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计划和相互保险有啥不一样吗?

6月22日,保监会批准首批信美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相互”)、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汇友建工”)三家相互保险社试点。此次获批的三家相互保险社被业内戏称为“正规军”,大家更为关心的是,“正规军”来了之后,“游击队”会不会受影响?

相互保险的发展正趋于明朗,6月22日,保监会批准首批信美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相互”)、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众惠财产”)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下称“汇友建工”)三家相互保险社试点。

根据保监会此前发布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中定义,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实际上,相互保险组织的全称是合作互助型保险组织,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例如相互保险社、保险合作社交互保险社等,运作模式亦具非常多样。此次获批的三家相互保险社被业内戏称为“正规军”,大家更为关心的是,“正规军”来了之后,“游击队”会不会受影响?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获批的三家相互保险社背靠不同的“大树”,有阿里系、有保险系,亦有上市公司系,当然,定位、战略、指向亦有不同。

信美互助由于“生来富贵”打一出世就引发业界关注,据接近信美互助人士透露:“信美的模式有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提倡‘互助共济、风险共担’,为特定群体提供便捷、实惠、互助的普惠保险服务,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三是打造科技金融,让保险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四是填空白,成为股份制保险的有力补充。”

公开资料显示,信美的初始运营资金达到10亿元人民币,得到了蚂蚁金服、天弘基金、国金鼎兴、成都佳辰、汤臣倍健、腾邦国际、新国都、北京远望、创联教育9家主要发起会员,以及中央财经大学教育基金会、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的支持。据了解,这9家主要发起会员除负责筹集初始运营资金外,未来还将和信美在技术、渠道、产品共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另外一家保险系的汇友建工则聚焦于建工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聚焦“小而专、小而精”。据长安责任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下半年,主要发起人在温州创新试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保证保险,实现了建设工程合同履约的全过程风险管理。”

除了上述三家外,本报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已有超过30家组织正在保监会排队申请相互保险牌照。在申请牌照的公司中,除了有保险公司外,金融集团类以及上市公司类的公司占比较多。“这三家的思路、方向都非常清晰,而且类型亦不同”是获批的主要原因。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明确,我国开展相互保险试点,定位为现有市场主体的合理和必要的补充,相互保险可以促进股份制保险更加注重长期利益,股份制保险则带动相互保险更加注重提高经营效率,两者始终在共同推动保险业不断向前发展。两者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补短板、填空白”。

当然,两者的发展均有优有劣,重要的是如何进行必要合理的补充。保监会对于相互保险的发展亦在从关注转向试点落地,具有关键性的事件应属去年1月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实行办法》。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相互保险保费收入。

变身的相互宝,有如下升级部分:从权益来看,基本的加入、付费、保障等条款均不变,退出也依然自由,也就是100%维持了原有权益,并在此基础上共进行了升级。升级的内容如下:1.人均分摊费用上限封顶188元,超出的费用由蚂蚁会员公司自己承担2.管理费由保障金额的10%降为8%3.即使低于330万人加入,依然维持原保障,不会解散计划

对于之前加入的用户来说,有如下提示:新用户可直接加入升级后的相互宝,老用户可选择维持原保障或升级且等待期不重计。很多用户担心的是: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从保险变互助计划还保险吗?虽然相互宝仍沿用之前的保险形式,但它也不再是受到银保监会监管的保险产品,而是跟水滴筹轻松筹等一样的网络互助计划了。

其实,目前互联网所有的网络互助计划最大的风险是:不正规和不受监管。而我们作为参与者最怕的便是:老板跑路和道德风险。所以,从1127日起,相互宝作为一个私营的互助产品,却也存在这个方面的风险。但由于相互宝是有支付宝作为背书的,而且,即使没了保险公司负责,也会有专业的理赔调查的,所以,专业的保险规划师提出这样的事件是靠谱的但如果大家比较担心,可以时时观察情况,觉得不好的时候,可以选择退出,毕竟退出的权利在咱们自己手里。

在现代社会,有种网购保险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网上购买保险的时候可以轻松体验到方便快捷不过还是有朋友会担心网络购买保险产品的安全性有没有保障,实际上,目前购买的保险网上渠道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安全性值得信赖。

1.网上购买保险产品,保单号能备案,电子保单具备法律效力

在网上买保险,投保之后用户会得到一份电子保单,而保险法律规定,电子保单和纸质保单一样具备法律效力。只要自己的保单号是备案的,那么法律就承认保险合同,用户所购买的保险产品也可以受到法律保护。

2.网上购买保险产品理赔便捷,支持线上理赔

网上购买保险产品,一旦出险后理赔比较便捷,大多数保险的平台支持线上理赔,只要保险资料齐全,按照步骤申请理赔后即可快速获得理赔金额。若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保险产品,还能获得协助理赔服务,理赔时有专业负责保险理赔的专家协助,您就再也不用操心理赔款项的进展了。由此可见,网上保险购买的安全性还是有的,既便捷也省心安全。

这两天支付宝推出了一个新的叫“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007理财网小编感受了下,和现在的水滴筹平台推出的大病医疗互助计划非常相似,不过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有个非常大的优势是凭信用初始免缴费。一起看下支付宝这款大病医疗互助计划适不适合你。

  在区块链等高科技加持下,支付宝今天一早,又祭出了个创新大招——0元门槛就可加入一项大病保障计划,保障金额高达30万!在支付宝里搜索“相互保”小程序即可找到。

  这款名为“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计划,早上菜鸡打开页面时才2千多人加入,到晚上7点钟时,已经有超过3.6万人加入,爆款潜质十足。

  从产品的推出机构来说,都是阿里系实力雄厚、拿国家正规牌照的企业。蚂蚁金服和芝麻信用我们熟悉了,相对陌生的信美相互是谁?

  信美相互也是阿里系的,是蚂蚁金服、天弘基金参与发起的“相互保险社”。去年作为国内首批3家相互保险机构之一,已经拿到保监会颁发的正式牌照。

  所谓相互保险,跟普通的商业保险,在运作机制上大不一样。说白了,就是大家集体“抱团取暖、分摊损失”,不让保险机构大赚中间费,降低健康保障的成本。

  相互保险社本身是非营利性质的,保障资金来源全体参保者(会员)。由于不追求经济效益,一般来说,相互保险比传统商业保险便宜不少。

  0元加入是指零门槛,而非零费用,享受保障还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只不过这个费用相对较低,且化整为零,一点一点付。

  到底是怎么操作的,跟传统重疾险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和不足,又适合什么样的朋友,我们下面就来具体说说。

  这款大病互助计划,对标的是传统的一年期重疾险。只要符合条件(芝麻信用650分,年纪18~59岁,符合健康告知要求),就能不花一分钱先“投保”加入。

  在成功加入计划,过了90天等待期后,参保会员一旦得了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大病之一,就可以申请一次性保障金。40岁以下的会员,保障金额是30万;40岁以上10万。

  保障总要钱吧,那这个费用,会员怎么承担呢?

  它是等到共同参保的人中,有人患大病并成功通过理赔申请后,保障金费用(以及额外10%的管理费),就由所有会员均摊支出。

  为了避免麻烦,相互保每半月统一一次理赔公示和打款,均摊的费用会通过支付宝划扣费用。如果自己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保障金,之后退出保险。

  下面这张图,应该能把整个流程很清楚地展示出来了:

  那么我们很自然会关心了,在参加这项保障计划,到底会花销多少钱呢?可别是碰上无底洞啊。

  为了避免均摊费用过高,“相互保”明确写明,“每位成员为单个患病成员分摊金额不超过0.1元。”也就是说,“相互保”产品成立的前提,是有超过330万人以上参保。如果满3个月会员人数不够,该项目就会终止。

  以支付宝的影响力,加上产品上线前已有上千万人预约参加,这个会员规模估计问题不大。

  那么后期,我们每年可能会付多少费用呢?

  这个不太好准确预估,但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做参考。

  假如“相互保”中成员人数为500万人次,某期公示100个出险案例(每半月一期),每个赔付30万,即赔付总额为3000万,加上10%管理费总共3300万。那么在分摊日,就是500万人平摊3300万,每人当期扣除保费为6.6元。假如平均每期都是100个案例,那么一年就是158.4元。


  有朋友要问了,每次100人还好,假如1万人呢,那费用不就蹭蹭蹭上去了,这保险是不是就不划算了?

  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保险精算的问题,也就是患重疾的概率和费用怎么定。蚂蚁保险在科技应用上有不少大数据优势,这些应该事先都算好了。

  我们还可以跟传统重疾险做个比较。目前市面上的一年期商业重疾险,费用是随年龄逐年增加的,30岁男性的30万保额最划算的至少要年付240元左右;55岁男性10万保额要年付1100元。大家可以拿这个费用作个对照。

  此外,“相互保”在退出方面也比较开明,如果你加入后觉得费用贵了,不愿意继续分摊,可选择随时退出,这点也比传统保险的退保要好得多。

  另外为了规避骗保等行为,这款产品要求只有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才能加入;而且保障只限60岁以下,用户年满60岁就会自动退出,对所有会员更公平一些。这回你知道支付宝的,买保险还没有优势。

  总体来说,这款相互保险产品,是一项科技和制度上的重大创新,给广大群众健康保障的需求,带来更多的灵活选项。

  比起传统重疾险,相互保险加入门槛低,负担轻,不用动辄一年要缴上千块,持续几十年;而且从模式上看,费用也会比较低一些;

  对重疾险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会发现,30万/10万的重疾保额,相对来说低了点。

  这可能跟这款产品刚推出,为了降低大家接受门槛(均摊费用)而有意做的设计。好在重疾险可以买多份,理赔金额可以叠加的,觉得不够的朋友,不妨多买一份别的保障。

  而且从长期来看,由于目前这款产品没有对超过60岁的保障,所以对中年且资金充足的朋友来说,传统的长期或终身重疾险,还是需要配置的。

  有些朋友可能会把这跟网上流行的轻松筹、水滴筹混为一谈。区别还是蛮明显的,后者是纯粹的爱心捐款,而相互保险真正贯彻了“互利”原则,你花出去的每分钱,既是爱心更是对自己的保障,而且是有国家制度规范的。

  相互保险这种模式在我国才刚起步,还要继续探索完善。就目前而言,我觉得挺适合一些对保险有所顾虑、或者手头比较紧、又想享受安心保障的年轻朋友。加入和退出成本都较低,作为一款非营利、正规持牌机构的产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买卖的依据。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助和保险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