年司马迁53岁)。当时任安因事下狱,状况危险,所以书信中虑及任安的死。在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的时候,因他在太子刘据“造反”时采取了袖手旁观的做法,其实太子并非真反只是因“巫蛊事件”被冤枉没办法了,想杀江充以自保。

  关于任安的说法,上述可谓为一说。但亦有其他说法,即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时,因其在太子刘据造反时采取了“持两端”做法,而为汉武处死。在此时,任安希图以“推贤进士为名,要求时任中书令的司马迁给予帮助。而司马迁因为自己的处境很难帮他这个忙,便写了这封报任安书。这才是为什么司马迁在任安临刑前给其写信的原因。

* “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出自司马迁的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以及诗意。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制度上提出“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无论是党的建设,还是全体国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道德修养。那么,个人品德在道德中如何定位?品德有何特征,结构怎样?国际学术界从人的内在品质出发,对于人的品德和道德追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相关分析,力图为我国品德研究的深化和品德建设的实践提供借鉴。

    品德是个体道德境界的标志,与个性、个体心理、人格发展密切相关,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品”,是品性、品质(在英语中一般是character, trait, disposition, excellence)。据徐复观考证,“德”最初释为“行”,周初文献中的“德”字,都是具体的行为[1]。在《诗经》中,“德行”二字就已连为一词,“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诗·大雅·抑》),《论语·先进》篇亦有连用,后来才渐渐内化为人心之德的“德性”之义。

品德在道德中处于什么位置?首先要看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什么?人生的重要追求,而非规则。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形态,它是人们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进行社会调节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实践精神。一般著述中的道德界定似乎没有反映道德的这两个完整方面。作为规范手段,作为道德准则,道德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进行社会调节,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维系,是一种纪律约束;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人类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构成了人趋向至善的品格追求。这两重涵义,一是在工具意义上的,是手段;另一是精神层面上的,表达了主体的自由,是目的。道德是为了通达好生活和好社会,正如“苏格拉底问题(Socrates's Question)”所揭示的,是思考“人应当如何生活”的大问题。如何解读这个道德大问题,学术界一般从规范和品性两个维度来理解道德的界定。

对于伦理学的理论形态,可以用“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两大类区分。规范伦理学从正当行为的最终标准这一角度切入,试图回答这种问题:“我们应当接受哪些一般规范来指导和评价行为?为什么?”它试图认定和判明这些规范,其主要形态有后果论和义务论,或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2]。它们都关注正当行为的最终标准问题,功利主义或后果论是从行动后果的视角,义务论则是从行动原则的视角来判定道德价值。自近代以来,规范伦理学一直占据道德哲学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一种“主流”。

但在道德生活中,人们考虑最多的,常常不是不断地固守原则或规条,而是更倾向于可信的品性,善良的道德感行事,而不是被化简成遵从规则。如果没有超越原则和规则的各种感情和真心感受,道德就会是冷血的和不能激发人的。德性伦理学最初作为一个词语提出来,就是为了与规范伦理学相区别,专指德性或道德品性的探讨,而与强调责任或规则(义务论,是否符合道德规则)、强调后果或行为(功利主义,能否最大化福利)的探讨区别开来。在品性、规范之争的背后,有着对于人性与道德的深层理解,视角的不同,映衬出着眼点的不同,立场的迥异。这些争论,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深层次的问题。P·辛格提出,“过一种伦理的生活,将不是自我献祭,而是自我完善”,他批评现代人把伦理学理解为仅仅是限制我们做事情的规条,而不是理解为思考我们要如何生活的基础[3]。道德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工具?是人的一种品德,还是一种需要服从的规则?德性在道德中居何地位?德性的结构与逻辑如何?为何在当代伦理学中又成为“显学”?它与“规范”、“规范伦理”又是如何分工的?有何联结?如果只是从理性(reason, reasoning)的视角来理解道德,那么,作为推理(reasoning),道德好像就是一种程序,就成了类似于数学推导的东西,而近代以来的规范伦理学,正是提供这样的一些程序:如康德的绝对命令程序(根据意志的可普遍化推理来定)、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计算(根据最大后果来定)、契约论的社会利益计算。道德是否应当比一组决定的程序更多呢?对于近代以来道德理论的缺陷,如后果论重因外物(功效),义务论重规则(责任),契约伦理重利益算计,德性伦理明确提出更加注重品性和生活智慧。

在这些讨论中,德性、品性的价值愈加清晰,个人品德的探讨就成了一个不同于规范的、专门的道德理论研究方向。德性伦理的出发点是强调是否能帮助人们慈爱或仁慈。并不致力于特殊行为的指导,认为道德不是规则或原则的汇集。它的可借鉴之处就在于看到了原则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因而主张把德性的要求与特定情景中的特定问题结合起来,认为根据个人的品行就可以做出德性的行为,这就构成了行动者存在的方式。

向规范伦理学发起构成挑战的德性伦理学,要看看究竟是什么构成了道德善的品性。在德性伦理学看来,“说谎是错的”,不是从权利正义的角度,说谎之所以是错的,不是因为它侵犯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违犯了“别人要受到尊敬地对待”的规则,而是因为,“说谎是不诚实的”,而“不诚实”本身是“恶”,是一种坏品质,此外无他。有学者概括了德性伦理学的几个特征:是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伦理学,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伦理学;关心的是人“生存”或“在”(Being)的状态,而不是“行”(Doing)的规条;强调的问题是“我应该成为何种人(What do?)”,它采用特定的具有德性的概念(如:好,善,德)作为基本的概念,而不是以义务的概念(正当、义务、责任)作为基本概念;不认为伦理学是提供特殊行为指导规则或原则的汇集[4]。德性伦理学是以行为者为基础(agent-based),从个体的内在特质或动机、或个体本身所具有的独立的和基本的德性品格出发,来对人类行为做出评价[5]。德性论不主张具体的道德判断要从属于固定的规则,而是要做出判断,这种智慧是难以汇编为固定的条文的。德性是人的第二天性,按德性要求行事,是行为者稳定品性特征的反映。J·安娜斯认为,德性论关注品质与选择,关注实践智慧和情感的作用,不是使用绝对命令[6],不会受到其他似是而非的附加规则的折磨。关注德性就是关注你是哪种人的问题。德性不拘泥于具体的规则,不主张具体的道德判断要从属于固定的规则,而是认为道德是生活的实践智慧,这不是规则的汇编,甚至认为规则只是对不健全的人做出规定。

上述的当代西方德性伦理观点,与儒学对德性的理解正相契合。如《礼记·学记》所言:“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是说,大的才德不仅能专治一种官务,大的道理不仅能涵盖一种事物,大的信用不须体现在文约上,大的天时,春夏秋冬并不整齐,在道德上,这正如孔子所言之“随心所欲不逾矩”。我国历史上,周公“一餐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形象地表征了其为政的品格,这并不是“规则”“制度”对他的要求。《诗经·卫风·淇奥》中也描写了注重道德修养的谦谦君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与孟子的“养浩然之气”、“修天爵”是相通的。品德正是规范的内在根基和有力支撑。《左传》在写周郑交换人质时说:“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诚信不是出自内心,交换人质是没有益处的。在《论语·八佾》中有一段谈先有仁义之质的内涵,而后饰之以礼仪外表(规范)的著名对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从孔子的“先有白底子,再有图画”的话中,悟到礼的内涵和外在的关系,得出“礼仪产生在仁义之后”(礼后乎)的结论,品德与礼仪,是内里与外表的关系。由此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说,品德与规范也并不是势不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上世纪70年代,当德性伦理学还尚未作为一个运动出现之时,美国伦理学家弗兰克纳就提出:我们不要把“义务—原则的道德”(morality character),看成我们只能在二者间选择的、对立的道德,而要看成它们是同一道德的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因此,对每一条原则来讲,都会有常与该原则名称相同的一种好的道德品质,它包含有按照该原则行动的一种气质或倾向①;所以他提出:“原则无品格是空的,品质无原则是盲的。”这正如曾子之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里,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责重如山,而且是一生都要承担的。仁义,既是美德,又是责任,是作为知识分子、作为士所需要担待的天职、天爵。这说明,规范也是需要的,借助这些理想性的规范,如荀子所言,“以矫饰人之惰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荀子·性恶》)。

规则、标准、规范,是有适用范围、有边界的;品德则没有清晰的边界。原则由品德浸润、支持,这一点甚至连不属于德性伦理学派而是康德主义者的英国哲学家O.奥妮尔也看到了:“好的德性没有法律是脆弱的;但单是正义也不能指导人生,好的法律必须要有好的品性来提供支撑。”[7]从这个意义上,道德品质、品德是规范、原则的生命所在。而规范与德性伦理之划分和争论,也并非永久对立,消除壁垒也一直是学者的愿望。正如荷斯特赫斯所说,并不希望德性伦理等在伦理学的风景中成为永久的特征。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够冰雪融化,培养出来的未来几代道德哲学家们,在这几种探究方法和理论形态中,不再把自己归为这一派而非另一派,使所有这些分类标签只是由于历史的兴趣而存在。但这却仍然处在视界范围之外。

德性伦理学认为,“德性是人类为了幸福、为了兴旺发达、生活美好所需要的特性品质。”[8]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我们称那些值得称赞的品质为德性。”[9]可见这种品质是人类幸福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belongings)、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传统。孟子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段话应当有两层涵义:作为道德品质的仁、义,是人禽的关键界分。这是非常明确的。同样明确的是,“由仁义行”,是由仁义之心出发,是由仁义的内在品德生发而行动,“非行仁义也”,是说这样行为并不是遵守仁、义的“规范”和“要求”去做,而是“基于道德本心或良知所行的仁义[10],这也印证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一说。

“圣人,与我同类者”、“舜,人也;我,亦人也”。朱熹说:“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论语集注》卷四)孔子用比喻的方式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不是称赞千里马的力气,而是称赞它的品德,说明君子以“德”为首,“才”则居其次。理想的人格品质,在孔子看来是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志与品质。仁义品德,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孟子就多次强调:“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品德、品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在实践中养成的。亚里士多德就已看到,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它是由习惯养成而获得的品性、品质,但品德并不只是“习惯”,不只是一种机械程序,它的涵义要丰富得多。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发展出一种特质需要做具有这种特质的品性的行为,只有做了公正的行为,人才能把公正感慢慢地灌植入他自身,做公正之事的习惯会帮助我们打造成公正之人。这种实践,是要不断地重复这类的行为而内化,德性人就是这样炼成的。由做公正的事而成为公正的人,这一论述,表明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并没有当代伦理学所提出的“做”(doing)与“在”(being)的尖锐区分,亦即不存在“做(什么事)”与“是(什么人)”在“如何行动”与“生存状态”之间的鸿沟,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二者是相贯通的。

品德是一个人的状态或性情(disposition)。如果一个人是慷慨的,那么他就有一类特定的品性,他在性情上,亦即习惯地和可以信赖地,是慷慨的。德性要求,作为一种品性,为了正当的理由做正当的事情而没有严重的内心不情愿的反抗,以这种方式来发展你的品性。比如,你是全心全意地慷慨,公平地行动而决无反悔等等,这才是源于品性的好的行动的真实动因。正如安娜斯所说,德性是承载了伦理价值(如公道与仁慈)的品质。因为这些性情是我的,它们是我生存的方式,是我的品格,我的特质,它们使我以特定的方式过自己的整体的生活,因此,思考德性就引向了思考我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活。这种性情要化为内心的一种内在品质。孔子看到卫灵公薄德厚色,发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叹(《论语·子罕》),他希望好的品德就如生而俱有的本性一样,达到“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朱熹《论语集注》卷五)。

品德是因为某些理由而行动的性情、倾向,所以,其背后是有理由(reason)的。德性作为要行动的一种倾向,以适当的方式(如诚实地、勇敢地等)、以正确的理由、做正确的事。这一行为方式的深层根基,正是生活积累的实践智慧。它既要求你向别人学习,又要求你自己去思考和理解它,伦理反思起始于你在社会中所学到的东西,又要求你由此增进,这里体现出行动者自己所依据的行动理性,结合了情景,决定出自己的行动。这既要求“社会价值”,又要求在此基础上有“个人增进”,是由外在要求而最终成为个人内化的过程。品德起于遵从你所在的社会和文化中的规则与楷模,要求你发展出一种性情,经由思考,来决定与履行只有你能够在自己的情形中实现的东西,因而是理性的、深思熟虑的而非偶然恰好如此的行为和性情。安娜斯认为,德性伦理学把我的生活作为统一的整体(an states)。[11]我的目标是以特定的方式生活,是主动地关照我生命中涉及的事情,而不是任其漂流地由一堆规则(原则)或外物(后果)来决定我的生活。正如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总是择善而行而非习规。”[12]德性伦理学告诉人们,依德而生是好生活的最好体现与阐明,品德是在对现实状态的认识基础上体现的坚持不懈的理想追求。解决艰难的道德问题,要靠个人运用全部智慧去做出选择,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根据情境而从品质出发决定的。伦理学不是决疑术,它不认为一个小孩子遍读道德书籍、熟记道德原则之后就可以成为道德权威——道德需要实践智慧融入其中。如此拥有品德之人,就可以达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了。

    德是一种实践智慧。孔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种智慧,如何形成?教之还需有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品德本身就有着其特定的感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如“仁者爱人”,就不可能是机械地刻板地拥有“仁”的品德,履行“仁”的行为。同时由品性而引发行动时,会有情感体验,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与情感的结合,提出“道德德性同感情与实践相关”[13],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不能分开,品性的卓越(excellence character),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性情(disposition[14]。“我们必须把伴随着活动的快乐与痛苦看作是品质的表征。”[15]德性需要特定的行动与特定的情感反应,这实际上也说明,情感是德性人理解和反应世界的视镜。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真正的德性,都必须要有选择。但是快乐是履行德性的一个副产品。发现是什么引起了一个人的快乐,就可以解释关于这个人的品格。“不享受履行高尚行为之人,根本不是一个好人。”[16]因此,品德就不简单地是行为的性情,而是能够展现有着特定情感的行动的性情。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品行坦荡荡,行事无忧无悔,就不会产生悔恨的情感。品德伦理把情感、欲望、理性都视为人的活生生的生命之一部分,品德“不仅关系到一个人做正确的行动,而且关系到她正确地感觉(feel)”,德性是一种品性状态,不只涉及做正确的行动,而且涉及感受正确的情感[17]。这一点甚至作为义务论者的康德也看得很清楚:“德性中的练习的规则旨在两种心灵情调,即在遵循义务时顽强的和愉快的心情”,要有“伴随着品德的愉悦感”[18];作为功利主义者西季威克也提出,道德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伴有各种被叫做‘道德情感’的情感”[19]。德与知、与美是密切相连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自己的心得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学诗立志,明辨是非;为人处世,以礼为矩,非为外物诱惑;以乐陶冶心情,荡涤邪恶而成事,如此则“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品德伦理主张情感和理性的结合,品德需要情感的反应,品德也需要理智能力的运用,需要行为者知道他正在做的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德性不仅仅是合乎正确的逻各斯的,而且是与后者一起发挥作用的品质。”[20]德性使我们确定目的,实践智慧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手段[21]。道德德性,在古代的伦理传统中是一种技艺、技能,一种实践知识。具体的、平凡的技艺是这种统一的实践理智的范例,如果我们要成为有德的,它将基于理智以统一的方式把我们的生活整序[22]。德性地行动的观念,是衍生于、或依赖于德性的行动者的观念。德性不只是去行动的性情(disposition),而且也是让判断和感觉符合正确理性命令的倾向(disposition),作为人类目的的幸福生活,要求实践德性。要拥有德性就是要作为一个人很好地行动着。亚里士多德认为构成行为者完整德性的条件有三个:他必须知道(他在做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这涉及到理性和知识;他必须亲自做决定,涉及到选择与意志;他必须是在稳定的、不变的状态下做这件事,前两点都是通过第三点所说的“稳定的、不变的品格”特质(thefirm

    德性的培育需要问学的过程,而问学的目的则是指向德性的完善。中国古代智慧中的“成人”,不只是天地生就的,而更是靠人自身去“成就”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需要一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

康德对于德性是一种道德力量的论述非常有启发意义。康德认为,德性就是人在遵循自己的义务时准则的力量,品德的训练在于与自然冲动作斗争,在出现威胁着道德性的情况时能够制服自然冲动。人加给自己的约束(纪律)只能通过伴随着约束的愉悦感成为值得称赞的和示范性的。在德性论和实用人类学中,康德探讨了作为理性的动物的人类,在具体的特殊的环境和关系、特殊的个性品质、性别、民族、种族、种类的品质等条件下,如何“在社会中通过艺术和科学来使自己受到教化、文明化和道德化,无论他消极地沉溺于他称之为幸福的安逸和舒适生活的诱惑的那种动物性倾向有多大,他倒是积极地在与本性的粗野而纠缠着他的障碍的斗争中使自己配得上人性”。[23]他认为,原则规则是一般的理性要求,对于芸芸大众来说是要让他们实践,“考虑规则是无用的,如果它不能使人准备好遵从它的话”[24]。这种应用的道德人学,“惟一要处理的是人性中阻碍或帮助人贯彻道德形而上学法则的主观条件,它将处理道德原则的发展、传播、强化(在教育中,学校教育和民众指导),处理其他类似的基于经验的学说、规定。它是不可省掉的”[25]。道德人学可以展现出在什么条件下,道德法则能够现实地成为我们的动机,帮助我们把道德法则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这样我们就需要人性的知识,如果我不能现实地认清它们,我就无法有效地履行我的义务,发展我的才能。“德性是冲突中的道德性情。”[26]“这种能力和下定的决心,反抗一个强大而不义的对手,是刚毅,就我们自身的道德意向的对手而言,是德性。”[27]“这种以道德律对于爱好的斗争,履行义务的持久的性情,因而就组成了我们所说的德性。德性的拉丁文virtus本来就是指勇气、力量和坚定不移。”[2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这就是人格和境界的区别。

    如何提高品德修养呢?孔子回答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以忠诚、信用为根本,追求正义,就可以提高品德。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为了时刻保持人之为人的特性,就要强调道德修养,注重人格的完善锻铸。早在西周时代,周公就曾告诫子伯禽修养德行,礼贤下士,勿恃位傲人。《礼记·大学》即已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就是道德修养,又叫存养、涵养,包括养心、存心、正心、诚意、养气、持敬、主静等方法或功夫。孟子的“大丈夫”之本,居于心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为外界非道非义之势力所左右,以达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的意境。

中国素有尊圣学贤的传统,各种修养书、家教书、幼蒙读物特别丰富。道德实践上更侧重于个人内省式,注重修养方法和过程。如《颜氏家训》就论述了思想修养功夫对做人的重要性:“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勉学第八》)“名之于实,犹形之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名实第十》)它是人们在道德品质思想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功夫,包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而进行的内省活动,及由此形成道德情操和达到一定道德境界的过程。这种人性的守护,是人高于自身动物性而存有其独特的社会性的一个标志。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是他自身长期践行铸成的稳定的道德特质和倾向。

上述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品格及其形成规律的认识。由其因素构成,可以看出,品格是知、情、意的综合体。品德的发展,是一个不仅影响到个人,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过程和关切。党的十七大把个人品德建设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并列,说明个人品德建设不仅是个体的事情,而且也需要通过社会、政府、其他组织予以落实。个人品德建设也就需要有多维的视角,全方位地展开。

从个体的层面来说,个人品德建设包括知识学习(学习善,学习对好的品格的认识,这样的品格对实践的重要性的意识)、情感体验、个体修养(如康德所说:“人有义务努力脱离其本性的未开化状态,脱离动物性,越来越上升到人性,通过教导来弥补其无知,纠正其错误,达到道德上的完善”[29])、意志锻炼,最终付诸行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因为德性是品质的状态(states character),那么仅仅知道(knowing)德性就并不能使我们做(doing)事情更有德性。”[30]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个人品德建设还需要营造强烈的环境氛围,在共享核心价值基础的共同体中倡导、提升。“只有在城邦内并通过城邦生活,德性才能得到运行。离开了城邦特别是好的城邦所承担的教育,人类在理性所要求的德性方面就是无能的。”[31]我们需要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道德氛围等方面,发挥个体、共同体、制度的积极性和作用,形成建设的合力。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既需要一个结构正义、合理的制度安排,也需要公民品德和公共精神,需要在制度和程序中起作用的公民的素质和性情、行为和身份、责任和角色。W·金里卡指出,为了平衡个人利益,人们建立了一些程序性的制度、机制,但只有这些制度和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水准的公民品德和公共精神[32]。为了制度的运转和保护我们的基本权利,需要承担公民的要求。

品德的塑造不只是个人的事情,由于它会影响到他人,所以也是社会的事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针对70年代“价值澄清”出现的问题,也形成了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在德性伦理领域,主要探讨品德与美德、品德形成与道德发展等问题;在品德心理学领域,从认知、情感、行为整合的角度分析品德,认为品性是道德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种道德心理成分在个体身上的稳定表现;在品德教育学领域,经历了传统品德教育模式(20世纪20年代之前)、现代相对主义德育模式(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当代品德教育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阶段②,这一运动主要涉及对品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的探讨,如什么是品德,什么是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目的,品德教育的原则,高质量的品德教育以及品德教育的意义、品德教育评价机制等。

做一个道德的人!如何做?道德要求如何体现?如何帮助学生、帮助公民知善、向善、行善?当前的个人品德建设,是在思想多样化时代的品德培育,在多样化的时代,多元的文化,德育的背景发生了变化。和谐社会要求引领思潮,包容多样,在品德培养上,就不能是简单地命令、服从,而是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后,再做选择、追求,是注重引导示范作用,而不是过分注重规范的惩罚作用;既要有制度、规范的设定,又要有品格、信念的培育。品德建设的环境也有变化,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品德教育不是隔绝的、孤立的教育,也不能只是同一国文化的内环境,而且是多国家文化碰撞的产物,公民道德教育不能固守传统的路子,不能闭目塞听,在多样性的各国文化对话中,要合理引导,理性地选择。品德是心理、意志、品格、人格的综合体,需要多学科的综合,不仅是德育、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参与其中,还需要心理学、美学、行为学、组织学的共同努力。品德建设既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也有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要求;既要有适应时代要求的道德理论,又要有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德育实践学科。在教育方式上,个人品德及其建设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品德何以必要?它为何能成为指导人生的价值取向?品德成立的根据是什么”等问题。作为自我和社会完善的道德、伦理,不能理解为仅仅是限制我们做事情的规条,而应当把它掌握为思考我们要如何生活的基础,使品德追求真正融入生活,不只是理智的认知、不只是行为的规范,而且内化为个性特征的品格、安身立命的信念,在这个意义上,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和修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正是我们道德建设的长期任务,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终生课题”。

弗兰克纳.伦理学,第4章第4节,部分译文据英文版改动。感谢北京大学哲学系魏英敏教授2008年底在“全国个人品德与德性伦理学研讨会”上,让笔者注意到弗兰克纳这一观点。

Virtue2004)一书,该书对品德的基本范畴、关系、培养途径进行了极好的梳理。

 (原载《探索与争鸣》200911期。录入编辑:乾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斯的经典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