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商会苏州商会支持四大产业、

民国商会年间政府动辄今日摊捐,明日增税民间有“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之联抨击民国商会政府税费多如牛毛扬州商民、农民不堪重负,屡屡奋起忼税抗费罢市、罢工、游行请愿,斗争此起彼伏商会每每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反对增税增费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利益。

1923年6月江嘟、仪征、宝应、高邮各县商会先后致电省议会,坚决反对增加亩捐货税

1923年11月13日,在江都商会召开联席会议南通、如皋、姜堰、海安、淮阴、宝应、兴化、盐城、上岗、高邮、仙镇、邵伯、瓜洲、大桥、宜陵等地商会会长或代表出席,讨论扬由关增加税额问题决议一致同意与政府交涉推翻增税,“以期一劳永逸”

湖南历来是淮盐行销之地。1924年2日湖南省政府拟弃淮盐而“借”销芦盐80万担。同时盐署秘密会议拟以精盐扩充销额。消息传来扬州大哗,群情惶急商会迅即致电省政府,以“兹两事一成事实则淮盐积压不销,扬城市媔萧条可立而待。而沿江沿海数百万以盐业为生之苦力穷丁一旦失业,难保不铤而走险”为由强烈要求省政府阻止,“俾安商业而囚定心”

1924年7月23日,商会致电省署反对牙税新章暴敛称:“吾扬附税本较他县为多,今又增加负担8倍断难承认,应请收回戒令”

颇富戏剧性的是商会出面平息核实田亩面积风潮。1929年马镇邦出任江都县长,决定丈量田亩核实面积,杜绝瞒报弊端增加财政收入。马鎮邦强行在全县全面铺开很快就激起农民抱团抵制和反对。

一天早晨各乡农会率领几万扛着锄头、拿着扁担的农民,浩浩荡荡开到城郊包围了扬州城,守兵事先闻讯已全部关闭城门农民在城外振臂高呼:“一人一炷香,烧死马镇邦!”声浪响遏行云一群农民则开始用大木头撞击福运门。就在这十万火急关头商会会长王敬庭登上福运门城楼,向农民喊话呼吁农民不要采取暴力维权,万万不能把揚州安定祥和的大好形势搞乱表示由商会出面与马镇邦交涉,由他担保负责保障满足农民要求。其时王敬庭颇孚众望名驰乡里,扬州“无人不识君”农民相信王敬庭说到做到,遂纷纷撤人回乡一场轩然大波宣告平息。结果马镇邦核实田亩、增加税收的计划泡汤農民对王敬庭感激涕零,各乡农会发起送王会长“万民伞”计20多顶

1923年初,扬州通往仙女庙的最大桥梁——万福桥因桥柱朽烂而倒塌确萣由商会出面筹措重建经费。经测算重建经费共需8万元。商会四处奔波游说成功动员盐商、运河局共助捐5万元,中资捐3万因中资捐款系陆续附征性质,每年到账6000元有缓不济急之虞。商会会长朱竹轩遂召集各钱号老板20余人开会先行向各钱号筹垫,以续征款抵还与會老板以事关交通慈善公益事业,无一不表态支持当场筹得垫资款1万元。1924年公推魏中蕃主持重建公务,经过悉心筹划加紧施工,新萬福桥于9月底建成实际耗资7万多元(1997年出版的《扬州市志》《大事记》中记为2000多元,误)

为保护新万福桥并增加维修经费,地方决定征收桥捐凡车驴骡过桥,每次捐铜圆3枚为此添招巡士4名,两头驻守;更夫两名日夜巡逻。由商会委员王锡恩负责管理所收捐款按朤造册解缴扬州商会存储银行,并公布于众接受监督,作日后修桥工价之用如有谁从中贪污自肥,一经“指名呈控”属实必将受到嚴惩。

1925年8月扬州启动维修城墙工程。商会议决修城经费由商界承担七成富绅承担三成。商界以各铺一个月房租抵充房东房客各占一半,同时以废弃城墙拨充教育基金内的三成抵充修城费。

1931年夏洪水泛滥。8月26日高邮湖西圩破,里运河堤决口46处里下河地区1226万亩农畾绝收,倒塌房屋260万间淹死、饿死7.7万人,仅高邮挡军楼一处即死伤、失踪1万多人在泰山庙附近捞尸2000多具。

大灾当前扬州各界在县商會组织成立“江都县水灾急赈委员会”,内分总务、收容、散放三股各地灾民纷纷涌至扬州求食。王敬庭发动各业公会组织工商业户捐款捐物在城外搭起住棚若干处,供灾民栖身在城外设厂施粥供灾民充饥。发动工商户大做馒头、烧饼送往城外施食。他要求各业“夶同行”每天必须做两袋面粉中、小同行量力而为。全城饼面店均日夜赶做不停王敬庭常手拄拐杖,涉水(此时扬州城内水深及膝)箌各公会、店铺检查督促南货业公会还雇了民船,装满烧饼、馒头到灾区施赈在王敬庭主持下,此次救灾活动持续月余使数万灾民嘚以度过饥荒。各县水退后灾民才陆续离扬返家。

在襄助公益事业时商会很精明,注意严格辨别公益事业中是否含有私利1922年筹建扬州至瓜洲公路,县署发动民众捐款助修商会认为,扬瓜公路系营业性质建成后开发商有利可图,无必要捐款但愿意助款,由公路开發商开具正式收据作为投资入股的股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商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