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报告中的数据可不可以代表工作整改成效报告


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药物警戒不仅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如不合格药品、药物治疗错误、缺乏有效性的报告、对没有充分科学根据而不被认可的适应证的用药、急慢性中毒的病例报告、与药物相关的病死率的评价、药物的滥用与错用、药物与化学药物、其他药物和食品的不良相互作用。

药物警戒制度是以药品安全为主要目标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是基于对药品上市前及上市后用药风险的发现、评估、预防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监管活动,基础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本质是药品风险管理。

药物警戒不仅仅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延展,更是将发现、评估、预防和控制药品风险贯穿于研发到上市后的药品风险管理活动,必须从构建药物警戒体系开始,规范风险的监测、识别、报告、评估和控制等药物警戒活动要素,并对药物警戒体系及活动进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药物警戒体系运行效能,确保药物警戒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我国将积极推进ICH药物警戒相关指导原则转化实施,参与ICH、国际药物警戒学会(ISOP)、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国际制药工程协会(ISPE)等药物警戒、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领域国际通用规则和技术指导原则的制修订,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药物警戒管理,为国际药物警戒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1974年,法国人首先创造了“药物警戒”(PV)的概念。尽管法国开展药物安全监测比最早建立药物监测体系的欧美国家晚了10余年,但法国人却通过这个概念赋予药物安全以新的内涵。药物警戒可以理解为监视、守卫,时刻准备应付可能来自药物的危害。

中国作为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的成员国正致力于引进这一先进理念和方式,加强国际交流。第一届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9 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的召开,对于提高广大医药工作者对药物警戒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开展药物警戒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我国药品风险管理体系的逐步形成,从而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具有积极意义。

药物警戒贯穿于药物发展的始终,即从药物的研究设计就开始着手。在药物上市前阶段,主要通过临床试验的方式,也包括体外实验、动物毒理等方式发现药物的安全问题。然而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人们在药品上市前的认识和研究总是不完全的,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足以预测人类应用的安全性。临床研究中,受试者均经过遴选,且数量有限。药品应用的条件与临床实践存在差异。研究时间也是有限的。对于罕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长期毒性、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或孕妇)的影响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上市前研究常常是不完全的,甚至是无法获得的。因此,药物上市后监测(PMS)工作的开展尤显重要。此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性的,在临床治疗条件下而不是在严格的试验条件下观察研究对象,难以控制混杂因素,因此观察性数据往往比试验性数据质量差。在PMS阶段,药物警戒一个重要的挑战就在于如何收集、分析上市后的药物的观察性数据,并得出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结论,这也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主要内容。

根据WHO的指南性文件,药物警戒涉及的范围已经扩展到草药、传统药物和辅助用药、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以及疫苗等。

三、药物警戒的主要内容

药物警戒从用药者安全出发,发现、评估、预防药品不良反应。要求有疑点就上报,不论药品的质量、用法、用量正常与否,更多的重视以综合分析方法探讨因果关系,容易被广大报告者接受。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早期发现未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互作用;

2、发现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的增长趋势;

3、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

4、对风险/效益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发布相关信息,促进药品监督管理和指导临床用药。

四、药物警戒的主要目的

1、评估药物的效益、危害、有效及风险,以促进其安全、合理及有效地应用;

2、防范与用药相关的安全问题,提高患者在用药、治疗及辅助医疗方面的安全性;

3、教育、告知病人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增进涉及用药的公众健康与安全。

药物警戒的最终目标为合理、安全地使用药品;对在研或已上市药品进行风险/效益评价和交流;对患者进行培训、教育,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在加快新药上市审批的同时,必须加快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控。从宏观上来说,药物警戒对我国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仅仅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所不能达到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药品是必需的,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更加深入和更有成效离不开药物警戒的引导。药物警戒工作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挽救生命,对促进我国生物医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关系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最主要的在于,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改善公众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但事实上,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药物警戒涵括了药物从研发直到上市使用的整个过程,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仅仅是指药品上市前提下的监测。药物警戒扩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内涵。

七、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区别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区别主要在于:

药物警戒不等同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由药物警戒的定义可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只是药物警戒中的一项主要的工作内容。药物警戒工作不仅涉及不良反应监测,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他问题。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对象是质量合格的药品,而药物警戒涉及除质量合格药品之外的其他药品,如低于法定标准的药品,药物与化合物、药物及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警戒工作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及其他工作,例如用药失误;缺乏疗效的报告;药品用于无充分科学依据并未经核准的适应证;急性与慢性中毒病例报告;药物相关死亡率的评价;药物滥用与误用。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本质不同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集中在药物不良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监测等方面,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手段。而药物警戒则是利用“数据挖掘”和病例调查报告等手段来辨别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积极主动地开展药物安全性相关的各项评价工作。药物警戒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也是药学监测更前沿的工作。警戒就是要使医务工作者对严重不良反应更敏感,从而更迅速地采取有力的措施。药物警戒提出之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起着药物警戒作用。药物警戒是人们开展不良反应监测之后,对药物安全性日益认识和重视,进而提出的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的定义。

八、药物警戒工作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药物警戒工作方面的主要要求概述为建立健全药物警戒体系和开展药物警戒关键活动两大类。

建立健全药物警戒体系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药物警戒体系,指定药物警戒负责人,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健全药物警戒相关管理制度和体系文件,建立和完善自主收集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有效途径,直接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药品质量安全相关及用药差错等病例报告数据,检索和积累与产品相关的安全性信息资料,持续开展药品获益-风险评估,对识别到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此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的检查要点,对药物警戒体系进行内审和自检,不断完善药物警戒体系,保障运行有效。

开展药物警戒关键活动

药物警戒制度的核心是药品风险管理,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及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围绕风险的监测、识别、评估与控制的主线开展各项药物警戒活动。

监测活动是指收集和上报与药品有关的安全性信息,是药品风险管理的基础,包括被动监测(自发报告)和主动监测两类方式。

在药品上市前阶段,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当按照现行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等法规的要求及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报告临床试验期间的非预期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其他潜在的严重安全性风险信息。

药品上市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作为药物警戒活动的责任主体,应当在主动监测方面不断提高相关专业能力,不断完善主要监测的方式方法,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并按个例报告的要求及时上报。

识别活动是产生药品风险信号的环节,是药品风险管理的起点。根据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的定义,药物安全信号是指通过一个或多个途径(包括临床观察和实验)获取的表明某种干预治疗和某个事件或某组相关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新的因果相关性或揭示已知相关性新的不良或有益的信息。

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加强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利用,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临床研究、文献等资料进行评价,通过病例分析或结合数据挖掘等手段,识别潜在的风险信号,为深入研究药品安全性提供线索。

评估活动旨在确认药品与信号之间的关联性并对信号紧急程度进行判断,是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风险识别发现的安全性信号,为深入评估风险信息提供了线索,如对于一些提示有潜在风险的重要安全性信息,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予以重点关注,包括新的且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异常增长或者出现批号聚集性趋势等;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通过病例系列回顾或开展相关研究等方式,确认风险信号或研究风险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持续评估药品的风险与获益。

根据现行法规要求,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通过提交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DSUR)、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以及年度报告等文件体现产品的上市评估结果。

控制环节是指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药品风险、减少药品伤害,是药品风险管理的核心。

针对已确认的风险,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评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并依据药品的具体情况、风险特点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发现药品说明书未载明的不良反应,应当及时修订药品说明书;对需要提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性信息,应当开展必要的风险沟通;必要时,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主动制修订风险管理管理计划,持续开展在研药品和已上市药品的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临床试验期间发现的重要风险,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当主动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九、我国药物警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

截至2022年5月,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发布的药物警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如下:

1、药品管理法(2019年修订)

2、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

3、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发布)

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1年发布)

5、药品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撰写规范(2012年发布)

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检查指南(试行)(2015年发布)

7、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2017年发布)

8、关于适用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二级指导原则的公告(2018年发布)

9、抗肿瘤药物上市申请时风险管理计划撰写的内容与格式要求(2018年发布)

10、关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事宜的公告(2018年发布)

11、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2018年发布)

12、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2019年发布)

13、上市药品临床安全性文献评价指导原则(试行)(2019年发布)

14、关于适用《E1:人群暴露程度:评估非危及生命性疾病长期治疗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等15个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指导原则(2019年发布)

15、个例安全性报告 E2B(R3)区域实施指南(2019年发布)

16、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年度报告撰写指南(试行)(2019年发布)

17、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试行)及填表说明(2020年发布)

18、药物警戒委托协议撰写指导原则(试行)(2020年发布)

19、药品记录与数据管理要求(试行)(2020年发布)

20、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2021年发布)

22、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撰写指南(2022年发布)

23、药物警戒检查指导原则(2022年发布)

24、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MedDRA 编码指南(2022年发布)

十、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药物警戒相关指导原则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成立于1949年,是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支持下成立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其组织成员来自国际性、国家性的生物医学科学团队,发起、组织围绕生物伦理、健康政策、药品开发及使用等主题的长期规划项目。

1986年,CIOMS成立了第一个药物警戒工作组,以探索、协调和规范制药企业向监管机构报告国际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自1990年发布第一个药物警戒相关指导原则以来,CIOMS已经完成了多份工作报告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并针对药物警戒不断发展的各个领域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各国的药物警戒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CIOMS发布的药物警戒相关指导原则如下:

1、单份药物不良反应的快速报告(1990年发布)(ICH E2A 、E2D采纳)

2、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1992年发布)(ICH E2C采纳)

3、核心临床安全性信息(CSI)(1995年首次发布,1999年修订)

4、获益-风险评估(1998年发布)(ICH E2E 采纳)

5、优良个案的管理和报告(2001年发布)(ICH E2C、E2D、E2E采纳)

6、临床试验安全信息管理(2005年发布)

7、疫苗药物警戒的相关定义(2012年发布)

9、研发阶段安全性更新报告(DSUR)(2006年发布)(ICH E2F采纳)

10、药物警戒信号检测实践(2010年发布)

11、医药产品风险最小化的实用方法(2014年发布)

12、证据综合与Meta分析(2016年发布)

十一、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药物警戒相关指导原则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是由欧盟、美国、日本三方成员国于1990年共同发起的国际性组织,目标是协调各国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对新药研发程序的相互可接受性、临床实践与试验的可靠性及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研讨,制定出一系列有关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原则。

ICH 指导原则分为质量(Q)、安全性(S)、有效性(E)以及多学科性(M)四大模块,针对药物警戒的相关指导原则主要集中在E系列和M系列。

1、人群暴露程度:评估非危及生命性疾病长期治疗药物的临床安全性(ICH E1)

2、临床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规范(ICH E2A)

3、个案安全报告数据要素(ICH E2B(R3))

4、定期获益-风险评估报告(PBRER)(ICH E2C(R2))

5、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ICH E2D)

6、药物警戒计划(ICH E2E)

7、研发阶段安全性更新报告(DSUR)(ICH E2F)

8、临床研究报告的结构与内容(ICH E3)

9、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ICH E6)

10、多区域临床试验计划与设计的一般原则(ICH E17)

11、安全数据收集与优化(ICH E19)

13、药物词典的数据要素和标准:个例病例安全报告的电子传输实施指南(ICH M5)

十二、药物警戒体系的构建

药物警戒体系是一个组织用于履行与药物警戒有关的法律方面的任务和责任的系统,旨在监测已获许可的产品的安全性,评估产品获益-风险平衡的任何变化。因此,构建药物警戒体系,是开展药物警戒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保证。

药物警戒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药物警戒体系包括与药物警戒活动相关的机构、人员、制度、资源等要素,并应与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类型、规模、申请或持有品种的数量及安全性特征等相适应。药物警戒体系的构建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药物警戒工作的主要目标,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

2、配备满足药物警戒活动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源。

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管理制度。

4、制定全面、清晰、可行的操作规程。

5、建立有效、畅通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收集途径。及时回复监管部门的问询并履行承诺。

6、开展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报告与处置活动。及时递交符合要求的报告和文件。

7、开展有效的风险信号识别和评估活动。持续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8、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指导。

9、确保药物警戒相关文件和记录可获取、可查阅、可追溯。

10、定期开展内审,审核各项制度、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评估药物警戒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在药物警戒体系中,应定义药品安全委员会的章程、组织结构、涉及部门、主要工作和职责、人员情况等。

药品安全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的组织,负责重大风险研判、重大或紧急药品安全事件处置、风险控制决策以及其他与药物安全有关的重大事项。

药品安全委员会一般由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药物警戒负责人、药物警戒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须从药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角度,建立药品研究期间和药品上市后安全管理相关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

药品安全委员会可以通过定期沟通和临时会议的形式,制定工作流程来约定相应的工作机制,建立并及时更新药品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列表。定期沟通的目的是各部门分享和讨论安全性的数据趋势、安全性决策和回顾主要安全性问题。临时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紧急突发事件。药品安全委员会重要成员的联系方式应公开。

药物警戒相关部门

药物警戒相关部门是指除药物警戒部门以外,其他与履行药物警戒职责相关的部门,包括研发、注册、生产、质量、销售、医学、市场等部门。药物警戒相关部门的药物警戒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等情况应当在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中予以体现。

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

依据《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及《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撰写指南》的要求,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应当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药物警戒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3、专职人员配备情况。

4、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来源。

5、信息化工具或系统。

6、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7、药物警戒体系运行情况。

8、药物警戒活动委托。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活动的制度和规程文件要点

1、管理“制度和规程文件”的文件。

2、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

6、委托管理和委托协议管理。

7、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8、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11、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12、药物警戒信息化系统管理。

13、文件、记录与数据管理。

14、内审和监管部门检查准备。

15、药物警戒可持续发展计划。

16、药物警戒相关部门涉及的药物警戒活动。

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药物警戒关键活动的制度和规程文件

参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警戒关键活动的制度和规程文件要点,结合药品研究相关情况,在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药物警戒关键活动的制度和规程文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并增加以下主要内容:

2、药品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DSUR)。

3、安全性相关文件审核及存档。

十三、上市后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

上市后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源

5、互联网及相关途径。

上市后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处置流程

7、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随访和调查。

8、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控制。

9、境外发生的药品疑似不良反应等安全性信息。

十四、临床试验中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

数据收集与报告范围

依据《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及相关药品临床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临床试验中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

1、在药品临床试验期间涉及死亡,研究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伦理委员会报告,并提供所有相关资料,如尸检报告和最终医学报告等。

2、在临床试验期间,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在收到任何安全性相关信息后,均应立即分析评估,包括严重性、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以及是否为预期事件等。

3、在临床试验期间发生的所有与试验药物肯定相关或可疑的非预期且严重的不良反应(SUSAR)以及《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规定的其他情形,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均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国家药审中心进行快速报告。

4、以下情况一般不作为快速报告内容:

(1)非严重不良事件。

(2)与试验药物无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3)严重但属于预期的不良反应。

(4)当以严重不良事件作为主要终点时,不建议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以个例安全性报告(ICSR)形式向国家药审中心报告。

5、在临床试验期间,阳性对照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有责任向该阳性对照药生产商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6、在药品临床试验期间发生的与安慰剂相关的不良事件,一般不需要快速报告。

临床试验期间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处置流程

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当按照《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ICH E2B(R3):临床安全性数据管理:个例安全性报告传输的数据元素》等的要求,采用MedDRA相关术语,及时、全面、准确、完整地向监管部门报告药物临床试验期间的安全性信息。

1、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指定专职人员负责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信息监测与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管理。

2、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制定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监测与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标准操作规程,并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掌握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最新安全性信息,及时进行安全性风险评估 向试验相关方通报有关信息,并负责对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快速报告。

4、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在获知严重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对严重不良事件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和判断。

(1)首先需要判断该严重不良事件是否为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SUSAR),如是,则参考SUSAR揭盲流程进行揭盲后向国家药审中心报告。

(2)根据严重不良反应的性质(类别)按以下时限向国家药审中心报告:

①对于致死或危及生命的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当在首次获知(首次获知当天为第0天)后尽快报告,但不得超过7天,并在随后的8天内报告、完善随访信息。

②对于非致死或危及生命的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当在首次获知后尽快报告,但不得超过15天。

(3)快速报告开始时间为药物临床试验批准日期/国家药审中心默认许可开始日期,结束时间为临床试验最后一例受试者随访结束日期。

临床试验结束或随访结束至获得药品审评机构审评结论前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由研究者报告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若属于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应当进行快速报告。

(4)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在首次报告后,应继续跟踪严重不良反应,以随访报告的形式及时报送有关新信息或对前次报告的更新信息等,报告时限为获得新信息起15天内。

(4)国家药审中心以符合ICH E2B(R3)的电子传输方式接受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提交的药物临床试验期间个例安全性报告后,进行分析评估,必要时将按照相关标准向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提出修改临床试验方案、暂停或终止临床试验等意见。

(5)除了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的个例安全性报告之外,对于其他潜在的严重安全性风险信息,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也应通过国家药审中心“申请人之窗”的“研发期间安全性相关报告递交”栏目进行快速报告,同时需对每种情况作出医学和科学判断。一般而言,对于明显影响药品获益-风险评估的信息或可能考虑改变药品用法,或影响总体药品研发进程的信息,均属于此类情况,例如:

①对于已知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增全,判断具有临床重要性。

②对暴露人群有明显的危害,如在治疗危及生命疾病时药品无效。

③在新近完成的动物实验中的重大安全性发现,如致癌性等。

(6)在完成向国家药审中心报告的同时,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和时限(7天/15天)将上述需要快速报告的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SUSAR)报告给所有参加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及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

临床试验数据库与药物安全性数据库的数据核对

药物安全性数据库包括需要快速报告的严重不良反以及正在进行的已上市药品监测活动报告和需特别关注的非严重不良反监测报告等。该药品安全性数据库用于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和上市后积累的该药品的所有安全性数据。

临床试验数据库包括临床试验所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其他数据,包括严重和所有非严重不良事件。与药品安全性数据库不同,临床试验数据库在研究完成后关闭并“锁定”进行分析。

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必须制定明确的制度和程序来处理两个数据库中的这些数据,明确列出在两个数据库之间进行核对的最小数据要素集,对两个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核对,确保两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对任何差异均需进行审核。同时,还必须注意药品安全性数据库中的信息可能在完成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库被“锁定”后仍有更新,并在药品安全性数据库中及时、准确、完整更新相关信息。

根据相关信息在药品安全性特征及可能的获益-风险分析评估判断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对最终研究报告或数据分析(临床试验可能已经完成)进行变更。

、药品安全性分析评价与风险管理

发现并了解药品的安全性特征和风险,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是药物警戒工作的主要职责。通过开展药物警戒活动,收集药品安全性信息,分析药品的安全性特点(如发生机理、发生率、发生时间、严重性、严重程度、临床特点、持续时间、转归、是否需要干预、可逆性、可预防性等),针对已识别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时对人体的伤害,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是否有效,再评价获益-风险平衡,调整风险控制措施,以进一步改进获益-风险平衡,将持续评价药品获益-风险平衡和控制风险的活动贯穿于从药品研发到上市后全过程、全生命周期。

获益-风险平衡是对使用药品后的治疗效果(获益)是否大于其所产生的风险进行的评价,是在药品全生命周期中持续开展的活动,例如,在药品临床试验期间的每一个关键决策点之前、准备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或个例安全性快速报告时、信号检测发现新的风险时,确保获益大于风险。

药品的获益-风险平衡是相对的,因治疗人群、使用剂量、使用方法、给药途径的的不同而不同;药品的获益-风险平衡贯穿于药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等全过程、全周期。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评价

对安全性信息的汇总分析能力,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而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评价是汇总数据分析的基础。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评价包括严重性评价、预期性评价和关联性评价。

药物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事件的严重性由研究者判断评价。如果不良事件的严重性未报告,或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与研究者意见不一致,应联系研究者获取信息或及时与研究者讨论。

药品上市后自发报告则依据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由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判断评价不良事件的严重性。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以下情形:导致死亡、危及生命(指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当时,患者存在死亡风险,并不是指药品不良反应进一步恶化才可能出现死亡)、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导致永久或显著的残疾或功能丧失、导致先天性异常或出生缺陷、导致若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其他重要医学事件。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在使用常用剂量的药物防治或诊断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或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而又不利于病人的各种反应是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 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特异质反应等。

药物不良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其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型和B型。A型(量变型异常)B型(质变型异常):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A型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过程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剂量有关,发生效率较高,但死亡率很低。

B型药物不良反应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难以预测,发生率很低,但死亡率高。B型不良反应又可分为药物异常性和病人异常性两种,前者包括药物有效成分、分解产物,以及药物的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赋形剂和杂质等所引起的异常作用;后者主要与病人的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等。此外,药物过敏反应、致癌和致畸作用也属B型药物不良反应。B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它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和剂量无关联,难于预测,发生率低(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0~25%),而死亡率高,如氟烷引致的恶性高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量效应属A型药物不良反应。首剂效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等,由于与药理作用有关也属A型药物不良反应范畴。药物变态反应和异质反应属B型药物不良反应。

(2)药物不良反应预期性评价

当药品不良反应的性质、严重程度、特征或结果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说明书中的表述不符时,应当判断为非预期性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上市前,预期性判断的依据是安全性参考信息(RSI);上市的预期性判断则依据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

药品不良反应的预期性判断是基于所报告的不良事件和药品说明书中已知不良反应的医学性质一致,但是不良事件的具体用词可能不一致。如果报告不良事件的性质超出了药品说明书中已知不良反应的严重性或或严重程度,则认为是非预期的。

评价不良事件与药品的关联性,就是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品的使用是否具有合理的可能性,是否存在除怀疑药品之外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其他因素。对关联性的准确评价依赖于高质量的报告,即信息完整且准确的报告。信息量少或信息前后矛盾的报告,很难或不能进行关联性评价。可以从时间关联性、引起不良事件的其他原因(病史、并用药品、同时发生的其他疾病、操作等)、去激发和再激发等几个方面对关联性进行分析。

对于不良事件发生在用药期间或之后、不良事件发生在药品半衰期的合理时间范围内且与不良事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相符等情形的,可以认为存在合理的时间关联性。

对于不良事件发生在给药前、不良事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不允许存在时间关联性等情形,可以认为不存在时间关联性。

患者的既往史和现病史能为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合理的解释。另外,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行为习惯、职业特点、环境暴露等可能提示存在引起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通常情况下,存在危险因素不能否定和怀疑药品的关联性,但可提示药品不良事件之间较低的关联性概率。

如果患者并用多个药品,很难将某个不良事件归咎于某个特定的药品,不良事件可能是由某个药品导致,也可能是多个药品共同作用的结果。

 使用药品后发生不良事件,然而,根据不良事件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分析,不可能是怀疑的药品所致,可能是患者同时发生的其他疾病,此时可以不认为发生的不良事件与其所使用的药品存在关联性。

有时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不良事件,由此导致的不良事件与药品不存在关联性。

去激发和再激发阳性支持不良事件与药品的关联性,但如果时间关联性不成立、存在其他原因可以解释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不合理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则不支持所怀疑的药品与不良事件的关联性。

药品安全性信号检测与信号管理

药品安全性信号是指来自一个或多个来源的,提示药品与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新的关联性或已知关联性的变化,且有必要开展进一步评估的信息。

药品安全性信号管理的过程是指根据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自主动监测系统或研究的汇总数据、科学文献或其他数据源的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与活性物质或医药产品相关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是否发生变化,以及相关建议、决策、沟通和追踪的一系列活动。

(2)药品安全性信号检测

在药品研发阶段,需要进行全面严格的风险评价以保证受试者的安全,及时发现药品的安全性特性。

药品上市后,需要监测药品是否引起新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发生率低的不良反应、在药品临床试验期间没有覆盖的人群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上市后实际使用中发现的与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特点不一致的不良事件。

(3)重点关注的药品安全性信号

①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②药品说明书中已提及的药品不良反应,但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等明显增加的不良反应。

③疑似新的药品与药品、药品与器械、药品与食品间相互作用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

④疑似新的特殊人群用药或已知特殊人群用药的变化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

⑤疑似不良反应呈现聚集性特点,不能排除与药品质量存在相关性的药品不良反应。

⑥普通人群中非常罕见的严重事件。

⑦产品名称、说明书、包装或使用混淆导致的不良反应。

⑧超说明书使用等药品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⑨因当前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潜在不足而引发的问题。

(4)药品安全性信号来源

药品安全性信号大多来自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信息以及临床试验数据,但是来自动物实验的结果也可能触发一次药品安全性信号分析。

药品安全性信号可能来自各种途径,如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包括临床试验/SUSAR、患者支持项目、上市后的自发报告等)、文献资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药品监管部门的要求、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事件。针对不同来源的药品安全性信号,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计划,定期检测药品安全性信号。

2、药品安全性信号检测方法

药品安全性信号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信号检测、计算机辅助信号检测,可以是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审阅、病例系列评价、病例报告汇总等人工检测方法,也可以是数据挖掘等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

3、药品安全性信号检测流程

药品安全性信号检测流程包括信号检测、信号验证(包括已验证信号、未验证信号、无法验证的潜在安全性信号)、信号分析和优先级判定、信号评价和行动建议等一系列活动。

信号检测是指利用一切来源的数据寻找和/或识别信号的过程。通过人工信号检测和计算机辅助信号检测,发现可能存在关联性的药品-事件组合。

信号验证是指对检测到的异常安全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以验证是否有证据,证实新的潜在关联性或已知关联性的新特性,以便进一步分析。

(3)信号分析和优先级判定

信号分析和优先级判定是信号评价前的初步判断,通常与信号验证一起完成,没有清晰的界限。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优先级的分类和具体时间要求,通常为1~3个月。

对于检测到的可能影响产品的获益-风险平衡或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的药品安全性信号予以优先评价。对于容易引起媒体注意或公众关注的药品安全性信号,需要格外注意。可以根据药品安全性信号的优先级,制定不同的时间表,完成药品安全性信号评价。信号优先级判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性、严重程度、转归、可逆性及可预防性。

②患者暴露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的预期发生频率。

③高风险人群及不同用药模式人群中的患者暴露情况。

④中断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以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可及性。

⑤预期可能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⑥适用于其他同类药品的安全性信号。

信号评价是指在考虑所有证据的情况下,进一步评价已验证信号的过程,以确定是否存在与活性物质或药品相关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是信号管理过程的核心步骤。

信号评价应尽可能全面地综合分析所有来源的信息,包括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反馈的报告)、临床研究数据、文献报道、有关药品不良反应或疾病的流行病学信息、非临床研究信息、医学数据库信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等。

经过信号评价,可以得出信号被否定、不确定、信号被肯定的结论。

根据信号评价结论,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①向药品监管部门快速报告新出现的严重的安全性问题或确认的可能影响公众健康的信号。

②快速报告临床试验中出现的安全性问题。

③知会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持有人管理层。

④发布致医务人员的函。

⑥在PBRER/PSUR中定期回顾该信号。

⑦讨论是否需要更新说明书。

在信号检测过程中,无论是通过计算机辅助信号检测还是人工信号检测发现的已验证信号,均需对该信号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为了进一步分析不良事件是否与使用药品有关,需要收集与此不良事件相关的所有来源的数据,包括研发阶段的数据、上市后自发报告和上市后研究的数据,以及来自科学文献的信息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写入信号评价文件。所有信号评价文件都必须存档。

进行信号分析评价的人员需要具备临床医学知识,了解基础疾病和不良事件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常规的并用药品、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及意义、诊断及治疗方法等。

信号的分析评价以及管理过程可能需要专业人员的多次讨论。在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或持有人内部,会涉及不同级别的决策过程。

(1)信号分析评价的思路

可按以下思路对信号分析评价进行准备:

解释触发此次信号评价的原因。

从药品的适应症、作用机制、不良事件产生的背景、不良事件与药品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准备。

③毒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

⑤干预性临床研究和观察性临床研究情况。

⑥流行病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情况。

⑦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

(2)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汇总分析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汇总分析因信号不同而不同,因数据的特点不同而不同。对信号分析评价结果的判定,以及随后对该信号建议采取的措施,不是评价者或药物警戒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决定,而是药品安全委员会全体成员的集体决定。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汇总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②报告来源和经医学证实的报告的比例。

④生物学和药理学关系的合理性。

⑤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病程。怀疑用药及并用药品的详细信息。从开始用药到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病例中使用的药品剂量,是否有超说明书使用的情况。

⑥严重性(严重、非严重)及严重程度(轻、中、重)。既往史和现病史,尤其是可以引起该不良事件的疾病。合并用药情况。

⑦该不良事件是否需要治疗。去激发和再激发情况。

⑨报告者对关联性的评价。

药物警戒计划是对识别、描述、预防和控制与药品相关的风险,以及对这些活动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的详细描述。

对药品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从药品首次进入人体试验即已开始。在药品研发期间发现的重要风险都被总结在药物警戒计划中,经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药品安全委员会审核后,在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向药品监管部门递交。

药物警戒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药品安全性概述、药物警戒活动和风险控制措施。

药品安全性概述主要描述药品的重要已识别风险、重要潜在风险和缺失信息等安全性特征,需要分别详细描述每个风险的特性。

药物警戒活动旨在进一步研究潜在风险与药品的关联性、进一步描述药品的安全性特性、缺失信息的填补、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药物警戒活动可分为常规药物警戒活动和特殊药物警戒活动。常规活动包括建立药物警戒系统、收集上报不良事件、信号检测、撰写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以及其他风险管理等活动。特殊活动是针对药品的重要已识别风险或已证实的信息,采取的其他方法进一步收集安全性信息,以确定风险的性质,或针对潜在风险,考虑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进一步收集安全性信息,以明确不良事件与药品的关联性,或需要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除常规药物警戒活动之外而采取的其他收集安全性信息的活动都属于特殊药物警戒活动,如非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干预性或非干预性)或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等。药品监管部门要求的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属于特殊药物警戒活动,需要在药物警戒计划中阐述研究目的、试验设计、纳入人群以及能为药品安全性提供哪些有用信号等。

药物警戒计划中需要详细描述这些活动的目的、方案、可行性等。

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目的是在保证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剂量、正确的处方、正确的信息和监控下,向正确的患者提供正确的药品,旨在优化医药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安全和有效使用 改善药品的获益-风险平衡。

风险控制措施一般分为常规风险控制措施和特殊风险控制措施。

常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修订药品说明书、标签、包装,改变药品包装规格,改变药品管理状态。

除了常规风险控制措施之外的其他方法,都是特殊风险控制措施。特殊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开展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沟通和教育、药品使用环节的限制、患者登记等。需要紧急控制的,可采取暂停药品生产、销售及召回产品等措施。

只有在对药品的安全有效使用至关重要时,才建议采取特殊风险控制措施,并应当详细说明采取特殊风险控制措施的原因,以及对该原因进行定期评价。

需要从多个方面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即从风险控制措施的流程、对目标人群认知和知识水平的影响,以及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说明书中安全性信息的更新

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申请人需要提交核心数据表(CCDS)和药品说明书。根据ICH的定义,CCDS是由申请人或持有人编写的文件,除了安全性信息外,还包含关于适应症、剂量、药理学和其他有关该产品的信息。药物警戒部门要对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等内容进行审核。

第一版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列表的创建,主要依据临床试验中的发现,不良反应列表需要有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汇总数据的支持。经过分析评价,与药品使用相关联的不良反应,被总结在CCDS/说明书中,并按系统器官分类和发生率呈现。

不存在可疑关联性、耐受性很多、不会发生某种不良反应等的表述不应呈现在CCDS不良反应部分。

依据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的表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十分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10)、常见(1/100≤不良反应发生率<1/10)、不常见(1/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1/100)、罕见(1/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1/1000)、极罕见(不良反应发生率<1/10000)、未知(根据现有数据无法估计发生率)。

药品上市后,随着安全性信息来源的扩大,新的信息可能来自于临床试验、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和自发报告,以及文献等,需要对这些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判断、验证、评价后,将该不良反应添加到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列表中,更新药品说明书。

临床试验期间的风险管理

在药物临床试验前,药物警戒风险管理人员应当参与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重点针对以下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1)根据药物已知特性和已获得的安全性信息,定义临床试验中哪些不良事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AESI)。

(2)审核入/排标准,确保有可能获益小于风险的受试者不被纳入试验。

(3)定义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

在药物临床试验期间,药物警戒部门应当与临床团队密切合作,制定审核计划,定期汇总分析严重不良事件、审核未录入药物警戒数据库的非严重不良事件,重点关注的AESI。如果发现未知的相似不良事件,不能排除与研究药物的关联性,应当设置MedDRA检索条件,检索药物警戒数据库,及时按照医学主题进行汇总分析。同时不能忽视实验室检查结果。风险管理人员应定期审核实验室检查结果 尤其是未报告为AE的异常数据,及时发现可能的安全性信号。

3、获得临床试验数据后

临床试验完成后,应及时对试验中的完整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与研究药物使用相关联的不良反应及其特性,更新研究者手册,并在临床试验报告(CSR)中阐述。评价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是否影响研究药物在受试人群中的获益-风险平衡,如需要,及时修订更新风险控制措施。

、药品安全性更新报告

在药物临床研发和上市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安全性信息监测和分析对于患者用药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药品安全性更新报告因产品所处的阶段及撰写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可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药品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DSUR)、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定期获益-风险评估报告(PBRER)和其他安全性更新和总结报告。

药物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

对处于研发期间的药物,临床研究申办者应当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指导原则和ICH E2F的要求撰写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DSUR),并向监管机构递交DSUR报告,无论其是否已经上市。每年递交的DSUR需对临床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研究结果进行更新,并深入回顾和评估研究药物的安全性信息,以确保研究药物在临床研发过程中对受试者的风险能被持续评估,以及时发现风险和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和定期获益-风险评估报告

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和定期安全性评估是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流程,也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必须履行的法规要求。与DSUR相对应,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DR)或定期获益-风险评估报告(PBRER)是针对获得上市许可的药物需要准备的安全性总结报告,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法规要求进行准备和报告,并定期向药品监管部门递交。

PSUR或PBRER是一份独立文件,包含对上市产品安全性相关信息的全面回顾,这种回顾和分析的过程也是识别药物新的安全性信号、确定获益-风险特征变化、与药品监管部门进行风险沟通的过程;同时,PSUR/PBRER中还应对风险管理计划相关措施进行描述,并通过PSUR/PBRER监测和定期更新这些措施的完成情况及有效性等。特别是PBRER,它是从药物获益-风险的角度对药品进行综合评价。因此,PSUR/PBRER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套重要的药物警戒工具。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PSUR向PBRER的过渡期,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既可依据现行法规和指南进行PSUR的撰写和递交,也可以参照ICH 指南的要求进行PBRER的准备和递交。

、药物警戒体系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应基于良好质量管理原则,预先树立质量方针政策,确定质量目标,明确质量保证系统的结构和流程,定义所需的过程及资源,把质量保证活动加以系统化、标准化及制度化,识别质量目标中的不确定性,设立并应用充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持续改进方案来确保达成最终目标。

我国《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提出:持有人应当制定药物警戒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对药物警戒体系及活动进行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药物警戒体系运行效能,确保药物警戒活动持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药物警戒质量保证系统的建立

药物警戒质量保证系统的重点是质量管控,也是药物警戒体系的组成部分,以确保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临床研究发起人以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系统来规范药物警戒活动各个方面的法规遵从性,并及时根据具体的组织变化做出调整。因此,药物警戒质量保证系统应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适应企业的规模和发展阶段,以满足药物警戒体系的需求和法规要求为目标。作为最低限度,药物警戒质量保证系统必须定义组织架构和职责、人员资格和培训、制度和药物警戒关键活动的各项规程、文件、记录和数据管理以及合规管理。

药物警戒质量保证系统的构建包括构建合理的药物警戒质量保证组织结构、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质量文化、质量控制指标等)。

药物警戒关键活动的质量管理

药物警戒关键活动的质量管理包括组织机构、人员、设备和资源管理(药物警戒负责人管理、对药物警戒任职人员的培训、对其他人员的药物警戒培训、设备和资源管理等),药物警戒业务持续计划和应急流程,药物警戒管理制度、文件和记录管理(包括标准化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等),药物警戒体系的绩效监测和质量控制〔包括药物警戒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审核、绩效监测和质量审评(时效的合规性、药品安全风险信息的质量、药物警戒主文件和规程文件的制定和维护等)、内部审计等〕,药物警戒体系的持续改进(包括建立对缺陷/偏差/不合规问题的管理框架、职责落实、缺陷的分级和风险评估、CAPA报告等),委托业务的质量管理(包括委托开始前对委托业务进行风险评估、设立关键绩效指标/质量控制指标、业务委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审计和检查、对质量问题的整改、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培训等)。

药物警戒内部审计

我国《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规定:持有人应当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审核各项制度、规程及其执行情况,评估药物警戒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当药物警戒体系出现重大变化时,应当及时开展内审。

1、药物警戒审计的目的和基于风险的审计策略

内部审计是药物警戒体系中对合规管理和绩效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药物警戒审计活动是通过对客观证据的检查评价,来验证包括质量体系在内的药物警戒系统实施及运作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识别对药物警戒系统构成风险的异常程序、配置或不适当的操作行为,为持续改进药物警戒质量提供有效的事实依据。

基于风险的审计方法应涵盖药物警戒系统所有部分的组织管理、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是经过审计策略规划,对一定期限内如何实施审计活动、侧重的审计领域、主题、风险评估、方法和理论有明确的章程。不仅针对药物警戒系统的流程、设置、质量体系,也包括与其他有关部门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委派给附属机构或第三方业务合作机构的药物警戒活动范围。

药物警戒内部审计方案包括的目的、基于风险的审计策略,审计计划、执行和报告流程等。

(1)各种风险因素是制定审计策略和安排审计计划的重要考量点,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①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的变更,尤其是新的或新修订的法规要求对现有流程和药物警戒活动需做出相应变更的情况。

②上市许可持有人的性质变化可能导致药物警戒系统随之发生重大变更。

③人员或组织变化,尤其是关键管理职能或药物警戒重大人事变动,特定支持职能部门的的变化可能影响药物警戒活动的情况。

④以往的内审、药监检查结果或各项合规报告提示的潜在风险或程序性漏洞。

⑤药物警戒系统的变动,如引入新的药物警戒数据库或系统重大升级变更。

⑥产品相关变化,如首个产品上市,产品销售量上升导致超额的工作量,或上市药品有具体的风险最小化措施或额外监测要求等其他特定安全性条件。

⑦存在业务委托由附属机构或第三方承担药物警戒职责,基于由附属机构或受托方开展的药物警戒活动的性质和重要性。

除了根据风险级别制定审计划划,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审计周期和再审计(复查)的需求。

(2)需要保障审计员的独立性及审计的客观性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应当是不承担药物警戒具体业务职责的独立审计员。

(3)设立审计标准和审计程序。审计标准应当体现法规和指南对药物警戒系统及其质量体系的要求。

(4)对风险水平分级或阈值的定义和描述应包括在审计标准或审计程序内。

2、审计计划、执行和报告流程

制定审计计划、提前通知被审计方或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开展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并持续改进。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物警戒中的应用

药物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及其效应的应用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人群中药物利用情况和药物效应分布;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给医疗单位、预防保健部门、药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大众提供有关人群中药物利用及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信息,为合理用药提出有利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药品的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及使用更趋于合理;其工作重点是(ADR)监测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发展和提高。

药物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

1、描述性研究方法,研究某一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布状态,通过比较分析,提示某种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分析性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是药物上市后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2)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或群组研究,在未患所要研究疾病的人群中将暴露于某药物的人群作为暴露组,未暴露于某药物者作对照组,检验并比较二者的发病率或检验二者的归因危险程度。

(1)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某种安慰剂或参照处理,然后评价药物的效果。临床试验特别要注意随机、对照和盲法处理三点。

(2)社区实验,主要是在开展的人群干预试验。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

1、样本大,数据估测更确切。

2、可长期进行,持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可在特殊人群中进行,完善药物给药方案。

4、可研究其他疾病、其他药物对药物效应的影响,指导合理用药。

5、可进行药物应用的研究,持续评估药物获益-风险平衡。

6、可进行超量用药对人体影响力的研究,为药物过量解救提供依据。

7、可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为评价药物的效果和价值提供依据。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

药物流行病学是开展药物警戒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基础,无论是被动监测还是主动监测、信号的识别和确认、获益-风险平衡、风险控制及其措施的评价等,都离不开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统计学分析。

1、循证医学与药物警戒

循证医学(EBM)是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循证医学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是一种医学诊疗方法,强调应用完善设计与执行的研究(证据)将决策最佳化。

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发病与危险因素→认识与预防疾病;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疾病的正确合理治疗→应用有疗效的措施;疾病预后的判断→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合理用药和促进卫生管理及决策科学化。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和系统性评价或荟萃分析。

循证医学的理念、证据整合的方法、循证决策的原则等是药物警戒科学决策的基础。

2、药物流行病学与药品安全性信号收集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是收集药品安全性信号的主要方法,包括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研究、生态学研究、数据库挖掘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探索与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的挖掘和分析、处方数据库的挖掘和分析等。

3、药物流行病学与药品安全性信号检验

药物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衍生研究等是药品安全性信号检验的主要方法。

4、药物流行病学与整合药品安全性证据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累积Meta分析、个体患者资料的Meta分析、网络Meta分析等是整合药品安全性证据的主要方法。

中药药物警戒是药物警戒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传统安全用药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医药传统安全用药理论与现代药物警戒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理论体系,是与中药安全用药相关的一切科学活动,包括中药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食忌、证候禁忌、配伍、炮制等减毒方法,以及中药不良反应、中药毒性等的监测、评价、风险控制等药物警戒活动。应根据中药的品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条件、炮制与制剂、药物成分等,以及中医的辨证施治、给药途径、用药剂量、配伍失宜、煎服不当、合用西药等风险特点,充分运用药物警戒工具和方法开展中药药物警戒活动,如通过实施中药材质量产地监管,中药炮制、提取和制剂风险控制等中药生产风险控制措施和中药服用、中药配伍、中西药合用等中药临床应用风险控制措施,开展中药药物警戒活动,完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药物警戒体系,确保中药安全、有效、可控。

十、药物警戒计算机系统

药物警戒计算机系统是开展药物警戒活动和药物警戒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应当是收集和报告不良事件以及保护患者和公众健康的数据库,还应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复杂的数学算法,须具有信号探测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分享、信息反馈等功能,并经过验证、能够满足药物警戒业务需求的系统。该系统应当包括架构(显示层:用户界面,应用处理层:中层服务器,数据层:数据库)、组件模块(摄入模块、数据处理和审查模块、监管报告(包括E2B)模块、数据库和报表模块、信号探测模块等),应当可以从多种来源获取各种格式的数据,须具有数据输入/更新/删除、MedDRA编码、评审和质量控制、分发和提交、数据查询和检索、信号检测和风险管理、个性化工作流程等功能,以及安全性、稳定性、合规性、可追溯性、保护隐私等特点。

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药物警戒实践,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第一版,2022.3

本文综合整理自南昌弘益药物研发团队,欢迎转发,禁止转载,转载授权请联系5。

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马宪民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

10月7日,正值国庆假期,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马宪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戴青云等领导、专家一行7人,来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图书馆调研指导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副校长兼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吴坚出席调研活动,图书馆党总支书记万日融、图书馆馆长兼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淦森、图书馆副馆长王玉波等参与活动。

下午专家一行抵达图书馆,王斌伟、吴坚等陪同参观了图书馆一楼知识共享空间和砺儒协同创新空间等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场所。砺儒协同创新空间是广东首家知识产权主题协同创新服务空间。专家们详细了解了远程协作互动服务区、创新交流与路演服务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区和开放式学习交流服务区的功能设置与用途,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体验了互联网+卫星舱及其提供的互联网+协同交流服务。专家们对我校知识产权创新空间建设高度认可。在陪同调研中,王斌伟希望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指导我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也希望兄弟院校同行多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

参观完毕,专家们在图书馆四楼会议室听取华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汇报并做交流指导。会上,吴坚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三校区四校园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强调我校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指出目前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点推进的工作包括: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嵌入式服务学校4个重点科研团队,支持重大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工作;强化中小学教师知识产权素养培训,让知识产权素养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吴坚表示,中心将继续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参与顶层设计,献策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大数据应用,推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会上,赵淦森就华南师范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工作进展、未来规划做了详细汇报,包括中心参与顶层设计,引导战略规划,献策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助推战略产业,引领创新发展,融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将知识产权服务推进到科创前沿;着眼“东数西算”战略棋局,引导算力产业精准落子,助力数字经济等一一展开述论,并列举中心的3个服务典型案例。

听取汇报后,专家们纷纷发言交流。专家发言中对我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团队的组织架构,立足于服务本校重点科研团队和为汕尾、清远地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工作思路,利用师范院校师资培育优势实现知识产权的传递、倍增和辐射表示赞赏,建议我们充分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的公共平台和资源,丰富知识产权数据来源。戴青云对我校知识产权理论研究、服务重大战略决策、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应用印象深刻,提出以后要加强合作。马宪民对华南师范大学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求我们坚决落实贯彻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有关精神和任务要求。同时,目前广东迫切需要知识产权人才,高校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培育优势,应该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通过技能训练、课程培养来培育知识产权人才,进而满足社会需求。马宪民建议,华南师范大学发挥优势,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蔡文雅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建设

10月9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蔡文雅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建设。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副校长马卫华、刘剑文,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基建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蔡文雅一行实地调研了石牌校园重大基建项目规划建设场地,并与学校主要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了学校教师教育楼建设项目、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搬迁扩建项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项目等三个重大基建项目的推进情况。

座谈会上,马卫华和刘剑文分别结合分管工作对学校三个重大基建项目的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了介绍,基建处和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同志汇报了具体工作开展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省教育厅基建财务处副处长廖开锐、一级主任科员窦体阳和二级主任科员杨超分别对学校提出的问题和困难一一做了回应。

蔡文雅对我校建设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蔡文雅表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建设发展,省教育厅定会全力配合和支持学校推进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蔡文雅指出,学校要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全面梳理发展现状,精准做好分析研判,切实将学校的发展需求抓实、抓细、抓具体;要统筹考虑学校长远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系统谋划、有序推进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要合理统筹配置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王斌伟对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关心学校发展、给予学校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教育厅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对学校推进重大基建项目建设多提宝贵意见。王斌伟表示,学校将在教育厅的指导下,继续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把握节奏、分步实施”的思路,认真把准政策,积极整合力量,做好统筹规划,科学有序推进学校重大基建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治校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努力为广东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一行来校调研指导

10月12日下午,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省招生办主任欧阳谦一行来校调研指导招生考试工作。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主持调研座谈会,副校长陈文海出席,招生考试处处长潘文庆、党办校办副主任王颖等参加。

座谈会上,陈文海介绍了学校在落实国家和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工作任务,做好新高考、新中考改革研究,服务广东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情况。招生考试处处长潘文庆对近期研究生招生考试等重点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汇报。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范韶彬、孔智军、周旭、许顺兴等分别结合分管业务工作,对我校进一步做好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命题管理、新高考改革和新中考改革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欧阳谦对我校招生考试工作表示高度肯定。欧阳谦指出,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南方教师教育的排头兵,近年来在助力广东高考综合改革、推动广东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欧阳谦表示,希望学校抓住广东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契机,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在做好招考服务保障、深化基础教育研究、推动新高考综合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推动广东基础教育质量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做出更大贡献。

王斌伟对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省教育考试院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学校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在助力广东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王斌伟表示,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责无旁贷要落实好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强化教师教育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新师范建设、努力提升基础教育研究和发展能力,积极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长朱海龙,信宜市委书记龚庆一行来访交流

10月14日上午,茂名市委常委、副市长朱海龙,信宜市委书记龚庆,信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华生一行3人,来访交流双方合作办学事宜。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主持座谈会,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剑文出席,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和社会服务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座谈会上,龚庆详细介绍了与我校合作办学的意向。龚庆表示,希望与我校在原有良好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合作举办一所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龚庆强调,信宜市会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举全市之力把学校办好。

刘剑文表示,附属学校是学校的金字招牌,学校会一如既往地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附属学校建设和管理,将附属学校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不断擦亮华师附校品牌。希望茂名市委、市政府支持学校做好校长治校工作、建强教师队伍、完善体制机制。社会服务处处长陈培新就做好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建设和办学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朱海龙对华南师大长期以来给予茂名市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朱海龙表示,茂名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工作,接下来也定会举全市之力,按照华南师大办学治校的标准和要求,全力以赴把华南师范大学砺儒高级中学办好,持续推动茂名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斌伟对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和给予我校在助力广东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方面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王斌伟表示,华师的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只有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才能办实办好,希望茂名市、信宜市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包括进一步理顺办学体制机制、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统筹做好校园规划等,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茂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召开“书记面对面”暨高层次人才代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座谈会

10月18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王斌伟以“书记面对面”座谈会的形式,与13位高层次人才代表一起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共话学校事业发展。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中民主持座谈会,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财务处、社科处、科技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后勤管理处等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围绕党的二十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重大战略部署,王斌伟和与会代表展开了深入互动交流,13位高层次人才代表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逐一发言,畅谈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在高质量发展之后,体现了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协调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发展关系问题。教育科学学院卢晓中教授从学理角度梳理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大学的发展脉络,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今后五年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学校也应契合这一新形势新征程,对标“双一流”建设任务,进一步明确“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定位,同时坚守师范教育底色,突出师范教育优势。华南先进光电学院周国富教授提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经费配套、打造交叉学科等建议,表示要深入开展物理学科整改工作,推进“双一流”建设。心理学院李红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冯启理教授和教育科学学院陈先哲教授建议学校把教师教育作为实现学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目标,紧抓师范教育重点工作,积极打造师范教育品牌。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朱诗亮教授和汕尾校区公共教学部返聘专家周爱光教授分别对 “双一流”建设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方面提出建议。生命科学学院阳成伟教授提出优化人才评价模式,化学学院兰亚乾教授建议围绕重点发展学科实施精准引才,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陈家文教授希望组建由国家级重大人才带头的传帮带人才成长发展链条。国际商学院吴剑丽教授和汕尾校区职业教育学院刘志文教授分别就国际化校区建设和汕尾校区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座谈会持续三个半小时,与会代表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王斌伟边听边记,不时询问情况,要求相关职能部处现场办公,认真梳理专家意见,及时跟进解决。

最后,王斌伟作了会议总结。他表示,深切感受到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对华师感情的真挚、对学校建议的真切和对学校发展期望的迫切。他紧密结合学校工作,谈了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三个务必”“两个行”“科教兴国战略”等的领悟和思考,提出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前瞻性谋划、全局性思考、整体性推进”,尤其要围绕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华师”“怎么建设这样的华师”,深化战略思考,强化顶层设计, 坚持“问题导向、任务导向、结果导向”,认真思考学校目标定位、不同校区校园功能定位、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学校内涵建设、党建思政和管理服务等问题。王斌伟指出,学校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师范为本、坚守师范特色、推进综合发展的建设思路,着力构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引育、国际交流、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和党建思政等八个“一流体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综合性师范性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团结奋斗。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带队到广东省社科联汇报交流工作

10月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带队到广东省社科联汇报交流工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叶金宝、余鸿纯,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我校副校长马卫华等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就兴起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热潮,携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以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社科战线付诸行动,共同打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等有关事宜进行了交流座谈。

座谈会上,王斌伟代表学校对省社科联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从有历史、有规模、有特色、有目标等多个方面概要介绍了华师的办学建校史、重点发展现状和建设目标,党委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全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总体谋划、重点抓手等,并总结了华师近年来在项目、成果、平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学校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校党委将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王斌伟还强调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以大平台聚集大团队,承接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在科研平台建设上,将以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为抓手,推动现有科研平台的整合,加强团队建设,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跨学院协同发展、联合攻关,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增长极”。在重大项目组织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发挥学校特有的优势,不断产出重大成果,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华师贡献。

座谈期间,双方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招实策。马卫华简要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省社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最新进展情况,继而立足学校实际,从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我校社科战线付诸行动出发,重点介绍了我校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和推进创新性标志性成果培育的主要举措。她强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抓手。学校将以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牵引,致力于把实验室建设打造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战略高地,打造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增长极”。陈金龙对省社科联在全国率先创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给予高度评价,重点介绍了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申报创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初步设想。胡中锋、张学波介绍了相关学院和学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基本态势、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希望省社科联能给予更多具体指导。余鸿纯、叶金宝、李翰敏等从擦亮省社科重点实验室金字招牌、积极搞好决策咨询服务、以重大学术活动营造学术氛围、推出更多重大原创成果等对学校提出了意见建议。

张知干在认真听取了学校有关情况介绍后作了讲话。他强调,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要通过深入宣传阐释好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创造的伟大成就,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通过深入宣传阐释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所把握的历史主动,引导广大师生更好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伟力;要通过深入宣传研究阐释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进一步凝聚起奋力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决心信心;要通过深入宣传研究阐释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政治思想行动自觉,进一步凝聚起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决心信心。

省社科联社团联络部主任吴仲文、学术规划部四级调研员张杰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中锋、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张学波、社科处处长张宏宝等参加了座谈会。

学校召开章程修订研讨会

10月26日、27日,我校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召开学校章程修订专项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出席,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中民以及学术委员会代表、学科代表、教代会代表、校史研究团队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郭小川对章程修改稿及其注释稿进行了说明,与会专家和代表重点围绕学校历史脉络溯源,战略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华师精神文化,学校实行“校院两级、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机制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对学校章程修改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同意,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党全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形势新要求,将学校本世纪中叶的长远发展目标明确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认为在“世界一流大学”表征上,可以表达为“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综合性”“创新型”三个关键词,这样的奋斗目标更加符合党和国家对“双一流”建设大学的要求、更加契合学校新发展阶段的使命任务、更加反映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期盼、更加明确“北上广”师范大学三足鼎立的目标导向,应在学校章程修改稿中予以确立和规范。

杨中民充分肯定了本次章程修订专项工作会议成效,对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以及各位代表的参与表示感谢。他谈到,要按照王斌伟书记以及近期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准确把握章程修订原则和依据,积极稳妥、推进章程修改,确保章程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做到于法有据,在贯彻落实好国家政策法规、新理念新精神的基础上,体现学校实际和办学特色。

王斌伟指出,学校章程是学校探索实施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章程修订工作是关系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他充分肯定了会议准备充分、代表广泛、讨论踊跃。他代表学校感谢学校章程修订工作小组前期所做的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位代表和专家们的合理化建议,进一步集思广益,增强章程修订的科学性、规范性、合理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密结合党和国家的要求和学校发展实际,既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切实将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和治理体系融入到章程修订中,确保章程的前瞻性、权威性和稳定性,既要上级认可、师生满意,又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待章程修改稿核准并公布实施后,应根据章程,对学校原有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做好与章程相配套的建章立制工作,用章程来指导、规范和改进学校工作,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四是要以学校章程修订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增强师生的大局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胸怀“国之大者”“校之要者”,积极担当作为,踔厉奋进,共同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会议讨论热烈、交流充分,专家代表们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对学校章程文本内容逐条逐句逐字进行认真研讨,并从法理性、前瞻性、严密性和导向性等方面进行逐条审议,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了本单位涉及条款内容的审议。据悉,我校章程自2015年5月经教育厅核准实施以来,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新一轮高校章程修订工作的部署,学校成立了章程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和章程修订工作小组。学校高度重视章程修订工作,王恩科校长多次召开章程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章程修订工作作出了指示。学校章程工作小组坚持“开门修订”,先后组建了教育学、法学等多个专家团队,对章程修改内容重点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在征求意见环节,面向全校师生、教学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学术委员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以及校友代表约500多人征求意见,并收到有效建议157条。学校章程修改稿已经学校教代会审议、学校审核后,于2022年4月把第九稿提交教育厅初审。当前,学校章程修订工作小组正在结合教育厅初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在年底完成章程修订工作。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调研助力汕尾基础教育和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10月27日,校党委书记王斌伟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赴汕尾市,就华南师范大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和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27日下午,王斌伟一行在汕尾市友谊宾馆,与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等市领导举行座谈,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拓展校地合作,共同推动汕尾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文海,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剑文,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创会会长吴颖民等我校基础教育界优秀校友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介绍了学校帮扶汕尾基础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她指出,学校严格对标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和公办优质学位供给两大中心任务,通过7大方面28个针对性项目形成7大亮点,助力汕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学校将着眼培养“种子学校”创建华师创新实验班、启动全员培训和高考备考辅导、搭建心理服务体系、开展科学研究与评估以及提升教师学历层次等9项重点工作,凝聚工作合力,加快工作落实。

吴颖民、广州市执信中学党委书记何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锦庭等专家校友,为汕尾基础教育把脉问诊,为母校助力汕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吴颖民指出,要发挥汕尾革命老区优势,让中小学生通过必修课程、地方教材及研学旅行等校内外实践活动了解汕尾的历史文化名人及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提升家国情怀,打造教育亮点。何勇指出,学校办学最关键的要素是人,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亟需更新教育理念;对于校长而言,则需要开阔教育视野、增强教育情怀。张锦庭提出,汕尾要重视体音美学科教师引进,开齐开足相关课程,用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汕尾教育高质量发展。

逯峰表示,汕尾市委市政府会带着政治责任、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感情、带着科学性系统性的方法,担起主体责任、顺应民心民意、遵循教育规律、整合优质资源,聚焦群众在教育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把老区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许落到实处;希望华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教育教师优势,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在师资培养、教学研究等方面持续给予帮扶指导,助力汕尾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提升教育质量水平。

王斌伟指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部署要求的重要抓手。华南师范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基础教育“工作母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帮扶粤东西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回应汕尾革命老区人民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热切期盼,是学校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华南师范大学有责任、有义务、有需要,同时也有基础、有实力、有信心,和汕尾共促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王斌伟强调,一要深化认识,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精准对接,形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亮点,打造全省基础教育帮扶工作样板;三要着眼长远,发挥学校和汕尾校区学科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全方位服务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调研期间,王斌伟率队先后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陆丰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实地考察,听取学校负责同志的汇报,走访校园,与师生交流,详细了解办学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吴颖民、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广东广雅中学党委书记叶丽琳、何勇、张锦庭等参加调研考察。

学校召开9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推进会议

来源/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新闻中心(合署)

10月30日上午,我校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召开9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推进会议。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出席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恩科主持会议。

会上,文化宣传组、基建修缮组、学术活动组、庆典活动组、联络筹资组、综合保障组、校史馆筹建组组长分别就当前工作思路、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作汇报。会议还听取了90周年校庆筹备启动仪式暨华师附小建校100周年校庆准备工作汇报。

王恩科指出,做好90周年校庆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90周年校庆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亲自主动抓好落实。二是要细化方案,明确分工。各工作组结合修改意见细化方案,明确具体时间、负责人、责任单位等,校庆办公室要做好统筹把关工作。三是要量入为出,统筹经费。要坚持“简朴隆重、务实创新”的原则,按照“系统策划、统筹安排”的工作思路做好校庆专项经费工作。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拓宽筹资渠道,为学校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王斌伟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各工作组前期的工作成效,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校庆筹备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90周年校庆是展示学校形象和风采的重要窗口、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学校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机遇。校庆筹备工作时间紧、工作多、任务重、要求高,各职能部门要“想起来、动起来、传起来”,考虑得更全面、行动更迅速、传播更广泛,切实把校庆筹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进一步落细落实,推进校庆筹备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要突出重点、细化方案,做到“三个明确”:明确工作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明确任务分工和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要加强协同、形成合力,校庆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工作组包括下设工作小组要加强相互沟通协调,多“补台”。要加快推进、抓好落实,各工作组和工作小组要把工作方案当作施工图,尽量往前赶工期,尤其是要抓紧明确校庆主题、标识,尽快推出文创产品,完善基建、校园修缮、校史编撰和“90系列”丛书出版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保障等,务求实效。三是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努力推动学校工作迈上新台阶。当前,学校发展正处于慢进亦退、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阶段,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改进作风不实、落实不够、沟通不足、协同不畅等不良现象,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执行力,以办好90周年校庆为契机,以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钟成材,党委副书记王岩,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坚、何景陶、马卫华、陈文海、杨中民、刘剑文等校领导出席会议并对分管校庆筹备工作提出意见。各相关党政职能部门、群团组织、教辅机构、教学科研单位、附属机构40多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广东省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陈昭庆一行莅临我校指导

10月11日,广东省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陈昭庆、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副主席胡建钢等一行莅临我校指导,副校长吴坚、校工会全体成员及心理学院部门工会主席田丽丽教授出席了会议。

吴坚对省总工会、省教科文卫工会长期以来关心学校发展、给予学校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省总工会、省教科文卫工会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建设发展;而后简要介绍了学校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也对校工会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校工会主席徐颂军表示,一直以来,校工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始终围绕“服务学校工作、服务教职工工作”的主旨,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助力学校事业发展。随后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仲仁、副主席钟伟红对校工会组织架构、女工工作及组织福利工作等情况进行了汇报。

会上,陈昭庆充分肯定了学校工会多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并表示,学校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积极促进学术交流,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还充分肯定了学校教工俱乐部的功能定位与作用成效,赞扬其在行业中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鼓励我校教工俱乐部积极申报省总工会举办的“职工服务中心示范点”和“爱心驿站”的评选,进一步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切实履行好群团组织的服务职能。

会议结束后,在吴坚及校工会领导陪同下,陈昭庆一行实地考察了教工俱乐部的场地设施,对校工会精心运营教工俱乐部、为教职工及其家属提供文体活动场地和环境、丰富大家精神文化生活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

陈文海副校长一行赴广东省教育厅作教师教育工作专项汇报

来源/党办校办、教师教育学部

10月21日下午,陈文海副校长、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党总支书记华维勇、党办校办副主任王丰等一行专程赴广东省教育厅就我校教师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汇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师资管理处处长李霞、副处长杨澎等听取了汇报。

陈文海首先对广东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我校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华南师范大学在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行动中,将密切对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省里的各项工作要求,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发展,全力服务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希望省教育厅对我校做好汕尾地区基础教育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组织实施好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大牵头组团工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和大力支持。王红就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总体发展、教师教育特色品牌以及近期开展的结对帮扶汕尾基础教育、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南师大牵头组团、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作了详细的汇报。

与会人员就结对帮扶工作、质量监测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地研讨。李霞对师德师风、教师培训品牌等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意见,并对相关工作作了回应。

朱建华作了总结讲话。他表示非常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对教育工作的全情投入,主动承担起省里的各项任务,既做出了品牌,也做出了效果,特别是对作为教育部师德师风基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广东省师德师风巡讲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品牌,以及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开发出全国首个基于AI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等工作表示赞赏。对接下来的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等为目标,落实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工作。二是擦亮品牌、扩大影响、选树标兵,要善于在国家政策上找到有关教育的“切合点”,提前做好相关工作策划与部署。同时,要统筹整合学校各项力量,理清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形成若干个工作主抓手,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工作的延伸与拓展。三是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建设,融合粤港澳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努力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

我校“智能升级,何以为师”暨教育部 “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工作启动会成功召开

来源/教务处、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10月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智能升级,何以为师”暨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工作启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副处长郝杰、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文海、教务处处长熊建文、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叶欣、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启买、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穆肃以及部分教研室成员代表现场出席。会议全程网络同步直播,来自全国110所高校和98家基础教育区校的教研室成员代表在线出席了启动会,通过线上直播间观看会议的人数最高峰时达17196人,反响热烈。会议第一阶段由熊建文主持。

郝杰在致辞中表示,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总体框架下启动了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搭建教研信息平台,旨在激活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助力教师教研朝更加便捷、高效、普惠、个性的方向发展,引导老师们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从而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郝杰指出,虚拟教研室建设是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推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前期准备工作扎实细致、顺利完成了理工处委托的虚拟教研服务工作任务,期待能够在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推动下,发挥华南师范大学的牵头主体作用,共建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发挥教指委在咨询指导方面的重要功能,推动教研活动往高质量和体系化方向提升,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教师。

姜琳在致辞中指出,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虚拟教研室是信息时代新型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为实现高效率教研协同、高质量资源共享、高水平教学服务提供了发展平台。由华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建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体现了学校在虚拟教研和“人工智能+教师培养”领域的影响实力。姜琳希望教研室在未来能够适应智能时代的教师培养需求,通过校际协同和虚拟教研途径落实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形成更为丰硕的教研理论与实践成果。

陈文海首先对教育部高教司、广东省教育厅长期以来对我校本科教学和教师教育工作的指导、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在其漫漫办学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奋进者”角色,始终走在广东教育改革前列,在推动广东基础教育改革、引领广东地方高校发展、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陈文海强调,“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办学思路。学校高度重视新师范内涵建设与教师素质提升”;“加强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培养,是党和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校主持牵头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从今年5月的28家创始共建单位,快速发展到有全国110所高校、98个区域及中小学,共208家单位参与教研共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由高校学者、学科专家、骨干教师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愿景和雄厚实力的虚拟教研共同体”。陈文海对虚拟教研室寄以厚望并提出要求,希望其能通过更深层次和更宽广度的教师教研交流,积极探索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新样态,一起携手迈向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为培养胜任智能化挑战的教师、助力教育数字转型共同奋进,打造出全国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华南师大品牌。

启动会上,“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专家组成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教授作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方案汇报。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虚拟教研室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领导下以服务师范生和各类在职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核心,团结和协同参建单位共建“基于华师、面向广东、服务湾区和辐射全国”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共同体,从而培养胜任智能化挑战的教师,助力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胡小勇介绍,依托学校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研室未来建设内容将主要围绕“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四方面开展,以培养智能教育的“种子教师”和“领头雁校长”;自获批以来,教研室在机制建设、资源建设和指导服务三方面已经建成系列成果,在全国快速形成影响力;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正在研发国内第一套面向师范生培养的智能实训关键技术系统,并将推动规模化的场景应用。

会议当天发布了虚拟教研室宣传短片、工作简报,还邀请了包括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专家组副组长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唐瓷教授、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李立副院长,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生智能实训关键技术与场景示范产学研基地代表刘阳博士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教研报告和分享。五位专家和成员代表分别通过“数字化转型、5G+智慧教育、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智慧教育生态、人工智能助力师范生教学”等切入点,为线上和线下一万七千余名观众作了精彩报告。穆肃主持了这一阶段会议。

在会议自由发言环节,教研室核心成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教授表示,高校、中小学校和教育教研机构深度融合,是“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非常重要的特点,值得在全国推广。他对教研室未来工作提出建议:一是利用虚拟教研室实现跨时空、跨学校、跨学科教学研究的新形态,探索创新合作机制;二是注重不同学科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将实际教学改革工作和虚拟教研室工作相结合;三是对不同领域的智能教学研究并行推进,助推教研室快速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教研室核心成员、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正高级教师王同聚在发言时表示,希望虚拟教研室将让更多中小学教师受益于高等教育领域学者专家的引领指导,让基础教育系统能够在虚拟教研室的示范辐射下,取得更具有显示度的重要成果。

我校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2022年中英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

来源/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10月28日,我校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2022年中英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我校副校长杨中民、副校长马卫华、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谭伟红,阿伯丁学院执行院长吴剑丽、党总支书记张长海,阿伯丁大学副校长Alan Speight、副校长Ruth Taylor、对外事务主任Jenny Fernandes、自然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David McGloin等联合管理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沈丽玲,阿伯丁学院教学副院长沈映珊、行政副院长陈欢,国际联合学院副院长李丹凌,阿伯丁大学国际合作关系主管Katja Christie、阿伯丁学院英方副院长Tryphon Lambrou等列席会议。会议由吴剑丽主持。

会上,马卫华、Alan Speight分别就两校涉及阿伯丁学院合作办学事宜进行情况通报。接着,张长海、沈映珊、Tryphon Lambrou、吴剑丽先后就阿伯丁学院年期间招生录取情况、财务情况、学生学业表现、教师招聘进展,以及发展工作事项等进行专题汇报。Katja Christie、陈欢、Ruth Taylor结合运行管理委员会报告、学术委员会报告对过去一年学院的重点工作进行汇报。联合管理委员会对各项议题和文件报告进行了审议。

最后,杨中民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华南师大始终高度重视国际化工作,阿伯丁大学作为学校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经过多年合作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和深厚的情谊。中方将继续秉持“高起点、高水平、高目标”的发展思路,贯彻“务实、创新、包容、可持续”的办学理念,密切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交流协作,携手推动阿伯丁学院特色化办学、高质量发展,努力将阿伯丁学院打造成具有品牌效应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承办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中南区交流活动

来源/国际文化学院、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

10月2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中南区交流活动在线上举行。中南区组委会领导小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中民代表学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杨中民指出,学校受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再次承办中南区交流活动的组织工作,协调构建交流国际中文教学技能的平台,倍感珍惜、深受鼓舞。本次交流活动汇聚中南区深耕国际中文教学领域的10位专家、来自24所院校的28支交流团队,携手打造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盛宴,充分展现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以新标准创新中文教学”的孜孜以求、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这将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作出新贡献。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是华南师范大学对外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接下来将进一步整合力量,创新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左鹏军代表评审专家发言,他列举28份交流作品的基本情况,归纳专家们评审过程中的观察与认识、想法和建议,认为各交流作品充分展示不同场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动向、新成果。同时希冀各交流作品注意关注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动向、新趋势,以产生更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来自中南片区的华中科技大学骆琳、暨南大学王琪阳、广西大学朱彩萍,分别代表所在国内高校团队、海外孔子学院团队发言,表达和合共融、携手赓续汉教英雄精神的志气与愿景。各高校团队通过CLASSIN平台与评审专家连线进行展示汇报。他们或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形式,贯通挖掘中国概况故事;或融汇“中文+”教学资源,赋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或以视频引入,打造沉浸式中文课堂体验;或精心准备教材文本,展现扎实的专业功底。

评审专家认为,交流作品课程类型广泛,符合语言教学规律,注重语言教学实效,教学方式新颖,视频制作精良,充分展现了精湛的教学技艺、广博的文化知识、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宽阔的国际视野。

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秦洪雷作总结发言表示,各高校团队呈现精彩,评审专家点评细致到位,承办方及各高校后勤保障团队分工有序、周密推进,共同为交流作品的完美呈现和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通过此次活动,大家共同为后疫情时代大展拳脚积蓄能量,为建设世界范围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共同体而努力前行、砥砺奋进。

此次线上交流活动面向中南区高校进行线上实时直播。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吕蔚主持当天活动,副院长方清明、副书记陈晓玲,以及众多师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中南区交流活动以“以新标准创新中文教学”为主题,以推动国际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实现融合共进,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和国际中文教师队伍建设为宗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南区各高校积极参与其中。自7月启动以来,历经队伍报名、作品征集、课程设计介绍、院校互动交流等多个环节。线上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历时近四个月的2022“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中南区交流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我校组建服务汕尾研支团,成为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3年组建以来,已在贵州省罗甸县、册亨县,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广西凌云县设立支教点。今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团省委的工作部署,组建“华师研支团汕尾分队”,这是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在全国和全省都具有示范意义。

我校汕尾研支团组建,成为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

研支团汕尾分队首届成员分别来自国际文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和文学院,五名研究生休学一年,主动请缨到汕尾龙山中学支教。

近日,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启动仪式在汕尾陆丰市龙山中学举行。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支部书记吴阳平,陆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芳,汕尾团市委书记刘莉丽,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谷红丽,团委书记连泽纯等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启动仪式上,吴阳平对我校支教工作充分肯定并为广东首支服务省内研究生支教团授旗;谷红丽、连泽纯分别向乡村外语教育帮扶、筑梦悦读图书角项目对接单位授牌。

研支团聚焦汕尾基础教育,开展特色支教帮扶

五位志愿者扎根三尺讲台,牢记育人使命,分别担任初一年级语、数、英老师,支教一个多月,已完成346个教学课时,团队成员均带班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不断创新,班级建设初见成效。此外,汕尾分队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相继开展了红色文化研学活动、筑梦悦读图书角、静待花开女生会、迎国庆红歌会等特色活动,被官方媒体转发报道累计达11次。

接下来,汕尾分队将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任务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把华师汕尾校区作为大后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将汕尾的红色文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发挥支教团的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助力汕尾教育振兴。

学校张桂光教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

近期,学校文学院教授张桂光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大词典》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滚动资助经费40万元,总项目经费120万元。《商周金文大词典》、《毛泽东口述史料的搜集、校勘、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连续获得滚动资助是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商周金文大词典》重大项目2020年获批。该项目以商周时期的铜器铭文为材料,充分吸收宋代以来金文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前贤时哲编写字书、尤其是古文字字书的方法、经验,在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辞书学等理论的指导下,整理见于商周铜器铭文的字词,以字带词,对商周金文字词进行全面搜集和诠释,编纂一部供铜器铭文阅读和研究,以及汉语、历史、文献、书法等相关领域使用的大型工具书——《商周金文大词典》,同时建设相应的数据库,方便学界使用,实现工具书价值的最大化。

项目获批以来,项目团队在首席专家张桂光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著录与研究资料的整理,制作“商周金文释文全编”,以《铭图》三十五卷和《铭续》三卷为基础,录入释文,并对释文进行校勘、形式标记;编写“商周金文著录目”,根据《青铜器论文索引》《青铜器论文索引()》与《青铜器论文索引()》,搜集研究论著,同时增补了以上各书漏收及2007年之后的研究资料,现收集相关研究论著文章总计5947篇,已制作完成最新的著录表。二是诂训资料梳理与词条撰写,以《说文》十四卷为序,安排任务责任到人,现已完成五分之一的词典词条编撰任务。三是推进数据库的建设,已经完成“功能菜单区”“词典编纂人员工作平台”的搭建,数据导入、导出、批量勾选、高级检索等功能也已完成搭建,“商周金文大词典数据库”词典编纂人员工作平台与数据管理系统已投入内部试用阶段。

我校美术学院获批广州市教育局600万重大横向课题

来源/美术学院、社科处

近日,由我校美术学院罗广教授主持申报的2022年“广州市学校美育工作质量提升服务项目”,经过竞争性投标成功获批,立项经费达600万元。这是我校艺术类横向课题的新突破,也是多年来我校美育工作培根铸魂的重要体现。

广州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强化美育建设,于2019年启动广州市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事业发展专项工作,联动省内各大高校及相关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提升全市中小学体育与美育水平。此次我校美术学院联合音乐学院共同承接了广州市学校美育工作重大横向课题,项目将历时3年,旨在开创学校美育工作的新局面,通过学校美育工作质量行动的开展,全面提升试点学校美育工作质量,提升学校美育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为试点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研讨交流的资源及平台,将试点学校逐步打造成为全市美育发展引领的示范基地。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南方教育高地,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用美育“培根铸魂”,实施美育浸心计划,推动美育品牌行动,做优美育教育体系,做实美育社会服务,开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工作新格局。此次横向课题的立项,也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聚焦教育事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项重要突破。

我校体育科学学院获批广州市教育局1210万重大横向课题

来源/体育科学学院、社科处

近日,由我校体育科学学院杨忠伟教授主持申报的2022年广州市教育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工作服务项目,经过竞争性投标成功获批(项目编号:),立项经费1210万元,这是我校体育学科作为全国A类学科的优势突显,也是我校推动华南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2030健康中国行动计划》,促进广州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该项目依托我校体育学优势学科,为期3年,每年对全市11个行政区,涵盖1600余所中小学的20余万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测试。旨在建立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研判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完善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为广州市制定青少年健康政策及工作规划提供参考。这一项目是体育科学学院继2020年获批广州市教育局体育高水平团队培养项目后又获得的社科类重大横向课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学校体育要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我校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南方教育高地,始终坚持将体育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体育事业摆在学校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持续聚焦中国体育建设,不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梦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体育学优势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体育发展内生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获资助金额创新高!我校24个项目获广东大学生 “攀登计划”专项资金资助/articles/s318-4

中国知网第二篇被引逾万期刊论文产生,作者还是心理学院温忠麟教授

至2022年10月9日为止,心理学院温忠麟教授领衔发表在《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一文,被10012篇论文引用,成为中国知网第二篇被引过万的中文期刊论文。为此,《心理科学进展》编辑部专门发了一条推文,随后澎湃新闻跟进发表了长篇推文对作者进行介绍,并被腾讯、网易、搜狐、新浪、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等各大网络平台和媒体转载。

在中国知网近6千万篇期刊论文被引排名前十位中,温忠麟教授领衔的论文占了三篇。论文“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2004年《心理学报》)被引13503次,排名第一;另一篇论文“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2005年《心理学报》)被引7678次,排在第六。

温忠麟教授主要研究心理计量方法,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分析等方面有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中英文论文都被广泛引用。在中国知网查询高被引作者可知,他是国内心理学科被引总数最多的作者。在Google Scholar上总计被21700多篇论文引用。

《求是》杂志刊发我校陈金龙教授、周建伟教授理论文章:成就伟大事业方能实现伟大梦想

近日,《求是》2022年第19期刊发了我校“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陈金龙教授、周建伟教授执笔文章《成就伟大事业方能实现伟大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文章从三大方面力证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其次,从更为深邃的理论指导、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等四个方面证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最后,提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握历史主动、增强战略定力等,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以重大项目、重大成果、重要平台为牵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2019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获批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重大平台,坚持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获批“习近平新时代观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习近平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论述及理论创新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研究”等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三年来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发表了36篇理论文章,出版《中国马克思主义进程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话语建构》《经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著作十余部,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学术支撑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信学院教授钟柏昌团队在Science、Nature连续发表政策评论

来源/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journals”(保持开源期刊的信誉)。文章认为,开源期刊出版为全球学术繁荣做了重要贡献,然而,不断高企的论文处理费和快速增长的发文量正在不断侵蚀人们对开源出版的信任。为此,该文提出了应对开源出版野蛮扩张的一些具体建议:一方面,应由具有较高信誉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构建富有弹性的论文处理费支付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大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开源出版质量和数量的监管力度,如进一步完善和推广中国科学院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等。

like?”(中国STEM教育的顶层设计将走向何方?),全面分析了我国跨学科教育(STEM教育)所取得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深入探讨了STEM教育本土化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现实困境和发展路径,并全面介绍了我国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颇具特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近期,钟柏昌应邀担任该刊编委并出任“STEM Education”专栏的客座编辑。

该团队持续关注教育与科研政策问题。早在2020年抗疫之初,不仅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发表教育抗疫的时评、专访、采访,而且积极面向国际高水平期刊投稿,在Science杂志先后发表了2篇e-Letter评论文章,向国际读者宣传了中国教育抗疫的经验与逻辑。

据了解,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目前拥有两位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钟柏昌和詹泽慧,教育技术学科在国际论文发表方面处在国内教育学领域的第一梯队。

体育科学学院老师王亮执法WTT澳门冠军赛2022比赛

10月19日-23日,学校体育科学学院老师王亮,受中国乒乓球协会委派和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邀请参加在澳门举办的WTT澳门冠军赛2022裁判工作。这是王亮于2022年1月19-23日参与执裁WTT澳门冠军赛2021中国之星比赛后第二次在澳门参加本项赛事的裁判工作。

王亮老师执法韩国和法国运动员比赛瞬间

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于2021年启动,成功开启了职业乒乓球运动的新时代。WTT赛事系列包含四项顶级赛事,包括:大满贯赛事、WTT冠军赛、WTT挑战赛系列,以及作为整个赛季收官之战的WTT世界杯决赛。此外,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还将举办WTT支线赛事系列、WTT青少年系列赛事,为年轻球员们创造成长通道。

本次赛事汇集国际乒联单打世界排名前30的男女球员,以及两名外卡选手。经过五天的激烈角逐,中国乒乓球队孙颖莎、陈幸同获得女子冠亚军,王楚钦、樊振东获得男子冠亚军。

王亮长期从事乒乓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组织等工作。自2005年入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以来,一直参与乒乓球队日常训练和竞赛工作。在2022年5月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带领华师乒乓球队乙A组获得女子单打冠、亚军,男子单打第三名和混合双打第三名等优异成绩,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教练员”荣誉称号。2022年6月和7月,先后参与组织广东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和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并担任裁判长。

图文来源 | 华师新闻网  晚安华师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陈章瑞、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于雪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顾军声
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定,公司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证券事务部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境
名称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签字会计师姓名 张萱、陈秋霞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收益(元/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差异情况 
损益后的净利润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
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
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
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
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
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
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
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
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
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
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
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
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
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
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
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
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
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
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
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
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
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
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
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
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
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
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
业外收入和支出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业务是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化肥贸易以及农药的生产销售。 
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为农作物种子业务,产品涵盖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多种农
作物种子,分别由公司所属的河南地神等 7家种业子公司开展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生产和
销售。公司种业的核心产品是玉米种子、小麦种子和水稻种子。 
在研发繁育方面,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种子企业合作为辅
的模式。公司以常规育种为主,启动了分子育种,在全国主要玉米生态区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通
道试验网络,建立区域性小麦和水稻筛选测试平台,构建系统的商业化研发体系。 
在生产方面,主要采取委托第三方生产的模式,在种子生产优势基地,按照生产计划与委托
种子生产商签订生产合同,约定生产面积、数量、质量标准和价格,由委托生产商组织生产,公
司对生产全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以保证生产的种子质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在营销服务方面,采取“公司+经销商+农户”或“公司+种植大户”以及种药肥一体化服务等
多种销售模式,开展种子营销服务。公司销售以县级代理为主,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土地适度
规模经营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的涌现,公司在重点优势区域逐步开展大户直销、全产业链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与经销商或种植大户签订销售协议,经销商或种植大户按照公司的规定付款
提货,公司负责市场维护和全程服务,销售结束后,公司根据年度销售政策与经销商或种植大户
化肥贸易业务由所属的华垦公司开展,主要从事用于农业种植的化肥产品进口,化肥产品分
为氮磷钾复合肥、资源性钾肥、国家政策扶植的特种肥料等,根据国内客户的需求进行采购并销
售。目前,华垦公司逐步建立自有品牌,开展化肥产品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指导与推广工作。农
药业务由所属的河南农化公司开展生产经营,主要产品为 MEA、DEA、乙草胺原料药和喹草酸原料
药等,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保证下游客户生产需求。 
(二)行业情况说明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
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 2011年以来,国家对种业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
国家对种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种子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种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促
进了种业快速发展。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为导向,全面促进农业高质
量发展。政策支持扶优扶强,种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优势资源进一步向龙头企业聚拢,一些
有研发实力的大中型种子企业快速发展,形成强者更强的市场格局。近年来,我国种业品种更新
换代加快,节水节肥节药、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以及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的绿色新品种具有广
阔的市场空间。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从种子供应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为我国新型农业主体
(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种植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综合农业服务,包括农机、
农资、种植方案、收储、粮食加工和金融服务等。农作物种业属于长周期行业,受国家政策及产
业环境的影响较大。2019年国家种植结构调整重点是巩固玉米调整成果,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
稻和小麦面积,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受国家种植结构调整、品种审定制度和粮食收储政策改革
对种业的持续影响,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种子市场化进程加快,同质化品种“井喷”创新高,加
之国家取消或放宽外资种业准入限制,给国内种企带来了更多挑战,我国种子市场处于供大于求、
持续低迷的形势,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行业利润有所下降。 
公司总部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是中国种子行业信用评价 AAA级信用企
业,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所属的种业公司中有 5 家是“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4
家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公司在产品研发、种子生产、品种及品牌推广、渠
道建设、创新营销模式和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行业优势,具备较强的市场竞
争力和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公司种业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前列。 
2、化肥贸易及农药业务 
受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环保升级、“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诸多因素影响,
化肥行业整体需求呈减缓态势。2019年国内化肥生产总量及进口化肥总量较去年均有较大幅度的
增长,同时价格整体处于高位运行,终端市场销售压力有所加大,引发进口化肥库存高企。2019
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剧,造成化肥进口成本增加。虽然 2019
年化肥出口关税下调,国产化肥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国产化肥在国际上的价格等竞争优
势不具备持续性,国内化肥产业仍然过剩,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复合肥、特殊功能
的新型特种肥需求的日益增强,有利于进口化肥产品替代部分国产化肥产品,化肥产业结构的不
断优化促进进口化肥数量持续稳步增加。 
公司所属的华垦公司,是国内拥有化肥进口经营权的四家公司之一,从事化肥进口贸易业务
多年。在当前化肥行业竞争激烈和宏观经济形势及市场行情的影响下,经营业绩易受合作方的经
营情况和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为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维持企业持
续经营能力,华垦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经营策略及结构,积累和摸索市场销售情况,提升服务质量
和内控制度建设,全力维护大客户合作关系,同时着力扶持中小客户的发展,积极开拓新业务、
新品种,特别是新型特种肥的进口数量持续增加,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增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低稳发展后,农药行业在深入改革和调整上更进一步,但原药强、制剂
弱的整体情况仍未改变,长期以来国内厂家以量取胜,行业同质化严重,部分产品供需矛盾巨大
的情况尚未改变。受管理新政、环保、安全重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压力,部分农药企业
将缺乏生存空间,中小产能企业出清加快,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 
公司所属的河南农化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主要从事酰胺类除草剂原料药、中间体以及喹草酸
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较大的酰胺类除草剂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之一。随着
环保安全监管升级,农药行业大批落后产能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河南农化产品市
场份额将进一步巩固。 
二、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公司种业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包含公司总部在内共有 5
家全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 家所属企业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在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区域
优势,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地神”、“禾盛”、“天泰”等多个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或省
级著名商标。作为种业的一线品牌,具有很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之遍布全国的多级营销
服务网络,为公司新产品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所属华垦公司是国内拥有化肥进出口经营
权的四家公司之一,河南农化是全国农药百强企业。 
2、公司主打产品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公司目前已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群。国审泛
玉 298、天泰 619 等多个玉米新品种呈稳步上升的推广势头,在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形成了后发的
群体优势;扬麦、洛麦、泛麦等系列小麦新品种持续巩固公司小麦种业的领先优势;在保持籼稻
主产区常规籼稻种子经营规模领先的基础上, 十多个水稻新品种审定推广,进一步丰富了品种梯
队,将持续支撑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3、公司科研能力持续增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目前已具备较强的科技竞争力。公
司拥有一支人数众多、学历梯度合理的研发团队;拥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完善的试验设施;
拥有农业部籼稻新品种创制与种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作物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国家级
和省级资质的研发平台;拥有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的大量种质资源,每年均有大批新组合参
加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众多的优秀新品种审定推广;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生态区的绿色通道联
合测试体系;紧抓国内外科技资源整合,构建了开放式育种模式,使公司保持科技的领先地位。 
4、公司由原来的外延发展进入到内生与外延并重发展的阶段。公司将延伸种业产业链,积极
拓展下游新产业,择机整合行业及关联产业的优质资源,探索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促进转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在业务方面,品
种研发取得新成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种子生产计划管理和生产协同,提质降本;强化
营销,积极拓展新业务,力争业绩稳中求进;在管理方面,以“双百行动”为抓手,创新机制,
强化内控,并建立重点战略推进的长效机制,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36亿元,同比上升 49.02%,具体经营情况分析如下: 
受玉米粮价回暖,畜牧业、加工业增长拉动,2019 年玉米种子市场转暖,需求与去年基本持平,
玉米种子供给过剩略有缓解,公司在保持原有优势品种销售的基础上,加大不适宜品种淘汰速度,
加快品种更新步伐,优化销售渠道,加大促销和推广力度,尤其是一些区域性品种的市场行情较
好,公司玉米种子销售收入整体略有增长。 
2019年小麦大面积丰收,质量普遍较好,农民自留种率明显提高,小麦种子需求量总体减少;同
时,由于小麦商品粮收购价下调,种植效益下降,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加剧了小麦种子
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小麦种子量价齐跌。公司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订单小麦业务、采用
多种营销方式等措施,使得小麦的销售同比虽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 
年,受国家调减长江流域部分双季稻产区和东北地区寒地低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政策效应的持续影
响,直播稻、双季稻改单季稻面积进一步扩大,水稻种子需求量有所下降,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品种结构,加大新品种的市
场宣传力度,报告期杂交水稻品种销量增加,使得公司水稻种子的销售收入同比有所增加。 
2、化肥贸易及农药业务 
2,856.51万元,同比增长 28.52%。随着国家加大对新型肥料的政策支持和农户理性用肥意识的提
高,新型肥料的认可度和使用量不断增加,进口量稳步上升,给公司化肥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
遇。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在肥料业务方面深挖资源,一是专注化肥产品的引进与销售,努力克服
市场影响因素,做好风险控制;二是加强化肥产品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上
述措施使得化肥业务的销量和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长 41.12%。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MEA下游主要产品市场受阻,国内及出口总量显著下降,
另外,按照环保要求执行限产或错峰生产,公司农药业务主要产品 MEA产销量出现下滑。但公司
抓紧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结构,DEA、喹草酸毛利水平较高,使得农药业务毛利同比上升。 
报告期内,面对竞争更趋激烈的经营形势,公司继续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围绕公司发展
战略目标,公司和各所属企业齐心努力,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开展了如下重点工作: 
1、品种选育、生物育种能力取得新成果 
2019年,公司及所属企业共有 41个新品种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3个花生品种通过国家或
省级登记,13个品种通过多省引种备案,7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这些新品种极大地
丰富了公司的品种结构,为公司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公司总部生物育种分子实验室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各所属企业玉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背景分
析,根据亲缘关系划分“杂种优势”群体。建立了 DNA指纹图谱管理系统,一是帮助育种人员进
行合理组配,提高育种精准度,提升育种效率;二是有效管理和协调公司各所属企业种质资源及
育种策略;三是加强对种质资源的管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2、加强种子生产计划管理和生产协同,提质降本 
一是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和落实,所属企业按照“以销定产、产销匹配”的原则,制定和落实
生产计划。根据严峻的市场形势变化,各所属企业生产安排更加务实,严格控制衰退期的老品种
和高库存品种增加;二是继续开展相关玉米品种的统一协同制种,探索统一协同制种的长效机制;
三是优化制种基地和委托制种商,加强生产关键环节的指导和监督,继续推进种子生产“提质降
3、强化营销,开展协同营销,创新营销模式,积极拓展新业务 
公司所属企业加强市场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拉动和促进种子销售,通过加大各种现场
推广会力度,公司和品种的市场影响力及知名度大幅提升。在营销协同方面,河南地神与湖北种
子合作开展泛玉 298的销售,洛阳中垦与河南地神继续协同开发“洛麦 26”市场,湖北种子、武
汉湖广农科与江苏金土地在湖北市场协同开发“扬麦 20”市场;山东中农天泰推进玉米品种协同
推广,联合其他所属企业加速优势品种省外市场的开发。在创新营销模式方面,一是拓展种子直
销业务。山东中农天泰以玉米天泰 619、中天 301 作为突破口,面向种粮大户直销种子,并探索
“种药肥+农业保险”套餐服务;江苏金土地针对重点直销客户,在播前定好下年销售计划,在附
近农场就近安排种子生产,在完成销售计划的前提下按照种子成本加品种权费的方式结算,减少
代理商资金压力,强化生产计划管理,促进销量提升;二是探索订单农业。江苏金土地依托扬麦
生产产业化联合体,推进扬州及周边地区小麦“一区一品”产业化发展,拉动种子销售。 
在拓展新业务方面,公司总部在东北布局“中垦玉 22种肥一体化示范点”,江苏金土地牵头
组建了“扬麦生产产业化联合体”拓展订单农业,在东北地区与公司总部玉米种子协作开展“种
肥一体”试验示范;华垦公司联合所属种子企业,一是将硫酸钾钙镁产品在多地联合开展试验示
范,二是向国外有关厂商定制专用化肥联合推广,三是与国内领先的化肥企业联合拓展小麦和化
肥业务;河南地神与相关酒厂、面粉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农业;山西潞玉开展“种肥药、农机、
农技”一条龙服务等。 
4、农药业务稳健运营 
公司的农药业务主要由所属河南农化开展,报告期内公司对河南农化采取了如下整合措施,
督促河南农化保证生产,稳健运营。一是生产降本增效,提高安全环保水平。确保现有装置稳定
运行,进行技术改造,协同稳定上下游渠道,提高装置有效生产时间,增加产量,降低折旧和摊
销;二是依据现有资源盘活闲置装置,同时拓展下游产品的开发,积极分摊市场风险;三是完善
现有装置的同时依托目前的资源积极拓展新项目,在现有装置或小投资的基础上向上游及横向拓
展新产品;四是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稳定核心员工队伍,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引进高水平专
业人才。通过上述措施,河南农化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2019年继续实现盈利。 
5、机制创新,强化内控,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混合所有制特点的管控模式 
2019 年,经公司申请并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公司入选“双百企业”名单。
公司将 2019年定为管理提升年,以“双百行动”为抓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创新机制、
加强内控,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混合所有制特点的管控模式,全面管理提升水平。在机制创新方面,
一是所属企业管理层推行聘任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二是重考核,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奖惩机
制,对所属企业管理层实施绩效考核,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一企一策,
与全部所属企业签署目标责任书,持续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激励与管理模式。在强化内控方
面,一是持续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修订、增补多项制度;二是强化流程管理和关键节点控制,
推进建立所属企业分级授权机制,同步强化种子生产计划、存货与质量、营销政策、应收账款、
重大合同等关键环节监管;三是强化组织管理,公司总部开展组织机构改革,提升专业化管理能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农资贸易板块: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毛利率比上年增减(%) 
小麦(种子) 种子
玉米(种子) 种子
小麦商品粮 采购
玉米商品粮 采购
水稻(种子) 种子
要因为所属企业部分包装物集中采购,包装费减少 92.34万元。 
主要因为:河南农化部分产品未开工,车间折旧费计入当期费用增加 1,753.43万元;江苏金土地
要因为:所属企业研发领料减少 225万元,委托外部研究费用减少 22.43万元。 
主要因为:所属企业银行贷款规模减少及融资结构调整,利息支出同比减少 1,015万元。 
(1)公司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023.49万元,比上年增加 839.2万元,主
要原因:农药业务采购支出减少,以及化肥业务收入增加。 
元,主要原因:本期购买保本型理财支出增加。 
(3)公司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78.97万元,比上年增加 13,829.43万元,
主要原因:本期银行贷款规模及利息支出减少。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冻结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专项资金、信用证
保证金及维修基金 
请参阅本报告第三节、第四节的相关内容。
农林牧渔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2019 年国家种植结构调整重点是巩固玉米调整成果,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和小麦面
积,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为巩固玉米调减成果,国家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
种植面积。受玉米粮价回暖,畜牧业、加工业增长拉动,2019年玉米种子市场转暖,需求与去年
基本持平,玉米种子供给过剩略有缓解;受国家调减长江流域部分双季稻产区和东北地区寒地低
产区水稻种植面积政策效应的持续影响,2019年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下滑,直播稻、双季稻改单季
稻面积进一步扩大,优质常规水稻持续挤压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水稻种植的比较效益持续下滑,
水稻种子需求量和价格“双降”,尤其是早稻杂交种子销售出现“断崖式”下降。水稻老品种过
剩压力加剧,品种“优质化”加速,优质品种受到市场青睐;2019年小麦大面积丰收,质量普遍
较好,农民自留种率明显提高,小麦种子需求量总体减少。同时,由于小麦商品粮收购价下调,
种植效益下降,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加剧了小麦种子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市场竞争更加
激烈。受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收购价格调减、入市品种进一步增加、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叠
加的影响,2019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种子市场仍然处于供大于求、持续低迷的形势,市场竞
争更趋白热化。 
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玉米、水稻、小麦种子的销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公司玉米种
子业务在保持原有优势品种销售的基础上,加快品种更新步伐,优化销售渠道,加大促销和推广
力度,尤其是一些区域性品种的市场行情较好,公司玉米种子的销售收入整体略有增长;公司在
水稻种子业务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品种结构,加大新品种的市场宣传力度,报告期杂交水
稻品种销量增加,使得公司水稻种子的销售收入同比有所增加;公司在小麦种子业务方面,加大
宣传力度,积极推进订单小麦业务,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小麦的销售同比虽略有下降,但基本保
2、根据农业农村部颁布的《到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化肥总量需求逐年下
降,粮食价格的低位运行、国家收储政策的变化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汇率波动加剧等对化肥
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国家对新型肥料的政策支持和农户理性用肥的意识提高,对新型
肥料的认可度和每年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新型特种肥的进口持稳步上升趋势,给公司化肥业务的
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受此影响,2019年公司新型特种肥销售数量同比增长 14.95%。 
3、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MEA下游主要产品市场受阻,国内及出口总量显著下降;
加之国家环保政策趋紧,处于“2+26”城市环保监管限制范围的工业企业需执行限产或错峰生产,
导致河南农化无法实现满负荷生产。受此影响,2019年公司农药产品的销量和收入与去年相比均
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公司抓紧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结构,DEA、喹草酸毛利水平较高,使得农药业
务毛利同比上升。 
2019年,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市场为导向,扎实、稳步和全面
推进品种研发、种子生产和营销工作,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种子研发方面,紧跟优质
化、绿色化、轻简化的主流市场需求,大力加快品种转型升级。在种子生产方面,继续加强对生
产计划管理和落实,调整品种结构,强化种子生产过程管理,严格质量管控,提质降本;在种子
营销方面,创新营销模式,深入村镇开展精细示范推广,强化技术服务,加强对气候等风险的认
识与防控,积极开展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加强市场品种精准定位,加大在品种最适合区域深耕市
场。同时,努力化解库存风险,加快出清积压和退出不适宜品种。在肥料业务方面深挖资源,一
是以贴心服务、专业水准系牢原有客户,二是提升化肥经营数量,增加利润,三是积极争取外商
在国内的大部或全部经销商的进口业务;同时扩大经销范围和渠道,加强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服
务。在农药业务方面,努力提高有效生产时间,增加产量,降本增效,提高安全环保水平,拓展
下游产品的开发,积极分摊市场风险。 
(一)行业地位 
公司行业地位:具体内容详见“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之(二)”。 
(二)竞争优劣势 
竞争优势:公司种子业务涵盖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主粮作物,“地神”、“禾盛”、“天
泰”等多个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或省级著名商标,有很好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加之遍布全国
的多级营销服务网络,产业基础稳定。玉米种子业务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小麦种子业务在黄淮麦
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水稻种子业务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市场
公司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公司总部在北京建立分子实验室,
所属企业分别拥有邦泰生物研究院、潞玉玉米研究院、禾盛生物研究院、地神农科院、扬州市现
代种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并在海南建有育种基地;拥有一支人数众多、学历梯度合理的研发团
队;拥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完善的试验设施;拥有农业部籼稻新品种创制与种子技术重点实
验室、农作物育种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育种玉米创新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资质的研发平
台;拥有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的大量种质资源,建立了覆盖国内主要玉米生态区的绿色通道
测试体系;公司开展内部协同研发和联合攻关,强化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自主研发能
力和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公司紧抓国内外科技资源整合,构建了开放式育种模式,使公
司保持科技的领先地位。2019 年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共有 41 个新品种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其
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的有泛麦 536等 7个。这些新品种丰富了公司的品种结构,为公司
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竞争劣势:公司涉足种业行业时间较短,与行业领军企业相比,综合实力仍有差距,目前种
子生产还主要靠委托制(繁)种,缺乏自繁基地。公司总部的专业化体系还不太完善,缺乏关键
要素培育和输出的能力,所属种子企业的营销团队整体略显薄弱,营销人员年龄老化、市场化能
公司的经营模式具体内容详见“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之(一)。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随着我国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等法规政策
的实施,我国三大主粮作物种子入市品种大幅度增加,品种同质化严重,品种更新换代加快。报
告期内,上游的种子行业仍然处于产能过剩时期,种子企业库存高企,种子市场供大于求,竞争
激烈,种子行业持续低迷。 
在下游种植环节,2019年国家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巩固玉米
调减成果;受调减“长江流域部分双季稻产区和东北地区寒地低产区水稻种植面积”的政策效应
持续影响,水稻种植的比较效益持续下滑;小麦收购价格同比下降,农户种植积极性受挫。下游
种植环节对种子的需求量总体减少。 
生产经营资质 有效期限 报告期内新增或变化情况 
A(京)农种许字(2017)第
D(京)农种许字(2019)第
BCD(豫)农种许字(2016)
C(豫周西)农种许字(2017)
A(鲁)农种许字(2016)第
CD(鲁)农种许字(2017)第
E(农)农种许字(2018)第
B(苏)农种许字(2017)第
C(苏扬)农种许字(2016)
BCD(苏)农种经许字(2015)
A(农)农种经许字(2015)
BC(豫)农种许字(2017)第
B(鄂)农种许字(2017)第
E(农)农种许字(2017)第
CD(鄂武洪)农种许字(2017)
G(农)农种许字(2017)第
C(鄂武开)农种许字(2017)
B(鄂)农种许字(2017)第
D(鄂武开)农种许字(2017)
E(农)农种许字(2018)第
A(鄂)农种许字(2018)第
(鄂武汉东新)农种经许字
(鄂)草种经许字(2016)第
CD(鄂武洪)农种许字(2017)
B(鄂)农种许字(2016)第
C(鄂武洪)农种许字(2016)
A(晋)农种许字(2017)第
D(晋长治长治)农种许字
A(农)农种经许字(2014)
96%喹草酸原药农药生产批准
97%精异丙甲草胺原药农药生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精异丙甲草胺农药登记证,
异丙甲草胺农药登记证,
取水许可证,取水(豫 0901)
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
证,濮排水许准字第(2019)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豫 O)WH
安全生产许可证,(鲁)WH安
取水许可证,取水(鲁聊莘)
化肥进口经营权,中华人民共
玉米 DH系育种:利用诱导系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染色体组加倍(自然加倍或药剂处
理)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的育种方法,该方法能快速获得纯系,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
种进程,同时也可快速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 SSR指纹图谱:由于不同玉米品种遗传组成不同,基因组 DNA中简单重
复序列(SSR)的重复次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通过 PCR扩增及电泳方法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划
分杂种优势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检测杂交种纯度和鉴定品种真实性。 
玉米:雄性不育化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二系杂交种制种技术和三系杂交种制种技术。 
小麦和常规水稻:三圃原种繁殖技术。 
(6). 使用的农场或基地等的所有制形式及取得方式 
通过承包或租赁方式取得土地或水域 
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为农作物种子业务,产品涵盖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多种农
作物种子,分别由公司所属的河南地神等 7家种业子公司开展,种子生产主要采取委托第三方制
(繁)种模式,由委托生产商组织生产,公司对生产全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确保生产的种
子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在种子营销方面,采取“公司+经销商+农户”或“公司+种植大户”以及
“种药肥”一站式服务等多种销售模式开展种子推广及服务。公司销售以县级代理为主,实行现
款提货,销售结束后返利的政策。 
存在与农户合作生产模式的 
注:上表中的“销售量”的单位为“吨”。 
采用经销模式的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种业公司的小麦、玉米、水稻种子销售以县级代理为主,重点区域推动
网络下沉,实行乡镇级代理、“种药肥”一站式服务、种植大户直销和“种子+保险”等多种模式
销售。据不完全统计,所属公司县级代理数量达到 1000多个,玉米、小麦和水稻代理商分别主要
分布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黄淮及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所属种业公司普遍实行现
款提货、统一市场零售价、禁止越区销售、销售结束后返利的政策。返利力度和结算价格随品种、
市场整体价格情况、代理商销售数量和遵守市场规则的情况而定,从而减小了市场风险,保证公
司利益,同时又能调动代理商的积极性和维护代理商的利益。所属种业公司加强市场服务,维护
市场秩序,防止区域间窜货和低价恶性竞争,保障市场稳定发展。 
客户规模小且较分散的 
有线上销售业务的 
3 按细分行业划分的公司经营信息 
注:上表中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的单位为:吨 
报告期内,公司及所属种业公司稳步推进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1)主要品种所处生命周期 
2019年公司主要经营的玉米品种有 30个,其中导入期品种 11个、成长期品种 7个、成熟期
品种 5个、衰退期品种 7个。主要经营的水稻品种有 23个,其中导入期品种 5个、成长期品种 3
个、成熟期品种 10个、衰退期品种 5个。主要经营的小麦品种有 30个,其中导入期品种 6个、
(2)在审品种的审核状态 
品种是种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核心,2019年公司继续做好品种审定工作,报告期内公司
及所属子公司已经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共计 41 个,其中包括扬辐粳 9 号、两优
升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已完成生产试验程序即将报审的品种有 23个,其中水稻品种 13个、玉米品种 9个、
(3)主要品种经营权来源 
2019年公司主要经营的 30个玉米品种中,自主选育品种 25个,合作育种品种 2个,购买品
种 3个;23个水稻品种中,自主选育品种 3个,合作育种品种 11个,购买品种 9个;31个小麦
同时,结合新品种选育工作,保证自身知识产权权益,本年度有 1个品种扬麦 27新申请了品
种已经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 
从事土地出租业务 
从事水产养殖业务 
从事水产捕捞业务 
政府补助情况详见第 11节财务报告附注―72、营业外收入之政府补助情况表和 82、政府补助。 
说明:以上表格中子公司财务数据为公允价值调整前数据。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2019年是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历史交汇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继续深入推进,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为导向,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政
策支持扶优扶强,种业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优势资源将进一步向龙头企业聚拢,给公司的发
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9年小麦种子严重供大于求,小麦粮食收购价下降,导致小麦种子销量销价大幅“双降”;
随着气候及市场需求变化,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加快,宜机收籽粒品种市场份额扩大,耐高温、抗
倒伏、抗病品种受到青睐,抗热性差的品种销售下滑趋势明显;水稻种业进入结构转型阵痛期,
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下滑,杂交水稻种子过剩压力加剧,品种“优质化”加速;品种审定制度改革
带来的“品种井喷”再创新高,市场争夺战进一步加剧;国家种业法制化建设进程加速,市场监
管强度加大,但市场上侵权套牌、无序竞争等问题依然突出;进一步扩大种业对外开放,大幅放
宽种业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种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化发展,但也将导致种业竞
争形势更加严峻。在上述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种子市场供大于求将呈常态化,种子行业的竞
争日趋激烈,也给公司种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各种挑战。 
2、化肥及农药行业 
化肥行业根据农业农村部颁布的《到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倡导“增产施肥、
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化肥总量需求逐年下降。同时,粮食价格的低位运行、国家收储政
策的变化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汇率波动加剧等对化肥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与此同时,
高品质、多功能的新型特种肥将是行业发展方向。随着国家对新型肥料的政策支持和农户理性用
肥的意识提高,对新型肥料的认可度和每年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新型特种肥的进口持稳步上升趋
势,给公司化肥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化肥需求总量逐年降低和农村劳动力短缺,种植
成本逐年加大的大背景下,化肥经营企业将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和变革,科技兴农、智慧农业将
是化肥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低稳发展后,农药行业在深入改革和调整上更进一步,但原药强、制剂
弱的整体情况仍未改变,长期以来国内厂家以量取胜,行业同质化严重,部分产品供需矛盾巨大
的情况尚未改变。受管理新政、环保、安全重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压力,部分农药企业
将缺乏生存空间,中小产能企业出清加快,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同时东南省份企业向西部搬迁,
大型企业特别是行业巨头的整合对国内中小型企业的未来生存产生巨大冲击,中美贸易摩擦对于
部分企业影响巨大,农药行业未来面临洗牌。 
3、农业综合服务业务 
随着土地流转加速,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对规模化种植的一揽子服务需要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加快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建
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商业模式,这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过程和阶段,也是目前发达国
家现代农业曾经和正在实施的路径。未来,农村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将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变,专
业化、一体化的农业综合服务企业和组织将成为农业生产新的主力军。 
公司的发展愿景为“树立农民规模化种田的信心,做现代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推动者”。公司
一是通过产融结合,整合并培育一批区域性、专业化、有市场竞争力的子企业群,夯实产业发展
基础;二是聚焦科技、强化营销,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三是择机延伸种业产业链,积极
拓展下游新产业,探索农业综合服务的模式创新,促进公司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在追求经济
效益最大化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为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我国种业产业升级以及保障我国
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2020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目标,通过优化和完善产业布局,
进一步夯实和拓展内生发展,发挥集团军优势,继续强化研发协同和科技资源整合,开展优势玉
米品种协同统一制种,开展营销协同,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提升科技创新和营销服务能力,增
强公司盈利能力。 
1、夯实发展基础,优化产业布局 
公司种业板块继续聚焦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核心业务。玉米业务方面,公司总部玉米自营
业务继续加快布局东北极早熟、早熟细分市场,开展新审定通过的玉米品种自营业务。所属种子
企业继续围绕黄淮海重点区域,整合各所属企业经营渠道,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继续探索营销模
式创新,做精、做细、做透市场,巩固区域优势,拓展西南和西北市场;小麦业务方面,协调发
展中筋、强筋和弱筋专用小麦,巩固和提升行业优势。积极探索酒粮业务,探索打通小麦产业链。
充分发挥公司小麦科技、基地、收储等优势,继续开展小麦订单生产,实现专种专收,延伸产业
链,提升优质小麦附加值;水稻业务方面,恢复和拓展出口和国际业务,实现国内、国外双轮驱
动发展。稳步实现水稻老品种的去库存和逐步退出,重点围绕优质水稻进行品种推广,加强优质
稻直播、虾稻等栽培技术探索,加强与大型米厂合作,实现优质优价,打通全产业链,提升产值。 
2、整合科技资源优势,开展联合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公司总部与所属企业的科技优势,充分利用种质资源、人才、技术、基地和资金等资源,
围绕重点核心技术和市场急需品种,开展联合攻关,实现技术和品种突破;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筛
选试验、绿色通道审定试验和新品种示范展示网络布局,建立高质量的品种评价和审定试验体系;
继续加强和国内外优势科研单位、育种家和企业的合作,获取优势科技资源,培育、挖掘和开发
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品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 
3、继续加强种子生产管控,开展种子协同统一制种 
坚持以销定产、产销匹配的原则,加强品种生产管控,从源头上把控库存风险。继续调整品
种结构,促进品种更新换代,防止盲目扩大生产面积。发挥集体优势,继续组织所属企业开展协
同统一制种,推进“提质降本”战略。同时,注重种子生产和加工的过程管理,确保种子发芽率、
纯度和净度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 
4、开展产业协同,继续探索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市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继续召开各类现场会,深入推进精准营销服务,提
升品牌影响力;加强产业协同,发挥集团军优势,发挥渠道和队伍优势,快速提升产品市场占有
率;继续探索营销网络下沉,提升渠道执行力;继续创新营销模式,持续开展“种药肥机”一体
化综合服务、大户直供、订单农业等模式。 
5、加强风险管控,实现精细化管理 
继续加强河南农化安全生产,加强产品线的技术改造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收益,确保
企业稳健运营;逐步完善考评与核算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地设置考核指标,逐步优化关键指标,
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对标分析,及时补短板,夯实发展基础,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行业宏观政策风险 
农作物种业属于长周期行业,受国家政策及产业环境的影响较大。2019年国家种植结构调整
重点是巩固玉米调整成果,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和小麦面积,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受国家
种植结构调整、品种审定制度和粮食收储政策改革对种业的持续影响,玉米、小麦和水稻等种子
市场化进程加快,同质化品种“井喷”创新高,加之国家取消或放宽外资种业准入限制,给国内
种企带来了更多挑战,我国种子市场处于供大于求、持续低迷的形势,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行
业利润有所下降。 
应对措施:面对严峻的行业宏观形势,公司发挥央企和上市公司的优势,积极参与和争取国
家农业、种业政策项目的制定和落实。以市场为导向,扎实、稳步和全面推进品种研发、种子生
产和营销工作,提升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内部资源,继续在产业发
展的优势区域积极探索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贯穿种植全程的一揽子
综合服务,努力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 
种业行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异常气候常态化,对种子示范推广、种子生
产的产量和质量、加工进度和成品质量、运输和服务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种子质量管控体系,合理分散基地,做到风险分散。针对常年
多发的风险制定和落实相应预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和制度的完善。结
合多年的生产经营经验,特别是在生产经营和推广方面,增强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意识。  
种子新品种研发存在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研发产品市场适应能力不确定性强的特点,
存在研发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以及产品适应性差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着力整合各所属企业研发力量,建立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提高企业研发能力。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开发相应的优势特色品种,继续增强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
新工作,加大技术、人才、资源引进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种子企业的交流、合作力度,
增强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公司现有品种的研判,精准定位品种的适宜推广区域,了
解推广品种的优劣势,做到风险可控。 
4、内部整合与协同风险 
近年来,公司巩固发展现有业务,实现内生式增长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并购等外延式发展方
式,对行业内优质企业实施并购,完善产业布局、拓展产业链条。并购后的内部整合与融合是促
进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不能有效完成对所属公司的管控融合,可能会导致协
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实现。 
应对措施:以“双百行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混合所有制特点的管控模式。创新机
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奖惩机制;强化内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总
部管理职能,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等方式,促合规、防风险,夯实管理基础;围绕总部战略,一
企一策,建立重点战略推进的长效机制;加快总部及所属企业的全方位整合,尤其是推动科技研
发、推广服务等协同提升工作。通过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挥
出协同优势的乘积效应。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农化在生产中使用的部分原料为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有害性
物质,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气排放物以及固废,存在因设备隐患或操作不当
等原因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同时存在因三废处理难度大、易泄漏等原因发生环保事件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节能环保责任书,落实安全环保的管理责任;加强安全
环保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的执行与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硬件设施投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
教育培训,规范生产操作规程,提高干部员工安全环保意识;构建责任落实有力、能力提升有序、
监督管控到位的三位一体的安全环保综合管理体系,努力将安全、环保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公司因不适用准则规定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未按准则披露的情况和原因说明 
一、普通股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一) 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包括现金分红政策)未发生变化,符合公司章程及审议程序
的规定,有明确的分红标准和分红比例,在审议利润分配政策时,独立董事发表意见,能够保护
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已分别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公司 2018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 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
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进行现金分红的条件,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 2018
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 3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 2019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因 2019年度公
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不符合现金分红的条件,按照《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
际情况,公司 2019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二) 公司近三年(含报告期)的普通股股利分配方案或预案、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或预案 
(三) 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情况 
(四) 报告期内盈利且母公司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为正,但未提出普通股现金利润分配方案预
案的,公司应当详细披露原因以及未分配利润的用途和使用计划 
二、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一)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或持续到报告期内的承诺事项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
农化在补偿期间内各年末的累积实际净利润高于或等于对
应期间的累积承诺净利润,则业绩承诺方无需对上市公司进
行补偿。否则,业绩承诺方应按约定计算的当年需补偿的现
金总额以现金方式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偿。 
郭文江 1、针对河南颖泰(已更名为“河南农化”)拥有的宿
舍楼、食堂及澡堂、配电室、办公楼、门卫房、铁艺围墙、
广场水池及澡堂管线等存在的产权瑕疵,河南颖泰原实际控
述建筑及其用地的合法手续,并承担因补办各种手续产生的
补办上述合法手续,河南颖泰因占用绿化地行为而遭受的一
切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的罚款、所拆除的违章建筑
物的建设成本、对河南颖泰正常经营造成的损失等,其本人
将在收到河南颖泰书面通知后 30 日内,及时足额地以现金
河南颖泰因上述占用绿化地行为而遭受的一切损失亦由本
人按上述方式进行补偿;如河南颖泰的前述办公楼、门卫室、
职工宿舍楼、食堂、门卫等建筑物及构筑物被政府拆除,其
本人将积极协助河南颖泰找到新的替代性场所,保证河南颖
泰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2、针对河南颖泰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中试车间、1
号仓库和铝泥库,河南颖泰实际控制人郭文江承诺:将尽最
大努力积极促使河南颖泰尽快办理并取得相应的房屋所有
权证。如因该等事宜给河南颖泰造成任何损失的,本人将在
收到河南颖泰书面通知后 30 日内,及时足额地以现金方式
向河南颖泰进行补偿。 
3、针对山东莘县颖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山东颖
泰”)土地权属瑕疵,河南颖泰实际控制人郭文江承诺:(1)
对于正在组织供地方案的 50 亩土地(根据山东莘县国土资
地实际面积约 39亩),将促使山东颖泰尽最大努力于 2015
年 12月 31日前取得相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如山东
颖泰取得上述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在评估基准日之
后发生的费用超出本次交易评估作价时预计的费用,则超出
部分由郭文江以现金方式向山东颖泰进行补偿;如果山东颖
使用权证》,则河南颖泰有权要求郭文江按照本次交易相关
《资产评估报告》确定的山东颖泰 100%股权收益法评估结
果作为交易价格(若期间发生增/减资,则相应调整)收购
山东颖泰 100%股权,且河南颖泰有权在相关资产的可使用
期限内租赁使用山东颖泰全部或部分资产,租赁价格参考所
租赁资产的折旧摊销成本加合理利润确定。(2)因上述事
宜给山东颖泰造成的任何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政府部门的罚
款、所拆除地上建筑物的建设成本、生产设备重新安放产生
的费用、对山东颖泰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损失等,郭文江将
在收到河南颖泰书面通知后 30 日内,及时足额地以现金方
式向山东颖泰进行补偿。 
公司于 2011年 11月完成收购广西格霖农业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格霖”)股权事项,股权出让方李
日裕等自然人承诺,广西格霖自交易完成日起当年以及以后
9个会计年度的实际盈利数不低于以下预测数:2011年 1550
日,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广西格霖 51%股权。
交易合同》,之后支付了全部股权转让款 5,622.75 万元。
2018年 11月 12日,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本次股权转让已完成,公司不再持有广西格霖股权。 
式持有河南枣花粮油有限公司 51%股权,枣花粮油原股东河
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做出承诺:枣花粮油成立之日至 2015
(备注:枣花粮油 2017年、2018年、2019年未实现承诺业
(二) 公司资产或项目存在盈利预测,且报告期仍处在盈利预测期间,公司就资产或项目 
是否达到原盈利预测及其原因作出说明 
2015年7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周口服务公司以增资方式持有河南枣花粮油有限公司51%股权,
枣花粮油原股东河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做出承诺:枣花粮油成立之日至 2015年 12月 31日,营业
完成盈利预测数,2016年度累积完成盈利预测数。2017年枣花粮油未完成业绩承诺,按协议约定
河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应补偿给周口服务公司 106.56万元,已向承诺方发函,尚未补偿到位。2018
年枣花粮油完成净利润业绩承诺,未完成营业额业绩承诺,按协议约定河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应
补偿给周口服务公司 52.83万元,已向承诺方发函,尚未补偿到位。2019年枣花粮油完成净利润
业绩承诺,未完成营业额业绩承诺,按协议约定河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应补偿给周口服务公司
55.67万元,已向承诺方发函,尚未补偿到位。 
(三) 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及其对商誉减值测试的影响 
三、报告期内资金被占用情况及清欠进展情况 
四、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说明 
五、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说明 
(一)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1)财政部于 2019年 9月 27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合并财务报表格式(2019版)的通知》
(财会[2019]16号),对一般企业的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归并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拆分
部分利润表项目。本公司已经根据新的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列报
项目因此发生变更的,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0号――财务报表列报》等的相关规定,对可
比期间的比较数据进行调整。 
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4号-套期会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 37号-金融工具列报》。 
上述会计政策变更的详细情况见第十一节财务报告之附注“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二)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三)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沟通情况 
(四)其他说明 
六、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说明 
2019 年 12 月,经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
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 2019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
此发表了独立意见,公司 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该议案,公司继续聘任信永中和会计
师事务所负责本公司 2019年度的审计工作。 
审计期间改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说明 
七、面临暂停上市风险的情况 
(一)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二)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八、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九、破产重整相关事项 
十、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本年度公司有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本年度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一) 诉讼、仲裁事项已在临时公告披露且无后续进展的 
1、因华垦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与宜昌嘉华置业有限公司债务纠纷一
案,华垦公司于 2006年 4 月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偿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执行裁定书:以被执行人宜昌嘉华置业有限公司所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果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