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合伙人哪里来?

IP的概念在营销界里显得十分“暧昧”,Line Friends是IP,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IP,John Lewis每年持续不断的圣诞视频也是IP……跨界动漫、音乐、影视、体育,形式多样,使得品牌也渐渐疑惑。

4月16日(杭州),胖鲸智库与蚂蚁金服品牌部邀请了蚂蚁金服、穷游网、网易、RIO鸡尾酒、搜狗搜索、网易漫画、赞意互动、伽蓝集团、印赞、有门互动等各行各业的大咖,一起来聊聊关于IP的那些事儿。

未来只剩内容营销,品牌IP化是必然选择吗?

从90年代光膀子海尔兄弟开始,不管有意识与否,品牌自己孵化IP的实践就已经存在了。许多年过去,能玩好的品牌依旧凤毛麟角。不仅如此,IP的概念在营销界也十分暧昧,Line Friends、孙悟空是IP, 电视剧《三生三世》是IP, John Lewis每年持续不断的圣诞视频也是,就连故宫的皇帝也能被当成IP玩。借用本次品牌自习室嘉宾之一赞意互动合伙人乌东伟的一个观点:“IP的本质是什么?IP背后还是内容,所有的营销都是内容。”

IP不是万能药,然而它的内容产出和价值文化认同的能力是许多品牌迫切需要的。穷游网在扭转自身品牌调性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真实旅行者的经历比自己百般强调更能传递嬉皮文化和品牌内涵;肯德基宣布“回归山德士上校”计划,山德士上校「真人化」,也是意在借助IP重新唤起年轻消费者对肯德基的信任; 网易漫画则是通过创造鹿娘与用户沟通,走进泛二次元承担客服等产品功能;而B站的2233娘已经在日本进行商业化的开发,自身即可独立盈利。

在孵化IP的投入产出和商业目标上,大多数嘉宾都表示一开始不抱着商业目的的IP比较容易成为现象级IP,比如熊本熊。对于自孵化IP,品牌不应该去设立具体的评估标准,好的内容更多的是艺术性的东西,带着商业衡量去做会有太多限制。

在选择载体承载这个IP时,搜狗搜索产品市场高级总监张珊珊提出,自孵化IP不一定要从头打造一个虚拟形象,也可以借助一些大众普遍接受的形象进行打造。比如在不久前的战役中,品牌放弃沿用搜狗IP——汪仔,而是用真的狗代言搜狗搜索这个品牌和旗下产品,希望大众可以把对狗的好感度转移到品牌上。RIO鸡尾酒网络内容经理施亦辰则表示,微博微信账号的IP化会是一个低成本的尝试。

在会上,我也抛出了品牌孵化IP和品牌之间关系的问题,以后所有的品牌会不会都变成IP?品牌和IP是同时存在的吗?或许未来品牌会有很多名字,对于探索中的中国品牌来说,第一步是向IP学习如何讲故事,把自己运营成一个IP。

具体行家们都是怎么说的,看下面就知道了。

品牌孵化IP的目的、价值和衡量

穷游网把国外的嬉皮文化带到中国,它本身就是一个大IP。国外年轻人热衷的嬉皮文化放到国内认知度并不高,中国人理解的嬉皮文化和国外的嬉皮文化并不是一回事,再者国内的一些社会案件传出了负面消息,使得我们一直想纠正大众对穷游网传递的嬉皮文化的误解。过去猫力在穷游网发布了一篇文章,不仅获得了千万的阅读量还准确传达了穷游的概念,我们发现通过一个真实的例子让大众了解穷游的概念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这促使我们开始考虑是不是需要和IP合作和孵化IP去更具象化的传递品牌内涵。

很多品牌在微博微信的投入都得不到很好的收效,那么品牌也会产生疑问:品牌要在微博和微信上做对什么事才会对品牌有帮助?RIO做IP可以说是在探索品牌自媒体的新出路,把IP的起点放在自媒体。我们做IP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提升消费者的好感度。需要不断被讨论的话题,需要通过有粉丝群体的IP去触达不同的消费群体,总有一些人会被你触达到,对你有印象,累积对你的好感度。

互联网公司就是动物园公司,像腾讯的企鹅、阿里的天猫等等,大众对这些IP接受度很高,使得互联网公司用IP有先天优势。在做IP之前搜狗搜索面临了两个问题:一是大众对搜狗搜索感知度不高,提到搜狗只想到输入法,但搜狗搜索已经是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二是搜狗搜索这个名字对大众缺乏吸引力。为了打出搜狗搜索的差异,我们自然想到了孵化IP。

网易漫画有成千上万个IP,它们组成了网易漫画的内容但不能代表这个品牌,所以我们孵化了一个IP——鹿娘,作为我们的虚拟形象代言人。我们认为IP孵化要和产品本身深结合。它不仅代表了网易漫画本身的形象,还承担了一些产品的功能,如客服等和用户接触的渠道,代表网易漫画和用户进行沟通。之后我们还会给鹿娘出MV,并配合很多活动去包装她。我们有了解到B站的2233娘已经在日本进行商业化的开发了,可见IP孵化在二次元或泛二次元领域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近几年我们会发现自媒体向人格化和专业化转变。无论是品牌还是明星,他们在社交媒体上都变成一个IP,如海尔的抢头条、刘烨的抢沙发等等。对于品牌来说,微博微信IP化是个低成本的尝试。品牌传播是持续性的、确定的,但IP发展是不确定的,可能会让品牌收获意外惊喜。

对于自孵化IP,品牌不应该去设立具体的评估标准,能够知道用户的反馈就够了。好的内容更多的是艺术性的东西,带着商业衡量去做,有很多KPI在那里,就会把好的内容带偏,品牌能做的只是积极的尝试。熊本熊现在这么火,当初也不是以商业的目的出发的。IP出来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的是用户的感受。当然这也不意味着IP孵化需要品牌无限制的投入,我们会用一年的时间判断孵化价值。以明星IP为例,成功孵化的判断基于可变现性和粉丝活跃度。主要考量它是否能持续发展,在团队没有用一些外部的资源推它的时候,它是否能有持续的活跃。包括我们会做一些测试,衡量变现的价值。

用怎样的IP代表品牌?

与大IP合作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好感度。去年我们和麦当劳合作,拿网易漫画的四部内容给品牌做主题套餐,开启了麦当劳二次元营销的大门。之后麦当劳还与斗破苍穹、全职高手等IP达成合作。在这一系列活动后,我周围很多朋友都觉得麦当劳很会玩,对麦当劳的好感是非常高的。

我们放弃沿用搜狗IP——汪仔,用真的狗代言搜狗搜索这个品牌和旗下产品,我们希望大众可以把对狗的好感度转移到品牌上。自孵化IP不一定要从头打造一个虚拟形象,也可以借助一些大众普遍接受的形象进行打造。我们用真的狗孵化IP后很多人反馈到:你们竟然用真的狗去代言?大众都很意外。甚至一些宠物品牌看到我们都主动和我们联系,合作大数据报告。还有一些娱乐节目也主动找到我们做一些场景的延伸。

品牌使用IP的目的是很清晰的。以自然堂自己为例,我们正力推“喜马拉雅”概念,我们希望消费者想到喜马拉雅就能想到自然堂。之前我们有做公益活动,但和我们的目标消费群体“90后”的兴趣点相差甚远,我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有趣的、无距离的方式去和消费者交流。在这之中我们会有一个疑惑:会有现成的IP帮助我们完成这个目标吗?

一开始不抱着商业目的的IP比较容易成为现象级IP。如果企业需要IP完成商业化目的,比起自孵化IP更适合的方式是去找世面上已经成功的IP合作。但无论是孵化IP还是使用现有IP,IP储备是应该先行的动作。老IP总会衰弱,需要新生力量,新老IP也可以互动、协作发声。

品牌如果抱着短期的传播目的,IP合作是个比较讨巧的做法。品牌自孵化IP更需要耐心,一旦孵化成功,贴合品牌的IP比起IP合作更能传达品牌信息。在这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自孵化IP合作的IP都要有很强的群众基础,这样对品牌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IP定位和成长,IP和品牌的关系是什么?

所有品牌都强调年轻化,在社交媒体上品牌账号都是阳光的、逗逼的、千篇一律的形象。品牌在社交媒体上打造IP时应该结合产品去考虑,目标设定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搞笑的账号。

很多IP都走的熊本熊的路线,目标群体也类似,表现形式也类似。但大家想要复制熊本熊的案例是非常难的,不止是因为IP孵化的时间,而是因为熊本熊爆火本身是件偶然的事情。熊本熊IP2010年起步,距现在已有7年了,最初是基于文化交流的目的,而在网络爆火是因为网友自发的为其制作表情包。熊本熊的IP成功可以为品牌提供的思路是,品牌方在IP孵化和合作过程中应该去揣摩用户会对哪些内容产生UGC,让大家自发去传播。

至于品牌的IP长什么样这要考虑目标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者的兴趣在哪里,IP就在哪里。在无法确定消费者的喜好时品牌要参考市场成功案例,并要另辟蹊径,不是行业内第一就很难做火。对于IP孵化我们推崇的方式是先红再深度结合。为什么我们说IP而不是ID,就是当它自己生产内容时会有粉丝,它才能成为一个IP。一开始就打下深厚品牌烙印的IP容易变成品牌吉祥物,消费者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IP不只是具体的社交网络上的一个形象,还会涉及到著作权,是要有内容去承载的。对于可口可乐来说,瓶子也会是它的IP。对于RIO来说彩色磨砂瓶可能也是自己的IP,而不局限于在社交媒体上打造拟人化的形象,塑造一个贴合产品的性格。

两三年之前没有人谈IP,再过几年还有没有人谈这个事情?我觉得是不会的。为什么会有IP,IP的本质是什么?IP背后还是内容,所有的营销都是内容。在娱乐业大家都很清楚什么是IP,就是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网文拍成电视剧。对于品牌来说IP的定义就很模糊,以后所有的品牌会不会都变成IP,品牌和IP是同时存在的吗?在我看来,未来品牌会有很多的名字。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品牌IP化,学习IP如何讲故事,把自己运营成一个IP。IP有很多形式,卡通形象只是其一。妻夫木聪拍的LOTO7系列广告对我来说也是个IP。

IP孵化还是借用,这不是二选一的问题。长期来看,不管载体是什么,品牌都需要故事。Seth Gordon说,所有的营销都死了,就剩内容营销了,我深以为是。未来只剩下内容营销,品牌IP化则是个必然的选择。做市场的人要大胆一点,海尔兄弟在1995年就有了,IP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接触过一个客户是没有孵化IP的想法的,但每当新产品出来他都会拍一个微电影。过去对孵化IP没有想法,但今天他可以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制成IP,拍成大电影。世界变得太快,而品牌是可以持续做一些事情的。

IP只是一个营销手段。最近大家都喜欢把网易称为“猪厂”,黑猪就是我们的厂花。从纯营销角度来说,网易最初并没有打造一个黑猪IP的意识,只是不断去试错,让黑猪走T台、为它写歌、黑猪直播……这些都只是网易公关营销同事的尝试,用轻松幽默诙谐形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并没有要卖货的目的。对于借用一个IP承载品牌建设任务这件事,我们认为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不会有一个形象去完美承担这些品牌建设的任务的。

品牌挑选IP合作的门道

RIO需要持续不断的热点让消费者提及,最终成为一个带动风潮的品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不断的去和IP合作,涉及影视剧、音乐、体育、动漫等领域,并根据每条产品线的不同的圈层去选择IP。因而在选择IP合作对象时我们首先会考虑IP是否符合圈层,紧接着考虑IP与产品和品牌调性的契合度,最后考虑IP可延展的空间。对于IP合作RIO内部达成了一个共识:小投入去尝试。在IP运作评估方面,投产比的衡量来源于两方面:网络声量和产品口碑、电商销售。

穷游网带有媒体属性,一些IP合作找到我们的时候会把我们当做传播渠道,结合过去的经验来看,这样的合作没有为我们带来好的结果。我们更看重双方品牌气质契合而产生的合作,帮助穷游网把“旅途无穷尽”的品牌内涵传递出去。

对于品牌来说聚沙成塔这事不存在,很可能品牌花一千万推一个大IP,对比合作5个小IP,效果要更好。根据我们的经验来看品牌一定得找大IP去合作,尽管费用很高。但是现在我们也确实看到IP价格水涨创高,甚至难以承受,这时品牌或许可以用明星资源去和IP方资源置换。

IP授权案例大多是贴图,比如line friends,他们对IP控制很严格,合作周期很长,品牌的传播手段很难跟上。我们的建议找配合度很高的IP,哪怕牺牲一些知名度。比如zippo和穿越火线的合作,调性很匹配,并且达成了深度合作。深度的合作才能好的传达品牌信息。Zippo不仅把穿越火线的元素做成产品,还把它打造成动画CG内容的串联,赚足了消费者眼球的同时达成了品牌信息的传递。

还有所谓资深合伙人又是怎么回事?... 还有所谓资深合伙人又是怎么回事?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高级合伙人一般是有股份的,出资的,一般合伙人可能只有名义,或有一点分红.

一般所谓高级合伙人,有可能是这个所的创办人,所里的利润归他分享。也有可能是所谓的二级合伙人,帮助所里承担一部分费用,但是承接的案子所里不收取比例费了。 只能证明高级合伙人,职业时间应该不短了。

律师合伙人   律师事务所的一种合作模式,几个律师一起开办律师事务所。他们就是律师合伙人:

1,律师事务所与人合作经营、或参与同一律师事务所,一起工作的人。

2,与别人共同从事于律师事务所的人。以赢利为目的共同经营律师事务所而合伙的两人或多人中的一个。

3,由律师事务所合伙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律师。

4,一个与另一位合作或协助他执行律师事务的人。

合伙人是指投资组成合伙企业,参与合伙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是合伙企业的主体。

合伙企业中首先具备的是合伙人。合伙人在法学中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其资产进行合伙投资,参与合伙经营,依协议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或有限)责任

自然人或法人。合伙人应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十一条规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上述出资应当是合伙人的合法财产及财产权利。对货币以外的出资需要评估作价的,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也可以由全体合伙人委托法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经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合伙人也可以用劳务出资,其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

《民法通则》三十条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按照协议提供技术性劳务而不提供资金、实物,但约定参加盈余分配的,视为合伙人。”

根据上述规定,在个人合伙中,合伙人可以拿资金、实物、技术、技术性劳务等,作为合伙的投资。应该说,凡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的标的,都可作为个人合伙时的投资。

(1)合伙人出资以后,一般说来,便丧失了对其作为出资部分的财产的所有权,合伙企业的财产权主体是合伙企业,而非单独的每一个合伙人。

(2)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

(3)合伙人财产份额的转让

①对内转让普通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权;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普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资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513个赞

高级合伙人一般是有股份的,出资的,
一般合伙人可能只有名义,或有一点分红.

一般所谓高级合伙人,有可能是这个所的创办人,所里的利润归他分享。也有可能是所谓的二级合伙人,帮助所里承担一部分费用,但是承接的案子所里不收取比例费了。
只能证明高级合伙人,职业时间应该不短了。

律师事务所的一种合作模式,几个律师一起开办律师事务所。他们就是律师合伙人:

  1. 律师事务所与人合作经营、或参与同一律师事务所,一起工作的人。

  2. .与别人共同从事于律师事务所的人。以赢利为目的共同经营律师事务所而合伙的两人或多人中的一个。

  3. .由律师事务所合伙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律师。

  4. .一个与另一位合作或协助他执行律师事务的人。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文 /苗兆光,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首席专家,华夏基石大师塾训战导师

站在企业的角度,构建组织能力时我认为要关注几个现实问题。

如果说组织是一座大厦,

企业建组织能力时,令人头疼的常见问题有两种:第一种是在没有什么管理基础的情况下怎么建大厦;第二种是家里有一个窝棚,人还得在里面住着,如果把窝棚拆了,下雨的话立马就会被淋着,不拆的话好像还没法建大厦。就是原来有一些东西,也在发挥着作用,怎么在这个基础上建起组织大厦,这个过程应该怎么一步一步地走过来。又不能拆窝棚,又要建大厦,这个过程就是企业特别头疼的地方。

大多数企业是第二种情况:家里已经有一个窝棚了,或者有一个小危楼,怎么一边继续眼前的生活,一边为未来盖一栋大楼?这个过程就像是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把轮胎、刹车片、动力系统等逐渐换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建组织时如何描述大厦的样子不是最关键的,掌握“建”的过程中的技巧才是重点。

组织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

这就要回到对组织能力定义的探讨上来,怎么理解企业组织和战略之间的关系?战略和业务模式本质上研究的是打胜仗的问题,在哪儿发动“战争”,目标是什么,打法是什么,等等;研究的是企业生存发展战略层面的问题。但一个企业的组织能力也要在不断地打胜仗当中建立,它的成长过程就是组织能力建设的过程。

而且,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笼统的组织能力建设过程,它不是一下子盖起来一栋楼的。有可能一开始时,销售能力强,再往大了做才有了战略管理的能力,再往后有了技术研发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就像大厦的四梁八柱,建大厦时不是同时建成的,而是这个柱子建几米,那个柱子建几米,然后在横截面搭个梁子,再接着建柱子……

企业能力的获得历程其实跟一个人的能力获得历程差不多。婴儿时获得的能力就是会哭,要让父母知道自己饿了、困了,等等,如果没有这个通过哭满足需求的能力,那就麻烦了;再大一点,会说话了、会写作文了,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上大学了,会写论文,能发表观点了,再到参加工作,从模仿到能独当一面……

企业的成长也是这样的,企业的能力是一块一块地、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的。理论的框架固然重要,但在现实中,企业并不是按照组织的那些要素去走的。任何组织能力都不是一个空洞的组织能力,它是在生存竞争中,为了获胜,需要了解当前最优先要建的能力是什么,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块一块地、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的。

我们在研究企业成长过程中,认为企业最优先发展的能力可能就是销售能力。一个企业如果要想做起来,没有外部机会的成就是起不来的。那什么叫机会?机会就是你做得很差也能活着。如果需要做得特别好,才能活着,那就不叫机会,因为很少有一开始就做得特别好的。正是因为有了机会,企业才有了建能力的空间。有机会,说明市场对企业能力要求还不高,这个时候,谁喊的声音大谁就容易做起来,所以销售能力都是企业优先培育的。只要有机会,虽然产品可能没那么强,大致过得去,再重视销售能力,那这个企业就能做起来。华为、美的这些企业的早期发展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机会牵引,销售突破。

为什么一定要把能力建在组织上?

其实也不一定!像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就特别强悍,他自己就能发明汽车,他自己在家里就攒出一辆汽车来,然后把汽车的零部件打散了,设计出汽车制造流水线,雇佣一大批工人,让工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干活,再雇佣一批监工,监督工人不偷懒……这种模式曾一度让福特汽车占到全美国70%的市场份额,不能说不成功。福特就是靠个人超强的能力成功的,其他人都是他的助手。因此不能说个人的能力不重要,一个组织早期就是靠个人,加几个得力的助手,也能干一件大事儿,为什么不可以呢?能力可以是单个人获得的,也可以是组织的。甚至也有一种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个领域的英雄推进的。

那么,企业究竟为什么要建组织能力?我一直认为,组织和管理解决的事情就是让一个组织能稳定发挥,建立在个人能力之上的组织是不稳定的。早期是能干的企业家把企业做起来的,他个人的天赋是企业最早的动力,但是难就难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变化,比如生理上的衰退就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局限。而组织,能克服个人的局限性,让企业获得资源变得简单。

组织可以把社会的各种资源拿来,形成一定的、可靠的能力,再把优质的资源调到别的地方,再去建别的能力,这样一步一步地,这个组织的大厦就能盖起来了。

我要强调的是:第一,企业组织一定是围绕着它的发展要求、战略命题,一块能力、一块能力建设的,没有“一般的组织能力”这种说法。第二,能力建在组织上,一定是为了企业能够长期发展、持续发展、稳定发展。

什么样的能力才是有效的能力?

正好与这个机会相匹配的能力,才是有效的。如果能力与机会不匹配,这个能力就是个“废物”。比如大家正在这儿研讨问题,我跟大家说,我饭量很大,那我这个能力跟共同研讨问题这个机会并不匹配,就不算是一项能力。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前具备的能力与现在的机会变化不相匹配了。能力是动态的,所以也会过时。个人能力如此,组织能力也一样。组织能力即便建起来了,仍然要随着机会的变化而调整,或者说要为所具备的能力寻找到相匹配的机会。

所以,组织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不断地扬弃。比如原来销售能力很强,但那是在线下,后来机会改变了,很多人都去线上了,原来的销售能力可能就成为包袱了。组织能力不一定永远都是正向的,为什么有些企业的能力反而成为响应机会的包袱?就在于它没有及时调整能力。

建组织能力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建组织能力大厦,重在建的过程,用理论来解释这个过程,怎样都会显得“理论化”或“理想化”,但不用理论来解释又说不清楚,所以关于组织能力,还是有很多大师给出理论模型。在这些理论模型里,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觉得最好的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M.Christensen)的RPV模型,就是资源、流程、价值观这个三角形。这也是建组织能力所需要具备的三个核心要素。

RPV模型是克里斯坦森教授在《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中提出的,R(Resource,资源),P(Process,流程),V(Value,价值/价值观),衡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价值标准。它们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健康,是否有价值能长期生存的工具(见图1)。

1.资源。建组织能力的第一核心要素是资源。什么叫资源?比如建销售能力,得有业务员,否则销售能力出不来,还要有办事处,要有车,等等,这些东西都是资源,没有这些资源就没有这个能力。比如在抗击疫情当中,IVD行业(InVitroDiagnosticProducts,体外诊断产品,指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以及药品)中有些企业能够匹配机会,爆发出特别强的能力,有些企业则不行。推出新冠检测试剂,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要出来试剂,不是只在实验室里研究就行的,最重要的是得拿到病人的样本,早期在武汉封城以后,IVD的企业如果拿不到病人样本,就研究不出来试剂,这需要调配很多关系,这种关系就叫资源。动作快的企业,可能因为有这方面的积累,比如本来就跟研究机构共同建有实验室,等等,就能在第一时间拿到样本。总之有资源储备,合适的时机就能变成能力。

资源有很多种,不是说简单地归到人力资源上就行了。钱也是资源,企业早期做业务时,没钱和有钱肯定有不一样的做法。没钱的时候只能慢慢迭代,有钱则可以很快把规模做起来,可以先赔钱再赢利。信息也是资源,掌握不了关键信息就判断不了形势,战略就难以定出来。所以我认为资源是能力的一个核心要素。

2.流程。所谓流程,是说拿到信息的这个人不一定会判断,就需要有人去判断甚至需要一组人来分析、判断,定出策略,然后再有一组人去执行……因此,企业具有战略管理能力以后,把大多数人协同在一起是需要流程的。无论是管理过程,还是制度,还是业务的组合方式,都是流程。在克里斯坦森的概念里面,流程制度就是把人有效地组织起来的手段。

3.价值观。价值观来自你做这件事必须遵循一致的原则。比如销售能力,是销向大客户的能力,还是销向普遍市场的能力;是销向高端客户的能力,还是销向低端客户的能力。这个销售能力就会具象到机会上,背后就需要有一致的价值观。再比如,要销向普通客户,就需要有低成本的能力,低成本这种价值观就会贯穿于所有的环节,假如这个价值原则不能遵循于所有过程当中,能力就建立不起来。

能力的背后是一组价值原则体系,就是大家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这就是价值观。

在还没有体系的“手感”时,

我认为,克里斯坦森的RPV模型,在理论抽离层面非常到位,把它作为思考组织能力的理论模型是非常本质的逻辑,但它的缺陷跟“杨三角”等其他理论模型一样,最后会演绎出一个体系来。凡是体系,都需要规模支撑,只有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体系才会出来。

建一个体系,要求这个管理者有管理“手感”,这个“手感”的训练过程非常长。获得管理“手感”本身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能力却不能等,哪怕是刚开始创业,也需要至少一项能力,否则活不下来。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从我们咨询服务企业的角度来看,组织能力模型是相对的,很难弄出一个所有企业通用的有效模型,有的模型可能适合在沙土地上盖大楼,有的模型适合在小窝棚的基础上再往上盖。必须要基于特定客户群,匹配它面临的机会,比如二次创业期的企业。

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企业都是从沙土地上千辛万苦长出来的,已经具备了一些能力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这些企业熟知的语言、能够驾驭的概念,统一到组织能力这个概念上,去帮助企业家识别阻碍其发展的关键之处,就围绕这一件事建组织能力,补其中最短的那块板也行,加长最需要加长的那块长板也行。

如果企业最需要建的是战略能力这一件事,从哪几个要素开始?从企业可接受的概念,结合理论的支持,我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战略能力建设要素。

1.人,找到明白人。此前在一个企业开展讨论,老板说,现在我们销售最弱。他们的销售分国内销售、国际销售。我跟负责国内销售的队伍聊完,发现他们其实是有想法的,有想法就好办了,接下来就可以谈怎么一步一步把销售能力建起来了。在与负责国际销售业务的人聊的时候,发现问题出在人不行,没有明白人,连面临的战场情况都说不清楚,信息也不完整,更别谈定策略了。

人是一个企业战略能力中最核心的资源,没有人什么事都干不成。那就要人力资源部门去找到合适的干部,组织团队协作,这样就把人力资源引入到组织能力建设框架中来了。

2.文化。把人协作起来的是文化。文化包括一个组织里的价值观、做事风格、判断是非的标准等,但最初的种子是领导团队对未来的冲动、对未来的认知,这叫企业文化。

文化从最早的时候就是团队协同的基础,创业团队如果不能把文化理顺并保持一致,这个团队就没有战斗力。企业初创时,团队成员文化一致的力量其实要大于机制驱动。

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那时八路军缺乏信息交流系统,但当日本人的援军到了,孔杰、丁伟,甚至楚云飞(均为剧中人物。——编者注)在没有接到命令时,仍然选择拦截日本人和选择迅速去驻地支援,就是因为他们有统一的原则:见了日本军队就要打,不能让其从我方驻地通过。结果李云龙得以在一个点上发动了一场大的战役。这背后的协同系统一定是文化价值观。

当大家有了统一的是非标准,对未来有了统一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就能够预测团队伙伴的行为,从而能调整自己怎么干。

顺带说一句:价值观能一致的人其实是稀缺的,所以一个企业不可能找到很多事业合伙人,极少数能成为靠价值约定的合伙人,大多数还是要靠利益连接、契约连接。

3.机制。因为有共同的文化假设才有机制,机制应该在文化之后。企业的基本机制一定要建立起来,其中有两个机制是最重要的:决策机制与利益分配。

一个是决策机制。有些决策必须是某一个人定,谁了解情况谁定;但有些事不是一个人能定的,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必须把所有的信息都拿上来,再去平衡资源决策,这时的决策必须是集体定。所谓机制,必须跟有资源和信息的人共同去决策、判断,所以决策机制是一个机制里的核心,否则就没有协同。而所谓流程要解决的是:哪些点由谁单独决定,哪些点由大家集体来决定。比如华为的IBD流程,就是理顺里面的决策体系,解决一个事情从前端到后端的流程机制。另一个是利益分配,就是所谓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

4.方法。方法是事理的最高反映,方法比流程重要。什么叫方法?拿销售这件事情举例,如果想把大家组织起来,就要统一于一种方法。比如做医药生意时,导入了一个深度营销的方法,如果想把销售能力做出来,方法是什么呢?有一个队伍去搞定经销商,经销商是处理商务关系的,他们负责从生产商这里采购,然后再放进医院的药房,做好经销商工作,这叫销售。但这样并不能保证药品的销量,因为有可能把药放进医院的药房了,但医生对这个药品并不了解,这也不行。所以还要从终端上去做工作,让医生和患者接受你这个产品是最有效且安全的。认同你这个药厂的品牌,这叫市场,市场解决的是终端的拉力。还有,药品流向终端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怎么办?还要有服务体系。把销售能力建起来,要有一套建渠道、建市场、建服务的方法,按照这个方法去分配人员、配置资源,等等,才有了流程。

方法是流程的底层,先有方法才有流程的。大多数公司对方法的认知不够,就先搞一个流程出来,流程一下子就把复杂度提升了,结果就不知道哪里是重点。组织里面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就开始建流程、建制度,相当于公路的信号指挥系统,出口入口都还没有建起来,就开始放车进来,肯定会乱掉。

方法一定是基于事理产生出来的浓缩。方法是最本质的,方法是事理的最高反映。比如华为的IBD背后其实是一个方法体系,是怎么管理研发这种创新行动的方法。研发本质是创新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就是要把不确定性纳入确定的状态去管理起来。

5.管理。管理是组织能力的一部分,如果不会管理,组织能力就出不来。

第一是分类。本质上来讲,一类事情就需要一类管理方法,组织成功的要素有很多种,企业的业务有很多类,老业务、新业务,toB的业务、toC的业务,等等,这些业务的复杂度特别高。管理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管法,比如研发过程的规律跟供应链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说企业不能过度多元化,就是因为很难在各个业务领域里都具备管理能力。

第二是迭代,或者叫动态调整的能力。因为定的目标有可能不合理,航道有可能发生变化,相关的组成要素都需要改变,重新组合,等等,这时候需要管理去完成这种动态调整。

第三是协调。干部、文化、机制、方法的组合,背后要有一致性,当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一致性需要调整的时候,就需要靠管理来解决。管理职能是组织职能的一部分,这个想法来自德鲁克,德鲁克说“管理是企业的一个器官”,不能泛化,管理就是企业的一个器官,也是组织大厦的一部分。

顶层设计与企业文化建设

机制创新与人力资源体系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平台建设

产业服务与产业生态构建

华为管理训战与高层培训

咨询:宋老师(欢迎扫码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职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合伙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