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商家,想问问关于美团外卖商家怎么收钱、收钱吧、窝窝微这些平台的手续收费以及一些问题?

1361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9K4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47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541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是商家,想问问关于美团、收钱吧、窝窝微这些平台的手续收费以_美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6,955贴子:
我是商家,想问问关于美团、收钱吧、窝窝微这些平台的手续收费以收藏
我是一个做实体店的商户(并非想做团购),我是想了解这些平台对于商户收钱这一块的问题:1、为什么这么多的饮食店都会让客人扫 美团 或者收钱吧 来进行收钱?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哪些不利?2、我是实体店的商用,并不是想做团购,只是想通过这些平台来帮我收钱和管理3、这些平台分别的使用年费是多少? 提现需要扣多少个点?要交保证金吗?4、平台收取的这些费用都是 用于哪些服务?5、如何加入这些平台?
美团越做越不人性化了
你好,我这边是做窝窝的,有需要可以联系
登录百度帐号2.2K1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836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贴一篇我以前写的文章,关于印度加尔各答的红灯区。他山之石,与我们接壤却彼此几乎毫不了解的异国的性工作者的故事,或许对诸位有启发。&br&&br&亲历红灯区——印度游学记(二)&br&&br&&p&一、幻象与真实:红灯区的样子&/p&&p&“红灯区”这个词,让你想到什么?&/p&&p&我最先想到的是欧洲性都阿姆斯特丹。看网上游记的描述,那里的红灯区像是一个性用品超市,性工作者们穿着尽可能少的衣服,站在大街两旁的橱窗里,在暗红的灯光下,淡定地迎接着摩肩接踵的游客们的好奇的目光。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性用品超市,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有色情表演,不直接购买性服务的游客也可以去看看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稀奇;有性工作者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性工作者的历史、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还有性工作者的雕像,表彰一位为当地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的性工作者,宣传性工作作为一种正当工作的权利。性产业在荷兰是合法化的,红灯区也成为了阿姆斯特丹的重要旅游景点,迎接着许许多多的欧洲游客和越来越多的亚洲游客。&/p&&p&然后我想到了东莞。跟随着央视的镜头,红灯区,意味着灯红酒绿的大酒店、纸醉金迷的夜总会和桑拿会所,秀台上一群一群衣着暴露的年轻小姐,“Pull to refresh”的舞台、单面镜与赤裸的舞女,还有衣不蔽体的男男女女被抓获后,在闪亮的镜头下,暴露着身体,遮住自己的脸。&/p&&p&至少,我会想到那些在天色昏沉后,小街边一个个亮起暗沉暧昧的红色灯光的门面房。它们就这样开在我们这个以道德治国禁止性交易的国家的每一个城市里,里面的女人,或年轻或不年轻,都穿着紧身且暴露的衣裳,画着浓妆,排排坐着,带着无所谓、烦闷、无聊,或是呆呆的表情望着街上。&/p&&p&我是一个女性。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红灯区都不会把我这样的人看作顾客。由于阶级原因,我也基本不会成为那里的一名从业者。对我来说,想到红灯区,并没有什么愉快的感受。提起红灯区,我想到的是那里有许许多多女性同胞们,出于各种各样但往往有许多共性的原因,在一次次的交易里物化自己,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消遣;还有许许多多人,往往是被骗被迫被奴役于那种罪恶的行业;想到因为她们,因为红灯区的存在,女人作为一个整体,不单被看做性的对象,更被看做可以用钱购买的性的对象,社会上的每一个女性都潜在的被打上了价码。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想到她们,想到红灯区,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受辱。&/p&&p&但是我理解,也很能想象,在男性的目光里,因此也在可以称作是主流的目光里,红灯区,意味着一个能激发人诸多想象的地方。这个地方意味着暧昧、兴奋、刺激、发泄和隐秘的快乐,纵然是反对嫖娼的人,往往也不想掩饰自己被红灯区这个词所激发起的暧昧笑容和更暧昧的想象。&/p&&p&之后,我选了一门国际课程,去研究印度加尔各答市的Sonagachi,全亚洲最大的红灯区。&/p&&p&加尔各答是印度第四大城市,位于印度东北部,是西孟加拉邦的首府,曾经的英国殖民地时期首都,人口两千三百万。据估计,西孟加拉邦全部的性工作者人数在6-7万左右,其中加尔各答就有数万。在加尔各答的若干红灯区中,Sonagachi是最大最主要的一个,性工作者超过一万人。&/p&&p&亚洲最大的红灯区,超过一万的性工作者聚集在一起。那里的红灯区会是什么样子?&/p&&p&它不亮红灯。&/p&&p&它不符合普通人对红灯区的任何经验和想象。&/p&&p&它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欺压、否认、和故意遗忘的地方。&/p&&p&一切都发生在加尔各答这座城里。这曾经的殖民城,而今被严酷的贫困和贫富分化侵袭。城里满是一个世纪以前英国人留下的维多利亚式的小高层建筑,年深日久,褪去了当初的庄严富丽只余下破败苍凉。这座城市也有着世界第二的人口密度,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拥挤嘈杂。站在街上,无数人无数事无数车来车往在耳边炸裂。&/p&&p&绝对贫困无所不在。能住在房子里的,只是这城里的一部分人。其他的人,住在街上。每一条街边街角都搭着窝棚。好些的窝棚也是小摊点,一家人占道经营,白天把货物沿街摆在木板上卖,晚上把货物压在木板下,就睡在这街边的木板上;差些的窝棚只有一张雨布、一块木板做床,几块砖头垫起木板,和一个炉灶而已;更差些的,摊开一张破席,就睡在地上吧。老人、夫妻和小孩,一窝窝赤身露体的小娃娃,都坐在破席脏地上。大人沉默地看着你,孩子们则在行人往来匆匆的脚步边玩耍。&/p&&p&街上很脏。印度的习惯,随地便溺。走路一定要小心,因为随处可见便溺。&/p&&p&行乞者没有鞋;许多黄包车车夫也没有鞋。夏季的加尔各答酷暑难当,滚烫的大地竟然穿过鞋炙伤了我的脚,而黄包车夫们就光着脚奔跑在肮脏的街道上。&/p&&p&进入Sonagachi红灯区,这里属于肮脏、罪恶与暴力。&/p&&p&红灯区里有许多人。最多的是性工作者,皮条客和当地帮派;许多年老的性工作者改作的鸨母;拥有妓院、出租房屋的房主;性工作者的孩子们;在红灯区开餐饮店、小吃摊的人;卖珠宝首饰的店铺和人;诊所里的医疗服务者;开杂货店的人。这是一个巨大、拥挤、肮脏、忙乱、危险的社区。&/p&&p&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尽管只是浮在Sonagachi红灯区的外表,我也看到了许多许多。在白天里进入Sonagachi,对外来者来说,这里没有普通红灯区能给你的扑面而来的暧昧与色情的气息,没有曲线、肉体和荷尔蒙的悸动。目之所及是相比城里其他地方更为破败肮脏的殖民期旧楼,密集的人口,露天厕所、恶臭的垃圾堆,肮脏的地面,满地的便溺,穿着看不出颜色的脏衣服、无所事事的皮条客们,瘦骨嶙峋衣衫褴褛围坐在街头吸食我怀疑是大麻一类的毒品的离死亡不远的人。&/p&&p&这里很可能没有公共服务。地面无人清扫,污水无人清除。街边的厕所是露天的。这是一个被主流社会选择性遗忘的地方,这里的人在自生自灭地生活。&/p&&p&刚去时,我奇怪,这样肮脏的红灯区,为什么会有人来?为什么那些顾客们宁可忍受这样的环境,也不试图把它变好一点?后来我明白,它嵌在印度社会中一个特殊的位置里。红灯区的人们告诉我们,“有头有脸的人物们白天呼吁取缔红灯区,到了夜晚,他们会戴上口罩前来。”对那些有能力改善红灯区的头面人物来说,在大多数时候,他们要么居高临下地谴责红灯区的败坏呼吁取缔它们,要么假装红灯区并不存在;对肉食者来说,红灯区只存在于偶尔的夜间的短暂的欲望里。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怎么能被改变。&/p&&p&二、女人,你为什么要做性工作者?&/p&&p&性工作者总会受到鄙夷。说到性工作者时,我们总是指责她(他)们,为什么要做性工作者?为什么不用别的方式养活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么荒谬的事情?&/p&&p&未临其境,不明其事。人的视野和理解能力总是有限的。大多数人对生活世界的理解都局限于自己的阶层和生活圈子之中,不能理解发生在其他阶层的故事,也不能理解不同阶层的人面对的情况。这些身陷妓院乃至在街上做流莺的女人们几乎是印度社会最底层的女人;相较而言,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处在更好的阶层,生在更好的社会位置里。大多数人永远不会面对饥寒交迫无处谋生,只能卷起自己仅有的一点衣裳家当,走向Sonagachi的那一天。因此,不是大多数人多么高尚,而是大多数人都更幸运,投了个好胎,生在了更高的阶级里,有多的是的其他的选择。&/p&&p&“选择”,是中产及以上阶层的特权。人得手上有资本,比如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才谈得上有的选。生于赤贫之中的印度女人,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印度男女不平等的严酷现实处处都在,即使是对高阶层的女性而言也是这样。有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小事是,在印度旅行的时候,飞机上的杂志里有个本地商学院的广告,广告里有很多过往的印度学员们讲述自己上了这个商学院后开创了成功的事业的故事。在这个广告里,这些成功学员大多数都是男的;这不稀奇,世界上大多数社会里商业资源都是更多地掌握在男性手中的;可是仅有的两三个印度女性从事的全是美容这种为取悦男性存在的行业和护理(我忘了是育婴还是养老啦)这种传统的女性行业;更令人发指的是,学员们的创业资金来源分别是自己的老公或者爸爸。即使生在了能上商学院能做人上人的高阶层印度家庭之中,女性的资本来源也依然要仰仗父亲或者丈夫。离开父亲和丈夫,恐怕就一无所有了。不需要别的宣传,就凭这一个广告,印度社会中女性全面的弱势地位就呼之欲出了。&/p&&p&如果高阶层女性都只能仰仗父亲、丈夫的鼻息,那么未受教育(印度连基础教育都不是免费的,赤贫阶层和贫困阶层上不起,这些阶层的女孩子家里也基本不会让女孩上学)、没有财产、出身贱民或者低种姓的印度女人,有什么选择?基本上只有三个选择。结婚,做家政工,或者做性工作者。基本没有其他工作可做。&/p&&p&读文献、逛大街,在印度的体验让我觉得,印度严酷的(男女)不平等现实浸淫在其传统的性别观和等级观之中,极端地表现为面向女性的就业渠道的苛刻和封闭。印度至今等级制影响依然巨大,生活之中等级分明。去高档餐厅吃饭,男服务员会谦卑恭敬地弯腰为你上菜、为你把菜从盘子里夹到你碗里,就好像他们是仆人,我们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老爷一样。去商场买鞋,男售货员会谦卑殷勤地跪下为你试鞋。我遇到的最过分的事情是在南方海滨城市的机场餐厅洗手间里,我上完厕所出来洗手,居然有位女仆帮我开水龙头!!!难道有人不会开水龙头么!居然还要专门安排人帮客人开水龙头!!!那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冲回包包拿了20卢比的小费转身去洗手间给她。她的年纪应该是我的长辈啊。&/p&&p&回到低阶层女性就业的问题上。在印度一个半月,从东北角跑到西南角,所见都是一样:餐馆商店的售货员、服务员都是男性。哪怕是卖首饰卖女装内衣的商店,雇佣的也都是男性雇员。简单地说,在印度生为女人,似乎连售货员、服务员都干不了。这样的差事虽然很普通,但也只有男人才能做,轮不上女人。 我自己猜想,在印度服务业和客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像主仆关系,而男仆地位高于女仆,因此商场餐厅等档次较高的公众场合雇佣男性做服务员、售货员是更体面更合适的选择。女性的位置应该是在家里做家政工,整理家务,在厨房帮厨等等;没有店面的路边小摊或者小杂货店才可能是夫妻档,有女人出现。&/p&&p&这也正是生活在Sonagachi的万余低阶层无资本也未受教育的女性面对的命运。印度那样传统社会里的下层女人,是依靠丈夫生活的。她们最好能够结婚,并且婚后丈夫不抛弃她们;不能结婚、丧偶或者被丈夫抛弃,就只有家政工作和性工作两个选择。而家政工是那种累死累活也不一定能糊口的工作,并且工作若干年就会落下一身伤病。以加尔各答为例,做家政的每月收入能够低至400卢比,合人民币四十元。很多人选择同时做多份家政工,超长时间疲于奔命地往来于几个家庭做工,也不过每月挣一二百人民币。我饶是无法想象,就算印度物价再低,用40-200元人民币一个月,怎么活得下去。天天超强度工作,又能撑过几年。&/p&&p&而性工作,好一点。起码收入好得多,没有那么累,能活得下去。&/p&&p&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context。性工作在不同的context中,估计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生境吧。对发达国家来说,本地人往往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从事性工作的许多都是来自不发达国家的移民。对中国这样贫富分化经济勃兴的新兴社会来说,占据大众眼球的则是“外围”这样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靠青春美貌赚取快钱的人。而对印度Sonagachi红灯区这样的地方来说,这里的人们不是“选择”做性工作者;他们是“只能”做性工作者。他们的选择仅限于劳累贫苦难以糊口和虽被歧视好歹可以谋生之间。&/p&&p&三、艾滋病:死神?希望之神?&/p&&p&
艾滋病对一般人来说是死神,对有些群体来说却是好事情。在Sonagachi,有些性工作者反而感谢艾滋病。因为在印度,从前根本没人关注这些肮脏下贱的红灯区,任他们自生自灭。这些红灯区里的人是生是死,肉食者和社会毫不在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艾滋病泛滥之后,红灯区被认为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印度政府这才开展了很多针对红灯区的艾滋病治疗和预防工作。因为艾滋,终于有人关注印度红灯区和红灯区里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贫苦人了。&/p&&p&从80年代开始,印度政府派来的防艾专家们把各地的性工作者看做艾滋病传播媒介,把他们当做监管对象乃至犯罪分子一样训诫防范,强迫检测、强迫治疗、强行推广安全套的使用。这种粗暴的居高临下的管理方式不但严重打扰了当地性工作者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伤害(经常抓人进局子,想想看警察会怎么对待局子里的性工作者),并且实际效果也很不好。直到今天,印度大多数地方的红灯区里艾滋病防治工作都很不顺利。对性工作者的安全性行为教育,也就是教她们戴安全套,是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点。可是至今,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的红灯区里,安全套的使用比率低得惊人,性工作者感染艾滋病的比率据信超过50%。(这里插入吐槽:印度雄性人民真是淡看轮回不畏生死,在性工作者HIV感染率普遍超过50%的情况下依然踊跃购买性服务……)&/p&&p&面对这样的情况,“责备受害者”的逻辑可能又会出现:你们这些性工作者,为什么不用安全套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要自己作死呢?&/p&&p&这又是context的问题。得身临其境去感受,得倾听当地性工作者的声音,才知道他们面临的困境,知道他们不用安全套的苦衷,而不是秉持着专家居高临下的专业立场或是站在我们这些中产阶级看客的道德高地来预设、批判、摆弄别人。&/p&&p&Sonagachi的人们解释说,要求客人使用安全套是不可能的。夜晚的Sonagachi,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满大街站满了性工作者,每个妓院里也都坐满了性工作者。你对客人提出使用安全套的要求,对方会立马转向旁边的人。旁边多得是人呢。那些来教育性工作者防治艾滋病、使用安全套的专家们告诉她们,得了艾滋病会使身体健康恶化,经潜伏期发作后患者会在一定年限内死亡。但是性工作者们说,得了艾滋病,不过是十年后我会死。可我今天要求客人使用安全套他会转身就走,我今天就会饿死,哪还管得了十年后!&/p&&p&闻之令人叹息。这便是印度红灯区内的生存状况。为了今天吃得上下一顿饭,哪管得了十年后浑身烂疮而亡。&/p&&p&对了,我们似乎遗漏了一个关键的看问题的角度。为什么客人不想用安全套?为什么防艾专家不教育嫖客们使用安全套,而专门来折腾性工作者?&/p&&p&第一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这似乎是源自东南亚雄性人民的无知无畏。在教育水平低、现代化程度低、迷信思想盛行的地方,雄性灵长类人科动物拒绝在危险性行为中使用保护措施的情况非常常见,对艾滋病也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迷思。在泰国这样HIV也非常流行的地方甚至有经久不息的传言,认为和处女性交能治愈艾滋病。&/p&&p&第二个问题,引申开去能谈的有很多很多。想想看印度红灯区性工作者摩肩接踵的情况,想想看那里的性工作者都是印度最底层的妇女,就知道在那里的性交易里面,客人是手握权力的那方,性工作者是弱势的一方。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不是性工作者能说了算的。这样来看,印度官方防艾的做法就更奇怪了。他们没有去了解红灯区的生境,无视在那里性工作者除非想饿死,不然根本无法拒绝客人无套的要求,而是哼哼哈嘿用强迫手段逼着性工作者使用安全套。这一是歧视,觉得性工作者不是活生生的应被尊重的人而是讨厌的“HIV传播媒介”;二是柿子捡软的捏,这些人都是社会最底层欺负了就欺负了,抓你体检就抓你了,咋地;三是对弱势的性工作者的责备和对掌握权力的“主流社会”的宽容谄媚,不是在主流社会宣传使用安全套,而是只折腾弱势的道德败坏的勾引社会好公民的红灯区。&/p&&p&这样的社会里的红灯区,红灯区里求生的人,是如此弱势无望。无怪乎GOAL India,一个国际性扶贫NGO在Sonagachi进行演说时所言,十年前进入Sonagachi时,他们触目所及的都是一张张绝望和麻木的脸。&/p&&p&好在Durbar的出现让事情起了些变化。&/p&&p&Durbar是Sonagachi里的一个性工作者赋权维权组织。它的建立源于一个当年印度政府派来Sonagachi进行防艾工作的医学专家, Dr. Jana。在印度这样等级森严上层鼻孔朝天的社会,他的出现真是不容易。与大多数医学专家不同,当年Dr. Jana来到Sonagachi展开防艾工作之后,发现忽略当地性工作者自己的声音、无视他们的需求而自顾自强行推行防艾措施是没有用的。于是他和当地若干名性工作者一起,建立了一个维权组织,Durbar Mahila Samanwaya Committee(DMSC,也简称Durbar),来为性工作者赋权,倾听她们的声音,共同寻找防治HIV的办法。由于语言、时间、接触面的限制,我了解到的Durbar的工作模式和历史是有限的。我自己总结起来,他们大致做的是这样的事:提供保护隐私的医疗服务,寻求当地妓院对防艾的支持,请一些性工作者自己前去接触其他性工作者们(这些工作人员被称为peer educator同伴教育者),宣传防艾、维权、自我保护等一系列知识。Durbar的目的是将性工作者组织化、呼吁性工作合法化,把Sonagachi里的性工作者们,从一个个绝望、麻木、无处求助的原子化状态里团结起来,塑造出性工作者群体认同,让Durbar成为为她们的维权中心和依靠,让她们不再陷于无依无靠任人宰割的状态里。&/p&&p&在推广安全套使用的具体策略上,Durbar做的事情也非常聪明:这个策略源自性工作者们自己的智慧。防艾专家们都说,要求客人使用安全套应该在性交易开始前就提出以达成共识,但实际中这法子行不通,听说要戴套,人家掉头就走,二十厘米外就站着另一个呢。Durbar的成员们发现了另一个办法:先不说要求对方使用安全套,而是陪客人喝酒聊天,在对方性欲勃发的时候再要求对方戴套,精虫上脑的客人这时候已经等不了出门换人就只好答应戴套了。&/p&&p&这种法子讲起来挺三俗的,但是在印度红灯区那样的环境里,要起作用非得使用这样本土的三俗智慧。WHO的高大上经验往往不是普适性的。不考虑每个特定社会环境里的特定条件和情况,不听取当地人的所思所想,赋能工作和扶贫工作在很多很多情况下都只是外来专家和志愿者们的一厢情愿,最后竹篮打水啥用没有,徒有一颗好心,白花一大笔钱,留下个烂摊子。&/p&&p&Durbar的策略能成功,还有重要的一点是,Durbar的存在和赋权工作让许多性工作者们勇敢了起来,更果断,更自信,更敢于维护自身权利,在客人拒绝戴套,威胁说他要找别人的时候敢于说“你走走走你找别人去”。她们以前往往是不敢的。没有这样的意识基础和底气,恐怕也没有多少性工作者会敢于采用三俗的方法迫使客人戴套。&/p&&p&Durbar在孟加拉语里的意思是“无所畏惧的”。真是一个好词。虽然得不到整个世界,可她们失去的确确实只是锁链。&/p&&p&四、Durbar:你带来的是新生?&/p&&p&Durbar 也遇到了很多质疑。有些是质疑它实际上的防艾成果,有些质疑它支持性工作非罪化的立场。对成果的质疑我也非常支持:考虑到Sonagachi复杂混乱的情况和Durbar有明显限制的工作方式,我真的很难相信Durbar所言的当地性工作者HIV感染率的降低有那么显著。印度红灯区内性工作者的组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妓院中的性工作者,她们不出门拉客,只等在妓院内,由皮条客、老鸨带客人来;另一类是流莺,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好些的临时借用人家的房间,有的甚至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和客人交合。她们也没地方住。加尔各答城里只有一部分人是头顶有屋顶的。流莺们基本上属于加尔各答住街者,是居无定所住在街上的。Durbar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采用peer educator(同伴教育者)挨家挨户去妓院里寻求合作开展教育,可是Sonagachi里的那么多流莺,是Durbar触及不到的。相比好歹有个自己的房间有个妓院和老鸨保护自己的性工作者们,这些露宿大街的流莺们的状况惨不可及。她们不但难以被Durbar帮助,也更加没有能力对客人提出使用安全套的要求。她们处在极端的无权状态。我真的怀疑,她们能够受益于Durbar么?Durbar存在的这些年里,她们的境况有改善么?甚至更基本的,她们的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学研究里这样的极端边缘人群是很难接触很难科学采样研究的,我很怀疑很可能从来没有人真正地用可靠的研究方法探查过她们的HIV感染率、探查过她们的生存境况(对性工作者这样的边缘人群,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法能得出更具代表性的结论的这一方法论问题本身就还在讨论之中)。就连我找到的研究Durbar/Sonagachi的文献都是采用访谈法,还没有看到用了科学抽样的。对Sonagachi性工作者群体尤其是流莺群体的情况,也许Durbar自己也只能猜测,也许无人对总体有过可靠的估计。&/p&&p&我同样怀疑Durbar在我们这些外人面前建构出的形象。我怀疑它展示给我们的只是经过选择的Sonagachi最好的一面 。在Durbar里,常见年纪五十上下的资深性工作者,在经年累月的维权赋能、为性工作非罪化的呼吁、为同胞争取权益的工作中锻炼得非常坚强果敢的女性,她们构成了我对Durbar最初的印象,让我以为Sonagachi的性工作者们都是这样勇敢有能力为自己从事的性工作自豪,并要求性工作非罪化合法化的姐妹。可是后来,我们这些人在Durbar的日常活动中见到了好些新来者,这些来到Sonagachi打算开始从事性工作的女孩往往年轻、沉默、贫穷、胆怯,这让我恍然大悟。我不应该忘记,来到这里的女孩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因此是最无权最被压抑也是最弱势的群体。她们是沉默的,她们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她们还很有可能是绝望的、无路可走的。分析Durbar时不能忘记,那些活跃的坚定地支持性工作合法化、非罪化的中年Durbar成员们,是已经在Sonagachi红灯区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才历练成了今天这样勇敢自信的样子,才变成了坚定认同自己的职业,要求赋予性工作者合法地位和工作权利的斗士。她们说:“Love’s Labor, Just Labor”(情感劳动是正当的劳动);而Sonagachi中的大多数,也是沉默无权的大多数,她们来到这里,只怕多是因为别无选择,只能沦落。&/p&&p&在Durbar的建构之外,在红灯区夜间参观里,我见到了另一个和白天不同的世界。年老的女人涂上厚厚的白粉扮上浓妆,穿着艳丽的纱丽和旁遮比服成群结队地站满了街边。妓院则是另一个样子。又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旧时老楼房,楼房中间是天井,也变作了天然的垃圾场。楼上围着一层一层的房间,人们把垃圾直接从房间里往一楼的天井里倒,整个环境污秽不堪。在这样的环境里,挤满了年轻青涩的姑娘,有的站着,更多的成群挨在一起,蹲在妓院的门口等待来人。她们中的很多,看起来比我还要小不少。她们成年了么?我不敢想。她们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也笑着和她们打招呼,可我其实不敢看她们稚嫩的脸上明亮的眼睛。&/p&&p&对Durbar的活跃成员来说,从事性工作是他们衷心维护的权利,他们甚至在呼吁年老性工作者能一样享有退休金这样的社会制度改革。在这样的话语建构里,有时候我会政治正确地相信她们是真正为性工作这一劳动自豪,要维护自己从事这一行业的合法权利。但是,如果走进一家妓院,睁开眼看看那些比我还年轻的青涩的姑娘们,我愧对她们, 我知道她们这辈子,一旦走进红灯区,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没有任何希望。她们一辈子都会在这红灯区里,运气不好的话也许会随着年老色衰从上等妓院一次次降档最后沦落为街边流莺,运气最好也不过是积攒了一笔小钱、掌握了一些客源、学到了一些手腕,可以在年纪大时变成一个老鸨。与此同时,我,高狗狗,作为一个幸运的投胎投得好的同龄姑娘,尽管当时和她们同时处在那个肮脏污秽的妓院里,可我一旦踏出那扇门就可以买张机票飞走,我可以满世界飞,追求职业发展,享受世界上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做成许许多多的事情。对这些女孩子来说,谁能说这不是一个黯淡的未来?谁能说这不是悲惨的一生?这真的是她们的选择么?她们真的为自己的职业自豪么?她们开心么?她们中间有人是为了实践自己支持性工作合法化的理想,自愿来这里从业的么?&/p&&p&我依然怀疑,Durbar的凛然,Durbar的政治正确,忽视了无数人是因无路可走被迫沦陷在这里。我们维护性工作者的权利,其实维护的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权利,我们维护的不是她们自由发展的权利,而是让她们的悲惨程度稍微减轻一点的权利。我们追求的不是多一点好,而是少一点恶。她们、他们的这辈子,一代又一代的东南亚性工作者的一辈子,人生只在悲惨和悲惨至极之间飘荡。&/p&&p&Durbar的资深成员们说,她们为自己的职业自豪,要争取性工作合法化非罪化的权利。I enjoy doing sex work. If I haveother choice, do I really enjoy doing sex work?如果那些沉默青涩稚嫩惊惶的女孩子们有得选,如果她们能发出声音,她们会选什么?她们会说什么?&/p&&p&五、底层的逻辑,看不见的出路&/p&&p&这不是一个香艳的红灯区,这是一个即使对印度社会来说也是底层的社区。红灯区想要什么?它如何运行?它的逻辑是什么?推而广之,底层社会想要什么?&/p&&p&一开始铺面而来的又是中产阶级的道德拯救,又是上层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臆测。被殖民百年的印度社会里也有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这样源自英国的职业,中产从业者秉承着自己正统的道德观,认为性工作是可耻的,非常积极地投入“矫正”、“救助”、“再安置”性工作者的工作。他们“解救”性工作者,强迫她们进入矫治场所,学习一些其他的职业技能,然后从事其他行业。未受教育、低阶层、农村来的这些性工作者们,所能被安置的新行业无非是工厂女工、家政工,这些工作意味着超长时间的劳动和甚至糊不上口的收入。而她们原先的性工作,工作更轻松,收入有数倍。中产的福利工作者们站在自己优渥的生活里谈拯救、讲道德,底层的性工作者们却是一无所有地求生存,两相冲突,这些社会福利机构、从业者怎么会不招人恨。人家饭都吃不上,怎么还能跟人家谈脸面谈道德。&/p&&p&红灯区本身不想被“拯救”。红灯区的存在不是一个道德问题,不是因为那里生活着的几万人都是道德低下的寄生虫,所以红灯区才会产生。红灯区是印度社会中一个结构性的产物,那样一个贫困、人口繁多、贫富分化极大、妇女受教育程度极低、妇女地位低且工作出路少的地方,必然会出现这样的贫困人口聚集其中,用中产们认为是道德低下的方式谋生存的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们也“拯救”不了她们:“救”出一个性工作者,你要让她向哪里去?你能给她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么?你能给谋她一份说得过去的收入么?你能解决挡在她面前让她从事不了任何稍微好一点的行业的结构性障碍么,比如她因为印度社会重男轻女又家中贫困从没有上过学,比如她出身贱民受人轻视,比如她是农村来的在城里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找不到其他工作,比如她父母付不起彩礼导致她嫁不出去没有丈夫负担她的生活或者她被丈夫抛弃?你们把人家“救”了出来又不给一条出路,这是让人向哪里去?导致那么多人聚集在Sonagachi那样的红灯区里的问题大都是结构性问题,要“拯救”她们和他们,得要修复许许多多目前无解的结构性问题。&/p&&p&在印度社会这样封建落后、贫富分化大并且又遍布绝对贫困的国度,结构性问题太多太多了。在这样的社会之下,出现像Sonagachi红灯区这样许许多多的特殊底层社会,就像出现贫民窟一样是个必然。底层社会的存在和运行,有其自己的逻辑。不是他们不想用更好的方式存在,过更好更体面更有道德的生活,而是他们在结构性限制之下只有那样生活的能力。来自政府、执法机关和民间力量的干预,如果不能解决导致底层社会遍布印度大地的结构性问题,冲向红灯区贸然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就只不过是在骚扰和干扰底层人的生活罢了。不论中产的社会福利力量,上层的医学专家,每天晚上来红灯区抓嫖挣外快的警察,他们和底层人穿的都不是一双鞋,哪里能理解、在乎底层人真正面对的是什么处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存在。&/p&&p&没错,红灯区这样的底层社会混乱污秽暴力,可是其内部却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不是完全无序的;更重要的是,它是那些底层人唯一拥有的,唯一熟悉的世界。外人的涉入,即使是抱着好心,往往也会变成粗暴且无效的干预。更何况基层执法者的恶劣性质简直是古今中外如出一辙,面对中上层时他们是鹰犬,面对无还手之力的底层就变身虐待魔吸血狂。在Durbar崛起之前,加尔各答本地的条子简直是每晚例行骚扰Sonagachi抓人要钱,欺负的就是你们这些可怜人,给爷拿钱。&/p&&p&红灯区这样的底层社会想要什么?它们想要的恐怕是“不要”:不要拯救,不要打扰。它们不希望被干预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这反而可能是它们最需要的东西。&/p&&p&结构力量与个人选择之间不是总能找到平衡点。当我们诧异于为什么有人要做性工作者时,从个人视角而言,有人会说这是不好的选择,你应该有其他选择,总有其他办法。这句话也许在一些比较发达出路多的社会很可能成立,对封建落后问题多多的社会来说,有时候真是苛责个人。从体制性因素而言,我们要看到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红灯区是必然的存在,无法消除的存在。&/p&&p&对红灯区来说,如果想“取消”它,想让性工作者从良,需要的改变不是小小的拯救项目就业培训的改变,而是整个社会的大的制度和境况变革。至少,有免费的基础教育制度和公平的教育来提供改变命运的途径;经济状况要好到让普通人从事普通工作都能有足够收入;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程度降低;性别状况也要大变,女性工作要成为常态,女性能拥有更多资本,进入更多的“男性职业”,有足够的发展渠道(她们现在连服务员的工作都难做上)。这里面的每一项,当前的印度都做不到。&/p&&p&当前的印度都做不到。然后呢?然后,Sonagachi,和许许多多类似的红灯区,会继续存在下去。作为旁观者,我唯一能做的是希望。希望Durbar能做得更好,希望有更多这样本土化的机构出现为性工作者维权,希望印度的法律和社会对性工作者少些歧视多些帮助(比如现在加尔各答的银行拒绝吸纳性工作者为储户。性工作者们不能存钱,带着现金在身边很容易成为犯罪目标。这样的人被抢了警察会来帮忙么?呵呵呵呵呵不来抢你就不错了),希望更多的学者来关注边缘社会研究边缘社会,让我们知道Sonagachi这样地方的流莺们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也让我们知道在南亚,在东亚,在欧洲,在澳洲,在美洲,许许多多合法或非法地从事性工作的边缘人们,所经历的是怎样的生活,面临的是怎样的风险。&/p&&p&我还可以做一件事。就是写出这些关于Sonagachi的故事。中文世界里,除了一篇猎奇的新闻报道,没有什么人描述过那个世界,甚至都没有什么人去过那个世界。加尔各答,游客也许会去它闻名遐迩的印度自然历史博物馆、各教的寺庙、维多利亚纪念堂,甚至可能在酒店闲极无聊召唤call girl乃至亲自跑去Sonagachi体验一把,但恐怕没有人会坐地铁一号线在Girish Park Station下车,往前第一个小巷口右拐,向前走个十分钟,路过大垃圾场、一群一群的野狗、躲避路上无数“炸弹”,去了解出现在左手边的那个有块破招牌的不起眼的小破楼。那里的人的努力,让那个充斥着绝望、暴力、麻木的人间地狱变好了一些。&/p&&p&六、后记:现实的多面性&/p&&p&时至今日,我离开了加尔各答,把那一个半月在印度的生活存放到了脑中一个不常提取的地方。我飞向了我的新生活,美好又生机勃勃,有蓝天、绿草、友好的笑脸、永远干净的公共厕所,没有酷热、肮脏的路面、苍凉破败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无处不在的性骚扰和对外国人的好奇。而万里之外,加尔各答的Sonagachi内,那许许多多的性工作者、皮条客、黑帮、Durbar的工作人员们,他们的生活还在一成不变地继续着。我来过,观察过,参与过,然后我离开了,那里的生活还在以同样的方式慢慢地发展,摇摇晃晃地用自己的节奏继续。冬季来了,我没有体验过加尔各答冬季的样子,应该也不会寒冷而是会凉爽宜人;夏季就要来了,老式风扇在Durbar的办公室里疯狂摇晃制造出阵阵热风,每个人身上黏满汗液,老旧地铁里挤满了穿长裤的男人和穿纱丽旁遮比的女人;雨季也会来,突然,天边积聚乌云,暴雨漂泊而下穿透一切,成群的鸽子乌鸦堆在窗台下躲雨,路面积起几十公分的积水,我坐在的士里破雨前行,看到路边一对在街边拉起一张篷布捡几块砖头垫起木板就算是他们的家的年轻夫妻,在加尔各答的暗夜里沉默地站在积水里,呆呆地,看着不断升起就要淹没他们的木板床的雨。今晚他们不能睡。多少人在加尔各答的雨夜里只能站在积水里看着雨。我坐的士驰过,从机场到住地一小时的路程付出400卢比不过人民币40元的车费,可这400卢比不知道是那对夫妻多少天的收入。他们在街边站着,看的士开过的时候,会想到这个么。为什么是他们站在水里,为什么是我坐在车里?加尔各答城里的土豪中产们,挂满沉重金饰坐在车里穿梭在城中的时候,若有一天和我一样见到这满街的站在积水里静静等待雨水漫过床板的夫妻,不知道会不会给他们一个注视。甚至不需要一个铜板,哪怕就是一个注视也好。&/p&&p&这现实的多面性,这世界的复杂性。在加尔各答的生活如此真切,几万红灯区人口,几千万加尔各答人口,十亿印度人口,他们就那样在以前我未曾谋面过的社会里以我未曾想到过的方式生活。回到中国,飞到美国,他处的熟悉生活毫无改变,依然在以自己的步调自在流淌,或是急吼吼奔驰。在世界各处,许许多多不同的社会,共享同样的时间里的这一刻,变成了大千世界这复杂现实的一面。生活容易过得如此理所当然,想不到自己所理解的所熟悉的不过是万花筒的小小一面;生活相比我们的渺小又是如此广博无限,纵然加尔各答的经历填充了我,改变了我,纵然我去过看过体会过这里那里,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我依然只能在大千世界里选择一个小小的角落用那里的方式小小地存在。&/p&&p&谢谢你们读印度城市加尔各答的红灯区的故事。&/p&
贴一篇我以前写的文章,关于印度加尔各答的红灯区。他山之石,与我们接壤却彼此几乎毫不了解的异国的性工作者的故事,或许对诸位有启发。 亲历红灯区——印度游学记(二) 一、幻象与真实:红灯区的样子“红灯区”这个词,让你想到什么?我最先想到的是欧洲…
毕业后在检测单位上班,一回跟我同事在立交桥下做检测,两人站在几米高的脚手架上贴应变片。一对母子走过,妈妈跟小朋友说,“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就跟那两个叔叔一样。”&br&我们两个研究生...就是好好读书才沦落至此。
毕业后在检测单位上班,一回跟我同事在立交桥下做检测,两人站在几米高的脚手架上贴应变片。一对母子走过,妈妈跟小朋友说,“你要好好读书,不然就跟那两个叔叔一样。” 我们两个研究生...就是好好读书才沦落至此。
作为一个学刑侦三年的同学,说点自己的看法。观察力,其实是需要庞大的知识作为支撑的,三年来,我学了法医,足迹,指纹,文书检验,笔迹鉴定,痕迹鉴定,枪弹,射击,擒敌,毒物,毒品,昆虫学,基础物理,数学,法律,摄影,图像处理,绘画…………没有一门有时间深入,仅仅作为入门学习,但是相对于一般人来说,我们掌握的已经很多了,但是入了这个门才知道,我们的知识储备少的可以说是没有,因为我提到的任何一个学科项目,没有十年以上的积淀是不可能有任何所谓能力而言的。一个能处理其中任何一个项目的办案专家都是相当于教授级的。我们这种出去根本无法处理案件。&br&
福尔摩斯的知识量在某种程度上说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到,仅仅在知识量上就不可能了,更加不要说作用和观察了。他的知识量是数十个教授级的累加,并且融会贯通。要知道,福尔摩斯在二十岁已经因为他的推理能力和惊人的观察力出名了,而作为普通人,我们获得同等知识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而且要知道,很多知识不是一般人想接触就可以接触到的,很多技巧很多能力,都是有涉密成分在里面。&br&
并且现实中对于每一种线索的分析都是有高度分工的,指纹,足迹,文书,DNA,法医,精神病鉴别,痕迹…………都是高度分化的,每个项目中还会再细化,比如痕迹,会细分到,枪,弹,工具痕迹,交通事故痕迹…………其中还可以再分,工具痕迹还可以分成撬压,钳剪,割削,擦划,任何一个小项目,都需要庞大的数据和实验支持,反复验证和实践,才具有检验,认定的能力和经验,即使过目不忘,即使每次实验都正确,你没有出过足够数量的现场,你能说自己有能力处理案情?其中任何一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量都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掌握的,科学发展到这个地步,分工已经高度精细化,能够横跨我提到的大项里两个的人,我真没见过,我见过横跨两个中项的已经是个院长级的教授了,他已六十多了。所以说,知识量的积累难度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可以总结为:知识获取途径是否涉密
知识获取时间消耗 知识获取遗忘 知识类型不同导致的获取方式多样
所以我们教授说,我们无论看什么书,看多少都不够将来自己用,但绝对多多益善。所以挺高观察力首先就是多积累知识,什么都要知道,我连黑丝的编织结构都知道,你信不信?&br&&br&&br&
观察力是建立在我提到的知识储备上的。如果没有知识储备,你根本无法谈观察力。当你有了知识,还有把知识和你所见所听所感的东西粘合在一起。这种综合运用的能力,是天赋问题了。就像你拿到了武功秘籍,然后你背熟了武功秘籍,但是没有内功打不出来还是没有用。这种无法习得无法传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决定了你的知识储备能有多大的利用效率。如果你知识储备是1000利用率是50%那么那你有500的能力,如果你储备了2000但是利用率才10%你只能有200能力。这种利用能力是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看天赋看筋骨的。所以利用能力又是一种。这种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有所提高。但是你知道,菩提祖师门下,那么多弟子,学会筋斗云的也就孙悟空一个而已。 &br&
继续,生活中很多现象不是一次出现就可以得出结论,需要你记得很多次它出现的情况,你要记得每次出现的相关参数和情形,然后才能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所以当你第一次见你根本不会用心去留意,当你见过几次之后,你猛然发现其中可能,我是说可能存在某种规律,你还能回忆起第一次第二次见它的相关情况,发生条件,周围环境等情报吗?多数人已经不可以了。甚至,很多人需要三次才能发现的规律,你要用比别人更多的五次六次,然后还记不住之前的情况,还需要继续等待它再次出现来收集数据,然后得出你的观察结论。很多东西,根本不可能给你那么多次机会。所以这就是体现出差距的地方了,这也是天赋。&br&
不过大多数都已经有前人总结,加大基础知识储备,利用一种叫经验的动物可以减少你的总结规律时间。就像我们虽然不可能发现蒸汽机的秘密,但是现在我们对它一样可以掌握利用。当然对于前人没有的规律和结论,那真的是看你自己的能力了。而这种情况在疑难案件中就是需要你有突破性的的方式获得线索和证据的。&br&&br&
最后,观察力不能获得,但是可以有适当提升,一个是多看,但不是乱看,首页明确你要知道什么,如何获得,你要知道越多的获得途径,你可以在越短的时间内获得越多的信息。另外,很多信息要转换。就像你看到树叶动了一下,你要知道是起风了,而不是树活了,你看到鱼浮出水面,是因为缺氧,而缺氧是因为气压低,气压低是因为要下雨了。而不是因为鱼在仰望星空。&br&
侦探小说,它告诉你的仅仅是一个成长为成熟的探员如何办案的,书不会告诉你,在这之前会如何被蹂躏出来的。专业技能这个可以买书看,但是由于大学自由择业不包分配以后,很多涉密知识必须工作以后才可以去有机会接受培训,这个还要看警种。观察力,推理能力需要训练,能力训练就像走路跑步,小时候自己慢慢走就会了,而且人与人之间多少还存在速度差别,如果你每天坚持训练,还是要比一般人强,但是如果要像博尔特刘翔这种跑步能力=_=,要靠天赋+专业人员训练 前一项不说,后一项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吧,警察里的一级师傅基本都是一线的顶尖高手,可以在某些项目中称王,我们基本没机会接触,如果有机会,考沈阳刑警学院,第一学府,各种绝技,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br&&br&
至于买书看什么侦查策略之类的,只要去亚马逊搜就可以了,买教材啊,不过很多教材是买不到的,老师课件也不给我们拷贝的,有些课还不许记笔记,只许我们听。可以去很多警校大学的图书馆看看吧。其实,很多时候,破案都是靠监控,尤其是盗窃案,你觉得除了监控,谁会因为你被偷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你家被偷了三四万块钱,去提取你家现场的指纹,工具痕迹,然后找专家给你比对?别做梦了,一个市级公安局都多少专家?所以,我们很多时候聊天说,将来要是找不到工作,就去犯罪,大不了和老同学斗智斗勇&br&&br&&br&&br&最后说一下李昌钰,他其实知识量绝对没有福尔摩斯这种逆天的量,也就是一个稍微厉害点的教授而已。他为什么如何那么厉害,第一,他身在美国,高科技鉴定仪器随便用,反观国内,我都不想吐槽一个国家级司法鉴定中心里的仪器。都是老东西,还贵,还娇贵,不让碰不让摸,只让看.......第二,美国法律健全,真的,证据法方面,如果在美国,收取证据的手段和手续不合法,就算证据是真的,也是会被判定无效的。辛普森案件就是因为证据收取方式不合法。中国呢,╮(╯▽╰)╭无力吐槽,那些手续都...........说了会找不到工作嘛?第三,人家细心啊,李昌钰的细心程度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毕竟人家是资本主义可以收钱,辛普森给他开出的报酬据说是按小时还是分钟算。我们国内........第四,一个人,只要知道很多事情可以找谁解决就可以了,就打个比方,作为将军,敌人飞机轰炸,我找高射炮,敌人埋地雷,我找扫雷兵,敌人开航母战斗群,我有核潜艇,只要你不丢核弹,我就有办法对付你,但是,你觉得这个将军扫雷,开潜艇,打炮有他士兵厉害?&br&
补个事,李昌钰有个能力,通过血迹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直接判断血迹来自于身体哪个部位,高度,伤口情况等。这是真事,他曾经来过我们学校交流过。=_=&br&&br&
今天就这样了,洗洗睡了&br&
作为一个菜蛋,哪里不对,希望指出,我会屁滚尿流的来改正。
作为一个学刑侦三年的同学,说点自己的看法。观察力,其实是需要庞大的知识作为支撑的,三年来,我学了法医,足迹,指纹,文书检验,笔迹鉴定,痕迹鉴定,枪弹,射击,擒敌,毒物,毒品,昆虫学,基础物理,数学,法律,摄影,图像处理,绘画…………没有一…
细节太多了,我们看老贼觉得脸上写着贼字,他们看我们也觉得脑门上挂着警官证。讲个故事吧:&br&&br&去车站抓贼,为了伪装我就骑了摩托带了个头盔伪装成摩的司机。忽然有人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是个十进宫老贼,其中在我手里就栽了三次,为我评优评先做了不少贡献。他满脸堆笑递过来一根烟:X队,你烧成灰我都认得你。&br&&br&于是,那天唯一的收获就是跑摩的挣了不少钱,比我工资还高。
细节太多了,我们看老贼觉得脸上写着贼字,他们看我们也觉得脑门上挂着警官证。讲个故事吧: 去车站抓贼,为了伪装我就骑了摩托带了个头盔伪装成摩的司机。忽然有人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是个十进宫老贼,其中在我手里就栽了三次,为我评优评先做了不少贡献…
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好朋友凸凸(应他要求,决定起个化名)。&br&&br&凸凸是个学霸,除了本专业成绩好,涉猎还广泛,是圈里百科全书型的人物,有点类似于TBBT里的霍华德。他本来的计划是投身于学术事业,为人类多点亮几支文明火苗,但到了二十六七岁,家里突生变故,不得已放弃了学术梦,决定出来找工作,尽快赚钱。&br&&br&没想到找工作并不容易,凸凸过去钻研的学术领域比较冷门,和大热的金融、互联网都沾不上边。投了几十家公司,才收到几家面试机会,最后只有一家给了回应,还得从实习生做起。&br&&br&凸凸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接受这个offer。其一,这是一家挺有名气的私募公司,如果顺利转正为行业分析师,钱景还不错;其二,自己没有一丝金融背景,有这个机会积累几个月,对找下一份工作终归还是有利的。&br&&br&没想到这一去就踩到了坑里。&br&&br&首先,实习工资比承诺得要少很多,一个月还不到3000,也没有社保——这一点凸凸纠结了一天就想通了,先做着吧,就当卧薪尝胆积累经验了。&br&&br&其次,说好的实习分析师的岗位也变了,被换岗去做了交易员,每天按照基金经理的指示做一些交易操作——这点不能忍,但老板安抚凸凸说,交易员缺人手,过段时间就能转岗。&br&&br&最最坑的是,实习了三四个月,老板始终不提转正,每次去谈,都说已经在流程中了,很快就会考虑。&br&&br&在这三四个月中,凸凸几次提起离职,老板总是苦言劝他留下,指天发誓一定会转正,只是“总公司的编制没批下来”或者“转正会在年前统一考核”。&br&&br&为啥老板执著地画着大饼呢?因为凸凸做了多年学术,养成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的习惯,还自学过编程,比如,本来交易员每天要写一小时日报,他编了个自动抓取数据的程序,将这一小时的工作缩短成了一秒钟。私募公司各种数据统计工作又多又繁琐,他的各种便利小程序太好用了,老板根本不舍得放他走。&br&&br&不放人,也不签合同,就这么吊着。眼看要过年了,凸凸拿着不到3000的月薪,内心很崩溃。&br&&br&一直拖到节前,凸凸再去找老板,老板吞吞吐吐地说,今年招聘收紧啦,你还要多锻炼锻炼啦,而且其实我们基本不招没有金融背景的……要么,你去读个金融的硕士?&br&&br&凸凸感觉心里有几百万匹曹尼玛飞奔而过,你是脑残吗?如果是这种理由一开始就可以讲了好伐?为什么不早说?&br&&br&但他没哭没闹,花了一天时间把工作交接掉就走了。&br&&br&一晃眼,年过完了。又一晃眼,春暖花开了。&br&&br&那一天,凸凸的前同事开始打电话给他,不接。过了几天,老板亲自打电话给他,继续不接。&br&&br&虽然早知道会发生这一幕,但在我们面前,他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br&&br&原来,凸凸写的那些小程序都是加了料的。一到4月,那些代码就不能用了。之前整个公司早已用惯了他的小程序,有一天发现用不了了自然疯掉。&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003&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cd1cc5a6f4bd3d5c05f96adb_b.jpg& data-rawwidth=&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cd1cc5a6f4bd3d5c05f96adb_r.jpg&&&/figure&&br&现在,这家不上路的公司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回到手工录入的解放前;要么另请高明再写一套程序。&br&&br&“你买免费软件,还有个试用期呢。对吧?”凸凸淡定地说。既然你恶心了我,那我也恶心你一下,关键是这种恶心有理有据,“写代码本来就不在我实习岗位的职能范围里啊”。&br&&br&后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会感叹一声,有文化太可怕了,读书人的报复真是高级又克制啊。
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好朋友凸凸(应他要求,决定起个化名)。 凸凸是个学霸,除了本专业成绩好,涉猎还广泛,是圈里百科全书型的人物,有点类似于TBBT里的霍华德。他本来的计划是投身于学术事业,为人类多点亮几支文明火苗,但到了二十六七岁…
说一个我们会带上飞机或火车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吧。然后对安检我们的同志深表同情。&br&先说一个公安那边的师兄。某某时间他们接到了我一宗白骨化遗体的案子(白骨化就是尸体腐败到只剩骨架子…),上边说一定要确定死者身份,DNA比对没有信息,失踪人口也没有符合的,领导决定由师兄带着这颗颅骨飞去北方某地做面目复原。(就是你们看到的各种美剧里的情节)当然公安办案,这东西是有授权通行证可以带上飞机的,但飞机安检时还是要由安检员检查一下的。然后……&br&几个安检员你推我我推你……&br&推了十来分钟……&br&最后推了个倒霉蛋出来……&br&一脸崩溃的打开了箱子……&br&眼睛半闭半睁的扫了一眼(也许没睁…)……&br&然后迅速义正严辞(表情痛苦)的说好了您可以通过了……&br&&br&再说一个我们的。&br&我们偶尔会接一些外地稍远的尸检案子,要飞机过去,解剖全套工具自然要全部带上,这道不算重点。重点是解剖返程,我们要带取材回来…也就是死者的部分脏器,心肝脾肺肾脑啊啥的……泡着福尔马林,一并带上……&br&然后安检员的心一定是崩溃的吧……?&br&sorry……&br&&br&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生活小经验,如果你出门住的酒店有冰箱的话最好不要放生活用品或者打开包装的食物,因为你的好友小仵作同学及其同伙很可能在里头存放过人体器官(虽然是带包装的)。完(微笑&br&————————————&br&有点被大家的“公德心”吓到了。最后一条只是个玩笑,我们取材都是有标准规定装进物证袋,不是你想象的那样。&br&请大家不要攻击我了。
说一个我们会带上飞机或火车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吧。然后对安检我们的同志深表同情。 先说一个公安那边的师兄。某某时间他们接到了我一宗白骨化遗体的案子(白骨化就是尸体腐败到只剩骨架子…),上边说一定要确定死者身份,DNA比对没有信息,失踪人口也没有符…
首先感谢团子酱程序媛小姐姐的分享。对我来说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方面去看待问题避免舆论导向尽可能的去捍卫属于自己的权益&br&&br&作为前骑手说说外卖行业遇到的一些恶心的事,有骑手有商户有平台还有消费者。&br&&br&平台&br&就在前几天我们这一位骑手出了车祸,之前曾经许诺的平台会承担保险的事没了下文。骑手的媳妇每天用他的微信号在朋友圈发筹款链接哀求好友扩散援助。坦白的说外卖这个行业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但是获益最大的不是消费者甚至是骑手,而是外卖公司。利用舆论营造一种骑手不易把道德的枷锁抛给消费者从而掩盖员工招收门槛低以及管理上漏洞。而骑手们的生命安全保障却迟迟不能完全落实。&br&&br&商户&br&我曾经被人工派过一个单子。我算了下时间,到店要6分钟。这六分钟店家完全可以做完,我进店一取就行。所以打电话提前通知给做。但是到了店后,却发现根本就没做。店家是看到我到店才开始动手。为什么?因为他是做面的,他担心面出锅会糗了从而被顾客给差评。那次是中午高峰配送时期,就因为这一个订单,我手中其他的三个订单平均延迟了15分钟。类似的还有商户少装餐被顾客指责然后推诿到骑手身上(骑手有责任验餐但是很多餐品骑手根本无法知道,比如麻辣烫)&br&&br&骑手&br&1.我们这有个很好的的大学,里面的妹纸大方聪慧还富有同情心。结果呢?有不少骑手就利用这一点,当订单积压送不过来的时候。他们会把这帮妹纸的订单最后送,必要的时候还要演出一种自己摔伤不退火线的苦情戏。每当看到这我都觉得很可悲,人善被人欺真的是人性中很可耻的一点。&br&2.因为时间的限制,加上路况,翻车实有发生。车一翻饭就要撒。那么骑手是怎么操作的呢?往往是把撒在地上的饭直接丢到饭盒里去,用纸巾擦干油污然后换包装袋。我之前干骑手时被同行工友斥为傻13的主要原因就是我每次餐损我都会主动沟通客户全额赔付甚至如果客户因为我耽误了许久我还会赠送一瓶饮料或者一份德芙巧克力。原因很简单我觉得人就算要生存但是人格犯不着只值几十块或者一百块。但是很遗憾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在那段时间我见过太多的撒饭装饭、给汉堡王可乐装自来水的操作。&br&3.因为送餐会闯红灯,交通问题几率很大。我之前一位工友曾经在一次配送中撞了两辆奔驰一辆宝马,其中一辆奔驰被撞掉了后车镜。他一溜烟跑掉了,回来后毫无愧疚之意。甚至仇富的心理让他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是的。&br&4.偷餐。这个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之前有位老哥痴迷锅包肉。他最爱一家品牌店的锅包肉,以至于只要不是肚子实在太饱,他都要从顾客的外卖餐盒里夹出两块大快朵颐。长久下来他甚至吃出了心得偶尔还会传授我们怎么偷不会被顾客看出来。&br&5.取错餐问题。我之前在第一个团队的时候,另一个团队的人拿了我的餐,导致我无端赔付,并且之后的送餐也受到了影响,前后一共损失了近百元。后来遇到这位的老哥时候,老哥轻描淡写的说了句我这不给你送回来了么?你再去送就好了。&br&&br&消费者&br&1.虚假地址。我曾经接过一个单子,当时没有任何的异样。后来我到店的时候,那位消费者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地址有误。我询问她的地址,才发现她现在的地址是在我们配送范围之外4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说她为了能够定到喜欢的外卖有嫌疑设定虚假地址,因为订单一旦形成配送,就必须要配送到底。&br&2.地址填写不清。有很多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地址全称是什么。当导航到了所在地的时候,听她们描述地址,我总觉得人生是崩溃的。“小哥你找一辆车牌是LBXXX58的黑色桑塔纳往左数第四根电线杆所对胡同就是~~~~~~”这参照物选的真是清新脱俗。&br&3.莫名其妙的差评。A我大姨妈来了菜太辣了,差评。问题姐姐你点的是麻辣烫啊?就算你喜欢吃麻甜口的,那也是店家问题。B还有在时间没有超时就因为自己觉得时间长的给差评的也存在,曾经有位老哥他的订单是最后系统派给我的,他一看到有人接单就拼命打电话催。问题是手里还有之前别的客户的餐不是就他一个人。而且他点的还是海菜噶瘩汤这玩意容易撒,为了避免我还特意买了保鲜膜给他的餐盒加了防护。就这样这位老哥接到餐后当面很客气的说了声谢谢转身一个差评理由配送慢。时效是45分钟,我32分钟给送到的,他说我配送慢超时。C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发泄压力式的恶意评价。我所配送的地方是个商圈,商圈里面有大量的服务员。我们骑手身上的差评有百分之七十来自这些服务员。&br&&br&&br&说了这么多,是想说什么呢?想说的就一句话谁都不容易,但不是外卖小哥是最苦。没有必要有泛滥的同情,就我看来往往善良的消费者是最苦逼的,付出了酬劳给予了体谅,自己却要往往去吃那冷掉的饭菜。消费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好不是找罪受的。目前很多方面舆论总是被引导,很多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的人看到的往往只是片面。所以该捍卫自己的权益一定要捍卫。所谓的恶意报复其实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仅仅是因为担心报复就置若罔闻,那么往往会得到是变本加厉。但是有的时候方式和策略很重要。&br&&br&~~~~~~~~~~~~~~~~~~~~~~~~~~分割线~~~~~~~~~~~~~~~~~~~~~~~~~~~~~~8.20更新&br&下面说下各平台相对的配送特点,这是我之前在一位大V的答案下的评论,但是人微言轻,本来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情况,但是大家都好激动,无人理睬我~~~~~(先声明下这些都是本人亲身经历,但因为地域以及时间跨度不同可能会与大家身边的现象有一点出入,但主要部分应该是相同的,希望大家能侧重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细节)&br&&br&各平台配送特点&br&我试水外卖的背景是在我一个月之内遭遇我二十多名同学结婚份子钱随了1W 多。而我所在的城市是什么都高唯有工资低的城市。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希望短期弥补亏空。就开始了外卖生涯。具体说四个吧:饿了么,达达,美团,肯德基。&br&&br&饿了么&br&饿了么是当之无愧的外卖老大,单子多,所以工资上限高。但是外卖这行业,人少了人多了的模式都是站长调度员高峰期手动派单,闲时抢单。不然送餐就会特别乱,效果很差。但是往往有些单子高峰期会积压,因为每个小哥身上单子。一个订单积压了30分钟,时耗总共就40分钟,这种根本送不来,怎么办?找最老实的最新来的菜鸟,让他去送让他去承受顾客的怒火,被给差评投诉。在差评终究跑不了的情况下把老鸟保护起来更利于站长的管理。只是饿了么的惩罚机制真的太苛刻了:一个差评200一个投诉1000。加上饿了么上面有很多便宜的外卖的消费群体素质也不高,所以很多新人抱着赚钱而来,后来去发现早期甚至出现倒贴钱的情况。为此出现了很多外卖送餐我最不喜欢的情况,那就是洒餐的处理方式。我刚去送外卖的时候,我师傅问我如果你把餐搞洒了你怎么办?我当时就说我会第一时间给顾客沟通,全额赔付。如果之前就让顾客等久了,我还送他一杯饮料。然鹅我师傅是这么说的:“傻13,你应该瞅人不注意把洒的餐重新装进饭盒,记得以后随身带餐巾纸和塑料袋!”于是在之后我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所作所为,类似的还有汉堡王的可乐洒了往里灌自来水,我唯一感到骄傲的一点至始至终我从没这样做过我保留了底线。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我这样的。综上,这是饿了么的特点,洒餐哪个团队都有只是饿了么更多点,饿了么的优点就是纸面赚钱会很高,毕竟平台很好,吃吃苦月入过万不是没可能。但是你能不能熬过去很重要。&br&&br&达达&br&达达号称解决最后三公里配送,这个么……必须说作为外卖小哥,你选择干达达会很轻松一点很自由。达达的模式是抢单,所以一旦你有手速熟悉路,你就是大拿。现在的达达开始了好差评,以前是没有这些的。所以以前的达达后来演变成了小哥的美差消费者的噩梦。好的订单我干差的订单我不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顾客选择非团队配送的商家后会出现迟迟没有配送消息。而很多小哥送餐会不上楼直接让顾客下楼拿(没有职业道德)。现在达达已经对外称自己是京东到家(和京东合作),有心的小伙伴可以看下你们京东自配送和京东到家配送的质量,就会有直观认识。&br&&br&美团&br&其实大体跟饿了么差不多。但是必须说一句,美团虽然在宣传公关上犯了太多太多的213事,但是对自己的员工(销售和骑手)还是很厚道的,美团的差评有敏感词剔除(比如一个人吃外卖觉得菜咸了他会给商家和骑手都差评这个时候如果有咸了这个字眼出现差评就可以剔除不扣钱)。而且我们这美团上牌考核很严,大部分都正规商店。所以无形中为我们剔除了一批低素质事逼顾客。相对来说美团好送一点,且过年30美团留守骑手要比饿了么多。过年是美团的旺季。还有骑手保险也确实会给报销。总的来说美团和饿了么的模式大致相同。不过从骑手角度看美团更有点人情味,最起码我赚6K,到手就是6K。&br&&br&肯德基&br&最后说下肯德基,我觉得肯德基真是外卖的奇葩。奇葩在于它对顾客和骑手的态度。肯德基的外卖箱是所有外卖中设计最保险的。他的杯托决定了你定了可乐不会在没送到就洒了精光。而且保温特别好。对骑手,我只想骂娘,装备差的实在让人懵逼,最无语的是饿了么美团达达无论团队还是兼职接单都有专属APP 。肯德基他喵的是给你订单纸!!试想下你后面背了五份餐,口袋里就有五个订单,这很麻烦很费事的。经常会出差错。有的时候不小心掉了订单纸就要打电话给店里问,那滋味真不好受。而且肯德基一般来说订单配送费是9元,可小哥往往只赚3元。别的家的外卖箱是固定在电动车上的,肯德基是需要小哥背的。我的肩膀之所以经常疼痛难忍,就是在支援肯德基的时期摔伤后,还被肯德基要求配送,导致肩部肌肉软组织收到了损伤。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看到肯德基总是感情很复杂,从此成了坚定不移的麦当劳派。&br&&br&(本想让大家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但是我的电脑编辑知乎莫名其妙乱码,目前只能暂时这样了,不好意思︶︿︶)&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79d66c3e7dbf19fd894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79d66c3e7dbf19fd8948_r.jpg&&&/figure&
首先感谢团子酱程序媛小姐姐的分享。对我来说我只是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方面去看待问题避免舆论导向尽可能的去捍卫属于自己的权益 作为前骑手说说外卖行业遇到的一些恶心的事,有骑手有商户有平台还有消费者。 平台 就在前几天我们这一位骑手出了车祸,之前…
首先爆自己的料:本人曾专做励志鸡汤,纸质出版,现在偶尔。&br&为什么偶尔?不是觉得做这个丢脸,掉价儿,是市场不行了,业务少了。市场的衰败,知乎上也给出过答案。我认识的一个出版人十年前在北京做励志书,入行两年后就在帝都买房、买车,2012年回老家所在的省会后,又买了两套房子。他还不是大书商,就是一个图书策划人。&br&非常赞同某些答主的观点,鸡汤书大行其道就是为了赚钱,不为其他。你们所说的那些书,有些作者我认识,有些书甚至就是我圈内的一些朋友策划的。还好,因为我做的书都很差劲,所以没能上各位的榜。&br&答主们所说的各种书我基本都有了解。因为我对鸡汤和励志熟悉一点,所以就重点讲这个。&br&&b&励志和鸡汤在我们口中都称作励志,所以我以“励志”代指这一类书。&/b&&br&首先,励志书该不该读,能不能读?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br&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这些书的确是糟透了。一本书畅销之后,跟风一大堆,而这些跟风的走的又多是抄袭路线,故事换一下,论述方式改一下,譬如把字句改被字句,1984年改成上世纪末......最快情况下,一本15万字的书两天就能捣腾出来,业内谓之“攒稿”。&br&早期励志书的写作模式是非常固定的,开头论述,中间加个故事,末尾再论述,跟高中时写议论文基本没有区别。在几年前,这类书的字数都偏长,动辄15万字以上,现在为了迎合读者,篇幅多控制在12万字左右。写法上也有了些变动,比如说,以前都是论述+名人(寓言、哲理)故事+论述,现在可能就是名人(寓言、哲理)故事+论述+“我”的经历+论述,顺序可能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两年励志圈流行豆瓣风,励志书的文笔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以前是直接粗暴,道理浅显,现在含蓄了很多,所以才有《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一类书的出现。豆瓣风的好处是将励志软处理了,看起来它就不像励志,像谈心了。这类书的作者如励志巨擘刘同、邪路黑马汤木都是圈内大神,版税动辄百万千万,这本没写完,下一本的预约就来了。&br&对他们的作品,我不做评价,翻过,没印象,所以不好评价。&br&看到某答主答案中说写这类书的多是穷酸文人,戳中我内心了。没错,大部分励志书作者都有本职工作,兼职写作就是为了多挣俩钱儿,他们的经济上多不富裕。有的作者,如《哈佛凌晨四点半》的作者,这本书卖了百万册,如果按照正常版税计算,她光凭这本书的收入都应当在两百万以上。&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69f2ebcfa01b60422bda90_b.jpg& data-rawwidth=&796&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69f2ebcfa01b60422bda90_r.jpg&&&/figure&&br&这介绍也很高大上对吧。&br&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非常巧的是,这本书是我的一位朋友策划的,也就是说,策划人并非韦秀英,内容是她做的,但核心思想和框架并不是她的。所以,她只能叫写手。如果你在励志书上看到作者后面跟着“编著”二字,那这位作者十有八九就是个写手。写手的待遇是什么呢?顶好的跟甲方签一个组稿协议,规定下交稿日期、稿酬、结款日期。韦当时就是这样。而这本卖疯了的书让她赚了多少呢?&br&5000块钱。是的,就是这个数字。励志圈95%以上的写手都会面临这种困境——书大卖了,跟自己没关系。&br&试想,5000块钱能够做出一本什么样的书?精雕细琢,旁征博引?不会的,她只会把这当成是自己的一个寻常业务,愿意花一个月时间去完成都已经不错了。&br&这本书出来之后,据本书的策划编辑说,她唯一的改善就是业务量多了,之前半年接不到几个活儿,后来好多书商扎堆找她。&br&像这类书,是不是就不应该出版。我个人认为,在一个良好的出版环境中,这类书也不会出版。它之所以能出版,是因为这类读者群还存在。它有没有作用?有没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很难一概而论。答主大学时看过一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对我就没一点作用。&br&当然,有些书观点过分的励志书是不该出版的。比如早些年教人耍心机、拉人脉、自私自利的书,这些书太过功利,就如同出版业的《小时代》,让涉世未深、思想不独立的人看到的确不好,万一他们真看进去,照葫芦画瓢,那更是罪过。好在2014年,出版总局下了个文件,把这类书直接封杀了,所以你们现在也很难再看到这样的新书上架了,提一句,一并被打击的还有“民国热”。&br&在某个答案中看到说有些书教女人如果取悦男人,这种情况应当是普遍存在的。我不能否认,但必须要提一个事儿。有一次,某书商交给我一批书,其中有一本女性励志,其中也有“怎样处理与丈夫关系”的章节。我把这本书交给了一个作者,作者是个20来岁的姑娘,思想前卫,独立意识很强,她就没有写什么取悦男人,而是谈到互相尊重,如果对方有不尊重自己的行为,最好先进行沟通,沟通也不行,而你又实在受不了他了,考虑分开算了。&br&书中还有一节是“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这一节中,作者认为不能一味地牺牲自己,迁就父母,应当学会划清“界限”,不能让自己被父母不合理的意愿裹挟。&br&这两个观点我觉得都挺正常的,但稿子交给书商后,审校时在出版社那儿卡壳了。出版社的编辑认为,这是什么观点,怎么能劝人离婚呢。后面那个更不行,中华五千年的孝道你往哪儿搁......不行不行,得改......&br&最后,作者不乐意改,编辑就自己动手改了,改得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我提这个事儿的想法是,在搅乱图书市场这件事儿上,写手罪莫大焉,但我得拉些垫背的。&br&&br&我本人写过或者说组稿过的励志书并不多,早些年从业的时候,我主做策划,就是想个选题,所以,我算个始作俑者,应当先拉出来给作者垫背。我自己从来没有完完整整地看过某一本励志书,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励志书都犯了一个毛病——口水太多。这是受限于篇幅的硬伤,一个观点你要凑齐十多万字,必然有许多口水,这是个大毛病,也是导致很多读者看不下去的原因。除此之外,近几年的励志市场已经变得不痛不痒了,不能再教你使诈,所以都只能说一些大道理,卖一些情怀,总体而言,危害并不大。等到最后一批读者反省过来,它也就要寿终正寝。&br&&br&如果你能坚持上知乎,我也不觉得你会去看励志书了。&br&&br&&br&&b&再简略说说其他的书吧。&/b&&br&&br&网文,特别是什么都市、言情、修仙、玄幻。我刚做纸质出版的时候老瞧不上网文,觉得那不上档次,现在我的感觉不一样了,我觉得大家都不上档次。我卖过一段时间的电子版权,我这边是卖实体书的电子版权,有朋友卖的是网文的电子版权(美其名为原创)。电子科技发达了,网文也就跟着发达了,它的作者和读者群都有个固定模式,总而言之,大部分都不好看。事实上,做出版行业后,我读过的网文不超过2万字。本来是可以不用加这个前提的,但大学的时候室友给我发了本《猎艳江湖梦》的书,因为里面有性启蒙的知识,我遗憾地读完了这一本。&br&&br&名人传记。一句话,看任何人的传记,不要抱着去复制他们经历的想法,多看看故事,长长见识就行了。名人传记中的好作品也有,多看口碑好的。我看过不少名人传记,离当下最近的那个主人公都死了100多年了。&br&&br&养生书。看看可以,在不清楚情况时最好不要学着做。精神毒鸡汤你可以忘掉,但如果你看养生书学着做,就很有可能真喝下去了。中里巴人出过一本《求医不如求己》,卖的挺火,可到现在这个作者的完整信息都没人知道,为什么?大家去猜吧。&br&&br&&br&做八股文习惯了,再来个总结吧。现在的出版行业鱼龙混杂,好书少,次书多,烂书扎堆。这个现状跟电影圈差不多,所以,如果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从电影圈那边找答案。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真理是高高在上的,但图书可以承载真理,也可以承载最肤浅的娱乐,它身上从来没贴高尚的标签。如果你在图书馆或书店看到某本烂书,请把它放回书架,回来写点东西,告诉大家一下;如果你怀着巨大的期望却买了本烂书,不要怄气、不要懊恼,骂一骂作者就好了,再想想,你在电影院看了场烂电影,留下的只是一张电影票,能干啥用?而那本书.......你们家总会有什么桌子是不平的吧......&br&&br&&br&以下为9月1号更新内容:今年才开始上知乎,发言少。有这么多赞同,心里是很受用的,谢谢大家。&br&&br&就评论中大家提的几个问题,我一一解答:&br&1、 &a data-hash=&949dbbdb673a67b39f1a1& href=&//www.zhihu.com/people/949dbbdb673a67b39f1a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Domesday& data-hovercard=&p$b$949dbbdb673a67b39f1a1&&@Domesday&/a& 现在出版行业怎么样,大学毕业能进来混口饭吃吗?&br&答:(1)出版行业作为夕阳产业已经摇摇欲坠,全国581家出版社有将近500家是靠卖书号过日子的。出版市场急剧萎缩。尽管这两年政府提倡全民阅读,给了出版行业许多利好,但人们的习惯却改不了。前几天看过一个数据,说2015年,中国有40%的成年人没读过一本书。注意,是没读过,不是没买过。现在的出版品种每年都有增长,但利润却一直上不去。我记得整个出版行业的总产值好像只有300多亿,什么概念,也就是北上广等地几个楼盘的产值。&br&现在做出版挣钱的大致有这么几类(纯粹是经验,没有数据来源):第一是有口碑的出版公司或者出版社。如磨铁、读客、长江文艺出版社;第二,知名作家。这个不用多说。第三,出教材的公司或出版社。像人民教育出版社这种是绝对不会亏损的。第四,跟政府和高校有关系,走政策市场的。如农家书屋、高校及地方图书馆管配项目。&br&出版行业的功能其实已经弱化了,因为现在自媒体、公众媒体的平台已经太多了。但由于出版行业受政策限制,有一定的门槛,所以我常称它是“装逼利器”。许多高校老师评职称需要这个,附庸风雅的文人为面子也需要这个。还有什么本身没什么文化修养的明星,缺什么补什么,就会找团队做一本书。(谈到这儿又不吐不快了,我可以告诉大家,市面上有很大一部分商业名流、娱乐明星出的书并不是自己动手写的。我认识的几位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曾给一些“人物”代过笔,一位朋友早年还给香港四大天王中的一个写过一本自传,我也曾给北京两家公司的老总代过笔。千万不要问我们稿费,明星和商人给的肯定很多,但到底层写手这儿都少的可怜。我现在所知最牛的人是西安某出版社的一位主编,给一位煤老板写了本传记,拿走了人家200万。)&br&评论里有些话非常有意思,也很有道理。比如,一位朋友说,励志书市场不行了是因为大家转战微信了。这话不无道理,所以我们这行也恨死马化腾了。&br&再打一阵强心剂吧。出版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彻底消亡,因为书籍有一部分功能是无法替代的。例如它比电子书更加稳定,不会因为手机没电了就没法看书。还有经过出版社之后,图书会比较规整,你永远也无法想到一个认真的出版编辑会将你的稿子改成什么样子,真的是非常非常认真,所以就算给我添麻烦了,我也会配合他们。更为重要的是,纸质书同书信一样,兼具情怀和回忆,一时半会不会消失。我就此还想到过一个小商机,但几次三番被朋友们嘲笑,今年打算做了,却因为时间和精力一直没能提上日程,这是我的毛病,得改。&br&(2)大学毕业后能进来混口饭吃吗?&br&答:能,不但毕业后能,毕业前也能。我手底下几个兼职都是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好点儿的一个月能挣个三四千,差的也有2000左右。当然,他们不是作者,只是帮我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例如文言文翻译、搜集材料整理成书,不需要他们动一点儿脑筋的。当然,我的业务并不稳定,逐水草而居,这类活儿没了,他们也就没法挣钱了。&br&市面上有一本非常不错的畅销书就是某省一重点大学的学生写的,书是主讲人脉,卖了大概10多万册,版税大概40万左右,中介拿走了39万,给了他一万。他从大学一直写到研究生,期间学费生活费他都不用向家里伸手。&br&如果你想进入出版行业,不要像我这样走野路子(真心劝诫),最好先奔出版公司或出版社,优先考虑知名的出版公司,上文中提到的两个你可以试试。&br&&br&2、勘误一下,刚特地问了下大学时发我那本书的同学,书名是《猎艳江湖梦》,还有一个小问题,“我遗憾地读完了这一本”应当改成“我遗憾地读完了这一本,之后又遗憾地重复看了几遍”。&br&&br&3、关于中里巴人先生及他的《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我之前手上是有的,后来遗失了。我不了解医学及养生常识,连最基本的知识可能都没有。但我了解出版行业,养生类的书现在我的电脑里都存有几本,搜一本一模一样的哈。&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4b7dcc9eb1ee1a1de38_b.jp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4b7dcc9eb1ee1a1de38_r.jpg&&&/figure&&br&&br&首先声明,这书不是我做的,也不是我写的。它出版的时候我大学还没毕业,但这是跟风中里巴人先生这本书的。我为什么认为中里巴人先生不抖出自己的真实信息是一种不正常的做法。因为在出版行业,有见光死的传统。当我在现实中见过那些励志大咖,跟他们一起打牌、吃饭之后,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跟我一样多比我还严重的时候,我对他们的书就有不一样的看法了。我并非对所有的养生大师都不信任,中里巴人的姓名是有披露的,以下是资料:&br&&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40582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里巴人&/a&,真名郑幅中,北京中医协会理事。所著《求医不如求己》系列书籍连续多周位居当当网图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b&&b&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其父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31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八卦掌&/a&第四代传人。自幼,中里巴人师承父亲练习道家导引养生功法,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63359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从祖父&/a&的亲书秘笈中汲取中医之精髓,后又研读了中医各家经典和现代医学典籍,尽得医武同源之意趣。根据自己对人体经络的切身理解和体会,中里巴人认为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结合亲身感悟,写成了《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告诉大家在疾病未发之时如何预防,在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下如何调理。&/b&&b&新世纪来临之际,中里巴人被现今 87岁的太极名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25101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宝良&/a&先生收为关门弟子,老师将其终生所悟大法倾囊相授。&/b&&br&&br&图书上的作者简介可造假的地方太多,因为没人可查。我就曾被出版商强行弄成了“某500强企业的高管”,事实上,我上班经历乏善可陈,经常温饱难继。伪造简介这事儿真不是作者说了算,我曾实打实地写自己的简介,但让人家直接驳回了,然后就被改成这样。&br&中里巴人的简历是有问题的,光那一句“新世纪来临之际”就足够让我怀疑了。如果这简介经过作者的审查,难道他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收为关门弟子的,非得这么模糊化处理?&br&另外强调一点,我并非中医黑,我可能还算半个中医粉。因为女朋友一直在学中医,我看到她身体的变化,对中医的态度就好了很多。《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的内容我没仔细看,但我提倡的是大家不要随意照着任何市场图书里所说的方法去做,为什么?因为出版社审稿的是编辑,不是医生,这一关他们把不住,事实上,没有任何程序能守住这一关。如果你还要去学,那真是对不起早些年吃下的那些绿豆了!&br&&br&&br&问题太多,刚有朋友约打球去,有时间再一一作答!再次谢谢大家,下了。&br&&br&补充一点,我这里没有一点诋毁《求医不如求己》这本书的意思,我对中里巴人先生也没有不敬。本书我看过一点,也忘得差不多了,我宁愿相信这本书里有可取之处。只是我用这本书提醒大家,养生书没有行业法则监管,泛滥成灾,是会影响到一些人的健康和生活的,纯粹是为了提醒诸位。&br&&br&&br&&br&&b&新补充内容:&/b&&br&讲个有意思的问题。&br&&b&有朋友问,一本书卖那么好,作者只拿几千块钱,剩下的去哪儿了?&/b&&br&很简单,去作者的甲方那儿了。一般这种情况下,甲方都不会是出版社。一来是出版社现在很少主动去做这种书,二来是他们比较正规,多以版税为主。甲方一般是出版公司或者二道贩子。例如,我认识某出版社的人,现在对方要一本书,我自己又不想写,就找个作者写了。此时,出版社跟我签的是版税,如果这书卖了一百万册,我拿200万。至于作者,除了组稿协议上那几千块钱,法律上,你不能再向我要一分钱了。当然,一般人多少还是会给点。比如上文中说的某省重点大学的学生,写人脉书那位,原本稿费只有4000,是给他书稿的中介看这书卖得好,又给加了6000。&br&&br&最后补充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立场问题。&br&&br&首先,我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特别是大学时期,也的确看过不少书。很多朋友应该从我的知乎用户名上就知道我应该是个王小波迷,写作风格上也学着他。可是大家要知道,在小波去世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主流评论界对他都是不接受的。直到去世后,“王小波热”才出现。但如果现在或未来几年国内又掀起一股“反王小波热”,认为他的东西就是误人子弟的杂碎、不学无术的产物,我是不会随主流而走的。尽管现在我已经不像大学时那样痴迷王小波,但我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文字对我的影响,就那一句“除了一个现实的此生之外,人们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i&,&/i&我就已经是不能再认同了。这种感觉不是因他的话而来,而是自身生活对比下的经验产物。而小波这话,用一些人的观点来看,也是鸡汤。&br&记得之前有人说beyond的歌曲都是励志鸡汤,这话对吗?对,beyond的大部分歌曲都有励志的痕迹,而且很重。但如果大家因为反感励志鸡汤而鄙视这个乐队,放弃去听歌的打算,我只能说,一些人可能会丧失一些美好的感觉。&br&有人说,时间是宝贵的,如果要看书,也应当多看好书。这话我非常认同,只是这话其实与心灵鸡汤一样,是浅尝辄止、不切要害。人们读书是因为需求,而不是为了看而去看。读大学时,我的心情时常压抑,有各方面的原因,喜欢王小波的那种俏皮文风中的大道理。后来平和了许多,看了诸多散文,再后来又看小说、报告文学,那里的每一段时光回忆起来都是诗意的,回忆起来能把人美死。&br&你如果问我,看市面上的心灵鸡汤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吗?我的回答是,可能会。不是敷衍,是真的可能。但得分时候,这时候我也说不清楚,只能大概解释一番:读小学时,你看到课本上的各种文章、课外书上的各种小故事和寓言,你是不是特别的兴奋,感觉童话世界离你好近;但你现在再去看,如果还能有这种感觉,那我是真心地羡慕你,因为你的童心从来未泯,你可能也没有琐事缠身,受环境影响很小,你还是你。&br&还有,同样一篇文字,如果我告诉你这是鲁迅写的,哪怕有些观点你不太认同,文章当中还有错别字,你也会竖起大拇指,这文章写得好,通假字也用得不错。可如果我告诉你这是我写的,就算你尊重自己,不爆粗口,至少也会认为我是一个不严谨的人,说句观点不敢苟同,这错别字真是体现你水平了。&br&这也是一种“分时候”。&br&这种“分时候”应当是因为我们心中出现了评判好坏是非的标准,所以我们再不能纯粹地去享受乐趣了。&br&我们对各类图书苛求严格是有文化根基的,在我们的印象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民智的钥匙。我们赋予它这种使命,但很少有作家敢承担这个责任。就如同电影一样,如果一位导演将“让人类进步、开启民智”作为自己拍电影的目标,那没有问题,这是他自己的志向。但如果观众因此而赋予所有的电影这样的使命,电影达不到这个水平的一律打成臭老九,那....这个世界就变得无趣了。&br&图书是真理的载体,就如同现在的微博、微信、知乎一样,如果每一个作者都有很强的自我荣誉感,图书市场会变得更好,但这种变好是它自发的,并不是为完成某种使命而被动前行。试想,当你在知乎里看到错别字连篇,逻辑都不通顺的回答,你会生气地用各种难听地词汇去辱骂作者吗?大多数人不会,因为我们对知乎上的绝大多数回答从来就没有寄予厚望,自然,你也就不会那么失望。&br&我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图书不是神坛。读书也应当成为一种娱乐休闲方式,与看电影、玩游戏一样,不要总想着它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彻底的改变,那样对大多数作家来讲都太苛刻了。&br&最后说下“商业图书”这个行为。有人认为以纯粹的商业目的去讲道理是不道德的。我赞同这句话的初心,与商业沾上边的文艺作品是有可能沾上铜臭气。但,是有可能,不是绝对。豆瓣高分电影中除了各种小众文艺片也有好莱坞商业大片,看完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说一句“切,这个不道德的行为还做出了道德的事儿”,多矛盾呐。&br&再设想一个问题,建立在商业目的上的讲道理、讲故事是不道德的,那如果是建立在“吹捧自己”“扬名立万”的目的上呢?古代很多文人在成名之前,都会把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给当时的名流欣赏,希望从他们这里获得认可,然后借助外力,飞黄腾达。白居易居不易的故事难道不是家喻户晓吗?&br&为钱、为名而做事,表面上有人都嗤之以鼻,实际上呢?我们不都在做吗?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和基于生存本能之上的外在需求,如果以此为底线的话,那天下就没有不能攻击的人了。&br&说到这里,我也不认为市面上的励志书是值得一读的。但说这话的人是我,并不是你们,我是认为这书不值得我读,而不是告诫你们这书千万别去看。我告诉大家的是事实,不是评判,评判应当由你们自己得出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家多是成年人,有基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考能力。我在这行里知道的多一点,但并不代表我就可以做任何外行人的老师,或对他人的作品指指点点,相轻相憎。因为我读的好书也不够多,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团商家收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