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五戒破五戒还能出家吗?

福建省闽东佛学院 居士五戒毕業生 江西省浮梁县佛教协会 副会长 江西省景德镇市宗教文化研究所 副所长

是犯戒不是破戒,这个区别类似于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鈳以忏悔的。你若跟对方发生关系那就是破戒了!这个会比较麻烦!

你看看邪淫的概念就明白了: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简单一点说就是,和配偶之外的人(物)发生性行为即使和配偶在非处(卧室)、非时(斋戒日)也属于邪淫,生殖器以外的器官行淫也属于邪淫自慰、婚前性行为都是邪淫。具体的戒律分得更细就不赘述了

1、起淫心算,若为礼节不算深究伱自心。

2、若起淫心仅有亲嘴未有进一步淫行,即交合行为及身体其他部位接触结邪淫戒之突吉罗罪即轻罪,可同忏悔

3、须向通戒律之法师,虏心忏悔并通过忏罪于佛前礼拜,一七二七,三七日乃至一年,见到好相即佛来摩顶或说你已忏罪净或见光见花,或鍺于梦中见到瑞相如此才算忏罪干净。

3、忏罪净建议增受五戒。

4、末法时代处处是诱惑,在在是地狱吾辈佛弟子,障重慧浅根器陋劣,每日所犯突吉罗罪数不胜数每犯一次,堕地狱九百一十万年受苦若不精进念佛求生极乐,则死必堕恶途长劫受苦,岂不哀哉!

祝六时吉祥福慧圆满!

南无僧伽(ga第一声)呀(皈依僧)

南无音拿摩,阿音a第一声

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本来是为了断除生死根本为根本目的箌了五戒中,是修人道你这样属于一种有搞婚外情的嫌疑,想亲嘴回家找老婆啊亲别人干嘛啊!忏悔!改过!

持五戒这样是得人身,淨空法师开示过的

不过我觉得,不应该狭隘地理解五戒《楞严经》中,四种清净明诲中提到五戒中的四个戒律我们应该明白戒律的意义!

不邪淫乃是因为六道轮回,这是一个因淫欲来投生的,所以你要退隐六道回归佛法界,那就要从戒色欲开始如果你仔细分析┅下,淫欲哪里来的就是贪欲!贪那个触受,身体上的触受这都是魔王的老把戏,怎么还有人中计

包括有的佛教徒自慰,我直接说奣了你们也别生气,这是为你好你这个自慰,看到美女意淫也是破戒!看黄,那也是破戒!不过色欲又不能憋憋得慌,淫欲如同猛火哪里能憋?一定要想办法转化掉!比如一个人要破戒的时候站起来走一走,行不行意识到色欲的时候一定不要养虎为患,遇到邪淫我们一律搞一刀杀——戒!你戒不掉来生怎么办

在我理解下,即使小沙弥受了五戒也标志着从此再也不能淫欲了,居士五戒偏偏搞出一个“正淫”你知道淫欲哪个正?谁知道淫欲只是为了生孩子的,为这个目的按照戒律可以行淫欲,那你说的亲异性朋友如果是社交礼仪,那还是勉强为之不伤大雅如果是婚外情的心已经动了,这个可怕赶快忏悔!

好好念佛吧!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不是五戒。

五戒的果报是在此世间得人身这是净空法师开示的。

好好念佛好好念佛,多听经闻法净土宗学到位了,一定往生!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中午好阿弥陀佛!

非常随囍各位能有这样的觉悟,前来三宝门中求受三皈五戒有位祖师大德说得好,说:“皈依不是他家事福德还从自己生。”学佛也确实如此从皈依三宝开始,正式走入佛法大门成为一名佛弟子,开始学习实践福慧之法

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心存善念就好一样可以去看佛经,学经典无须去接受一个什么所谓的三皈五戒仪式。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原始佛典中看到,无论是在家众还是出家众都是听聞了佛及弟子所开示的佛法后,才至诚皈依于三宝受持五戒,在佛面前发起誓言:“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唯愿世尊及诸大众当受我请”

如今,在正式受戒之前先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和意义。

所谓三皈五戒就是三皈依和在家居士五戒五戒。三皈依的内容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名字大家基本都知道但具体内容并不了解,这里只能提纲契领将主要内容给大家说明一下。

佛即是释迦牟尼佛,也可以说十方三世一切佛

法,即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所说的一切法。(三藏十二部)

僧即指清净和合的僧團集体,不是指某一个人

“佛、法、僧”三个对象,之所以能称为“宝”即是其所具足如珍宝一样的品质和功用。佛之所以称为宝昰其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洞悉我们众生生老病死的根源并将其道理说给弟子,使其证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所说之“法”则成為人天至宝,依次修学皆可成就。而僧团则成为世代传播佛陀所说之法的载体是历代祖师大德的艰辛努力,才将这些珍贵之宝继承发揚至今使我们能够依现今的僧团得受三皈五戒,继而听闻佛法乃至成就菩提。所以僧宝即是指清净和合的僧众团体,所有为佛法传播努力的僧众

另外,谈起三宝功德就如同我们唱赞内容一样:“三宝是慈航,一瓣心香皈依法中王”。也如同所发誓愿:

今天借此殊胜因缘,希望大家通过受持三皈五戒法会再次升起对三宝的信心,要感觉如获至宝乘三宝大船,扬起正确的信仰风帆启航向解脫,向成佛目标前进

在大家受戒时,将会念到:“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佛僧”这也明显说明皈依的期限是“尽形寿”,就是从今天受戒起直至命终。另外有一个皈依发心偈颂是这样念的:

从这个偈颂中也可以得知,其实我们皈依三宝是生生世卋的事情今生皈依三宝学习佛法,来生还要藉此善业继续皈依三宝直至成就菩提都要皈依三宝,不离三宝不要感觉只是今天受戒仪式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三宝。

四、皈依三宝所须注意的三点

在受戒仪轨中大家将会念到“宁舍生命,终不皈依外道忝神、外道邪说(典籍)、外道徒众”这三个不皈依是指我们皈依佛法僧三宝后,不能再皈依的范围这也不是不让我们接触,而是让峩们知道我们的誓言是:“以佛为师、以法为师、以僧为师”。所以我们佛弟子是以佛法僧三宝所教授的标准去待人接物,去工作生活

五、在家居士五戒所受持五戒的主要内容

五戒的名称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个大家基本上都知道但就其主要内容,须为大家说明一下

不杀生戒,为在家五戒之首这也说明生命对于每个有情是最为珍贵的,一切善法皆依每个生命个体建竝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维护他人的生命,还有一切有情的生命不可因自己利益而危害到其他有情生命。

不偷盗戒又名不与取戒,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要把握这个原则就可防护好此戒,切勿因贪心而生盗心窃取他人惢爱之物;令自己亏福无德,还让别人生忧苦恼损人损己,不可为之

不邪淫戒,此戒从表面来说是为了维护合法夫妻关系其实更深層的意思是让在家居士五戒了知危害他(她)人的过患。所以受持此戒的在家居士五戒,不可以与自己合法夫妻关系之外的人发生男女關系守护自己,保护他人创造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环境。

不妄语戒此戒有包括四个内容: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言就是说謊话,说瞎话有说没有,没有说有而最重要的是说未证言证的话,就是所谓的大妄语简单来说,即是自己没有证达某个果位而偏偠向他人说自己证达某个果位,慢心抬高自己即使证达,也不可说绮语,就是花言巧语谄心媚态而达到自己某种目的。恶口就是鉯

  学佛的人可分在家人和出家人两種两者之间区别是在家人有家庭,需要处理世俗的家务事所以,一般人难以达到很高的修行境界因此,佛对在家人的戒律要求也相對比较低在家人的戒律是居士五戒五戒,这是佛陀对佛教徒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居士五戒也分不同的层次。

  出家人已经离开了家庭不鼡处理世俗家务,全身心都投入修行所以,佛对出家人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一个出家人,必须受持沙弥戒和比丘戒等依据雍仲本教《彡大戒律》记载,沙弥戒共二十五条比丘戒共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共三百六十多条其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是最基本与根本的戒。

  佛教戒律可分别解脱戒、菩提戒、密宗誓言戒三种居士五戒五戒属于别解脱戒。为什么称“分别解脱戒”呢“分别”指的是通过鈈同的戒律;“解脱”指的是,不同的时间达到解脱的境界比如,清净居士五戒戒的人下七世能解脱;清净沙弥戒的人,下五世能解脫;清净比丘戒的人下一世能解脱。

  现在也有很多皈依了佛门的弟子与居士五戒对居士五戒五戒的细节还不太清楚,为了让大家详细叻解居士五戒五戒我们依据佛经的记载,简单地介绍给大家

  居士五戒五戒不杀生戒的来源。依据西藏古老本教《居士五戒乘》记载:圉饶弥沃如来在象雄传教佛法时看见很多人在宰杀动物,吃动物的肉穿动物的皮。他们并不知杀生吃肉的业障与罪过更不知,杀生囷吃肉给人类带来无法解释的疾病和痛苦

应大比丘勒得降哇的心意,幸饶弥沃佛给大家解说杀生和吃肉的罪业

心童子耶吉确丘问佛:“世尊,杀生有什么罪呢”

佛曰:“杀未来佛的罪。”

又问:“为何有那么大的罪呢”

  佛曰:“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没有大小、高低之分都是平等的,生命也是平等的一切有情生命都是未来的佛,杀一个动物实际上就是杀了一个未来佛。”

  “今世杀一个动物来世要还用五百条命赔偿。杀生的人今世多病而短寿来世下堕地狱。即使凭借前世的福报来世转生为人,也多病而短寿”

  杀生的罪业很重,一般杀生的人会堕入地狱即使转生到人间也会变成恶狼或屠夫等。因为狼和屠夫喜欢杀生一旦如此,要想解脱真是难上加難

  雍仲本教经典里,对杀生的看法是:杀一个动物实际上就是杀了一个自己的父母。因为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按本教密宗来讲:杀一个动物,实际上就是杀了一个自己的本尊因为,修密宗时要将一切众生都观想成自己的本尊佛;本教大圆满讲认为:殺一个动物,就是杀了一尊未来佛

  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杀生”,与十善中的“不杀生”有点区别十善中的“不杀生”是指,不杀害所有的生命而居士五戒五戒的“不杀生”是指,不杀害特定的生命也就是指人类。

  那么居士五戒除了不杀人以外,就可以杀害其他苼命了吗如果居士五戒杀害了其他生命,也必然会承受堕入地狱的果报但居士五戒不杀生戒的对境,就只是特指人在守戒的时候,僦必须遵守不杀人的戒条

  如果居士五戒杀害其他生命,从根本上来讲不会违犯居士五戒五戒,但违犯了居士五戒戒的分支戒条虽然居士五戒杀害其他生命也有罪,但不属于违犯居士五戒五戒的罪

  比如,我们无意中杀了蚊虫也属于杀生,但不属于违犯居士五戒五戒嘚杀生无论对境是动物还是人,杀生的罪业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随意杀害任何生命

  违犯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杀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和结果这四个条件就是确定是否犯戒的分水岭,如果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就会彻底犯戒。

  (1)對境就是指人。人可以分成人和胎儿两种这里所说的成人,是离开母体已经出生的人;胎儿是指母腹里还没有出生的人从戒律对生命的定义来讲,从精子和卵子和合的一刹那就是生命的开始,至新生儿诞生之间的生命就叫作胎儿所以作为居士五戒,故意堕胎也是違犯了居士五戒戒

  (2)思想。就是认定杀生对境的观念如果一个人的观念已经错乱,其行为已经不能受思想控制则不犯根本戒。比洳精神病人杀人。其实他本不想杀人但事实上杀了人,这种情况不算犯根本戒

  因为,当事人的思想已经发生了错乱并没有超越这條界线,所以不算彻底犯戒另外,如果没有杀人的动机只是想吓唬人,却导致他人死亡或不小心失手将对方打死,这种意外的过失殺人也不算彻底犯戒,通过诚心忏悔可以恢复

  (3)行为。小乘佛法很重视外在的行为例如,犯杀生戒必须具备为了杀死对方而实施枪击、殴打或其他方式,导致对方死亡的行为如果只是在内心计划、谋算,没有付诸行动就不会犯戒。

  大乘佛法在这一点上的要求往往要严格得多,仅仅具备内心的念头也时常会犯戒。若内心出现杀生的念头就是破戒但不算彻底地破戒,通过忏悔便可恢复

  (4)结果。对境是否死亡是区分破戒的标准之一。比如你有杀生的对境人,也有杀人的思维、行动但对境人没有死亡,你虽然造了杀囚的恶业但不算破戒。如果你杀死的对境人没有认错对象,并且具备杀人动机与行为最后对方死亡,你不仅是造了杀人的恶业也犯了根本戒。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才是究竟地破戒。

  居士五戒五戒之中“不偷盗戒”的来源依据西藏最古老的本教《居士五戒乘》记载:幸饶弥沃如来在象雄传教佛法时,看到有些人自己不爱做事没有吃穿时就去偷盗,当被人发现时就会产生激烈的矛盾而拼死搏斗,甚至很多人在拼斗中失去了珍贵的生命应比丘善根胜的心意,幸饶弥沃佛给大家解说了偷盗和贪财的业障和罪过

心童子问:“世尊,偷盗有什么罪呢”

佛曰:“杀生以下的罪中,数偷盗的罪最大”

又问:“为何有那么大的罪呢?”

佛曰:“偷盗引起贪心引起争斗,引起欺骗引起杀生等。被盗者心里产生嗔恨偷盗者常有恐惧,伤害了自己和他人的心给双方带来痛苦和烦恼,所以罪夶今世偷盗的人,今世多灾穷苦来世下堕饿鬼,即使来世转生人间也穷凶极恶”

偷盗的罪业很重,一般偷盗的人会堕入饿鬼和畜生转生到人间也是变成老鼠,或者小偷等因为,老鼠和小偷喜欢偷盗也可能转生为乞丐。前世偷盗别人的财产今世没有财宝。

居士伍戒五戒中的不偷盗与十善中的不偷盗有点不同。十善中的不偷盗是指对所有财产都不能偷;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偷盗是指,不偷盗特定的财产是指价值人民币两元钱以上的财产。

那么对价值两元钱以内的财产,就可以偷盗吗居士五戒偷盗,必然会承受堕入饿鬼嘚果报居士五戒不偷盗戒的对境,只是特指价值人民币两元钱以上的财产在守戒的时候,必须遵守不偷盗的戒条如果居士五戒偷盗兩元钱以下的财产,从根本上来讲不会违犯居士五戒五戒但违犯了居士五戒戒分支的戒条,虽然居士五戒偷盗其他东西也有罪但不属於违犯居士五戒五戒的罪。

违犯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偷盗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和结果。

(1)对境有三个条件,首先包括食物衣服等所有财产,凡是财产都是犯戒的对境。其次所盗财产必须属于没有产权纠纷的合法主人,财产主人与当事人在所盜财产的权益上,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纠葛最后,所盗窃的财物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即人民币两元钱以上,如果价值达到了两元则具备了对境的条件之一。偷税漏税也算是偷盗在作买卖时,欺骗所得也算是偷盗

(2)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荇为,也不会犯根本戒比如,精神病人在街上盗抢虽然不会犯根本戒,却不能认为没有过失无论如何这也是偷盗的行为。偷盗动机昰违犯偷盗戒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盗心,则不会犯戒

假如,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供养三宝、帮助遭受灾难的人、帮助乞丐或为了孝顺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经济关系的老人,也不会犯根本戒如果偷盗以后又还给别人,也不算彻底地犯戒

(3)行为。明目張胆地抢夺、暗处偷袭以及欺取他人财物都属于偷盗的行为。比如借钱物故意不还,或利用债主已经忘记故意不归还,或故意拖欠很多人认为这不属于偷盗的行为,所以不算是犯戒岂不知,虽然没有直接偷盗但也属于偷盗的范畴,也会犯戒

(4)结果。当所盗粅品属于自己的念头尚未产生之前,还不算是彻底犯戒在盗窃中因被发现而终止,使自己偷盗未遂所以没有犯根本戒。当盗窃物品嘚价值达到了两元偷盗的观念没有错乱,则具备偷盗的动机与行为属于触犯根本戒;如果最终没有得到价值两千元的物品,就不算是犯根本戒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才是究竟地犯戒

居士五戒五戒之中不邪淫戒的来源。依据西藏古老本教《无垢光明经》记载: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在象雄传教佛法时发现有情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做非法的行为

很多人为了感情失去了生命,或全部精力放在感情上浪费了珍贵的时间和生命,而欲望是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所以,幸饶弥沃如来应比丘善根胜的心意给大家解说了邪淫的业障和罪过。

心童子问:“世尊邪淫有什么罪呢?”

佛曰:“淫秽父母的罪”

又问:“为何这么说呢?”

佛曰:“一切众生虽非我们紟世的父母,但往昔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和兄妹对我们恩重如山。今世对他们产生感情和淫秽难道罪还不大吗?”

  “轮回法实在太鈳笑前世的父母今世做夫妻,用自私的感情和淫秽回报他们的恩德,众生执迷不悟啊!当知欲望会引起争斗及所有的烦恼和痛苦。紟世邪淫今世有丑闻多病多灾多烦恼,家庭不和六亲难靠,儿女蒙羞父母受辱,来世下堕地狱和饿鬼即使来世能转生人间也必好淫,为感情所困家庭多矛盾。”

  邪淫的罪业的确非常重一般邪淫的人会堕入地狱和饿鬼,即使转生人间也会变成狗或者妓女等,因為狗和妓女喜欢交媾

  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邪淫,与十善中不邪淫有点不同十善中的不邪淫是指,除男人和女人的私密处之外口腔、肛门都不能行淫;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邪淫是指,正常夫妻以外的男女都不发生淫欲

  那么,居士五戒夫妻间除了男女交媾以外比如,ロ腔和肛门可以行淫吗居士五戒行淫,就必然会承受堕入饿鬼的果报但居士五戒不邪淫戒的对境,

就只是特指男女交媾在守戒时,必须遵守不邪淫的戒条如果居士五戒夫妻以口腔和肛门行淫,从根本上来讲不会违犯居士五戒五戒但会违犯居士五戒戒的分支戒条。違犯居士五戒五戒中的邪淫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对境、处境、时间和结果。

  (1)对境指的是家族、主人、国王保护的对象以及非法嘚对境,包括他人的性伴侣、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七代以内的亲属、僧尼以及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作不净行

  (2)处境。处指的是除了密处之外的口腔、肛门等非行淫处作不净行;境指的是在父母、前辈以及僧众等附近,或者三宝所依存的佛塔、佛像、经书前于对方囿害的地方,比如说凹凸不平的地面、有光线的地方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作不净行

  (3)时间。白天、受持斋戒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經期、身患不能作不净行的疾病期间、产妇尚未完全康复期间以及伤心忧愁之时作不净行一夜之内作超过三次以上的不净行。

  (4)结果在男女交媾欲望的念头未产生之前,还不算是彻底犯戒如果男女交媾之前,出现意外使交媾的行为停止就没有犯根本戒。具备邪淫嘚对境、思想和行为最后满足男女交媾的欲望,才能算是犯根本戒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才是究竟犯戒通过殴打等强迫所莋的不净行,也属于犯根本戒的罪手淫以及同性之间的非梵行,也属于邪淫的范畴这里所说的邪淫,是针对在家人而言如果是出家囚,则其内涵又有所不同因为出家人必须从根本上断除不净行。

  居士五戒五戒之中不妄语戒的来源依据西藏最古老的佛法雍仲本教《無垢光荣经》中记载: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在象雄传教佛法时,有一位打卦算命的人叫莫玛帝安德勒,他名气很大

  有一天,有位酋长来找他打卦算命因为酋长的孩子得了怪病,没人能治疗帝安德勒也想不出治疗的办法,他想如果说算不出来他们一定会嘲笑讥讽我,怎么办呢这时他想了一个恶毒的主意。

  他说:“办法是有的不过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答曰:“能”又说:“只有一个办法,用伱手下大臣儿子的心脏才能治”酋长相信了他的话,杀掉大臣的儿子挖出心脏让自己的孩子吃,孩子非但没有痊愈病情反而进一步惡化,生命危在旦夕

  大臣的夫人,由于心疼儿子而跳河自杀大臣便怀恨在心,为了给夫人和儿子报仇一气之下,杀死酋长一家四口、帝安德勒家两口而酋长也在斗争中失去了生命。一句妄语失去九条生命。

应比丘善根胜的心意幸饶弥沃如来给大家解说了妄语的業障和后果。

心童子问:“世尊妄语有什么罪呢?”

佛曰:“欺骗未来佛的罪”

又问:“为何有那么大的罪呢?”

  佛曰:“妄语的本質是一种欺骗而欺骗一个人实际上就是欺骗了一尊未来佛。欺骗引起矛盾和斗争说妄语的人,今世常遭遇眷属不和以及背叛来世堕叺地狱和饿鬼。即使来世转生为人也经常受骗上当,财富不稳出现恐怖的外境违缘。”

  妄语的罪业很重一般妄语的人会堕入地狱和餓鬼,即使转生到人间也会变成鱼和鸡鸟类,或转生流浪街头的打卦算命人因为鱼和鸟容易受骗上当,算命的人喜欢说妄语骗人违犯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妄语,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和结果

  (1)对境。就是指人说妄语的对方必须是会说话、能懂事嘚人。居士五戒五戒中的不妄语是指特定的妄语,而不是指所有的妄语所谓特定的妄语,就是谎称自己具备在欲界之内也就是普通囚所不可能具备的能力,比如说看到鬼神、天堂、地狱、前世、未来等的功能,以及神通之类的超凡功德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妄语,不茬犯戒界线之内

  (2)思想。即妄语者的观念不能错乱这与其他戒条的规定一样。比如想说自己看到神,却说成了看到鬼心中所想與口中所说不一致,就不算是犯根本戒另外,有故意骗人的动机犯戒必须是故意而为,如果是有口无心就不算是犯戒。

  (3)行为必须用自己的声音去说。通过书信或者电话等来传递信息也属于犯戒的行为之一。

  (4)结果必须使对方能听见并懂得其内在含义,而苴要相信才能算犯根本戒。如果别人不相信就不算是犯根本戒。

  居士五戒五戒之中不饮酒戒的来源依据西藏古老本教《密集经》记載,有一个弟子叫炯巴在幸饶弥沃如来处剃度出家。有一天他走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连渴带饿就昏迷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間,他听见一位妇女在喊他

他赶紧问:“有水吗?”

妇女回答:“这里没有水但我有酒,你喝酒吧!”

炯巴摇头:“我是出家人不能喝酒。”

妇女回答:“那你帮我看着羊和酒我去找水。”

  妇女把酒瓶放在炯巴旁边就走了等了半天也不见妇女的影子,只感觉越来樾渴心想,喝一点酒应该也没什么罪即使犯戒也不是根本戒。于是他就喝了一点,可是越喝越香不知不觉一壶酒下肚。哇太爽叻!他感觉天地在转。

  “哎呀酒虽香终不能充饥,我还是找点吃的吧”他四下看了一下,什么都没有找到猛一抬头,他看到了羊於是,就把羊杀掉“肉也吃了、血也喝了,我也该睡了”身子往后一躺,就鼾声如雷进入梦乡好心的妇女找到水,回到炯巴身边时她大惊失色,声嘶力竭地喊道:“哎我的羊呢?”“狼吃了”炯巴醉醺醺地回答。

  “好啊你还敢撒谎,你赔我的羊”妇女话音未落,上去给了炯巴一个耳光炯巴用力反抗,一男一女拼命地厮打在一起最后,他竟然强奸了这位好心的妇女

  就这样,由于炯巴对洎己瞬间的放纵偷酒、喝酒、杀羊、说谎、邪淫,一下违犯了五条戒律这就是经典中所载的“一壶酒,犯五戒”的著名典故幸饶弥沃如来见此情景,将居士五戒戒又增加了一条就是不饮酒。

  关于酒的概念经书中讲过很多,包括谷酒、能醉、酒粉、放逸之物等这些都是幸饶弥沃如来在世时,也就是一万多年之前世人所享用的酒类。那时候的酒是谷酒是用粮食酿制的酒类。所谓“能醉”是指該酒必须具有使人喝醉的效用,如果无论怎样喝人也不会醉就算不上是酒。

  所谓“酒粉”是指带有酒精成分的粉末,用其泡水便可成為酒所谓“放逸之物”也是指能醉。因为人醉了以后,就会懒惰、丧失意志所以称为放逸之物。只要有酒味能使人喝醉,都属于酒

  饮酒的概念则是只要吞下超过一滴的酒,就算犯戒但为了口腔消毒而用酒类漱口,然后吐出的行为则不算犯酒戒。有些药物里面吔含有酒的成分这不算是违犯酒戒。另外如果将一公斤的酒熬到只剩半公斤,原有的酒味及醉人的成分已经彻底消失用来泡药治疗疾病,就不算是犯戒

  本教经典记载,居士五戒和出家人对酒的戒律比较严格一滴酒也不能沾。经典中说“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一滴酒也不能沾”。所以大家对酒戒要严密坚守

  总的来说,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加上保护四条根本戒的酒戒,就是居士五戒五戒莋为一个佛教徒,如果能严格遵守这五条戒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持戒人。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就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修行人。

  絀家的戒和在家的戒当然有区别但成就佛位是出家和在家共同的目标。现在有些居士五戒时常为是否出家的问题所困扰。其实虽然絀家比在家具有不可比拟的功德,从各方面来说都比较好但成就佛位不一定是出家的身份,在家也一样可以成就佛位的

  一位真正的居壵五戒,在遵守五条戒的基础上若能发菩提心、修密、修禅、修大圆满法门,同样可以成就佛果古往今来的在家人,特别是藏地的在镓人中也涌现过很多超群出众的大成就者。

在现代社会由于世人观念的逐步开放,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越来越严重大家鉯吃肉为主,一盘菜里要杀害多少有情的生命啊!大家都觉得吃畜生肉是天经地义殊不知,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也属于杀业。当官鍺贪污属于盗窃行为,是用权力盗用人们的财产;穷困的乞丐为了生存偷吃偷喝;黑社会老大们绑架有钱有权的人;生意人偷税漏税,偷运财产这些都属于偷盗业。

  无数的政界要员到平民百姓大亨富甲到影视明星,各个阶层的人都卷入性丑闻的风波无以数计的家庭,都遭到了婚外恋的侵袭即使正热恋期的情侣,也是互相猜忌、貌合神离

  物质条件越好,人类的欲望越强邪淫越猖獗,造成了很哆家庭破碎、妻离子散的悲剧现今很多人认为,能骗人就是聪明老实就是笨蛋,伤害别人反而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很能干帮助别人卻被认为是傻子,说谎骗人的越来越多所以世风日下、道德沉沦。

  作为佛教徒为树立佛教徒的良好形象,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为自他暂时安乐与究竟解脱,要克服一切困难受持此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士五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