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寒冬还是暖冬?2022至2023年冬天冷不冷年

  导读:每到十一月,大家就要查询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就怕一个冷冬到来,我们没做好防护准备,把自己给冻坏了,想知道冬天的性质首先要知道2021年冬天什么时候开始,那么2021年冬天是几月到几月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2021年冬天什么时候开始

  立冬代表了冬天的开始,所以2021年冬天时间也就是立冬时间,具体时间是11月7日,星期日,农历十月初三。

  2021年冬天是几月到几月

  一般来说只要立冬了也就是11月7日,就表明冬天来了,毕竟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分界线,所以冬天是从立冬开始到2022年立春之前,所以2021年冬天是从11月7日到2022年2月3日。

  2021冬天还有多久到来

  由于2021年立冬的时间是11月7日12:58:37,当下才刚刚立秋,所以就冬季还有三月之余。毕竟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2021年到2022年什么时候开始变冷

  除了酷暑难耐的夏天一年中最为最为难熬的便是数九寒天的冬季。就网友们推测2022年预计从12月21日进入数九天开始冷,从立秋8月7日到12月份期间算是天气比较凉快。二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数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极转暖、寒消暖长的过程,所以人们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称作“九里天”、“数九寒天”。

  2021年到2022年是寒冬年吗

  就当前来看,2021年到2022年的冬天应该不是寒冬。2022年暖冬的概率极高,虽然如今有拉尼娜现象的酝酿,就算是出现了,但是也未必能够改变气温偏高的局面,所以说拉尼娜现象虽然是引发降温的信号,但是热依然是在它的“顶端”。

  冬季保暖小常识:头、胸腹、脚是重点

  医学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4℃时散失总热量占60%。此外,天气寒冷令血管收缩,人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老话常说在冬天里戴个围脖好比多穿件衣服,胸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还可以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老年人冬季应及早穿厚袜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肾。有冻伤史者更应早穿。此外,晚间临睡前以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对有冻伤史者,可用葱须加花椒的热水洗烫脚。

  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感冒受风寒多从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温暖,不仅可防感冒、固肾强腰,而且可防旧病复发、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丝绵为宜,保温隔寒性能好。夜间起床时应披衣防感冒。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2021年冬天什么时候开始,2021年冬天是几月到几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商水县郝岗镇开展“暖冬行动”让寒冬更温暖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张麒麟 朱楠楠

又是一年佳节至,最是情暖岁寒时。1月28日,商水县政协副主席、郝岗镇党委书记王建新带领班子成员,顶风冒雪,脚踩泥泞,开展新春走访慰问退伍老兵、生活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为他们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并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祝愿。

王建新为郝岗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送去米、面、油、棉被等物资,细心询问敬老院日常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老人们的生活情况,叮嘱工作人员要精心照顾老人生活起居,让老人们吃得有营养、住得温暖安全、有病能够及时就医,让老人们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向全体老人送去新春的问候与祝福,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门外雪花飘飘,室内暖意融融。王建新在该镇吕场村慰问88岁的边疆退伍女兵范美玲时说:“您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祝您老身体健康、新春快乐!”王建新与范美玲老人细心交谈,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状况,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最后还叮嘱村干部平时要多关心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在该镇范庄村,当王建新把慰问金交给困难老党员朱雪时,朱雪老人潸然泪下,紧紧拉着王主席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你们一直惦记着我!”王建新详细了解了她的身体情况、生活等情况,鼓励她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力争早日走出困境,过上幸福生活。

该镇镇长姚哲在市烟草局驻东洄村第一书记朱鹏的陪同下,去东洄村困难群众家走访慰问,详细了解困难群众家庭生活状况,给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鼓励他们要积极面对生活,克服当前困难,增强生活信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开展春节慰问,仅仅是该镇“暖冬行动”其中一项内容。据了解,连日来,该镇将围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到农业生产、小至贴春联,保证困难群众日常有人问、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特别是疫情中高风险区没有返乡的务工人员,该镇将以“春节不返乡、家事我来帮”为主题,开展给在外务工人员写一封家书、打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列一张家事清单等“六个一”活动,确保人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③10

今年将迎来冷冬还是暖冬?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来看,今年冷冻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当然也不排除乱动的可能。不过今年10月份的“拉尼娜现象”,影响到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往年是偏低的,所以我国今年的总体偏冷的概率会更大。

今年将迎来冷冬还是暖冬

冷冻的概率会更大。因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还在持续,或将延续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像以往出现的15次拉尼娜事件,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的气温是偏低的,只有5个拉尼娜年我国的气温偏高。所以今年来看偏冷的概率更大。

不过“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是有年代差异的,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我国冬季都是冷冻,但是现在全球气温变暖,1986年以后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暖冬的概率是增加的。加上今年秋季,我国平均气温是16.7摄氏度,降水量偏少,呈“暖干”气候。

所以,今年也有一定的概率是暖冬。暖冬的科学定义:要看整个冬季,全国的平均气温是否高于常年的气温值。不能只看冬季的某一时间段的气温,这样时冷时热就又是暖冬又是冷冻了。因此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要在来年春天才能知晓。

“拉尼娜”在气象学中代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温度,将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情况,同时伴随全球性气候混乱。根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拉尼娜事件有70%的概率会持续到2022年11月,55%的概率持续到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这就是说,可能会出现持续三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3年百年一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