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母婴电商推广渠道有哪些更好?知道吗?

义乌最早向电商转型的公司,这次又看准了哪个新风口?

最近,涵宇科技火了一把,先是8月27日得到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接见,接着又在8月底发布融资新闻,宣布获得来自熔岩创投和东北袜业两家共计5000万元的A轮投资。事实上,涵宇科技也是今年才开始业务转型,把“电商战场”从PC端转移到手机端。这家公司到底有何秘密武器?作为黑马营10期学员,涵宇科技创始人陈继芳向《创业家》透露了其母婴电商平台的新招式、新玩法。

陈继芳表示,妈呀电商是涵宇科技今年要做的新项目,基于他们在电商渠道的多年深耕,一经推出便已导流聚集了上万用户。她透露,之所以目前要转型打造一个基于社群的母婴电商平台,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流量时代的“爆款”红利已渐渐减弱,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开始喜欢有个性的服装设计,“爆款”已无法满足需求;第二,电商平台在移动端的成交量已越来越大,开始呈现反超PC端之势,成为网购首选平台;第三,社群是掌握用户的最佳渠道,而妈呀电商要打造的绝不仅是粉丝社群,而是能让大量年轻妈妈参与到设计、运营、销售中来的“共享经济”社群。

模式看起来很清晰,但问题来了,这个高端的社群玩法,她准备怎么做呢?比如供应链端就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按照传统供应流程,一件单品的订单量很容易达到几万级别,但妈呀社群中单个订单可能只有50~100件的需求,如何实现供应链层面的支持?据陈继芳介绍,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现在就以“小批量、多批次、快速响应”为最终目的,开始打造“7天供应链”计划,并邀请了大品牌供应商参与其中,实现了达到5~6人生产团队即可上线生产的极简快速流程。目前,公司和投资方已经为此计划投入了4700万元资金。

陈继芳同时表示,未来的妈呀将是一个公开的共享平台,最终成为母婴产业链上的一个供需生态圈。她提出了“全民设计,全民买手”的概念,一个妈妈如果在平台上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童装版型,可以将其告知其他妈妈,妈呀会根据最终的用户需求来设计和下单生产,真正实现需求和生产的无缝对接。据她介绍,这个想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黑马营里和同学、导师们不断碰撞得出来的商业模式。目前,妈呀已经实现了在广州研发、江苏客服中心、浙江运营、韩国拍片等商业生态上的构建。

这样的“7天供应链”计划要打造起来并不简单。陈继芳认为,正是因为团队在供应链上多年的打拼,才获得如今宝贵的资源和经验。此前,她的涵宇科技已经为大嘴猴、浪莎等知名品牌做了全渠道的电商“托管”业务,完成了这些品牌在电商渠道从设计到销售的全流程。这些都为妈呀电商今后业务的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文作者吴丹,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国内知名的母婴电商有哪些?我指的是垂直电商?

TooEasy、麦乐购、红孩子、贝因美、孩子网、妙乐乐、乐友网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汤团妈妈,专注服务的母婴电商,提供正品安全进口母婴用品,欢迎您的光临!

海米网,蜜芽宝贝( 这俩是卖进口产品的)

大概是2014年时,阿星就关注一些母婴公众号,当时“年糕妈妈”里头的推文大多和当当网促销的母婴书上内容差不多,只是更加碎片化、读起来有趣一些。

头部公众号做“内容电商”的比较多,如一条、二更等,不过主要还是靠广告变现,变现能力还是赶不上母婴,可能是母婴垂直行业公众号的用户需求更加刚需、粉丝画像更加清晰的缘故。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前两年母婴电商那么火,现在很多也不怎么提自己是“电商公司”了,而是产品也加大了内容、社群比重,原因是什么?似乎是借鉴了自媒体的打法了。

母婴电商可能会是硕果仅存的垂直电商

母婴行业的火爆离不开“二胎”放开,虽然对很多80、90后限于经济压力依然不敢生,不管需求是否有望翻倍,但资本把这笔账算的很明白。

罗兰贝格在2015年出具调研报告显示:“每个城镇在婴童产品和服务每年平均花费为11197元,市场容量达到18100亿元,未来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于2020年达到35799亿元”。

再加上母婴的购买人群是年轻妈妈,掌管大多数家庭的钱袋子,很多母婴电商SKU能够延伸很广,很快成为综合电商平台最担心的竞争对手,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图书、服装、3C等战役打完之后,母婴也就成为了下一个新战场。

很明显,这回并没有出现京东、阿里独大的局面,阿星在IT桔子上搜索“母婴”发现有833家公司,当然这几年大受资本追捧还是头部这几家: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商推广渠道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