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牌榨斗机DF一9589电动机那里有买?

  • 进货单中暂未添加任何货品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

清道光二十六年,英租界铺筑上海第一条近代城市道路界路(今河南中路)。道光二十八年起,铺筑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一路)、领事馆路(今北京东路)。咸丰元年筑花园弄至界路,同治元年延伸至今西藏路,同治四年名南京路。19世纪50~60年代,建南京路以南的4条东西向干道(今九江路、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和南北向以中国省名命名的四川路、江西路、河南路、山东路、山西路、福建路、湖北路、广西路、云南路、西藏路等。解放后,拓宽南京路、北京路、河南路等6条主要干道的“瓶颈”路段54处,新辟人民大道。1995年有道路118条,总长67.19公里。

19世纪50年代起,英美等国轮船公司经营进口航运业务,英国建邮务代办处,英商电车公司辟广东路外滩到静安寺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同治十年丹麦商大北电报公司、光绪九年英商大东电报公司、光绪二十五年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相继开设。光绪四年,大清邮局在外滩建立。20世纪初,华商航运企业兴起,随后出现华商公共汽车公司、出租汽车行、货运汽车行等,至30年代形成行业。1992年,过境市内公交线路有79条,长途客运线路上客站25个,郊区客运线路上客站49个,外省市设在境内客运站28个。1949年区内电话总容量2.6万门,1992年11.8万门。1992年有邮电支局5个,邮电所13个,邮筒152个,邮政储蓄点17处,报刊门市部5个,集邮门市部2个。1995年有邮电支局3个、邮电所7个。

清咸丰十年,旗昌洋行在外滩开凿第一口深井,供内部用。同治十一年,在东新桥松江路开办沙漏水行,向居民供水。光绪九年,英商自来水公司供水。1992年,区内供水42.5万立方米/日。光绪八年,英商在江西路南京路口创办上海电气公司开始发电。光绪十六年,租界工部局另建发电厂,光绪二十二年,建成供电。1992年区内有变电站15座,总容量107万千伏。1995年增加35千伏变电站1座。

清同治二年,英商在吴淞江南岸办大英自来火房,敷设管道,供煤气灯照明。同治六年,法商在永寿路建自来火行,供煤气用户。1995年煤气用户22.8万户,普及率86.5%。

清道光三十年,英国圣公会开办华英学塾。同治十三年,徐寿和英人傅兰雅筹办格致书院(今格致中学)。光绪二十八年,蔡元培在泥城桥福源里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校。1916年,中医丁甘仁等在白克路(今凤阳路)创办国内第一所中医专门学校。1932年,黄炎培创设中华职业补习学校。1928年,潘序伦创设立信会计补习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有职业学校47所。八一三事变后,租界成为“孤岛”,境内学校骤增至176所,同一大楼设立多家私校,一条弄堂数校并存,慈淑大楼(今南京东路东海大楼)有大、中、小学和职业补习学校30余所。1995年,有幼儿园19所、小学25所、中学16所、职业学校8所、师范学校1所、聋哑弱智辅读学校12个班级、工读学校1所。市重点中学1所(格致)。

清道光二十六年,英人办中国医院迁入麦家圈(今山东中路),称仁济医馆,后改为仁济医院。同治十一年,中国人创办体仁医院。上海沦陷时期,境内医院诊所有50余所,中医集中,名医辈出。1948年,有中医师655人。1995年,有区级医院5所、街道医院6所、专业防治站所6所、药检所1所,卫技人员1817人。

19世纪50年代,墨海书馆开始翻译、出版科技书籍。以后美华书馆、格致汇编社等相继出版西方科技著作。70年代后,上海第一所传授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新式学校格致书院、上海第一个科技团体上海文理学会、中国早期科学杂志《格致汇编》和发行科技书籍的格致书室相继创办和出版。1959年区科技协会成立。1992年,区内有科研机构40所,其中部属6所、市属34所。1995年,有民营科技企业256家。

19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张外文报纸《北华捷报》出版。清咸丰十一年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诞生,同治十一年《申报》创刊,光绪十九年《新闻报》创刊。20世纪初望平街(今山东中路)一带有报馆25家,有日报、周报、月刊、季刊几十种,时称报馆街。道光二十六年,英传教士麦都思创办墨海书馆。至19世纪末,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等相继在福州路开设。20世纪20~30年代,有新旧书店300余家,形成出版发行文化街。境内是“十里洋场”最繁华地段,娱乐场所集中。19世纪末,上海第一家京剧演出场所满庭芳和丹桂、金桂、天仙等茶园剧场在福建路、广东路一带开设。新式戏院丹桂第一台,邀请贵俊卿、刘寿峰、筱菊奎等演出,又为梅兰芳首次到沪演出、周信芳长期演出场所。20世纪初至20年代,大舞台、天蟾舞台、中国大戏院、共舞台上海四大舞台、大世界游乐场、大光明电影院相继开业。1949年,有专业电影院15座,剧场39座,书场19座,游乐场3座,舞厅21座。境内各种剧场占全市总数32%。1995年,有专业电影院6座,剧场6座,文化馆5座,公共图书馆13座,舞厅102座,营业性歌厅602处。有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上海美术馆、自然博物馆,新建的上海博物馆。有大型的专业书店中国科技图书公司、上海外文书店、美术书店、音乐书店、上海旧书店、上海古籍书店和上海最大的综合性书店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等。

清道光二十三年,外侨成立体育总会。上海第一个跑马场、抛球场、游泳池均出现在境内。20世纪初,境内职工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活动。1959年创办南京路马路运动会获得成功。1952年辟山东路体育场,1980年改黄浦体育馆。1992年黄浦区获国家体委“武术之乡”称号。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滩建筑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等27处,纪念地有五卅运动爱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上海人民保安队总指挥部、茅丽瑛烈士遇难处、梁仁达烈士遇难处等。

南市区在上海市中心区东南部。东、南濒黄浦江,西达西藏南路,北至淮海东路、人民路。1995年,面积8.2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48.4万人。有21个少数民族4900人。辖小东门、董家渡、豫园、老西门、半淞园路5个街道,127个居民委员会。区政府在陆家浜路1100号。

南宋咸淳年间,形成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上海县立,县治设今区内。上海开埠后,商业区北移,形成新市场,称北市,上海县城厢商业区始称南市,后成地名。1927年为上海特别市沪南区组成部分。1938年7月称南市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境分为第三区(后称邑庙区)、第四区(后称蓬莱区)。1950年6月,邑庙、蓬莱区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嵩山区撤销,东北地区划归邑庙区。1959年12月,邑庙、蓬莱两区合并为南市区。1961年3月起,先后划入浦东周家渡、塘桥、南码头和杨思镇。1993年1月,划出浦东部分归浦东新区。

是上海商业贸易区之一。有豫园商城、小东门、老西门、小南门、大兴街等商业街市,沿黄浦江设有农副土特产品交易市场、批发企业百余处。20世纪90年代,全区组建成西门等6个大型企业集团。其中豫园集团被市政府定为重点扶持54家大型企业之一。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6.08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占21.56%。1950年全区财政收入1483万元,1956年6388万元,1965年3421万元,1978年1.05亿元。1995年6.54亿元。

明清时期,有酿造、竹木、皮革等手工作坊,出现作坊集中的街坊,如篾竹街、糟坊弄、硝皮弄、面筋弄、草鞋湾等街。明露香园顾绣、谈仲和笺纸、顾振海墨、王懒轩古鼎,清濮元良濮(菜)刀、姜世耀宝珍膏、老凤祥黄金饰品、老德泰铜香炉和烛台等负盛名。清同治六年,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光绪十一年,德昌机器厂在陆家浜建立,修造小汽船。光绪二十一年,电厂、水厂和求新造船厂在外马路、老白渡街、里马路等处创建。手工作坊逐步采用机械加工,形成一批弄堂小厂。民国初,三友实业社、久新搪瓷厂等华商工厂建立。解放初,有工厂、作场4228家,职工64153人。1959年,有工厂412家,主要生产内衣、织袜、线、笔、伞、鞋等。1961年,浦东周家渡街道等划入后,区内有江南造船厂、上钢三厂、耀华玻璃厂、新建机器厂、上海溶剂厂、安达纱厂、章华毛纺厂等大中型企业。有钢铁、造船、化工机械、建材、水电、纺织、搪瓷、制笔、食品、塑料等行业,成为工厂集中地区之一。1958年建街道手工业组。1964年,成立区手工业局,管理街道工厂。1977年,全区有31家街道工厂转为市属工厂。1978年,建立区集体事业管理局。1984年,区集体工厂建成服装、机配、电子、五金、印刷、针织、皮塑7个行业性公司。1992年,有工业企业126家,职工17079人。有服装、百货、电子电器、皮塑玩具、文教印刷、五金装潢、机械仪表等行业。1993年,在集体事业管理局基础上建南市工业总公司。1978年区属工业产值3685万元。1992年工业产值3.67亿元,利润560万元。199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其中区属工业8.69亿元。

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上海镇有榷场。元代,棉布交易兴起。明清,成为东南沿海贸易大港、漕粮运输中心,全国糖、药材等商品主要集散地之一。沙船业成为地区经济支柱,海上贸易发展,进口鱼翅、海参、燕窝、香料、象牙、藤货等,出口棉布、瓷器、茶叶等。城厢内形成陆家石桥、虹桥头、红栏杆街、松雪街等商业街市和糖、海味、药材、衣庄等专业街市。清道光三十年,第一家洋货商号同春祥洋布抄庄在大东门开业。清末,童涵春国药号、万有全腌腊店、“三大祥”(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棉布店、老饭店、德兴馆、老同盛南货店开设,小东门、老西门形成商业闹市。城隍庙附近成为小商品和吃用俱全的综合性市场。1918年,冠生园实行股份制,成为包括食品工厂、零售商店、饭店酒家、并在天津等地设分店的大型企业。1926年,蓬莱国货市场在小西门学前街开业,占地1.6公顷,设店铺144个,专营国货。杂货小铺遍及大街小巷。1937年八一三事变,十六铺一带遭日军炮火袭击,一批商行、店铺被毁,港口中断,大店名店迁租界,商店关闭,蓬莱市场被战火焚毁,百业萧条。1950年,邑庙、蓬莱两区有私营商店13074户,个体商贩9773户。1956年,9959户商店实行公私合营,从业人员26989人。邑庙区建32个商业区店,蓬莱区建31个。1956年起,在大达码头等处建立自由市场,经办农副土特产品贸易。1979年,在十六铺建农副土特产品贸易市场和埠际贸易货栈。1980年,豫园商场定为市级商业中心,“小、土、特”为经营特色,小东门、老西门、小南门、大兴街为区级商业中心。1992年豫园商城大规模改造。老西门建市百八店新楼、全泰商厦等大型商业建筑,大兴街建成富南室内菜场。1992年,全区有商业企业8810家,职工128762人,个体经营6057户8569人。有“三门”(小东门、老西门、小南门)、“两街”(大兴街、浦东昌里路一条街)商业闹市。十六铺农副土特产市场有贸易货栈、贸易中心和交易市场25个,全国除西藏、台湾省外,有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商贩交易,每年二三十万人次,年营业额约12亿元。豫园商场发展为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豫园商城完成豫园商厦、华宝楼、天福楼等大型仿古商业楼宇的改建,经营面积从1.8万平方米扩至7.5万平方米,经营小商品、小吃,新增黄金饰品、珠宝玉器、古玩书画、工艺摆件等。1995年营业额20.36亿元,居全国大型商业企业第三。区内另建有西门集团、百年老店集团。1980年,区属商业饮食服务业销售总额6.42亿元、利润5880万元,1995年分别为86.82亿元、1.75亿元。

1986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东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成立,豫园商场老城隍庙工艺品商店获对外小宗贸易经营权。1993年起,建南市、豫园商城、汇中、常宏4家区属外贸专业公司,各公司建立26个进出口部,形成服装、轴承、化工、玩具、食品等10个重点产品出口系列。1993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0.88亿元,1995年5.03亿元。是年,全区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60个,合同利用外资1.61亿美元。

明嘉靖三十二年,筑上海城墙,沿城墙建护城河。城内河浜交叉,水流纵横,与护城河沟通,水门与黄浦江相连。河浜两岸是南北、东西走向的街巷,有众多桥梁。筑城后,富家竞相迁至城内。清光绪十二年,修筑方浜至陆家浜沿黄浦江第一条马路南市外马路。宣统元年,修建连接沪宁铁路南火车站(今瞿溪路、车站前路之间)。光绪宣统年间,填浜筑路,形成福佑路、侯家路、露香园路、方浜路、蓬莱路等。1912~1914年,拆除城墙,筑成民国路(今人民路)、中华路,两路相接,俗称环城圆路。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大批房屋被毁,出现棚户区,1949年区内棚户面积87万平方米。解放后,改造棚户区,辟通拓宽三门峡路、河南南路、陆家浜路、中山南路、新肇周路等主要交通干道,建成桃源、瞿溪等新村。至1992年,浦西改造棚户建新村6个,浦东建新村38个,建筑总面积249.6万平方米。1991年,南浦大桥建成通车。嗣后,内环线高架南市段、中山东二路、中山南路拓宽工程竣工。1995年,西藏南路辟通工程通车。1992年起,加快旧区改造。1995年固定资产投资15.11亿元,拆除旧房35.93万平方米。累计建成新村46个,高层建筑70幢,合计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

为上海主要水运营运地区之一。1992年,沿黄浦江建有货运码头52座、岸线长2383米,客运码头2座、岸线长431米,可停泊千吨级以上轮船,十六铺客运码头为上海主要的长江、内河客运码头,辟至重庆、武汉等28条航线。区有7条对江轮渡线。清光绪三十四年,法商电车公司在十六铺辟通至善钟路(今常熟路)等有轨电车线3条。1995年,境内有公交线路21条。光绪三十四年,在南门外建南火车站,为沪杭甬铁路的上海起迄站,1937年被日军炸毁。元初设上海驿,明代在城隍庙南建馆驿。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江海关试办邮政。光绪二十七年,境内设上海大清邮政局江南分局。1995年,南市区有南市、南车站路2个邮电支局。光绪二十八年,上海商办电话局在东门外新码头创立。4年后清廷在东门外建南市电话局,后改为上海电话局中华路分局。

清光绪二十八年,法租界公董局在今机厂路建水厂。是年,由华商内地自来水厂在今半淞园路建成。1956年,两厂合并为南市水厂,1992年日最大供水量93.22万立方米。光绪二十四年,南市电灯厂在今老太平弄处建成发电。1935年,华商电气公司在半淞园江畔建厂,少量发电。1954年建南市发电厂。1960年,上海市煤气公司在境内敷设煤气管道。1972年,在中华路等设液化石油气供应站。1995年,全区煤气、液化气普及率77%。

宋咸淳五年(1269年),设镇学,元元贞元年(1295年)建县学宫。清有敬业、蕊珠、龙门、求知、梅溪等知名书院、官塾、义学30多所以及众多私塾。道光三十年起,外国传教士先后创办裨文、清心、仿德等男塾女塾。同治二年,清廷在小东门设上海广方言馆。民国时期,建大同学院(后改称大同大学)、东南医药院、试明文学院等高等学府。1949年,有中学39所、小学172所。1995年,有幼儿园70所、小学79所、中学24所,其中市重点中学2所(大同、大境),实验小学为市教育实验基地之一。

明清,城厢内中医师荟萃。清姜宾远姜衍泽中药店,竺涵春(今童涵春堂前身)、姚泰山、宋存德、同德生等均为知名中药店。道光二十四年,英传教士在大东门内设仁济医馆(今仁济医院)。宣统元年,邑绅李平书在三泰码头建中西医并治的上海医院(今市第二人民医院)。1995年,全区有中心医院、专科医院、街道医院10所,区综合性医院1所,医技人员2727人。

明代徐光启借潘允端旧宅主持编修《崇祯历书》。清同治七年,江南制造局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光绪三十年,境内有沪学会、群学会、医学研究会等科技群众团体。20世纪60年代起,708、船舶、玻璃钢、缝纫机等研究所在区内建立。1995年,全区有民营科技企业70家。

城隍庙祭祀仪式和城隍出巡三巡会,在上海有影响。清光绪三十四年,夏月润等在十六铺建新舞台,上演文明京戏。民国时期,各种民间艺人在戏园、茶楼、露天广场献艺。有新华京剧团、大公滑稽剧团等7个剧团。1995年,区内有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少年宫、图书馆和南市影剧院等7处文娱场所和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

1917年,在斜桥建市立公共体育场(今沪南体育场),为上海第一个中国人创办的公共体育场。20年代,建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大同、敬业等中学和华商电气公司等开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等体育活动。1958年,兴建南市工人体育场、体育馆、温水游泳池等体育场馆9所。

解放初,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1958年3.05平方米,1982年4.43平方米,1992年近6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面积161.31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化23.96万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0.3平方米。1951年人均期望寿命47.83岁,1995年77.64岁。

明清两代,盛行造园。至民国初年,建有豫园、露香园、半径园、吾园、西园、半淞园等近30座私家花园。历经兵燹,今存豫园。解放后,于南车站路荒地建蓬莱公园。

区内五教俱全,寺庙众多。明清两代,建沉香阁、海潮寺、三昧寺等52座佛教寺庙。南宋咸淳七年,在上海镇东北建道观天后宫,至民国有道观33所。明万历年间,建上海第一座天主小教堂。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天主堂敬一堂。清道光二十三年,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在城内三牌楼设立城中堂,到民国建有13所教堂。道光二十九年,在草鞋湾地区建清真寺(南寺)。咸丰三年建福佑路清真寺。1917年建成小桃园清真寺。1995年,有宗教场所沉香阁、慈修庵、城隍庙、白云观、大境关帝殿、董家渡天主堂、清心堂、小桃园清真寺、福佑路清真寺。

有豫园、沉香阁2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开放的旅游景点有豫园、文庙、古城墙、大境阁、三山会馆、豫园商城、南浦大桥、老城隍庙、白云观、沉香阁、清心堂、董家渡天主堂、小桃园清真寺等处。老城隍庙五香豆、豫园商城小商品、童涵春堂中成药、乔家栅糕团等为土特产。

卢湾区在市中心区南部。东沿西藏南路、肇周路、制造局路、高雄路、江边路与南市区相邻,南临黄浦江,西以陕西南路、肇嘉浜路、瑞金南路、日晖港东水道与徐汇区相接,西北以延安中路、陕西南路与静安区交界,东北以金陵西路、金陵中路与黄浦区相连。1995年,面积8.0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39.33万人。有少数民族31个,人口4288人。辖五里桥、打浦桥、丽园路、顺昌路、嵩山路、济南路、淮海中路、瑞金二路8个街道,111个居民委员会。区政府在重庆南路139号。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和1914年,区域北部相继辟为法租界。肇嘉浜以南为华界,1928年7月起属上海特别市沪南区。1945年12月,以重庆南路和鲁班路为界,以西设第六区(又名芦家湾区,1950年7月改称卢湾区),以东设第五区(又名泰山区,1947年改称嵩山区)。1956年3月,撤销嵩山区,西部并入卢湾区。1959年12月,撤销邑庙区,部分地域并入卢湾区。

上海中心商业区之一。20世纪初,境域逐渐城市化。30年代,形成南部工业带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商业街。北部以重庆路为界,东侧为旧式里弄为主的一般市民居住区;西侧为新式里弄、公寓和花园洋房的中高级住宅区。南部华界在清末民初形成高昌庙、内日晖市、外日晖市3市镇,建设现代市政,兴办中小工厂,兴建里弄住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部法租界人口激增;南部华界大多被战火夷为废墟。40年代,苏皖鲁难民云集日晖港、肇嘉浜、打浦桥地区,形成上海最大的水陆棚户区。淮海中路为上海主要的商业街区,打浦桥地区初步建成新的商贸中心。工厂分布徐家汇路以南,有纺织、轻工、造船等业。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2.21亿元,第二、三产业分别占24.7%和75.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2.05亿元。1950年区财政收入910.49万元,1956年4266.7万元,1965年3147.57万元,1978年9207.27万元,1995年6.65亿元。

清同治六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高昌庙,生产中国第一台车床、第一艘兵舰、第一炉钢、第一条万吨级运输轮。光绪二十九年,华商久成丝厂开办。1939年,境内有工厂529家,知名产品有天厨味精厂佛手牌味精、益丰搪瓷厂金钱牌搪瓷器、马利工艺社马头牌美术颜料、民生厂民生牌墨水、美亚织绸厂爱华葛等。1949年有工厂983家,1956年1251家,1962年210家。1958年,上海汽车装配厂生产上海第一辆轿车凤凰牌轿车。1962年,江南造船厂制成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1.2万吨自由铸造水压机。1993年区内有市(部)属工厂132家,分厂6家,职工9.34万人,固定资产原值22.06亿元,工业总产值62.68亿元,利税总额5.29亿元。知名企业有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飞人机械总公司、紫光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塑胶线厂、太平洋织造总厂,上海申林地板有限公司等。知名产品有三枪牌针织内衣、易通牌汽车空调机系列、船牌床上用品、飞人牌家用缝纫机、飞轮牌涤纶缝纫线、熊猫牌汽车电线、金鼎牌圆盘包本机。1956年,发展地区工业。1958年有里弄生产组292家,从业人员1.4万人。1962年,建街道工厂59家,从业人员3300余人,产值1349.48万元。1965年48家、产值3526万元。1978年有生产组247家,职工2.07万人,产值2642.66万元,税利1014.11万元。此后,街道工厂、商办工厂发展迅速,形成汽车配件、服装缝纫、普通机械、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在石龙路和浦东顾路建有两个工业小区。1995年有工厂189家,职工1.4万人,工业总产值12.36亿元,利润6419.2万元。上海篷垫厂销售收入进入市工业企业500强。

20世纪初,八仙桥、太平桥、南阳桥渐成商市,并沿巨籁达路(今金陵中路)、宝昌路(今淮海中路)延伸。1917年,建成太平桥室内菜场。20年代起,大批俄侨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开设商店,商业发展,30年代中期,成为商业街。1937年上海沦陷后,法租界地区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奥利和路(今浏河口路)棉布集市、平济利路(今济南路)旧货市场、爱来格路(今桃源路)寒布摊贩集市闻名,形成霞飞路、太平桥、南阳桥、八仙桥、斜桥、打浦桥的“一街五桥”商业街市。上海解放前夕,全区有商店5000余家,1956年4800家。大店有上海市第二百货商店、上海妇女用品商店;特色经营有红房子西菜馆法式西菜,老大昌西式点心,哈尔滨食品厂蛋糕、糖果,沧浪亭点心店苏式糕点、面点,高桥食品厂松饼、薄脆,奇美皮鞋店女式皮鞋,正章洗涤店干洗,沪江理发店美发等。80年代,新光光学仪器商店、上海妇女用品商店、上海钟表店、金龙丝绸呢绒公司、红星眼镜公司、长春食品商店、全国土特产食品公司、人民摄影公司、黄山茶叶店等30家中华老字号商店,柳林路小商品市场、东台路工艺品市场闻名。1992年9月,东方眼镜公司成为上海商业系统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1993年12月,益民百货总公司成为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起,上海巴黎春天百货、华亭·伊势丹、新华联商厦、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上海二百永新有限公司、百盛购物中心、柳林商厦等大型商店、商场在淮海路开业,营业面积29.4万平方米。打浦桥地区商业营业面积20.7万平方米。1995年,全区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4789个,从业人员3.6万人,营业收入100.13亿元,利润1.45亿元。有专卖店47家。名特商店向区外发展,开店(柜)517家,分布于15个省市。开办联华超市、百佳超市。东台路工艺品市场、卢工邮币卡市场、精文花卉市场为特色市场。古今牌胸罩、启发牌西服、奇美牌皮鞋为上海名牌产品,丰裕生煎、油豆腐线粉汤获“中华名小吃”称号。淮海商业集团被列为市重点扶持企业之一。

境内有锦江饭店、新锦江大酒店、日航花园饭店、瑞金宾馆、城市酒家等涉外宾馆。锦江饭店自解放后长期为“国宾馆”,召开过中共八届七次会议和政治局会议,1972年在此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90年上海首家国人管理的五星级宾馆新锦江大酒店开业。

清同治、光绪年间,房地产业在东北部出现。1951年,有房地产公司54家。80年代起,建上海复兴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永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卢湾区建设发展总公司等24家房地产开发公司。1992年9月,建区房地产交易中心。1995年房地产营业收入12.35亿元,交易面积6144万平方米。

1979年5月,雅乐妇女用品厂承接日本蝶理株式会社来料加工。1985年3月,沪港合资爱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建立。1993年,区内有三资企业118家,总投资6404万美元,外贸出口1.64亿元。1995年,区内有三资企业202家,协议吸收外资4.08亿美元。外贸出口3.02亿元。杜邦、IBM等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区内。

清同治三年,徐家汇路延伸入区境。1933年,区境北部有道路54条。1937年,南部有道路25条。1971年6月,打浦路越江隧道通车。1992年起,淮海中路全面整修。1993年,有道路78条、67.76公里。1994年12月,日晖港填没筑成瑞金南路,内环线高架路卢湾区段通车。1995年,拓宽徐家汇路,地铁一号线、南北高架路卢湾区段通车。

上海特色建筑集中地区之一,有锦江建筑群及瑞金宾馆、陕南村、培文公寓、永业大楼、南昌大楼、尚贤坊、步高里等为市内著名近代优秀建筑。1953~1995年,竣工住宅面积301.50万平方米。1997年底,全区33.78万平方米危棚简屋全部拆除,棚户集中的打浦桥地区建成海华花园、海兴广场、天天花园、锦城公寓、金玉兰广场等高级住宅区和商务楼。1992年1月,斜徐路第三居委会地块成为全市第一块批租毛地。与香港九大上市公司联手成片改造淮海中路东段街坊,建成上海广场、兰生广场等。1993~1995年,批租地块引进外资14.14亿美元,内资46.30亿元。全区绿地面积63.03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4.68万平方米。淮海中路建成市级绿化景观路线。知名园林有复兴公园。

清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四日(1908年5月3日),有轨电车通车。1927年2月,开通公共汽车。1950年,过境公交线路12条,1993年25条。光绪二十七年,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江南邮政分局。光绪年间高昌庙电报局设立。1958年,设鲁班路、丽园路、局门路3座人工电话交换站,容量各200门。1995年,有邮电支局4个、邮电所8处。1996年,建鲁班、柳林两个电话分局,总装机容量16万门。光绪末年,开始供电,南北分属上海内地电灯公司和法商电车电灯公司,60年代初,统一南北不同电压的供电网络。光绪三十二年,境北部开始供应煤气,1993年全区管道煤气用户10.20万户,液化气用户1.043万户,燃气普及率74.83%。1996年,全区实现燃气化。

近代教育始于广方言馆。清光绪十五年,开办惠中学塾。此后,陆续开办三等公学、经正女学、上海女子蚕桑学堂、通惠小学、泉漳公学、上海贫儿院等学校。1930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迁入区内。1949年,有幼稚园(班)50所、小学89所、中学18所、私塾14所。大专院校有震旦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法政学院、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等6所。1995年,全区有幼儿园31所、小学40所、中学24所、职业与特殊教育学校8所。形成向明、卢湾、比乐、兴业4个教育小区。市重点中学(向明)1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在区内。

清光绪三十三年,天主教会开办广慈医院。1949年,有医院27所,病床1935张。1951年起,先后消灭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1995年,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等医疗机构23个,病床276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086人。其中区级医院5所,病床993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57人。香山中医医院施氏伤科、减肥专科,卢湾区中心医院放射免疫分析、消化专科、呼吸专科,中德医院围产保健均为市医学领先专科。

清同治七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翻译出版近代科技著作。1928年,国内最早的综合科技社团中国科学社定址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此后,中华学艺社、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技术协会等科技团体设于区内。1929年,吴蕴初创办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解放后,上海科学会堂和上海社会科学院设在区内。1993年,区内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病研究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伤骨科、高血压、烧伤、内分泌、免疫学、血液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29个,民营科技企业210家。

建于1920年的雅庐书场为区内早期书场。1926年,恩派亚大戏院落成。20世纪30、40年代,兰心、辣斐、巴黎等戏院为市内有影响的话剧演出场所,国泰大戏院长期内是国内设施最佳影院。解放后,文化广场为全市群众性政治文化活动中心。1956年,全区有影剧场9座,座位7153个,1995年7座,座位3565个。知名演出场所有国泰电影院、兰心大戏院、淮海电影院、雅庐书场等。1993年9月,在复兴公园举办上海市首场广场文化活动,至1995年举办115场,参加者达百万人次。区内出版机构集中,30年代,有生活书店、复社等,解放后有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1993年,区有线电视开通。

1926年,建成中华运动场,承办第一届万国运动会、第八届远东运动会赛事。后又有回力球场、逸园等。解放后,回力球场改建为市体育馆。1995年,有卢湾体育馆、卢湾体育场、卢湾区工人体育场、卢湾游泳馆、上海东亚高尔夫球练习场和上海皇宫保龄球馆等。向明中学女篮、长乐路第三小学游泳、巨鹿路第一小学乒乓和区少年体校的游泳、体操、航海模型为特色项目。

20世纪20年代起,形成俄侨、韩侨、越侨3个侨民小区。今重庆路以东淮海路两侧多韩侨聚居,且多参加反日独立运动,1919年4月在境内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后,韩侨多数离去。今重庆路以西淮海路两侧多俄侨聚居,在霞飞路开设百货、食品、餐饮店,在今皋兰路建东正教堂。40年代末,多数俄侨离沪。越侨主要是法租界巡捕及其家属,集中于马斯南路(今思南路)南端,称安南村,与中国人相对隔绝,1946年前后离去。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孙中山故居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宿舍旧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旧址、1927年前上海总工会秘密开会地、韬奋故居、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旧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孙中山行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其他有中国科学社明复图书馆旧址、大同幼稚园、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旧居等纪念地。知名宗教场所法藏讲寺、天主教伯多禄堂等。

静安区在上海市区中心。东以成都北路与黄浦区为邻,南以延安中路、陕西南路、长乐路与卢湾区、徐汇区相依,西以镇宁路、万航渡路、武定西路、江苏路、长宁路与长宁区交界,北以安远路、长寿路与普陀区毗连,以吴淞江与闸北区相望。1995年,面积7.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0.06平方公里。人口40.47万人。有22个少数民族、4382人。辖曹家渡、静安寺、南京西路、江宁路、石门二路5个街道、133个居委会。区政府在常德路370号。

清光绪二十五年,区域64%属公共租界,10%属法租界,其余属上海县法华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区域属第十区(静安区)、第十一区(新成区)、第十二区(江宁区)。1949年5月30日,静安区改静安寺区。1950年6月28日称静安区。1956年2月,撤销静安区,境域分属新成、江宁、长宁区。1960年1月,撤销新成、江宁区,建静安区。

以新闸路为界,南部商业发达,多高级住宅、高楼、宾馆,居民文化程度较高。北部中小工厂集中,解放后屡经调整,南商北工格局无大改变。199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0.19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占17.52%和82.48%。工业总产值26.81亿元,第三产业营销额160.28亿元。1950年财政收入1548.2万元,1956年9697.75万元,1965年2718.3万元,1978年8338.17万元,1995年8.1亿元。

清光绪二十年,朱鸿度在吴淞江畔麦根路(今淮安路)创办裕源纱厂(今上海第四棉纺织厂),为区内近代工业发端。1912年,有工厂14家,1937年307家,1947年1633家。1949年,工厂3400多家,占全市工厂总数16.75%。1954年,新成、江宁区工厂2952家,其中职工9人以下2212家。以纺织、轻工为主,机电、化工次之。1990年,工厂172家,职工12.7万人,固定资产19.98亿元,产值42.91亿元,上缴利税7.52亿元。知名工厂有上海第一毛纺厂、上海第四棉纺织厂、上海众萃毛巾厂、上海牙膏厂、上海美术颜料厂、南洋电机厂、上海电子计算机厂、上海新亚制药厂等。地区工业始于1958年,建里弄生产组755个,从业人员2.39万人。1963年415个1.24万人,产值、税利分别为456万元、222万元。1979年253个生产组合并为85家街道工厂,职工1.87万人,产值、税利分别为3485.04万元、1339.32万元。1985年1月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6月海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向社会发行股票10万、600万股。1995年,地区工业企业118家,职工12779人,产值8.14亿元,利润4868万元,上缴税金5163万元。电子仪表、机械电器、塑料化工、针织服饰、印刷装潢为主要行业。有年创利税百万元以上企业11家。

清光绪七年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静安寺庙会,1961年4天庙会游客400万人次,1963年终止。

20世纪初,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商店逾百家,1939年378家。南京西路、静安寺、曹家渡等为主要商业街区。1945年,商业有118种行业、5554家商店。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前,有私营商业企业6693家。1960年,商店3629家、从业人员29094人,1976年1229家、28913人,1990年1434家、26114人。1956年,个体工商户8759户,1963年2300户,1976年920户,1990年3195户。1983年起,南京西路、静安寺地区建7家星级宾馆,静安希尔顿、波特曼香格里拉、锦沧文华大酒店为五星级宾馆。全区有宾馆12家、客房4310间,占全市旅游宾馆客房总数21.3%。特色商业街有石门一路服饰街、威海路汽车汽配街、康定路生产资料街、万航渡路愚园路电脑街等。有名特商店91家,知名的有鸿翔时装公司、龙凤中式服装商店、蓝棠博步皮鞋公司、上海开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景德镇艺术瓷器服务部、梅龙镇酒家、绿杨邨酒家、王家沙点心店、大发商厦、立丰广东土产食品商店、鼎日有福建土产食品商店、三阳盛南货店、新长发果品商店、正章洗染公司、南京美发公司、卡德池浴室、精华家具店。1995年,全区商店4200家、从业人员24864人,个体商业户3315户、4479人,商业销售总额70.93亿元,利润1.78亿元。区财贸系统在区外新开商店211家,其中市内172家、郊县9家、外省市30家,总营业面积3.52万平方米,销售额7.3亿元。

1985年1月,建区内首家沪港合资企业上海沪港实业有限公司。1992年,有外资企业97家,总投资1.63亿美元。至1995年累计批准外资企业311个,总投资24.9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0.6亿美元。

清同治元年,英租界越界修筑今区域内第一条马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同时辟筑徐家汇路(今华山路)、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新闸路、麦根路。1920年,有道路52条、长55.83公里,基本形成道路网络。1921年,静安寺路西拓至大西路(今延安西路)。1995年,全区有道路68条,总长64.96公里。主要道路有南京西路、北京西路、延安中路、延安西路、石门一路、石门二路、常熟路、华山路、万航渡路、江宁路、陕西北路、茂名北路、愚园路、成都北路。

清光绪八年,建首家私家园林申园,到20世纪初有14座私家园林。名园有张园(味纯园)、愚园、爱俪园(哈同花园)。20世纪20、30年代,建成平安大楼、海格公寓、德义大楼、枕流公寓、泰兴大楼、同孚大楼、花园公寓等36幢大楼,以及嘉道理住宅(今中福会少年宫)、马勒住宅、涌泉坊、裕华新村、华业公寓、美琪大戏院、宏恩医院(今华东医院)等7座知名建筑。有知名棚户区小莘庄。区内新式里弄住宅面积列全市各区第一,公寓、花园住宅面积列第二。高标准住宅集中于新闸路以南,工业建筑、旧式里弄住宅、棚户简屋集中于新闸路以北。1995年,在闵行区漕宝路新泾港西侧租用930亩土地建动迁房基地静安新城,年内首期开工23万平方米。1995年,全区有房屋936万平方米,其中公寓27万平方米、花园住宅32.5万平方米、新式里弄住宅125万平方米、旧式里弄住宅152.6万平方米、新工房148.9万平方米、棚户简屋2.5万平方米、危房39万平方米。住宅施工面积160.74万平方米,竣工22.15万平方米。1995年,有10170户居民动迁,改善住房条件。1992~1995年,全区批租地块32幅,出让土地面积28.38万平方米,批租金额11.27亿美元。

清光绪三十三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在赫德路(今常德路)成立,次年二月开辟静安寺至外滩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922年8月,华商董杏生开办公利汽车公司,开辟静安寺沿曹家渡、工部局公园(今中山公园)、愚园路、静安寺环形线路,为上海首条公共汽车线路。1949年经过区境的公共交通线路14条,1950~1966年18条,1992年49条,1995年70条。

清光绪二十七年夏,英商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在静安寺路开设临时电话交换所。宣统二年,设卡德路邮政支局。1949年区内有邮电局3家,电话交换设备6700门。1995年,有邮电支局、邮电所7家,电信服务处1家,报刊门市部3家,电话局(站)3家,电话装机容量13万门,电话用户9.17万户,电话普及率22.67部/百人。

清同治六年,大英自来火房向区内供应管道煤气。1995年,煤气普及率99.7%,在全市率先实现燃气化。

清光绪五年,大王庙栖流公所附设义学。光绪三十二年,邑人陆义麓等创办区内首家新式学校和安小学堂。此后陆续创办育才公学、上海幼稚院、平民女校、上海胎产女学校、中华政法大学等新式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区内有中学25所、小学77所、幼稚园(班)48所、职业补习学校30所、高校5所、外侨子弟学校8所。1949年,有幼稚园(班)80所、小学153所、中学60所、中等师范1所、职业技术学校6所、补习学校12所、高校10所。陈鹤琴在区内创办第一师范等7所学校。1953年,育才、市西、第一女中列为市重点中学,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列为市重点小学,南京西路幼儿园列为市重点幼儿园。1964年,育才中学“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教学经验闻名全国。1995年,全区有幼儿园29所、小学43所、中学19所、职业技术学校3所、特殊学校2所、工读学校1所。其中市重点中学2所(市西、育才)。在区内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大专院校18所。

清宣统二年,建区内最早的医院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今华山医院)。1949年,有医院30所,其中公立6所、私立24所。1951年8月,建华东医院,主要担负华东地区和上海市高级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和外宾的医疗保健任务。1995年,有市级医院6所、病床3046张;区级医院3所,街道地段医院8所,专业医防所6所,病床1081张;卫技人员2028人。知名医院有华东医院、华山医院、儿童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等。

清光绪十二年,英、美等国教会医师建区内最早的科技团体中国博医会。1932年9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迁入曹家渡小万柳堂,为区内最早科技机构。1956年,上海沪光科学仪器厂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1万伏和5万伏高压电桥,填补国家电讯仪表工业空白。1963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断手再植手术。1995年,有部、市属科研院所41家,民营科技机构275家。知名科研单位有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711研究所、邮电部第三研究所、上海机床研究所、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上海轻工业建筑设计院、上海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等。

上海开埠后,区内文化娱乐业兴起。20世纪40年代,有舞厅12家、影剧院27家、娱乐总会3家。其中,百乐门舞厅、美琪大戏院装潢华丽,设施先进,分别誉为“远东第一乐府”和“远东最新型的艺术影宫”。1950年,戚雅仙创办静安越剧团,次年毕春芳等加盟,形成戚毕流派。1965年有影剧院、书场18家。1995年,有影剧院11家,设区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街道设文化站、图书馆,文化娱乐场所817处。知名文化设施有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上海商城剧院、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云峰剧院、大都会舞厅等。区内有上海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沪剧院、上海歌舞剧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专业文化团体。1994年,建立区有线电视中心。

1928年,申园运动场创立。1938年创办大陆游泳池。1939年上海健身学院创立。1995年,区内有静安体育馆、静安区体育场、静安区工人体育场、静安网球场、静安区工人游泳池5处体育场所。全区体育人口25.05%。

有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安义路毛泽东寓所旧址、上海大学旧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平民女校旧址、茂名路毛泽东旧居、彭湃烈士在沪活动地点、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蔡元培故居、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旧址、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刘晓故居、刘长胜故居。另有革命遗址40多处。宗教场所有静安寺、圆明讲堂、居士林、怀恩堂、大田路天主堂等。

宝山区在上海市北部。境域分陆地和岛屿两部分,陆地东沿黄浦江,南与杨浦、虹口、闸北、普陀4区毗连,西接嘉定区,西北邻江苏省太仓市,北至长江。岛屿有长兴、横沙两岛,横卧于长江口南支水道。1995年,总面积425.1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2.99平方公里;两岛面积12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万公顷。人口69.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39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人口3600人。辖吴淞镇、海滨新村、友谊路、泗塘新村、通河新村5个街道,罗店、大场、杨行、月浦、盛桥、宝山、罗泾、罗南、刘行、顾村、祁连、高境、庙行、淞南14个镇,长兴、横沙2个乡,167个居民委员会,182个村民委员会。

1988年1月,撤销吴淞区和宝山县建宝山区。区政府在友谊支路161号。

境域外环线以南约65平方公里为上海中心城区组成部分。外环线以北蕰川路以东沿江地带80.9平方公里,为规划中的宝山新城东城区和西城区,正在建设上海近郊具有冶金、港口特色的中等规模城市。城市化地区人口占全区人口73.81%。蕰川路以西和两岛为农村地区。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16.26亿元,第一产业占10.2%,第二产业占54.1%,第三产业占35.7%。农业产值3.8亿元,工业总产值27.56亿元,建筑业2.7亿元。第三产业营销额5.08亿元。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24.35亿元,第一产业占8%,第二产业占54.1%,第三产业占37.9%。农业总产值5.12亿元,工业总产值51.47亿元,建筑业4.27亿元;第三产业营销额8.2亿元。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52.65亿元,第一产业占4.9%,第二产业占53%,第三产业占42.1%。农业总产值9.5亿元,工业总产值128.18亿元,建筑业10.58亿元,第三产业营销额22.76亿元。1989年财政收入4.16亿元,1992年4.88亿元,1995年7.78亿元。

上海大型工业基地之一,1995年有部市属工业企业158家,沿江建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山钢铁总厂,吴淞工业区集中上海第一和第五钢铁厂、益昌薄板厂、上海铁合金厂、上海钢管厂等大型、特大型企业,年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占上海市钢产量75%;有石洞口电厂、华能石洞口第二电厂,发电机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占全市45.7%和57.8%。长江原水厂、陈行水库以长江为水源,日供水130万吨。乡镇工业始于1958年,1989年区、乡、镇工业单位1557个,职工14万人,固定资产10.36亿元,产值27.56亿元,利税5.13亿元,其中利润3.14亿元。1995年,工业单位2800户,职工13.35万人,固定资产40.82亿元,产值(现价)128.18亿元,利税10.42亿元,其中利润6.93亿元。形成金属加工、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汽车配件、电器设备、建材制品等30多个行业。重点发展集装箱制造、钢结构、金属制罐、有色金属冶炼为代表的冶金延伸业,形成宝山工业特色。1995年,有“中中外”企业110家,有日本东芝电梯、韩国进道集装箱、中远集团冷冻集装箱等大型项目。1993年建宝山区私营经济区,1995年在经济区注册企业1472户,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1995年建市级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电、汽配、轻工、电子等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

上海港口仓储运输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集装箱运输基地。陆上沿长江、黄浦江岸线23公里,沿线有军工路、张华浜、宝山、罗泾4个港口,其中军工路、张华浜、宝山为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坐落吴淞口附近,港口码头岸线7429米,有74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30个(19个为国际航线泊位)、港区总面积353万平方米、库场总面积293.87万平方米。1995年集装箱吞吐量129.4万标准箱,占上海港总吞吐量84.77%。港区设海关2个,有动植物检疫、卫生检疫、海上安全监督等机构。港口经营带动全区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的发展。淞南镇有规模较大的5个集装箱储运公司,各主要公路沿线镇村辟有成片仓储群,有仓库417座,总面积383.82万平方米,全年仓储收入1.3亿元,储备物资价值45亿元。

上海市副食品基地之一。作物以蔬菜和瓜果为主,养殖业以猪、禽、蛋为主,一、二级农田保护区7565公顷,特色农业基地84.8公顷。林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674公顷,是上海主要柑橘产地,长兴、横沙两岛柑橘园面积1700多公顷,年产柑橘3万多吨。外环线以南地区有菜田1200多公顷。1993年起,菜田北移,到1995年,在新菜区建蔬菜园艺场11座、管棚1712套,91公顷菜田配置喷灌设施。引进以色列全套温室设备,在罗店镇光明村兴建现代化蔬菜园艺场。区内有大型猪场22个,蛋鸡场4个,奶牛场15个。规模养殖生产,生猪80%,鸡蛋100%,鲜奶6%,淡水鱼60%。瘦肉型猪占总生产数60%;特种野生动物、罗氏沼虾,人工饲养的河蟹、甲鱼等批量进入市场。扩大鱼蟹混养、稻田养蟹、鱼虾混养等养殖规模。1995年,粮食总产11.09万吨,上市蔬菜13.19万吨、水果3.38万吨、生猪35.5万头、家禽130.6万羽、鲜蛋7732吨、牛奶17535吨、水产品1.03万吨,农业总产值9.5亿元。

上海北部商业重镇。1989年商店4235家,从业人员24960人,其中农村地区2073家6481人;国有商业468家7813人,供销商业471家6276人,其他集体商业580家7374人,个体户2716户3497人。1993年起,建长江口、宝隆、北翼3个商业集团,1995年集团所属大型商场13家,网店857个、从业人员12995人,区属商店911个、从业人员15777人;个体商店6124户、餐饮服务业经营户2569户;私营商店1184户、餐饮服务业经营户105户。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82亿元。全区投资商业项目140多个,投资11亿元,增商业用房35万平方米,总面积增至54万平方米。黄金广场、长江口商城、北翼商厦、隆振商厦等大型商场开业,5000平方米以上商场增为15家。沪客隆大型招商市场和北翼商业街建成。牡丹江路中心商业街和吴淞、泗塘、月浦、罗店4个商业中心形成规模。钟表、眼镜、体育用品、儿童用品、美容、服饰等专业特色商店、超市91家。1994年,宝山钢材交易市场开业,为全国三大钢材市场之一。1995年,沪客隆、东方国贸批发城、共康服饰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开业,共有生活资料专业市场14个。

1989年,全区有外商投资企业29家,吸引外资190万美元,投产10家,分属医药、纺织、储运、畜牧和轻工等行业。1995年,有企业381家,开业256家,年销售产值24.75亿元,出口创汇1.56亿美元。1989年外贸出口额2.46亿元。1995年,出口额29.23亿元,出口工业产品有服装、绣品、日用纺织品、液压千斤顶和化工原料等60多种,出口农副产品有香料、蔬菜、瘦肉型猪、食用菌和菜牛等20多种。

1989年,区内有道路293条255.66公里,桥梁125座,下水道长94.29公里,驳岸长3.72公里。建区后,改建吴淞大桥,新建双城、海江、永清、碧水等城市道路和一批农村道路,拓宽改建月罗公路、沪太路、宝安公路、长江南路、江杨南路,延伸牡丹江路、蕰川路、殷高路、富锦路等主干道。形成四纵四横骨干道路网络。区内主要道路有沪太路、蕰川路、同济路、逸仙路、长江路、长江西路、泰和路、宝安公路、富锦路、月罗公路、殷高路、江杨南路。

1989年,有公园3座、面积6.19公顷,1995年有8座34.1公顷。新建友谊、罗溪、泗塘、淞南、永清等公园。1989年,城区绿化面积42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0.7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5.6%,1995年分别为1225.6公顷、3平方米、23.94%。

1989年,城镇、街道居民住房建筑面积505.6万平方米,其中新公房337.16万平方米、旧式里弄168.2万平方米、简屋2300平方米。90年代,城市化面积逐年扩大,东城区吴淞、宝山两镇间几乎连成一片,海江、宝林、永乐、宝东、淞宝、永清、牡丹江、碧水等城市道路纵横其间,形成网络。楼宇林立,绿地遍布,现代通讯和水电煤设施齐备的新型城市粗具规模。建成宝林、永清、海江、宝山、宝城、临江等新村小区。1992年,开始宝山老城厢和吴淞镇旧区改造,到1995年拆除危房简屋棚户24万平方米,完成改造任务70%。外环线以南地区住宅建设发展迅猛,大场、庙行、淞南、高境等镇结合房地产开发,改造老宅基,建成大华、高境、淞南、共康等新村小区,通河、泗塘、呼玛等新村小区进一步扩大。西城区(月浦、杨行)建成杨泰、月浦、乐业等新村及其配套设施,形成新城区雏形。1995年,居住房屋建筑面积增至749.82万平方米,其中新工房628.26万平方米,旧式里弄和简屋121.57万平方米。

1989年,区内有公交线路50条,1995年68条。出租汽车单位22家,出租汽车1222辆。在吴淞镇、宝杨路、石洞口设有客运和车客渡码头,通往长江口崇明、长兴、横沙3岛和浦东。

1989年,全区邮路149条3013公里,1995年236条3538公里。1989年,电话交换机容量2.02万门,其中程控3000门,电话用户14897户。1993年淘汰人工台,实现电话自动化。1995年实现程控化,是年,电话装机容量是22.9万门,电话用户10.74万户。电话普及率每百户45.18部。

1989年,有燃气用户2万多户,1995年17.29万户,居民燃气率80%,城区居民燃气率95%。1989年,全区53.65万人饮用自来水,占90.81%,1990年在上海农村率先实现自来水化。1992年6月,长江原水厂投产,上海第一座以长江为水源的月浦水厂并网供水。创建农村电气化区,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和市级标准。

1989年,有幼儿园195所、小学149所、中学40所、职校7所、特殊学校2所、成人学校7所,电视大学分校1所、业余大学1所。1993年,在全市率先建立教育发展基金,金额1500万元。1994年5月,在全市率先实施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全部入学,90%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1995年,有幼儿园56所、小学119所、中学45所、职校5所、特殊学校3所、进修学校1所、成人教育学校8所、其他学校4所。其中市重点中学1所(行知)。

1989年,有区级医院5所、街道医院3所、乡卫生院11所,固定床位1653张,卫生技术人员2633人。1995年有区级医院7所、街道医院6所、乡卫生院10所,固定床位2162张,卫生技术人员2864人。另有市级医院宝钢医院。1992年起在乡镇推行社区初级卫生保健,恢复和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全区16个乡镇建立合作医疗管理站。1995年,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面达标,传染病总发病率330/10万以下。

1995年,全区有文化馆站25个、图书馆20个、藏书53万册,戏剧演出场所15家、舞厅163个、电台1个、电视台2个、沪剧团1个。吴淞乡吹塑版画在国内外有影响。1995年10月,举办’95中国·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是上海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民间艺术盛会。有10个国家12个艺术团257名演职人员参演,10多万人参加活动。1990年,宝山区文化馆获全国先进文化馆称号。1991年,宝山区被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95年评为“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先进区”。1994年,在海滨新村街道首家与市有线电视台联网,1995年有11个乡镇、5个街道联网。1988年9月创刊《宝山报》。

体育以学校为重点,70%以上乡镇和社区举办过体育运动会,社会体育人口约35%。1995年,占地10公顷、投资逾亿元的宝山体育中心开工建设。

1989年,职工年人均收入2323元,1995年9202元;1989年农民年人均收入1376元,1995年3799元。1995年,城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74.82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率56.06%。

有市重点革命纪念地宝山烈士陵园,民族英雄陈化成殉职处、陈化成纪念馆、姚子青营殉国处、庙行纪念村、小川沙侵华日军登陆处、罗店抗日殉难烈士纪念碑等抗御外侮纪念点。宗教场所有宝山净寺等。

闵行区在上海市区西南部。全区分浦西、浦东两部分。区境东与长宁、徐汇、浦东新区和南汇县交界,南接奉贤县,西与松江、青浦县接壤,北与嘉定区相邻。1995年,面积370.7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占10.5%。人口54.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3%。有少数民族17个、人口860人。辖纪王、诸翟、华漕、七宝、虹桥、莘庄、梅陇、颛桥、曹行、北桥、马桥、塘湾、陈行、杜行、鲁汇15个镇,华坪路、碧江路、吴泾、昆阳路4个街道办事处,有186个行政村、112个居民委员会。

1992年9月26日,撤销上海县、闵行区,合并建立新的闵行区,区政府在莘庄镇。

是城乡一体化的近郊区。全区以工业经济为支柱,近郊型特色农业和房地产业发展迅速。1993~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1995年80.7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3.9%、56.9%和39.2%。社会生产总值315.83亿元,其中农业9.80亿元,工业269.01亿元、建筑业19.65亿元、运输业3.09亿元、商业14.26亿元。1993年,区级财政收入5.44亿元,1995年6.38亿元。

农业以蔬菜、生猪、禽蛋生产为主。建有马桥、虹桥、梅陇、七宝、诸翟、莘庄、曹行、杜行、陈行、鲁汇、颛桥等12个以生产蔬菜为主,兼营花卉、苗木、鱼塘的园艺场,在全市率先开始工厂化种植业生产。其中总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面积560亩的马桥园艺场是国内大规模蔬菜无土栽培基地。区内有万头以上养猪场18个,万羽以上蛋鸡场12个。1995年,全区耕地面积13643公顷。上市蔬菜139.9万公担、生猪52.3万头、禽766万羽、蛋1074万公斤。鱼产量417万担,瓜果产量7220吨。康乃馨等鲜切花占上海市场的1/2以上。

是上海重要的机电、化工、航天和外向型工业基地。建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莘庄市级开发区。设有莘庄、闵行、龙吴3个海关。日本大金、八佰伴,德国贺利氏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区内落户。

区属、乡镇和村属工业是全区经济支柱。1995年,有工厂2304家,从业人员18.67万人。其中区属222家,2.1万人,产值16.33亿元,销售产值14.47亿元,利润5043万元;镇、村办厂1663家,15.58万人,产值234.53亿元,销售产值237.1亿元,利润11.7亿元,镇村办厂中村办企业1419家,产值153.56亿元,销售产值149.09亿元,利润7.85亿元。全区有私营企业1454家,注册资本6.02亿元,产值1.74亿元。闵行区与全国195个县(市)建立协作关系,1995年外省市驻区企业615家,投资总额7.44亿元,在外省市开办企业60家,总投资1.28亿元。吸收外资是闵行区发展工业的重点,1995年,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092家,投产516家,产值103.22亿元。1995年8月,市级工业开发区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建立,首期开发面积13.65平方公里,企业90家,吸收外资1.38亿美元,有10家企业投产,完成产值2.1亿美元。还有5个区级开发区和15个镇共建的30个工业小区。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至1995年,全区20家企业进入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试点。428家企业组建为股份合作制,总股金为12亿元。全区组建工业集团26家。

区商业以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为主渠道。1993~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1.2%,1995年41.2亿元,吃、穿、用商品分别占47.8%、11.7%、40.4%。1995年,商业零售和餐饮店2000多家,个体经营商业、饮食业8000多户。有上海海星集团、上海南方商城、上海神农集团公司等6个大型商务企业。

1995年,道路224公里,其中普通道路136公里、等级道路88公里,主要道路有318、320国道,沪宁、沪松高速公路、市外环线路、四号线路。建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公路立交桥莘庄立交。沪杭铁路、沪杭铁路环线、新闵铁路支线过境。黄浦江流经区内26.8公里,万吨轮可达吴泾工业区。北有苏州河过境,虹桥国际机场在区境北部,上海地铁一号线延伸到莘庄工程于1995年动工兴建。市公交客运线路48条,有9条汽运线路过境通上海和苏、浙、皖、赣等省,莘庄和318国道上的吴家巷站成为重要的省际线路中转站。

上海卫星地球站坐落莘庄和七宝地区。闵行区邮电局、市南邮电局、闵行邮电支局服务范围400多平方公里,1995年市电话局莘闵区局电话装机容量18.5万部,用户10.5万户。

居民燃料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1995年居民用户燃气率97%。1994年全区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

1995年,人均绿地面积3.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8.8%。有公园4所。

1995年,有公有住房329万平方米。住宅商品房累计开工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竣工交付700多万平方米。重点开发地铁沿线、莘庄等地区房地产,区重点工程上海莘城工程开工。

区内有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上海农学院、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4所高等院校和3所市属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有幼儿园37所、小学44所、完全中学13所、初级中学24所、中专职校6所、上海电视大学分校2所、中等文化技术学校17所。学生初中阶段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升学率90%以上。1993年,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达标验收。群益职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校,启音学校强化口语教学实验获得成功,引起国内外关注。

有上海市第五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等3所综合性医院,13所区级卫生医疗机构,15所镇卫生院,183个村卫生所。形成区、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医疗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网络。有病床2568张,卫生医技人员2643人。1995年,企业职工实行住院医疗保险;农村医疗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98.4%;儿童和在校学生投保未成年人住院医疗保险投保率97%。提前6年成为“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普及阶段合格区。卫生资源拥有量和人群健康状况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95年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自然增长率-0.5‰。

文化艺术呈现城郊型特色。民间特色艺术有马桥手舞狮舞、吹画等,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摄影、竹雕、吹画、微雕、篆刻、书法等创作人员。1995年,有19家影剧院、3家区文化馆、19个文化中心站、2个区图书馆、700多个文化娱乐经营场所。锦江乐园为上海大型现代化游乐场之一。每年举办“闵行之夏”群众性文艺活动。有《闵行报》、《春申潮》两份报纸。办有闵行人民广播电台和闵行电视台。

开放宗教活动场所9所。1995年,有基督教徒8243人、天主教徒6085人、伊斯兰教徒142人、佛教徒2.5万人、道教徒125人。

获有全国田径之乡称号。有体育馆1座、田径场5个、游泳池7个、网球场4个、保龄球馆3个、健身房9个、溜冰场2个、弹子房9个、射击场1个。41%的人口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1995年,在职职工5.98万人,平均工资9291元。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639人。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6504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30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77.26岁。

嘉定区在上海市西北部。东与宝山、普陀、长宁区接壤,南隔吴淞江与闵行区、青浦县相望,西与江苏省昆山市相连,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相邻。1995年,面积458.8平方公里。人口47.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31万人。少数民族18个、人口580人。辖嘉定、南翔、安亭、娄塘、封浜、马陆、戬浜、徐行、曹王、华亭、唐行、朱家桥、外冈、望新、方泰、黄渡、江桥17镇,新成路、真新新村2个街道,有248个村民委员会、82个居民委员会。区政府在嘉定镇。

1992年10月,撤嘉定县建区。

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74.89亿元,一二三产业各占4%、68%、28%。社会总产值313.1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46亿元,工业产值266.46亿元,建筑业产值14.22亿元,运输业产值4.02亿元,商业和饮食业产值15.03亿元。财政收入9.42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17亿元。

全区划定基本保护农田1.85万公顷,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13个、635公顷;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粮田示范方532公顷。1995年,粮食播种面积29080公顷,粮食总产18.6万吨;蔬菜固定种植面积2000公顷,蔬菜园艺场10个,其中高标准园艺场5个,上市蔬菜12.8万吨;果园面积2万亩,水果总产量2.7万吨,其中葡萄2.6万吨;种植食用菌50万平方米,总产4153吨。养殖业以猪、禽、蛋、鱼为主。1995年,出栏生猪49.8万头,创历史新高,瘦肉型猪出口创汇额居全市各区县之首;上市肉禽630万羽,产鲜蛋1.05万吨、鲜牛奶5571吨;水产养殖水面2880公顷,其中精养鱼塘457公顷,共产鱼6840吨、蚌珠5.1万公斤。

1995年,全区有工业企业3072家,其中区办160家(含校办140家),镇办593家,村办1219家,私营1091家。工业产值依次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5%、38.9%、34.2%、4.6%。形成汽车配件、电子电器、通信电缆及设备、化工及精细化工、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6项支柱产业。1995年,主要产品产量:成品钢材10.1万吨、水泥23.5万吨、硼砂1.14万吨、硼酸1183吨、灯泡5.5亿只、灯头16.7亿只、国际通用集装箱5.23万只、通信电缆355万对公里、电子元器件1589万件、味精9095吨、服装5225万件、毛巾3473万条。工业企业集团有嘉宝、协通等8家,固定资产13.56亿元。有股份合作制企业333家,吸纳股本金总额5.66亿元,其中集体股占52.8%。嘉定市级工业区基础设施投资4.5亿元,2个区级工业区、22个镇级工业区开发全面启动。

1990年,批租第一块土地,至1995年共批租土地268.09公顷。199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56亿元,占三次产业增加值12.26%;房地产企业集团3家,年销售额2.45亿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5.5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2.07平方米。

1995年,有外商投资企业620家,总投资21.36亿美元,协议引进外资15.94亿美元,投资外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香港居首位,其次为日本、台湾。外资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83.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8.6%,出口创汇3.3亿美元。是年,全区外贸出口拨交额53.9亿元,其中工业品52.74亿元,农副产品1.15亿元。工业产品出口以针织服装及集装箱为主,农副产品出口以大蒜、蚌珠为主。

1995年,有国家、市级、区级公路及高速公路32条,总长240.39公里;乡村公路269条,总长464.31公里。有农机路207条,总长213.15公里。公交线路18条,行驶总里程321.18公里。内河航道22条,通航里程212.49公里。变电站29座,主变压器容量112.26亿千伏安,输配电线路密度每平方公里3.05公里。年用电量9.78亿千瓦时。居民煤气用户2.75万户,居民液化气用户5.9万户。通信电缆总长1468条公里,其中光缆133.45条公里,中继电路6780路,程控电话机总容量15万门,电话用户6.2万户,每百人有话机16.2部。1991~1995年,环保建设总投资5.03亿元,占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26%,占5年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79%。

1992年,全区商业网点5546个,从业人员2.15万人,1995年1.06万个、14.58万人。上海安亭汽车市场、上海轻纺市场等大型交易市场和上海博乐购物中心、新嘉商场等大型综合商场开业,筹建上海嘉定装饰市场、江桥机电设备调剂市场及嘉定商城。上海第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宝大祥百货公司、雷允上药店、张小泉刀剪店等名店在区内开设分店。1995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27.38亿元,其中消费资料零售额24.75亿元;29个集贸市场成交额3.9亿元。1995年,浦东发展银行、中国交通银行设嘉定支行,申银、农行、财政3家证券公司与国债交易市场开业,粮油和建材期货市场与市联网。1993年太平洋保险公司,1995年平安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进入嘉定保险市场。

1993年,创办上海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1995年创办留学生科技企业12家。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其中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涉及光电子、微电子、新型材料、新能源、计算机软件、传感技术等领域,总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10%。1991~1995年,实施星火计划158项、火炬计划7项,总投资5.13亿元。建立农村科技示范村(场)10个,庭园经济示范村5个。1995年,有民营科技企业500家,从业人员3000人。

1989年,列为国家教委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燎原计划示范区。1993、1994年先后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区。1995年,有幼儿园78所、小学65所、中学27所、区属中专1所、成人学校1所、职校9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

有影剧院15个、区镇文化站19个;图书馆19个,藏书60万册。博物馆1个。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镇广播台站18个,村广播室200个,电视台1座,电视覆盖人口38.3万人。有体育场、体育馆、围棋馆、青少年业余体校等。承办首届东亚运动会柔道比赛、市第三届农运会、中国象棋王位赛等。

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初级保健合作中心之一,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试点达标先进县(区)。1995年,有医疗机构31个,其中区级医院7个(二级甲等医院3个)、镇卫生院18个,病床2091张,医务人员2981人。农村卫生室233个,乡村医师、医士419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为258.9/10万。人均期望寿命75.96岁。199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1‰,首次出现负增长,1995年为-0.55‰。

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68元,城镇职工人均工资9226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806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8.28亿元,人均1.083万元。

嘉定、南翔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有唐至明清众多文物古迹。新建浏河岛游览村、高尔夫球场。新建和扩建迎园饭店、嘉定宾馆、佳华、蓝天等宾馆。旅游业成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机型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