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黄歇的人死后请道士做了哪些法事?


中国著名道观 湖北 1、长春观 中国著名的道教场所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该地区现存的 唯一此类建筑,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道观坐落 在武汉市内双峰山南侧,传说道教的祖师老子曾经在这里停留,早在 公元前3世纪这里就开始有道教建筑出现。元朝时,全真派著名的代 表人物丘处机来到这里修炼和传教,使它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丘 处机被称为长春真人,所以道观就称为长春观。 自建立以来,长春 观的影响就不断扩大,在明朝和清朝又继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山门、灵官殿、太清殿、三皇殿 等,布局紧凑,规模宏大。在观内建筑七真殿旁边,有一处功德祠, 墙壁上镶嵌着一幅天文全景图,是著名道士立理安在20世纪30年代 完成的,对研究古代天文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现在,长春观不仅 是当地的道教活动中心,还是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每年有许多游人 和信徒前来朝拜。 2、玄妙观 仙桃玄妙观位于荆北路中段,其名体现了道家玄学思想的精髓。 该观始建于唐代,后毁于兵燹,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 年)重建,主建筑玉皇阁三重飞檐,状似塔形,屋顶有一青铜莲花座, 犹如盛开的金莲,与屋顶闪烁的琉璃瓦融为一体,分外耀眼。观后6 米高台之上建有三天门和玄武阁,均为重檐歇山顶,是为明清重建之 佐证。玉皇阁右侧方立有一高大的石碑“九老仙都宫记”碑。此碑立 于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34年),是江汉平原所能见到的最早的 碑刻,碑文记述当时的玄妙观主持道人唐洞云被元顺帝封为八仙之后 的第九仙。碑文为元代著名学士欧阳元撰写、元代书法大家危素手书, 其史料及艺术值均弥足珍贵。 3、太乙观 太乙观地处全国 “楠竹、桂花之乡”,湖北省 “全国温泉之乡” 咸宁温泉之太乙山上,与楚天第一洞“太乙洞”首尾相应;距邻武汉 东南方80公里路程,是107国道、京珠高速与京广线的要口,是湖北 省道教著名宫观之一。 4、木兰山道观 木兰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城北30公里处,是传说中古代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出生地。该山原名青狮岭,因其远眺活像一尊威武 啸天的雄狮;又名牛头山。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改今名,主 峰海拔600余米,方圆三十平方公里。木兰山道教历史较为悠久。从 隋唐至明代,山上先后建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举办的木兰庙会极具 盛名。 5、太平山道观 位于通山县城42公里太平山。太平山原叫丝罗山,主峰海拔1329 米,面积20平方公里,1215年,江西道人章权孙入山创建道场,修 建了三宫 (佑圣宫、万寿宫、万福宫)五殿 (祖爷殿、巡爷殿、邓九 殿、真宝殿、玄帝殿)一亭(炼丹亭),死后被南宋理宗皇帝封为“自 然灵应真君”。1467年,明宪宗皇帝又加封为 “仁天教主太平护国 天尊”,山名改为太平山。道观在民国前都毁坏,现重修有佑圣宫、 巡爷殿、炼丹亭、一天门等道观。其中佑圣宫石雕神像为宋代石刻, 共25件,有五大真人、十大雷神,栩栩如生。此外宫内还藏有元代 铁钟及明清香炉、供器等物。 6、五脑山道观 五脑山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山上有座帝主庙,历来是道教活动场 所。该庙始建于北宋,大修于明代嘉靖年间。历经沧桑,屡废屡兴。 现存建筑系清代嘉庆丙辰年(1796年)重修。主要建筑有一亭(静 心亭)、二门 (一天门、二天门)、三宫 (紫微宫、玉清宫、威灵宫)、 四殿(拜殿、帝主殿、祖师殿、娘娘殿)。另有斋堂、凉亭、道舍等。 占地约20亩。周围山环雾绕,环境清幽。 该庙所奉之帝主,为紫微侯张七。据传,张七系三国时西蜀车骑将军 张飞转世。该庙自清代以来,一直是全真派道士的隐修之地。“文革” 中,神像尽毁,道士被遣散。1985年重新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开放, 并对庙观进行了修缮。 7、小南岳 石首市小南岳是我国道教早期发祥地之一,自西晋至今已有 1700 多年历史。石首市道教协会是石首市道教信徒和道教信仰人士 的爱国宗教团体。协会的宗旨是在石首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全 市道教徒和道教信仰人士,爱国爱教,遵守国家 《宪法》、法律、法 规与政策,继承和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代表道教界合法权益,协助 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积极参加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贡 献力量。 8、武当山太和宫 武当山太和宫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该宫整个建筑处于 孤峰峻岭之上,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利黄歇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