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哪些可以量产激光雷达的企业啊?禾赛科技是吗?

激光雷达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激光雷达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北京(300552)、(300177)、(603297)。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激光雷达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对比、激光雷达传感器业务布局历程、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产能、产量

1、中国激光雷达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对比:禾赛科技VS速腾聚创

目前国内激光雷达领先企业有禾赛科技、速腾聚创、Livox、镭神智能、一径科技等。其中禾赛科技PandarGT与速腾聚创RS-LiDAR-M1为企业最新固态产品,均采用MEMS技术。从最大扫描范围来看,PandarGT可达300米(10%反射率),而RS-LiDAR-M1仅200米。从可视角度来看,RS-LiDAR-M1的FOV为120/25度,均超过PandarGT的60/20度。综合来看,两款产品各有千秋。

2、禾赛科技:名校光环,造就资本市场的宠儿

禾赛科技三位创始人分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并分别取得博士、双学位硕士等学历。豪华的名校阵容创造出资本市场的宠儿:2014年,禾赛科技成立,并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完成5轮融资。在资金的推动下,公司分别于2017年、2019年、2020年推出40/64/128线激光雷达,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3、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务布局及合作现状

1)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主营收入区域构成:境外是重点布局区域

截至2020年末,禾赛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布局主要分布于北美,其次是中国大陆。其境外主要与老牌激光雷达厂商Velodyne、Luminar、OUSTER等进行竞争,境内与速腾聚创、一径科技等企业竞争。

2)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生产:激光雷达产能迅速扩张,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

截至2020年9月,禾赛科技产能、产量呈上升趋势。从增长趋势来看,年间,禾赛科技的产能由400台增加至6188台,产量由352台增长至5408台;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4%-88%之间。

根据禾赛科技官网信息汇总,公司合作伙伴有:上汽智能重卡、百度Apollo、小马智卡、一汽集团、BMW、美团、Kodiak汽车等多家企业。

4、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绩涨势迅猛

从激光雷达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年,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业务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激光雷达收入2.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呈先增后降趋势。2020年1-9月激光雷达业务占比大幅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售价方面,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销售均价在10-11万元/套浮动,2020年较低价格的PandarQT销售占比上升,因而销售均价有所下降,为8.94万元/套。

在毛利率方面,年,公司毛利率保持在70%以上。这是由于该行业的技术与人才壁垒较高,产品研发及量产所需的资金投入规模大,且公司产品性能优越、市场认可度高。

5、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业务发展规划:自主设计芯片是未来发展方向

禾赛科技通过开发无人驾驶高线数激光雷达积累了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并预判行业终局中激光雷达的高性能、低成本化和高可靠性会是机器人和量产车ADAS市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关键效途径是芯片化。于是公司在2017 年底部署芯片技术发展方向,成立芯片部门,根据产品上积累的系统需求定义芯片参数,自主设计芯片。未来禾赛科技将进一步加大在芯片和算法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化规模化生产能力,为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爆发打好基础。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Zoox是一家成立于硅谷的无人驾驶汽车公司,现隶属于亚马逊旗下。在过去的几年里,Zoox和禾赛一直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Zoox从零到一自主研发打造了专为乘客设计的可双向行驶的纯电无人车,车辆搭载了数台禾赛激光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覆盖车辆周身全范围内的感知环境,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保障。

“上汽集团在对现有国内外已量产激光雷达的深入调研中了解到禾赛科技自主研发的40线激光雷达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产品表现。该款产品具备测距能力强、探测分辨率高、抗干扰功能、获取信息更丰富且产品可靠性好等多重优点,满足洋山港重卡项目的严苛要求。通过项目立项评审,技术开发及最终技术方案验证等一系列工作,上汽集团最终选择用禾赛40线激光雷达做主探测雷达。” ----上海洋山港智能驾驶重卡项目 上汽前瞻技术研究部工程师

—— 今日,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和上汽旗下“科创小巨人”商用车智能驾驶公司友道智途宣布,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协议,禾赛科技将为友道智途提供面向L4级与L3级自动驾驶所需的高性能激光雷达传感器,并就半固态激光雷达的车规级量产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围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迭代和其他业务场景进行合作探索,携手为智慧交通的技术发展、智慧物流服务早日规模化,以及更安全的自动驾驶商用车量产落地共同努力。

装备"智慧双眼",伯镭无人矿车已就位
文远知行与禾赛合作升级,推动半固态激光雷达在L4自动驾驶的率先应用
禾赛再获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企业50》殊荣

禾赛科技于2014年创立于中国上海,致力于做“机器人的眼睛”,是全球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ADAS)激光雷达的领军企业。禾赛在光学、机械、电子、软件等激光雷达核心领域有着卓越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百项专利,其自研芯片、功能安全、主动抗干扰等技术打破了行业多项记录。同时,禾赛具备强大的车规级规模化生产能力,年产能百万台的“麦克斯韦”超级智造中心将于2022年全面投产。禾赛的客户包括全球主流自动驾驶公司和顶级汽车厂商、一级供应商、机器人公司等,遍及全球40个国家、90多个城市。公司累计获得包括小米、美团、博世、百度、光速、高瓴、CPE、启明等机构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禾赛的愿景是通过高性能、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三维传感器赋能机器人,让人类生活更高效舒适。

 我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今日发布新一代全距离范围内的高性能雷达产品Pandar128。据悉,Pandar128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具备极致的分辨率,其垂直分辨率在加密区(-6°至+2°,共64线)为0.125°;其水平分辨率在10Hz转速下,可以达到0.1°。它还支持双回波,可靠性极强(使用环境温度范围-40到85度),具有主动抗干扰的功能、配备精确到每线的诊断功能,具备免疫黑客攻击的网络安全设计。测距方面,强太阳光(100klux照度)下,在0.3-200m范围内均可实现对10%反射率目标物的稳定探测。Pandar128不仅测远性能极佳,在近处的测距精度表现也不弱于一款专业测近、补盲雷达。

  激光雷达引自动驾驶广泛关注

激光雷达被誉为自动驾驶“皇冠明珠”,客观上是因为它的性能成了自动驾驶的一个重要瓶颈。每当新一代激光雷达面世,全球自动驾驶公司都会主动关注。从自动驾驶的角度来看,当竞争对手端着“枪”时,自己不能只有“大刀”。以软件能力著称的谷歌Waymo,也独立开发出了自家的激光雷达。目前,以禾赛科技为代表的新一代激光雷达供应商,以高性能和量产能力,逐步进入主流Robotaxi企业的视野。

但与此同时,现有的激光雷达还不能做到对360°环境精细准确的扫描和感知。以典型的64线Robotaxi的主雷达为例,在200米外看一辆车,有效点数只有大约10个。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每秒钟都需要用如此局限的信息做成百上千次判断和驾驶决策,其难度可想而知。2016年起,禾赛先后推出了Pandar40/40P/64产品线,每代产品都获得了汽车出行行业认可。2018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进入白热化竞争,国内外数十家激光雷达供应商发布了各种形态的新一代激光雷达,128线/准固态/混合固态/数字雷达等新概念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企业专门成立了“激光雷达评测部”,把市面上主流的竞品统统买来装在一台车上对比。

但最终,市场对于高性能的激光雷达产品更加青睐。在中国,顶级玩家如百度、滴滴、小马、文远、图森和AutoX等都在其主流车队中选择了禾赛Pandar40P/Pandar64。在美国,根据加州DMV发布的2019年所有自动驾驶Rotobaxi公司路测数据,总里程数排名前15名的Rotobaxi公司中,禾赛产品获得10家以上公司作为激光雷达主雷达的认可。

在开发Pandar128过程中,禾赛科技经过调研发现,仅增加垂直分辨率并不能最大化提高有效感知距离。从64到128线提高了垂直分辨率,但如果水平分辨率不相应提高,就成了感知瓶颈。换言之,垂直和水平分辨率要匹配,才能达到最好效果。比如行人检测,因为人是细长型的,如果水平分辨率保持不变,点云可能扫描不到人的完整身形,导致错过或者误判行人。这也意味着“128线”本身并非唯一重要指标,行业在评判激光雷达分辨率能力时,通常会用一个更全面的参数――点频。

业内人士表示,通常激光雷达转速或刷新率越低,越容易“取巧”地达到更高的单帧画面分辨率。而点频通常不随着转速或者刷新率的变化而变化,它综合反映了雷达单位时间输出的信息量。同时,点频和激光发射的功耗成正比。在同样激光雷达体积和发热量情况下,要想点频高,必须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光电效率,控制功耗。“点频”这个指标就像是一个防伪验钞机,可以识别出很多片面的激光雷达宣传描述中的蹊跷。因此它是相对公平全面的参考标准,既不会被转速左右,更需要从系统层级全面提高激光雷达的发射、接收和信号处理能力。该人士表示,按照越来越多Robotaxi客户对主雷达测距不小于200米,单回波下点频不低于3M点/秒的硬需求,Pandar128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同时满足这两个核心指标的主雷达。

创新产品更注重安全可靠

2019年底,一家已经大批量选用Pandar64的OEM厂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禾赛科技,询问有无可能在保持体积不变情况下大幅提升Pandar系列的性能和车规可靠性。当厂商得知这正是禾赛科技研发的Pandar128的设计方向时,对禾赛研发力和产品力赞不绝口。对于车规级量产项目而言,如果新一代传感器的外型可以保持不变,意味着绝大多数已定型的模具就可以通用,这会大幅减少验证周期和成本,让升级传感器变成了可能。正是由于我们在Pandar128设计之初保持优雅的初心,让禾赛和主流客户的需求不谋而合。

有了需求后,研发进一步加速。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禾赛进一步升级了主动抗干扰技术,保证Pandar128发出的每一束激光都有自己的“密钥”,每台雷达都能识别并且只接收自己发出的光,即使在被其他激光雷达直射的情况下也能有效避免干扰。”在禾赛科技看来,对于一款面向车规量产的产品,比性能更为重要的是其可靠性和功能安全。因此在立项之初,Pandar128的定位就是一款超高可靠性的雷达,其核心零部件均采用车规器件(满足AEC-Q等相关标准),DV测试按照国际OEM标准覆盖电气、机械、气候、密封、材料、电磁兼容等50多项车规级别测试。

作为激光雷达核心部件,激光发射和接收单元由上千个器件组成,失效模式几十种。以激光雷达发射单元为例,激光器的开路会造成某一线没有有效回波数据,其点云表现同激光发射到无限远在“数据”上是一样的。但实际对于用户来说“截然不同”,错误信息会直接导致物体的错误识别,进而有引发风险事故的可能。禾赛依照不同的器件失效特征曲线,创新出一系列主动故障检测技术,能够确保每一线激光雷达点云的置信度。当发生失效时,雷达会在100ms内将“故障信息”传递给客户。

如何让雷达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保证系统连续可靠运行,不因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网络服务不中断,同时防止黑客破击,防护网络攻击等等,这是很多量产客户重视的指标。鉴于汽车行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网络安全标准,禾赛与国际OEM、第三方机构多轮讨论确定了一套框架,最终成功把一整套完备的网络安全系统应用在了Pandar128上,成为激光雷达行业内实现网络安全的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目前市场上有哪些激光雷达生产企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