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儒家功夫之爱的速递一一到底遇到了什么实修(五)实修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中庸》第23章 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儒家经典
《中庸》第23章 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1』其次致曲。曲能友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
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通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
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不遗余力的了。修行的真功夫,儒家其实都有的
现在的教育出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家长。,我认为现在中年以上的家长本身就有问题。我们中国近一百年来,传统文化被自己推翻了,又被西方的科技工商发展弄迷糊了,整个国家上下近一百年来很茫然,教育也好,人生也好,没有方向了。现在是跟到利益跑,唯钱主义,有钱就好。我们居然走上这样一条路线,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也无可奈何。
我发现大家有个错误观念,以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人,想跟他学一点修身养性,如不能成仙成佛,也至少祛病延年。这个观念错了,不是这样一回事。
请注意两本书
大家真的要学,就千万不要认为这一套是长生不老之学,什麽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不要存这个希望。我活到九十多岁,一辈子都在找,也没有看到过仙佛。那麽有没有这回事啊?有,但是找不到。
仙佛之道在哪里?今天正式告诉大家。我的著作很多,大家要学修养身心,重点是两本书,请诸位听清楚,一本是《论语别裁》,讲圣贤作人、做事业的行为。书名叫作“别裁”,是我客气谦虚,也是诚恳真话;我在序言里也讲到,我不是圣贤,只是以个人见解所了解的中国文化,作人做事是这样的。所以你不管学佛修道,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麽叫修行。
《论语》真正是讲圣贤作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外国就叫作先知,在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传统上,只把大成至圣孔子看作是一个人,不必加上神秘外衣,他就是一个人。
《论语别裁》是我很重要的一本书,另一本非常重要的是《原本大学微言》。诸位如果说对我很相信,请问《原本大学微言》读过吗?不要说读过,翻过吗?看得懂吗?要问打坐修行修养之道,《原本大学微言》开宗明义都讲到了。
今天我仔细反省的结果,不要给大家一条错误的路线,因此我叫郭校长
发给大家《大学》的这一篇,你要先把这个搞清楚。我从八岁起就读《大学》了,从这个宗旨来讲,佛的道理不离它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是大人之学。中国古代的传统,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八岁入小学,到了十八岁由童子变成大人了,开始教大学,教你如何做一个人。
三纲——明德 亲民 至善
《大学》第一节有三个纲要,叫作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麽解释呢?我们几千年来很多人解释这一本书,在中国文化中,它是内圣外用之学,由一个普通人变成圣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样,仙啊,放光啊,神通啊,都不谈的,只是说如何作一个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麽是明德呢?明德就是得道;明德以后去修行,起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止于至善是超凡人圣,变超人,天人合一了。这是讲从一个凡人成为知道生命来源的圣人的三个纲要,叫三纲。
大家要学佛,先要知道什麽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作佛。“佛”在印度文叫Buddha,现在的翻译叫佛,老的翻译叫佛陀,也就是我们唐朝的音,意思是明德,亲民,至善,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功德圆满,智慧成就。不懂这些基本原理,一味盲目的打坐修行,你成个什麽佛啊?
“自觉”是自悟,自己悟了,所谓证得菩提就是悟了,找到生命的根本;“觉他”是度一切众生。在《大学》呢?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自己悟了,证得菩提,行为、功德做到度一切众生,利益大众,这些都完成了,止于至善,这样叫作觉行圆满,就是佛。换句话说,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圆满,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佛学跟《大学》所讲的一模一样,不过大家不懂得自己的文化,中国本来就有的啊!讲佛也好,神仙也好,都离不开它的范围。自己没有中国文化根本的基础,想去成仙学佛,搞打坐,那是干什麽呢?自误误人。
不过反过来讲,学打坐也对啊。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怎麽明呢??道怎麽得呢?怎麽明白生命的根本意义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不是都讲得明明白白吗?就此
一路过来得到那个明德,得道了。好!你看他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
“知、止、定、静、安、虑、得”,一共七步功夫,七证。所以后来佛学说修禅定,这个禅定的翻译就是从“知止而后有定”来的,用《大学》的啊,所以禅定,也叫作静虑。
这一段,大家要背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
个修养功夫的程式,也就是求证大道的学养步骤,都跟你讲完了,一步一步,就得到道,得到明德了。这是讲内圣之学,自己内在的修养功夫。
八目——八个方向
跟著三纲还有八目,就是八个方向。怎麽样能够达到打坐功夫的境界,达到圣人的学问和修养的程度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叫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大项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学。
这一段内容,你可以当成咒语唸,是真的哦!《大学》也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我的意已经不诚恳了,所以不灵,意识一诚恳就是精神起了作
用,所以大学这段话也是咒语,真话!
所以唸咒子啊,找这个仁波切,那个活佛,拜哪个师父,统统都是形式,只要你诚意,正心,脩身,齐家,就可以做到“致知在格物”。大家打坐,这里酸那里痛,心里根本没有诚意在打坐啊!你是在管自己的身体,想练出一个什麽功夫来,意不诚呀!
那怎麽叫“致知在格物”?研究这一段吧,“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注意这个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然后“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反过来说了。现在我抽出中间这两段,一正一反,一来一去,要特别注意!致知、诚意这两个就是学习静坐,乃至成仙成佛、健康长寿,这是一切修养功夫的基础。
格物 知 定
什麽叫“致知”呢?“知”就是知性。我们生来就有个知性,做婴儿的时候,肚子饿了晓得哭,冷了也晓得哭,这个知性本来存在的。这个知是思想的来源,就是说,这一知,我们普通话叫天性,没有一个人没有的。当我们入娘胎,变成胎儿的时候已经有了,先天就带来的,只不过在娘胎里十个月,出生的时候把这十个月的经过忘记了。同我们现在一样,做人几十年,许多事情会忘掉,尤其娘胎里的经过,几乎每个人都受不了那个痛苦的压迫,都迷掉了。但这个知性并没有损失,当一出娘胎的时候,脐带一剪断,知道冷暖与外界的刺激,就哭了,哇……受不了一哭叫,知性就起作用了。然后旁边的大人把我们洗乾淨,用布包好,衣服穿上,喂奶,舒服一点,不哭了,都知道的。所以饿了就会哭,就要吃,这个知性是天性带来的。
打坐怎麽样叫得定啊?致知。刚才唸过“致知在格物”,对不对?那麽什麽叫格物呢?不被外界的物质所引诱牵引,叫格物。我们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所引诱的,譬如我们的身体,打起坐来酸痛、难受,身体也是个外界的物啊!
大家马上可以做个测验,当你坐在那里腿子酸痛、一身难过的时候,突然你的债主拿把刀站在前面,非要你还钱不可,不还就杀了你,你立刻都不痛了,为什麽?你那个知性被吓住了。身体的痛是物,何况身外之物啊?当然一切皆是外物了,所以“致知在格物”,就是不要被身体的感觉以及外境骗走。
“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诱推开,我们那个知性本来存在的嘛。你打起坐来,知性很清楚,不要另外找个知性.所以先把这个知性认清楚了,再讲打坐。为什麽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为什麽来学这个呢?因为我追求一个东西。这样一来你已经上当,被物格了,不是你格物,是物格你,把你格起来了。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的感觉、外境都推开,你那个知性清清楚楚在这里,姑且可以叫作像一个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后有定”,这时候,你那个知道一念清淨的,就是知性,一念清淨就是意诚,念念清淨,知性随时清清明明,不被身体障碍所困扰,不被外面一切境界所困扰,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纷飞所困扰;“意诚而后心正”,什麽都不要,这个就是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这样我们身体的病痛、障凝、衰老,慢慢就会转变过来。转变过来以后,打坐起来当然有反应,但如果拼命只管身体的反应,就没有格物,又被物格了。这样听懂了吗?“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这些都是工夫啊。要修多少时间呢?不一定的。
“身脩而后家齐”,这个明天再讲,里面包括大家怎麽教孩子。脩身,正心,诚意,后世的儒家称之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我那些书不是弘扬佛法,讲佛经也不是弘扬佛法,是叫大家不要迷信,这一套我们自己本来就有的,是大家没有搞清楚。
中国文化讲修身养性,是身和心两个方面。静坐修心是一方面,这个要有一定的功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修心的,就必须起来应用。身的方面是合理的运动,不是强烈的,强烈运动有时候伤身体,譬如西洋的运动,跑步,跳高,打球啊,有时候比较剧烈。像中国少林武当这套内养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所以有一句话“动以修身”,运动是在修身;“静以修心”,打坐是修心;“身心两健”,身体健康了,心理也健康了;“动静相因”,动是静的因,静也是动的因,动静互相为因果。
今天我们反省下来,要回转来走自己文化的旧路,就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给大家的这一篇是孔子传给学生曾子记下来的《大学》,是《四书五经》之一。我们当年受教育,八、九岁就读这几部书,《大学》、《中》、《论语》、《孟子》,都是讲内圣外用的修养之学。
前面先给大家提一点知性,至于你身体的障碍,坐起来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对不起,要注意了!大家到了中年,身体都有问题,同我一样衰老了。小孩子年轻,身体障碍小,但心理躁动不安静;人到中年,心想安定,但身体已经不答应了。为什麽不答应呢?因为大家玩了那麽多年,吃喝玩乐,坏事也做得不少,好事却做得不多啊,是该受一点果报了,所以会痛一下,酸一下。那就赶快做运动,再求静坐。
修佛家的、道家的、密宗的、禅宗的,修到了知止而后有定,普通都能做“预知时至”,晓得死的时间。当然这是指那些专修的人,多半是出家人,或者在家的老太太、老头子,而且还是女性多一点。男女有差别的,男人聪明,如果讲道理、求智慧容易一点;女人比较内向,讲打坐得定比男人强。男人是定差一点,女人是慧差一点。
孔子早已说过“未知生,焉知死”,你看,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怎麽来投胎的,所以生死问题是两头,佛学对生死讲得最透澈了。
认清名称含义
很多人喜欢学密宗,什麽仁波切、活佛,我叫大家不要迷信。
仁波切是西藏的名辞,就是法师的意思,现在也称大师,称善知识。大家学密宗不要迷信。活佛是元朝开始,受中国皇帝册封的,承认这个人是前生有修行,再来投胎的出家有成就的人。封他藏文名称叫“呼图克图”,翻译成汉文就是肉身菩萨、肉身佛,换一句话说是“再来人”。中国历史上真正被称为呼图克图的没有几个人,最初封活佛的是大宝法王,元朝的癹(bá)思巴是第一个,是元朝封的呼图克图。大家现在迷信,看到喇嘛就是活佛,我说大家是糊里糊涂,不是呼图克图。学密宗如果随便认个喇嘛当成上师、当成佛,或者随便认一个出家人是现在佛,那是犯戒的。真的学密宗很严重哦! 随便当人家老师是有罪过的,随便收徒弟也有罪过的,随便拜人家为师也有罪过的,是害了别人,戒律很严格。
为什麽讲到这些?因为呼图克图就是生死自由的再来人。怎麽叫再来人?入胎不迷,自己有意来投胎的。譬如释迦牟尼佛来投胎,有意来的,自己清楚,没有迷;住胎也不迷,在娘胎里十个月,等于在禅堂打坐,他清楚得很,没有昏迷过;出胎也不迷,当妈妈生他的时候,出胎是很痛苦的,但他没有迷掉。佛经上讲释迦牟尼佛一出生,当下就走七步路,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讲了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不讲话也不走路了,又同普通小孩子一样。这是有名的佛经故事,现在人不会相信的,可是真的哦。
佛法讲无我,那麽释迦牟尼佛讲“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是很傲慢吗?不是!人的生命有个本来的我,这个肉体不是我,肉体是个影像。找到生命本来的真我,就叫得道,就叫证得菩提,大彻大悟。真我是本来的我,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时候,已经把佛法讲完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学佛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真我,不要被肉体的假我骗了,也不要被这个物质世界的假象骗了,才能生死来去自由。
谁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如何能生死来去自由?这个问题问得太大了,那种修行是要专修的。不过我告诉你,不只出家学佛做得到,道家的神仙同样做得到,儒家的圣贤也做得到。
大家读书太少,所以不知道,以前许多在家人,如宋明理学家、儒家的人,读完儒家的《大学》《中庸》,既不学佛,也不修道,只走《大学》这个路线的。譬如有名的明儒罗状元(洪先),江西人,父子两代都是状元,他后来不做官,专走儒家这个路线,也等于出家人一样。传说他死了以后几个月,有人在别的地方碰到他,不晓得他死了,还跟他讲话,“状元啊!你怎麽在这里?”“是啊,我来玩玩的,你家里都好吗?”两个人随便讲些客气话。结果这人回到家乡才知道,罗状元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了。儒家的这种修行,有记载的也很多,这就是生命的真我修到了。
怎麽修到的?就是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就是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什麽希奇,可是要专修。那麽在家有男女关系,有家庭关系,可不可以做到呢?也有。大家读书太少,中国历史上蛮多的,我也看到过。我说我一辈子读书,最佩服的是乡下那些老太太、老先生,一个字不认识,诚诚恳恳做一辈子老实人。你说,阿婆啊,你这样好辛苦啊!“唉呀,你们好嘛,我们是这个命嘛。认命,命就是这样,我不苦,命不好,我的命就是这样。”就是这一点信仰,诚意,正心,而做到来去自由的很多。
最怕是像我们大家似通不通,尤其现代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的,知识很渊博,欲望也非常大。生在这个时代大家很有福报哦!
大家生在这个时代,知识很多,欲望烦恼更多,然后又想打坐成佛,想知道生死来去,太严重了!所以以我看来,这一代人更可怜,困在物质享受、求名求利之中,要健康、要卫生。你到普通老百姓去的菜市场里看看,有些卖肉卖鱼很忙碌的老板们的小孩子,在那个阴沟上面爬来爬去玩得很开心,一脸黑黑脏脏的,但是他们长得非常健康啊!倒是大家太讲究了,反而很多病。
修行初步——诚意 正心 知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脩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同佛法一样,把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老百姓,都看作是一个人,都要先以这个文化做根本,这就叫内养之学,佛家称为内明。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没有做到这个根本学养,只求外面的知识,那是捨本逐末。换句话说,一个人没有内圣修养的功夫,却想齐家治国达到天下太平,没有可能的!所以这些内容大家必须仔细参究,它本身就是一个大悲咒。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知,就是知性,刚才大家问生死问题,我讲世界上有些修行人,预先知道自己死的时间,这叫作“预知时至”,这就是知性问题。知性修养好了,打坐功夫有定力了,知性就清明;知性清明诚恳,意诚了,一念专一就会有神通。儒家《中庸》也告诉你可以有神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达到诚意正心,什麽都可以预先知道了。
大家都说看我的书,都喜欢学佛打坐,如何盘腿修行,这个是末,不是本,本是“修心养性”四个字。儒家讲修心养性,学佛的叫明心见性,道家神仙叫修心炼性,都是一个道理。我写《原本大学微言》,讲一个重点的问题,大家回去找这本书看一看,这些修养功夫都在上面,我讲如何知,如何诚意,如何修身,花了很大的精神。
--摘自南怀瑾先生《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每日功课(至少诵读一遍)
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
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道不求无魔,道无魔则誓愿不坚,
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折道义,
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
学问以勤学为入门,孝养以竭力为真情。
处世以立德为事业,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精进以律己为第一,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行持以观心为稳当,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治事以精严为切实,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居众以谦恭为有理,言语以减少为直截。
待人以至诚为供养,长老以耆旧为庄严。
济物以慈悲为根本,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尘心伴读(rushi_rushi_a)”微信公众号.
(还有免费精彩小应用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梁漱溟的“文革”生活:用儒家“功夫” 应付红卫兵_网易新闻
梁漱溟的“文革”生活:用儒家“功夫” 应付红卫兵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梁漱溟日记》上海书展首发
梁漱溟次子梁培恕谈“‘文革’中的梁漱溟”
梁培恕说,父亲梁漱溟的应付方法是,采取合作诚恳的态度,让红卫兵知道,他不坏。
一个红卫兵头头后来几乎向梁漱溟先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跟梁漱溟谈话时很恭敬,到后来甚至带有请教的性质。
86岁的梁培恕和哥哥梁培宽在退休以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整理父亲梁漱溟的精神、文化遗产,这套由他们整理的《梁漱溟日记》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两卷本的《梁漱溟日记》刚刚由世纪文景在上海书展上首发。8月14日,梁漱溟次子梁培恕来到上海长宁图书馆参加了文景艺文季活动,精神抖擞地做了20分钟的讲演,介绍了父亲与伍庸伯和熊十力两位友人的往事,及对二人所代表的两类不同的儒者的评价。
“‘文革’中我们尽量避免去看父亲”
8月15日,早报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去跟梁培恕先生见面时,梁先生首先抱歉地说,能否把见面的时间缩短一点,“昨天演讲有点累,晚上见了民盟的老朋友有点兴奋,回来休息得太晚,吃得又太油腻,现在精神不是太好。”梁培恕毕竟已经86岁了,但在过去的20多年以及今后的时间里,都要对父亲梁漱溟的精神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工作,“事情一直很多。”
在聊天中,早报记者只说了一句便打开了梁培恕的话匣子:“以前只知道,您父亲梁漱溟先生在‘文革’中扫大街、扫厕所,结果翻开日记,真的是如此。他还很细致地把每天扫大街的情况都写下来了。”
“其实扫大街的事情,我们也只是知道而已,但不知其详。因为当时本单位的运动也很紧张,当时我家兄在北大,我在建国门,他在新街口,骑车都得一个小时,挺远的。‘请假去看看父亲’这个理由就不好,这是不积极参加革命。所以尽量避免去看他。‘文革’前三四个月很少见他。”
梁漱溟经历红卫兵第一次抄家是在日,他在日记里这样记录:“约八时红卫兵来抄家。两儿曾应其电话来家一次即去。政协来人两批,对我夫妇有斗争,书籍文稿及衣物均被拉去,用具多被打碎。是夜开始宿南屋中间一间,因灯光太强,睡不好,然心境尚平。”
抄家被斗细节,梁漱溟在日记里没有详细记载。“日记里,父亲都是记账式的,不太细谈别人和事情。偶然特别注意的时候,多说几句,通常就是某某人来了。他的很多事情,就是备忘形式记录,很少写感想。”
“第一次红卫兵到我家破四旧,父亲被斗,我在场。那天,我正在机关开会,正好有电话过来说:我们是123中学的红卫兵,我们在斗梁漱溟,你回来一下。我就告诉我们那的‘文革’小组领导人,然后骑车回家,有一个多小时路程。到家时是下午两点,批斗我父亲是从上午九十点开始的。我到的时候,政协的十几个造反派也来了,他们开着卡车来,是来拉东西的。”
“父亲对红卫兵:少说话,不对抗”
梁培恕后来知道,其实是政协造反派通报了太平123中学,告诉他们一个线索,谁谁住哪。所以红卫兵去斗梁漱溟,也就几句话,“因为不知道他是谁,干什么的。那个时候,红卫兵也很忙。一天要走好几场。”
梁培恕到的时候,院子很乱,都没有下脚的地方,被褥、衣服、书籍、报纸、家具、碎瓶子撒满了院子,根本没地方走路。“这是红卫兵最放肆的时候,好好一个家具、收音机跟‘四旧’有什么关系,要以砸碎为快。那时,几十个红卫兵正在斗他,向他喊:‘你知道你有什么样的错误吗?’”“我父亲的态度就是几乎不回答。我觉得他有聪明应付的地方。比如红卫兵不许他戴眼镜,把他眼镜没收了。后来红卫兵找出个东西要他念,他就说:‘我看不清!’其实他还不至于看不见。这样就把眼镜还给他了。总之,他对付红卫兵的办法就是少说话,不采取对抗的态度。”
梁培恕在队伍里,看着别人喊口号,“我想的事情是他们(父亲和继母)晚上怎么吃饭怎么睡觉,因为厨房的东西全被砸烂了,床也被砸了,被褥也全扔在外面了。”因为在想这些问题,居然忘记和红卫兵一起举手喊口号了。有一个政协工作人员看到了,就问:“你怎么不喊口号?”然后梁培恕才意识到,坏了!他只好说实话,“我在想他们俩晚上的吃睡问题。”他最后没有揭发梁培恕。
梁培恕的哥哥梁培宽比他晚到几十分钟,他们商量了策略,觉得还是用诚恳的态度跟红卫兵谈。“我还提了意见,‘你看所有的书都被扔在院子里乱踩,这里有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不要踩。还有政协发的预算文件,是保密文件,别流传出去。’他们不甘心,但也没办法不接受。最后我问,‘我们可以走了哇?’他们说,‘可以!’。”
在抄家后的头两个礼拜里,作为儿子的梁培恕没有去找父亲,也没通电话。当时没人照顾梁漱溟,挨斗的那天,梁培恕的继母还被人打出血了,“可能她与邻居有些纠纷,有人乘机报复揭发了她。但我父亲没有挨打。”
后来时间够长了,梁培恕才写了一封信给父亲。“他被斗后禁止出门,连柴米油盐都不能去买,报纸当然也不能看,他没有任何获得信息的渠道。所以他不知道,红卫兵的行为是遍及全北京全国的。在信里,我首先让他知道,这是普遍现象,别紧张。”写完信,梁培恕不敢直接寄给父亲,晚上带到继母的妹妹家去,让她带过去。“她有点为难,因为刚去过,所以我让她过几天送。送信的时候让她带了一罐六必居酱菜。父亲看了信后,就好多了。”
梁培恕说,父亲梁漱溟的应付方法是,采取合作诚恳的态度,让红卫兵知道,他不坏。“这就缓和了关系。第一次抄家过了六七天,两个女红卫兵还进屋问老太太,你背上的伤怎么样了。”红卫兵也很想知道,这两人被斗后有什么想法,结果发现,他们没有抱怨也没有反对“文化大革命”,“我父亲还劝我母亲,这是反修防修风刮得大才这样的。他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红卫兵的狂躁。”
一个红卫兵头头后来几乎向梁漱溟先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跟梁漱溟谈话时很恭敬,到后来甚至带有请教的性质。“他离开的时候,还对父亲说他调工作了,以后这里由某某负责。意思是,他已经交代过了,不会为难你。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了,一直坐到半夜,一直想说,但又好像欲言又止。”
“仇恨心在我心里起不来”
即便被抄家了,周围的邻居也知道梁漱溟是好人,所以尽可能少骚扰他。“比如有个王大姐,一起劳动抬土,抬了两筐后,大声说:您歇着吧,岁数够大的!邻居们也都知道,这是给个机会让他走。虽然只是一句话半句话的保护,但说明红卫兵能改变,邻居更容易改变。”
后来梁漱溟不被允许住在新街口的院子,就搬到鼓楼的小杂院,都是平民居住的地方,房子矮小,很热不通气。但时间一长,大家还是觉得这是好人。“那个时候‘深挖洞,广积粮’,他们还排队去远处挖洞。有一次两点钟集合,但我父亲没有赶上大家的队伍。结果回来日记里写:‘怅然而返’。他不是庆幸没去,而是怅然。”
这些细节都是梁培恕从《梁漱溟日记》里看出来的,“看日记要耐心看,不要觉得这篇没意思,那篇没意思。我一直说,要研究我父亲就一定要看日记,看多了,就知道了。”
在《梁漱溟日记》里,提到毛泽东的次数很少,而且也仅仅是提到名字而已。“他不太谈毛泽东,即便谈也是称赞。”
梁培恕还记得中共八大(1956年)的时候,他告诉父亲,“我们机关已经传达,八大不要铺张,只要写经验总结就可以了”。梁漱溟听了很高兴。那时候,中国正跟着苏联反对个人崇拜。他听到这个情况,在日记里记下这么句话:毛公可谓贤矣。但是他其实并不知道内情。
梁漱溟1956年在北戴河的时候曾打算写一本书叫《中共何以拯救中国》,但他后来没有写。“这是他从他的角度拯救中国,他写,一定是跟中国文化连着,跟中共后来的历史连着,跟毛、周的成功连起来,还要把群众写进去,主要写自己要写的东西,不是(为党)宣传。”梁培恕说。
从历次政治运动中,梁培恕看到的父亲都“不记仇”,“但他还说,‘我认识阶级斗争的道理,但我要说句老实话,仇恨心在我心里起不来’。”
梁培恕说,在他父亲看来,人是互通的,感情是可以交流的,“用儒家的话说,正己再正人。在这种特殊状态下,要知道如何先正己,我的反应如何,我如何用好的影响改变他们,而不是抱怨。这就是儒家功夫。”
作者:石剑峰
(来源:早报记者)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代表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