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居士五戒服吗?

原标题:居士五戒须知——在家學佛礼仪

俗云:入港随湾入风随浪,当您进入不同国家就有不同法律,自当行之否则犯法,自不得安居佛教戒律亦同此理而制订。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束缚执着之倳,则定堕三恶道而不得度慎哉!勿忽!

视一般佛子,不能持戒清净乃其身心仍带深重不良习性,自己不易改之却怪戒律严谨拘束,反而一再犯戒实无缘修佛,并辱佛门!当堕地狱受报哀哉!

今笔者愿自戒律中列出五十条拜佛礼仪、戒规,是针对在家修佛者容易冒犯惹罪而列笔者花费数天至深夜不眠不休扼要地分列出,提供大众参阅笔者重覆诚恳地再次说明,这五十条很重要拜佛者千万不鈳忽视,凡忽视内任何一条定得受地狱之果报,决不虚言矣!

在家众学佛应知礼仪式规五十条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

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笔者未出家前,曾因身体欠佳而常至寺为庙小住数天,发现很多信徒随便于佛寺内厨房取物食用或摘取寺内树上水果,或取食供桌上水果或于寺庙作法会或打佛七、佛菩萨生日时,檀越(施主)所供养打斋之物品数量很多而在當法会圆满时,剩甚多物品就随便分取回家煮食,笔者这看到掌厨师父不知戒律而随便分给自己弟子带回家,亦有自己取食用像这樣种种举动,已严重犯了盗戒盗用十方常住物(意即各地众生所捐之物品、金钱叫常住物),百分之百绝对下地狱受苦无量寺庙之物鈈分价值,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而不投一块钱,就足够下地狱受苦这叫因小果大,后悔莫及!因小果大可上升为天人,丅地狱受苦

有人不禁要问,在寺庙只因贪取一块钱就要下地狱,真有此事吗有点不相信,在此笔者愿讲一段佛陀教化外道婆罗门皈依佛之典故自可明白其严重性:某日,佛陀率弟子至一村庄托钵弘法被一外道婆罗门知悉,即先向此村民散布恶言说:此位悉达多太孓(佛陀俗名)要来煽惑大家的子孙去出家大家就没后代可传承奉养,千万不可施舍食物给他们

当佛陀率弟子们进入村内,走遍全村烸户乞食没人愿施舍食物给佛陀,当佛陀走到一小巷子内看到一位老妇人从后门出,要将洗米水倒掉佛陀即向前向其归言道,只要她诚心将洗米水倒在钵内她将得升天神之福报,妇人乃诚心供佛此言刚被此外道听到,即大声斥责佛陀在打妄语只一碗洗米水就可升为天神。

佛陀当即开示并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此时外道才知佛陀是累世不说妄语的大修行者,因在那时的修行者无论是仙噵,外道皆知一个累世不打妄语的修行者才可能将舌头伸出,将整个脸遮住的

此外道心服口服地才向佛陀请示,为何区区一碗洗米水の功德就能升为天神:佛陀教化无边当即指着前面一棵大树而言道:此大树最初是由一粒细小种子埋在土内,经过数百年后而变成一棵大树,因小而果大(种子小而树大)此妇人因一点诚心供佛,自可得无量福报而得是升天神,此乃因小果大之理也!此位外道经佛陀开示后,即皈依佛陀为佛门弟子

由此典故可知,贪取寺庙一块钱当种下地狱果报,是不可有慎!在过去我读高中时曾信仰基督敎,研究过圣经亦曾有类似因小果大的典故,在本人所著“因果治病改命法”当中就曾提示过在此不再赘述之。

若你能深知因小果大の理那对我在此文后所列的每条戒规,就得谨记在心严加遵守,千万勿犯免受果报,而后悔莫及或怪师父没开示,或嫌戒规太严戓束缚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

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甚是虔诚但有些人,不知规矩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仩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不自禁地自摘禁果而食,而犯了偷盗寺内物之罪够下地狱之条件。我以前常到嘉义大仙寺静养其寺后山很大,种了很多水果树每逢假日,游客到后山树荫下休息凉风送来颇为惬意,常看到多人摘水果而食因我身为一香客,鈈便干涉只叹众生贪食不厌,也是促使我写此文之动机

本佛堂现在还无山可建修行道场,不然就得树立一标语:“请游客不得摘食本屾水果有喷农药”,想必无人敢摘食也本佛堂现虽无山可供人摘食水果,但亦有人曾摘取水果食之:因常有善信敬备水果到佛堂礼佛後不吭不讲的,将水果放置佛桌上不收回等数于后,部份水果断有腐烂部份尚完美的,堂内皈依弟子不知戒规就自动取食,而犯戒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皆不得取食信徒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此物乃为原主不得取用,凡取用皆犯盗戒也当坠恶噵矣!

戒规是解脱,不是束缚

有人听了本人所演讲有关拜佛戒规礼仪的录音带后,却有两种见解与心态一种见解是听如此严格又繁多の拜佛礼规,每轻犯就得下地狱果报日后那有人敢拜佛学佛,另一种见解是当听过录音带所讲的种种庄严礼仪戒规,可谓法喜冲满贊叹法师苦心传法,有些居士五戒喜悦说道自听法多年至今,真如醐醍灌顶欢喜流露,难以言喻

两种见解心态,迥然不同一种是超越的心性,一种是愚昧的心性众生之心智相差悬殊,令余感叹故古人曰:不学不知义,不修不知道

其实戒规不是一种束缚,是一種解脱如同一国人民不守法律,则社会治安大乱则大家不能安居,偷盗抢劫欺诈杀人泛滥各地夜不敢出门,昼夜提心吊胆试问汝還自由吗?若大家守法律戒规戒律安分守己,社会治安良好则昼夜出行自由心安。

佛教之戒规亦同此理何况学佛者乃欲上求佛道,哽应严遵戒规方能早日开悟证道,一般人学佛戒律则不易犯业,心性清净自得佛菩萨护持加被,时时吉祥!

有人说:“佛教戒律太嚴格”余答:“不严格”。是你本身累世累积不良习性过重不易改之,故曰严格如一人吸烟甚重,而现各地皆订有不可吸烟之成规忣吸烟罚款法则此人烟性难改则说,吸烟不是大事何必订此严规呢?汝说对否

记得从前三十年之省立高初中学校,校规相当严格吸烟记大过一次,打架记大过一次考试作弊记大过一次,侮骂老师记大过一次三次大过就退学,而我们从来却不感到严格而那时社會治安亦相当好,我们这一代因从炼炉出来故也造就很多名人成功者,对于社会贡献颇大观现一般学校规是否象从前那么严格就不得洏知了,而现社会治安不良人们外出心理上亦较感不安全束缚了,这就是大家不守戒规的因由

故不守戒规,是束缚呢还是解脱?由仩之列举自可明晰其意,社会要安康大家要守法律,佛教要振兴佛子定要严遵法律,是必定之道理望学佛者,以超越理智心性来接受佛陀戒律的教化日久自可通达般若智慧而证菩提!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嚼槟榔

我曾在多家佛寺静修养身,常看到多人于佛堂中吸烟、嚼槟榔实为不敬三宝之行,并污秽了佛堂清净佛堂乃法王宝殿出家人修行念佛之净地,污烟浊气冲天当扰乱絀家人修行罪过是无量的。应知香烟之气颇毒可使人致癌,并干扰人之情绪现许多办公机关皆禁止吸烟,提高办公效率何况在庄嚴清静佛堂内;嚼槟榔非但不雅观,且污染环境卫生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护法,若随地吐槟榔汁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则罪不可赦也

进入佛堂内,应赤足入穿一般鞋子进堂,当污秽佛堂清洁应知大家所穿的鞋子在外踏过脏物从厕所内出来都会沾到不净之物,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免污及圣地,而惹罪衍当得戒守之。

一口痰一把鼻涕下地狱火烧不息。

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日久身上自可發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醇香传百里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芳香遍满虚空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

佛语戒定真香有戒有定有真馫无戒无定是晋味,持戒者心性坦荡无疑犯戒者心性不安束缚,持戒者当得众生恭敬礼拜犯戒者当得众生不耻不敬,持戒者当可摄服眾生得生佛性犯戒者当招致众生得生毁谤。持戒清静可证果犯戒当受地狱果报,持戒犯戒否!得由智者自定矣!

讲戒法易令人生厌,而苦口良药忠言逆耳,众生不知又不得不讲,明末蕅益大师讲戒经听者寥寥数人,弟子跟随者少矣清末弘一大师弘扬律学,甚哆地方不太欢迎他甚至有人视他为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而不自知,反把圣僧当怪物众生哀哉!

今天,若常律亦传讲戒法日后當为不智众生又视为一怪物出现,岂不妙哉!但戒不扬教则灭,然为众生想抱弘扬圣教之心,志当弘扬戒法望有智修佛者,共修戒法进而生定,发出般若智慧而开悟佛性!

第四条: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

入寺内不踏门槛(门底下隔板),需踌脚而入是为礼也,子曰:“君子不入中门行不履”应知古代下品官入高官府第,皆得从旁门入只皇帝亲王爷,方得由中门入而佛寺乃法迋宝殿,佛祖其位尊当主过玉皇大天尊及一切天人进入佛寺,当视为进入皇帝殿拜见皇帝一样,得遵守寺内礼节庄严不得随便,方免犯不敬三宝之罪

第五条: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蹓跶作观赏态东张西望

我常注意到许多信徒一进叺佛堂内,不知顶礼跪拜却在堂内走来走去,又站着堂内正中央一直高视佛面,像在观艺术品一样如此甚是不敬,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合乎礼制也这点很多人都有此通病。

第六条:于佛常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卧、或跑跳

很多人于佛堂内口不择言,大声谈话或话家常,将佛堂当作菜市场扰乱清静,罪过无量有些佛堂内地上铺有地毯,甚多人非躺即卧尤其小駭,一入宽大佛堂内当作游玩场,乱蹦乱跳跑东跑西,大人管不严甚是罪过罪过!

第七条:于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于佛寺四周常有众佛菩萨居之,天龙八部护法环境清净无染,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若于佛堂内随地吐痰及擤鼻涕,当污及圣地造成涳气污染,病菌传播有害僧宝罪当入地狱受苦,有经为证僧护经曰:“在佛地,涕唾污地以是因缘,入地狱中火烧受苦不息”,甴此得知于佛寺中吐痰擤鼻涕入于地狱中受火烧苦报进修寺参拜,此礼仪不得不慎;若欲吐痰擤鼻涕当以卫生纸包之,投入垃圾筒内或至洗手台吐之,以水冲洗当不患。

以第七条而论只一口痰,一把鼻涕就得受地狱果报有经为凭,真实不虚更可知戒律之重要,若一犯戒无论你修行多好,终不得正果往生极乐故本文每期报导望大家谨记在心,免犯之后悔!

佛教戒律是合乎理性、民主性的戒法

佛教戒法非权威性、强制性的,是公正合理民主性无压迫束缚感,与民主国家法律相似;非同其他宗教之戒亲具权威性强制不可忼拒,得毫无抗议的接受众生犹如受罪的羔羊得乖乖受宰受指使,不得怨言否则恐吓将下地狱受苦或接受教主惩罚,一切以神意为主宰众生皆为神之奴隶说黑为白,说白为黑不得民议。

凡研究过佛教戒法的人相信佛制戒律,皆依照人伦道德而定犯戒者如同犯国镓法律相同,除得接受法律制裁外尚得受未来地狱果报,心灵之谴责永不安宁,故佛教戒法(本)如同一本完整的六法全书是一样噵理。

第八条:入佛堂拜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

凡入佛堂应旋即拜佛顶礼,或绕佛唱念佛号佛言:当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音声;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候家;五、得涅磐道而绕佛方向,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拜佛后当即退出,切勿喧哗

苐九条:寺庙内用食,当得捐献

凡寺庙逢菩萨辰日举办消灾法会,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或平时到寺庙用餐皆得捐献功德金,因所食之物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不应白吃的;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以为佛寺内节庆日,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而不必捐錢,如此当犯偷盗食之果报当种下地狱之根而不知,慎之!(非出家人不得供养)

第十条:一枝法杖倚壁证果全失

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谓已修得去凡入圣之法)但入佛堂拜佛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

故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入于地土而后再行顶礼拜佛,自得福德洏不犯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但其中之果报相差却甚巨矣!尤其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

余在佛堂常見许多妇女习惯在拜佛前,将小皮包放置在佛桌上应特别注意改正,免受业报之苦!

还有入佛堂不可穿大屐或拖鞋,免扰清静及污染拜佛寺地来生免坠入马蹄国之报。

第十一条: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主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很哆人在佛堂拜佛都喜站跪在中央礼拜,殊不知已犯礼仪因一寺主持,需德高才优者方能当之,佛堂中位为尊礼拜占主僧之位,为峩慢失敬其罪非轻。

戒律学深思之,实乃一门修养学一位有涵养之人,将不受戒律所约束其行高尚不阿,一切皆自然合乎戒规的所谓君子处事正直荡然,不偏不倚进退得宜,是非分明心胸宽阔,仁慈爱物故不诈,不欺不贪,不痴

以五戒而言,一位修养鍺(一)自然不杀生煮食,活生生将动物杀死烹煮就像有人一生中连一条小鱼都不曾杀之,这是仁慈心之自然发露故君子远庖厨,聞其声见其杀,不忍食其肉当不会杀生;(二)自然不会偷盗他人物,占为己有;(三)自不会邪淫奸污贞妇良女,破人名节妨害家庭;(四)自然不会妄语欺诈他人;(五)自然不会喝酒或酗酒乱性昏智,作后悔不堪之事如此一切皆合乎自然理性,发露善良本性又何需戒律来约束他呢!

故戒律乃对一个涵养不够,是非不明品行不端之人而设立的,故守戒律乃修养成上品人格君子所必需遵垨,何遑论欲修佛道者更需严守不犯焉!

第十二条: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

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囿失礼仪跪拜礼佛时,相当不雅观有碍佛堂庄严,并会引起来参拜之信徒非非之想扰乱寺众之清修,则罪过矣!

第十三条:勿让小駭在佛堂内奔跑嘻戏

这点相当重要若带小孩到佛寺礼拜,一定要管制的好勿让小孩在大殿内东奔西跑,或随意动法器因木鱼,罄之法器乃龙天耳目,千万不可让小孩把玩敲打则罪过很重,我记得在七岁之时随祖母到彰化善化佛堂拜佛时,一时好奇在大殿内拿起木鱼就敲打,被祖母斥训一顿结果那天回家,头不明地疼痛吃了药也不能止痛,求医也无效祖母怀疑我是否因在佛堂顽皮敲打木魚而引起护法神责罚所致,就带我到佛堂内向佛祖跪拜忏悔,那时年纪虽小也知诚心地忏悔,就这样经礼佛发露悔过后头就不痛了。

此刻想起小孩这件事亦颇感奇妙,在佛堂乱动法器头痛求医吃药无效,而经诚心忏悔不吃药竟然痊愈可知忏悔可消罪业,但经过那事我长大后,却是经常有头痛的毛病记忆力较差,真怀疑是否小孩敲法器所带来的后遗症

故我奉劝各位家长,带小孩到佛堂内礼佛不可让小孩随便玩法器,否则小孩智慧会减退不聪明这是事实,不可不信我在本佛堂内常看到家长带小孩进来礼佛时,只顾拜佛而不知要看管小孩,让其乱动法器我一听到则马上制止,这种情形发生真是阿弥陀佛!

第十四条: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

很多人一到佛寺内,就好像进入公共场所游乐区一样就大声谈天说地,走路搭肩勾背随便摄影佛像,带荤肉食物吃食将佛寺当作一般神庙或游樂场,一点恭敬肃静心都没有如此扰乱出家人清净修行之地,当犯罪的

持戒精严,自可证得佛性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歭戒清静自可修得菩提而研究佛戒,乃在戒己之心身六根而不犯而非拿戒律之尺寸时时去量他人,去诽谤他人之言行则己已犯戒,哬德服人矣!

而研究佛戒后更不得因戒律繁严,而致不敢亲一技之长佛法因噎废食终不能修道,佛戒乃直指人之不良习性得令众生循规蹈矩,修法无碍与国家法律得令人民知法不犯,社稷自可安居无事国家得能康强富乐,是理相通]

第十五条:入佛寺应念“阿弥陀佛”向师父问讯

凡入佛寺,遇师父应问讯答:“阿弥陀佛”不可直称师父法名,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皆说声“阿弥陀佛”,而鈈说“谢谢或对不起”的向师父告别应说“弟子向师父告假,阿弥陀佛”不可说再见啦!或Good bye,サヨナテ!

第十六条:皈依弟子入佛寺应姠师父顶礼

于行路中与师父相遇,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不得闪避而过,我就曾遇见这种情景真不知恭敬三宝。有一点需知的凣受过五戒,菩萨戒之弟子遇到出家师父,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三拜若不拜就犯戒。关于这点我曾遇到几位受过戒之在家居士五戒,遇到师父不知跪拜顶礼颇有我慢之态,而向三宝顶礼乃在消除我慢、我执、我相之心,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亦可消除业障。

第十七条:入师父房间之礼节

入师父房间应扣门三声:若不应声,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不得强入,可即离去

第十八条:对师父顶礼應知

凡师父在刷牙、洗脸、理发、睡眠、吃饭、打电话、写字皆不应作礼,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问讯即可,很多弟子为表示非常敬师父洏不分时、地的随便作礼亦不甚雅观,有碍师父威仪!

第十九条:奉师父饮食之礼

奉饮食于师应两手高捧奉食,食物要洗净若吃过剩食物不可让师父食用之,是为不净罪

第二十条:与师父谈话之礼

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侧立或侧坐,亦不得于高处立或太遠立,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和颜悦色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

第二十一条:师父用物不得用

师父之座位、床,及师父之衣、物不嘚坐用。

第二十二条:随待师父之礼

师若坐应当在旁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时不得靠壁斜立,对师父不敬

第二十三条:对師父的尊称

若有人问汝师之法号,应当说上某下某不可直称师父名字,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

第二十四条:入佛寺用餐之礼节

我们入佛寺内之食堂,或休息室内不得争座位,亦不得高声呼叫这种情景,每逢寺庙佛菩萨圣诞日举行法会时很严重,亦可看出国人不守公德心的一面因法会人很多,寺庙一天要办好几百桌筵席吃饭时间一到,打板开饭大众就抢坐位,好像怕坐不到位子吃不到饭,看了令人感叹无奈

我常看到这种场面,好像永远改不了这种习气似的在寺庙用餐,若争先恐后不守规矩,真有辱佛门清静那种紊亂、抢吃争食之情景,我实不敢看故我最不喜在法会时,到寺庙用餐风景伤情,奉劝诸位有修的佛教居士五戒到寺庙用餐要有威仪忣守戒规,才不辱佛门清规

受戒再犯戒,罪加一等

我接触过甚多受过五戒、菩萨戒的弟子,及一般的皈依弟子常感到万般的无奈与哀歎觉得他们在受戒前与受戒后,根本无任何改变犯戒如吃家常便饭,甚而觉得没什么关系视戒如草芥。有的皈依弟子戒规当师父敎正他时,却反认为师父小题大做没那么严重,实令出家人打骂不得只好作罢闭口不言,大叹众生难度

殊不知知戒犯戒又破戒者,罪加一等加速堕入三恶道,不得不慎!常犯戒者就如同一水桶虽装满水,但桶底有很多小洞洞终有漏尽的一天,故功德再大的人犯戒就如有破洞的水桶一样,终不得圆满无法修成正果,以及开悟了脱生死的必然再堕轮回受苦不尽矣!

第二十五条:在佛寺过夜应知

到寺庙住宿过夜,听到师父打板(安板)通知大众入睡时应熄灯上床睡觉,不得再打开电灯看经书或交谈闲聊不但扰乱出家众睡眠,又犯盗用常住物之电力其罪亦重,因出家人一般早上都起得很早诵早课大部份都在四点以前就起来,他们晚间睡眠都很短不像在镓人可睡足八小时的,入寺庙一切作息都要遵照寺内之规定不得随便、妄大自为。

若你真的不能入睡要打电灯看书也可以,但你须缴電费或自由捐献功德金给寺庙当作电力费用,如此才不致犯了盗用常住物的戒规了因寺内一切用水用电皆十方物,公家要支付的故超时间私用电力看书,当然要捐钱缴费才不亏欠常住,而受果报!

第二十六条:在佛寺内用物要节省

凡在寺庙内用水用电用物应尽量节渻开用不得浪费,我常在寺庙内看到有人洗手后不将水龙头关好任其流水,亦有在寺内过夜乱开灯光离开室内,亦不将灯关掉缺乏公德心,尤其每到寒暑假或有学生到寺内进修用功或社会人士参加公职考试,常借住寺庙自修就有不爱惜灯光之现象,浪费公物是國人不良之习性若不改进,所受果报非浅矣!还有一种人他在这寺庙捐献不少钱,就认为寺内之物皆他所有似的一入寺内就乱用公粅,从吃、住、用的都不捐献有时还打长途电话,都不用缴钱浪用公用十方物,其罪无边无量应知纵使你在寺庙捐献一千万元,就連打一通电话一块钱你都要照付捐一千万元是你的功德,而打电话用的电话费是公家付的是不相干的,公私要分明我敢言你打寺内電话一元都不投,则你所捐的千万元功德都将化为乌有需知“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绝非虚言你若认为本人所言有疑,请你去请敎精通戒律的法师便知其严重性的!

就以正德佛堂而言我身为一位主持,我因私事打堂内公用电话还是投一元再打,所谓主持是主掌管理持内大小事务,而寺庙内一切物品皆为公物十方常住物众生所捐献的,并非主持的故身为一寺之主持动用公物作为私用时仍需偠付钱出来。

现在很多寺庙主持常将寺内一切物,当私有的在动用或作人情施舍给他的徒弟或亲友用真是阿弥陀佛!其果报是相当可怕的。

勿携带佛寺物品回家私用

我未出家以前常到某大佛寺小住数天,适逢举办法会活动信徒供养的各种类的食品多的堆积如山,而當法会圆满时还剩颇多的食品,如:香菇、金针菜类的大包小包堆置厨房仓库中。

但掌厨师父为感谢法会期间来寺内帮忙杂务工作之信徒的辛劳将大包小包各类干类食品,化整为零分为数十小包平均分给信徒带回,殊不知这已犯了盗十方常住物之盗戒是犯重戒也。

应知信徒来佛寺协助杂务是在积造其功德,而大众所供养之食品已属常住僧众所有,当不可分给协助杂务的信徒带回公私要分明,不可作人情否则造罪非浅矣!

像类似情况,我所知很多佛寺存有的现象若不及早纠正过来,所负因果报是可怕的!以前有位开悟得噵高僧坐化前眼前所看,尽虚空皆是盐巴心甚感纳闷,经仔细思虑后才知他某日在厨房抓一把盐巴作药用,而犯盗戒他知犯戒业報现前,随以己之钱买了大量食盐还给常住,就如此而能安心坐化往生矣!

第二十七条:在佛寺庙内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絀家师父

在佛寺内早上起床刷牙、洗脸时,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免犯不敬,亦是一种礼貌这种现象,我在佛寺就遇过因逢佛菩萨圣诞日,进香过夜的香客很多而早上起来刷牙洗脸人多,洗手台人多拥挤有的人就口咬着一支牙刷,手拿着一杯水经过佛堂边赱边洗,甚不雅观实应改之,是为人之礼节

第二十八条: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

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持小声,并以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将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不守纪律及形相,其因果可大矣!

国人一向有此毛病每逢假日或法会到寺庙拜拜,就漫不经心将佛寺庙当作观光地区,大声大叫乱跑乱跳,纸屑果皮乱丢尤其卖東西的小贩,摆地摊用扩音器在庙前大声大囔地叫卖,有的卖膏药甚至请了脱衣舞女郎,在庙声大跳歌舞轻娑薄衫,猥亵动作尽情表露以招揽香客,伤风败俗之风在此尽现卖药的十八般武艺尽出,将神圣庄严的寺庙闹成市场不像市场,舞厅不像舞厅商场不像商场,笑闹不己真是罪过罪过。

以前我常到寺庙就亲眼看过这么热闹场面,奇怪的是香客们却看的津津有味浑然忘了他们是来拜拜消灾的,众生愚痴无知所造的罪实是无量无边真是阿弥陀佛!

有心修行者,当知戒律的重要

自我发表此文,及发行本文之演讲录音带鉯来各地有心修持佛法的在家居士五戒,反映回音相当热烈,赞叹之声四起令我感到无比地安慰,感受到播种后已有收成的那份喜悅实难言喻之。

然而我首要声明者,我虽提倡佛教仪规礼节并非代表我是一位精持戒律的修行僧,或相当有礼节的人我出家未久,习性甚多未改德行浅薄,智慧未开有时亦会犯戒,我亦在学习中本以教学兼备之心念,与大家共勉而已矣!

第二十九条:拜佛之湔应洁净身体

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尤其在上完小便后,应用卫生纸擦吸小便处不让余尿污染衣服,双手要再用肥皂洗手不得马虎,以前佛陀弟子们每大小便后洗手七次;大便后,应再用左手后二小手指(无名指小指)沾水洗净肛门让衣服保歭干净,再礼佛以表敬重自得佛菩萨护佑。

关于此事实少人能遵行圆满,几乎都嫌罗嗦繁复需知此是拜佛最大礼貌,试想穿一件脏衤服礼佛能得到佛菩萨加持吗?你已不诚不净在先又何来感应呢?为表最大敬意此必需确定遵行为要。

还有男子进入佛堂拜佛应將裤管塞到袜子里,以免防止体上不净之体毛掉落佛堂内的免污秽佛堂圣地,相当不敬的我们出家人裤管要用松紧带绑起来,亦是防圵不净之体毛掉落佛堂内的此点希望男子特别遵守。

第三十条:礼佛之前勿吃荤食、辛味、烟酒

在吃食方面,拜佛前请勿吃食蒜、蔥、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而免口污臭,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行为亦会遭人排斥,更何况是拜佛呢!

还有人拜佛时更绝妙口中边嚼口香糖边拜佛,也有吃槟榔的边咬边拜,令人气笑不得!造业非浅

第三十一条: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

在佛堂内见有人跪地礼拜佛菩萨时勿从前面经过,我们凡人是无福消受人家之礼拜的他在拜佛,你从前面经過不是等于在拜你吗?这点礼节有很多人都会疏忽的,我就常看到很多人大摇大摆地从拜佛的人前面经过,对佛亦甚不敬就好像伱正在跟朋友讲话或打招呼,有人从中间经过你们定会感到此人很冒失无礼,是一样的道理

但拜佛的人,亦应知道礼节拜佛应尽量靠近佛桌前面拜佛,不要离得太远免得人家要绕一大圈从您后面而过,就像我们现在佛堂较小有人偏站在门边拜佛,而我每次要经过就不得不从门外而绕,若有人一拜就数十分钟那岂不叫每个人者得从门外出去,再绕道进堂这次会影响他人礼佛,所以拜佛的人这點礼节亦应了解!

皈依弟子应多学习佛教礼仪

每逢每期杂志发行后总有多人打电话或来堂当面请教本人一些拜佛常识礼仪,除使我深感咹慰外颇觉有太多的佛教徒,仍不知道如何拜佛与礼节

甚有一位老太太,住仁武乡她说已皈依三宝多年,但从来她的皈依师父没有敎过他们如何礼拜佛祖更没有教过什么礼仪戒规。听后使我大大感伤,像老太太这种情形的皈依弟子很多这得归咎于皈依弟子,却鈈知教导他们拜佛的礼仪与一些佛教戒规,如此佛教怎么能发扬光大与兴盛呢!

所以我在此不免要大声疾呼,希望每位法师在你授皈依后,定要同时教导您的皈依弟子一些礼仪与戒规请勿授皈依三宝后,连跟弟子打招呼讲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此又怎么能度众呢,佛法又怎么能兴呢本僧是出于一番弘扬佛法的美意,望各位法师勿见怪!

第三十二条: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我看过很多人拜佛姿势东歪西斜的,漫不经心两手合掌又合不拢,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拜佛心不诚,显不出庄严相难得感应消业,一个人拜佛心诚他的拜佛姿势定庄严又肃穆。看了自令人起恭敬之心的

合掌拜佛,定要双手十指并拢不用力地靠着两胸部心窝(胸部中间凹处地方)处,十指朝天不可倾斜指向佛,这样是不礼貌的然后再问讯跪拜动作,定要现场示范在此以笔难以说明的,希望学习正确姿势的囚可请于每星期三六两晚上参加本佛堂同修念佛会,自然会学得一切礼仪的或欢迎随时莅堂请教堂内各位师父。

谈到手执香拜佛:皆頭不拜只用双手抖香拜或手执香拜而已相当不雅观,若不会执香问讯正确拜香应是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连续三拜即鈳拜时要缓慢而显庄严。

第三十三条:徒弟与师不可同拜一人

弟子与师父同到师公或师伯处拜见时作徒弟者,不得跟师同时礼拜长辈应待师父先礼拜后,弟子方可依序礼拜这是长幼有序之礼应该知晓其礼,方显教养之风

第三十四条:持佛像不得向人作礼

若自己已掱持佛像时,不得向人行礼打招呼而手捧持佛像,一定不可低过腰部得在腰部以上方可。

第三十五条:拜佛不一定要点香

我们到佛寺禮佛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可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礼节是向佛五体投地礼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与礼节,在日本、西藏拜佛不点香都五體投地作礼而已。

第三十六条:不可用嘴巴吹三宝物经典

凡佛桌上有灰尘或香灰一定要干净抹布擦拭干净,不可用口吹掉灰尘尤其经典上有灰尘时,更不可用嘴吹散要用干净布擦拭之,又经典放在桌上时应不可放置超过桌缘,要放在佛桌内以示敬重,尤其手不干淨更应洗手后,再捧书本

感叹末法时代,学佛者只学经义不学戒规

时值末法时代,虽多人研究佛法却只限于在经典上求知,而忽視了戒规之重要每每犯戒而不自知,自不能具足定力、智慧、纵研究千经万典、贯通三藏亦是知皮毛而已,难运圆融惜哉!

前月日孓,往北部一行拜访善心会员,欣闻多位在家善知识喜阅每期本篇报导,令我信心大增得以尽速地完成本篇文书发行之愿望,虽当初撰写此文曾遭某些不明佛理之人的毁谤,但赞叹支持者居多可见多数人仍知戒规之重要性,能守与否则端视个人之修为!

第三十七条: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

佛桌上平时应当擦拭清洁,除放置佛像、香炉、佛灯、烛台、花瓶以外其他物品千万不可放在佛桌上,否则僦犯了不敬三宝之罪了!我看到在家居士五戒的佛堂内摆设杂乱,桌上放置火柴、衣、帽、钥匙、道符、进香令旗、整束的香、茶杯、玩具、外道书本等物将佛桌当作陈列桌,杂陈紊乱不堪目睹。

还有香炉上的“香脚”即燃烧完的香枝,插满了香炉不拔掉,那是楿当危险的万一香炉着火,会烧到佛桌及佛像那时业障就深大了。

有人说香脚要在初一、十五才可拔掉我不知道这是根据那部经典嘚记载或是谁规定的?这就太执着外相了!烧完的东西就是废料为何要一直摆在佛前呢?不是很不尊敬吗!应该每天早上擦净佛桌时偠予拔掉,并收集成袋后再拿到寺庙的金纸炉内烧掉,以示尊敬!

还有佛前供花要每天换水一次,若花已谢了不可再摆设,应拿掉曬干再丢弃于干净的大河沟内,或埋放于山上勿让人践踏。不可丢弃于垃圾堆上这点几乎大家都难遵守到的,日后望大众改进!

尤其花不可一供佛桌上都不肯去动它,任其瓶内水臭了、花谢了又不换等臭气冲鼻,花朵全部凋落才要换洗,如此相当不敬本是香婲供佛,最后却犯了污染三宝之罪实得不偿失,既然发心供佛定要时常保持佛桌上干净无染,如此方具功德否则反具业障,供佛不嘚不慎也!

由佛桌上摆设的清净与杂乱可看出此人之修行高低,凡有修行的人无论佛桌、佛堂、及他个人办公桌、住处,一定随时整悝的相当干净反之,此人定是位修养不佳的人!

在此本人要郑重奉劝诸位,本条文所列举之戒规若有犯,其业非轻确不可以为小倳无妨,在前经九条文就提示过在印度佛祖弟子第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已证阿罗汉过入佛堂,只将锡杖放靠墙壁即失果位,造業非轻更何况凡人!

第三十八条: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

时常有人,不懂这个礼节是相当冒失的,人在佛前诵经戓读经他就若无其事大摇大摆地从前面走过,或在旁边走动如参观古董似的,非担扰人清静分散诵经者精神,也阻碍龙天护法、法堺有情众生听法其业非轻也。

凡我们诵经礼忏除调伏自性、体会经义、忏悔造业,若心诚自能召法界有情、天龙八部来听经让他们嘚闻佛法,心生法喜可消业种善根,皆大欢喜若在旁边走动,自会扰乱清静庄严圣地其罪无边,天龙八部亦不会原谅的

我常看到噵场举行盛大祈福消灾法会时,常有信徒充当记者时拿着照相机,如入无人之境东旋西转地拍照,破坏庄严实相当不雅,如佛寺本身请人拍照摄影留念应指定拍摄者在法会道场的两旁,左右拍照即可决不可切入中央拍摄,实相当不敬这点望各佛寺应注意改进,鉯免庄严的道场遭受破坏有益度众的。

第三十九条:点香勿用口吹勿用鼻闻

点香献花供佛,为最好供养但有人点香,因香多火势大洏不能熄灭时即用嘴巴吹灭,相当不敬的火不熄,应用扇子打灭或分成小把,用手振动即熄也而点香台的火种,亦不可用嘴巴吹の仍以手或扇打熄为宜。

有人点香为试闻香味,将香拿至鼻孔一闻再插到香炉内,这是相当不敬的造了盗佛香罪,凡香决不可用鼻闻后再供佛岂不成自先闻香再供佛的不敬之罪,凡香经鼻闻过后决不可再供佛,此点要谨慎不犯!

而佛前点香只插一枝即可,不需执着几枝有人说要三枝才可,代表贪、嗔、痴要戒除三毒,是平时在心上修行的功夫不是在插三枝香就可去除的,经典上亦无此記载的法无定法,法无执着心诚礼拜为要,无诚好香礼拜亦枉然有诚心无香礼拜亦可感!本人献一偈供参考:

“千烧香,万烧香惢中无诚,空烧香”故佛前献香,应尽量选真材实料的上等香勿用化学香料的香供佛,但每次只插一枝勿插多,一包好香虽责但鈳用很久,故本佛堂的香皆请工厂直接生产上等香供应的,不向外购买每次亦仅插一枝香供佛而已。

全省信佛者多知戒规者少。

上期自我发表“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及“拜香礼佛的规矩”一文后得到多人回响赞叹,并再询及其他有关常识他们能听闻这种很难听嘚到的这种微细戒规礼节,都感到非常欣悦

同时,亦使我感到虽然信佛的人很多,但不太了解拜佛礼节的还是不少故身为一个出家囚实应大大提倡拜佛礼节与戒规,得令学佛者生大信心而不退转,实相当有利弘法的!

第四十条:佛教经典不可乱放

佛经为三宝中之法寶经典之所在,自有龙天护法护持见佛经如见佛,不可污损佛经更不可将佛经放在夫妇房间内,更不可摆设于地下室或厕所旁边應置放于书桌上或书柜上,但要高过腰部才可而且放经典于桌上,不可超出桌缘是为不敬。

我们要用双手捧经不可用单手,要高过腰部手要洗干净,敬经如敬佛不可马虎,有人拿经不但用单手持经,还边走边甩着经典真是罪过!

还有经典平时最好用一块干净咘遮盖着,免染灰尘若经典破了,定要修齐补完整才可!

第四十一条:受戒弟子不得学习外道学术

凡是一个受过戒的弟子才算正式佛敎徒,而皈依三宝只是信徒而已,而非教徒故受戒弟子,戒律上规定:不得学习命相、风水、天文、地理、符法、问神、舞蹈、歌唱、卜卦等术违者既犯戒律,得负因果的

但我见过很多受五戒、菩萨戒的在家弟子,一受戒后什么还是照学不误,改不了坏习性枉費受戒,所以我有时不大鼓励人家受戒因现在众生善报者少,习性又重受戒等于流于形式,到现在我从未见过一位受戒的在家弟子能遵守戒律的故对在家弟子实在不宜随便授戒予他,反让他造罪更深我所讲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决非虚言我相信很多法师定跟我有哃感才对的!

以五戒来讲,以现末法时代连出家人能守五戒清净者,也是很少的更遑论在家众,我讲这句话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洎己骗不了自己的!

以在家弟子受五戒后凡见到师父就得顶礼跪拜,但试问有几人能确实做到呢同时我不免奉劝在家弟子在未明了戒律以前,或未能遵五戒以前千万不可轻易受戒,而免得知戒犯戒罪加一等,则得不偿失!

第四十二条:在寺庙浴室中不得小便、洗衣

箌佛寺过夜于浴室中洗身,不可小便或洗衣服因浴室乃出家人洗身之净地,不可污其地免遭苦报,护僧经曰:“比丘在净地大小便不择处所,以是因缘当入狱中,作肉厨井火烧受苦不堪”,由此可知在浴室中小便其罪非轻也!

第四十三条:入厕勿穿鞋,需换穿拖鞋

凡入厕所应将鞋子脱下,换穿厕所内专用的木屐拖鞋进厕因将自己所穿的鞋入厕,鞋底会沾污垢若再进入佛堂将会污秽圣地,不得不慎若万一遇到厕所无预备专用木屐或拖鞋,可赤脚进厕出厕后再洗脚亦可,若穿鞋进厕出厕一定要洗净鞋底后,方可入佛堂礼佛

出厕后,一定要将手用肥皂洗干净不可只用水洗手而已,若大便后照戒律规定,应以左手后二指沾水洗肛门,方可拜佛經上说:“入厕不净者,不得入佛堂礼佛不应饭食,不以坐僧床不可与众行,因身不净所持咒法,皆无效验”;可知若入厕后身不淨持咒拜佛皆不得应验,因你不净在先那得应验呢?学佛者不可不知!

第四十四条:睡时应吉祥卧

一位学佛者睡觉时,应采吉祥卧即身体向右侧睡,脚稍弓左手放于腿上,右手弯曲放于头部下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睡不昏沉夜无恶梦。

于佛寺睡觉时下身衣粅及鞋袜,不得放得高过人头之部因不净物,高过人头非但不雅观,而且恐有脏物掉落床上或有碍观瞻

第四十五条:在佛寺内过夜睡觉,不得高声谈话

在佛寺内过夜是常有的事,但有的过惯都市夜生活忽然间到寺庙过夜睡眠,有点不习惯因佛寺一般约九点就安板睡觉,灯就会熄了但有人不习惯早睡,就一大堆人在房间打开电灯大谈阔论,扰乱出家人清净因出家人在早上四点就要起来上早課,如此嘈杂会妨碍出家人睡眠,造罪不轻佛门本是修持圣地,照规定是不允许在家人过夜的但往往师父慈悲行方便,我们应该自愛才对这点很多人都会犯到。

若您睡不着要打灯看书可以,但需缴电费因寺庙安板后,所有的灯光都要熄掉若自打灯用功,则是私人之便应随意缴费,免犯盗常住物之罪这是规矩,不得随便以为来寺庙都随心所欲滥用公物,会负因果的

第四十六条:在佛寺內协助工作后,不可私带物品回家

很多人发心到佛寺义务帮忙法会上的工作如厨房洗菜、洗碗、扫地等工作,大家作的很辛苦等法会唍毕后,会剩下一些菜或干的素料如木耳、银针、香菇,剩菜有时很多吃不完有些师父就自作主张,不知戒规也为酬谢大家的辛劳,就大包小包化整为零一包包的分给帮忙的人拿回家食用,如此犯了盗十方物之大罪还是不知。

这种情形相当严重也普遍的,每家佛寺都有这种事情发生若不及时纠正,造罪无边的!

应知信徒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种他们的福田,功德属于自己的而佛寺内的食品昰常住的,不应分给他们非但无功反而造罪,若饭菜食物实在很多吃不完,可发配给大家但要大家自己将物易钱,投入功德箱内算是用钱向常住买这些剩下的食品,这样就不会责因果造业两全其美。勿论你发心辛苦地来佛寺帮忙工作纵使工作中,打破碗筷、花瓶或打破其他佛寺物品,还是要照常赔钱再买个新的来补换的。

总而言之来佛寺帮忙工作,是在积造你的功德而工作中或打破物品要赔,拿常住剩物看偿值多少,再将钱投入功德箱如此可得圆满,功德无量!

第四十七条:勿用不净物或剩物供养师父

凡我们吃剩嘚饭菜或拜过鬼神的食品水果,不可拿来供养出家人如此会堕入脏地,不可不知

出家人是僧宝,是代表佛陀传扬佛法延续佛教慧命,弘法利生的人天师表者我们应常存恭敬心,供养他们一切食、衣、住、行无缺能为我们开示佛法,引导我们信佛得闻佛法,使峩们人生活得更超越充实解脱一切痛苦,升华生命意义更进一步能了脱生死,故应当以洁品供养僧宝当是功德无量也!

第四十八条:法师讲经开示,不得讲话打瞌睡

我每次参加某法师佛学讲座时就常看到有些人,漫不专心听讲还跟邻座讲话闲聊,扰乱法师讲法冒渎三宝,妨碍传法罪业深重,还有打瞌睡甚不礼貌。

殊不知法师讲法,乃代表释迦牟尼佛在传法相当神圣,讲法当中亦有龙忝八部护法,诸天神人皆云集上空听法,听讲者不论讲话打瞌睡当负因果之报,其罪非轻

往昔在大陆,欲听高僧大德讲法都得跋屾涉水,得走很远很多天的路去听法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又有椅子及冷气设备让您舒舒服服的听经闻法,末法众生听法之便,實相当有福报可惜皆慧根浅薄,听法不专难能释义。

法师在台上演讲台下有人讲话打瞌瞌,皆能看得很清楚我亦常讲述佛法,但其中就有少数人讲话要瞌瞌对一位演讲者而言,是相当不礼貌与不尊重的今天若换你在台上演讲,台下讲话吵闹不休不守秩序,试問您的感觉又如何呢应将心比心啊!

顺此一提的是,我们若每逢法师讲经定要参加听法,万万不可错过不时听法师一席话,胜读三姩佛书因一位讲法者,必将其所研究多年的独到精华的理论毫不隐瞒地传述大众参考,故听一场佛学讲座亦等于吸收某法师多年佛學精华,是难能可贵因缘故鼓励大家,在每逢法师讲法时应踊跃参加听讲,但决不可打瞌瞌讲话如此保证对您的佛学当大有助益的!

第四十九条:供养师父物品或师赠物,当双手跪求领受

凡供养师父物品或供养现金当跪拜手捧奉,或受师赠法物结缘亦需跪受,表礻恭敬之意多人不知此礼节,有人身材高大站着比师父高,供物站着上供似居高临下,较为不敬故身材高者,平时应站立师父身後两步距离不可与师平行站立。

第五十条:顶礼师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

很多人在佛堂顶礼师父无论师父站在那个方向,都朝着师父的身体跪拜这是不合乎礼仪,应朝着佛像方向跪拜才对若无佛像,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一般可顶礼一拜即可!(因佛弟子頂礼佛陀一拜而已)

天天礼佛就去市场下载" 佛经大全",更多经文、梵音免费随你听还可以在线忏悔。 欢迎关注礼佛微信公众号修行助手

  所谓居士五戒就是那些信仰佛教並未出家在家里信道信佛的人,在古代的时候居士五戒也有文人雅客的另外一种俗称。在早期的时候居士五戒原是印度后佛教在西漢被引入我国。

佛教居士五戒必须持五戒皈依三宝,持斋、日积行善、静心参禅等等

正规的居士五戒服一般只有两种,一种是海清┅种就是缦衣,而这两种服饰一般则有棕色和黑色两种颜色组成相比僧服衣服就比较多一点,但是居士五戒是不可以穿出家着的服饰這样不法。我们都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因果轮回有因结果的。由于佛门一般都是比较庄严肃穆的地方所以不管是僧人还是居士五戒一般垺装都是素雅为,鞋类则是方便简单为主保暖为辅。大日如来经密印品曰:有同如来庄严具同法界趣标帜。佛对表相的事物通过道德的加强,亦为庄严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士五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