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随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人心里越来越不健康

中国人,你为什么这么焦虑?|焦虑|中国人|经济_新浪网
中国人,你为什么这么焦虑?
中国人,你为什么这么焦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一番欣欣向荣的经济大环境下,的确有许多人富了起来,大部分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却越来越焦虑了呢?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步阶段,那时尽管经济、个人生活条件并不富裕,但大家都沉浸在相对轻松愉悦、对未来理想憧憬的氛围中,所以说那个年代令人怀念和向往。2000年后,问题开始严重。一方面,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变化带来的阶层间差异为人们所感知。草根阶层不满情绪开始蔓延,对中产阶级,尤其对精英阶层的憎恨开始日渐增多。直到进入到21世纪之后,这种现象似乎愈演愈烈:房价飞涨:很多人究其一生之力也难以负担的起市区里一套不大的商品房。工作压力徒然增高: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已然过去,取而代之的高速运转的社会车轮给工薪阶层带来的巨大压力,也许稍不留意,你的岗位就会被取而代之;高额的孩子抚养费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人才在这个社会的重要性,教育,便成为了改变命运,突破格局的不二法门。于是,无数家长们削尖了脑袋想把孩子往拥有教学质量更高的学校送,只为了将来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各种突破道德底线的社会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多年以前的“彭宇案”,还是刚刚结束的“在日大学生江歌被杀案”,亦或是刺痛了无数家长的“携程幼儿园虐童案”,这一件件无底线事件无不在警告我们,你,或许就是下一个受害者。也许正是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中国人开始变得焦虑起来。但也许你会说,这些焦虑只存在普通人身上,那些大老板根本体会不到这些东西。真的么?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十分的努力,在职场摸爬滚打了几年之后,决定自己创业。说他幸运也好,说他能力强也罢,他成功了。前两年,他开起了自己的一家公司,虽然刚开始忙碌的不成人形,恨不得每天都住在公司,但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公司也算是站住了脚。然而就在最近,我突然听朋友说,他的公司几乎摇摇欲坠,我不由得心里一惊。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在2017年初,当地的出现了一些同类型的公司与他竞争,刚开始,他不以为意,觉得自己在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岂是这些初生牛犊所能撼动的,况且,他对自己的产品也有着绝对的信心。然而,他还是失算了,虽然其他的公司的产品并没有他的那么优秀,但是他们却精于市场投放推广。他们中的好几家,都找了一家名为网总管的推广公司,不仅在短时间内在搜索引擎上实现了自己公司产品的关键词排名霸屏效果,而且品牌推广也做的有声有色。于是,在互联网强大的冲击之下,他败下阵来,多年的心血几乎如摧枯拉朽般湮没在互联网竞争的大潮当中。而这样的事,正时时刻刻发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实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每个企业老板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着挑战,如果做不好互联网投放推广,那么下一个倒下的可能就是自己。也正是这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的变革,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焦虑起来。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中国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艰难的喘息着。但我们也需要这份焦虑来不断的督促自己,警醒自己,不要让自己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失败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姚景源:当前中国经济核心问题以吃来比喻 就是健康问题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报记者 王迎春 武汉报道“不能因为现在经济发展出现问题了,就简单否认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现在大家正在讨论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并不是新发明,过去中国的改革,本质上都是供给侧改革”,6月16日,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前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武汉举行的2017年金融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这样说。“要理清中国经济当前的核心问题,需弄清楚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姚景源向在场观众强调道。他以吃来形容道“过去中国经济30年的突出问题,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跟中国人吃的变化是一致的。”他介绍,过去30年,中国人的吃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吃饱。第二阶段,吃好。第三阶段,吃健康。姚景源回忆,过去人们总吃不饱,要想吃饱家里得有足够的粮票,后来吃饱的问题解决后,粮票这种限购政策就取消了。“记得取消粮票时,单位所有存的很多粮票不再发放,我跟烧锅炉的师傅开玩笑说,你能不能少烧点煤,烧点粮票,直到现在我家里还有很多粮票”他回忆道,所以当时的问题是产量不足的问题。到了第二个阶段,人们要吃好,吃鸡鸭鱼肉这些有油水的东西,“这个时候,如果走在路上碰上熟人,说你最近胖了,恭喜恭喜,对方心里肯定高兴,这说明人家日子过得好,吃得起好的了”姚景源说,第二个阶段跟第一阶段就完全不一样。 “不久前,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大家向我热情推荐一道菜,其实就是山野菜,这是过去人们都是不吃,拿来喂猪的 ,现在我们流行吃这些野菜,因为吃它们对身体有好处,吃得健康”,姚景源介绍道,这就是第三个阶段的核心,要健康。所以当前中国经济经过了30年的发展之后,核心问题就是“健康”,这也就是总书记说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放眼世界,许多曾经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后来都普遍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情况,所以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个经济新常态,也就是到了换档期”,姚景源介绍道。过去靠三大投入:资本投入、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就能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再去用这些招,发现都不灵了”姚景源介绍道,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丧失,过去依靠这种优势创造的巨大出口成本优势也一点点失去,出口的高速增长已不复存在。过去在国外买东西,很多都是“made in China”,现在越南制造、缅甸制造、印度制造越来越多。在他看来,要解决当前的问题,需理解当前的问题,人人创新、处处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焕发出新的能量,替换过去依靠三大投入的状况,变换发展动力,这就是供给侧改革”姚景源说。本次高峰论坛由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市金融工作局共同主办。在本次论坛上,国通信托揭牌仪式也同时举行。演讲全文,本报记者笔录如下:各位可能有些疑惑,当前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我是1968年下乡,我们有不少生产队,当时叫邮票队,什么意思呢?当时一张邮票是8分钱,我们一个人一天也是赚8分钱,大家可以想象当时人们有多困难。没有摆脱贫困,没有解决温饱。当时的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吃饭。因此,我不主张否定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过去30年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跟中国人吃的变化是一致的。30年,中国人的吃经历了三个阶段。吃饱阶段。我们国家1993年才取消粮票。我们单位管粮票全国的发放,粮票是由武警部队来守护的,单位里面装满了粮票。取消粮票后,我跟烧锅炉的开玩笑说,你能不能少烧点煤,烧点粮票。我现在家里还有很多粮票。第二阶段,吃好。这个阶段也吃出了问题。我们国家现在很多人有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以前从来没有听过中国人有三高的毛病。以前,看到有人胖了,恭喜对方“恭喜发福”,人家挺高兴。医生说,这是代谢系统出了问题,上一辈的代谢能力主要是吃糠咽菜。这一辈的代谢能力是继承上一辈的。我们不再吃糠咽菜,改吃鸡鸭鱼肉了,但我们的代谢能力没有赶上吃的变化。去医院,医生一般说“管住嘴,放开腿”第三阶段,健康。现在十大健康食品,排第一的是地瓜,这个地瓜过去是最差的东西呀。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有人给他推荐一盘好菜,就是山野菜,过去中喂猪的。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用吃的说法来讲,就是“健康”问题。从经济学上讲,过去讲粗放增长,现在讲集约式的健康增长。回过头来讲,放眼全世界,经济增长回到新常态的阶段。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这是新常态的规律。例如,我们家新添了个小孙子,刚生下来5斤半,一个月长了两斤。一个月体重增长40%,医生说这是健康,正常。所以说发展阶段不一样,标准不一样。所以现在是到了增长速度换档期。为什么早不换档晚不换档,现在换档?与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有关,跟人有关,年轻人的数量在减少。现在,我们说的80后,人口2.2亿,00后,只有一亿,也就是说年轻人在变少。最近三年累计减少劳动力1000万。这反映到经济上,是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北京,年轻人生个孩子,请个月嫂,一个月1.5万。进出口贸易,过去都是20%至30%的增长,现在是负增长。我曾参与编写总理工作报告的工作。2015年,增长目标是6%,实际是负7%。什么东西掉得最厉害?就是七大劳动密集性产业,如纺织、玩具等,过去的增长是30%。有一次我出国,儿子在读中学,儿子提出要我给他买一个美国造的篮球,我说好,肯定没问题,结果走了几家商家,全是中国制造。没办法,只好要求商家把气打足。回来跟儿子说,这个球是中国制造,但给球打气的枪是美国制造。现在,去国外,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都是越南制造,柬埔寨制造。最近去云南边境,发现在餐馆打工的都是缅甸人,一个月工资1200。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另一方面是老龄化,现在80、90、100到处都是。1945年,中国人的人均寿命是35岁。现在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6岁。女同志比男同志高一岁。这么快老龄化,这是很严峻的问题。当年日本跟美国叫板,说你我要把你洛克菲勒大厦买回来,甚至要把你美国买下来,后来不提了,现在更不行了,都是负增长。比如,去日本旅游,到了宾馆,出来一个人拿行李,对方比自己的年龄还大。餐厅,要什么服务,从来没喊过“小姐”,都是奶奶。因此,我们在人的供给侧上,要用质量努力替代数量。跟现在提倡工匠精神也是这个道理。在日本,老年人尿布销量超过婴儿尿布销量。我们也不能因为老龄化一味泄气,老龄化也是一个大市场。比如,目前中国市场还没有老年尿不湿。也很少有老年人可穿戴式设备。所以我们不能把时间花在一味地埋怨上。我们现在是高能耗高污染,你看北京雾霾,这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总书记说,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的三大产业都存在问题。第一产业,中国农业有着深层次问题,去年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进口量也达到历史最高,但库存粮食也达到历史最高。我们现在众多的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如猪肉,每斤成本是6块多,美国的成本才4块多。前段时间,发生了一宗大规模走私案,居然走私的是大米,牛肉。说明,国内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农业由传统到现代,现代农业有了不起的增长空间。不久前,去了山东寿光。大棚里立体种植,什么都不会光花力气的一天工资150,中午配饭,还有一瓶小酒。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武汉是汽车基地。去年中国一天生产8万2千台,现在世界上每四台汽车有一台是中国生产的。过去,看见人家公路上跑的汽车,都非常羡慕,现在,到处是车,多烦。40年前,全国人民大撞杉,不仅是女同志撞衫,而且是男女撞衫。现在,撞个衫,挺尴尬的。现在一年生产40亿支圆珠笔,但笔头都是进口的。现在人们常用的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美国拿走利润的一半,日本拿走一部分,中国只拿利润的3%多一点。说明,我们缺技术。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内在层次低如足疗,全国都兴盛,但毕竟都是低附加值。附加值高的,排在第一的是金融。总理最担心的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我们的金融业,是该发展的没有发展起来,现在很多金融类企业,某宝某宝跑宝。所以要结构优化。过去30年,我们靠三个大投入,大量的资本投入、大量的资源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投资,现在遇到问题。大量的资本投入,现在遇到产能过剩,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也就是说招越来越不灵了。大量的资源投入,过去大量依赖物质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投资,现在是人口红利消失了。所以我们现在变换动力。我开个玩笑,现在做好事的创新没有做坏事那么创新。大家没有看到创新的颠覆性。其实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如数码照相,对美国柯达,百年老店破产。所以,人人都可创新,处处都可创新。希望每个人的创新都发挥出来。这样创新才能焕发巨大能量,替代上面三个投入。也就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并不陌生,如过去那个土地承包,就是一种供给侧改革。中国的改革向来是供给侧的改革。
热门推荐APP专享经济发展了,但中国人的身体还没有跟上 - 丝路中国 - 中国网
经济发展了,但中国人的身体还没有跟上
摘要:统计了188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水平,中国排名第92,整体指数是60,满分100,也就刚刚及格。
三十年前,中国人关心赚钱,现在,中国人不仅关心赚钱,还关心自己的健康。中国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生活水平与日俱增,中国人的健康水平也一直在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2016年9月,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根据联合国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而统计出的各国健康水平。作者提取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跟健康有关的指数,统计了188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水平,中国排名第92,整体指数是60,满分100,也就刚刚及格。
在数十个跟健康有关的指标中,不出意外的,空气污染是重大健康隐患。平均PM2.5的指数只有25分&&考试中乱填选择题也能拿到的分数。空气污染致死率也只有48分。中国的卫生系统也不容乐观,只有38分,水质情况只有50分也并不出人意料。在一些传染病方便,如乙肝、肺结核、艾滋病,中国做的也不大好。我们时常在媒体上见到的传染病医疗事故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灾难方面只有39分。中国地广人多,灾难频繁,这可以理解,但是在灾难救援方面,中国显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汶川地震、天津大爆炸。这其中暴露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当然,疟疾、熟练助产护理、发育迟缓等方面,中国做得不错,基本都在90分以上。
放眼全球来看,经济发展与健康水平基本上是对应关系。发达国家的国民健康水平基本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匹配。排名前列的,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冰岛、新加坡、瑞典、安道尔、英国、芬兰、西班牙、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位列榜单前十。日本和美国分裂第27和28,中国台湾排名第32。
从地图上看,西欧、北美是一片健康的绿色,中亚、东亚(除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东则一片黄色的&亚健康&,非洲大部分、南亚、东欧、俄罗斯则是一片红彤彤,得分普遍在50分以下。
来源:&&责任编辑:杨柳很抱歉,该文章已经被加密!
您可以通过左侧的推荐博文组件浏览其它文章。中国人为什么不幸福?【卢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7,019贴子:
中国人为什么不幸福?收藏
最近在凤凰博报上看到一篇博文《为什么中国人活得不快乐》,文中说美国一个民间机构曾做过一项各民族快乐指标调查,对22个国家总共2万多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美国46%的人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英国36%,印度37%,而中国,只有9%;也就是说,10个中国人中有9个认为自己不快乐。为什么中国人活的不快乐?&& 文中主要归纳为四点:&& 一、中国人的“家庭观”导致中国人在家庭中少有快乐。传统以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总是源于“责任”一词,仅仅因为“责任”而成家而守家;&& 二、中国人缺少“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这正是中国人最缺少的; && 三、中国社会的“诚信”道德问题。现在到处是欺诈,坑蒙拐骗,把国人的诚信彻底打破。生活在欺诈中、坑蒙拐骗中、假货泛滥之中的中国人,自然不会有快乐;&& 四、失去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现在的中国人的心理负担太沉重,患得患失,成日拿自己跟别人做比较,赚钱最重要,升官最重要,而把健康,这个快乐之本倒放在其后了,工作过度,饮食不当等等,活得压抑而损害身体健康。&&&& 而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更加严重,最近官媒坦承,目前中国精神病患超过1亿人,其中病情严重的更达1600万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目前有超过5%的中国人口患有已经确诊的各类精神障碍,而全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总和则高达2至3亿。人如果没有了心理健康,就不可能幸福快乐。&&&& 其实综而言之,都是社会问题造成的,而根结就在于政治体制。&&&& 中国的体制是世界上最差的体制。中国人的待遇也是世界上最差的。马克思说过,物质第一。人类社会任何东西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你不要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可真正肥了腰包的只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团,作为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其生活是每况愈下,贫富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我可以很悲愤地告诉每个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人的人均工资是最低的,每小时工资只有八毛美金。郎咸平教授在《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一书中说道,我们把工资收入除上GDP,欧美各国是55 %左右,中南美洲是33 %左右,东南亚包括菲律宾和泰国是28 %,中东的伊朗和土耳其是25 %,非洲应是20 %以下,而中国只有8 %左右,是世界上薪资水平最低的国家。这样的薪资叫中国人怎么快乐得起来?绝大多数中国人工作大半辈子只换来勉强的温饱,再加上中国的超高房价,一辈子只为一套房子而活,有的甚至连房子都住不起,幸福二字对于衣食住行都难的中国人来讲不是奢谈是什么?据说美国大学生一般只需工作一两年就可以买到一般的住房,而中国大学生尤其是80后这一代大学生工作一辈子或许连套普通的房子都买不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生活基本保障(包括衣食住行),精神生活自然会大打折扣。人类是有精神有灵魂的动物,如果缺少良好的精神生活,如果灵魂一片苍白甚至扭曲,无异于行尸走肉,或者成为变态暴徒。看看现在多发的杀害儿童案件、富士康员工的自杀以及此起彼伏各类自杀、杀人案件吧,这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就在于内外发展的不平衡。再看看多数还算正常的中国人吧,他们活得不太像人更像是台“机器”,谋生的“机器”,赚钱的“机器”。大多数中国人目前还是在为谋生而工作,又何谈工作热情与生活情趣?所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大多呈现空虚且浮躁的状态。很多外国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不爱笑老绷着张脸,其实中国人是笑不出来呀。&&&& 别的不说,就说说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爱情吧。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人谈恋爱是越来越不浪漫了,而且功利心目的性非常明确。男人追女人不再是花前月下,而是去开房间,直奔主题。现在没有男人会耐心地去跟一个女人跑爱情长途,谈精神恋爱,不但速战速决而且决不浪费时间精力,甚至流行“快餐式”“闪电式”的。女人也变得一样现实起来,找男人首先关心的是“硬件配套设施”。这样一来,美好的爱情荡然无存,又何来真正的幸福可言?&&&& 中国人的不幸福说到底是专制的等级的政治体制造成的。生活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没有自由没有人权没有尊严没有人格,人被权利金钱符号化了,失去了丰满的血肉与灵魂,徒留下一幅空壳。难怪中国人的表情是那么地麻木那么地漠然。这只是一张张被符号化被等级化的人皮面具罢了。&&&& 没有民囧主法治的社会,必然充满了腐败、欺诈、道德沦丧、诚信丧失,生活在这样社会中的人们,精神如果不是走向麻木必然走向崩溃。而没有信仰基础的中国人更难自我拯救。上帝造人的初衷本也是让人类受苦受难的,从肉体到精神,但上帝同时也创造了解脱苦难之道——宗教与哲学。宗教与哲学存在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人类认识自己,变得智慧,从而从苦海中解脱出来,西方人也有过黑暗时期,也有很多不平现象,但他们心中的信仰能够救赎他们。而中国人却将这两样宝贝深深地遗失了,真是可怜!没有信仰,也不再思考,更无道德与情义之心,只是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追名逐利,然后冷漠而麻木地看着世间的一切,这是一个民族莫大的悲哀!
单就幸福指数概念和内容而言有多种版本,我们从国际、国内、百姓自己的认识和感觉三种情况,来分析一下,我国居民的幸福指数究竟如何推出。 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幸福指数是看各国在生态资源利用上是否合理、有效,是否以较少的消耗实现了较大的价值。包括“生态足迹”度量指标、生活满意程度和人均寿命。其中“生态足迹”度量指数是指在现有消费水平、技术发展和自然资源背景下,一定数目的人口需多少土地才能养活。用生活满意度乘以人均寿命,再除以“生态足迹”度量指标,就得出了“幸福指数”。“全球幸福指数”旨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尊重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同时,为人民赢得了多少幸福。据说,按照这个幸福指数衡量,中国排名并不靠后。但是,如果我国利用这个幸福指数含义衡量一些地区,那么,幸福指数绝对不会高,甚至得出负数。在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上以及其它生态指标上,大家都有目共睹。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对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竭泽而渔式开采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以这些指标来度量我国的幸福指数,如何能高呢? 按照我国一些专家对幸福指数的理解看,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幸福感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它是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其二,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其三,它是人们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从支撑满意感的收入来说,普通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价格上涨感受却加剧,生活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有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5年,我国连续9年出现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明显低于GDP增速的现象。央行最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反应继续走高,其中“物价过高”判断所占比例升至24.4%。对价格实际感受与价格涨幅产生较大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减缓,致使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实际感受相对增强。同时,就业压力、下岗威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养老无着落、买不起房或者背负巨额贷款买房等压力越来越重,根本谈不上生活的满足感,也根本体现不到快乐感。就如一份对八大城市生活压力调查中一位北京供职于财经媒体的白领感叹“活着不容易”,更遑论潜能实现的价值感了。 从平民百姓视觉的幸福指数看,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身体健康、孩子能幸福快乐的上学,简言之,就是房子、车子、儿子、身子处理好了,就有幸福感。要说百姓的要求并不高,都是基本生存资料的需求。但是,我们细细分析,就是这样基本的生存需求,满足起来也相当不容易。高房价使许多人一房难求,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无法把老人接到身边赡养,有孝心无能力。看病贵就医难,使多少人小病扛着,大病等死。教育高收费使多少孩子在校门外徘徊,使多少家庭背负沉重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难,在岗职工在一片下岗声中工作,工作上没有稳定感和安全感。按照这样的指标衡量,幸福指数能够高吗?
我和朋友去湖边的茶亭喝茶,那是个环境很美的地方,对面是山水,茶亭里有弹着古琴的女子。 朋友心事绵密,来这里纯粹是为散心。说的无非是婚姻中因责任带来的压力,非常不快乐。 这时,过来几个外国人,几男几女,他们一过来,整个气氛都不一样了,快乐在他们脸上那么真实,每人要一罐啤酒,非常简单,他们开始大声说笑,来这里,不是为了品茶喝酒,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开心。 再看看周围落座的中国人,哪个不是心情郁郁,心里的压力写在脸上。我们也出去旅行,多半只能在旅途中暂时忘记一些无法卸载的压力。 中国人很少能有幸福感,在男权的社会里,女人总是缺乏安全感。有一句话说: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的女子,看着那些为了生活奔波的她们,总会有些优越感,但这样的优越感因为又害怕被豪门所弃,而也有着背后的不幸福。干得好的女子,又要担心女人过于强势而无法在婚姻家庭里寻找到幸福。男人压力也大,希望女人依附自己,这样势必让他们在事业上没有尽头地奔忙,如果挣不到钱就会活得特别不开心,找到不好的女人,自己在朋友面前也觉得没面子。 中国人没有幸福感,这也许和大环境有关。不说欧州一些国家,单是马来西亚的教育问题也可免费解决到孩子20岁,在他们的国家里,觉得教育是个大问题,必须要有最起码的大专水准。 中国的孩子,花销大,但所有的费用必须来自父母。小孩子从3岁就开始学英语学音乐学跳舞,一直要到大学毕业,这些花销算下来,是工薪阶层一个巨大的压力,除此外还要解决房贷问题,生活问题,这些切实的问题,势必让中国人很难快乐起来。 中国人喜欢存钱,这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之故。我们无法做到所有的钱吃完用完,工作所赚就是为了享受生活,我们加班加点地工作,然后把存下来的钱用来养育子女,赡养父母,中国人似乎一辈子都在为责任活着,孩子升学的压力,成人婚姻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无止境地,压在中国人的心里,这种心里的压力,表现出来,让中国人精神总是很难放松,即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也很难暂时忘记。 心理学家的出现,只能缓解人们心理上的问题,无法解决掉大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总之,中国人的不幸福感更多来自精神上的无法放松,什么时候精神上可以放松下来,也许就可以感觉到幸福了。
《中国人为什么集体感到不幸福》?&&&&&& 如果突然被问到什么是幸福、是否幸福,相信很多人一时都回答不上来,但是幸福又是实实在在的感觉,它不仅标志着人的生活状态,也考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程度。&&& 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整体的人文发展情况却呈现出与GDP增长不协调的逆态势,于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财富狂欢之后,中国社会几乎在刹那间就跌入了一种集体抑郁,即由于对财富的过度追求所导致的一种普遍的不幸福感,这种不幸福感在中国的城市里尤为强烈。&&& 根据荷兰Erasmus大学的 RuutVeenhoven教授对中国3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 2001年却下降到6.60。&&& 去年12月,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最新幸福指数调查,显示东亚国家幸福指数普遍低于西欧及美洲国家,最快乐的亚洲国家新加坡也只排名第25位,中国则排第48位,而在各种对全球各国国民快乐水平的比较研究中,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快乐指数总在后列。&&&& 种种数据表明,即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保证国民幸福的持续增加。更为严重的是,越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越是感到不幸福,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国富而民不幸福的尴尬局面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外一组数据中找到蛛丝马迹:伴随着中国GDP奇迹般的疯狂增长,中国的抑郁症患者达2600万、9成大学生陷入就业迷茫、7成公众担心药囧品安全、8成家庭付不起子女学费、7亿多人受到职业伤害、47%母亲无力养育孩子、70%上班族工作不和谐、7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边缘!中国片面发展GDP的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在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消费背后,伴随着的却是更大的压力和更少的幸福这是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蔓延的一种精神疾患。&&&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的现实情况是,传统的意识形态被消解并崩塌之后,财富实际上变成了官方与中国民间惟一的交集与共识,并成为越来越疏离的中国民间社会与官方的惟一黏合剂,如此,对财富的最大化追求作为中国转型中的一种新型的大众意识形态被牢牢地确立下来。
中国人,为什么你不快乐呢?谁偷走了中国人的幸福?作者黑剑访问了四十个国家来寻找幸福。几年以前,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白先生访问了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80000 人后,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世界幸福地图”。令人吃惊的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丹麦。丹麦是个冰雪的国家,(丹麦)纬度的最南端比中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还要北。丹麦还是个所得税高达50%-70% 的高税收国家。那么,为何丹麦人民的幸福感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呢?他认为在丹麦,尽管有高税收,但丹麦政囧府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囧府对人民的卫生保健和教育负责,还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关爱孩子和老人。丹麦是人均花销排行第一的国家。因此,在丹麦,一个靠捡垃圾维持生计的人可以成为中产阶级人的邻居,可以过得平等而骄傲。Jan Dion捡垃圾维持生活。他说,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每天仅仅花5个小时工作,其他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没有人评判他的工作。他喜欢他的工作,因为他有很多朋友。每当他的孩子冲他招手或者他的妻子递来一杯热咖啡的时候,他都感到无比幸福。当一谈到新加坡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都是严明的法律。新加坡有非常详细的法律条款。嚼口香糖或留过长的头发都可能被罚款。如果你犯有重罪,就可能被捆住并给以鞭刑。但意外的是,新加坡正是亚洲幸福感最高的国家。调查也显示,印度加尔各答贫民窟里的人比加利福尼亚的居民感觉更幸福。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大概有更丰富的食物和更好的住所,但是印度无家可归的人拥有彼此。丹麦人的幸福感源于平等;新加坡人的幸福感源于法律;印度加尔各答贫民窟的人的幸福感源于相互依靠彼此的心。不难发现,一个人幸福与否,更多地取决于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的,即我们居住的社会大环境;另一个是内部的,即我们自己对待生活得态度。现在我们中国人感到不幸福,也可以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信念。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人生中最期待的是什么,仅仅放下,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孔子吃糙米喝水,甚至睡觉都没有枕头,而仅仅以手臂为枕,但孔夫子说,“乐亦在其中矣”;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此处可能作者把《论语》弄混了),其他人可能认为这是不能忍受的生活,但孔子却能“保持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他追求的就是这种生活。2. 老是比较。西方谚语说,一个人是否幸运,是否快乐,不取决于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他的邻居怎么看他。一旦我们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反而会更加远离我们。3.&& 生在福中不知福。如果灯被点亮,你就不会去注意它,如果它时亮时暗或者时关时开,你就会注意到它。同样道理,有时我们被别人艳羡,我们不大发觉。可一旦某天失去了,我们就会察觉。4.&& 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春风如此无私,不问索取,却使得遍地花开。”我们可能不能创造美,但可以欣赏自然美,或者其他人创造的美。我们常常忽视或不了解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精神之美以及一切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5. 不知奉献。
宋朝的张商英曾说,“没有比做好事更快乐的了。”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给予而不是一味索取的时候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慈善不是富人的特权。捐献几百万救灾是慈善,给陌生人个微笑也是慈善。6. 不知足。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永远不会满足。当你不满足是因为你没有一双鞋的时候,你注意到有些人没有穿鞋的脚了吗?知足常乐。Harold Albert是加州大学的教务处主任。有次,他曾满怀不满和困惑地走在街头,因为他丢了工作,在找新的工作。他走在路上像个沮丧的人,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就在这时,一个没有腿的人经过,坐在一个附着在旧溜冰轮子的木头平板上,带着两片木头,滑过街道。Harold发现了他,他刚穿过街,试着把自己举高几英寸以登上人行道。他们四目相对,那个残疾人高兴地说:“早上好!早上天气真好,不是吗?”这时Harold感到一种莫名的满足。他想,他有两条腿,而他却没有腿,但他仍然开心,他又有什么理由心烦呢?所以,Harold变得更加自信,快乐地生活着。7. 无处不焦虑。担心安全、财富、健康,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工作……只有当一个人不焦虑时才能幸福快乐。8. 压力过大。政治压力,工作、家庭压力,情绪上的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心理和生理压力。9. 标准太高。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我能做到,为什么你不能?”用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10.&& 不能做回自己。一个人能做到好儿子,好爸爸,好朋友,好伴侣,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他想做到的,老是和自己斗争,那么他就平衡不了,自然很难让他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深奥?感觉有点道理
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的主观指标,也就是幸福感。 在国人的精神需求面前,人均GDP等“硬指标”已无法对此量化。国家统计局将顺势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软的”统计内容。 从根本上来说,统计的着眼点应该是与“人”、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方面,它应该通过数字反映人的幸福,人的痛苦,人的生存质量,应该让“人”从统计报表上站起来。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指出,今后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这方面的需求。 “幸福”这样抽象的概念,未来将怎样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是否越有钱越幸福是否城市经济越发达,居民生活就越感幸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奚恺元教授的调查显示,在十大城市总体幸福度的排行榜中,市民月收入最高的上海(月平均收入2847元)、北京(月平均收入2484元)和广州(月平均收入2556元),在城市总幸福度排行榜上分别位列第三、第七和第十;而杭州(月平均收入2300元)和成都(月平均收入1515元)却排在最前。 奚恺元说,许多人以为钱多会使他幸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实践表明,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 幸福指数如何测试这次调查对象主要是中青年人,测试在各城市的闹市区展开,采取了随机访问的方式,目的是了解每个城市当前、未来和预期下一代城市的幸福度。每座城市选取了近200个样本,样本人群主要集中在20岁-50岁之间,分析时,排除了非本地居民和没有收入的居民。也就是说,样本人群属于有收入的被测试城市本地居民。 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经济无忧 《中华工商时报》援引调查机构盖洛普的数据称,中国消费者的总体满意度(相当于“幸福指数”)在过去十年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按100分为满分,1994年的“幸福指数”为69分;1997年最高,达到71分;十年后2004年的指数却降到了67分。 中国人的满意度数据至少说明两个问题:首先,人们的“幸福指数”并不随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同步改善。我们在注重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创造精神生活,仅用GDP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不充分的。其次,国家未来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改善。 《北京青年报》刊载报道称,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经济无忧是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三大源泉。 调查分析认为,财富与幸福并没有绝对联系,经济是感到幸福的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主导因素。不过,该报道同时也指出,与“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刚好相反,无论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他们感到不幸福的原因都是———贫穷,分别有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都认为贫穷是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另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相比较而言,更多的城镇居民因为住房条件差(39.5%)、家人或亲戚朋友失业(38%)、工作状况不如意(27.2%)而感到不幸福;更多的农村居民因为健康状况(26.9%)、儿女问题(15.5%)、缺乏知识和技能(10.7%)感到不幸福。 横向比较方面,《重庆晨报》报道称,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对全球178个国家及地区做了一次大排名,近日出炉了一份“幸福指数报告”。其中,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荣登冠军,中国排名第31位。非洲国家平均成绩最不理想,包揽了最后10名中的7位,津巴布韦更成为倒数第一。 专家观点幸福指数鲜活反映城市发展 影响人幸福感的,哪些是重要的因素,是不是越有钱越幸福? 胡品生(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总统计师):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肯定是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指数的高低。但是,金钱不是唯一的原因。过去民间有一些统计也反映,农村人的幸福感比城里的人更强。上面也说过,衡量人们的幸福指数有若干个指标,还要受到人的价值观、受教育程度、习惯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否则这样考量下来,往往会出现越穷越开心的现象。
官方做幸福指数统计的意义是什么? 胡品生:我们可以看作是对社会和谐程度的综合考量。对于一座城市的居民而言,在评价城市的建设成效时,不管是切实可见的修路造桥,还是不可见只可感的教育医疗、城市治安等,最终都要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居民生活是不是变得更幸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相比于其他各种统计数据,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能更鲜活地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幸福在哪里 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记者王志文问:你说什么是幸福?农民工范伟答:幸福啊?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拿了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那他就比我幸福;我上茅房,只有一个坑,你蹲了,你就比我幸福。 这段回答令人发笑,但其中却包含了至少两层含义,一是拥有肉包子和厚棉袄的人要比缺衣少食的人幸福;二是要得到幸福的感觉,你得懂得满足。有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拥有财富的多寡与幸福程度的高低是基本上成正比的。所以,我们努力工作,努力挣钱,希望从更多的肉包子与厚棉袄中得到更多的幸福;但是财富与幸福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倘若不知满足,贪得无厌,财富就是导致不幸的催化剂。 财富是属于物质的,可以计量;但幸福是人们的主观感受,这种感觉来源广泛,很难统计。举例来说,有人月薪3000元就感到幸福了,有人年薪10万却还嫌少;有人住两室一厅就感到幸福了,有人却成天念叨别人的露天别墅。除了对金钱的欲望,还有健康、人际关系等复杂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幸福度。哲学家叔本华就认为幸福的第一要素是健康,他说,一个健康的乞丐比一个生病的国王幸福。 既然谈到了乞丐与国王,不妨就此讲个故事。据说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不修边幅,酷似一个脏兮兮的乞丐,整天像狗一样爬来爬去(他的学派就叫“犬儒”)。有一天,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来到他的面前,由于欣赏其才华,国王低下头友好地问:你需要我帮忙吗?躺在地上的第欧根尼用胳膊支起上身,对国王说:你挪一边去,别挡住我的阳光! 那也许是历史上的乞丐最风光的时刻了,但对于第欧根尼本人来说,那句话却仅仅意味着晒太阳要比和国王搭讪幸福。这个乞丐哲学家原本是个富家公子,但他最终甩掉了金钱,却在脏兮兮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从第欧根尼的极端例子里,我们看到,幸福最终来源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对于普通人,在食足衣丰的情况下,精神充实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有党在,谁敢不幸福,全世界都羡慕我们!
国富民穷,医疗、教育、养老、住房,随便一个都可以让你永世不得翻身,只能到到CCTV新闻联播里找幸福了。
不幸福的都被“和谐”了,所以我们中国老百姓很“幸福”
压力太大了
很多人没有信仰
我认为中国这些年物质上取得很多进步,但精神状态一直没进步,大家都不快乐,其实从上到下都不快乐!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