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持有多少股票?

8月21日,手机中国注意到,小米集团正式向大众发布消息称,小米集团董事会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奖励总计超过9274万股于3142名选定参与者。目前,小米集团在港股上市,而此次奖励的这些股份大约相当于9.42亿人民币,足以称得上是一次大手笔了。

在8月19日,小米正式公布了自己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小米实现总营收70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则为21亿元人民币。或许是由于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小米的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不过好在,在手机市场上,小米仍然稳居全球第三的宝座,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3.8%,仅次于三星和苹果。而在7月初上市的12S系列,目前收获的反响还不错。

同时,小米表示,在第二季度,小米用于研发的资金达到了38亿元人民币。而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多次强调,小米将会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累计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不过如今,小米的股价表现仍然不太理想,截止手机中国发稿前,小米的总市值为2910亿港元,大约相当于2500亿元人民币。

  3日晚间,雷军、各自一则大消息,刷爆了社交网络,上了热搜。

  雷军卖出逾3亿股小米股票?

  9月3日,据港交所披露,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持有的小米股份数减少了3.08亿股,持股比例从此前的10.63%降至9.12%。

  按照小米的最新港股收盘价算,这3亿股高达75亿,雷军这把操作引爆股民情绪,雷军的大笔“套现”是不要公司了吗?甚至有股民戏称,雷总需要钱去造小米汽车。

  而据港交所内披露文件,仓位变动原因由于雷军不再控制雷军基金会导致可统计份额降低,并非减持,这家基金会是一家具有公共性质的慈善机构,而雷军根据香港当地条例终止对基金会的控制。

  随后小米公司回应称,这笔卖出并非主动减持,而是雷军因不再控制雷军基金会,导致持股权益变动。

  根据小米方的回复,“卖出原因是雷军不再控制雷军基金会导致可统计份额降低,并非减持,这家基金会是一家具有公共性质的慈善机构,而雷军根据香港当地条例终止对基金会的控制。”

  资料显示,雷军基金会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24日在香港成立,是在香港注册的一家以慈善为主的机构。今年7月16日,小米曾发布公告称,雷军近期已向两家慈善机构捐赠约6.16亿股小米B类股份。其中,有3.08亿股捐给了小米基金会有限公司,3.08亿股捐给了雷军基金会有限公司。小米公司当时称,上述两家机构均将所得款项作公益用途。

  9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 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小米汽车刚刚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出任法定代表人。

  微博中称,宣布造车至今的5个月,小米汽车团队进行了大量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在紧锣密鼓推进产品定义的同时,从2万多份简历中精挑细选,已搭建起了近300人的团队,并持续诚邀有志于电动智能汽车事业的英才加入。

  今年3月,小米正式官宣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按照计划,小米汽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雷军当时表示,决定亲自带队,这是其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9月2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登记机关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芯国际董事长辞职

  去年年薪近700万元

  9月3日晚,A股芯片龙头中芯国际突然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周子学博士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本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即日生效;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公司秘书高永岗博士,获委任为本公司代理董事长,履行董事长职责。

  截至最新收盘,中芯国际股价56.77元,A股市值4486亿元。

  官网显示,周博士于2015年3月6日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并于2015年3月6日至2021年9月3日担任本公司董事长。周博士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及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周博士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有逾三十年的经济运行调节、管理工作经验。出任现职前,周博士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作,曾任总经济师、财务司司长等职,在此之前,彼曾于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的不同部门和国营东光电工厂工作。

  另外,高永岗博士为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曾担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总会计师、大唐电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高博士拥有逾30年企业管理经验,曾担任过多个企业或机构的财务或企业负责人。高博士为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委员,亦是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创会理事,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等。他在财务管理、投融资以及企业管理等领域有较丰富经验及较深入的研究。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发文表示,周子学卸任董事长,高永岗任代理董事长是一次“接力棒”的完美交接,对中芯乃至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顾文军称,周子学执掌中芯六年半,功劳卓著。他称周子学完成了三大业绩:第一,推动中芯国际成功登陆科创板,解决未来中芯国际扩张的资金问题;第二,过去六年,中芯业绩实现了腾飞。根据年报,2015年中芯营收22.36亿美元,到了2020年营收达到39.07亿美元,这6年来营收接近翻番。第三,中芯国际先进工艺取得重大突破。期间公司成功量产了14nm先进工艺,并且FinFET衍生技术平台开发也在稳步导入客户,正在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目标。

  顾文军对接棒者高永岗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企业出身,懂中芯、熟产业、强管理,也是张汝京之后第一位内部培养的董事长。在中芯外有制裁,内有压力,内外承压的关键时刻,这个安排慎重正确,意义重大。”顾文军表示。

  据wind数据显示,周子学2020年从中芯国际获得的薪酬为693万元,高永岗去年获得的薪酬为671.7万元。

  刚刚,国药集团发布最新突破!

  微信公号“国药集团”9月3日消息,8日30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以下简称“新冠特免”)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为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是全球首款采用新冠灭活疫苗免疫后血浆制备的新冠肺炎特异性治疗药物,也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抗击新冠科研攻关团队在治疗领域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新冠特免是以经批准的中国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低温乙醇蛋白纯化分离法,并经病毒灭活及去除方法制备而成的含有高效价SARS-CoV-2中和抗体的静脉注射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

  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

  据悉,全球尚无同品种上市,全球也尚无其他厂家基于已上市新冠疫苗免疫后血浆开展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申报。临床仍缺乏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疗手段或药物。

  2020年1月30日,中国生物牵头承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与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2019-nCoV感染恢复期患者特异血浆和特异免疫球蛋白制备“项目。2020年4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全球率先在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的基础上,研发制备了治疗新冠特效药物——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以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经批准的中国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健康人血浆为原料制备而成,含有高效价SARS-CoV-2中和抗体。该治疗药物已经被纳入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于2020年12月30日获批附条件上市,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并于2021年5月7日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认证;中国生物是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在新冠抗疫领域研制4款新冠疫苗、3款诊断试剂、2款治疗药物的生物制品企业。

三大炒股神器免费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原标题:市值蒸发3300亿,雷军身家缩水100亿美元!120亿巨额回购能否拯救小米股价?来源:新浪港股

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小米集团表示,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及“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策略的推动下,小米集团以股份购回表达对现时及长期业务前景充满信心。本公司将继续提供“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相信该价值定位在现时市场状况下会更具竞争力。

小米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急推回购,这一计划又是否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呢?分析人士认为,小米集团在香港上市之后,虽然业绩表现还不错,但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当中,当前8.35港元的股价相比17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腰斩。近期更是报出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减持股票的消息。若没有上述回购计划,小米集团的股价可能还很难止住。那么,小米集团究竟值多少钱呢?从业内研究机构的研报来看,近期有机构给出了最高22港元的目标价。

近期的小米集团虽然股价低迷,但却在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董雷赌约、不回A股、总裁减持,这不今天又出了一个重磅回购。

9月3日,小米集团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受此利好刺激,小米集团在港股价摆脱近期低迷走势,开盘之后大幅上扬,最多时反弹近7%。

小米急推120亿港元回购可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一是小米上市之后,最高价曾达到22.2港元,以其总股本240亿计算,总市值达5328港元。但昨日再度走低,尾盘更是创出新低,最低见8.28港元,年内至今大跌近36%,市值缩水1096.8亿,市值一度不足2000亿,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市值蒸发了3300亿。雷军个人身家自高点的196亿美元缩水100亿美元。

如果按照雷军持股计算,目前,雷军共计持有A类股42.73亿股,B类股23.86亿股,共计持有66.59亿股,最新持股占比为27.79%。林斌减持后最新持股为11.47%。以小米最高价计算,小米最高市值为5012亿(7月18日行使超额配股权后股本为225.78亿股,最高价为22.2港元),当时雷军身家为1544亿港元(超额配股权后持股30.81%),按当时汇率计算,身家将高达224亿美元。(下图为7月18日数据)

时隔近14个月,小米股价距离高点暴跌62.4%,市值缩水3324亿港元,折合424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京东的体量(京东目前市值445亿美元)。按现时小米市值2001亿港元,雷军持股27.79%计算,雷军身家为556亿港元(折合71亿美元),身家缩水988亿港元(折合126亿美元)。不过,根据福布斯数据,雷军目前身家96亿美元,距离小米股价高点身家已经缩水100亿美元。个人排名也从内地第6大富豪变成现在的第14大富豪。

要知道,小米刚上市的时候,其掌门人雷军曾说,小米的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当估值的预期差来到如此之大的时候,小米的选择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个原因是,近期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利于小米股价的事情,那就是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如此低的位置减持股份。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34万股小米股份,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07港元、8.92港元和8.92港元,套现约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3.4亿元。林斌此次出售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48%,其持股比例从11.67%减少至11.47%。事后,林斌虽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不再减持股份,但林斌此举却可能打击了市场信心。

有观察人士认为,林斌此举类似于2018年3月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当时,刘减持股腾讯控股股份,此后该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还有北京的资管人士表示,林斌在这价位减持股份,是对雷军的不信任,还是对小米未来前景的担忧,目前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举对多头的打击非常大。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资料显示,小米主要股东晨兴资本也于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发小米集团合计约1.11亿股B类股份,此次配股可视为各GP及LP将其在基金权益兑换为小米集团的股票。有专业人士认为,晨兴资本在此次交易中获得基金权益,此举是股票转让的行为。也许正是出于对股价前景的担心,雷军才会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购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已于今年多次进行了股份回购,但效果却不理想。

根据小米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小米分别在今年1月、6月、7月回购了1997.22万股、9792.78万股和761万股,代价分别为1.99亿港元、9.25亿港元和7484万港元,合计近12亿港元。

自去年上市以来,小米营收利润持续上涨,但是在多次回购操作后,股价却持续处于低迷状态。

小米股价为何依然表现平平?

首先,对于小米到底是硬件公司、互联网公司备受争议,小米业绩会议上,媒体更是质疑小米是否“沦为”投资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小米共投资27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287亿元,同比增长20.8%,小米还将投资扩展至供应链公司。截至公告日,小米已经投资了12家供应链公司,其中有三家已经在科创板上市。

小米公司CFO周受资称,小米是战略投资者,投资的出发点是通过投资来强化主业。“这是为了发展我们前沿的布局,强化对先进研发技术和制造工艺的把握。”周受资称,“我们在很多核心器件上都在持续加大投入……我们希望布局一个强大的中国供应链的生态。”

其次,对于小米股价大跌,市场一种声音表示是因为外部因素。谈及小米股价持续低迷的问题,周受资称,“股价会受到很多外部的影响,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持续在业务的道路上为用户提供价值,业绩持续增长,迟早会在我们的股价上体现。”

江瀚视野观察表示:小米业绩如此向好,股价不理想的根源还是多元化的。全世界资本市场在今年的表现都是非常平平的,不仅是小米,很多知名互联网巨头在2019年的表现都难以让人满意,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小米也难以摆脱整个互联网产业都不太好的大背景。

第三,小米业绩是否真的超预期?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从财报可以看出,小米二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虽然大幅增长,但整体的营收增速较上一季度的22.7%却明显进一步放缓。从营收构成来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的营收为320.21亿元,同比增长5%;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149.44亿元,同比增长44%;互联网服务收入为45.8亿元,同比增长15.7%。

与第一季度相比,小米最主要的三块业务收入增速均有所下降,其中手机业务降幅最为明显。而手机又是小米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二季度占比达61.6%,所以整个小米营收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也来自于手机业务。

第四、小米在港股上市,而港股投资者对互联网企业不太了解。江瀚视野观察表示:小米所在的香港资本市场又是一个对互联网并不太了解的市场,虽然很多互联网企业都在香港上市了,但是整体来看香港资本市场依然是传统企业最为热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香港市场本来就难以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同,再加上小米所玩的玩法是境外市场从来没有见到过,缺乏参照系的小米让资本市场难以找到对标的标的,自然股价没有那么好看了。

江瀚视野观察表示:不过对于小米来说,股价问题虽然重要却不是最关键的,只要能够保持业绩的长期稳定增长,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盈利的话,未来股价的增长将只会是时间问题。

第五,上市以来原始投资者的不断减持。尤其公司总裁在业绩前后的减持极大的削弱了市场信心,林斌减持以来,公司股价区间跌幅为11.45%。减持压力之下,新浪港股查询发现,公司沽空率一直处于高位,目前有所下降。进入8月份以来,投资者对小米沽空股数平均在2320万股,沽空率平均为22.07%。经过最近3日近8000万的沽空,目前小米沽空率依然处19%左右,后市依然不容乐观!

其实,小米集团的业绩并不差。据其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小米总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20.2%,调整后净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49.8%。小米CFO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上半年总体处于稳健发展态势,净利润超市场预期。然而,市场并未对此给出正面回应,在那之后,股价依然未能止跌。那么,小米是否真的就不行了?

从近期的机构研报来看,并未对小米给出过于负面的评价。多数机构给出的评级依然是“增持”与“买入”。

其中,AMTD给出的目标价甚至高达22港元,这比现价高了将近160%。该机构认为,小米公布的二季度营收为520亿元,同比增长14.8%,受硬件销售额的推动,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18.7%。二季度总收入达到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毛利率从第一季度的11.9%恢复到本季度的14.0%,主要得到了增值税调整,并在今年上半年成功推出了几款中高端手机。AIoT板块保持强劲,而互联网服务增长放缓,与行业趋势一致。该公司继续注重运营效率。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到8.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为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7%。相信小米保持这种增长的能力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具有稀缺价值。该机会认为,采用折现现金流模型计算,假设股本成本为13.4%,长期增长率为3%,得出12月20价格目标价为每股22.0港元。

来自北京的资管人士亦表示,如果单纯从硬件公司的角度来给小米估值,目前这个价格已经不贵了。但目前该公司还缺少想象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雷军目前并未向市场透露小米未来的清晰定位。小米完全可以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物联网企业,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系统。但在华为的鸿蒙推出之后,小米在这方面的动作可能会变得谨慎起来。

关注同花顺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让雷军赚大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