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北方人认知有海的地方都是南方?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国历史上“北方”、“南方”的说法已持续千年。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说。 我们到底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呢?

1908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人张相文先生第一次提出以“秦岭-淮河线”划分中国南北的想法。这也就是我们理解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东边的淮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都有明显的不同。

但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人们逐渐发现,这一想法在实际中很难实现:秦岭不是东西向一字排列的山脉,而是南北纵横数十、数百公里的庞大山系;淮河,尤其是下游,已经很难找到主流,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南北数十公里的水网。但是,南北分界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南北分界是“面”还是“线”?

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基于地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根据地区年均温、年降水、年积温、湿润度、月均温、无霜期、相对湿度、海拔高度、水旱田比例,完成了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首次为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结果: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呈现带状,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七个省,将中国南北分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东段)

事实上,陈全功教授师徒在中国南北分界研究方面并没有局限于“带”,而是将“带”细化延伸到了“线”。具体做法是,将中国南北分界带顺经度各中点连线,即成为一条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是西起四川省的平武县境内,经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略阳县、洋县、旬阳县,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新野县、汝南县,安徽省的阜阳市、蚌埠市,江苏省的泗洪县、淮安市,东至射阳县的海滨,总长度约1666.28公里。陈全功教授表示,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不仅首次为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结果,同时还将为中国南北分界这个地学难题的进一步深入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之间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差异也比较大,我们习惯上分区来看待各地差异。就比如中国南北方的差异就比较大,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谈及“南方人”、“北方人”两者之间的差异。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中国南北方分界线搞不太清楚,有时甚至存在误解,所以很多人经常纠结自己到底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今天,我就来说一下几个常见的对中国南北方分界线的误解,然后再来讲解一下真正的中国南北方分界线,让你不在纠结自己到底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误解一,东北人认为山海关是南北方分界线。

在很多东北人眼中,山海关以南就是南方,山海关以北就是北方,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东北地区是北方肯定没错,但你要说山海关以南的华北地区是南方,这显然不对,京津冀的人肯定不会同意的。

误解二,黄河是中国南北方分界线。

我们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但是,要说黄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肯定也是说不通的。黄河源自青海,经西北地区进入中原,然后向东从山东入海。整体是向东,但中途呈现一个很大的“几”字状路线,而包括内蒙部分地区以及整个陕西几乎都在黄河南面。要说陕北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大部份地区是南方,而与之几乎处于同一纬度,同一自然生态、气候环境的山西却是北方,很明显没有地域差异,不符合常理。实际上,黄河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一条大河。

误解三,南岭以北的地方才是北方。

两广地区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冬天下雪的地方都是北方。确实,在岭南地区,是极少下雪了,有时候整个岭南地区几年都看不到雪,而南岭以北地区,冬天下雪还是比较常见的。但这毕竟只是开玩笑罢了,因为南岭并不具备南北方分界线的实际意义。如果真是这样,除了两广和海南,那其他地方都是北方了,显然也有悖常理。海南人民还会开玩笑说,两广也是北方。

误解四,长江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

这个可能是中国人对于南北方分界线最大的误解,因为长江两岸确实存在一定的自然与文化差异。就拿语言文化来说,长江以北地区基本上都是官话区(北方方言区),而以南地区,除了西南地区,基本上都是极度复杂的南方方言区。另外就是长江以北的苏、皖、豫、陕等省份都处在中国正宗的南北方分界线上,出现了北方省份有南方地区(如河南信阳大部地区、陕西安康部分地区),南方省份有北方地区(如皖北地区)。这样,就造成了概念的迷糊,产生混淆。如果把长江以北的湖北称作是北方,肯定也是不合适的,湖北是典型的南方省份。

最后,中国真正的地理的南北方分界线其实是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西起秦(陕西)陇(甘肃)地区,东至苏皖,是我国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官方认定的南北方分界线。为什么这么认定,最主要是从自然方面来讲的。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1月0℃等温线,也是800ml降水等差线,同时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由于自然气候的差异,也导致了明显的农业生产方式、自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人文风情的差异。比如北方整体干冷少雨,南方湿热多雨。北方以面食为主食,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等等。

那么,有哪些地方最搞不清自己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呢?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周边地区的人,处在分界线上。特别是南方省份的北方地区与北方省份的南方地区。一般情况下,北方省份陕西的汉中、安康部分地区属于南方,河南信阳大部属于南方。南方省份安徽的皖北地区属于北方,江苏淮安以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都属于北方地区。

淮安南北方分界线标志物

在江苏淮安古淮河段,建有我国唯一一个南北方分界线的主题性地理公园,淮河河道中间线有标志性建筑。所以,淮安也是处在南北方分界线上的城市,同一个城市兼有南北方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方人和南方人长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