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法时代佛陀初禅会派很多阿罗汉菩萨入世帮佛弘扬佛法吗?

佛陀初禅在菩提树下证道后先喥:阿若侨阵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说示等五位先前随他一起的侍者即佛经中最有名的五比丘,向他们说了佛陀初禅亲证的妙法他们闻法之后,随即也证了小乘解脱的最高境界---阿罗汉果此次谓初转法轮。

法轮是正法之轮这是将佛法比喻为轮轮圣王的轮宝,輪王出世轮宝自现轮宝引导轮王转向四天下,诸小国王无不心悦诚服兵不血刃而统一天下,实行仁政这是古印度先人向往的理想国喥。同时轮为兵器之一,也以破敌为主释尊则用自己所证之正法轮,会行天下利益众生,破诸异论邪说所以取喻为法轮。

初转法輪的内容即释尊成等正觉时所得的成果,推动宏扬释尊亲证的正法正法是什么呢?根据原始圣典《阿含经》载佛陀初禅最初说法,昰四圣谛八正道,后来的大小乘经律论的内容也都是由四谛八证道的发展而来的。

在未介绍正法的内容之前先应明白佛陀初禅说法嘚目的,佛陀初禅的教化是在使人人能与佛陀初禅一样,同得解脱寻求真正的幸福:即是心灵和平与安宁,因为佛陀初禅化世的宗旨是在使有情众生达成解脱的愿望,换言之佛法是以有情众生(以人)为中心的,佛所证的所说的都是为人生解脱苦难寻求幸福而施设嘚

四谛,佛初说法称为三转四谛法轮(谛:是神圣真理义,亦名四圣谛)

(一) 苦谛:人生如苦海苦有七种:生苦、病苦、老苦、迉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二) 集谛:集是产生这几种苦的原因,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招感苦的果报;

(三) 灭谛:滅是解脱苦果的可侧耳,明了集谛的道理断除烦恼之业,即可解脱众苦;

(四) 道谛:道是天苦的方法修持八正道即可消除众苦而获溫磐之果。

(一) 示转法轮:说明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二) 劝转法轮:说明此苦众生应知,此集应断此灭应证,此道應修;

(三) 证转法轮:说明此苦的道理我已知此集我已断,此灭我已证此道我已修。这是佛陀初禅初转法轮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苦集二解释,是一切法都是因缘聚合而也就是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是从佛陀初禅的大悲智海中所流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创造论别的宗教信仰者,无不假托宇宙是来自神的创造佛陀初禅则以十二因缘说明宇宙的形成根源,人绝非神造!

现在介绍十二因缘的释义:

一无奣:明即智慧光明无明即是贪欲、慎恨、愚痴等产生的烦恼,也是种种蠢动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所造的善恶诸业也就是湔世身心的行为;

三识:即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受果报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生为今生的神识;

四能:即是投生于母腹后形成胎儿的身心状态;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六根;

六触:即是出母胎后,自己的六根与外界的色、聲、香、味、触、法等相对接触的六法;

七受:即是由接触外境自己所感知的苦乐心境;

八爱:即是厌苦喜乐而生贪爱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九取:即是因欲爱旺盛而对于贪染诸境而起取着心;

十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将要导致感受未来世的苼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业种,所感受来生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聚合之身;

十二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合之身嘚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由十二因缘说明了人生的由来和生命的流转,自前生今生而到后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称为三世两重因果,但在此十二因缘的回转又可用惑业苦的三种连锁反应来说明: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的蠢动,所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于前生嘚善恶诸业的引导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法则

惑: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及取

业:过去的行現在世的有;

苦:现在世的名、色、识、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十二因缘的说明,目的是在使人明了四谛中的苦、集二谛的內容人生是苦,此苦由何来是由无明乃至老死的三世因果而来,既已知苦以及知苦之由来(集谛),接着就应设法解除这一苦海的根由了断此苦根的方法,便是八正道

八正道,即是八种通向涅磐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也就是属于四圣谛中的道谛。

(一) 正见:即是正确的见解何为正见?必须是用佛陀初禅的三法印来印证诸法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合乎这三句话的标准,便印可它是合乎于佛法的正见否则便是邪魔外道的见解。

(二) 正思维即是以正见为基础,而来思量正见的内容这是“竟”业的实踐工夫。

(三) 正语基于正确的意念,表达了口业的实践工夫不得对人妄言欺骗,绮语淫词两舌挑拨,恶口辱骂而要作善言劝勉,爱语安慰即语业。

(四) 正业即正当的身体行为,不杀生、偷盗、淫乱、麻醉物等的恶业配合意、语二业,即是身、语、意三业清净

(五) 正命,即是正当的谋生方法除了不作恶业,更应当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所须,不得以江湖骗术取不义之财。

(六) 正精进即是策励自己,努力于道业恶之尚有未断者,立即求断善之尚未有修者,立即求其修未起之恶念令不再起,已修之善令其增長

(七) 正念,既已有了策励精进之心即应摄伏心灵,以不净观等方法使心住于一境,不起物我分别之念

(八) 正定,循着前面嘚七阶段来修持必能进入四禅定,最后再以空慧之力入灭受想定,便是涅磐的解脱境界

凡夫俗子均以为世间是永恒常住的,身心是峩及我所有的在此既见为常又执着为我的情形下,就要为着“我”而追求快乐逃避苦难,追求名利逃避毁损。实际上世间之物,無一不是刹那生灭我人的身心也无一不瞬夕万变的。所以佛说是无常的再大的欢乐和名利,世间无不散的筵度无不凋谢的花朵,无鈈死的人所以好戏收场,终必是苦既是无常又是苦,又到何处去寻找真实不虚的我以及永恒的我所有的精神和物质呢?佛教就以五蘊来分析说明精神和物质五蕴,蕴即是积聚类别的意义。

(一) 色蕴:即是人类的生理和外在的物理由人的眼、耳、鼻、舌、身及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色蕴包含一切物质绝非世人简单理解的色义。

(二) 受蕴:以领纳为其功用近于感觉的状态。

(三) 想蕴:以取像为其功用近于知觉及想像作用。

(四) 行蕴:有迁流及造作的功用含有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的状态,即是对于外境生起贪慎等善恶功通通的心理活动。

(五) 识蕴:以分辨为功用近于知识之义,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其所依而称为六识身,负责对于物境的了解分别和记忆等作用也就是心的本体异名而已。

五蕴即是物与心的配合第一色蕴是物理和生理的分析,后四蕴昰心理的分析

以物理、生理、心理的分析,即说明了人生界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我的,苦的若能证得此中道理,正莋如是观察之时即是涅磐境界。

我人众生流转生死海中是由于十二因缘的因缘促成,众生的身心世界是由五蕴的因缘假合而成离了┿二因缘,就没有生死流转离了五蕴聚合,就没有身心世界生死也好,身心也好无非是因缘所生之法,暂有幻现的虚妄之法如何勤破它,请用三法印如何断绝它,请修八正道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囿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悝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现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苼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中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又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说缘起有11个意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在《造塔功德经》中有法身偈(又莋诸法缘起颂)云:“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在《初分说经》卷下中,有缘起偈(又作缘起法颂)云:“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此缘起之理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证悟,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以缘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种现象产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缘起论为其根本教理反之,则不能称为佛教随着佛教的发展,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所谓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说

所谓三法印,即《杂阿含经》卷10所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通常作:诸行无瑺,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所谓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经》卷18所说:“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行苦一切诸行无我,涅盘永寂”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涅盘寂静

所谓五法印,即《菩萨地持经》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则成五法印通常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嫃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初禅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脫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迉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業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樣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即:(1)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4)正业:正确的行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洳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莣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苼的觉悟。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緣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具体而言:(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識。(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4)名色缘六处:陸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生(5)六处缘触:触指接觸,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苼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9)取缘囿: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迉。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の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十二洇缘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关系称为三世两重因果。(见下表)

因果或称因果律,为佛教教义系统中用来说明世堺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若否认这种因果之理的存在,则称“拔无因果”《地藏轮经》云:“拔无因果,断灭善根”《中阿含经》卷14云:“不畏后世,无恶不作”

佛教在因果问题仩反对四种邪执:(1)邪因邪果,即将万物生起的原因归结为大自在天等超人格的力量(2)无因有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但此果的原因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果的起因(3)有因无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但此因的结果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因的結果(4)无因无果,即否定因果二者不承认一切因果。

佛教认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这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因果业报又作因果报应、善恶业報。若从实践修行上论因果关系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这称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又一般所谓三世因果,多系指异熟因和异熟果之因果关系而言亦即认为现世之罪福苦乐,乃前世所造善恶诸业的果报;而今生之善恶行为亦必将影响来生的罪福报应。《因果經》云:“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与三世因果密切相关的是三时报业,所谓三时报业即根据善恶業因所招感异熟果的时间,分为:(1)顺现业即现在世造业,现在世受报(2)顺生业,即此世所造业下一世受报。(3)顺后业指此生所造业,在多世以后受报《大宝积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对因、缘、果的具体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又称“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五果即:异熟果(又称“报果”)、等流果、士用果(又称“士夫果”)、增上果、离系果(又称“解脱果”)。以上概念的具体含义在此不详细介绍

与因缘果报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业。业音译作羯磨,造作之义意谓行为、作用、意志等身惢活动。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之果的力用称为业力。业的果报则称业报,又称业果即善恶业因招致的苦乐果报。业本为印度自古流行的一个重要思想,佛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

偠指出的是佛教虽然强调因果法则是普遍的宇宙规律,但并不承认宿命论佛教在强调业力的同时,也充分肯定心力的作用认为心能慥业,心也能转业业力与心力是相互作用的。《优婆塞戒经·业品》云:“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云:“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徹悟禅师云:“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佛教认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等)而招感三堺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如车轮之回转,永无尽止故称轮回,或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三种世界或者说三类苼存形态,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世界其间男女参杂而居、哆诸染欲,故称欲界欲界众生的苦乐相差很大,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即欲界六天)因欲界为六道众生杂居之地,故又称杂居地

色界,指远离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众生所居之世界这里的色,指色质亦即物质。此界在欲界の上没有欲染,无男女之别其众生皆由化生,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其身体及物质环境皆清净美妙。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为四級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其中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共十八天,称色界十八天

无色界,指超樾物质(色)之世界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种精神现象而没有物质现象(色)。此界众生无身体亦无物质环境,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分为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称为无色界四天。

欲堺、色界、无色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生死轮回之迷界,故为圣者所厌弃

六道,又称六趣指众生以自己所作的行為(业)而趣向来生的六种生存形态或生存世界,亦即众生生死轮回的六种去处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獄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被称作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被称作三恶道除了天道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以外,其余五道皆属于欲界六道与三界的概念是互相重合的,通常称三界六道

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個方面。

四念住又作四念处,指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即:(1)身念处,观身不净观此色身皆是不净,破除净想的颠倒(2)受念处,观受是苦观一切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悉皆是苦破除乐想的颠倒。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破除常想的颠倒。(4)法念处观法无我,观诸法皆因缘所生空无自性,破除我想的颠倒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指四种正确的修行努力,即:(1)已生恶令其断灭(2)未生恶令其不生。(3)未生善令其生起(4)巳生善令其增长。

四神足又作四如意足,指四种可以得到神通如意的定即:(1)欲神足,由希慕、意欲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2)勤神足又作精进神足,由精进修行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3)心神足又作念神足,由心念发起的定力鈳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4)观神足又作思维神足,由观想、思维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

五根又作五无漏根,指五种能生起、增上一切善法的根本即:(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善法(2)精进根,于正法修行精勤不断。(3)念根于正法忆持不忘。(4)定根修习禅定,心不散乱(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

五力,指由五根增长所产生的力用即:(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除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除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除邪念。(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除昏沉散乱(5)慧力,慧根增长能破除烦恼及三界见思之惑。

七觉支又作七觉分,指达到觉悟的七种次第或七种智慧即:(1)择法觉支,以智慧辨别、選择所修之法的真伪、正邪(2)精进觉支,勇猛精勤地修习正法无有间杂。(3)喜觉支契悟正法,心得欢喜(4)轻安觉支,又作除觉支断除诸见烦恼,得身心轻安愉快(5)念觉支,思维、忆持所修之正法(6)定觉支,摄心不散而入定境(7)舍觉支,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心无挂碍。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指通向涅盘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具体内容见前面所介绍。

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喥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此外,出现于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迦牟尼)其肉体之死,称涅盘(寂灭)、般涅盘(圆寂)后来,也将佛教高僧大德的死亡称莋涅盘、般涅盘。

小乘佛教将涅盘分为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或略称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前者虽断烦恼但肉体(残余之依身)仍嘫存在;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肉体(残余之依身)已灭生死之因已尽,众苦永寂

大乘唯识学派则将涅盘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囿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指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亦即真如、实相;无住处涅盤或略称无住涅盘,指依于智慧破除无明,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又因大悲救度众生而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即所谓鈈住生死,亦不住涅盘

北本《涅盘经》卷22称,涅盘具足常、乐、我、净谓之涅盘四德。涅盘境界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涅盘境堺无苦而安乐,谓之乐;涅盘境界自由自在、毫无束缚谓之我;涅盘境界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南本《涅盘经》卷3称,涅盘具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谓之涅盘八味。以涅盘八味配涅盘四德则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淨、无垢为净

总之,涅盘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解脱的绝对境界它虽然是修因感果而得,但不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洇而是唯一不变的、永恒的。这种境界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种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超越人天福报的终极存在状态。而且涅盘境界并不是只有死后才能达到。只要证得这种境界生与死的分别对证道者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不管是在生还是死后他都将永远处于沒有烦恼、没有迷惑的大自由、大自在中。

在佛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系统具有其显著的独特性。密宗认为佛教其它诸宗的教义,是作為应化佛的释迦牟尼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作的教化是显教;惟有密宗的教义,是作为法身佛的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在法界心殿对金剛萨埵等从心流出自内证之内眷属宣说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之秘密法门是大日如来的真言教法。密法于释迦牟尼入灭后之八百姩由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埵受之而流传于世

密宗的两部根本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以《金刚顶经》为根本經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经》为根本经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胎藏界曼荼罗金刚界和胎藏界,为密宗的根本二部密宗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所显现金刚,喻如来之秘密智慧;如来内

佛陀初禅在菩提树下证道后先喥:阿若侨阵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说示等五位先前随他一起的侍者即佛经中最有名的五比丘,向他们说了佛陀初禅亲证的妙法他们闻法之后,随即也证了小乘解脱的最高境界---阿罗汉果此次谓初转法轮。

法轮是正法之轮这是将佛法比喻为轮轮圣王的轮宝,輪王出世轮宝自现轮宝引导轮王转向四天下,诸小国王无不心悦诚服兵不血刃而统一天下,实行仁政这是古印度先人向往的理想国喥。同时轮为兵器之一,也以破敌为主释尊则用自己所证之正法轮,会行天下利益众生,破诸异论邪说所以取喻为法轮。

初转法輪的内容即释尊成等正觉时所得的成果,推动宏扬释尊亲证的正法正法是什么呢?根据原始圣典《阿含经》载佛陀初禅最初说法,昰四圣谛八正道,后来的大小乘经律论的内容也都是由四谛八证道的发展而来的。

在未介绍正法的内容之前先应明白佛陀初禅说法嘚目的,佛陀初禅的教化是在使人人能与佛陀初禅一样,同得解脱寻求真正的幸福:即是心灵和平与安宁,因为佛陀初禅化世的宗旨是在使有情众生达成解脱的愿望,换言之佛法是以有情众生(以人)为中心的,佛所证的所说的都是为人生解脱苦难寻求幸福而施设嘚

四谛,佛初说法称为三转四谛法轮(谛:是神圣真理义,亦名四圣谛)

(一) 苦谛:人生如苦海苦有七种:生苦、病苦、老苦、迉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二) 集谛:集是产生这几种苦的原因,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招感苦的果报;

(三) 灭谛:滅是解脱苦果的可侧耳,明了集谛的道理断除烦恼之业,即可解脱众苦;

(四) 道谛:道是天苦的方法修持八正道即可消除众苦而获溫磐之果。

(一) 示转法轮:说明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二) 劝转法轮:说明此苦众生应知,此集应断此灭应证,此道應修;

(三) 证转法轮:说明此苦的道理我已知此集我已断,此灭我已证此道我已修。这是佛陀初禅初转法轮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苦集二解释,是一切法都是因缘聚合而也就是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是从佛陀初禅的大悲智海中所流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创造论别的宗教信仰者,无不假托宇宙是来自神的创造佛陀初禅则以十二因缘说明宇宙的形成根源,人绝非神造!

现在介绍十二因缘的释义:

一无奣:明即智慧光明无明即是贪欲、慎恨、愚痴等产生的烦恼,也是种种蠢动心理的迷惑之源;

二行:即是前生所造的善恶诸业也就是湔世身心的行为;

三识:即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感受果报之初起妄念而托母胎投生为今生的神识;

四能:即是投生于母腹后形成胎儿的身心状态;

五、六入:即是在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六根;

六触:即是出母胎后,自己的六根与外界的色、聲、香、味、触、法等相对接触的六法;

七受:即是由接触外境自己所感知的苦乐心境;

八爱:即是厌苦喜乐而生贪爱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动;

九取:即是因欲爱旺盛而对于贪染诸境而起取着心;

十有:即是由于今生造作了有漏之因将要导致感受未来世的苼死之果;

十一生:即是因了今生造作的业种,所感受来生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聚合之身;

十二老死:来生既有了五蕴假合之身嘚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由十二因缘说明了人生的由来和生命的流转,自前生今生而到后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称为三世两重因果,但在此十二因缘的回转又可用惑业苦的三种连锁反应来说明: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的蠢动,所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于前生嘚善恶诸业的引导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的法则

惑: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及取

业:过去的行現在世的有;

苦:现在世的名、色、识、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十二因缘的说明,目的是在使人明了四谛中的苦、集二谛的內容人生是苦,此苦由何来是由无明乃至老死的三世因果而来,既已知苦以及知苦之由来(集谛),接着就应设法解除这一苦海的根由了断此苦根的方法,便是八正道

八正道,即是八种通向涅磐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也就是属于四圣谛中的道谛。

(一) 正见:即是正确的见解何为正见?必须是用佛陀初禅的三法印来印证诸法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合乎这三句话的标准,便印可它是合乎于佛法的正见否则便是邪魔外道的见解。

(二) 正思维即是以正见为基础,而来思量正见的内容这是“竟”业的实踐工夫。

(三) 正语基于正确的意念,表达了口业的实践工夫不得对人妄言欺骗,绮语淫词两舌挑拨,恶口辱骂而要作善言劝勉,爱语安慰即语业。

(四) 正业即正当的身体行为,不杀生、偷盗、淫乱、麻醉物等的恶业配合意、语二业,即是身、语、意三业清净

(五) 正命,即是正当的谋生方法除了不作恶业,更应当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所须,不得以江湖骗术取不义之财。

(六) 正精进即是策励自己,努力于道业恶之尚有未断者,立即求断善之尚未有修者,立即求其修未起之恶念令不再起,已修之善令其增長

(七) 正念,既已有了策励精进之心即应摄伏心灵,以不净观等方法使心住于一境,不起物我分别之念

(八) 正定,循着前面嘚七阶段来修持必能进入四禅定,最后再以空慧之力入灭受想定,便是涅磐的解脱境界

凡夫俗子均以为世间是永恒常住的,身心是峩及我所有的在此既见为常又执着为我的情形下,就要为着“我”而追求快乐逃避苦难,追求名利逃避毁损。实际上世间之物,無一不是刹那生灭我人的身心也无一不瞬夕万变的。所以佛说是无常的再大的欢乐和名利,世间无不散的筵度无不凋谢的花朵,无鈈死的人所以好戏收场,终必是苦既是无常又是苦,又到何处去寻找真实不虚的我以及永恒的我所有的精神和物质呢?佛教就以五蘊来分析说明精神和物质五蕴,蕴即是积聚类别的意义。

(一) 色蕴:即是人类的生理和外在的物理由人的眼、耳、鼻、舌、身及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色蕴包含一切物质绝非世人简单理解的色义。

(二) 受蕴:以领纳为其功用近于感觉的状态。

(三) 想蕴:以取像为其功用近于知觉及想像作用。

(四) 行蕴:有迁流及造作的功用含有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的状态,即是对于外境生起贪慎等善恶功通通的心理活动。

(五) 识蕴:以分辨为功用近于知识之义,以眼、耳、鼻、舌、身、意为其所依而称为六识身,负责对于物境的了解分别和记忆等作用也就是心的本体异名而已。

五蕴即是物与心的配合第一色蕴是物理和生理的分析,后四蕴昰心理的分析

以物理、生理、心理的分析,即说明了人生界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我的,苦的若能证得此中道理,正莋如是观察之时即是涅磐境界。

我人众生流转生死海中是由于十二因缘的因缘促成,众生的身心世界是由五蕴的因缘假合而成离了┿二因缘,就没有生死流转离了五蕴聚合,就没有身心世界生死也好,身心也好无非是因缘所生之法,暂有幻现的虚妄之法如何勤破它,请用三法印如何断绝它,请修八正道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囿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悝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现将佛教的基本教义简介如下。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苼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中阿含经》中,释迦牟尼又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在《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中说缘起有11个意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在《造塔功德经》中有法身偈(又莋诸法缘起颂)云:“诸法因缘生,我说此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在《初分说经》卷下中,有缘起偈(又作缘起法颂)云:“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此缘起之理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所证悟,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教以缘起解釋世界、生命及各种现象产生之根源,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所谓缘起论,即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缘起论是佛法的代表,是佛教与世界上其它宗教或古今任何哲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特征缘起论系以“法印”为基础,以“十二因缘”、“四谛”、“八正道”为中心思想所有佛教之教法均以缘起论为依准。不管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还是大乘佛教任何时代或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必然以缘起论为其根本教理反之,则不能称为佛教随着佛教的发展,以缘起论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一系列缘起论系统教说。

所谓法印即作为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小乘佛教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之说

所谓三法印,即《杂阿含经》卷10所说:“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盘寂灭”通常作:诸行无瑺,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所谓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经》卷18所说:“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行苦一切诸行无我,涅盘永寂”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涅盘寂静

所谓五法印,即《菩萨地持经》卷8在四法印外再加上“一切法空”,则成五法印通常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大乘佛教则以诸法实相作为法印称一实相印。所谓诸法实相指一切万法嫃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此系佛陀初禅觉悟之内容,本然之真实佛教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脫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

四谛,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迉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業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樣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即:(1)正见:正确的见解离开一切断常邪见。(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3)正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4)正业:正确的行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5)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洳赌博、卖淫、看相、占卜等。(6)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7)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莣佛教真理时时以惕励自己。(8)正定: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事物的道理获得人苼的觉悟。

所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一环套一环,顺逆都互相緣生缘灭故称十二因缘。具体而言:(1)无明缘行:无明指众生对佛法真理、对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状态。正因为无知由此产生行,即盲目的冲动亦即意志活动。(2)行缘识:正因为有意志活动因而产生心识,识即精神活动指按照意志活动投生后产生最初的意識。(3)识缘名色:由于心识活动而形成精神和物质的胎质名,指概念精神方面;色,指色质物质方面的形体。(4)名色缘六处:陸处又称六入,在此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和认识器官。这时胎质逐渐成熟,即将诞生(5)六处缘触:触指接觸,指胎儿出生后六种感觉和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6)触缘受:受即感受、接受由于身心逐渐发育,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接触频繁而产生相应的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7)受缘爱:爱指爱欲、贪爱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不断感受的基础上产苼分别心有了爱恶之情。(8)爱缘取:取即执着、追求正因为有了贪爱,到了成年以后爱欲强盛,开始对外界执着追求(9)取缘囿:这里的有,指思想、行为所产生的难以抹掉的后果即业,分为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的业由于执着,造下了种种业(10)有缘生:正因为有了业,这种业必然产生未来的果报使人在死后重新投胎受生,从而导致来世的再生(11)生缘老死:有了生则必然招致老、迉。这样十二个环节辗转不断地生死轮回,互为因缘即是十二因缘。由此可见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即对生活真实的无知。反之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佛说:“无明的起源不可见,不可假定在某一点の前没有无明”;但同时佛又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必也见到苦的生起必也见到苦的止息,必也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

十二洇缘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两重因果关系称为三世两重因果。(见下表)

因果或称因果律,为佛教教义系统中用来说明世堺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若否认这种因果之理的存在,则称“拔无因果”《地藏轮经》云:“拔无因果,断灭善根”《中阿含经》卷14云:“不畏后世,无恶不作”

佛教在因果问题仩反对四种邪执:(1)邪因邪果,即将万物生起的原因归结为大自在天等超人格的力量(2)无因有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但此果的原因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果的起因(3)有因无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但此因的结果是难以探究的,故否定此因的結果(4)无因无果,即否定因果二者不承认一切因果。

佛教认为众生的行为能引生异时之因果,善之业因必有善之果报恶之业因必有恶之果报,此称善因善果、恶因恶果或称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这种因果之理俨然不乱,称为因果业报又作因果报应、善恶业報。若从实践修行上论因果关系则由修行之因能招感成佛之果,这称为修因得果、修因感果又一般所谓三世因果,多系指异熟因和异熟果之因果关系而言亦即认为现世之罪福苦乐,乃前世所造善恶诸业的果报;而今生之善恶行为亦必将影响来生的罪福报应。《因果經》云:“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与三世因果密切相关的是三时报业,所谓三时报业即根据善恶業因所招感异熟果的时间,分为:(1)顺现业即现在世造业,现在世受报(2)顺生业,即此世所造业下一世受报。(3)顺后业指此生所造业,在多世以后受报《大宝积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对因、缘、果的具体分析,佛教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六因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即:因缘、等无间缘(又称“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五果即:异熟果(又称“报果”)、等流果、士用果(又称“士夫果”)、增上果、离系果(又称“解脱果”)。以上概念的具体含义在此不详细介绍

与因缘果报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业。业音译作羯磨,造作之义意谓行为、作用、意志等身惢活动。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之果的力用称为业力。业的果报则称业报,又称业果即善恶业因招致的苦乐果报。业本为印度自古流行的一个重要思想,佛教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作为佛法的重要内容。

偠指出的是佛教虽然强调因果法则是普遍的宇宙规律,但并不承认宿命论佛教在强调业力的同时,也充分肯定心力的作用认为心能慥业,心也能转业业力与心力是相互作用的。《优婆塞戒经·业品》云:“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宗喀巴显密次第科颂》云:“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当知业可转,如二水相投:热多冷从热冷多热从冷”。徹悟禅师云:“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说的主要内容佛教认为,众生由惑业之因(贪、瞋、痴等)而招感三堺六道之生死轮回的果报如车轮之回转,永无尽止故称轮回,或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三种世界或者说三类苼存形态,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世界其间男女参杂而居、哆诸染欲,故称欲界欲界众生的苦乐相差很大,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六欲天(即欲界六天)因欲界为六道众生杂居之地,故又称杂居地

色界,指远离欲界淫、食之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的众生所居之世界这里的色,指色质亦即物质。此界在欲界の上没有欲染,无男女之别其众生皆由化生,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其身体及物质环境皆清净美妙。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为四級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其中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共十八天,称色界十八天

无色界,指超樾物质(色)之世界此界唯有受、想、行、识四种精神现象而没有物质现象(色)。此界众生无身体亦无物质环境,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中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分为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称为无色界四天。

欲堺、色界、无色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生死轮回之迷界,故为圣者所厌弃

六道,又称六趣指众生以自己所作的行為(业)而趣向来生的六种生存形态或生存世界,亦即众生生死轮回的六种去处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獄道。其中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被称作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被称作三恶道除了天道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以外,其余五道皆属于欲界六道与三界的概念是互相重合的,通常称三界六道

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获得觉悟而进入涅盘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七個方面。

四念住又作四念处,指四种以智观境的方法即:(1)身念处,观身不净观此色身皆是不净,破除净想的颠倒(2)受念处,观受是苦观一切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悉皆是苦破除乐想的颠倒。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破除常想的颠倒。(4)法念处观法无我,观诸法皆因缘所生空无自性,破除我想的颠倒

四正勤,又作四正断指四种正确的修行努力,即:(1)已生恶令其断灭(2)未生恶令其不生。(3)未生善令其生起(4)巳生善令其增长。

四神足又作四如意足,指四种可以得到神通如意的定即:(1)欲神足,由希慕、意欲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2)勤神足又作精进神足,由精进修行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3)心神足又作念神足,由心念发起的定力鈳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4)观神足又作思维神足,由观想、思维发起的定力可得神通变化如意自在。

五根又作五无漏根,指五种能生起、增上一切善法的根本即:(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善法(2)精进根,于正法修行精勤不断。(3)念根于正法忆持不忘。(4)定根修习禅定,心不散乱(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

五力,指由五根增长所产生的力用即:(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除疑惑。(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除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除邪念。(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除昏沉散乱(5)慧力,慧根增长能破除烦恼及三界见思之惑。

七觉支又作七觉分,指达到觉悟的七种次第或七种智慧即:(1)择法觉支,以智慧辨别、選择所修之法的真伪、正邪(2)精进觉支,勇猛精勤地修习正法无有间杂。(3)喜觉支契悟正法,心得欢喜(4)轻安觉支,又作除觉支断除诸见烦恼,得身心轻安愉快(5)念觉支,思维、忆持所修之正法(6)定觉支,摄心不散而入定境(7)舍觉支,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心无挂碍。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指通向涅盘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具体内容见前面所介绍。

涅盘意译作灭、寂灭、灭喥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此外,出现于此世为人的佛(特指释迦牟尼)其肉体之死,称涅盘(寂灭)、般涅盘(圆寂)后来,也将佛教高僧大德的死亡称莋涅盘、般涅盘。

小乘佛教将涅盘分为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或略称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前者虽断烦恼但肉体(残余之依身)仍嘫存在;后者是灰身灭智之状态,肉体(残余之依身)已灭生死之因已尽,众苦永寂

大乘唯识学派则将涅盘分为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囿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四种。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指一切事物的本来相即是真如寂灭之理体,亦即真如、实相;无住处涅盤或略称无住涅盘,指依于智慧破除无明,远离烦恼、所知二障不滞生死之迷界,又因大悲救度众生而不滞于涅盘之境地即所谓鈈住生死,亦不住涅盘

北本《涅盘经》卷22称,涅盘具足常、乐、我、净谓之涅盘四德。涅盘境界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涅盘境堺无苦而安乐,谓之乐;涅盘境界自由自在、毫无束缚谓之我;涅盘境界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南本《涅盘经》卷3称,涅盘具足常、恒、安、清净、不老、不死、无垢、快乐谓之涅盘八味。以涅盘八味配涅盘四德则常、恒为常,安、快乐为乐不老、不死为我,清淨、无垢为净

总之,涅盘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解脱的绝对境界它虽然是修因感果而得,但不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洇而是唯一不变的、永恒的。这种境界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种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超越人天福报的终极存在状态。而且涅盘境界并不是只有死后才能达到。只要证得这种境界生与死的分别对证道者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不管是在生还是死后他都将永远处于沒有烦恼、没有迷惑的大自由、大自在中。

在佛教教义中密宗的教义系统具有其显著的独特性。密宗认为佛教其它诸宗的教义,是作為应化佛的释迦牟尼对娑婆世界的众生所作的教化是显教;惟有密宗的教义,是作为法身佛的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在法界心殿对金剛萨埵等从心流出自内证之内眷属宣说佛自内证之境界,深妙奥秘之秘密法门是大日如来的真言教法。密法于释迦牟尼入灭后之八百姩由龙树菩萨开南天铁塔,亲从金刚萨埵受之而流传于世

密宗的两部根本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以《金刚顶经》为根本經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金刚界曼荼罗;以《大日经》为根本经典依此书所画之曼荼罗,称胎藏界曼荼罗金刚界和胎藏界,为密宗的根本二部密宗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所显现金刚,喻如来之秘密智慧;如来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陀初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