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团外卖商家买啦食品美团外卖必须要经营许可证吗上传 没几天 被工商局查出是假的 现在在派出所 定罪买卖公文

Access denied | www.djyyw.cn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djyyw.cn)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4bae54e-ua98).外卖平台调查:三大平台30家餐厅仅15家有资质
来源:网络
记者对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随机抽样30家入驻餐馆,有30%未工商登记,更有同一地址注册多家餐厅。&无证经营&,已是网络外卖订餐平台的老大难问题。2015年,上海市消保委对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平台上的100户商家调查,仅有39家餐厅提供了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信息,而这39%的比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符、伪造证件等问题。在新《食品安全法》和各地即将落地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均规定第三方平台应严格审核入驻商户资质,在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食品许可证等信息,商户在入驻平台时也需向食药监部门备案登记。新规即将落地,各大外卖平台中的商家执行究竟如何?新京报记者近日对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三大主流网络外卖平台上的商户资质进行调查,随机筛选30家餐馆,结果显示只有50%的餐厅具备工商注册登记和餐饮服务许可资质,问题餐馆中有的是同一地址被注册多家餐厅,有的注册&餐饮管理&公司打擦边球,躲避监管。抽样三大平台30家餐厅仅15家有资质从3月9日起,新京报记者在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家平台上,分别随机选取北京东城区、丰台区、朝阳区的10家餐厅调查,在平台自身公开的商家资质一栏中,均未提供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信息,大多只有寥寥几张餐厅和厨房照片。根据这30家餐厅的经营地址等信息,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市企业信息信用网、市食药监局网站查询,有15家餐厅未能查询到工商登记信息、餐饮服务资质等情况。其中,饿了么平台上的10家餐厅,仅有4家在工商注册且具备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其余2家餐厅登记在同一经营地址但不具备餐饮资格,3家餐厅未查询到工商注册信息,1家餐厅显示已注销9年且不具备餐饮资质。美团外卖10家餐厅中,5家资质齐全,3家未有工商注册信息,1家不具备餐饮许可资质,1家超出经营范围。百度外卖的10家餐厅中,有4家餐厅未查询到工商注册信息,1家超出经营范围。这意味着,在对三大外卖平台随机筛选的餐厅中,仅有50%餐厅具有完整的工商登记、餐饮服务许可证,30%的餐厅未查询到最基本的工商注册登记信息,20%的餐厅存在超范围经营。问题同一地址被注册多家餐厅新京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此次筛选的30家餐厅,存在同一地址登记多家餐厅、工商登记信息与实际经营者不符、超出范围无证提供餐饮服务等情况。朝阳区定福庄附近的一家&八戒烤肉饭&餐厅在饿了么平台上提供外卖送餐,月销量超2600单。但工商信息显示,该地址经营者实为一家&永前小吃店&,且早已在2006年注销。以&八戒烤肉&和&永前小吃店&在北京食药监系统中检索,查询不到餐饮服务许可证。丰台花乡纪家庙村188号1-A-807这一注册登记地址,同时出现了两家名为&螺狮粉桂林米粉&和&亚米荟盐酥鸡&的餐厅,工商登记信息都指向徽京苑(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上述餐厅实际地点均在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与平台上公布的地址不一致,并且登记的经营范围为餐饮管理、投资管理,北京市食药监局系统上未显示出餐饮服务许可证信息。同样,朝阳区一家&虾王蟹后&餐厅,其工商信息显示是北京虾王蟹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是餐饮管理,未查询到其餐饮服务许可证编号信息。此外,&煲堂鸡黄焖鸡米饭&、&闻嫂大肉面&、&八戒烤肉饭&等月销量超过2000且评论火爆的&明星餐厅&,但根据外卖平台上公布的经营地址,在工商系统中却检索不到对应的注册信息。事实上,餐馆伪造证件逃避审核监管的行为屡见不鲜。据公开报道,一些在外卖平台上提供服务的餐厅存在互相借用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现象,甚至借用电脑软件PS证件,有的商家甚至使用大连、南昌等外地证件应付检查。一位工商部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部分外卖平台的餐厅在工商登记的餐饮管理,与餐饮服务资质有本质差别,并不具备经营餐饮的资格。&餐饮管理一般指服务礼仪、前厅服务管理等。正规餐饮服务需要环境评估、实地审核等手续,对厨房的面积、空间都有要求,只有经营范围中包含这一条,才是正规餐厅。一些餐馆为节约成本和绕开监管,就通过注册餐饮管理公司打擦边球,加之外卖平台审核不严,导致超范围经营普遍。&监管亮证将成外卖餐馆必要前提&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饿了么已在全国下线无证无照、假证、套证、超范围经营的违规餐厅2.5万家。&饿了么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饿了么覆盖全国餐厅近50万家,由于早期缺乏明确规定,扩张较粗放,对商户资质审核、证照采集并没有一步到位。&北京是重点市场,在整改中投入人力、物力最多,接下来会加强和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实现商家资质与食药监系统的无缝对接。&美团方面称,内部已在推动对入驻商户的证件审核、巡店筛查等资质保障体系,对资质不全和卫生不达标的商户立即做下线处理。一旦发现提供虚假资质的商户,列入黑名单永久不再合作。&美团已将相关法律法规内化成《城市团队管理手册》,继续加强商家资质的管理和监控,减少因流程缺失、工作疏漏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百度外卖表示,已对所有入驻商户进行实名登记,并严格审查许可证,坚决杜绝无照无证的黑商家。&发现商户存在违法行为,会立即停止其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同时上报食药监部门。&本月起,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公布针对网络食品、网络订餐的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均提到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在30个工作日内将其网站或第三方平台设立的店铺,书面报备至食药监部门,并在网站首页或经营主页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食品许可证、经营地址等详细信息。同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商户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经营范围应与其许可范围一致。一旦违规,将面临最高20万元的罚款。&亮证&将成为餐馆在网络平台上提供服务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针对平台难以辨真,导致商户伪造、租借证件的现象,监管部门也提出了具体要求。3月9日,北京市食药监局约谈60余家企业,包括美团外卖、饿了么、顺丰优选等平台,强调平台必须对入网商户进行证件审查。北京市食药监局餐饮流通处处长刘国斌在会上说,第三方平台除了审核餐厅有无证件,还要注意伪造、租借证件的行为。&之前在检查中发现有部分平台的销售人员指导、教商户伪造许可证。&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食药监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目前《网络食品监督管理办法》已进入最后的审核备案阶段,不久将正式落地。市食药局官网已开放&餐饮服务许可企业&信息查询入口,平台可查询到北京所有正规餐饮单位的名称、地址、餐饮服务许可证编号等信息,&这能更好地帮助平台审核入网餐饮商家证件的真伪,避免出现冒用、伪造。&上市前夜美团变形:二级市场获利是其唯一选择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图片来源:东方IC
原标题:上市前夜,美团变形
王兴的饭否更新很勤。
五天前,他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写下了下面的评价。
“我今天一整天的工作或许和塞林格干的事儿有些相似之处:把同一个故事一遍一遍的讲,反反复复的改,不停的打磨。我唯一不确定的是,他到后来会不会有想吐的感觉。”
美团的故事王兴讲了很久。从2010年成立至今,这家团购起家的公司熬过了千团大战、熬过了外卖补贴大战、熬过了地推时代的艰辛、并购大众点评,不断扩充自己新的边界。日,美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3天后招股书公布,美团的一切被摊开在众人面前,包括它的亏损、业务权重和新的战场。
美团招股书中的风险提示中明确写道:我们的业务面临激烈竞争。虽然我们有在主要服务类别中有效竞争的过往表现,但未来我们可能无法持续保持竞争力。在此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及客户,而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的影响。
在招股书递交一个月后,重大不利很快来了。受到整个资本市场波动,包括小米港股上市的压价,2018年7月,据报道,美团估值区间已经从原来预期600亿美金,下调至投前350-400亿美金。
此次下调幅度达到了原市场估值的40%,王兴给投资者留出了空间。对于这个消息,美团的回应只能是:不予置评。
伴随美团下调估值的同时,界面新闻记者收到一些爆料和投诉。在紧张上市的关口,美团的一些业务明显动作变形:在起家业务外卖市场,美团用一些激进的手段来做高利润,抢占市场份额;新业务上,美团靠补贴起来的打车业务并没有足够坚固,“天价”收购摩拜让美团现金流吃紧,即使拿到牌照,新城市的业务也无法展开,美团打车陷入两难。
上市前夜,美团着急了。
宜兴是江苏省南部一个小城,2017年常驻人口125万,美团在宜兴市场份额很好。
最近,宜兴的商家群都在讨论美团的提点问题。
一位做粉丝的商家王成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因为和美团的协议已经在2018年6月到期,现在美团的商务拓展BD在给商家过来续约时,突然提出必须签独家排他协议,只能用美团外卖、不能接入饿了么和百度外卖。
如果不签署独家协议,平台抽成比例会从16%提高到21%。且由于夏季运力的问题,会将配送范围缩小,配送范围为现在周围2.5公里,众包配送团队最大给送到4公里范围。
“我不保证帮你优化,我现在就是给你一个最后的条件,接受不接受你们自己看着办。”王成这样转述美团BD的回复。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广东东莞和肇庆,都属于美团市场份额比较强势的区域。这些被逼签独家协议的店有个共同特点:月单量在500单以下、以新开门店为主。记者采访的几家门店老板都是属于做奶茶、炸鸡类的轻食店,有时候美团和饿了么的单日单量比例大概为3:2。
肇庆一家做脆皮炸鸡店的老板说,以美团一天30-40单的单量来说,平均客单价20元。因不签独家协议,美团单方面停掉了对方店铺,单日造成的损失就有600元左右。“虽然我们是小店铺、单量少,但我烦的是,这种事儿怎么没人管呢。”该老板说。
强势的政策影响到了商家的营收,商家们开始集中向美团总部反应。
王成说自己咨询过美团总部,并以总部不允许为由质疑BD涉嫌市场垄断。BD的回复是,“运力不够啊,我们要优先给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那你跟我们解除合约好了。”
夏季是外卖高峰期,温度高,在过去的外卖大战中,美团和饿了么都曾经投入大量补贴来保证夏季外卖运力。美团BD对独家合作商家的要求有两点:
第一、要保证商品售价低于饿了么;
第二、保证参与所有美团的运营打折促销活动。
在全国范围内,提点和收缩配送范围是有具体的执行标准,根据一份美团内部流出的文件显示,在美团内部有一份更细的执行细则:
美团BD的这种行为曾经引起商家的强烈反弹。在一个当地商家的聊天群里,不少商家在质疑美团现在动作已经变了形,在“瞎搞”。
此外,从2018年3月份以后,美团开始有意向商家收取保证金。
一份录音文件显示,保证金的金额按照月交易额的5%收取。按照王成店里的数据,粉丝以中晚餐为主,客单价在10元-15元左右,一天在美团上的成交额大概为1000元。旺季可以达到1500+,一个月平均营收3万。美团就需要收取5%,1500元的押金。
BD表示,这批押金他们一分钱也拿不到,全部上交给公司。一年后合同到期才退还给商家。保证金的费用是为了让商家保证服务质量。
另外有红食坊的商家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保证金的收取并不完全是按照5%的标准,他们的保证金交了2000元。也有商家表示,保证金从500-1000都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没交保证金的有什么后果?
另外一位宜兴要求匿名的本地商家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后果就是,“上不了,登陆不下去,要联系业务员上线。强制关店了,搞不了。”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界面新闻记者走访的江苏宜兴、上海高桥等部分商家联合署名签署了抵抗协议,表示想脱离美团,并按上了红手印。
类似情况还出现在了西安、广州、深圳、昆明等地。
不性感的业务
招股书显示,美团共有440万年度活跃商家。但从目前地方BD的作为来看,这些商家已经基本成为了美团的临时血库。
在美团新政推出后,各地商户纷纷进行了抗议或是签字脱离。微博上,担心商家因为成本提高外卖涨价的消费者质疑不绝于耳。
“越是到上市前,美团更应该重视我们商家啊?为什么会这么做?”王成质疑。
美团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它的外卖业务并不性感。
根据美团点评招股书,外卖业务虽然毛利率只有8.1%,却承担起了整个集团62%的营收占比,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家向美团平台订单支付的押金,美团向商家提供的在线营销服务及向用户及商家收取的配送费等。对比一下,核心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毛利率达88.3%。
过去三年,美团累计亏损了141.5亿人民币(经调整亏损净额)。2017年经调整净亏损28亿元。尽管外卖业务的毛利率是最低的,但在2017年,餐饮外卖业务从之前的亏损转向盈利,毛利已经有16个亿。成为美团点评仅次于到店酒店业务的第二大盈利点。
在过去3年,美团营收占比最高的餐饮外卖业务,毛利率有了一个巨大的数字变化:从2015年的负123%,到2017年由负转正,为8.1%。
但外卖也是美团烧钱最凶的点。
从招股书来看,餐饮外卖分部的销售成本由2016年的人民币57亿元增加238.8% ,至2017年的193亿元,占总销售成本的88.9%。
这一部分支出主要在于外卖补贴的提高,2016年外卖补贴从26亿元提升至2017年的42亿元,同比增加60.5%——烧钱是有效的,美团已经烧出了54%的市场份额,超过了饿了么与百度合并后的40%(艾瑞咨询《2018年Q1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
但另一方面,市场份额的优势,也让美团的商家变成了弱势。
不仅是商家,与美团自身的利益冲突时,美团就会放弃之前提到的开放战略。一些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曾向界面新闻记者投诉,美团为了推广自己的云POS机,故意停掉一些供应商的支付接口。
二维火创始人唐僧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美团停掉他们的接口已经有好几月了。二维火是杭州最大的几家支付集成供应商之一,商家用二维火的产品,可以一键接入所有外卖餐饮平台,包括点评美团、饿了么、支付宝口碑等,省去了商家一家家去找支付企业谈接入的困扰。接口被停,会给商户造成很大困扰,影响的是整个餐饮行业。&
日,美团率先在远离焦点视线的鄂尔多斯,进行了对商家的提点。现在看来,这一举动带有试点或是试探意味。没想到,遭遇了集体抵制,并被工商部门约谈。
“今天上午,我们分局的工作人员约谈了美团外卖东胜地区的相关负责人。此外,我们分局已经将前期调查情况向鄂尔多斯市工商局进行汇报,并且继续对美团外卖开展执法调查。至于东胜区的美团外卖是否存在垄断行为,还需进一步调查研判。”7月11日,鄂尔多斯市工商局东胜区分局办公室的乔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但美团的脚步并未停下。7月下旬,美团开始在上文提到的多个城市,针对非核心商家进行全面提点。根据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美团此次的名目是“合同到期”。但其中很多商户的合约早在去年底就已到期。整体提升4个点,并且强制商家二选一。
针对以上问题,美团方面向界面新闻回应称,这是美团推出的商户战略合作计划,商户在自愿的前提下,与美团进行深度合作,美团为商户提供更优惠的合作费率和资源支持。“商户如选择不继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则合作费率将回到原始的基准费率水平。”
打车业务停滞&
动作变形之处不仅存在于美团的外卖业务。
王兴在之前接受《财经》采访时,曾经谈到美团业务边界和核心的问题。美团每开辟一片新战场,都意味着烧钱。
在主营业务还没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美团于2018年3月,于上海、南京两地上线了打车业务,与滴滴打车开启正面战场,一开始就对乘客和司机两端进行疯狂补贴。直到4月被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后,才更改了广告,不再以补贴作为噱头。因为不正当的市场竞争扰乱了市场正常的运营,遭到了交通委十万元的罚款处罚。
据美团招股书显示,2017年美团网约车司机成本为2.93亿人民币。2017年美团打车仅开通南京一城,仅10个月(2月14日开通)网约车司机成本就烧掉近3亿。
“美团出行是新玩家,去年开了南京,几天前开了上海,很迅速地拿到近30%的市场份额。”美团公布其进入上海首日完成15万订单量,第一周累积服务乘客超220万。若按照按照每单补贴30元计算,仅一周时间就花掉了6600万元补贴司机和乘客。
7月5日,据蓝鲸TMT报道,据一位接近美团的投资人透露,“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用户留存率、转化率不高、难以持续增长,让美团打车深陷泥潭,美团不得不每月亏损5000万美金,才能勉强维持南京、上海两成的市场份额,无暇顾及其他。”美团回应不实,但没有提供准确数字。
一位接近美团和滴滴打车的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美团打车现在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当时美团打车三天切下上海很大的市场份额,让美团高层“脑子一热”。根据招股书显示,王兴收购摩拜花费总共花费了27亿美元,其中还包括10亿摩拜与供应商的欠款。
看似是补充了美团的出行场景,但实际上却造成现金流吃紧。随后,美团陆续获得了杭州、成都的网约车牌照,但由于现金流的原因,运营根本没有能力跟上。
打车市场是有行业壁垒的,包括司机数量和市场惯性都需要培养,如果要靠补贴打市场,需要比以往更大的成本和更长的持续投入时间,也需要更多的城市铺量。诸多制约,美团现在都难以企及,即使是加上腾讯20%的股份,这个补贴也是有限的。而市场里,无论是用户、还是司机端,都是用脚投票,补贴一旦停止,高价靠补贴抢来的市场份额马上就会还回去。
据比达咨询数据显示,5月补贴被叫停之后,用户呈现回流现象,94.6%的用户选择常用滴滴出行平台,常用美团的用户降至12.8%;网约车司机对平台的选择上,美团则降低至13.2%。
调研数据再次验证了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短期补贴无法换来用户的长期支持。同时,高额补贴和价格战带来的不是真正的需求,一旦补贴停止,供求两端都会出现问题。
据蓝鲸TMT报道,高额补贴停止后,美团打车用户大量退散。一些用户重新坐回地铁、公交上下班。此外,补贴停止后,一些用户也可能倾向使用价格更低的滴滴拼车业务。
补贴停止使平台需求乏力,订单量大幅下滑,供给端出现了过剩现象。有美团打车司机称,相较此前接单量下降五成,三四十分钟一单常有,有时一个小时才接到一单,一些专门从外地来开美团的司机已经打算离开上海。
美团四面树敌
一位滴滴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滴滴外卖无锡上线时,美团曾跟上了大量补贴。几个城市都是如此,美团都会同期给出优惠。但是最近滴滴在郑州外卖开城时,美团就不跟了。明显是现金不够了。”
美团招股书显示,截至日,美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共计452亿元人民币,而美团年经调整利润分别为净亏损59亿元、54亿元、29亿元。虽然亏损收窄,但想实现盈利美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2017年5月美团官方公布的30亿美元现金流储备,再加上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美团的资金储备为70亿美元。但布局打车、收购摩拜、投资公司、补贴外卖,均是相当烧钱的业务。
在用户层面其增长也不乐观,美团年度交易用户数由2015年的2.06亿增加到2016年的2.59亿,再增加到2017年的3.1亿,虽然用户数在增长,但增速却明显下滑,由25.7%下降到19.7%。
现如今,在上市压力之下,美团在商家端的动作也明显不得人心。
美团自豪于自己没有边界,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它四面树敌,但对手也都财大气粗。
老本行外卖市场上,饿了么被收编阿里之后,弹药充足。在流量上,手淘正式将原来的外卖的入口改成“饿了么”,将手淘的流量灌入到饿了么中去。资金方面,进入夏季以来,饿了么新CEO王磊曾高调表示,将在7、8、9三个月内投入30亿,将饿了么市场份额提升到50%以上,并在《财经》的采访中直言:“资金现在不是我们的核心问题。阿里投入无上限,生态是争夺份额关键。”
新业务上,美团打车业务需要与现金同样充足的滴滴竞争,后者甚至防御性涉足了外卖业务;此外,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已经开启线下门店,生鲜市场同样是一个重亏损的行业,目前几乎没有盈利的先例。
对于外界抨击美团不专注一事,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对媒体表示,一个单业务公司,无论什么业务都会到天花板,到时候你的员工你的投资人都会给你压力。要避免这个事情发生,并不是坚守用户体验就行了,而是要在已有的业务达到天花板之前要开始新业务。
“有人说,美团在没有在任何一个市场建立根据地就开辟下一个市场,这个公司非常不安全。所谓根据地你在一个市场实现一家独大,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压榨上下游。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你不能保持那个领域里面有两到三家的竞争状态。所以,既能保障用户体验,又能满足资本的需求,就要尽早地去开辟新业务。”王慧文如是说。
在种种压力下,已经融资多轮、烧钱又没有止损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上市了。美团历史上融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现在的市场行情下,从二级市场上拿钱似乎是唯一的选择。在仓促之间上市,不知350亿是否是美团可以守住的底线,也不知在庞大的业务体系之下,美团如何面对自己的变形。
(文中商家姓名王成为化名)
Sina.cn(京ICP0000007)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揭秘点餐APP背后:12家店铺用1个餐饮执照
定福庄周边三公里内十二家商铺共用同一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
打开手机点餐APP,轻轻一点,就会看到附近百余家店铺,琳琅满目的菜品。不过,很少有人注意,百度外卖、美团外卖以及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商家入驻须知中还明确要求商家必须具备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发现,在“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中公开的这些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背后却有很多问题:有的时间已经过期,有的经营地址不一致,有的“挂羊头卖狗肉”——店名“烤肉拌饭”,店铺介绍和实体店铺招牌则是“沙县小吃”,而营业执照上却是“庆丰包子铺”,甚至有三公里内十家店铺使用同一个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的情况。
三公里内十二家商铺共用同一个营业执照
在朝阳区定福庄西街,北青报记者搜索周边外卖餐厅时发现,在饿了么平台上,默认排序前十名中,“嘟哩卷饭”、“食侠客黄焖鸡”、“闻嫂大肉面”、“渣肉蒸饭”和“江西瓦罐煨汤”五家餐馆,在商家简介中使用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均为“徽京苑(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证件中所显示的地址为“丰台区花乡纪家庙村188号1-A-807”,而这几家店铺所在地址则分别显示为“朝阳区定福庄西街71号”、“中国传媒大学东门”、“朝阳区传媒大学定福庄西街南口”、“传媒大学西门74号”等。北青报记者继续查询发现,仅定福庄周边三公里内,使用这一套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的就达十二家。
为此,北青报记者致电“饿了么”客服,得到的答复是:“商铺入驻‘饿了么’平台时需提交相关证件审核,商铺营业地址必须和营业执照以及餐饮许可证上所注册的地址一致。”那为何会出现地址不一致却还是注册成功的情况呢?“饿了么”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对北青报记者说:“有些商铺可能是因为连锁店的缘故使用了同一套证件,也有的是因为店铺换地方了,很多原因。仅从证件地址和营业地址不一样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北青报记者在定福庄西街走访了这几家店铺,据其中几家店铺负责人称,这几家店铺之间没有合伙经营关系,都是独立经营。“营业执照、许可证那些就借着用呗。说白了你去找人PS一下也行。”其中一家店铺的老板对北青报记者说。“过两天我的执照就下来了,你想借用的话,到时候我给你发个照片过去。”
过期证件、外地证件比比皆是
上海、大连的证件也出现在北京地区的“饿了么”商铺中。位于传媒大学西门往西300米8号的“张姐烤肉拌饭”的营业执照显示为“大连张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登记机关为“大连市甘井子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而其餐饮许可证则为“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姐烤肉拌饭店”,发证机关为“南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分局”。
同样有全国证件关联的还有“小罗先生(定福家园店)”、“鲜食馆(定福家园店)”、“U+便当(定福家园店)”等。这三个定福家园店的营业执照均为“上海则杰投资管理公司”,登记地址为上海市普陀区,登记机关为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家店铺联系方式和地址为同一个。北青报记者走访后发现,该店新开张,招牌还是某美甲店的招牌,店内无就餐桌椅,店员说:“我们是归饿了么直接管理,饿了么联系了几家饭店给我们送餐,我们再给顾客送。”北青报记者联系了“饿了么”平台负责朝阳区高校周边商家入驻的李姓业务员,询问外地证件能否审核通过,该业务员称“可以”。
烤肉、沙县、庆丰包子一个店铺三个名
在团结湖路17号1单元101的“小馋猫烤肉拌饭”,与前面店铺情况不同的是,这家名为“小馋猫烤肉拌饭”的店铺,商家简介里写的是“沙县小吃”,而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则是已过期的“北京市福园庆丰包子铺”,该餐饮许可证在日已过期。北青报记者在该店看到,招牌上写的是“娄记沙县小吃”,下方挂有一个长方形的LED显示屏,闪烁着“烤肉拌饭”几个字。而店内每张桌子都贴有“饿了么”的标志。北青报记者询问入驻饿了么平台时是否有人来查验证件,店主称:“证件没人查看,没事。”
点餐平台入驻前有要求 入驻后无审查
证件倒是有了,但为何有这么多“问题证件”?“饿了么”、“百度外卖”以及“美团外卖”等都称入驻商家需有合格的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审核通过才能上线售卖。北青报记者在这几家平台的线上申请页面看到,“百度外卖”只要求选择“有”或“无”营业执照,没有要求上传。“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则要求上传证件图,但也有“稍后上传”选项。三家均称会有工作人员到店审核执照,百度外卖的客服说:“证件我们留存,不公开给顾客看。”“饿了么”称所有店铺均要公开自己的证件信息。
然而北青报记者在多位商家处得知“没有来检查”。位于定福庄东街巷子中的“知识分子”是今年9月新开业的餐厅,店主说:“今年中秋节前‘饿了么’的人来说要查证件,我说还在办,他们就走了,到现在也没来看。”该店此前在定福庄西街营业,前年入驻“饿了么”,去年入驻“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饿了么’说过要查证,‘百度’、‘美团’没说过。”
餐饮一店一证 APP负有审查责任
对于食品生产单位能否合用一个餐饮许可证,负责颁发餐饮许可证的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经营场所发生变动的时候,商家必须及时申请变更。不同分店在不同地址营业需分别申请餐饮许可证,一店一证,不可一证多店使用。”
异地证件真的可以使用吗?北青报记者分别询问了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朝阳区食药监局,得到的答复为:“营业地点为北京的,必须在北京取得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外地证件不能在北京使用,即使是连锁分店,也需要重新申办。”
《北京市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同一餐饮服务经营者在两个以上(含两个)地址(地点)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应当分别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此外,餐饮服务提供者改变生产经营地址(地点)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
同时,餐饮服务提供者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或者以其他非法形式转让。
10月1日起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
针对目前国内出现的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食品售卖行为,国家食药监总局于今年8月在《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包括微信朋友圈、饿了么、淘宝网在内的网售食品做出规定,拟要求经营者须具备餐饮资质,平台方需严格审核真实信息,违者将处以罚款并负有连带责任。
食品涉及消费者人身安全
实名审核、证照齐全是基本条件
互联网电商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对有意愿的经营者,工商部门也实行“宽进”,尽可能予以审批。有人认为,“简政放权”,应当降低互联网商家的入驻门槛和行政审批。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指出:“政策与法律并不矛盾,尤其在涉及消费者人身安全的食品问题上,实名审核、证照齐全是基本条件。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更应当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负责。”
中国食品行业评论员朱丹蓬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互联网外卖平台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营业模式,此前我国对互联网的监管、对外卖行业的监管都处于一个空白阶段,导致部分不良企业仅从自身盈利出发,只考虑了便利性和网点扩张,对商铺的审查并不严格。新《食品安全法》中我国对互联网食品行业提出了更多的规章制度要求,“国家出台规范,互联网平台落实监督,消费者也要提高判断力,对光鲜的线上商家图片做到理智判断”。
对于第三方平台上出现的问题证照的商铺,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呢?北京京滕律师事务所的张雪东主任说:“如果第三方网络平台未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与商家私通,致使不符合标准的食品通过其网络平台进行流通,第三方网络平台也负有相关赔偿责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饮经营许可证美团外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