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汉服的感受,一起穿越到二战纳粹德国,党卫军会对我们怎么样?

【军武次位面】 :杨树崇拜大魔头,良心丧,低智商!中国的军迷群体中有不少“德棍”,即使不是军迷的中国人,往往也会对德国抱有好感,因为德意志民族确有一些我们自己有所欠缺,值得学习借鉴的特质——严谨、认真、敬业、有序&&。出于这些原因喜欢德国,并无任何不妥,但也有少数人把这种好感跑偏,居然崇拜起希特勒来了!为什么要崇拜希特勒呢?因为希特勒也喜欢中国人,对中国人好啊!证据如下——希特勒落魄的时候,曾得到一对华侨夫妇的资助,让他渡过难关,发迹之后,自然要报恩&&希特勒爱看《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在外出视察和访问期间都随身带着,挑灯夜读,还送了一本给隆美尔,隆帅感激涕零&&希特勒看不起日本人,但高看中国人,称中国人是特殊的有色人种,要优待&&希特勒承担了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的经费,还大力支援中国抗战&&是不是很熟悉?但是,这些基本上都是谣言&&为什么说“基本上”呢?因为只有“支援中国抗战”一条还勉强说得过去,而其它都是编造的段子。先来看所谓中国夫妇救助希特勒一说,这个说法仅见于中文网络和某些中文书籍,而在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过此事。在战后研究纳粹的著名学者的著作中,比如约翰托兰的《希特勒传》,也没有关于此事的任何记载。如果说希特勒有可能因为要面子而故意隐瞒,那么战后的学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搜集资料,不用考虑任何忌讳,更不会顾及希特勒的面子。专业历史学者通过长时间的细致筛查,也没有发现一星半点,完全可以判断为谣言。▲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的经费于政府拨款和捐款自筹德国政府只资助了团徽和开幕式服装至于床头放《孙子兵法》,看《资治通鉴》,还挑灯夜读,更是在历史记载和严肃历史著作中找不到的情节。按纳粹的人种理论,中国人属于劣等人,人都低级了,难道还会高看低劣人种创造的文化?况且,像《资治通鉴》这种大部头,连中国人自己都很少有人能啃下来,希特勒有那么多闲功夫去理解什么是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吗?至于希特勒热衷于《孙子兵法》,更是无稽之谈。放着德国人自己写的《战争论》不读,格外专注于“低劣”的黄种人两千年前的古代军事理论?也许他可能道听途说过其中一两句德语译文,但基本上可以断定为“西点军校学孙子兵法”、“美军人手一本孙子兵法”谣言的变种(关于西点军校,也有不少谣言,请看《为中国人背了这么多年鸡汤黑锅,你考虑过西点军校的感受么?》)。▲党卫军军官约阿希姆·派佩尔被希特勒认为是完美的雅利安人外貌在希特勒的人种排名中,第一等为“雅利安人”,第二等为“日耳曼人”,猪队友“亚平宁人”(意大利)排第三,“印度雅利安人”排第四,中国和日本这样的“蒙古利亚人”得排到第五了&&当然,犹太人肯定是垫底的,排在斯拉夫人和黑人之后。但日本同为轴心国成员,怎么也得给点面子,于是日本人又被“法外加恩”,升格为“荣誉雅利安人”,希特勒还留下了唯一的一张和服照,但这个待遇可没有给予中国人。要是元首真的感恩中国人,又喜欢中国人,何不来张汉服照唐装照马褂照?实际上,希特勒对中国人的真实态度可以从《我的奋斗》中找到直接证据,在该书第二卷第二章中,希特勒这样写道:“一个黑鬼或支那人因为学习了日耳曼语言,并愿意在未来讲德语,就可以认同他们为日耳曼人,就可以让他们手握德国政党的选票,这是极其荒谬的&&”英文版该段的原文为:“But it is almost inconceiable how such a mistake could be made as to think that a Nigger or a Chinaman will become a German because he has learned the German language and is willing to speak German for the future, and een to cast his ote for a German political party.”(上面的图片为英国1938年版,文字有不同,但意思一样)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在纳粹种族理论中的真实位置——基本上就是与“黑鬼”并列了,只比犹太人好点。事实上,对东方人的成见并不是希特勒时代才开始的,早在甲午战争的时代,德国就是“黄祸”论的起源地之一,德皇威廉二世还专门制作了宣传画《黄祸》,制造白人优越的论调,贬低黄种人,把中国列入“劣等文化”的行列。难道到了希特勒这里,还会给中国人平反不成?即使是日本人,真实地位也高不到哪里去。日本人自己并不讳言这一点,在电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中,就有一段这样的情节——日文版《我的奋斗》,把贬低日本人的那一段给删除了&&著名学者的季羡林先生,曾在二战前(1935年)留学德国,本来只是两年,后因战争爆发而滞留德国十年,对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有着近距离的观察,其记载有着相当高的可信度。他在《留德十年》一书中写道:“希特勒的内政外交,我们可以存而不论,但是他那一套诬蔑中国人的理论,我们却不应该置之不理。他说,世界上只有他们所谓的&北方人&(即北欧人)是文明的创造者,而中国人等则是文明的破坏者。这种胡说八道的谬论,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极大的忿怒。但是,我们是寄人篱下,只有敢怒而不敢言了。”其实,不光是留学生有愤怒,在年间驻德的中国公使刘崇杰,也曾因为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蔑视中国人而提出抗议,德国政府只是以“再版时会删除”随便敷衍了一下,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德国画家作品,《有轨马车上的中国人》至于华人在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境遇,并不比犹太人好到哪里去。从清末开始,就有华人不断赴德工作、留学,朱德元帅就曾求学于哥廷根大学,并在德国入了党。来到德国的华人多经过海路,所以多数居住在汉堡,经营杂货店、洗衣房、餐饮等行业,到1921年设立中国领事馆时,汉堡已经有两千多名华人了。纳粹上台之初,矛头主要还指向犹太人,再加上还需要从中国进口战略物资,顾及外交,华人的日子尚还好过。但从1936年起,华人也开始成为重点盯查、防范和打击的对象,党卫军国家安全总局甚至还专门有一个“中国人中心”(Zentralstelle f&r Chinese),职责就是把中国人往外赶。“中国人中心”公布了许多法令,比如,与德国女性同居或生下了私生子女的中国人,禁止签证续签,一律逐出德国,如果有婚姻关系,那就得被迫离婚,因为这会“污染血统”。盖世太保、警察和海关对唐人街的搜查越来越频繁,同时制定严苛的条例,华人稍有违反即会被逮捕。这种情况下,大量留学生和华侨被迫回国或前往他国,到二战前夕,在德华人仅剩1138人。当纳粹德国承认汪伪政权之后,在德华人的处境愈加糟糕。1942年,165名被扣押的中国船员和水手被集中到汉堡,充做苦力。同年,在柏林的323名华人被安上了“通敌”和“间谍”的罪名,全部被逮捕,关进了位于汉堡的“明日劳动营”。1944年,盖世太保实施了“中国行动”(Chinesenaktion),彻底扫荡了汉堡唐人街,抓捕了最后一批129名华人。被捕的华人只有少数被关进正规的监狱,多数被投入“劳动营”和集中营,形同奴隶,大都被折磨至死了。因与华人同居而被捕的德国女性,则被扣上了“中国荡妇”的称号,同样要被关进集中营,罪名是“亵渎种族”。这些“中国荡妇”,别看同是德国人,一样下落不明,无从查找,估计没有活下来的——只要跟中国人沾边,哪怕是“德国同胞”,照样往死里整,这能叫喜欢中国人?▲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遗址里的中国遇难同胞纪念碑在200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赴德国、奥地利和波兰各大集中营档案馆进行调查采访,确认在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至少曾囚禁5名中国人,德国魏玛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中至少关押过3名中国人,奥斯维辛集中营则发现有至少有一名华人幸存者,但后来不知下落。当然,这是有档案可查的,考虑到纳粹故意损毁档案和战争时期的混乱,实际上的华人受害者数量只会。现在来说说“希特勒大力支援中国抗战”,在“希特勒爱中国”系列中,这可能是唯一不算是纯谣言的说法了。德国在中国抗战前期对中国有所助益,这个是事实,但并不能都算到希特勒的头上。实际上,中德在军事方面的合作早在纳粹上台之前就开始了,一战后的德国跌到谷底,由列强变成了列弱,在国际上的日子比中国还难过,中国北洋政府乘机与德国签订了近代以来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德协约》,收回了德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中德两国相距遥远,没有直接的地缘政治牵绊。对于中国来讲,德国的工业产品,尤其是武器,以及德国在建军方面的成就,还是很先进很有吸引力的。而德国要重振起来,尤其是重整军备,也需要中国的各种天然资源。为啥不从其它地方买?因为德国的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各大国又非常警惕德国的东山再起,战略资源不轻易卖,只有工业孱弱的中国,要靠卖资源度日,所以中德从二十年代开始有所接近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中德蜜月期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德式盔了质量确实不错,解放军都用从1928年到1938年,中德有过十年的蜜月期,不过,希特勒上台是在1933年,在此之前的“蜜月”显然不能归于纳粹,而希特勒上台后继续向中国出售武器,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到纳粹德国仍然需要中国的钨、锑、锌、桐油等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德国的外交系统还没有被纳粹完全控制,还有一些亲华派存在。等到日本大举侵华,德国必须要在中日之间二选一,外交部又被以里宾特洛甫之类的纳粹死党完全把持时,希特勒就断然选择了日本,不仅撤回了顾问团,停止出售军火,还先后承认了伪满州国和汪伪政权。必须承认,德国军事顾问团对抗战有很大贡献,但前后五位总顾问中,只有最后两位冯塞克特和冯法肯豪森是在希特勒上台后来到中国的。他们的确是实心实意地在为中国工作,但这主要是因为普鲁士军官传统的严谨态度和职业精神,而不是由于有希特勒。换句话讲,无论是谁在台上,只要派他们来,他们都会如此。而且,那位最著名的法肯豪森将军并非是纳粹党徒,他后来因为参与了谋刺希特勒的计划被捕,被扔进纳粹集中营关了一年,居然还是被盟军“解放”的&&“德械师”所装备德制武器,也不是希特勒好心发慈悲无偿提供,而是咱们用资源换来的!一句话,这是一笔交易,而不能叫“援助”。纳粹德国愿意交易还有一个原因——希望拉拢中国一同反苏。但同样反苏的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时,希特勒立即抛弃了中国这个显然更加弱小的拉拢对象,全面倒向日本。而且,除了德国,中国当时还向英、法、意、比、捷克等国采购过武器,就数量而言,即使在当时,进口德国武器也算不上最多,相比后来美国提供的军火,那就差得更远了。所以,所谓的“希特勒爱中国”,完全是胡扯,是某些人民族自尊心低下的表现,至于更加离谱的“希特勒要与中国共分天下”&&信这个,还不如信“元首来到河北省”。总之,当“德棍”可以,但决不能粉纳粹,更不应该对希特勒这个大魔头顶礼膜拜,就像你也可以喜欢日本,喜欢他们的动漫、樱花、风景或是某些优秀品质,都没问题。但如果大是大非分不清,爱屋及乌地崇拜起战犯来了,赞叹起恶棍来了,欣赏起屠夫来了,还恨不得变成他们&&还算人吗?非得被刀劈火烧,开膛破肚,被扔进集中营,被拉去做“马路大”,才能醒悟吗?在元首眼中只配当牛做马,只配熬油点灯的“劣等人”,居然崇拜起元首来了,当起“黄皮纳粹”来了,这得是有多贱?不觉得滑稽吗?如果是因为听信谣言而膜拜希特勒,那么知道了真相之后,应该怎么做就不用再说了。如果知道了真相还要粉元首,那&&就主动实现元首的理想,先把自己变成肥皂吧!最后再说一个事实,战后的德国向被屠杀的犹太人、平民和盟军战俘(亲属)付出了大笔赔偿金,唯独对幸存的中国人没有任何表示。虽然德国政府承认,没有丝毫证据能证明中国人曾经与盟军合作,但是当年的搜捕并非“种族灭绝行动”,和对犹太人的屠杀有着“本质区别”,所以,不赔&&从那时到现在,德国再没有出现过唐人街,只有在汉堡的首饰街边,树立着一块铁牌,上面写着——“这里,曾是唐人街旧址”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img2.cache.netease.com/f2e/wap/common/images/weixinfixed1200low.jpg因为是用手机回答的,所以排版很差。因为反驳的对象是豆子,所以答案比较绕,用词比较委婉(没有完全掌握意思的词都不敢用,比如春秋笔法)。&br&&br&&b&总结一下答案就是我希望豆子能修改他答案中的四个字。把为何不去前线抗日修改为为何不去参军。仅此而已。&/b&&br&&br&我用的所有史料都来源于豆子在本问题下的高票答案。没有使用任何新的史料。&br&&br&&br&&br&—————————————————————————&br&&br&蒋介石接见学生是真的。(详情见 豆子)&br&学生没参军也是真的。(详情见 豆子)&br&但是豆子的答案里用的语言有严重的问题。&br&&br&如果@豆子能拿出史实证明蒋介石让他们参军就是让他们去前线抗日。那么豆子的表述没有任何问题。&br&&br&&br&&blockquote&事情发生在日,数千名学生到南京请愿,要求见蒋介石,&b&要求政府出兵&/b&,这件事,见于《蒋介石日记》:&/blockquot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859ab3af29d90af7d2d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以上引自豆子的答案。&br&&b&注意学生请愿的要求是敦促政府出兵抗日。&br&注意学生请愿的要求是敦促政府出兵抗日。&br&注意学生请愿的要求是敦促政府出兵抗日。&/b&&br&&br&注意时间1931年。蒋介石和他们说让他们加入义勇军。&br&那么这个义勇军是去前线抗日的吗?诸位?&br&于是学生不满而走。&br&在豆子举出的共产党的史料里是这么表述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34aa10a30d99c60a3c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br&最后狡诈的提出。&br&注意看豆子划线后面的那段话。&br&注意看豆子划线后面的那段话。&br&注意看豆子划线后面的那段话。&br&&br&共产党对此是什么看法应该很明显了吧。&br&那么我再问一次,蒋介石让学生参军是为了让学生去抗日吗?&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3fdddbe309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figure&&br&那这个段子里的入伍当兵参加抗日何来之有?&br&&br&&blockquote&&b&只是,学生为何全部回去继续上学,为何不去前线抗日,&/b&却有不同的说法,任人打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当时学生回校以后,国民政府的确给各校分发了五千步枪(《申报》日第九版),后由抗日名将马占山组织训练学生兵(《申报》日第四版)。然而学生兵对抗日真是没多大作用,分发出去的枪支也是从作战部队里挤出来的,颇有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况味。学生历来是一个冲动而富有激情的群体,自然会带来社会的变革,但正是因为这个,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兼或其他政党,都很愿意让他们冲在最前线,并左右政治。革命胜利前要好好利用,革命胜利后要好生打压。&/blockquote&&br&以上均引自豆子答案。&br&&br&&br&豆子却问学生为何不去前线抗日?&br&我跟那头熊一样的想大叫一声 啊~~&br&你确定蒋介石给他们的选项里有&b&前线抗日&/b&这一条?再让我们回到开头。&br&学生请愿的目的是什么?&br&是什么?&br&&br&那个段子里的事情是发生了的,表述是错误的。&b&参军不等于前线抗日&/b&。这种偷换概念的做法,在史学里面叫什么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这样不对。
因为是用手机回答的,所以排版很差。因为反驳的对象是豆子,所以答案比较绕,用词比较委婉(没有完全掌握意思的词都不敢用,比如春秋笔法)。 总结一下答案就是我希望豆子能修改他答案中的四个字。把为何不去前线抗日修改为为何不去参军。仅此而已。 我用的…
那不一定,历史上许多香火不断,甚至让皇帝都吓尿的神灵,往往其来源都很乌龙。&br&&br&六朝时期最著名的神仙钟山之神蒋子文,其生前籍籍无名,也没有什么资料说他喜好神仙方术修炼过,也没吃过什么仙丹,据说只是汉朝末年的秣陵县尉而已,由于在讨伐贼匪时不幸横死,被当地百姓就当神灵祭拜了,慢慢就变成了当地的土地神。&br&等到东吴时期,孙权这家伙整天做噩梦,梦见土地爷蒋子文吓唬他,梦里的事也经常会灵验,然后孙权赶紧册封蒋子文为钟山之神。不过这很可能是孙权自导自演,就为了让当地百姓知道,自己割据江东不是私心,而是土地爷蒋子文传达的天意而已。&br&经过孙吴一朝的炒作后,这个被普通盗贼整死的小县尉越来越神,后来甚至成了南朝的护国神。每次大规模出征,南朝的皇帝都要祭祀蒋子文。淝水之战时甚至多次显灵帮南朝军队对付前秦,让南朝的士兵以为自己在打封神演义有大神仙襄助而士气大振。就连信佛教虔诚到气死阿育王的梁武帝都没有忘记,虔诚地供奉着这位大神。&br&六朝结束后,可谓是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个小县尉该下岗了吧。没有,因为六朝的人气积累,这家伙被越炒作越高,最后成了十殿阎君里的秦广王。&br&有这样的榜样,还修啥仙呢,修炼千年不及失手横死啊。&br&&br&还有汉朝很流行的城阳王庙,城阳王是汉朝宗室,生前还的确非常牛逼,在铲除吕氏时期了很大的作用。城阳王子孙众多,就到处给丫修庙。到了汉末,城阳王也俨然是一位大神了。&br&曹操在收编青州军时,这些原本是黄巾党的家伙就因为有一条而对曹操非常认同,那就是曹操喜欢捣毁淫祠。而黄巾党则认为“中黄太乙”是宇宙唯一的真神,也喜欢捣毁淫祠。所以本意是扫除迷信广布教化而捣毁四处城阳王庙的曹操被黄巾党视为信仰中黄太乙的同类,轻易在战败后被曹操收编。&br&修啥仙呢,当个宗室,叮嘱子孙给自己多修庙就行了。&br&&br&唐朝时很流行的大神泰山神、华山神被冠上了各种来源,反正都是些很普通的凡人,生前稍微做了点好事横死就是神了,到底是谁也是各有说法,反正都不是修炼出来的。就连他们的二世祖,尼玛也是神。&br&唐人笔记中的泰山三郎、华山三郎就是这类二世祖,而且这两位三郎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br&《太平广记》里这两位公子的劣迹有许多。&br&有泰山三郎强抢民女,曾被明崇俨(没错,就是那个有关武则天的电视剧里常出现的帅哥书生兼阴阳先生)画符给驱逐了的。&br&还有泰山三郎晚上鬼奸后梁猛将葛从周的儿媳妇,弄得葛从周一家毫无办法的……&br&华山三郎更坏,强抢民女,被北海神惩罚屡教不改。&br&华山三郎还欺软怕硬,夜里召唤鬼兵准备去抢阳间的美女,结果被人大喊说华州刺史崔敏殻在这里牛鬼蛇神别胡来。然后华山三郎就尿了,召唤的大批鬼兵和三郎一起就这么消失了。&br&三郎神自古就有,不过在唐朝却变成这幅德行,大约跟唐玄宗小名叫“三郎”有关,老百姓都喜欢抹黑领袖嘛。&br&眼看都成这幅形象了,结果人家泰山三郎最后还被封为“炳灵公”……&br&修炼啥啊,有个稀里糊涂横死变成神的爹就够了。&br&&br&宋朝时又流行二郎神。&br&据说二郎神最初是个带着一条狗的氐族神祇,其形象大约就是个放羊的野人,也没名字,只有个姓,姓杨,就是氐族最高贵的一个姓氏。&br&后来随着氐人融入巴蜀,就有人把李冰的儿子和二郎神联系在一起了,不过弄得很牵强,因为民间的二郎神是姓杨。&br&在宋朝大兴李冰儿子是二郎神的时候,又出现了赵二郎,反正众说纷纭。但最后弄来弄去,二郎神的名字竟被定为“杨戬”……&br&没错,就是宋徽宗时期那个老奸臣杨戬……&br&为毛是他的名字?&br&因为二郎神本就是姓杨,而宋朝时二郎神信仰非常流行,其庙宇财产丰厚多数都跟大地主无异,二郎神过生日的时候,信徒都需要给庙里供奉土地,否则不配当信徒……时人就戏谑说这杨二郎明明就是杨戬,都是刮地皮的狠人嘛……&br&然后以讹传讹,二郎神就叫杨戬了。&br&尼玛修啥仙,当贪官刮地皮一样成仙……&br&&br&明朝时又流行妈祖。&br&妈祖的故事大伙也知道。&br&修啥仙啊,当普通的热心肠女渔民就行了。
那不一定,历史上许多香火不断,甚至让皇帝都吓尿的神灵,往往其来源都很乌龙。 六朝时期最著名的神仙钟山之神蒋子文,其生前籍籍无名,也没有什么资料说他喜好神仙方术修炼过,也没吃过什么仙丹,据说只是汉朝末年的秣陵县尉而已,由于在讨伐贼匪时不幸横…
先把时间转到1984年8月,那时红旗轿车因耗能高、性能不可靠,经国务院决定停产。于是解决国内公务用车需求的担子就落在了一汽肩上。当时一汽首先想到的是和日本汽车厂合作,但是各家日系厂商都只打算销售而不国产,于是一汽只有把目光转向欧洲和美洲。当时的一汽主要考虑的车型有两个:奔驰的W123(第四代E-Class),道奇600。W123在当时算是很成功的汽车,无论在设计上还是质量以及销量,都处于顶尖水平,一汽想要把它国产的意愿也很大,另外一点是一汽以及国家一直想要重新改进红旗,而“奔驰轿车是世界名牌车,车身宽、马力大,而且车身外形与“红旗”外形极其相近,只要将前部、尾部稍加改动就可实现国家领导人意图。”这也让红旗的复活有了一丝希望,于是在1984年底,中德双方在北京进行了第三次谈判,此次谈判形成了意向书。整个工程分三期进行,采取技贸结合方式,车型选定奔驰123系列200型、230E和加长型三种,SKD、CKD组装1000台,一期使用奔驰商标,同意在车身侧面加上“长春制造”标志。二期德方将提供400套冲模,待德方售后服务3-4年后再提供余下175套冲模,同时,带来了奔驰老设计专家改造“红旗”的5种外形效果图,并商议了利用奔驰长轴距轿车改造红旗方案的细节。日,一汽与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签订了CKD组装奔驰轿车的合同,生产了828辆各种型号的奔驰车。但利用奔驰轿车改造红旗的方案一直争议到1986年,终因上层意见不一致而搁浅。于是奔驰的国产化就以失败告终。目光再转向克莱斯勒,当时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在墨西哥有一条70年代石油危机时从大众引进的488发动机的生产线,年产30万台,危机过后已经闲置。一汽的厂长耿昭杰亲自飞到墨西哥去看,它的产品既能装在轻型卡车上,也能装在轿车上,十分满意,当即拍板买下这条生产线。1987年5月,一汽得知克莱斯勒还有一条道奇600轿车生产线也正准备淘汰,这款车用的正是488发动机。一汽设想把这条生产线一并买下,经过开发,再造“红旗”。可是克莱斯勒的傲慢以及自大让一汽吃了一个闭门羹,在双方的谈判过程中,克莱斯勒“仅仅”派出了一个亚太区代表来负责谈判,并且将生产线的转让价提高了数倍。当时的一汽也处于一个发展期,资金十分不充裕,面对克莱斯勒的漫天要价,一汽也很无奈。到了87年的10月,当时大众集团的董事长哈恩来到中国考察,“顺道”考察了一汽,结果被一汽的规模所震惊,援引他本人的话来说:“上帝,我怎么没有早一点发现中国有如此大的汽车厂。”随后哈恩当即便就提议将奥迪100放到中国国产。奥迪100(C3)即是奥迪A6的前身,诞生于1982年,当时在德国汽车市场上,奥迪100可谓是明星车型,0.3的超低风阻,直列5缸涡轮增压等等技术都让奥迪100成为了明星车型。当一汽听到哈恩这个提议时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但问题在于,之前一汽已经引进了克莱斯勒的488发动机的生产线,如果要在引进奥迪100的话,那条488发动机的生产线就只有荒废了,当时一汽的厂长耿邵杰确灵机一动,当即向哈恩提出了将克莱斯勒488发动机装在奥迪100上的这个想法。虽然在当时没有任何一家的汽车制造商有此先例,但是哈恩还是答应了耿邵杰的要求,并承诺在4星期后打造出一辆装有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的奥迪100。于是4星期后,一汽一行人就前往了位于沃尔夫斯堡的奥迪总部。德国人的效率和诚意让一汽人大吃一惊:一辆经过改装,安装着2·2升克莱斯勒488发动机的奥迪100就在一汽人面前,连一汽厂标都镶轿车的前脸上。只是488发动机比较高,发动机机罩的前面鼓起来一块,就像747飞机的机头一样。试车是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的,最高车速达每小时205公里,各种性能都很令人满意。一汽与奥迪当即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而此时的克莱斯勒才如梦初醒,可惜为时已晚,奥迪就这样登上了中国市场。根据一汽与大众1988年签署的技术转让协议,一汽以许可证和CKD组装方式生产奥迪100,期限为6年;在此期间,奥迪派技术、管理人员协助一汽控制质量,提高国产化率,逐步降低进口零部件比例。1988年到1997年,一汽生产奥迪100轿车10万辆、“小红旗”2.3万辆,国产化率分别达到82%和93%;10年间销售收入达到311亿元,实现利税66亿元,相当于6.25亿元人民币总投资的10倍。在当时,由于奥迪100是唯一的国产高档车,而且中国想要迫切的摆脱公车全靠进口的局面,于是大量的奥迪100便开始在机关普及,据了解当时只有正厅及以上官员才有资格能座奥迪100,而正厅以下的便只能选择“小红旗”了,从此以后奥迪100便被视为公车的代表,作为奥迪100的继任奥迪A6也自然成为公车。&br&谢谢&a href=&//www.zhihu.com/people/2f7f408be6cc2de376558& data-hash=&2f7f408be6cc2de37655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2f7f408be6cc2de376558&&@左肩神&/a& 指出,本回答部分来自&b&《&/b&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
先把时间转到1984年8月,那时红旗轿车因耗能高、性能不可靠,经国务院决定停产。于是解决国内公务用车需求的担子就落在了一汽肩上。当时一汽首先想到的是和日本汽车厂合作,但是各家日系厂商都只打算销售而不国产,于是一汽只有把目光转向欧洲和美洲。当时…
&p&【关于意大利军的一些辟谣】&br&[ 转自铁血社区 铁血论坛 铁血社区 ]&br&&br&谣言一: 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让联合国大为震惊。&br&&br&事实:联合国成立于二战之后的1945年。二战意大利军队的伙食是特别差的,阿拉曼战役的时候,德军把意大利人吃的午餐肉罐头叫做“墨索里尼的屁股”,因为这罐头太难吃了,德军还把意大利人吃的压缩饼干叫做“水泥块”,因为这压缩饼干硬的就像水泥块,说明书上说饼干要用水泡成糊吃,可是地处沙漠的阿拉曼哪来这么多水,大家只能干嚼水泥块。&br&&br&&br&谣言二:意大利抓到的俘虏每天都能吃豪华套餐……一个英军飞行员被意大利抓获,投入了俘虏集中营。当天晚上,他在监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那是从前菜开始到通心粉和肉食,连最后的水果和红酒都配备齐全,豪华到不自然的料理。&br&“这就是所谓最后的晚餐吗……”&br&第二天早上,一个看起来阶级很高的将校出现在他面前:“昨天我们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给身为将校的阁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这绝对不是有意虐待俘虏,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那位出错的看守吗?”&br&&br&事实:这位飞行员是英国的一位皇室成员,其他飞行员可不是这个待遇,否则大部分意大利官兵会把自己关起来。&br&(注:英文维基并没有摘录这件事,所以事实有待商榷,希望有专业人士解答)&br&&br&&br&谣言三:5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br&丘吉尔打电话询问英军司令奥金莱克俘虏多少意大利的时候,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说:“数不清,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br&&br&事实:阿拉曼战役失利后,隆美尔决定撤退,并夺走意大利的淡水和油料补给,意大利人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步行在沙漠地区撤退,很多士兵要么被拥有机械化优势的英军追兵消灭,要么就是因为缺水被活活渴死,最后4的意大利师向英军投降。顺便提一下,当年波斯王远征利比亚沙漠,就在这地方因为缺水渴死3万人。&br&&br&&br&&br&谣言四: 德军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大利的救援请求,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当他们与意大利会合的时候,发现对方正用宝贵的水煮通心粉……&br&&br&事实:这个地方就是阿拉曼,意大利军队在此抵抗英国军队蒙哥马利集团军主力的猛攻,意大利彻底战败了,所有士兵都要步行撤到200公里以外,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个意大利将军,将军知道意大利的淡水和油料补给被德国人抢走了,他没能力把部队撤回来,回去后墨索里尼会枪毙他的,他要和他的勤务兵一起死在战场,最后一战前,将军说:“孩子们,我想我们可以吃一点家乡的通心粉.”………….&br&&br&&br&谣言五:跟同盟国宣战了之后才开始想作战计划…偷袭投降前的法国还被打回来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br&&br&事实:即使是墨索里尼在欧洲问题上也本想坚持一贯的中立政策,因为希特勒压力胁迫参战,试问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军队除了本土防御计划之外为何要准备侵略计划?&br&法国佬一直以为他们的马奇诺防线会重演一战绞肉机的盛况,英国人也会为之流尽最后一滴血,经历过一战的名将贝当指挥当时法国最精锐的军队在法意边境戒备………贝当的军队成为维希政府的最后依靠。要不你以为希特勒为什么会让法国人保留那么一个政府?&br&&br&&br&当时意大利进攻的重点孚日要塞,是法国马奇诺防线上十分坚固的环节,孚日要塞还是一个建立在地形险峻孚日山脉上的要塞,进攻这样一个建立在崇山峻岭上的要塞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别忘了德国人是绕过去的马奇诺防线,不是正面突破。大家在看看德国人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表现吧,就知道从正面突破一座要塞是多困难,一战时俄国人就意识到现代战争中要塞的作用已经不如从前了,于是打算把要塞改成军营,德军攻打布列斯特要塞时,俄国人已经把要塞的火力点和炮台拆的差不多了,但是德军为了攻克这做防护能力薄弱的要塞,仍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br&&br&&br&谣言六:意大利有一次找不到适合放置炸药的仓库,便心想教堂不会遭到敌军的空袭而将100吨以上的炸药堆到了城市中间的圣纳扎罗教堂。结果教会尖塔被雷劈中……城市因大爆炸而瞬间炸飞了五分之一…&br&&br&事实:即使在现代战争中,将武器库隐藏在宗教建筑中不仍是虽然有失道义但合理的办法吗?海湾战争中伊拉克钢筋混水泥的机库抵挡不住美军穿地炸弹,伊拉克把战机拖出机库,安放到清真寺中,躲过了不少美军轰炸。爆炸当天没有打雷,爆炸原因是在于盟军飞机误炸。&br&&br&&br&&br&谣言七:为了外贸的资金来源,意大利会将连自己空军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装置卖给外国甚至敌国……&br&某种战斗机在设计时曾经采用过密闭机舱的先进设计,然而由于有飞行员抱怨说“感觉不到风的气息”而恢复了开放式的设计。因此,直到二战最后意大利也没有开发出高速战斗机……&br&&br&事实:当时意大利的尖端工业能力很差,连坦克电台都无法量产,大规模加工密封机舱的能力也没有,虽然率先研发,但无法大规模列装投入作战,当空军司令痛苦的向飞行员们通报这个消息们时,小伙子淡然的开玩笑说:“没关系,将军,我们更喜欢风的气息……….”&br&&br&&br&谣言八:枪枝设计师为了保持战场清洁,而发明了可以把弹壳塞回弹鼓的机枪……(意大利摇白旗:我爱环保!!)&br&&br&事实:那是意大利布瑞达(Breda)M37式重机枪,又称Breda M-1937。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机枪,使用20发弹板供弹,与哈其开斯等其他弹板供弹式机枪不同的是:M37发射过的弹壳并不直接抛出枪外,而是抽出膛后重新卡在弹板上。此枪是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得心应手的一种重机枪。二战结束以后,意大利军队在较长一段时间仍继续使用M37布瑞达重机枪和8mm布瑞达步枪弹。布瑞达重机枪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弹壳可以塞回弹鼓的机枪,枪管温度更稳定,射击速率更快,作战效率极高。&br&&br&&br&谣言九: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惟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br&西西里战役,美军投放“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并获得安全。&br&就在第二天清晨,一批意大利人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60 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br&美军登陆意大利,与意大利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减弱了攻击力度。一次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这场战斗被德军侦察机发现,感慨地说:“厉害!意大利人制止了美军的攻势!”(神啊) 之后德国的增援部队到达,开始了一场真正的激战。&br&&br&事实:意大利国王此时已经宣布加入盟国,只是军队还没脱离接触,所以美军向意大利人投放“炮弹传单”;之后发生的激战,不过是法西斯德国和忠于国王政府的意大利军队在激战,说1943年盟军攻到意大利家时,迎战的是德军,这是因为意大利国王宣布解除墨索里尼职务后,希特勒派军队救出墨索里尼,并占领意大利北部山区布防,节节抵抗盟军。&br&&br&&br&谣言十: 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命名的潜水艇在与英国一艘武装渔船的对决中失败,并被对方捕获。开始时“伽利略”号对对方发起攻击,却被连照明瞄准器都没有配备的渔船(注意:是渔船!)连续命中,最终因舰长受伤而投降。&br&&br&事实:伽利略号潜水艇在一次世界大战前下水,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迅速投靠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意大利会攻击英国盟友的渔船吗?&br&&br&&br&谣言十一: 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杯具,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br&&br&事实:托卜鲁克是英军在北非重要战略要点,被意大利围困后孤立无援,巴尔博元帅喜好亲赴前线观察布置战线,行程被间谍获知,英国皇家空军为了突破意大利完善的高射炮阵地大规模空降物资趁此机会出动,彪悍的巴尔博元帅在座机上下令无差别开火,九个月后,物资告罄的托卜鲁克陷落,成就了隆美尔的元帅军衔。&br&(注:@vagus在英文维基查到巴尔博元帅的确是被意大利军队高射炮击落的,特此说明)&br&&br&谣言十二: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br&&br&事实:他们的盟军,意大利共产党游击队,后来吊死过墨索里尼,实力可见一般了吧?意大利共产党实力直到冷战初期仍是实际上的意大利第一大党。&br&意大利游击队在二战中还是很活跃的,德军经常被意大利游击队打的满地找牙,1944年夏,武装党卫军SS16“全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在意大利北部对左翼游击队“加里波地旅”、“红星旅”展开血腥镇压,如果实在找不到游击队,就拿当地居民出气,通常是将他们指认为游击队而大肆枪杀。&br&当年8月11日,该师一部在圣安娜地区执行反游击战时,因找不到游击队,而把怒火发泄在当地平民身上,枪杀了100多名平民,连还在吃奶的婴儿也不放过。&br&为此该师不少士兵获得了反游击战勋章,战后国际法庭判定任何获得这枚勋章的士兵都被定为战争罪犯。但是在战后的西德和德国统一后的联邦德国政府,这种大屠杀而颁发的专门勋章又“合法”了,联邦政府还向不少参加过大屠杀的德国老兵,重新颁发的勋章,只不过新的勋章去掉了上面的纳粹鹰徽罢了。&br&&br&&br&谣言十三: 英国海军的旧式双翼战斗机攻击了塔兰托湾的意大利舰队,结果意大利舰队一艘战舰沉没,两艘战舰中度受损。而英军完全没有遭到任何损失。&br&&br&事实:英国人间谍了解了意大利在塔兰托湾防御部署的情况,英国人从情报得知的意大利防空力量薄弱,才派出航母舰队奇袭塔兰托。这些旧式双翼战斗机后面可是有一整个航母舰队做靠山。英军完全没有遭到任何损失也是错的,两架“箭鱼”式飞机被击落,一名飞行员被击毙,其余被俘。&br&&br&&br&谣言十四:1942年12月 苏联&br&意大利在顿河河畔遭到苏军攻击,立刻放弃了所有装备撤退。而在11月时遭受同样攻击且装备落后的罗马尼亚军队则坚持战斗了数天。 并且,10月时罗马尼亚军曾提出过趁苏军攻势停顿时主动出击的提案,但因为补给上的问题最终没有实行。而意大利军从来没有提出过如此具有建设性的提议。&br&&br&事实: 日,防守斯大林格勒优势苏军向外围猛攻,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防线被摧毁后,意大利军队面对4倍于自己的敌军开始后撤!整整苦战了一个月才冲出顿河“口袋”,随后到达了死亡谷(估计是意大利人自己说的名字)首次碰到在包围圈中的苏联军队,因为意大利军队的补给有很重大的问题,而德国自己的部队都还补给不够,德军还征用了一支意大利车队给自己运输补给,导致意大利军队弹药严重紧缺!最后远征军中的前锋部队“都灵”步兵师奋不顾身冲向敌人据点内徒手肉搏最后在Chertkovo打开一条缺口,直到撤出包围圈总计损失了26000人!&br&这场战役除了德军第六集团军被包围以外,所有德军跑在意大利军队前面。我个人认为罗马尼亚军队提出过最有建设性的提议是全军投降。&br&&br&&br&&br&大家相信这些谣言的原因无非就是意大利打个埃塞俄比亚都要用吃奶的劲,打个希腊死活打不下来。&br&但是其中的原因大家可能都不了解,首先大家把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情况都搞错了,意大利一共有两次入侵埃塞俄比亚,第一次发生的时间还在19世纪,当时意大利热兵器还停留在燧发枪水平,意大利还错误地选择了雨季作战,雨季对意大利人用的燧发枪就是个噩梦,当年中国的三元里抗英也是发生在雨夜的,加上指挥上的严重失误,战败在所难免。我记得也就是这个时候,世界上最强大日不落帝国——英国,在 1839—1919年间三次入侵阿富汗,结果战争以阿富汗胜利而告终。 英军在向贾拉拉巴德撤退的时候,英国1.6万人的部队除了,一名军医侥幸逃生外,其余全军覆没,小国家实力是不容藐视的。&br&&br&意大利第二次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埃塞俄比亚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埃塞俄比亚花费巨资从西方购买了大量枪械,还从瑞典雇佣了教官,埃塞俄比亚禁卫军就是瑞典教官手把手教出来的的精锐,他们连身上穿的军装和脚上的军靴都是从国外买的。&br&&br&更坑爹的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时候,他们伟大的德国盟友,却向埃塞尔比亚提供了一万条步枪,一千万发子弹,60门以上的火炮,3架飞机,其中还不包括德国的后续援助。德国盟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意大利深陷埃塞俄比亚战争泥潭,减少对欧洲事物的干预。&br&&br&我好像记得,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向苏联提供大量军事援助,不少德粉还在叫嚷嚷,如果没有英美援助德军早就打败苏联了。&br&&br&意大利人在埃塞俄比亚用毒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年小日本在中国不是连对付小小游击队都要用毒气,连贺龙元帅都中过小日本的毒气,难道使用毒气就说明小日本的战斗力是很菜的,那么抗战还用打八年吗?埃塞俄比亚最后是靠英国的出兵才复国的。&br&&br&入侵希腊的失败和墨索里尼的错误指挥有很大关系,当时意大利统帅部的资深军官,就明白希腊正处季节交换,要给作战部队准备两套不同季节的军装;希腊的山地地形容易设伏,携带重武器的军队行军困难,部队不宜迅速推进;在阿尔巴尼亚的登陆点水太浅,不适宜登陆作战,应该另选他处。结果墨索里尼在做他雅典阅兵的美梦,毫不理会下级的意见,不顾现实要求部队快速推进,荒诞地认为希腊一定会被人多势众的意大利吓坏了,然后向意大利宣布投降,如此荒唐的指挥哪有不败之理……&br&&br&纵观整个二战墨索里尼真是个军事庸才,二战开战的时候意大利是仓促上阵,很多该储备的战略物质都没有储备好,石油储备量连一个月的量都不到。武器多是为了国土防御研发的,例如坦克,意大利的坦克之所以要设计的这么轻,是因为它是用来国土防御的,轻型坦克更能适应意大利的山地地形。结果北非一开战,意大利轻型坦克防护力火力弱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意大利坦克纷纷被英军坦克击毁,用步兵兵团吧,可是步兵兵团在旷野上根本就不是坦克兵团的对手,最后叫来了德国坦克才守住防线避免溃败,怪不得墨索里尼会这么遭意大利老百姓痛恨。&br&&br&---------------------------------------------------------------------------------------------------------------------------&br&&br&我贴这篇文章出来不是说要打脸,而是看到很多人对意大利军队有一些误解,所以出来说明一些情况而已。&br&&br&总的来说,这篇辟谣应该是真的。至于文中可能的疏漏,因为这不是我写的,所以我也不好改。如果有谁能指出其中的错误,可以把事实根据和修改建议写到评论里,我来修改一下。&br&&br&--------------------------------------------------------------------------------------------------------------------------------------------&br&&br&&b&有很多人质疑这篇辟谣文的真假,这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我很欢迎。就像前文所说,如果这篇文章有哪些错误之处,可以在评论里写出事实根据和修改建议,我修改一下。&/b&&br&&br&但我希望&b&无意义的质疑能少一些,有证据的批判能多一些。&/b&&br&&br&例如“你这篇文章一看就是假的/你这是钓鱼文/你被骗了/事实不是这样的等等&,这些&b&没有论据,只有观点的话就是无意义的质疑,&/b&而像“根据XX书/XX文章提到的,第XX条有问题。“这样&b&有论据,并且论据比较可靠的话才是批判,才是大多数作者想要看到和听到的。&/b&&br&&br&&br&&b&事实上质疑每个人都会,上下嘴皮子一张一碰,质疑轻轻松松地就出来了,但这样的质疑不仅浪费作者的时间,也浪费读者自己的时间。&/b&&br&&b&&br&PS.&/b&其实辟谣文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揭露事实真相,也包括告诉人们不要简单地认定某些东西就是错的,某些东西就是对的。&br&&br&&b&所有的“谣言”未必都是错的,所有的“辟谣”也未必都是对的,如果只是根据一篇文章就轻易地改变看法,那未免有些不合适。最重要的是自己去思考,去求证,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事实真相。&/b&&/p&
【关于意大利军的一些辟谣】 [ 转自铁血社区 铁血论坛 铁血社区 ] 谣言一: 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事实:联合国成立于二战之后的1945年。二战意大利军队的伙食…
应广大朋友要求在这贴上&br&
【多图预警】&br&
【手机党慎重】&br&
【月底了小心流量】&br&&br&小时候喜欢历史就是从喜欢古装剧开始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拨开重重迷雾才发现影视电视剧的道具各种坑爹,坑姥爷。&br&
不说别的,就说张艺谋拍的那个&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3%E6%25BB%25A1%25E5%259F%258E%25E5%25B0%25BD%25E5%25B8%25A6%25E9%25BB%%E7%%25E3%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满城尽带黄金甲》&/a&坑爹程度,直接爆表。他如果拍舞台剧咱肯定闭嘴,但他拍的是电影。还好几亿呢,就把道具搞成这个样。当是春晚群舞还是朝鲜《阿里郎》人多就是震撼,在咱眼里最多也就算广播体操。&br&
竟还动用解放军那么多资源,画蛇添足跑那么整齐。直接整国庆阅兵式呗,好了废话不多直接上图。&br&
说铁甲前先看一下先秦的皮甲。&br&
都知道什么玩意都讲究个历史传承问题,大到国家如新中国传承的是民国的烂摊子,民国传承的是大清国的版图。而大清承自大明还把自己娘家满洲和蒙古一起当嫁妆嫁了过来,嫁过来以后又开疆辟土开辟了新疆。&br&
那铁甲的形制传承自什么呢,呵呵当然是皮甲,中国的铁甲都是由皮甲演变而来,而在先秦的皮甲之中,,就已经可以看出未来铁甲的影子。&br&
看《麦田》里的秦锐卒铠甲。&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8bb2dc9deea9dca4862fcd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8bb2dc9deea9dca4862fcd_r.jpg&&&/figure&&br&&br&上一张不是很清楚看这一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5954ecaa696de843cf48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5954ecaa696de843cf48a_r.jpg&&&/figure&这一张电影上说是赵国的铠甲,但除了颜色不同款式跟秦兵马俑]差不多,就当也是秦甲吧。而且他的头盔就是秦军头盔的样式。&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23bedbf01d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23bedbf01d9_r.jpg&&&/figure&注意战车上戴头盔的御手,他头上戴的头盔很好地弥补了扎甲的缺点,上下有缝。头盔上下之间的甲片遮掩住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ea47e4015abf3856d38fcf6ef6ce2d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ea47e4015abf3856d38fcf6ef6ce2dd_r.jpg&&&/figure&先上图&br&取自《成吉思汗十勇士传奇》&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c536a5754ac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c536a5754acc_r.jpg&&&/figure&
这身蒙古扎甲,横向铁片密密麻麻叠加,只是上下甲片之间的缝隙有突破口。就是由上图的皮甲演变而来。这样的铠甲是中国历朝历代铁甲里边,炮灰小卒的必备装备。&br&
电影《赤壁》是我看到的复原古代铠甲最好的电影,(虽然表现的是汉初的铠甲)从电影里不仅能看出主人公的等级而且非常古朴漂亮。&br&
先上几张汉代小卒和精骑的扎甲图片。&br&取自《赤壁》电影&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cb1cff6fe37a6f47acea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cb1cff6fe37a6f47acea_r.jpg&&&/figure&从这张骑兵的照片,也可以看出。汉随秦制,头盔的样式跟楼上《麦田》的赵国头盔有传承关系,一直到南宋金国的铁浮屠头盔式样,骑兵的样式都是如此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891ffdedc54d72a46fce30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891ffdedc54d72a46fce30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00bff9c205bc_b.jpg& data-rawwidth=&1001&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00bff9c205bc_r.jpg&&&/figure&&br&
上面说过,《赤壁》里通过角色们穿的铠甲可以看出等级。就是通过它们身上的鱼鳞甲,扎甲其实跟同时代的鱼鳞甲相比,其实是有炮灰属性的。&br&
为什么说扎甲是炮灰必备呢,因为扎甲甲片上下之间的连接防护不给力,对于大量使用弓箭的中国古代,这身装备相对于同时代的鱼鳞甲而言,是很没安全感的。&br&
下面咱们就说鱼鳞甲&br&
上一张&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7%25A7%25A6%25E5%25A7%258B%25E7%259A%%%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秦始皇陵&/a&出土的鱼鳞甲图片&br&
上图。秦代鱼鳞甲(或称半悬挂式扎甲)&br&上半部肋骨条部位硬扎,肚皮部位为了弯腰等动作灵活,用绳子悬挂式软扎。&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ad6a1f8f16_b.jpg& data-rawwidth=&475&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ad6a1f8f16_r.jpg&&&/figure&电影《赤壁》里关于鱼鳞甲都是大BOSS级的人物才可以穿戴的,例如曹操,刘备和孙权。还有一个穿鱼鳞甲的是关二爷谁让人家跟刘备是兄弟呢,也跟着沾光。&br&上图&br&取自《赤壁》&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94bba4bcc92d2f025ae2e9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94bba4bcc92d2f025ae2e9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cc90dcac0aeb06c95755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cc90dcac0aeb06c95755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d9e18ded237e1f1b3b15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d9e18ded237e1f1b3b15_r.jpg&&&/figure&
关二爷这身装备还是很流弊的,但他身边这把朴刀我是怎么看怎么碍眼。终究不是真的历史剧,哎也就这样吧。其实真正的古代战场上南方步战还好说,北方的马战根本不能用长柄的朴刀或是青龙偃月刀刀。因为在马上根本甩不开,用长槊和白杆枪还好说。都是一击而走,你玩青龙偃月刀甩一下子,正好就有空门露给敌人。找死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abd8bbea31e99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abd8bbea31e99_r.jpg&&&/figure&除大BOSS以外,即使是周瑜这样的特高级打工仔,也只能用用扎甲和鱼鳞甲的混搭品。更不用说路人甲乙丙丁那些高级的打工仔。&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6efd2d0754cbb4fb53337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6efd2d0754cbb4fb53337_r.jpg&&&/figure&
最扎眼的就是赵云,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用不怎么高贵的锁子甲。挺穿越的,但职位太低,找存在感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58d551cd5be51e5fca06bc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58d551cd5be51e5fca06bce_r.jpg&&&/figure&曹操身边的高级打工仔&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e015cacdb3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e015cacdb3_r.jpg&&&/figure&孙权这一边的都一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348ed6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348ed65_r.jpg&&&/figur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25B1%25BC%25E9%25B3%259E%25E7%%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鱼鳞甲&/a&补充的是扎甲上下甲片之间的缝隙。鱼鳞甲上侧固定下侧悬摆可以有效防范弓箭从空中抛射和平射。&br&
但却也有漏洞,防范不了从下往上的攻击。这样的情况在攻城战的时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如果敌人没节操的从城下往上射即使穿着&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25B1%25BC%25E9%25B3%259E%25E7%%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鱼鳞甲&/a&,防护也有漏洞。想象一下到菜市场买鱼,卖鱼的处理鱼鳞的手法。&br&
所以为了不被刮鱼鳞,中国铁甲的终极BOSS出场了。铁铠中的贵族,山文铠。&br&
遗憾的是山文铠至今已经失传了,即使有复原也不知对不对。&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3%E5%25A4%25A7%25E6%E5%258A%25AB%25E3%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明劫》&/a&的导演是很有节操的,里面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E4%25BB%25A3%25E6%259C%258D%25E9%25A5%25B0%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明代服饰&/a&是我看的影视剧里关于明代服饰考据最靠谱的一个。但无奈经费有限,所以.....&br&
咱说的是铠甲, &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3%E5%25A4%25A7%25E6%E5%258A%25AB%25E3%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明劫》&/a&里的山文铠。虽然外形看起来很像,但山文铠是铁甲,而且是一个摞一个叠加在一起的,而不是剧照里的拼接式的。具体的山文铠制作方法,好像已经失传了。&br&
先上图&br&
取自&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3%E5%25A4%25A7%25E6%E5%258A%25AB%25E3%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明劫》&/a&&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8ebb360ac403d6fd0c75c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8ebb360ac403d6fd0c75c9_r.jpg&&&/figure&&br&甲片之间的感觉上,应该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28db8adfd77d5c4bc0f55d5b703a6e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28db8adfd77d5c4bc0f55d5b703a6ec_r.jpg&&&/figure&
宋时的山文铠是这样的。这张图手里的兵器不合理,一是枪杆它用了不锈钢。抢走如龙说的就是枪杆的韧性,如果用白杆枪就好了。唐以前世家子弟都爱用槊,槊杆的讲究下面跟枪杆一样不过更高级先问在表。&br&
另一个兵器是单耳戟,单耳戟其实在真正的实战中就是鸡肋。所以后来就成为了装饰品,枪头两边的重量不一很容易影响到战斗力。而且这样的单耳戟单耳的固定也不好十分影响作战。&br&
不过这张图讲的主要是铠甲,就不要注意这些武器的细节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17c2e478f2db1381cafa857f1030a78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17c2e478f2db1381cafa857f1030a78_r.jpg&&&/figure&
真正的山文铠已经失传了,所以楼上的都是一些只防其型的至于真正的什么样谁也不清楚。只能从宋代的石雕找点灵感。&br&
这是楼上山文铠的细节&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33d392a2ea13399d0dbf6c3d109668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6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33d392a2ea13399d0dbf6c3d109668b_r.jpg&&&/figure&这是宋代石雕的山文铠&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fb383d9cac_b.jpg&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9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fb383d9cac_r.jpg&&&/figure&山文铠的局部细节,跟楼上防的还是有些不一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5df2eb39a202dc641f1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5df2eb39a202dc641f12_r.jpg&&&/figure&&br&
宋的时候石雕木雕泥塑神马的水平已经发展成熟,写实度很高跟&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C%25A7%25E6%25B4%25B2%25E6%E8%2589%25BA%25E5%25A4%258D%25E5%%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欧洲文艺复兴&/a&差不离,且意境和写实兼顾。不过悲剧南朝无马。。。。。所以就没有所以了。。。&br&
而且听说关于山文铠,明朝的时候好像已经失传了。&br&
额,也不知是不是真的。&br&&br&说说《画皮1》吧。&br&现在就扒一下《画皮1》里的铠甲。&br&《画皮1》里边的铠甲,&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E5%25AD%%%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锁子甲&/a&。看样是应该是明代的,有明一代&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4%25B9%259D%25E8%25BE%25B9%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九边&/a&的边军一般每人都至少备有两副铠甲。&br&一副铠甲是样子货,在军区检阅的时候穿出来摆一摆。而另一副则是真正打仗的时候穿起来防护的。&br&而&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E5%25AD%%%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锁子甲&/a&我知道的是,在元朝之前这东西在中原很少有。虽然唐的时候&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5%E8%E4%25BA%25BA%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吐蕃人&/a&喜欢穿锁子甲,但就是没在中原大规模装备过。&br&直到元以后才大规模普及,而明朝的时候这玩意好像是因为美观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检阅的时候不穿,只有真正打仗的时候才传出来防护。即使防护也穿在里边,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bb9c8f746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bb9c8f746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aa151f2fdff24c7dbe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aa151f2fdff24c7dbe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5d5cac50ab712e394ea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1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5d5cac50ab712e394ea_r.jpg&&&/figure&《画皮1》开场的那个野蛮部落,他们穿的铠甲。也是明朝时候大量普及的,一开始叫绵甲,后来随着棉花的大龄普及开始用棉布造甲叫&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e9fb2fab915df6f3cdc42adf7f4a168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e9fb2fab915df6f3cdc42adf7f4a168_r.jpg&&&/figure&
《画皮1》开场的那个野蛮部落,他们穿的铠甲。也是明朝时候大量普及的,一开始叫绵甲,后来随着棉花的大龄普及开始用棉布造甲叫&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一开始只是&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7%25A5%259E%25E6%259C%25BA%25E8%%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神机营&/a&才装备的,但随着火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部队也开始用这东西,听说浇了水以后可以防的住&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7%2581%25AB%25E6%259E%25AA%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火枪&/a&(防火枪基本不靠谱,因为无法操作浇水以后太沉了)。&br&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都以为只有女真或称为&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BB%25A1%25E6%25B4%25B2%25E5%2585%25AB%25E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满洲八旗&/a&才装备&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这其实是被电视剧给误导了。&br&
其实装备&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是从明朝中叶以后明军开始大量装备的,而一开始的女真是装备铁甲的。&br&
只有进行检阅的时候才穿上&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转两圈,跟前朝的明军&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4%25B9%259D%25E8%25BE%25B9%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九边&/a&士兵一个德行。&br&
明军的武器装备以&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4%25B8%%258E%%259C%259D%25E9%25B2%259C%25E6%E4%25BA%2589%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万历朝鲜战争&/a&为分界线,其实是有区别的。&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4%25B8%%258E%%259C%259D%25E9%25B2%259C%25E6%E4%25BA%2589%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万历朝鲜战争&/a&的时候,其实中国跟日本的武器有那么一丢丢是平分秋色的。当时西方的荷兰已经崛起,中国和日本在朝鲜战争的时候中国的资源足所以造大炮厉害,特别是弗朗机造嗨了。&br&
日本的鸟铳(或叫铁炮)也不差。&br&
这样一起互扔板砖的时候就有点大条,攻城战的时候中国有大炮我能把城攻得下来,但是进入城市巷战,人家日本鸟铳打得响中国人抱头鼠窜。&br&
野战就是另一个水平了,中国人用弗朗机,还有神机箭各种射,中国占优。&br&
所以朝鲜战争打完以后,明军鸟铳也开始普及。&br&
而鸟铳普及以后关于&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也开始大规模普及。&br&
明朝的&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128cb6e14_b.jpg& data-rawwidth=&325& data-rawheight=&6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5&&&/figur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A3%%%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棉甲&/a&的结构,有的棉甲里边会镶铁片。有的棉甲就不镶因为没必要了,反正热兵器兴起以后根本就防不住什么。穿上也就是职业装。后期的棉甲都是用来检阅的时候穿出来晾一晾,根本不具备使用价值。例如满清的八旗,明朝&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4%25B9%259D%25E8%25BE%25B9%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九边&/a&也这熊样。咱谁也不用说谁&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22d1dfdeba0accbe91a_b.jpg& data-rawwidth=&725&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22d1dfdeba0accbe91a_r.jpg&&&/figure&最威风的就数乾隆这身大阅铠了,纯摆设样子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a7eed53bcc33a8dc40b7_b.jpg& data-rawwidth=&878&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a7eed53bcc33a8dc40b7_r.jpg&&&/figure&八旗穿的这些也是,当年清朝的时候。八旗穿出来和现代穿出来其实目的都是一样一样滴。&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a3e0dc72ebc665c8222f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a3e0dc72ebc665c8222fe_r.jpg&&&/figure&
扒&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259F%25A9%25E5%259B%25BD%25E7%%25E5%25BD%25B1%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韩国电影&/a&《终极武器:弓》&br&
说实话这部&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259F%25A9%25E5%259B%25BD%25E7%%25E5%25BD%25B1%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韩国电影&/a&关于女真的语言,兵器,还有作战方式什么的都还算考据。&br&
但怎么说都是韩国人,咱肯定得挑出他点毛病来不是。而且他的铠甲也弄错了,咱就来挑挑错吧。&br&
废话先不说先上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9f7b46aaace5c2c530fa0e87b869d6a_b.jpg& data-rawwidth=&678&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9f7b46aaace5c2c530fa0e87b869d6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3f3c71cfef9a0f99d765c0f49cfba23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3f3c71cfef9a0f99d765c0f49cfba2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db8bbcb7e7a00ac0896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db8bbcb7e7a00ac0896_r.jpg&&&/figure&
这里开始扒,我楼上已经说了。女真刚崛起的时候他们都是穿铁甲的。&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5%258A%25AA%25E5%25B0%%E8%25B5%25A4%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努尔哈赤&/a&是&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6%259D%258E%25E6%E6%25A2%2581%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成梁&/a&养虎自保养出来的,类似于现在美国跟日本。&br&
肯定&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5%258A%25AA%25E5%25B0%%E8%25B5%25A4%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努尔哈赤&/a&的部队建制不完整,类似日本的海军自卫队就是反潜部队。&br&
直到&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7%2599%25BB%25E5%25B7%259E%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登州&/a&兵变以后,满清的军队才&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25B2%25A4%25E9%25B1%25BC%25E8%25B7%%25BE%%%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鲤鱼跃龙门&/a&。&br&
这里要介绍一下,&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7%2599%25BB%25E5%25B7%259E%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登州&/a&的新军是当时明朝最先进的热兵器军队。&br&
而&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7%2599%25BB%25E5%25B7%259E%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登州&/a&新军兵变以前,女真的军队打仗都是模仿李如松朝鲜对付日军的方法。先用穿着三层铁甲的骑兵死兵先锋破开敌军防御,在由后边的单甲骑兵扩大战果,最后辅兵仆役一起上。&br&
《 弓》这部电影突袭朝鲜一座小城的时候也是用的这种作战方式。&br&
但铠甲却穿越了,那时候的女真先头死兵先锋应该穿铁甲。&br&
但总体来说,《弓》这部电影还是很不错的,推荐大家一起看。&br&
其实本人有个恶趣味,特别喜欢看韩国有关战争的电影。至于为什么你们懂么????&br&关于铁铠的五种样式已经说完了。&br&现在开始扒坟抽皮,对电影电视剧打脸。如果还没人的话,楼主就不更了。&br&就从《精忠岳飞》开始扒。&br&关于《精忠岳飞》猛一看上边的铠甲很像中国的,但仔细一瞅。尼玛全是霓虹的具足小&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8%E5%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肚兜&/a&。还不是大将的具足,最多也就炮灰足轻的命。&br&而且就算是具足小&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8%E5%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肚兜&/a&模仿的也不全面,上边的甲片全都是拼接在一起的。连扎甲都不算,到处是缝如果当年岳飞穿这身用拼接方式,拼接在一起的铠甲,我觉得[&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url%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rl&/a&]http://历史[/url]上就没有岳飞了。尼玛,拼接之间的缝隙根本防御不了箭矢。&br&上图&br&取自《精忠岳飞》&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d5f1c788fa764b1f62edab863468dbf_b.jpg& data-rawwidth=&769&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d5f1c788fa764b1f62edab863468db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eb57fa0f69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eb57fa0f69_r.jpg&&&/figure&日本霓虹的具足小&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8%E5%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肚兜&/a&&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d02b6a6b6c405c051b08f102a7d9df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d02b6a6b6c405c051b08f102a7d9dfc_r.jpg&&&/figure&其实《精忠岳飞》如果不细瞅的话还是可以蒙的过去,因为造型打眼一看跟《武备志》上的差的不是很明显。&br&但&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3%E7%2594%25BB%25E7%259A%25AE2%25E3%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画皮2》&/a&就很没节操了,根本连掩饰都不屑得掩饰,直接穿戴着霓虹的具足就上了。&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E5%259D%25A4%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坤&/a&身上穿的那身铠甲直接就是日本具足,而&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8%25B5%25B5%25E8%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赵薇&/a&就是日本大铠和具足的混搭。道具师到底还有没有节操了,碎了一地呀。&br&上图&br&取自&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3%E7%2594%25BB%25E7%259A%25AE2%25E3%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画皮2》&/a&&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bc3da15b0c9fe105be1c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bc3da15b0c9fe105be1c_r.jpg&&&/figur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E5%259D%25A4%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坤&/a&身上的具足,前边肚子和胸前的部分特别明显就是具足&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bfaed8e3ecab4dce6b534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bfaed8e3ecab4dce6b534_r.jpg&&&/figur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8%25B5%25B5%25E8%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赵薇&/a&这身就是具足和日本大铠的混搭了,细瞅她的肩部一会儿上日本的南蛮具足。道具师直接照抄,哎。。。。人家南蛮铠的时候日本都战国了是在中国明朝的时候才有的,画皮发生在汉末或南北朝。跨越以前多年,道具师跨越千年的爱恋呀!!!&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ceffc87a62b39d274e5cb41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ceffc87a62b39d274e5cb41_r.jpg&&&/figure&日本具足&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be9e10a201f67a91f626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日本南蛮具足&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cec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日本大铠&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b0dea16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b0dea168_r.jpg&&&/figure&&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E5%259D%25A4%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坤&/a&这张马上的图片最掉节操,喜欢看日漫的看他头上戴的是什么!!!!&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d91edcdbe31d768e8560800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d91edcdbe31d768e8560800_r.jpg&&&/figure&
好吧,还有一个人看,还是小吧主。那我就继续往下更吧。看不懂我就写的明白一点&br&
接楼上,既然《精忠岳飞》里的宋代铠甲是日本具足,那中国的宋代铠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br&
说到这个就要先说&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3%E4%25B8%%259B%25BD%25E6%25BC%%25B9%%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国演义》&/a&里的一个故事,具体的人物忘了,就是说两个武将打架,一开始两人是全身披挂,打着打着运动了一会儿身体就热了。扬手表暂停,我把甲裙卸了咱俩再继续打。卸了甲裙一会儿,又热的不行。在扬手等一等,我把外甲卸了咱俩再打,太热了。打到后来竟然再扬手,哥们再等一会咱俩赤膊干吧,我把内甲脱了。&br&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古代铠甲是可拆卸的各个部件都是独立的,类似美军在&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9%2598%25BF%25E5%25AF%258C%25E6%25B1%2597%26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富汗&/a&&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4%25BC%258A%25E6%258B%%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伊拉克&/a&的防弹衣。&br&
而明史记载,当年&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aidu.com/s%3Fwd%3D%25E8%25A2%%25B4%%ie%3Dgbk%26tn%3DSE_hldp00990_u6vqbx1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袁崇焕&/a&在北京城下和女真互相扔板砖。都被女真的重箭射成刺猬了,人在铠甲里边照样没事儿,后来才知道他奶奶的身上披了五件铠甲,这到底是这么办到的呢。&br&
这里就要脱离一下主题了,因为我在影视剧里实在找不到宋明时候的铠甲,只能贴一些现代人防的给大家凑合看了。&br&
真正的宋代马步甲,这是躯干全披挂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9a261a2b32f02550afb68b1ed2783c3_b.jpg& data-rawwidth=&239& data-rawheight=&3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9&&&/figure&&br&这是把披肩(护肩)去了以后的样子&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c8fa7365be3dcef6604_b.jp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c8fa7365be3dcef6604_r.jpg&&&/figure&
现在把披挂全都铺开,大家注意一下。其实独自到胸口那,铠甲是有两层防护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家里贴的门神上和庙里看到的天王都那么大的肚子。&br&那不仅仅是表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我们穿上汉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