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只要有中国贸易路过的地方都要发展经济?

汇丰银行:中国贸易展望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汇丰中国资讯-金投银行频道-金投网
<em class="visited visited阅读
网易新闻网
汇丰环球贸易及融资业务部中国区总监刘燕珠女士与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兼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刁巍先生解读中国贸易展望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
(http://bank.cngold.org/)04月12日讯,汇丰环球贸易及融资业务部中国区总监刘燕珠女士与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兼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刁巍先生解读中国贸易展望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
中国进出口贸易在3到5年内的预期和展望
中国正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表明,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增长趋势将继续放缓。随着工业的升级,中国也有希望继续向价值链高端转移。随着人全球需求逐步增长,中国的商品出口预计将继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在全球贸易的分量将进一步扩大,服务出口也越来越重要,旅游业和信息通讯技术产业的表现尤其抢眼。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我们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中国希望“一带一路”中国间的年均贸易额在未来十年将超过2.5万亿美元,远远超过2015年的1万亿美元。 贸易与投资的这一预期增长,将为我们的客户创造极大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中国企业的机遇
“一带一路”的策略在我理解来看,尤其是对常年在海外深耕的企业来说,又是一次极好的战略机遇。到现在为止,我们公司的三个核心的大的海外区域市场,都和“一带一路”整个的关键国家节点,都是非常契合的。
的“一带一路”优势和专长
汇丰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已经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工作组,为我们的客户在“一带一路”上提供支持与服务。我们的环球贸易与融资业务团队业务扎实,经验丰富,曾多次成功为亚太地区和全球大型基础设施开放项目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160;&#160;&#160;&#160;&#160;
编辑:hubenben
汇丰银行近日更新个人对个人(P2P)转账应用程式PayMe,iOS用家现时可以在应用程式(App)设定一栏,启用TouchID,过数不用使用密码。
&#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汇丰银行11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称,越南经济正面临诸多压力,但相信未来将有所改善。
&#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近日,汇丰银行已经裁减了120名香港区信息科技部门(IT)员工。另外,香港信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还引述相关消息人士透露,本周汇丰或会再进行第二波裁员。
&#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汇丰经济学家周一调整对美国利率前景评估,目前预期今年美联储(FED)将再加息两次,而非先前预估的一次。
&#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汇丰银行(中国)近日发布新闻稿称,已获批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首批人民币对纽元直接交易做市商。
&#160;&#160;&#160;&#160;&#160;
<font class="visited
已有77235人 申请成功!
☆新开卡赠5000集分宝☆刷卡?5元=1个集分宝☆周五遇八有礼☆每月8日开抢红包
☆高铁贵宾礼遇
☆商旅及海外消费三倍积分
☆积分兑换航空公司里程
☆自助渠道分期享三期手续费优惠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额旅行保险赠送
房贷快,额度高,利率低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9%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9%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03%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9%
贷款额度:0-5万
最低利率:0%
费率低,产品全
收费:100元
收费:100元
收费:100元
共43,615次下载
共42,174次下载
共40,727次下载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投网下载“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外贸易的影响
祝福云+石湾湾(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 要】“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对中国外贸易的影响。【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一、一带一路内涵古代丝绸之路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各方面交流的重要纽带,陆上丝绸之路通过中亚、西亚、北非,最终到达欧洲和非洲;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东南亚、南亚、西亚,最终到达非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始于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发表的演讲,并于同年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由“一带”拓展到了“一带一路”,得以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作为我国最先倡导的致力于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创新合作模式,对我国以及周边国家乃至世界贸易格局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以下简称 《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2015)。这标志着对中国发展将产生历史性影响的 “一带一路” 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多年中国以积极 “引进来” 的方式深入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那么共建 “一带一路” 则标志着以中国 “走出去” 为鲜明特征的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自习近平主席日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同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打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以来, 国内外各界, 包括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 “一带一路” 这个战略。但是, 由于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出台官方文件来具体阐述这个战略, 社会各界对于 “一带一路” 的理解或多或少带有猜想的色彩。《愿景与行动》 的公布使 “一带一路” 战略变得公开、 透明。同时, 这也让科学解读这个战略以及认识其带来的科学问题成为可能。根据 《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 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推动开展更大范围、 更高水平、 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开放、 包容、 均衡、 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2015)。这表明, 中国期望在符合当前世界发展机制和趋势的前提下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是,“一带一路” 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 即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而且强调了 “共商、 共建、 共享” 的原则。总体上,“一带一路” 战略可以简单地用 “一个核心理念” (和平、 合作、 发展、 共赢)、“五个合作重点” (政策沟通、 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 民心相通)和 “三个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来表达。“一带一路”战略并非偶然之举, 而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一带一路提出的必然性从 《愿景与行动》 可以看出, 共建 “一带一路” 并非是 “另起炉灶”, 而是 “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貿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15)。也就是说,“一带一路” 战略是在世界格局大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生的, 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框架。但是, 它也不是简单地延续以往的经济全球化, 而是全球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其最突出的特征是融入了 “丝绸之路” 的文化内涵。简单地讲,“一带一路” 是包容性全球化的表现, 没有脱离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机制,即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众所周知,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与新自由主义的流行密不可分。以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石油危机为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结束了 “二战” 后长达20多年的繁荣期, 陷入了严重的 “滞涨”。为了摆脱困境, 一方面英、 美等国纷纷放弃 “凯恩斯国家福利主义” 政策, 转向减少政府干预及全面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 “药方”; 另一方面开始大规模输出资本和向海外转移产业, 进入资本主义全球扩张阶段。为了满足资本输出的需要, 新自由主义被奉为推行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理论依据。其典型事件是美国主导的、 为拉美国家和东欧转型国家开出的“药方”, 即 “华盛顿共识”。其中核心是贸易经济自由化、 完全的市场机制和全盘私有化。从结果看,被 “华盛顿共识” 治疗的国家中几乎没有成功摆脱增长困境的, 而将政府干预同市场有机结合的中国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可以说, 以新自由主义思潮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塑造了过去30年的世界格局, 而金融市场的新自由主义管制方式则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因此,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下, 资本是最大的赢家, 而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在此背景下, 无论是美、 英等发达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都在思考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治理模式改革。在这方面,“一带一路”是一个有益的尝试。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地参与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方面, 通过引进资本、 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推动了自身经济的腾飞; 另一方面, 也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治理机制。应该承认,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 但同时中国也对世界经济增长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5%左右; 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5%。到2013年, 中国GDP占世界的份额已上升到12.3%,出口额所占比重上升到12%。相应地, 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而且,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14年为27.8%)。尽管目前中国的经济仍然大而不强, 但如此巨大的经济体(2014年已达到10万亿美元)足以成为世界格局的主要塑造力量之一。而且, 在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的趋势下, 这么大经济体的发展和变化必然会对其他相关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个背景下,“一带一路” 就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提供的承诺, 也是维护经济全球化成果和机制的努力。从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崛起是近100年以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最大变化,也是300年来世界格局变化中屈指可数的重大事件。
三、一带一路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带一路”是我国与中亚、东南亚、东欧等周边国家新的经济贸易合作网络,对我国沿边与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影响十分重大。(1)基础设施输出增加。“一带一路”战略参与国多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薄弱,急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与技术。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基础设施制造能力。随着国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逐渐消退,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便利条件,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将在满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战略将拉动我国劳务及施工机械的输出,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商品材料的输出,使得基础设施输出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2)大工业出口增加。“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及的许多国家其工业尚处于低端水平,尽管目前我国的装备和产能在质量和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性价比较高,仍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随着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我国的设备如生产线等就可以更好地帮助战略合作国家发展实体经济并推进其工业化进程。例如,2014年底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中哈产能合作协议,我国向哈萨克斯坦输出生产线设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工业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3)资本项目输出增加。“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需要其他国家的资金支持。2014年10月,我国提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我国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持股50%,为最大的股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资本互通的渠道,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资本项目格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受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呈现出东快西慢的格局,且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是中国香港、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与东南亚、东亚很多国家之间的对外贸易往来并不频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沿线国家开放发展、优势互补创造新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大多是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的發展中国家,这为开展互利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一带一路”战略将充分挖掘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提高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频率、贸易金额,提升这些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中的地位,进而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对外贸易活跃的程度。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在继续优化我国与原有合作伙伴对外贸易的基础上,增加与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提升沿线国家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作者简介:祝福云(1978—),女,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博士,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就职,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壁垒。石湾湾(1991—),女,陕西人,硕士研究生,现在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学。【参考文献】[1]韩永辉,邹建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J].国际贸易,2014(8):21-28.[2]徐元,于洪平.新形势下实施外贸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4(5):11-22.[3]王强.中美贸易摩擦新动向与减少摩擦的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3(3):42-45.[4]郭周明.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当代财经, 2013(5):99-108.123[5]刘再起,徐艳飞.对外贸易、市场整合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bootstrap面板因果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3(3):3.[6]张曙霄,张磊.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内需与外需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3(2):55-60.[7]姚新超,左宗文.新型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因应策略[J].国际贸易,2014(1):11.
智富时代的其它文章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其战略愿景可分_西部创业(000557)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上海手机网友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其战略愿景可分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其战略愿景可分为远近两大层次:近期着眼于“基建互通、金融互通、产业对接、资源引入”,远期则致力于“商贸文化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繁荣”。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梳理,“一带一路”战略给国内产业发展将带来六大主题机遇:(回复数字1还有技术帖,朱民详解油价未来,11个图帮你完全看懂)一、“通路通航”主题:包括交通运输业(港口、公路、铁路、物流),铁路建设与相关设备,航空服务、设备、整机生产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交通运输是优先发展领域,以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并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运输业(港口、公路、铁路、物流)将率先直接受益于亚欧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将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民航、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吞吐量将明显提升。连云港至鹿特丹港连通的新欧亚大陆桥,将强化其在国际陆路运输中的骨干作用。中国也将全力打造与我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东盟地区的海陆空综合交通方式:海上——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连起来;内河——中国出资澜沧江-湄公河河道建设,打造黄金水道;公路——南(宁)曼(谷)、昆(明)曼(谷)公路已经开通,东南亚正在形成两横两纵的公路通道;铁路——中国计划以昆明和南宁为起点,建设泛东南亚铁路联系东南亚陆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走出去”,也将带动铁路建设与相关设备,航空服务、设备及整机生产等产业增长。中国的港口有着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经验,铁路建设“走出去”给其他基础设施类公司走出去提供了良好样板。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存在强烈的建设大港口的需求,这些领域的优质企业存在建设和运营“走出去”的良好前景。尤其是在铁路建设方面,突破国家界限的“欧亚铁路网计划”,也会刺激铁路建设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意向的铁路工程已达到0.5万公里,和欧亚铁路网的8.1万公里规划目标相比还有巨大空间。二、“基础设施产业链”主题:包含建筑业(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装备制造业(设备及配套类装备制造),基建材料(钢铁、建材、有色等)。从需求端来看,“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无论是从国内需求或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分析,这些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均极其旺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财政紧张的原因,基建投资支出不足,普遍呈现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人均GDP、人均公路里程、人均铁路里程等指标均远低于我国。亚洲和非洲的沿线国家较中国分别有10%和20%的城镇化提升空间,而中国在自身城镇化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经验和产品、服务能力可以对外输出。从国内来看,西北部各省区铁路、公路及高速公路密度在全国均排在后面,新疆、青海、甘肃在倒数5位之中,宁夏、陕西居于中后段水平,为实现“一带一路”各国间的基建对接,中国西北部的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网络等基建领域投资很有空间。从供给端来看,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台阶,我国建筑业及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日趋严重,“基建输出”能够大幅缓解我国建筑业、制造业的产品需求压力。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大背景下,我国参与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加大对外开展基建投资业务的战略构想。根据总体基建投入约占GDP的5%估算,“一带一路”沿线对基建的需求或达到每年1.05万亿美元,而中国对外承包完成额2013年仅为0.14万亿美元,仅占其中的13%。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形成合力,未来我国建筑业和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大幅加快,海外市场广阔的产业扩张前景将逐渐打开。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政策支持下,对外工程承包施工企业“走出去”能形成较大的出口拉动,有效对冲国内需求端的下滑,从而带动整个“基础设施产业链”。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也面临艰难转型,全球贸易环境不佳,追求出口增长容易引起诸多摩擦和矛盾,而对外投资更容易被接受,用对外投资启动外需是比出口更好的选择。利用施工企业输出方式,能带动国内设计、咨询、制造、材料、劳务、金融、保险、服务等多行业的输出,对冲国内需求端下滑。不同于外贸出口通常的低成本和低附加值,施工企业“走出去”方式有效带动的是中国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符合国家产业升级的目标。三、“能源建设”主题: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拓展稳定的油气资源进口途径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目标。近几年我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在快速增加,但我国的油气资源进口主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陆运输,获取途径较为单一,能源安全较易受到威胁,拓展新的油气资源进口途径十分紧迫。“能源建设”主题之下,构建中国陆上的能源大通道战略,将直接利好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与新疆接壤的中亚国家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是仅次于中东的第二个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目前我国从中亚及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占比仍偏低,天然气近几年从中亚的进口量在不断攀升。随着天然气的普及,国内需求量的快速增长,通过新疆从中亚的进口量仍将持续增加。未来,为满足新增进口量的输送需求,新疆将建设多条能源管道,构建中国陆上的能源大通道。配套的输油管道、天然气的输送管道、电网以及道路运输等,这些领域必然迎来进一步的利好。需求面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极低,发展空间巨大。根据2013年的电力消费统计数据来看,“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量仅约1655.52KWH,而同期OECD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量约为7579.49KWH,前者仅为后者的21.84%。因此,单从电力消费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非OECD国家的未来电力消费水平将会有极大的增长空间,伴随着电力消费量的增加,必然会带动这些国家的电力投资,从而带来巨大的电气设备需求。由于这些国家国内制造业比较弱,“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主要国家电气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上述国家的总体进口比例约为56.73%,按照此比例并且结合“一带一路”涉及地区的未来投资趋势计算可以得出,在年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非OECD国家大约有年均1396.06亿美元或更多的电气设备进口需求,今后我国的电力企业有可能会分享这个巨大的海外市场。供给面来看,现阶段我国电气设备的产能明显过剩。2013年,我国发电设备产量约1.2亿千瓦,约占全球总量的60%,而我国的年均装机水平只有5000万~6000万千瓦,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我国的电气设备企业有“出海”消化这些产能的迫切要求。我国电气设备的技术水平在诸多领域都已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的水电项目及设备在国际上是极具竞争力的,全球的水电工程中约有80%是中国企业建设的。在光伏市场方面,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的转换率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并且出口组件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渐展开,我国电气设备走出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的电气设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非OECD国家市场上占有40%左右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可期的。照此比例计算,我国电气设备企业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将可能达到984.35亿美元/年左右,这将使我国的电气设备企业大幅受益。四、“通商文化”主题:商贸与文化旅游产业。长期来看,道路连通、贸易连通中同样伴随着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是文化交会的体现,其交流合作的内容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可以积极推进特色服务贸易,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人员的流动还会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民俗风情、旅游线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旅游企业可以开展旅游管理协作、旅游业务合作、旅游包机航线、旅游投资贸易、旅游服务采购。从政策支持方面来看,文化旅游产业也将伴随着“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的推进而迎来新的增长空间。五、“信息产业”主题:抓住各国经济的数字化趋势,加快我国信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互联互通”是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由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组成,还包括互联网、通讯网、物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深度互通会对信息基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中国通信行业特别是像华为、中兴和信威等已经成功“走出去”的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商,构成重大利好。中国通信设备产业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先行者,在全球五大电信系统设备厂商中已占据两席,华为的销售收入已超过爱立信跃居第一。目前华为海外收入占比已超70%,中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50%,烽火通信也有10%的收入来自海外。中国电信系统设备厂商的全球竞争力,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回想中国企业的第一轮“走出去”,华为、中兴和信威等公司受益于国务院扶持优势装备出口的优惠政策,相继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数百亿元规模的买方信贷融资支持,从而在非洲、拉美、东欧等新兴国家市场拓展中占据优势。现在中国企业迎来了第二轮“走出去”的战略机遇,一方面,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趋势意味着“一带一路”国家存在持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必会积极对海外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融资。中兴、华为等已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取得良好海外布局的排头兵,以及ICT领域其他已经开始海外拓展的公司,都将迎来重大产业机遇。六、自贸区建设主题:除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外,自贸区战略也将和“一带一路”战略产生良性互动。“一带一路”规划将以推动建设自贸园区或港区的形式推动经济走廊建设。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一系列自贸区谈判,逐步构建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一带一路”与自贸区建设是“一体两面,相互配套”的关系,将共同构成我国新对外开放格局。前者侧重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促进沿线经济体互联互通,后者则以降低贸易门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域内经济一体化为主要内容。“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内自贸区的连接互动关系如下:1. 自贸区是“一带一路”新开放格局下先行先试的载体。推动沿线地区发展港口经济和自由贸易园(港)区,为建设“一带一路”提供先行先试的载体。“一带一路”的持续发展需要若干沿路港口经济区作为支撑。我国要用好自由贸易园(港)区这一区域合作平台,加快沿线地区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着力消除现有开放领域当中体制机制障碍和壁垒,扩大市场准入,推动重点领域对外开放。首先要总结上海自贸区的宝贵经验,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时,加快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等沿海、沿边省份推进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2. 自贸区构成“一带一路”框架下内外联动的抓手。纵览我国各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规划方案,不难发现,建设各有侧重的自贸区是标准配置。“一带一路”主打开放型经济,自贸园区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内外联动的重要抓手,上海、天津、广东、福建“1+3”自贸区构建完成后,未来不排除会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更多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切入点是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价值目标,建立健全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促进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紧密结合的金融创新,包括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金融服务业更大程度的开放、金融市场的建设等。以港口为枢纽,打通东北亚、东南亚,通过印度洋、南太平洋,连贯欧亚大陆。因此,加快建立广东、天津和福建自贸区,是加快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广东自贸区的功能主要是加强粤港澳合作,带动珠三角地区发展,其起点相对较高,在高端服务方面有较多投资机会;天津自贸区的功能主要是面对东北亚市场,航运、金融租赁有较强优势;福建自贸区则主要发展台海贸易,在与我国台湾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合作方面有优势。3. 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互动构成深化改革的动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不仅要在国内建设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若干个自贸区,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尝试、总结经验的机会,而且要与当前和未来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建立自贸区,为经贸合作伙伴增强双边经贸活动能力、提升资源跨境配置效率提供更为重要的平台。从新设自贸区的优势,我们不难看出,以开放倒逼简政放权改革的战略,更是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大范围改革的起点,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经由国内自贸园区和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将获得更加坚实的支撑。(作者单位:第一财经研究院)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