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了解张茜扮演的观音?

  性格:活泼开朗,可爱外向
  学业程度:中专以及大学进修一年(服装设计)
  家庭成员:母,1姐(在法国)
  语言:国语,广东话,英语及一点日语
  爱好:音乐,看书,旅游,电影
  喜欢的颜色:都喜欢(除了大红色)
  喜欢的运动:桌球、保龄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
  喜欢的歌手:苏永康、莫文蔚
  欣赏的歌手:吴建豪
  特长:唱歌、演戏、主持、画画、服装设计、作词......
  喜欢的生活方式:丰富多采、无拘无束
  演出广告:中国银行卡、D3000休闲服
  1993年获全国青年歌手“英皇金融杯”电视大奖赛上海赛区优秀奖,并签约天星公司。
  专 业 训 练:曾 于 北 京 受 训 学 习 音 乐 技 巧 及 各 种 舞 蹈,声 乐 训 练 。
  94年-96年先后赴香港、日本等地作业务推展,在日本与体育明星池谷正雄联合录制单曲CD《明明白白我的心》,并出版个人单曲CD《今夜子时说爱你》《京都幕情》
  在日本赢得漂亮宝贝的赞誉。
  1995年中央电视台全国地区歌唱MTV大赛银奖
  在大陆推出单曲《童年的故事》《单飞的风筝》开始引人注意。1996年参与拍摄电视连续剧《慈喜西行》《爱车爱你》,年底赴美国作文化交流。1997年担任美国卫视亚洲音乐电视节目《天籁村》、河北电视台《音乐电视》、北京电视台《音乐转播站》主持人等开辟了另一片广阔施展才华的天地。
  《 明 明 白 白 我 的 心 -日 文 版》
  《 京 都 幕 情 -日 文 及 国 语 版 》
  《 今 晚 子 时 说 爱 你 -国 语 版》
  《我要轻闲》(张茜&张卫健)
  《我就要失去感觉》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 《天作之合》
  《逍遥最好》______ 天下无双/吉祥如意> 片尾曲)
  《Start a happy new year》、《点解想瘦》、《老夫子过圣诞》、《我有一个愿望》
  出道单曲MTV:《王小二新唱》、《童年的故事》、《单飞的风筝》(茜茜&刘江)
  1996年 慈禧西行 三格格
  1998年 霹雳菩萨 李巧儿
  欢喜游龙记 小满儿
  1999年 陈梦吉传奇 柳媚
  2000年 小宝与康熙 沐剑屏
  武状元苏灿 凝露公主
  2000年 方谬神探 司徒无情
  2001年 新楚留香传奇 李红袖
  庖丁奇谈之佛跳墙 阿菊
  2002年 齐天大圣孙悟空 素素
  雪花女神龙 沈冰心
  皇朝太医 客串平常之母(芍药)
  2003年 武林足球 阿饺
  水月洞天之灵镜传奇 门剑秋
  2004年 仙剑奇侠传 彩依
  2004年 伙头智多星 敏如
  2005年 欢乐桑田 苏起凤
  2005年 星光大道 李琳
  2006年 聊斋之罗刹海市 董清荷
  台湾〈音乐转播站〉脱口秀主持人
  激情方向盘《上海东方电视台》
  旅游卫视《美丽俏佳人》
  1993年 天星公司
  2000年 天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03年 香港唐人电影

  被悟空揪耳朵,八戒的表情很可爱

沙僧(徐锦江饰)猪八戒(臧金生饰)孙悟空(吴樾饰)

这个头套让臧金生吃尽苦头

美版《西游记》上演“美式吻戏”

浙版《西游记》改编还算靠谱

《西行平妖》成为张彻的一大败笔

1986版《西游记》已成经典

本版撰文 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除了《红楼梦》,中国的四大名著,他演了三个。如今,新版电视剧《西游记》正式登上荧屏,当臧金生戴着笨重的“猪头”面具、一脸憨态可掬地亮相,人们怎么也联想不到,他就是当年央视版《水浒传》里的“鲁智深”!

在这部青春靓丽、偶像云集的新《西游记》里,这位年过半百、在演艺圈摸爬滚打30余年的老艺术家,显得多少有些“另类”。“我不是明星,我只是个职业演员,做小星星跟做艺术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追求。”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臧金生不无感慨:“我不需要大家记住我的名字或是认出我的脸,只要大家能记得我的角色,那就够了。”

在新版《西游记》中,聂远扮演的唐僧黑黑瘦瘦,胆子很大,还特有性格。因此,近日在微博上也有句形容他的话被不断地转载:“新版唐僧才是去取经的,老版唐僧(白白净净、细皮嫩肉)像是被娶的。”而聂远自有一套全新理论:“白白嫩嫩大家看着想吃,黝黑健硕、长得顺溜的,我觉得也蛮馋人的啊!”他认为:“其实黑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清澈、干净、透亮?至于他是黑的健硕的还是软弱的刚强的,都不是唐僧最根本的东西。”

吴樾认为,19年取经历程,加上师徒四个都是男的,还不让近女色,像孙悟空这么爱动的人,不自娱自乐怎么坚持走下去?于是,他赋予了猴子“很幽默很现代”的一面。比如他会模仿唐僧、猪八戒甚至妖精说话;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一朵花,他会戴在自己的头上;因为观音救过他很多次,所以他对着观音就像一个小孩向妈妈耍赖:“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我的娘啊,救救你的孙小猴吧!”

网上有个段子,说老版《西游记》里沙僧的台词就三句:“大师兄,师傅被抓了”、“二师兄,师傅被抓了”、“大师兄,师傅和二师兄被抓了”。而徐锦江说,他演的沙僧不再是整天挑着担,任劳任怨,而是个“有主见的英雄式人物”,“有些连猴哥都没法解决的困难,还要我来摆平”。

从1978年到2011年的33年间,《西游记》在世界各地被翻拍成各种版本。除了经典之作1986版《西游记》,以及新近的浙版和张纪中版《西游记》外,其余版本大多脱离原著,各种“坑爹”的改编,让网友直叹“雷人不倦”。

央视版《西游记》———最“东方神韵”(1986年)

优点:数不胜数。没有人愿意挑1986版《西游记》的毛病,因为该剧凝结着一代人的记忆和情结,但凡中国小孩,几乎均看过三遍以上,堪称荧屏经典。

缺点:非要挑点毛病的话,便是当年的技术限制。孙悟空腾空时,你能明显看到下方的“弹簧床”;唐僧被掳及红孩儿转动风火轮时,身上吊的威亚华丽丽地一闪一闪。

张彻版《西行平妖》———最“草台班子”(1991年)

缺点:这是最让网友感叹“刺瞎了12K金狗眼”的一部“西游”电影,也是著名武侠导演张彻的人生败笔。大家从未见过着装这么“斯巴达”、进化这么彻底的猴子,他浑身光滑白净,只剩下脸部有毛。

浙版《西游记》———最“人性处理”(2010年)

优点:剧情比较靠谱,且加入了很多“人性化解读”。

缺点:加入的“爱情戏”显得不伦不类,如孙悟空跟白骨精的暧昧、沙僧恋上女蜘蛛精、唐僧牵手女儿国国王……

3D版《西游记与吴承恩》———最“视觉冲击”(2010年)

优点:该剧打出了全球首部立体神话电视剧的噱头,号称投资近亿元,每集有10分钟的立体镜头。而六小龄童、马德华、刘大纲等再次主演,也让“西游迷”兴奋不已。

缺点:主要讲吴承恩的创作过程,跟《西游记》关系不大。

张卫健版《齐天大圣孙悟空》———最“无厘头”(2002年)

优点:该剧由香港和台湾联合摄制,虽然改编大,但张卫健的“无厘头”风格及葛民辉、李灿森、梁汉文、许志安、蔡卓妍、钟欣桐、张茜、饭岛爱、李珊珊等众多演员都迎合了广大香港市民的口味。

缺点:服装很TVB,改编也很大。特别是一众“女流之辈”个个貌美如花,让西行之旅桃色多多。

日版《西游记》———最“日本动漫”(1978年)

优点:不得不承认其特效做得好。不少眼尖的网友甚至发现,1986版《西游记》还借鉴了日版的特效。

缺点:天马行空的改编,让该版本成了众多版本中最让网友震惊的一部———为什么孙悟空是只标准的大猩猩?为什么唐僧是个女人?为什么沙僧是个秃顶的萌男?为什么师徒四人中最帅的是一点猪样都没有的猪八戒?为什么观音是个纯爷们?……无数问题一直纠结着中国网友。

美版《西游记》———最“血腥暴力”(2007年)

优点:虽然是“拳头+枕头”的模式,但也是东方故事冲出亚洲、民族精粹在西方世界被民众接受的一个例子。

缺点: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全剧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故事———不是孙悟空,而是美国人尼克在拯救世界。而白灵饰演的观音娘娘,居然浓妆艳抹、袒胸露背,还极尽诱惑之能事,与唐僧勾勾搭搭,而唐僧甚至上演吻戏。

1米83的个头,肌肉健硕,眉间略带杀气———这样一个“猛男”,如何去演一头“哼哼唧唧”、看到美女和美食就流哈喇子的“猪”?臧金生做到了,整整九个月的拍摄时间里,他佝偻着背、将腿螺旋成“内八字”,装萌、扮憨地将自己的“杀气”和“高度”深深地掩藏起来。

羊城晚报:大家普遍反映猪八戒的头套太厚太僵,表情出不来。你演起来会不会很辛苦?

臧金生:辛苦是肯定的。塑形这东西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帮助演员,反过来它也阻碍演员的表演。基本的吃、动、笑都没问题,但动作需要夸张、幅度要大,要用面部肌肉带动整个模具挪动。

羊城晚报:在表情难以传递的情况下,你如何通过其他途径弥补?

臧金生:塑造猪八戒是个全方位的过程,除了表情,还可以用眼神,更可以用肢体语言,如他的体态、动作、招式,都可以融入一些非程式化的东西。很多记者都喜欢说:来,摆个POSE,秀秀猪八戒的经典动作。我又不是拍连环画!你想全面认识我这一版的猪八戒,你得看完那么多集,将细节组合在一起,才能明白他的各个面!

羊城晚报:能具体举例说说八戒的细节么?

臧金生:比如说见了女孩,他会微微把头扭到一边,手指头忍不住放到嘴边,顿时觉得不好意思,就低下头,然后再扭过头来继续瞧。见了国王,他会手心手背交叉,垂在肚子下,有时不经意还晃两下,有点紧张,又不自在,就像孩子见到老师的感觉———其实,猪八戒就是个孩子。还有,猴子拽他耳朵,他下意识往另一边躲……

羊城晚报:一直都说你的气质和身形演猪八戒很不合适,但出来的效果还是挺好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臧金生:我一米八几的个头,但大家在戏里绝对看不出我有这么高。京剧里面有一种叫“矮子功”的技巧,需要演员压低身段。我没有做矮子功,但脚尖下意识往下蹲了一些,腿螺旋着走内八字,肚子尽量往下垮,背稍微驼一点,这样大家看我顶多一米七几。

羊城晚报:关于猪八戒的造型你怎么看?

臧金生:有人觉得可爱,有人觉得很丑,但我不管,塑形已经出来了,我就往死里演。有记者说,那个猪八戒造型特别好,你不用演就是猪八戒了,我说:“你们千万不要再给我挖坑,给我造一个坟墓,把我埋了!不是每个人戴上这头套、这肚子,就可以演出猪八戒来的!”猪八戒是个人,他只是长得像猪,我们要用塑造人的方式塑造猪八戒,他有着复杂的人性,有私心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更有纯真善良的一面。

羊城晚报:吴樾为了演孙悟空,特意去动物园看了猴子,你有没有观察过猪?

臧金生:我还用观察吗?我当过五年兵,淘过猪圈,打过猪草,见猪的机会多了!当然也观察过它们的生活习性,比如猪虽然没有大动作,但时不时会动动鼻子,扭扭身段。

羊城晚报:这次猪八戒的配音效果很不错。

臧金生:是我自己配音的。整个《西游记》上百位演员,自己配音的,只有我一个。为了这个后期配音,我一分钱没拿地配了一个月,推掉了很多戏。配音演员不了解我创作的点点滴滴,我不希望他们把猪八戒配成一个傻猪。猪八戒一点都不傻!

“做小星星跟做艺术家是不同的追求”

1959年出生的臧金生,今年已五十有二。上世纪80年代初便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他,算得上老一辈“学院派”演员。而他接的戏,却部部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从央视版《水浒传》的鲁智深,到《淘金王》中粗犷、朴实的许天雄,再到《赤壁》中的张飞以及《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他翻山头、骑快马、吊威亚、耍长刀,因此屡屡受伤,腿上钉满钢钉,还被戏称为“钢筋铁骨”。

羊城晚报:你选的角色,很多都看不到你本人的面目。

臧金生:从鲁智深到张飞,到金毛狮王,再到猪八戒……能让人记住的,是我塑造的人物,这就是我的初衷。我不希望人家看了觉得,这也是臧金生、那也是臧金生。现在很多年轻演员、偶像派、小星星,演什么都永远是他自己,这部戏是演帅哥,那部戏也是帅哥,下一部戏还是帅哥,长得一模一样!现在很少人会反思,自己能给观众留下什么。其实,像《列宁在十月》里的鲍里斯·休金、《铁道游击队》里郭振清塑造的李向阳、《南征北战》里陈戈演的师长,你都叫不上演员的名字,但永远记住了他在荧屏上的音容笑貌。

羊城晚报:《西游记》又是一部拍摄很艰苦的戏。

臧金生:命中注定,我没有演过特别舒舒服服的戏。拍《西游记》时刚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经常拉肚子,穿着那些塑形的东西,也不方便上厕所。

羊城晚报:这次在《西游记》里,最痛苦的应该是“塑形”吧?

臧金生:塑形是最主要的。我每天早上四点开工,晚上八九点收工,那种模具戴在脸上最少十五六个小时。好莱坞演员如果戴这种模具拍摄,除去化妆时间,一般才拍两个小时。最痛苦的是吃饭的时候,头套最怕油,粘上一点汤汤水水的东西,皮模具就化开了,所以,吃饺子时就硬往里头塞,喝水只能很小心地往里倒。为了少吃东西,我在化妆之前会煮一锅面,吃足、吃饱再拍,拍摄时带上能量棒,饿了就用能量棒充饥。我爱人都说,“你们这个工种太惨了,连民工都不如。民工按时吃饭、睡觉,你能按时吃、睡吗?”

羊城晚报:演员们都没有任何异议吗?

臧金生:到了后期,大家的体力和精力也到了极限,剧组待遇、各方面的矛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作。我也生气过———演“求雨”那段,国王给师徒四人送来了和着泥巴的水,饥渴难耐的老猪抢着来喝……本来这一幕很好处理,用咖啡加点水放些淀粉就好,但他们居然真的用泥浆水,里面真的是有沙子。戏不等人,我没法停,我真的吃了。

羊城晚报:剧组很多演员会叫苦叫累,你却不吭声,为什么?

臧金生:《西游记》开机时,人人都滔滔不绝,我只说了八个字———“历练,坚持,忍耐,成功”。叫苦叫累,不就是博版面找噱头吗?我不愿意那样做,我不是明星,我是个职业演员。做小星星跟做艺术家是不同的追求。我从来不觉得在“熬”,我也从来不觉得拍戏苦,因为演员在创作角色时,是在跟角色谈恋爱,痛并快乐着。

羊城晚报:这种模具对皮肤的伤害应该挺大的吧?

臧金生:当然大,皮肤过敏、红肿,就抹药。由于头套要循环利用几次,我们为了保护头套,卸妆时从来都是硬往下撕,撕得眼圈周围全都红肿了。直到头套真的不能再用了,我们才用卸妆油,很快就卸下来了。

羊城晚报:天气问题也是一大困扰。

臧金生:对。大冬天的,冷得啊!老猪算是吃苦最多的,冬天要下水嘛。那些孩子们就在里面穿上靴子,外面包上布,这样取暖。我不同意。那像什么?像假肢!我坚决裹布,用单薄的布裹在腿上,这才是风餐露宿的师徒四人应有的样子。你下来爱怎么穿怎么穿,在镜头前,你要给观众看到真实的东西!想舒舒服服的,不可能!你要舒服了,老百姓看着就不舒服了。我们拍九个月,但呈现出来的只有那么一刹那,一集才四十多分钟,一共才60多集,你得珍惜每一个镜头。

采访完,臧金生给记者发来短信:“很高兴能接受您的专访。谢谢,辛苦了!顺祝夏安!代我向读者朋友们问好。”拨开“老愤青”的面纱,生活中的他如此平易近人。

采访之前,有些想不明白,臧金生年纪也不小了,干吗尽做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傻事儿?干吗尽挑些难度高、片酬低的“硬骨头”啃,且啃得比年轻人还带劲儿,啃得自己伤痕累累?一个多钟头聊开,明白了———那辈人有那辈人的追求,他们不满那些迟到早退、居功自傲、出言不逊、漠视观众、不给天价不上台、拿了天价不排练、仗着名声耍大牌、哭天喊地炒作自己的“小星星”,他们不希望借炒作博宣传且笃信“作品好才是真的好”。最重要的是,他们坚信“明星”与“艺术家”有着本质区别,为了能当后者,豁了命也是值得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世音菩萨扮演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