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助学贷款盖民政章子错盖成了镇政府民政办的怎么办,是续贷学生,是不是就没办法了

甘谷县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所需资料
来源:甘谷生活圈
甘谷县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所需资料
因今年助学贷款改为签订电子合同,与往年办理程序有所不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通知,认真准备自己贷款应提交的资料:
一、新生应提交资料:
1、填写准确无误并由贷款学生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原件(1份)。《申请表》上资格审查单位盖章由所在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提供。
2、贷款学生及共同贷款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原件。
3、高校入学录取通知书和印有学费、住宿费标准的入学须知(报到须知)的原件。
4、借款人与共同借款人必须同时携带上述申请材料、相关证件到县资助中心签订合同。
二、研究生初次贷款应提交资料:
1、填写准确无误并由贷款学生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原件(1份)。《申请表》上资格审查单位盖章由所在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提供。
2、贷款学生及共同贷款人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
3、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校入学录取通知书和印有学费、住宿费标准的入学须知(报到须知)的原件。
4、借款人与共同借款人必须同时携带上述申请材料、相关证件到县资助中心签订合同。
三、在校生首贷应提交的材料:
1、填写准确无误并由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原件(1份)。《申请表》须有居委会、村委会或乡镇民政部门任一单位审查盖章。
2、贷款学生及共同贷款人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
3、学生证原件。
4、上年度缴费票据。
5、借款人与共同借款人必须同时携带上述申请材料、相关证件到县资助中心签订合同。
四、续贷学生(研究生续贷)应提交的材料:
1、填写准确无误并由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原件(无需加盖任何公章)(1份)。
2、借款人或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原件。
3、上年度贷款合同1份。
五、签订合同
由县资助中心对借款学生提交的申请及证件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现场签订借款合同(新生、在校生首贷借款学生必须与家长同时到场签订合同)并领取《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
六、录入电子回执
学生携带《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在高校报到后,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交高校资助中心,由高校资助中心录入电子回执,最迟于日前完成录入。
若未按开行规定时间录入电子回执,贷款将不能报批,视为自动放弃贷款;其次,若本年度贷款金额高于回执金额,将不予发放贷款。
七、贷款审批及发放
1、县资助中心将贷款相关资料提交省开行审批,审批合格后合同生效,开始发放贷款。
2、开发银行通过学生支付宝账户将助学贷款直接转至高校账户。(贷款发放后学生可登陆学生在线系统或签订合同后网上自动生成的个人支付宝账户查询自己的贷款信息)。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申请表填写流程
一、贷款范围: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通过省招办正式录取的甘谷籍大学生。
二、登陆系统
(一)续贷学生登陆系统
1.输入学生在线登陆网址http://www.sls.cdb.com.cn,贷款类型选择“生源地助学贷款”。
2.选择“使用身份证登陆”。
3.选择“省份”“市(区)”“资助中心”,例如“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4.输入个人18位数身份证号码,密码为8位数生日(如:),密码修改过的以修改后为准。
5.输入验证码即可登陆系统。
6.也可以使用自己申请贷款时设置的登陆名和密码登陆。
(二)首次贷款学生登陆系统(针对今年新录取学生、以前未办理过贷款的高校在校学生或研究生首次贷款,必须为已经预申请过的学生;新生由所在高中老师指导填写)。
1.输入学生在线登陆网址http://www.sls.cdb.com.cn,贷款类型选择“生源地助学贷款”。
2.点击“注册”。
3.注册用户协议条款中,点击“同意”。
4.录入基本信息:输入姓名(中间不能出现空格),18位数真实有效身份证号码,选择资助中心。录入“毕业中学”全称(参照学校公章的名称)。
5.输入就学信息:点击“高校名称”后面的“选择高校”,输入就读学校名称,依次录入“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学号(新生暂不填写)、入学年份、学制、学历。
注:(1)高校名称、院系名称、专业名称都要严格按照录取通知书内容填写;(2)入学年份为考取大学的时间,即进入大一阶段时间(研究生首次贷款为研一入学时间)。
6.点击下一步,设置“登录名”、“密码”、“安全信息”。登录名和密码用于登录系统,注册后请牢记,以便于今后的贷款申请及还款申请。安全信息用于找回密码和保护个人信息,务必填写。
7.点击下一步,依次录入 “个人信息”、“通讯地址(准确到县、乡、村、门牌号)”、“家庭信息”、“联系人信息”。以上各类信息尽量填写准确完整,以免影响贷款审批。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注:请尽量填写长期不变、固定使用的手机号)
8.页面弹出提示“注册成功”,点击“返回”,注册成功。
9. 可以使用刚注册的登录名和密码登陆。登录系统之后,上述信息都可以修改,修改之后点击提交。
10.上传证件为可选项,如自己所在环境的摄像头不具备高清,在此不建议同学们自行上传证件。
三、在线申请贷款
1.登陆系统,先详细阅读并确认《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约定与承诺书》。进入首页,点击左侧选择栏目中“我的贷款”,点击“新增”,弹出“贷款信息新增”,需要填写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信息。
2.贷款金额,学费+住宿费的合计数,选择“贷款年限”、“申贷原因”,并录入“贷款原因描述”。
(1)贷款金额只能输入整数(1000元以上,大学阶段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阶段不超过12000元;住宿费必须选择最低标准),贷款年限最长20年,具体计算方法:新生=学制+13;高校在校生=剩余年限+13年。
(2)首次贷款学生“贷款证明出具单位”为盖章单位,并填写“日期”、“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续贷学生此处不填写。
3.续贷声明:续贷学生申请贷款时,必须填写续贷声明,方可申请续贷。
4.共同借款人信息。新贷学生直接选择“新增共同借款人”,共同借款人必须是学生的父母或直系近亲属;续贷学生可以在下拉框选择原来的共同借款人,也可以选择新增,重新增加一个共同借款人。共同借款人年龄必须在25岁―60岁。
5.代理机构,选择“支付宝(甘肃)”。续贷学生,支付宝账号在以前办理合同时已产生,账号自动显示。首次贷款学生,支付宝账号在打印受理证明时产生,不用填写。
6.打印申请表。学生上交到县级资助中心的申请表必须是从系统导出后打印的表格,除“本人签字”栏外,其他内容必须从网上导出后打印,不得用手工填写。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在校生及研究生首次贷款学生先在资助中心进行登记,然后进入预申请系统,注册打印申请表,按办理日程安排审核资料、签订合同。
2.借款学生可随时登录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系统:http://www.csls.cdb.com.cn查询贷款状态。
3.如忘记系统登录密码,可联系县资助中心重置密码。
4.贷款学生务必认真阅读贷款相关说明,严格按规程操作,务必保证录入信息的完整、准确,否则,将可能导致贷款不被审批。
5.相关助学贷款信息请关注“甘谷县学生资助中心”微信公众号查看。
6.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咨询电话:95593;咨询邮箱:
7.贷款学生使用支付宝时有疑问可咨询支付宝热线电话:95188;
甘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电话:近日,安徽盲生王宠入学时被
“快来看,王师傅家的孩子上
女大学生欲卖己救弟:骨髓配
学生资助中心:助学贷款规模和人数不设上限
教育新闻 |
| 标签:学生,资助,中心,助学贷款,规模,和,人数,不设,
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消息,日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金融事业部区域开发局发布《关于确保2017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平稳有序办理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教育部门要会同国开行坚持&应贷尽贷&,不设贷款规模和贷款人数上限,提高受理效率,尽量让学生和家长&少排队&。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会同国开行坚持&应贷尽贷&,不设贷款规模和贷款人数上限,实现对符合助学贷款条件的各类高校贫困学生全覆盖。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特别是要向每一位贷款申请者讲清楚助学贷款的申请资格、贷款额度、办理流程及受理地点等,向每位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长承诺&应贷尽贷&,切实解除他们担心&贷不到款&的后顾之忧。
  通知提出,助学贷款受理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给学生和家长添麻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城乡低保户学生、通过高中学校预申请的首贷学生和续贷学生,均无需再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对其他需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只要借款学生能提供其原就读高中学校、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中任何一单位出具的证明,即可为其办理贷款手续。
  通知规定,采取设立乡镇受理点、提前预约、错峰受理等方式,为贷款申请者提供方便,尽量让学生和家长&少跑路&;采取增设受理窗口、增加办理人员、开通专门的高速光纤等措施,提高受理效率,尽量让学生和家长&少排队&。
  通知要求,对于受理量大、需要重点支持的深度贫困地区和历年存在&排长队&现象的县区,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国开行有关分行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业务巡查,及时排查管理隐患。对于县级资助中心工作人员与受理工作量不匹配、电子化设备跟不上受理进度的县区,要及时整改。同时,广泛推广网上预约办理助学贷款的方式,切实保证受理工作科学有序。
  通知明确,各地要及时跟踪、&会诊&并处理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学生和家长因办理贷款不顺而出现过激行为的,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对于突发的媒体舆情事件,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立即查清问题真相,并在第一时间通过相关媒体主动&发声&。对于已经出现申办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教育部门可以采取先收集纸质材料,再安排学生签订合同的方式,引导人群疏散。对于居住地离助学贷款办理点比较远不能当天往返的学生,由教育部门做出妥善安排。
  最后,通知强调,通过多种渠道不厌其烦地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可以通过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入学时不用愁,可以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直接报到入学,缓交学费和住宿费;入学后不用愁,可在高校申请国家奖助学金、校内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项资助。近期,各地教育部门特别要部署高校落实好&绿色通道&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来源:高考网&当前位置: >>
>> 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通知&2018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将于7月20日开始,9月20日结束。办理地点设在:桐柏县教育局三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助学贷款服务大厅。2018年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无论首贷还是续贷必须首先进行网上预约排号,持预约号码到教育局三楼资助中心大厅进行办理。无预约排号贷款服务大厅一概不予受理。请按照预约排号日期按时前往办理。& 预约办法:&&1、登录桐柏县教育局网站(http://jyj.tongbai.gov.cn)2、点击“桐柏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服务平台”按钮进入,仔细阅读排号说明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点击“预约”生成排序号码,打印或截图预约号码到资助中心办理相关手续。贷款学生需带以下材料:一、新录取大学生首贷:1、贷款申请表一份,需打印,资格审查单位(毕业高中或村委会或民政任一部门,毕业高中章在贷款服务大厅)签字盖章;2、借款人(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父或母;非父母年龄需60周岁以下)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注: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正反两面要复印在一张A4纸上。)3、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一份4、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户籍证明(户口簿)需出示;5、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一份(村委会或居委会或民政任一部门盖章即可)。二、在校大学生首贷:1、贷款申请表一份,需打印,资格审查单位(毕业高中或村委会或民政任一部门,毕业高中章在贷款服务大厅)签字盖章;2、借款人(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父或母;非父母年龄需60周岁以下)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注: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正反两面要复印在一张A4纸上。)3、学生证复印件一份;4、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户籍证明(户口簿)需出示;5、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一份(村委会或居委会或民政任一部门盖章即可)。注意:首贷时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必须本人到场。三、续贷:学生本人或共同借款人持学生本人签字的续贷申请表和高校鉴定证明(已在系统内录入学费和住宿费的高校学生不用)到办理现场签订合同即可,续贷申请表不用加盖任何公章。&&温馨提示:首次贷款打印申请表请登陆网站:百度“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点击“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生源地)”进行信息注册(或到办理现场由贷款工作人员帮助注册),注册后按照系统提示导出申请表打印一份,由所毕业高中签字盖章后办理合同签订。申请助学贷款要盖26个章属假新闻 求证:只需3个章_网易新闻
申请助学贷款要盖26个章属假新闻 求证:只需3个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大学开学在即,2013国家助学贷款在各地陆续启动了。湖北某都市报8月初刊登过题为《一份助学贷款材料要盖26个公章,部分学生无奈放弃》的虚假新闻后,大量新闻单位进行了转载。
之后部分中央媒体相继刊登播发了事实真相调查。然而,近日随着办理助学贷款在各地陆续启动,眼下也正是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的时候,这条虚假新闻再次出现在网络。那么助学贷款的流程到底如何,需要几个公章呢?
媒体报道中的大学生小黄是湖北省大悟县人,就读于湖北经济学院,今年读大二,他要办理的是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
  小黄:准备材料有10几张,公章有26个。今天才知道这些东西不要了,在下级部门办理时也没有跟我说。
小黄提到,由于自己是续贷,听说与第一次办理贷款不同,于是请教了曾经办理过的同学,为了盖齐26个章跑了一周。那么他所盖的公章中哪些是不必要的呢?
小黄拿着出了办理续贷后多余的表。分别是个人申请表、贫困证明和联系人表,大部分材料都有村、镇、县三级部门的公章,担心不够用,小黄都办了两到三份。一下多出了近20个公章。湖北省大悟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黄庭华说:
  黄庭华:办事的人员,都觉得学生办理贷款不容易。担心政策变化,需要就多给他们盖章了,这也是对助学贷款的一个心情。
黄庭华说到,小黄办理的三份个人申请表和三份贫困证明,实际上只需要个人写份申请,到村和乡两级盖章证明就行,不需要到县民政局去盖章,而且这个证明是初次办理助学贷款才需要的,小黄属于续贷根本不需要。即便是新生贷款,也只比续贷多办这一份材料,不可能出现盖26个章的情况。
像小黄同学这样对政策没有理解清楚,多办或者少办的情况并不少见。
办理人:都是我多余弄的,去年要贫困证明,还有一个担保人,我怕需要,就多弄了一个。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镇政府章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