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政府购买税收乘数公式推导。

来源:财菁教育|人才培训市场促进中心 03:39:32

【核心知识点一】税制要素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那些主要因素)

1、纳税人,即纳税主体,是指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注】纳税人和负税人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一致;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

3、扣缴义务人: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各类型企业、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经营者和其他自然人。。扣缴义务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它的义务由法律基于行政便宜主义而设定,为法定义务。

1、课税对象,即征税课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它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

2、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3、税目即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4、计税依据(或课税标准)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它规定了如何确定和度量课税对象,以便计算税基。两种主要的计税依据分别是计税金额及计税数量。计税金额可以是收入额、利润额、财产额、资金额。

1、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1比例税率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包括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其中,差别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四种。

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它是以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在具体运用上,也可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几种。

3)累进税率。税率随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等。

国民收入与支出环流的过程中,按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除税法列举的免税项目外,一般减税、免税都属于定期减免性质,到期应当恢复征税。

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来说,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二者也可不一致。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

【例题:2015年多选题】关于税制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B.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C.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总是一致的

D.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

E.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解析】纳税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不一定一致(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对于纳税期限、税率、课税对象的表述均正确。

【核心知识点二】国债功能
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

1)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

2)税收是按税法规定征收的,如果通过提高税率或增加新税种弥补赤字,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是社会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现代社会中,以国债资金来扩大建设规模是发行国债的重要目的之一。
3.
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国债”之称。 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短期国债的发行及买入和卖出,在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应数量和调节利率。

【核心知识点三】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中央税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支出。

为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

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

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①关税; ②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③消费税; ④未纳入共享范围的中央企业所得税 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利润、城市维护建设税

【注】不含各银行总行、保险公司总公司缴纳的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

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

②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

③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97%,地方(北京、上海、深圳)3%

④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分享40%

【核心知识点四】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是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具体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1、税收乘数为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反方向变动

2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这说明,如果政府采取减税政策,虽然会减少财政收入,但将会成倍地刺激社会有效需求,从而有利于民间经济的增长。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正数。说明购买支出增减与国民收入变动呈正方向变动。

(2)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时,国民收入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

(3)同税收乘数比较,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即: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如果同时等额增加政府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增加。这意味着即使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仍具有扩张效应,其效应等于1

【注】财政乘数效应表明:当政府投资或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例题:2011年多选题】财政政策乘数包括()

关注官方微信:caijingjiaoyu【深度干货】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持续更新中~

无论我们在讨论什么议题,无论是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无论它有关繁荣、道德、平等、正义、进步、责任、合作、财产、劳动、贸易、工资、赋税、人口、金融。无论我是从哪个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我最后都会达成以下结论:解决所有人类互动问题的答案,便是自由。

81.何谓乘数?乘数有哪些种类?简析乘数效应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乘数是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的变化,△j表示支出的变化。例如,若k=2,那么,每年的支出流量比如说投资持续增加,将导致每年国民收入的流量增量为投资增量的2倍。

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发生变动,均衡国民收入就会发生改变。乘数理论反映了这种影响的程度。

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等。

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一系列收支活动来说明。以投资为例,投资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投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每一轮的收入总量越来越小。显然,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的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这一系列收支活动中的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等于1/(1-边际消费倾向);或者,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所以投资乘数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所以边际储蓄倾向MPS越大,乘数就越小。乘数是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西方学者认为,在三部门经济中,不仅投资支出变动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支出、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同样有乘数效应,因为政府购买支出、税收、转移支付都影响了消费,进而影响了国民收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自主投资增加1个单位,那么根据均衡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1/(1-b)倍。如果投资增加△i,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Y=△i/(1-b),ki=1/(1-b)就被称为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效应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投资,经济中将增加等量的投资需求,从而使得投资品的供给增加相同的数额。投资品的供给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相同数额,收入的增加又导致家庭增加消费,其数量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消费需求增加又如同投资需求增加一样引起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投资减少也会引起收入按同样倍数的减少。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与私人投资增加所起到的效果一样。因此,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一单位引起收入增加1/(1-b)倍。如果政府支出变动为,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Y=△g/(1-b),kg=1/(1-b)就被称为政府购买乘数。

(3)税收乘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定量税收增加1个单位,那么根据均衡收入决定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b/(1-b)倍。如果税收增加△T,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量为△Y=-b△T/(1-b),kt=-b/(1-b)就被称为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效应的变动机制是:增加一单位税收首先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等量数额。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导致经济中消费减少,数额为边际消费倾向的b/(1-b)倍,消费减少引起国民收入收缩。国民收入减少又引起消费的进一步减少。如此连锁反应,直到经济再次处于均衡。由此可见:一单位税收对总支出的首次影响是边际消费倾向的倍数,即b△T,正是总支出的这一变动最终导致均衡收入发生变动。

平衡预算乘数指在保特政府财政预算平衡的条件下,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相对于支出变动的比率。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单位,因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1/(1-b)倍,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增加-b/(1-b)倍,因此,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G(或△T)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Y=△g/(1-b)-b△T/(1-b)=△g=△T,kb=1这就被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增加了人们可支配收入,因而消费会增加,总支出和国民收入增加,因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用K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则:ktr=b/(1-b) ,在其他条件不变,只有tr变动时,则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Y=b△tr/(1-b)。

可见,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也等于边际消费倾向MPC与1减边际消费倾向MPC之比,或边际消费倾向MPC与边际储蓄倾向MPS之比,其绝对值和税收乘数相同,但符号相反。

由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以及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因此,西方学者认为,改变政府购买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工具。

同时,也正是由于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如果政府购买和税收分别增加相同数额,也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这就是所谓平衡预算乘数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乘数,都是以其他影响因素不变为条件的。除比之外,由乘数效应变动的机制可以看出:总支出增加引起总收入增加要以存在供给能力为条件。因此上述条件通常在经济萧条时才能得到满足。

告知: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主动翻阅、留言或点“在看”的,会慢慢地收不到推送。你若想每日尽早看到本公号的推送,请每次看完后点击下面的“在看”,及时看推文要给公号“星标”

您每一次点“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税收乘数公式推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