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朝边境上大学,遇到朝鲜核试验地震是什么体验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四日探访中朝边境:核试验?大家习以为常了
日08:27&&来源:
在中朝边境城市丹东的一家咖啡厅里,客人不多,手头无事的服务生小金托着下巴,随着餐厅里的音乐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她的歌声轻缓流畅,但胸前显眼的朝鲜国旗徽章表明她来自一江之隔的那个国度。结账找零时,《环球时报》记者趁机跟她搭讪:“你很喜欢唱歌啊。”她匆忙一笑,然后转身离开,换同伴做剩下的工作。在外工作生活的朝鲜人,一向给人以神秘感,如同他们的祖国。最近一段时间,外界一直在猜一个谜――朝鲜何时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尽管几个热门预测一一落空,那根事关“战争与和平”的弦仍绷得很紧。24日至27日,《环球时报》记者深入中朝边境,从鸭绿江到图们江,记者实地观察发现,尽管半岛战云密布,中朝边境却相对平静,呈现出一种“外紧内松”的反差。
“说实话,我们当地人真没觉出多紧张”
从地图上看,中朝边界线从丹东鸭绿江口向东蜿蜒600余公里,过了长白县陡然折向北方。无需精确测量,仅用肉眼就能判断出,中国距离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最近的点就是吉林省长白县。“背靠长白山,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意味着,一旦朝鲜发生核事故,这里面临的威胁要远大于其他中国边镇。
在长白县做小买卖的郭师傅晚饭后喜欢到鸭绿江边看着对岸抽烟,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地处偏僻,就业空间小,长白老龄化比较严重,而老人对核威胁不敏感。“那都是电视上的事,我最关心对岸啥时候开放。靠着这么大个城市,一旦放开,遍地都是钱啊。”
对面是朝鲜第三大城市惠山。在镜头里,惠山似乎比长白县繁华不少,但若将照片放大就会发现,惠山每户房屋上细长的烟囱暴露一个现实:这仍是一座严重依赖煤炭和木材燃料的城市。这种猜测很快被证实。《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一侧山林茂密,朝鲜一侧却是光秃秃的。“树都被老百姓砍光用来烧火做饭了”,当地人对记者说。
从长白县沿江而下,肉眼看去,对岸朝鲜人民军的岗哨分布随两岸人烟减少而变得稀疏。当地人称,对岸除了明哨还有暗堡。但常年往来两地的长白县金坤边境经贸公司总经理马奎刚说,这段时间朝鲜一侧的警戒并没有明显变化,而且对岸也没什么暗堡,只是“朝鲜资源紧,有的农村岗哨很简陋,以至于看不出来是岗哨”。
从长白到临江市的200多公里是鸭绿江最曲折的一段,当地很多村镇以“数字+道沟”来命名。据古籍记载,鸭绿江上游自双岔口至临江共有24道沟,都源于长白山的小河溪。与记者随行的司机小张是当地人,他说,这段江面窄,是最容易偷渡的地方,“黑灯瞎火的,嚼镆蛔辏矶颊也坏健薄
地形复杂,沿途中国的边防检查也很严。鸭绿江上游300多公里的路程,记者遇到至少4个检查站。司机小张说,感觉近期的检查比以往频繁,“或许因为局势变紧张了吧”。
不过,沿途村庄的百姓并不担心半岛生乱。“打不起来”――这是记者听得最多的他们对局势的预判。在与朝鲜一市三郡隔江相望的集安市,一名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当地风情,对于时局则表示:“说实话,我们当地人真没觉出多紧张。”
最能透出不寻常气氛的也许是中朝陆路口岸在25日关闭,记者在长白口岸和集安口岸向当地业者询问闭关原因,得到一致答复:“朝鲜建军节”。
在朝鲜“建军节”当天,走进火热的旅行社
“昨天下午回来时,(长白口岸的)朝鲜边防竟然睡着了!”25日朝鲜“建军节”当天,60多岁的马奎刚边沏茶边跟《环球时报》记者说笑:“万一真的核爆,我就回不来了!”马奎刚被称作当地“最早跟朝鲜做生意的老板”,上世纪80年代就做中朝边贸。他的抱怨并非因为担心核爆,而是在意自己的木材生意,这是眼下为数不多能做的贸易。
马奎刚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朝鲜出厂房和原木料,中方出技术、设备和资金,生产建筑木材销往内地。他告诉记者,他做过矿产贸易,“但2016年金矿贸易就不让做了,第二年铅锌矿也不让做了。国家不让做啥咱就不做。”在他看来,朝鲜老百姓对“是否开放”没有概念,但当地政府认为有利的事,政策会积极灵活,所以这种合作一般都是朝方找上门来。
与长白不同,在鸭绿江的另一端,丹东口岸的繁忙让人意外。26日晚7时,从朝鲜一侧回国的中国大货车依然在排队入关,挂着朝鲜车牌的大卡车则在口岸办公室门口等着装货出关。为附近小商店做边贸的刘师傅说,由于中朝友谊桥只能单向过车,每天早晨,朝鲜车先来,中国车再出关,晚上等中国车全数回来,朝鲜车才能回。这种顺序每个月轮换一次。
在刘师傅印象中,中国车都是满车去空车回,朝鲜车是空车来满车回,以往局势再紧张,丹东口岸都没关闭过。“你看看这满街的朝鲜一日游,能有啥事?就算有风吹草动,几分钟就开车回来了。”
刘师傅说的是实情,朝鲜旅游在边境地区非常火热。以丹东东部虎山长城附近的“朝鲜内河游”为例,业者的卖点是乘船进入内河后“两边都是朝鲜”。记者亲身体验发现,短短30分钟,可以看到人民军兵营、人民公社以及日本军港遗址等,岸边洗衣的人民军士兵偶尔会向船上的游客挥手致意。返程时,甚至有一艘朝鲜船与游船贴近,船上的朝鲜人向游客推销烟酒和土特产。
为什么能到朝鲜“内河游”?一名向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目前丹东有4个码头能开“内河游”项目,每个码头每年向朝鲜方面交200万元人民币。该向导还透露,从2008年左右开始,无论局势多紧张,这项旅游从没停过。
其实,在上游的长白县,旅游市场也很活跃。25日,记者走进一家打着“朝鲜惠山游”广告的旅行社询问,老板表示,必须10人才能成团,“即使立刻报名,最早也得排到28日以后了。”
“核试验?大家习以为常了”
沿鸭绿江600多公里的路途,《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即便舆论持续渲染半岛局势“山雨欲来”,中国边民对对面的情形却有些“漫不经心”,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的紧张心情有所缓解。
“你在边境看到的景象是真实的,外界不要被美韩媒体忽悠了,对于朝核问题,要判断哪些是虚、哪些是实。”在跟国内一名资深半岛问题专家交流时,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解释了这种反差。他说,美国此前称不排除“一切手段”解决朝鲜问题,“一切手段”包括军事、外交、经济和其他,如果只夸大炒作军事手段,是不负责任的。
这名专家提到,几乎每到“敏感”时间点,美国一家名为“北纬38度”的网站和韩国军方都会爆出“朝鲜会挑衅”的猜测,总有几次会碰上,但更多的失败预测却很容易被遗忘。“对这些分析确实需要注意,但没必要渲染威胁。”
一旦朝鲜真的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对边境的影响会怎样?这位专家表示,朝鲜的核试验都是“震源0千米”,这是由于丰溪里的核爆点是从山脚下水平打洞,而不是在山顶,更不是空中核试验。由于有朝鲜境内盖马高原以及中国境内长白山的阻隔,前几次核试验中国境内并未监测到明显的辐射。“但如果第六次核试验当量加大,或核爆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甚至美国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就值得注意了。”
说到核试验,《环球时报》记者沿中朝边境东侧图们江采访时,在延吉市听到不少议论。延吉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距离朝鲜最近的中国自治州的首府。当地大部分人对朝鲜去年9月进行的核试验记忆深刻。
“我当时在家坐着,还以为是地震了”,一名市民对记者说。对于媒体猜测朝鲜会在25日进行核爆,这名市民表示,“这天是他们的建军节啊,要是爆炸的话,也不奇怪吧。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大家习以为常了。”
像这名市民一样,记者接触到的当地民众对有关朝鲜核试验的各种新闻并不陌生。有人表示担心核污染,也有人对朝鲜抱有同情。一名张姓市民说,“朝鲜人都是硬骨头,他们其实就是不想被欺负。不过,他们真的太穷了。”
25日这天,朝鲜没有进行核试验,而是进行了火炮演习。当天,延吉的天气阴晴不定,偶尔飘过一阵雨。市中心的延吉西市场过渡经营场所内,商贩和客人在热火朝天地砍价,他们有的说汉语,有的说朝鲜语,一派繁忙景象。(范凌志 刘欣)
(责编:邱越、闫嘉琪)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环保部:朝鲜核试验尚未对我国环境和公众造成影响
日08:46&&来源:
原标题:环保部:朝鲜核试验尚未对我国环境和公众造成影响
  环保部今日在其官网通报针对朝鲜第五次核试验开展辐射环境应急响应的工作进展:
  针对9月9日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进行的第五次核试验,环境保护部会同卫生计生委,水利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军队、武警相关部门于当日8时35分启动二级(橙色)应急响应,全面开展东北及周边地区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采样分析及技术研判。目前开展的辐射环境监测包括,东北及周边地区辐射环境固定站自动监测、移动监测车辆的应急监测、边境及其他地区取样监测等。
  截至9月10日12时,东北边境及周边地区37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数据处于当地本底范围内,吉林和辽宁2个省份3辆移动监测车巡测的空气吸收剂量率未见异常,黑龙江、吉林和山东3个省份13个监测点采集地表空气中气溶胶,11个监测点采集空气中的碘,经伽马能谱分析,均未检出人工放射性核素。
  辐射监测结果表明,此次朝鲜核试验尚未对我国环境和公众造成影响。
  环境保护部还将持续分析中朝边境地区干湿沉降物、大气、土壤、水等样品的采样监测数据和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并定期在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上进行数据发布与更新。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24小时]朝鲜核“地震”余波不断·吉林:记者首次进入中朝边境辐射监测点
24小时排行榜
编辑:刘一 朝鲜核试 中朝边境市民称震感持续近1分钟-中新网
朝鲜核试 中朝边境市民称震感持续近1分钟
  长春2月12日电 (记者 崔颜锋)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2日10时57分在朝鲜北纬41.3度,东经129.0度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0公里。媒体报道称,这次朝鲜地震应与地下核试验有关。记者随后从中朝边境吉林省珲春市了解到,当地许多市民感到了晃动。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多位珲春市民获悉,地震发生后当地许多人感到晃动。珲春市靖源小区居民王占河向记者介绍,地震发生时他和家人正在吃饭,突然屋内发生了震动,放在饭桌上的酒瓶都倒了。王占河70多岁的老母亲错以为是自己心脏病犯了,急忙找药服用,后来大家才知道是朝鲜发生了地震,震感持续了近1分钟。
  珲春市阳光小区居民李达宇回忆,地震时他正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感觉到沙发在颤动,电视也在抖动,他第一反应就是发生地震了,于是开始喊妻子和孩子马上穿衣服下楼,避免发生意外。
  李达宇称,到楼下后发现小区空地上已有几位居民从楼内走出来,大家纷纷打听刚才是否有震动的感觉。
  另据了解,由于恰逢中国春节,中朝边境口岸――圈河口岸已经放假,大年初六(2月15日)才会开放,故当天并没有人员车辆往来中朝两国。(完)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四日探访中朝边境:核试验?大家习以为常了
日08:31&&来源:
  在中朝边境城市丹东的一家咖啡厅里,客人不多,手头无事的服务生小金托着下巴,随着餐厅里的音乐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她的歌声轻缓流畅,但胸前显眼的朝鲜国旗徽章表明她来自一江之隔的那个国度。结账找零时,《环球时报》记者趁机跟她搭讪:“你很喜欢唱歌啊。”她匆忙一笑,然后转身离开,换同伴做剩下的工作。在外工作生活的朝鲜人,一向给人以神秘感,如同他们的祖国。最近一段时间,外界一直在猜一个谜――朝鲜何时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尽管几个热门预测一一落空,那根事关“战争与和平”的弦仍绷得很紧。24日至27日,《环球时报》记者深入中朝边境,从鸭绿江到图们江,记者实地观察发现,尽管半岛战云密布,中朝边境却相对平静,呈现出一种“外紧内松”的反差。
  “说实话,我们当地人真没觉出多紧张”
  从地图上看,中朝边界线从丹东鸭绿江口向东蜿蜒600余公里,过了长白县陡然折向北方。无需精确测量,仅用肉眼就能判断出,中国距离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最近的点就是吉林省长白县。“背靠长白山,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意味着,一旦朝鲜发生核事故,这里面临的威胁要远大于其他中国边镇。
  在长白县做小买卖的郭师傅晚饭后喜欢到鸭绿江边看着对岸抽烟,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地处偏僻,就业空间小,长白老龄化比较严重,而老人对核威胁不敏感。“那都是电视上的事,我最关心对岸啥时候开放。靠着这么大个城市,一旦放开,遍地都是钱啊。”
  对面是朝鲜第三大城市惠山。在镜头里,惠山似乎比长白县繁华不少,但若将照片放大就会发现,惠山每户房屋上细长的烟囱暴露一个现实:这仍是一座严重依赖煤炭和木材燃料的城市。这种猜测很快被证实。《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一侧山林茂密,朝鲜一侧却是光秃秃的。“树都被老百姓砍光用来烧火做饭了”,当地人对记者说。
  从长白县沿江而下,肉眼看去,对岸朝鲜人民军的岗哨分布随两岸人烟减少而变得稀疏。当地人称,对岸除了明哨还有暗堡。但常年往来两地的长白县金坤边境经贸公司总经理马奎刚说,这段时间朝鲜一侧的警戒并没有明显变化,而且对岸也没什么暗堡,只是“朝鲜资源紧,有的农村岗哨很简陋,以至于看不出来是岗哨”。
  从长白到临江市的200多公里是鸭绿江最曲折的一段,当地很多村镇以“数字+道沟”来命名。据古籍记载,鸭绿江上游自双岔口至临江共有24道沟,都源于长白山的小河溪。与记者随行的司机小张是当地人,他说,这段江面窄,是最容易偷渡的地方,“黑灯瞎火的,嚼镆蛔辏矶颊也坏健薄
  地形复杂,沿途中国的边防检查也很严。鸭绿江上游300多公里的路程,记者遇到至少4个检查站。司机小张说,感觉近期的检查比以往频繁,“或许因为局势变紧张了吧”。
  不过,沿途村庄的百姓并不担心半岛生乱。“打不起来”――这是记者听得最多的他们对局势的预判。在与朝鲜一市三郡隔江相望的集安市,一名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当地风情,对于时局则表示:“说实话,我们当地人真没觉出多紧张。”
  最能透出不寻常气氛的也许是中朝陆路口岸在25日关闭,记者在长白口岸和集安口岸向当地业者询问闭关原因,得到一致答复:“朝鲜建军节”。
  在朝鲜“建军节”当天,走进火热的旅行社
  “昨天下午回来时,(长白口岸的)朝鲜边防竟然睡着了!”25日朝鲜“建军节”当天,60多岁的马奎刚边沏茶边跟《环球时报》记者说笑:“万一真的核爆,我就回不来了!”马奎刚被称作当地“最早跟朝鲜做生意的老板”,上世纪80年代就做中朝边贸。他的抱怨并非因为担心核爆,而是在意自己的木材生意,这是眼下为数不多能做的贸易。
  马奎刚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朝鲜出厂房和原木料,中方出技术、设备和资金,生产建筑木材销往内地。他告诉记者,他做过矿产贸易,“但2016年金矿贸易就不让做了,第二年铅锌矿也不让做了。国家不让做啥咱就不做。”在他看来,朝鲜老百姓对“是否开放”没有概念,但当地政府认为有利的事,政策会积极灵活,所以这种合作一般都是朝方找上门来。
  与长白不同,在鸭绿江的另一端,丹东口岸的繁忙让人意外。26日晚7时,从朝鲜一侧回国的中国大货车依然在排队入关,挂着朝鲜车牌的大卡车则在口岸办公室门口等着装货出关。为附近小商店做边贸的刘师傅说,由于中朝友谊桥只能单向过车,每天早晨,朝鲜车先来,中国车再出关,晚上等中国车全数回来,朝鲜车才能回。这种顺序每个月轮换一次。
  在刘师傅印象中,中国车都是满车去空车回,朝鲜车是空车来满车回,以往局势再紧张,丹东口岸都没关闭过。“你看看这满街的朝鲜一日游,能有啥事?就算有风吹草动,几分钟就开车回来了。”
  刘师傅说的是实情,朝鲜旅游在边境地区非常火热。以丹东东部虎山长城附近的“朝鲜内河游”为例,业者的卖点是乘船进入内河后“两边都是朝鲜”。记者亲身体验发现,短短30分钟,可以看到人民军兵营、人民公社以及日本军港遗址等,岸边洗衣的人民军士兵偶尔会向船上的游客挥手致意。返程时,甚至有一艘朝鲜船与游船贴近,船上的朝鲜人向游客推销烟酒和土特产。
  为什么能到朝鲜“内河游”?一名向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目前丹东有4个码头能开“内河游”项目,每个码头每年向朝鲜方面交200万元人民币。该向导还透露,从2008年左右开始,无论局势多紧张,这项旅游从没停过。
  其实,在上游的长白县,旅游市场也很活跃。25日,记者走进一家打着“朝鲜惠山游”广告的旅行社询问,老板表示,必须10人才能成团,“即使立刻报名,最早也得排到28日以后了。”
  “核试验?大家习以为常了”
  沿鸭绿江600多公里的路途,《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即便舆论持续渲染半岛局势“山雨欲来”,中国边民对对面的情形却有些“漫不经心”,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的紧张心情有所缓解。
  “你在边境看到的景象是真实的,外界不要被美韩媒体忽悠了,对于朝核问题,要判断哪些是虚、哪些是实。”在跟国内一名资深半岛问题专家交流时,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解释了这种反差。他说,美国此前称不排除“一切手段”解决朝鲜问题,“一切手段”包括军事、外交、经济和其他,如果只夸大炒作军事手段,是不负责任的。
  这名专家提到,几乎每到“敏感”时间点,美国一家名为“北纬38度”的网站和韩国军方都会爆出“朝鲜会挑衅”的猜测,总有几次会碰上,但更多的失败预测却很容易被遗忘。“对这些分析确实需要注意,但没必要渲染威胁。”
  一旦朝鲜真的进行“第六次核试验”,对边境的影响会怎样?这位专家表示,朝鲜的核试验都是“震源0千米”,这是由于丰溪里的核爆点是从山脚下水平打洞,而不是在山顶,更不是空中核试验。由于有朝鲜境内盖马高原以及中国境内长白山的阻隔,前几次核试验中国境内并未监测到明显的辐射。“但如果第六次核试验当量加大,或核爆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甚至美国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就值得注意了。”
  说到核试验,《环球时报》记者沿中朝边境东侧图们江采访时,在延吉市听到不少议论。延吉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距离朝鲜最近的中国自治州的首府。当地大部分人对朝鲜去年9月进行的核试验记忆深刻。
  “我当时在家坐着,还以为是地震了”,一名市民对记者说。对于媒体猜测朝鲜会在25日进行核爆,这名市民表示,“这天是他们的建军节啊,要是爆炸的话,也不奇怪吧。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大家习以为常了。”
  像这名市民一样,记者接触到的当地民众对有关朝鲜核试验的各种新闻并不陌生。有人表示担心核污染,也有人对朝鲜抱有同情。一名张姓市民说,“朝鲜人都是硬骨头,他们其实就是不想被欺负。不过,他们真的太穷了。”
  25日这天,朝鲜没有进行核试验,而是进行了火炮演习。当天,延吉的天气阴晴不定,偶尔飘过一阵雨。市中心的延吉西市场过渡经营场所内,商贩和客人在热火朝天地砍价,他们有的说汉语,有的说朝鲜语,一派繁忙景象。【环球时报赴吉林特派记者 范凌志 刘欣】
(责编:唐萌(实习生)、常红)
崔天凯全面阐述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后的中美关系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表示,中美元首会晤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两国元首建立了良好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并通过电话和信件继续保持着密切沟通。另一重要成果是,双方建立了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
英国垃圾回收:历史悠久 管理从处罚转向奖励
英国垃圾回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化之前。过去十年中,英国引入了一些新的法规来鼓励更多的回收利用。这些措施包括对不减少家庭垃圾废物的人员进行罚款,并更加强调将垃圾分类为不同的可回收材料,每个地方当局有不同的规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