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70年内常驻人口数量有多少?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行政区划指“国家对于行政区域的划分。”或“国家对于行政区域的分划。”通常代指行政区域,或简称政区。研究证实,中国行政区划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

  本文主要回顾与总结1949—2019年中国内地政区发展史,包括政区概况、政区特色发展、对行政区划史的再认识三部分。在此之前,简单介绍政区管理体制。

  图1 中国政区图(来源:标准地图服务系统)

  1954年,新中国首部宪法就对政区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而现行制度的法律基础是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下分别简称《宪法》《地方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区划条例》《区划条例实施办法》。

  根据《宪法》和法律法规,全国行政区划主管部门是民政部(前身为内务部),分管机构是民政部区划地名司(1988年前为原民政司);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及相关分管机构管理当地的具体业务。

  图2 民政部新址:北京建国门南大街6号

  政区调整是政区管理最直接的体现。从古至今,政区管理的技术方式没有太多变化,以调整前后政区是否发生形变为标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损调整,包括新置、撤销、拆分、合并、析出、纳入等;另一类是无损调整,包括更名、行政中心迁移、辖属变更、级别升降、同级专类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村、社区属于基层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区划范畴;第二,从地级到乡级,均有准政区或非法定政区的存在,如地区、林区、街道等,本文一般不做区分。

  图3 《宪法》关于行政区划的规定

  “省”作为政区单位,最早出现于元代。新中国成立后,省级政区几经调整,一度出现高于省级政区的大行政区。截至2019年底,全国省级政区共34个,包括4直辖市、23省、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

欢迎关注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大国人口”。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大国人口”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5月17日,深圳市统计局在深圳正式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常住人口/25640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洞头房百科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年人口出生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