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都是人才吗有很多精英人才,能不能利用他们

20.在一所监狱里.曾有一个被单独囚禁的犯人.除了一日三餐能见到狱警之外.再也见不到其他人.更谈不上和他人说话.囚室的墙壁里长着一株小草.囚犯精心呵护它.并对它诉说自己的想法.一天.狱警将小草拔掉了.——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20.在一所监狱里.曾有一个被单独囚禁的犯人.除了一日三餐能见到狱警之外.再也见不到其他人.更谈不上和他人说话.囚室的墙壁里长着一株小草.囚犯精心呵护它.并对它诉说自己的想法.一天.狱警将小草拔掉了.从此.囚犯变得郁郁寡欢.很快死去了. (1)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此材料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何启示?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某中学二年级一班曾一度流行给同学起外号,那些难听的外号一旦落在谁的头上,谁就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其实谁都不愿意成为被取笑的对象,即使那些喜欢捉弄别人的人也是如此。(1)你也曾有过被同学捉弄的经历吗?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就给同学起外号这件事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里有的同学还存在着这种现象,你做何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位研究中学生心理的学者在一所中学里进行了名为“填写你的优点”的调查活动。结果显示,近50%的学生填写的是“优点零”。这说明(  )A.他们不愿意认识自己&&& &&&&&&&&&&&&&&B.他们没有优点C.他们不能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D.他们比较虚伪2.下列认识中属于自我观察的是 (& ) ①我做事比较认真,从不马马虎虎&②同学们说我乐于助人,谁有困难都愿意找我帮忙& ③我性格开朗,爱好广泛&④老师说我有管理能力,我听了以后心里很高兴& ⑤我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爱哭鼻子&&&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3.下图中小鸡和小鸭的对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充分看到自己的优点,才能瞧不起别人&&&&B.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C.强调自己的优势,才不会产生自卑的心理&&&&D.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 4.善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学会(& )& ①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自己&②用全面看问题的方法看待自己& 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自己&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材料一:晓跃家在菏泽农村,父母身体不好,还要照顾患病的爷爷奶奶,困顿的家境让晓跃更加理解父母的不易,因此到青岛上大学后,晓跃就一边上课,一边打工干零活赚钱帖补家用。他做过家教,在医院里干过陪护员,还在一所小学里干过清洁工,负责学校4个厕所的清洗和校园的清扫。同学们都很佩服和敬重他。材料二:家住南京的周伟(化名),今年33岁,至今还与父母合住。他的生活十分单调,每天睡到中午起床,等父母做好饭吃饱后,就去小区门口或者附近花园和退休老人一起打牌、下棋,吃过晚饭就在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直到半夜才睡觉。周伟的父亲为此伤透了脑筋。现在,周伟每天以养老的心态在家里白吃白喝,身上没有钱了就伸手向父母要。用句戏言,就是在混吃等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晓跃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品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种精神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为材料二中的周华提出3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辆长途公交车上,有一个4人团伙进行诈骗活动。其中一人拉开一瓶健力宝,另一同伙喊道:拉环上中了特等奖!另外两名同伙鼓励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用手上的金戒指把健力宝罐换过来。正当骗子们即将得手之际,乘坐这辆车的一位男青年挺身而出,揭露骗局。骗子们恼羞成怒,一起殴打这个青年,并用尖刀把他刺伤……当时车厢内十多名乘客无人作声,女售票员不知去向,司机打开车门,4名歹徒乘机逃走。男青年在身中5刀的情况下,不顾生命危险,在一位出租车司机帮助下边用手机报警,边继续追赶逃犯……&&&&&&&请你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分别对男青年和袖手旁观者的行为进行评析。(2)作为中学生的你如果当时在场,会采取哪些方式与歹徒作斗争?
在一辆长途公交车上,有一个4人团伙进行诈骗活动。其中一人拉开一瓶健力宝,另一同伙喊道:拉环上中了特等奖!另外两名同伙鼓励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用手上的金戒指把健力宝罐换过来。正当骗子们即将得手之际,乘坐这辆车的一位男青年挺身而出,揭露骗局。骗子们恼羞成怒,一起殴打这个青年,并用尖刀把他刺伤……当时车厢内十多名乘客无人作声,女售票员不知去向,司机打开车门,4名歹徒乘机逃走。男青年在身中5刀的情况下,不顾生命危险,在一位出租车司机帮助下边用手机报警,边继续追赶逃犯……&&&&&&&请你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分别对男青年和袖手旁观者的行为进行评析。(2)作为中学生的你如果当时在场,会采取哪些方式与歹徒作斗争?&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监狱里有很多精英人才,能不能利用他们? - 知乎4被浏览880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问题是关系整个监狱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新的、新的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监狱事业的持续与发展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下面我就如何监狱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确立监狱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认识人才开发的性和紧迫性
(一)符合客观的人才观
人才是概念,广义的人才是指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并善于运用自身的能力条件性劳动,对社会进步有的个体。狭义的人才是指那些的人生观、强烈的事业心、坚韧的毅力、旺盛的进取心、饱满面的工作热情和的自信的知识、出众的智慧和才能,能性地工作并成绩的个体。从意义上讲,具备下列条件的就可以称之为人才:(1)胜任本职工作,能按要求职责;(2)在工作岗位上有性,能出色工作任务;(3)有特殊专长,在某个领域或某项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作需要,就监狱系统的人才层次可分为人才、优秀人才、精英人才和专业人才四种类型。人才主要是指监狱基层民警,分布在监狱的改造、生产、政工、后勤等各个岗位,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着管理、教育、改造、转化罪犯的任务。优秀人才主要是指担任中高层次职务,监狱或监区的领头雁和带头人,能够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思想素质过硬,的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能够组织和所属干部职工监狱工作任务的中层管理干部。精英人才主要是指监狱型人才,在监狱人才的要素中起着关键作用,居于核心地位。既是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者、实践者,又是性地运用现代治狱理念组织监狱民警依法、文明、科学、公正地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组织者。专业人才是指现代监狱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加速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的中,需要一支与之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监狱企业生产组织管理开发等的高素质人才。
(三)人才是决定监狱事业进步的基础动力
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监狱工作的要求可以概括为监狱体制的改革与,监狱工作的法制化,干警队伍的专业化等。,都要靠强烈的现代化观念、超前的战略眼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来,都与监狱系统所拥有人才的、质量和能否好人才的作用紧密相联。监狱事业的发展对监狱系统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吸收和用好人才,的聪明才智,调动的性和性,直接监狱工作的,到监狱工作的和效能,还关系到监狱事业的兴衰。在监狱系统中,人才开发可以工作手段落后、经费、干部等一系列制约监狱工作的瓶颈问题。
(四)监狱系统人才开发势在必行
各级监狱机关及其干部应牢固人才资源是资源的观念,将人才开发置于战略地位,将在人才开发上的投入最的战略投入。加大人才开发,从思想观念上、制度建设上、人事管理上和教育培训上人才队伍的建设和高效使用,应该全国监狱系项的任务。要科学的人才观,就要对人才认识上的转变:即把干警职工的素质从服务监狱工作的手段向监狱工作本身转变,从监狱工作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确立监狱系统人才在监狱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把识别人才、聚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爱护人才发展监狱事业的工作和基础战略。
二、监狱系统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监狱民警队伍现法律素质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监狱是刑罚机关,的是“惩罚与改造相、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种种原因,现行工作中或多或少地仍然着“重管轻教”、“重惩罚轻转化”、“重劳动轻教育”的,民警法治意识淡薄,有法不依、执法违纪或执法的随意性;民警着体罚或变相体罚罪犯的。,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和建设一支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的监狱警察队伍仍需较长的过程。
,监狱保障体制位与监狱现代化的要求不相。各省市财政状况不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各地财政保障的差距悬殊,到监狱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和行业吸引力,到监狱吸纳人才的素质和速度,地区经济发达、财政保障好、收入待遇高的监狱吸引的人才素质较高,经济发展滞后、资源匮乏、财政保障差、收入待遇低的监狱就很难吸引(即使录用也很难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恶性循环,监狱整体现代化的步伐。
,改造手段滞后,改造方法、监禁模式粗放与现代行刑人性化不相。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大多数行刑倾向于自由刑和人性化监禁的矫正转化模式,我国监狱已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诸多原因,推行过程中步履维艰,的原因是我国监狱受物质条件限制,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监狱管理的步子不快,监狱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民警队伍的分类管理、职业化建设尚未大踏步启动,正规化建设需要走的路仍然很长。
,监狱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建设有的事业,要创新、创新、再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衡量,的监狱理论仍有有待的未知领域,有待于的监狱理论工作者、实践、总结、,监狱理论工作者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在监狱理论上拓展新视野、开阔新思路、新概括。很显然,的理论还较薄弱,人才还较紧缺,人才层次还急需。
四、监狱系统人才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我国初级阶段的现状,监狱系统各级,是主要,应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计划、有地聚合人才、发掘人才、培养和造就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所需要的各级人才。
,要优化监狱的政策、体制环境,为实施监狱人才发展战略必要的物力和财力保障。依据《监狱法》.及监狱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和的财力支持,用足用活用好现政策。,要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市场竞争,优化监狱企业的管理,监狱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为监狱职能的必要的、充足的物质支撑。在解决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搞好监狱的整体建设和规划,也包括监狱的人才建设战略和规划。
,将“人才战略”优先发展的位置。谁和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会赢得监狱发展的权,谁就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地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监狱将人才战略(包括人才需求规划、人才引进规划、人才培训规划、人才使用规划、人才流动规划、人才保障和供给规划等等),纳入发展的总体规划的优先位置去谋划、去部署、去实施,唯有如此,的监狱工作才能高瞻远瞩、理性思维,才能向着法制化、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迈进。
,“学习型监狱”建设,多、多渠道、多途径,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监狱人才。建设学习型监狱,关键是要学习,要“全警学习,全员学习”、“终生教育、终生学习”、“学习命运,知识未来”、“时时学习的机会,处处学习的场所,人人学习的主人”的全新学习理念,营造学习的,活跃学习的,创新学习的手段,学习的机会。要制定学习型监狱规划,全力学习型监狱体系,学历培训、岗位培训、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各级的系统培训和多样的学习教育,把监狱民警队伍真正建设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拥有现代知识,和精通专业技能,作风过硬的监狱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专家型人才。
,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监狱是机器的组成,监狱警察是民主专政的工具,是一支着装带枪的队伍,担负着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犯罪的职能。各级民警的选拔任用,关系到“刀把子”在谁手里、“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选拔任用好各级监狱干部尤为。监狱系统自身,《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观念,克服“重管理、轻教育”、“重使用、轻培养”等倾向,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信得过的好民警选拔到各级岗位。近年来,我省监狱系统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工作,一大批德才兼备、公认的民警走上了各级岗位,使监狱民警队伍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活力,监狱事业的发展展现了蓬勃的朝气,这也说明了我省监狱系统干部选拔任用的机制已。
第五,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监狱人才的健康成长。要使这支队伍在考验和诱惑面前“闯关”,势必要监督和制约机制。和细化对各级监狱干部廉洁从政的制度和要求,检查和监督,使其“不想为”,这是民警队伍纯洁性的关键。,健全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和约束监狱的执法和经济活动,从而民警队伍的纯洁性,民警队伍公正执法、为警清廉,使其“为”。要善于民警队伍中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和纠偏,使其“不敢为”。抓住“源头”,“大教育”的观念,“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使其“不愿为”。
第六,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监狱民警队伍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交织,进步的观念和落后的观念。要善于摸清民警队伍的思想脉搏,性性地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监狱警察自觉地抵御消极颓废,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把心力和精力聚合到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搞改革。
第七,从优待警,以情暖人,以待遇留人。监狱警察肩任大、工作大、职业风险大,从优待警格外。握从优待警的科学内涵,既物质生活质量,又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既工作条件,又工作方法和手段;既要政治待遇,又要着眼于人才的培养;要民警的收入,帮助解决生活,解除的后顾之忧,让以更饱满的状态、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工作质量和,成绩、,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
与时俱进,聚贤纳才,打造一支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和课题,予以,,勇于创新,为监狱工作的发展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如何加强监狱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文章:
链接:http://www.yxtvg.com/oldwen/13644.html (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链接)
猜你感兴趣
12345678910
12345678910为什么中国的金融人才很多在监狱里?
朱小华出事后,一位在港的红筹公司老总称:我们活在刀锋上。
1996年11月,朱小华赴港履新,出任光大集团第三任董事长。
对这位年仅47岁,但已经具有中国金融系统完整履历的技术官僚来说,光大可能是他更上层楼之前的最后一次外放。虽然他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体制内官员,但香港毕竟给了他更大的个人发挥空间,所以,他要利用在光大的机会,放手一搏。然而,朱小华没有料到,光大之任,竟成为他仕途及职业金融家生涯的最后一程。
1999年7月,朱小华回到北京,一下飞机即被中纪委双规。其时,朱在光大董事长任上不足三年。此后的朱小华如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讯。
2002年8月,事隔3年之后,朱小华失踪之谜终于尘埃落定。一则日发自新华社的消息称: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了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结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给予朱小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随后的几天中,朱小华案以超级速度开庭审理。朱小华被控犯有受贿罪,且数额特别巨大。
有知情者描述庭审情景时称:朱小华在法庭上神智清楚,表情平静,并全力反驳对他的指控。但起诉书上的一句数额特别巨大已经明确无误地显示,朱小华已无回天之力。这意味着,中国金融界又一颗耀眼新星就此陨落。当然,他并不是最早陨落的一个。
朱小华,浙江鄞县人,1949年出生。1966年17岁时下放北大荒。1977年回上海,进入上海银行系统,正式开始他的职业金融生涯。与当时所有被耽误了大学之梦的年轻人一样,朱小华一边工作,一边开始进入上海财经学院夜大上学。朱小华这个不起眼的夜大学历,在博士如林的中国金融新秀中,显得格外奇特。不过,这也显示了朱小华与众不同的基层经历。的确,朱小华是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的。他曾经做过人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长(实际上最初只有3个人),然后是处长,再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成为上海人民银行的副行长。正是在这个副行长任上,朱小华时来运转,开始了他从一个地方官员跃升为中央级官员的关键转折。此后,朱小华进入了他作为一个候补阁员必要的储备及快速升迁时期。他先是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经济部副部长,以增加必要的海外阅历(朱曾经担任过上海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处的处长),然后于1993年7月直接升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并于1994年年初开始兼任外汇管理局局长。很显然,取得这个位置意味着,朱小华已经成为当时政府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
朱小华的噩梦始于光大任上。光大,作为最老牌的红筹公司之一,其人事关系之复杂、资产质量之低下,可谓水深浪急。本人一位在光大任职的同学,曾经参与过光大内部一个资产及人事摸底的临时小组。在了解过一些情况后,他非常坚决地放弃了后来的机会。在问到其中原因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光大这个地方,水太深。由此可见,虽然在香港,朱小华面对的环境约束,一点都不比他呆过的其他地方好。其风险程度甚至远甚从前。而对于香港这个市场,朱小华虽然也有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经济部副部长的短暂历练,但这毕竟还是一个陌生之地。但朱小华还是出手了。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中,朱小华在光大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扩张势头十分迅猛。其势汹汹,颇有让光大脱胎换骨的味道。时值香港回归前后,炒家借势发力,光大系股票扶摇直上,成为红筹股中最热门的炒作对象。一时间,朱小华变成红筹公司当之无愧的形象代言人。有香港媒体更直接将此归纳为所谓朱小华热。一个事实可以证明朱小华当时在香港炙手可热的显赫。九七前后,笔者一直呆在深圳,印象中经常可以在香港各大电视台节目中看到朱小华和光大系的新闻。
从专业角度讲,无论是快速并购还是股市热炒,朱小华已经卷入了一场很不理智的亢奋。而从政治角度看,朱小华这种惹眼的出镜活动就更加不合时宜。有趣的是,在内地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朱小华一直是以克己、低调著称。虽然他思想活跃,但决不激进和张狂。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证明朱小华这种谨慎作风和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90年代早期,上海股市初创,但已经相当狂热。就在即将离任之际,朱小华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文章,直指股市市盈率过高。文章一经发表,股市即告大跌,惹得当时主管的副市长直接询问此事。一位亲历过此事件的朋友回忆说,直到现在他还叹服于朱的理论说服力。而在那个时代的上海股市,能够保持如此清醒头脑的人恐怕就更加少见。据说,在光大的朱小华变得十分霸道,这种形象与他早年同事印象中的谦和、平易,似有天壤之别。然而,经过多年艰苦跋涉,险峰在即的朱小华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很明显,在香港,朱小华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们很难判断,朱小华在香港的高调作为,究竟是出于一个金融家的金融理念,还是出于一个政府官员的政治理性。不过,在中国,哪怕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官僚,大概也很难把持住自己的政治冲动,而这种冲动,已经彻底淹没了朱小华作为一个职业金融家应有的稳健立场和风险控制意识。
现在已经非常清楚,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朱小华在光大的冲动表现,都是他整个人生中的一个致命的败着。在这里,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管金生的影子。于是,同样的灾难刹那间降临。不过,从朱小华的灾难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不是一个优秀金融家的夭折,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关于人的悲剧。朱被双规之后,其妻任佩珍在逃往美国后自杀,其在美国念书的女儿朱蕴受到极大打击,精神几近崩溃。一封我们认为可以采信的家书,可以更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个人悲剧的彻骨。下面是朱小华在狱中给女儿的一封信。
我想你是收到了我的传真。圣诞节到了,马上又是千禧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今天通过传真算是寄张圣诞卡,和你说上几句话。总之,我是十分想念你的。希望你能愉快地度过节日和休假。你也应该向长辈们问候一下。利用假期,你应再把功课好好温习一下,以迎接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什么也不要多想,最后的冲刺要抓好,不要半途而废。我一直强调,自己的前途在自己手里,不是别人的恩赐或受谁的庇荫。我不会再给你压力,只要你能以正常的状态投入,问题是不大的。
我的身体和精神均好,请不要挂念。
圣诞节和新年快乐!爸爸
以朱小华狱中度日、生死茫然的绝望境况,尚能对女儿的学业督促得如此严厉,看得出朱的确是一个事业企图心极强的人物。但惟其如此,我们才更能够感受到人性伟大和温暖的力量。一句我是十分想念你的,虽然充满克制,但却悄悄流露出了朱小华作为一个人的、难以泯灭的舐犊之情。而这,可能已是维持朱小华及朱蕴父女在这个世界上继续走下去的惟一精神脐带。这当然是一个悲剧,一个关于人的悲剧。无视这个悲剧,一个民族的精神、制度离开文明的距离就相当遥远。
将朱小华与十恶不赦的腐败分子联系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但这只能表明我们民族的健忘。因为朱小华这个名字所隐喻的,是一个异常庞大的群落。且不论这十几年中国金融系统如过江之鲫的失踪、入狱人员,仅与朱小华同一级别的年轻高官,就还有王雪冰、李福祥、段晓兴等多人。
王雪冰,1993年出任中国银行行长时年仅42岁,比朱小华升任同一级别时还年轻两岁。虽然出身工农兵学员,但风云际会,使王雪冰有机会很早就来到纽约这个世界金融中心。由于其在纽约表现出了杰出的交易员才能及长袖善舞的交际能力,遂得以步步高升,直至中国银行行长。在2000年转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两年多之后,王雪冰被撤职。无疑,王雪冰的人生已经就此断送。
李福祥,曾经与王雪冰在中国银行共事,1998年45岁时即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00年在北京一家医院跳楼自杀。虽然官方对李的死亡事件未有任何公开披露,但绝大多数观察家认为,李的自杀与某些复杂的经济案件有关。
相信,随着中国严重金融问题的逐渐暴露,还会有更多的人被添入这个名单。
与我们前面列举的所有人物不同,朱小华、王雪冰、李福祥代表了这十年来中国金融家中另外一批截然不同的人。他们身在体制内,决定性的人生经验都在体制内完成。这就决定了,虽然他们都有某种专业背景,但本质上仍然是官员,而不是金融家。所以,这批人的腐败,就绝不仅仅意味着金融家的腐败。在绝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他们的失足与其他官员并没有什么两样。赤裸裸的贪污、受贿和渎职成为他们身陷覆辙最具标志性的原因。虽然在某些特殊场合,我们不能排除这些金融人才倒霉的其他因素,但无论如何,他们总是被人抓住了把柄。许多外国观察家在对中国金融家表示同情的时候,总是认为导致这些人最终掉进陷阱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作为金融家的收入太低。但他们究竟是金融家,还是政府官员?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在中国,很多规则都是模糊不清的,微观到鉴别一个金融家的身份。这经常被许多人称之为中国人在20年改革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智慧。然而,看看这些金融家们的悲剧,你能相信,这是真的吗?
导致这些金融官员翻船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虽然身为金融官员,但这批体制内的金融人实际上相当缺乏必要的市场磨炼。一旦进入真正的市场,他们的许多理论错觉就会经受到市场的严峻挑战,作为一个行政官员对市场的极度不适应症状随之而来。朱小华在香港的失败,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难将朱小华们看作真正的金融家。如果朱小华们不是真正的金融家,那中国还有金融家吗?是的,只要你去看看中国国有银行的现状,你就会发现,那里根本就没有诞生金融家的土壤。在那里,中国的银行更像是一个行政机关,而不是一个商业机构。它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考虑,而不是商业考虑。这种尴尬实际上也深刻反映了,中国核心金融体系的改革,在十多年中,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完全不值得认真评价。其中所蕴含的巨大风险,并不是牺牲一批甚至是一代金融人所能够化解的。当然,我们愿意相信,金融改革的迟滞并不是金融本身造成的,隐身于金融体制之后的,还有更具压迫性的体制力量。?但愿,朱小华、王雪冰等将是中国金融改革拂晓前的最后一批罹难者。而实际上,朱小华们--这批因改革而声誉鹊起的年轻金融家们,如流星般地纷纷坠落,已经急切地尾声还是引子:不期然跳出的历史。
证监会一个出其不意的公告又一次将我们拉回了海南。显然,历史并不愿意就此了断,它是有记忆的。这种顽强的记忆力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日,证监会不动声色地发布了关于大连证券停业整顿公告,这则公告称:鉴于大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严重违规经营,为了维护证券市场及金融秩序稳定,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决定会同辽宁省及大连市人民政府成立停业整顿工作组,自即日起对该公司实施停业整顿。日《上海证券报》。
这是中国证监会开始行使关闭证券机构权力之后,在一个月之内关闭的第二家证券公司。不过,不要以为这是刚刚过去的那次股市崩溃的后果,实际上,这是我们在为中国证券市场更早的历史买单。由于中国证券市场中的许多大鳄都是从这段混乱的历史中走出来的,证监会在发布公告时的低调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对于如此事关重大的事件,证监会甚至超乎寻常地选择了指定媒体的很不起眼的位置。不过,在这种低调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中国金融监管部门表现出的巨大不安。毕竟,历史并不能轻易绕过。
与鞍山证券相比,大连证券的关闭恐怕更加意味深长。因为,大连证券的大股东--华银信托,更能够反映这十多年中国金融体制外生成的全貌,它几乎参与了从信托到证券的所有历史。
华银信托,全称为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主要股东为华远集团、中国金融学院以及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日开业。在90年代早期,华银信托一度是中国证券市场上主力的代名词,凶悍名声如雷贯耳,其主事者也是海南信托业声名显赫的闻人。以至于市场一有行情,便有人猜测为华银所为。90年代中期之后,华银在公开媒体上突然选择了低调,但私下里,华银在证券市场中仍然凶猛如常。看得出,这种低调是刻意选择的。然而,再低调,也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据知情人称,华银信托2001年11月被关闭后,一座潜伏多年的巨大冰山开始浮出水面,大连证券及仰融的华晨不过是其最早撞翻的两艘船。大连证券及华银信托虽然直到今天才翻船,但祸根早在90年代中期即已经埋下。知情人表示,华银信托及大连证券早年涉及大量的国债卖空事件,多年来资金链一直紧绷,资产质量之低下非外人能够想象。不过,经历过1995年国债回购市场崩溃的人,对事件牵涉的资金规模及内幕应该心领神会。令人奇怪的是,许多亲身参与者一直担心的清算和审判居然没有发生。然而,正当在那场崩溃中积累了巨大财富的人们以为,时间即将彻底尘封这段往事的时候,历史不期然跳到了我们的面前。在那场崩溃后,一些人销声匿迹,静悄悄地离去,一些人改头换面,继续在这个市场上厮杀,并成为鼎鼎大名的庄家。
但如此大的资金流动,如此大的财富再分配毕竟有迹可寻。作为一直浸淫于这十几年中国金融改革灰色操作地带的代表,华银可能正将一部隐秘的历史带到世人面前。我们无意指责任何当事人,更不愿意看到有人为此付出牢狱甚至生命的代价。因为,在我们看来,他们只是一个混乱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附着在某种制度上的一个人格化符号。但是,历史既然无法回避,我们就不应该继续保持缄默,否则,被清算的就是我们自己。就中国改革的全民族反思而言,现在,可能仅仅是历史的开始。
综合自金羊毛工作坊等,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成功下载后记得回复“惊喜”找比特哥拿惊喜!
百万现金觅知音,比特港邀你自媒体!
下载会发红包的股市新闻APP,你的资讯你审查!
声明:欢迎注明来源、无改动下的非商业转载。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判断靠自己,决策要谨慎!
中港股市龙虎榜(微信订阅号AH_Stock开盘早报)
宏观资本比特港大数据(微信订阅号AC_Stock收市点评)
点这里下载比特港股新闻大数据APP
(http://bitrmb.net/api/?q=pub_app&ct=jelon)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狱里个个都是人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