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是什么意思,如果在欧洲发生大量做空,对国内基金有什么影响,有没有大佬知道?

原标题:刚被“爆仓”就曝“做空欧洲大赚300亿” 是桥水公关还是大空头诱多? 来源:金融界网站

这个三月不平凡,对于全球资本市场而言,这是一场令人心惊胆寒的市场大动荡,有人甚至说,这次市场震动可比肩1929年大萧条。

的确,美联储的前三次王炸都没能有效让市场转向,全球投资者真的是哭的连眼泪都没了。

直到美联储购买一切计划和2.5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法案推出,市场才得以短暂的喘息。然而,面对纷杂的消息面扰动,戏似乎并没有容易这么快结束。

这不,桥水已经深陷这场市场动荡的舆情漩涡——刚刚“爆仓”消息满天飞,现在又有“做空欧洲大赚300亿”爆炸新闻。剧情演变的如此之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说起桥水,有人就要问了,“桥水到底谁呀,大新闻这么多?”偶买噶!那就且听我慢慢道来......

桥水是一家对冲基金,其管理资产规模达30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臭名昭著的颜色革命助手——索罗斯和他的量子基金。

事实上,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种基金同属一个门下,其核心就是运用“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工具结合后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基金。

但论基金管理能力,量子基金和桥水比,那简直是差不知道哪里去了。桥水公司旗下纯阿尔法基金在1975年至2011年为公司净赚385亿美元,远超过量子基金1973年创立以来的总汇报。

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曾评价说,达里奥的桥水基金对经济的统计分析甚至比美联储的更靠谱。

这里,大家可要注意了,纯阿尔法收益是指基于技能的回报,可不是你在这期间踩中了几个大牛市(贝塔)的回报哈。

虽然有些筒子不了解桥水,但是桥水来中国已经有三个年头了。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桥水基金首只境内私募基金——桥水全天候中国私募投资基金一号,已于10月17日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

桥水达里欧从来不掩饰其对中国资产的偏好,他曾多次再不同场合接受采访,都表达了同一个观点:是时候投资中国了!

其实,中国投资者对桥水的了解,大多都是从达里欧2018年那本热爆了的《原则》开始的。

刷微博的筒子应该了解,桥水·达里欧和他的《原则》早已是财经出版界的网红,除了财经达人热衷于解读外,达里欧本人的微博已经成为这本书的解读版。

“桥水爆仓”谣言满天飞

3月17日晚到3月18日白天,“桥水爆仓”的新闻满天飞。财经界、投资圈一片哗然,达里欧的形象顷刻间在投资者粉丝中间大打折扣。

更令市场恐惧的是,大家都在猜测,美国金融危机是不是要来,是不是应该立即抛售金融资产......这无疑加重了市场的焦虑情绪。

而令桥水焦虑的是,这样的大新闻,在投资者中间造成了恶劣影响,瑞·达里欧多次澄清。然而,最令桥水恼火的莫过于,明明是谣言,却屡禁不止。

“桥水爆仓”谣言,是博眼球求关注,还是做空利益使然?

关于桥水“爆仓”这个谣言,笔者以为这绝不是新闻界或者自媒体为了博眼球求关注的把戏。

事实上,随着桥水新闻的不断发酵,就有人拿这次全球市场动荡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相比,而且把桥水爆仓类比雷曼兄弟的倒闭。

了解欧美股市的筒子都知道,与A股不同的是,美国股市是双向波动制度,也就是说,在欧美市场,投资者既可以买多也可以沽空。

说白了,如果你从2月底开始沽空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那么到现在你的盈利就有30%左右的涨幅。于是,从这个角度理解造谣者,貌似就更顺理成章了。

特别的,将其和雷曼兄弟倒闭关联,让大家回想2008年惊魂时刻,那么做空的收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桥水爆仓”谣言,一定就能引发金融危机?

2010年7月,美国一项名为《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生效。该法案极大强化了美联储的权力,即其监管范围扩大至所有有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威胁的企业,当然,也包括对冲基金也被纳入其监管范畴。

换句话说,只要未来桥水出现流动性危机,美联储一定会开启买买买的模式,不会重蹈当年雷曼兄弟倒闭的覆辙。

所以,尽管造谣者可能通过做空股指获利,但是用雷曼兄弟和桥水爆仓类比来预言金融危机就显得不成熟了。

做空欧洲大赚300亿,谣言还是事实?

从昨晚开始,桥水做空欧洲获利后开始平仓的新闻,刷爆社交媒体。说实话,这峰回路转,戏码密集度有些高,让人不免感到一丝惊愕和刺激。

上述报道中,大量援引了数据分析公司Breakout Point报告,即桥水开始平仓此前做空欧洲的头寸。有外媒称,桥水这波做空操作大赚300亿元左右。

达里欧一边在讲本次市场灾难是百年一遇的,一边又在平仓沽空欧洲的筹码,这种所谓的“言”“行”不一致,也考验着市场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对于市场的猜测,桥水新闻发言人称:“尽管我们不会就具体的头寸发表评论,但桥水在全球150个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桥水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头寸,通常用来对冲其他头寸,而且这些情况会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在任何时间查看任何一个位置来尝试确定总体策略都是不正确的。”

从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桥水新闻发言人的表态没有什么可深挖的信息,毕竟桥水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其复杂的交易策略是我们平常人难以想象的。

至于桥水不太会用区区400亿元来公关桥水的业绩预期或此前的”爆仓“谣言,笔者认为尽管桥水此前业绩出现较大的滑坡,但是300亿元人民币的获利与管理者1600亿美元的资产的桥水,并不是那么的匹配。

人心思涨还是大空头诱多?

资本市场的信息往往都不能单维度的解读。当市场释放出一个消息的时候,往往需要从正反面的去分析,譬如,面对桥水平仓欧洲沽空筹码,我们可以这么思考:

1、桥水平仓沽空筹码,或者处于技术原因或者处于策略调整,从桥水本身而言,可能是一个中立的信息;

2、桥水平仓沽空筹码,从正面解读,这则消息有可能是多头号召市场的声音,毕竟美联储各种大招后,市场显得回归常态;

3、桥水平仓沽空筹码有可能是空头诱多对手盘,当市场的对手盘开始转向多头的时候,作为空头主力就可以开始集结兵力继续暴跌绞杀多头。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29568点单边下跌至18213点,下跌了38%,两天的强力反弹使得市场又开始恢复阳线信仰,能说接下来的指数开始出现单边上涨之势,还是在这个位置构建下跌中继?

目前还不能笃定的判断,毕竟当下指数还在修复大跌以来的乖离率,至于上涨,现在看,还是后话。因而,难以排除空头诱多行为。

从”爆仓“到”平仓“,原来这两拨人是同伙?

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这两拨人还真像是同伙。如果说桥水爆仓,那么市场又会暴跌,沽空者赚暴利;而如果,桥水平仓沽空筹码,那么市场就有可能做多。这一拨人要赚两拨的钱,暴跌时赚,上涨时他也赚,偶买噶,这简直就是市场的主力。

这显得有些阴谋论了,然而,市场并不会忽视这种信息的解读,毕竟资本市场是一个开放的有效市场,不会因为几个大新闻就改变大方向。

资本市场永远都在动态变化中不断前进,全球股市正处在大病初愈期,可以想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机构被爆仓、被平仓,但是依然不改市场前进、机制进步的脚步。

亨德利认为,“信贷洪水最终会毁了中国经济,“一旦你把妖怪放出来了,它就不会回去。系统将变得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最终将创造出毁灭。”

继“卖空大师”查诺斯和“末日博士”麦嘉华先后表达对中国未来经济的看空观点之后,英国知名对冲基金经理休·亨德利(Hugh Hendry)也加入了“沽空中国”的队伍。他日前押注中国的信贷泡沫将会破灭,并认为这将引发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危机,而他将从中大举获利。

和很多伦敦的金融精英不同,这个操着苏格兰口音的对冲基金经理颇有点特立独行的味道。“我的很多时间都在办公室外面度过。我做电视和广播节目,我坐在公园看《经济学人》。我从来不看投行的报告,我看那些在网上能找到的另类材料。”

2008年预见金融危机

从规模上看,亨德利管理的Eclectica基金只有4.2亿美元,而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在2008年正确预测了经济衰退,并因此给客户带来了巨额回报。

2008年4月初,在伦敦举行的路透对冲基金暨私募股权投资峰会上,亨德利表示,2007年的信贷危机戳破了金融类股持续16年的价格泡沫之后,金融股的股价将进一步下跌。他当时大胆预言,随着信贷危机的进一步演化,花旗集团将跌至10美元以下,虽然当时该股的150日移动均价还在32.82美元。他还表示,股价泡沫破裂之后,需要约25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泡沫前的水平。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雷曼兄弟破产后,他的基金仅在2008年10月就增长了50%,在整个2008年,他的回报高达31.2%。

到了2008年11月,亨德利再次重申了他的观点,即经济需要25年才能恢复。“美国股市在1929年达到顶峰,25年之后,我们才看到股市创出新高;到了 1966年,股市又达到顶峰,再过了16年,我们看到了名义价格的新高。但要记住,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有过通货膨胀,所以这样算来,实际的股价新高也是在25年后创出的。我们在10年前创出了高点,所以我预计到2025年我们才会看到股价再次冲上新高。”

这一次,亨德利的名声可能会穿越欧洲大陆来到中国。因为他不久前对媒体高调宣称,他在做空中国。

Eclectica基金的空头股票头寸是通过在Eurostoxx购买20家公司的看跌期权建立的,占基金净值的1.5%。据悉,这些公司都背负巨大财务杠杆并过度依赖亚洲和大宗商品。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这些公司股价就会大跌,亨德利就可以从中获利。他预计,如果中国经济发生严重衰退,他将获得5亿美元的回报。

亨德利认为,在过去16个月里,中国银行系统的新增贷款高达13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比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数字加起来还要大,而信贷洪水最终会毁了中国经济,“一旦你把妖怪放出来了,它就不会回去。系统将变得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最终将创造出毁灭。”

他指出,中国经济的脆弱性来自于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即用大量的借贷来支撑一个“400年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扩张计划。他认为,中国所展示的创造GDP增长的能力就是大量地投资。“基础设施是公共项目,经济回报带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最终需要普通民众来给补贴。比如你建设一条高速铁路并预期它在未来10年提高经济效率,但若结果事与愿违,这将意味着你不得不提高政府的借贷或者向公众征税来维持负现金流下的运营。”

亨德利也注意到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的问题,他指出,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把过去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替换成了对外国需求的依赖。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经济眼下面临的风险与1998年时没什么两样。”

“我觉得中国好像是一个麦道夫基金的投资者,购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产品。”亨德利指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累计产能远远超出了一个14万亿美元的美国经济的需求,而在10年内,美国经济总量可能从14.6万亿美元缩水至10万亿美元。因此,他认为“中国买了一个巨额的美国看涨期权,而这个期权的执行价格远远高于其市场公允价格,中国要取胜的前提是美国经济重现活力并强劲反弹,但我不认为这近期能够发生。”

亨德利还尖锐地指出中国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国的投资自2001年来已经翻了三倍,但内需却未显示出够快的增长来吸收供应,中国的利润率现在已经是比较低的了。”

亨德利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与上世纪20年代一战后的日本惊人的相似,当时全球产能过剩,日本的出口产业垮了,导致经济增长停滞,股市崩盘。

和大部分对冲基金经理不同,亨德利在媒体前常常表现出异常的高调。他大胆地表示,对冲基金经理的角色是“非正式的反对党”和“资本主义体系的看护犬”。

他把做空比作“对真理的追求”。他说,有些上市公司雇用着成千上万个员工,管理层的决定影响着很多人的命运,“我拿出资源和相当数量的金钱来试图找出(管理层)所犯的错误。我传达给那些受雇于大公司的员工的信息是,我是站在他们那一边的。如果那些上市集团的高管敢做出格的事情,我就会出手,我保证我会让他们的日子很难过。”

因此,在2008年9月,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推出禁止卖空银行股的禁令让亨德利“绝望地甩开双手”。当卖空者从市场的下跌中赚到钱的时候,他们必须把股票买回来平仓。因此他说:“这个禁令将损害股票市场的基础,因为这样做等于是在从市场回抽流动性。”

虽然从他的言论上来看,亨德利是个高调、另类的基金经理,但他的投资风格却十分理性。

他说:“我不出卖梦想。我活在现实世界里。”公司的投资哲学声明中也这样写道:“实用主义而非理想主义。如果市场不显示确认信号,信念应被否决。”

亨德利旗下的一只宏观基金Absolute Macro的目标是:通过策略性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不同的资产类别来取得正回报。从今年2月披露的数据来看,该基金的配置显得比较保守,并没有单边做空的头寸。其中31%的资产是货币,包括做多欧元同时做空拉脱维亚拉特,做多美元同时做空英镑;18.3%的资产是国债,包括澳大利亚10年期和德国30年期的国债。

有趣的是,Absolute Macro基金前10位的股票头寸无一例外都是烟草股。亨德利表示:“我们所选择的都是大市值股票,可以方便地出售,而不是被套住。我在烟草行业做了大手笔的投资,我认为这个行业应该能在消费萧条中经受住考验。”

亨德利旗下Eclectica基金的空头股票头寸是通过在Eurostoxx购买20家公司的看跌期权建立的,如果中国经济崩盘,这些公司股价就会大跌,他有可能从中获得5亿美元的回报。

休·亨德利今年41岁,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老工业城市格拉斯哥,父亲是一个货车司机。休是家中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也是他所在的中学当时唯一上大学的。他在苏格兰的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Strathclyde University)学习会计与经济,并有意成为一名会计,因为他认为,“从事法律和会计是成为中产阶级的门票”。

但是,到了大学四年级,他意识到自己对成为一名会计完全没有兴趣,毅然把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给他的赞助费退了回去。那家事务所的合伙人当时警告他此生都会为这一举动而抱憾,但亨德利从来没有因此后悔过。

1990年,亨德利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位于爱丁堡的Baillie Gifford基金,是加入该公司的唯一一个非牛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但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在该基金工作的8年中,亨德利是出了名的捣蛋鬼。之后,他去了瑞士信贷资产管理,但由于“心直口快”,仅呆了一个月就被炒鱿鱼了。

有了这样的教训之后,亨德利学乖了,在Odey Asset Management的第一年里,他尽量保持沉默。由于出色地管理了该公司旗下的 CF Odey欧洲大陆基金(CF Odey Continental Europe Fund),他在2002年被提升为Odey的合伙人。他随后把 Odey Eclectica基金的股票资产换成了现金和债券,这个唐突的决定却取得了49%的年回报。

到了2005年,亨德利和 Odey的另一位合伙人Simon Batten一起将Eclectica Fund分离出去,开始单干。在Eclectica的10多名员工中,只有一个剑桥毕业生和一个耶鲁毕业生,其余都来自各地,包括像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和普茨茅斯大学(Portsmouth University)这样的普通学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货做空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