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室有哪些经济来源?

   本周三,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超过维多利亚女王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后者是伊丽莎白二世的高祖母,在位时间长达63年216天。也就是说,截至9日当天,两人在位时间的加总超过127年。

   众所周知,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君主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其实际政治权力也比理论上的小得多。近现代英国较为明智的君主,都奉行一种无为而治的统治哲学,不越政治红线一步,他们甚至以严格的自律形象做公众道德表率,深怕民众对皇室成员指指点点。

从这个角度上看,伊丽莎白二世和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维多利亚女王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位期间慎言慎行,母仪天下,并和国家行政机关相处和睦,伊丽莎白二世已经经历了12位首相执政,维多利亚则经历10位首相;二人身处的大环境也有几分相似,如治下大多数时间英国处在太平盛世,全球化浪潮导致英国经济发展转型,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等。当然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已经写入历史教科书,民众感知最深刻和鲜活的还是当下这个虽然国际影响力明显下滑,但英伦三岛仍富裕泰然的“小时代”。

   据本周早些时候民意调查机构尤戈夫公司发布的数据,27%的受访民众认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这一比重高于伊丽莎白一世(13%)和维多利亚女王(12%)的加总。

那么,从经济的视角来看,英女王的“超长续航”能够带来什么不一样的经济效应?这笔账英国人经常在算,如英国咨询公司品牌金融9日发布最新评估报告称,若将皇室看做一个企业,剔除各种开支,皇室每年为英国经济净贡献11.55亿英镑(约合17.7亿美元),这包括对旅游业的提振,国家旅游品牌的增值效应以及皇室授权品牌的信誉背书等;若以无期债券方式折旧计算,皇室的经济贡献为367亿英镑;若再算上皇室的有形资产,那么这种贡献或总估值为567亿英镑。这个数字比该机构在2012年也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周年时计算的445亿英镑要多出120多亿英镑。

   品牌金融首席执行官大卫·黑格表示,“由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创造了新的历史里程碑,她领导的皇室受欢迎程度达到了历史顶峰……尽管在21世纪,关于君主政体是否为政府一种合理和公平的形势的讨论仍将继续,但研究表明,至少从经济立场来看,皇室家族是拥有(存续)优势的。”

   学界也喜欢结合实际给女王经济算笔账。英国华威商学院教授王青认为,英女王和皇室是英国历史遗产和传统当中最重要的象征,在全球化的时代,他们给英国带来了延续性和国家身份的认知感。而皇室授权或与皇室相关的产品、品牌一直是大众消费的一个亮点,特别受到外国游客的追捧。

   据调查,57%的中国消费者表示,皇家授权是一项“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提高对英国产品购买欲的信誉背书;27%的中国消费者称,他们从女王以及皇室中获取关于时尚和家居消费的灵感;46.7%的中国消费者表示,若某条裙子款式是皇室成员穿过,那么会提高他们购买该产品的概率;16.4%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购买某一英国产品主要基于该产品是女王与皇室使用的。

   当然,学者中也有不少人对英国皇室这一存在持冷眼观察的态度。如英国历史学家斯塔基就表示,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从未做过也未说过任何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言论,她是一位实用主义者,她的统治目的是要让“皇家秀继续进行下去”。

   不过,无论如何,在当今这个时代,没有那个家族能够像英国皇室这样受到全球舆论的关注,其话题热点居高不下,不断地在刷英国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存在感,也不断给英国经济带来显性或隐性的收入。

   明年4月,伊丽莎白二世将迎来她的90岁大寿,届时可以预计系列“与民同庆”狂欢会接踵而来,对于许多民众来说,女王的“超长续航”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个太平象征,对于许多商家来说,身体仍旧硬朗的女王还能给他们创造许多商机。(吴心韬)

来源:整理 时间: 15:46:14 编辑:科技知识

截至2018年底,全球市值最大的21家互联网科技公司里边,美国有12家,中国有9家,但没有一家欧洲公司。欧洲互联网公司可谓世界知名,起码诺基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市场,只有资金充沛的大公司才有机会进入,小公司连生存都是个问题,更不用提扩张。

欧洲为何没有厉害的互联网公司?

放眼全球,美国的facebook、谷歌、亚马逊,中国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是具有全球力的互联网巨头。据全球互联网最新排名,前面提到的六家中美公司进入全球前十强。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却发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巨头中缺少了经济高度发达的欧洲的身影。欧洲不仅整体发达,放到个体身上大多数也都是发达国家。

无论是在工业领域、科技领域、亦或是农业领域,欧洲在世界范围内是排列前位的。那么,如此发达的欧洲,为何却没有出现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呢?这个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互联网与发展工业不一样,工业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产品输出不用考虑语言体系的差异,只要产品好,全世界都会主动去买。然而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的发展与运营需要一个统一的语言环境,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只有语言首先统一才能彼此交流、共享。

在这一点上,欧洲没有天然条件,欧洲大多数的小国家,且语言不统一,很难达到互联网的共享、融合。第二:欧洲的人口少,欧洲国家之间既然语言不统一,那么发展互联网只能在本国推广,欧洲的国家人口数量少,在规模上就难以形成大的互联网公司。虽然欧洲的网民用户占比也许比较高,但是基数限定了规模大不到哪里去。第三: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欧洲的创新精神在近年来走向衰势,由于高税收、高福利的影响,欧洲在创新方面不太积极。

除了中美,欧洲有著名的互联网公司?

欧洲互联网公司可谓世界知名,起码诺基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芬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诞生过不少世界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不少人有疑问:为何这样一个小地方能孕育出多个有想法、有知名度的企业?答案很简单,这里生活着一群为理想而工作的人。答主身在游戏行业,就简单下游戏行业的公司好了。1、Ravio提到这家公司,你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提到这家公司的游戏,你肯定会恍然大悟。

这就是《愤怒的小鸟》!风靡全球多年的游戏,16年的同名电影的票房也收入不菲。2、Supercell提到芬兰的游戏公司,怎么能忘记Supercell呢?这家位于芬兰的游戏公司,开发出了《部落冲突》《皇室战争》和《海岛奇兵》等多个高人气手游。《部落冲突》和《皇室战争》更是常年霸占北美排行榜。早在16年,四个游戏的日活就高达一亿。

亚洲有阿里巴巴,美国有谷歌,为什么欧洲没有互联网大佬?

早在20年前,科技巨头微软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反垄断”阻击。当时欧盟裁定微软在操作系统中捆绑视频播放器为垄断行为,为其开出了数亿欧元的罚单,却没想到因此带来了一连串的负面效果。这一裁定首先严重打击了投资人对科技股的信心,人们不光恐慌地抛售微软股票,甚至也开始抛售其他科技公司的股票,使得以科技股为主的NASDAQ 综合指数创下了单日下跌点数最高记录。

美国华尔街因此遭遇剧烈动荡,欧州几大主要股市也均出现了罕见的跌幅。对于整个软件产业也带来了潜在的危机。因为全球软件行业几乎都是建立在微软的通用软件基础上,一旦微软被反垄断拖垮,全球都将失去统一的软件标准,带来巨大混乱。而且在全世界有无数软件商和员工依靠微软的软件来谋生,一旦微软被拖垮,这些人的命运将因此改变。

而欧洲自己,也在20年里没有诞生任何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可见,教条式地反垄断不仅会伤害一家巨头企业,更会为整个产业甚至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因为,作为新经济和新业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并不相同,随着超级互联网平台的诞生,它们会为消费者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国内也曾出现针对互联网企业的反垄断诉讼,不过结果却并不相同。

  对于想去英国留学的同学们,不知道对于英国王室有没有了解呢?今天就和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英国王室的小知识?

  1、女王的工资(也就是君王专项款)主要来源是皇家财产局收益的15%。

  皇家财产局其实就是英国最有钱的地产商。它拥有包括奢侈品店云集的伦敦摄政街、堪称富人后花园的圣詹姆士街部分区域和14万公顷多的土地、森林、海滩等。据统计皇家财产局16-17年间的收益约29亿人民币(emmmmm,你自己想一下大概多有钱吧~)。

  16年11月,国会决定为了补贴女王白金汉宫为期十年的修缮工程,将君王专项拨款从皇家财产局收益的15%提高到25%。足足涨了10个百分点啊,你们再算一下吧。

  2、女王的“包租婆”业务

  两块王室世袭领地:兰开斯特公爵领地和由查尔斯王子作为遗产继承下来的兰卡斯特城堡,据统计这两块地的年收益在3000万英镑左右,兰开斯特公爵领地的收益则用于皇室的开销。

  那么说到这里英国人该不该“养”皇室呢?

  英国有一个名为“共和国”(Republic)的游说组织就表示,“君主专项款”的协定根本不可持续发展,照这样运作下去,就是牺牲公共服务的投入来养皇室。”英国皇室的奢侈生活以及各种特权应该让他们自己买单!

  不过英国的民众普遍还是认可皇室的,毕竟每人支付女王65便士(7块钱),在国内相当于一份煎饼加肠的钱。然后深思英国王室为英国带来的巨大收益,你就知道这些钱花的是很值了。

  英国女王以及女王的长女安妮长公主每年都要出席上百个活动。英国零售研究中心称,乔治小王子出生,至少为英国零售业带了2.47亿英镑的拉动效应。小公主出生,至少为英国带来10亿英镑的商机!!!

  皇室的存在,精神上是一种英国文化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在各种重要时刻发挥作用。也无法否认王室的品牌价值每年对英国经济产生的重要带动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王室经济来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