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庙想出家去个安静的寺庙都需要什么条件?

[大德开示]&印光祖师:发心出家者,需具足四个条件。净空法师:如法出家是什么方式?
本帖最后由 视师如佛 于
20:06 编辑
印光祖师认为,发心出家者需具足下述四个条件方有资格出家。(净空法师也是这个观点)
一、真发自利利他大菩提心。
二、有过人天资。
三、父母、儿女、家人生活无忧而有人照顾。
四、父母、家人同意。(印光祖师说“不具足这个条件不可出家”,而藏地益西彭措堪布则认为“不具足这个条件也可出家”。中国佛教协会要求汉地寺院遵守佛陀定的这条戒律,藏传佛教则另有别说,另当别论。)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第五条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方可予以剃度,并按规定发给度牒。&
&《璎珞戒经》经文「不漏国税,不犯国制」
律藏经文:“虽是我所制,而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印光祖师详细开示见下:
印光祖师开示:
人各有所应尽之分,当知素位而行,乃君子之本分。若超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决定不能得真利益。何也?以彼不能尽分于易处,何能尽分于难处?出家一事,语其易则易于反掌。但穿一件大领,就是和尚。而此种混光阴败佛门之和尚,多半将来在三途中过活。欲得为人,恐万中亦难得一二。若要做顶天履地,上弘下化之和尚,则难于登天矣。汝尚不能于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时,思立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之程度,何能出家即证果,而普度怨亲耶?只缘汝当做一出家,则百事不挂怀,不知出家之事,比在家更多。汝欲清闲自在,逍遥快乐,则决不能做好僧!以弃捨父母妻子,则成大罪矣。光是出家僧,深知其利弊,故为汝详言之。若遇爱收徒弟之坏和尚,则便骗汝为他作徒弟,你就拉倒了也。且安本分修净土法门,令汝父母妻子同作莲邦眷属,则其利大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第一要真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姿,方可剃落。否则不可。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恐其或有破绽,则污败佛门不浅矣。男若真修,出家更易。以其参访知识,依止丛林也。女若真修,出家反难。以其动辄招世讥嫌,诸凡难随己意也。如上拣择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护持佛法,整理法门之第一要义。祈与令师及一切相识之僧,剀切言之,则其功德无量无边矣。至祷至祷。(《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二》)
修行净土法门,固不在出家与否。汝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若置之不问,自求安乐,则于佛法世法,均获大罪。以不能尽谊尽分,纵有修持,功难抵过,况不能修持者乎?《观经》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之修法,诸佛所赞。今之在家修行者,比四十年前,当多数十倍,何曾闻在家不好修行也?汝但依我《文钞》、《嘉言录》所说而修,决定可以与汝父母妻子,同得生为圣贤之徒,没入莲池海会,方知吾言,决不诳汝。(《文钞续编卷上·复陈慧和居士书二》,民国十八年)
复汪梦松居士书》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
印祖《与谢融脱居士书》中不难看出。大师言:
  市井习气,出家若不真修,更甚于俗。若欲远离,先须了知世间一切诸法,悉皆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我,是不净。则贪瞋痴三毒,无由而起矣。倘犹不能止,则以忠恕忍辱治之,则自止矣。若又不止,则设想于死,自然无边热恼,化为清凉矣。《报恩经》谓次第受戒。今出家受戒者,亦先三皈,次五戒,次十戒,次具戒,次菩萨戒。但古之受戒者,是发心为了生死。今之受戒者,多是为充大僧而图体面。得戒之言,从未措怀。故外方之蟒流子,下流坯,无不皆是受过三坛大戒之僧。此其弊由于清世祖罢试僧,免度牒。与近世之为师者贪名利,喜眷属之所致也。吾恐贵地诸僧,不知此义。谓度人出家,是第一好事。致匪类入法,法随以灭。故不避繁琐,而覙缕言之也。
光出家五十五年,绝不说教人出家一句话。以今之人一出家,皆变作懒惰懈怠之类,此是上焉者。下之则破斋犯戒,无所不为。以故我誓不收徒弟,不劝人出家。(《复逢辰居士书》)
今之佛法.一败涂地者.以清世祖不观时机.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试僧.永免度牒.令其随意出家.为之作俑也。夫随意出家.于上士则有大益.于下士则大有损。倘世皆上士.则此法固于法道有益。而上士如麟角.下士如牛毛。益暂得于当时(清初至乾隆年间、善知识如林、故有益、)祸广覃于后世。致今污滥已极.纵有知识欲一整顿.无从措手。可不哀哉
得居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要出家?使不出家,无由闻法修行,尚有可原。今藩篱大撤,在家人研究修习者其多如林,得利益生西方者,亦常有其事,何得要离亲出家乎?此事光绝不赞成。按实说,当今修行,还是在家人好,何以故,以一切无碍故。出家人之障碍,比在家人多,是以非真实发道心者,皆成下流坯,无益于法,有玷于佛也。(《增广文钞卷一·复唐大圆居士书》)
出家专修之说,光绝不以为然。以阁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净业,是为两得其益。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谤法之心。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为之乎?佛法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但能念念知不修净业生西方,则长劫轮回莫之能出。以兹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大声疾呼,俾近而家人,远而世人,同修此道。其利益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悬隔也!《文钞三编卷三·复骆季和居士书一》)
况汝慈亲,既不应许,岂可不遵慈命,仍怀此心乎?如汝亲绝不许汝修行,犹有可原。汝亲甚欢喜汝修行,何得必欲离亲修行乎?佛法中有六度万行种种之功业,皆为利益众生。汝不出家,则于亲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顺亲心,居尘学道。俾亲日见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为莫大功德。况不止亲一人乎?又亲既不许,则义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许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许摄受剃度,及受戒等。否则师、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为师,谓为善知识。然光实非善知识,而于背佛法事,断不敢为。但祈依光所说,顺亲之心,在家修行可也。(《增广文钞卷二·复周群铮居士书四》)
汝尚不能于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时,思立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之程度,何能出家即证果,而普度怨亲耶?只缘汝当做一出家,则百事不挂怀,不知出家之事,比在家更多。汝欲清闲自在,逍遥快乐,则决不能做好僧。以弃舍父母妻子,则成大罪矣。光是出家僧,深知其利弊,故为汝详言之。若遇爱收徒弟之坏和尚,则便骗汝为他作徒弟,你就拉倒了也。且安本分修净土法门,令汝父母妻子同作莲邦眷属,则其利大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人之际遇,万有不齐。约汝分论,实为在家益大,而出家益小。汝祖业颇可度用,上有慈亲可事,中有兄弟可靠。室有贤妻,膝无子女。而且汝之大兄,颇信佛法。三弟四弟,亦皆与道不相悖戾。汝在家笃修净业,亦可为慈亲生信念佛,以期了脱之导。亦可为兄弟在外,料理家门之事。亦可以率其妻室、弟妇等,同修净业,同出轮回之计。外而乡党亲戚,随缘开导。即家舍为道场,举慈亲,及兄弟妻室子侄,乡党亲朋,皆为法眷。随力随分,身率言化。俾永嘉一班迷途之人,并彼邪见种性之人,同纳于佛法至极圆顿净土法门大冶洪炉之中,共成法器,同修净业。将来同登莲邦,共证菩提。岂不如汝出家为僧,舍亲远去。室人有无依之恨,慈亲有怨子之怀。而且一班不明至理之人,反谓佛法为背畔世道,妄生谤毁。俾此等人造口业,堕恶道。未见其益,而先受此等大损之为愈乎?
有父母可以尽孝,有兄弟可以尽弟,有儿女可以教训,有诗书可以取法,正合夫子居家为政之道。此时不学,真是时过难学矣。纵令文章盖世,官居一品,终是一穷微极妙之艺人,非适时力学之儒士也。因闻佛语,遂持长斋,可知宿因深厚。废弃前功,意欲出家,可知道眼昏朦。如来说法,恒顺众生。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外尽人伦,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是名为佛弟子,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竭力学道。孝弟修而闾里感化,斋戒立而杀盗潜消。研究净土经论,则知出苦之要道。受持《安士全书》,则知淑世之良谟。以净土法门谕亲,以净土法门教子,及诸亲识。正以生死事大,深宜痛恤我后。不必另择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场。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亲戚,尽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劝身率,使其同归净域,尽出苦轮。可谓戴发高僧,居家佛子矣。(《增广文钞卷二·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汝不可萌出家之念。年时已过,参学不能,苦行不能,谁供养你老徒弟?在家一心念佛,于己于眷属,均有大利益。出家,则眷属永无出苦之日矣。光誓不收徒,勿作此想。(《文钞三编卷二·复慧泰居士书》)
出家专修之说,光绝不以为然。以阁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净业,是为两得其益。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谤法之心。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为之乎?佛法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但能念念知不修净业生西方,则长劫轮回莫之能出。以兹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大声疾呼,俾近而家人,远而世人,同修此道。其利益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悬隔也!《文钞三编卷三·复骆季和居士书一》)
修行净土法门,固不在出家与否。汝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若置之不问,自求安乐,则于佛法世法,均获大罪。以不能尽谊尽分,纵有修持,功难抵过,况不能修持者乎?《观经》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之修法,诸佛所赞。今之在家修行者,比四十年前,当多数十倍,何曾闻在家不好修行也?汝但依我《文钞》、《嘉言录》所说而修,决定可以与汝父母妻子,同得生为圣贤之徒,没入莲池海会,方知吾言,决不诳汝。(《文钞续编卷上·复陈慧和居士书二》,民国十八年)
章嘉大师、净空法师开示:章嘉大师、净空法师:发心出家者,应当采取什么方式出家!&
在早年我懂得佛法的好處,我向章嘉大師提出,說出家修行弘法也是一條很好的道路,章嘉大師就給我肯定。他說在這個世間各種行業裡面,真正發心弘法的確是最殊勝的一個事業,自利利他而沒有副作用。然後他又告訴我,
他說:這個事情你可不能去找寺廟法師、找師父去剃度。
我說:為什麼?
他說:如果你要去找這個寺廟,寺廟不接納你,你找這個老和尚,這個老和尚不給你剃度,那你不就生煩惱了?
我一想想,沒錯。我說:那怎麼辦?
他教我一個方法,求佛菩薩。這是這一位老人始終一貫的一個理念,他主張學佛的人一切都要求佛菩薩,一切都讓佛菩薩來安排,那自己就沒有煩惱了。我聽了之後,想想是很有道理。他說:我們對於佛菩薩一定要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那就不叫學佛了。學佛就是信佛,你對佛不相信還學什麼佛?我聽了之後,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所以只要發真誠心就會有感應。
所以我出家,因為聽章嘉大師的教訓,我也沒有跑道場,也沒有接觸一些法師,過了大概差不多兩、三年的樣子,就是章嘉大師圓寂後一年半的樣子。我親近章嘉大師三年,他老人家圓寂了。所以說這個話,距離我出家因緣成熟大概是兩年半的樣子,就有寺廟法師來找我出家,我在原則上同意了,我說現在我還在台中求學。過了幾天,他又派人來看我,好像在兩個多月當中,他派人來看我勸我出家來了九次,我看這位法師很誠懇,我就答應他了。章嘉大師講的話沒錯,真有人來找我出家。
他來找我出家,我就可以跟他談條件,我要找他出家的話,沒有條件可談,無條件,所以這位師父來找我出家,我跟他談條件。第一個條件,我不作經懺佛事,如果你不同意,我就不幹。我也不參與法會,但是早晚殿我會上,我不搞這些經懺佛事法會,我研究教理。那個時候我一身都布施得乾乾淨淨,這也是章嘉大師教的,身上真的一文錢都沒有,但是我的學業沒有完成,每個月我希望能夠到台中住一個星期,往返的旅費常住要供給,我沒錢。談了幾個條件,他統統都答應了。所以我出家因緣是這麼一個方式的。
受戒也是的。那個時候受戒在台灣還要交錢的,還要交伙食費,還有零用雜費,可能裡面還有供養法師的,當時台灣的錢要交五百塊錢。在那個時候五百塊錢是相當大的一個數字,我們哪有錢?所以我受戒是我從前的老校長,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我的老校長周邦道先生,他聽說基隆道源老和尚傳戒,很難得,打電話問我,「你有沒有去報名?」我說:「沒有」。「你為什麼不去?」我說:「沒有錢」。他說:「這個不難,我們這裡同學很多,每個人湊一點,你去報名」,所以是周邦道老居士跟一些校友、同學,大家湊一筆錢送我去受戒。所以全都是被動的,不是主動的,真的是冥冥當中好像佛菩薩給我安排的,自己一點都不操心。不要去化緣,不要去募捐,那個事情很傷感情,問人要錢不是個好事情。
& &&所以佛菩薩確實有感應,時節因緣到了,自然就給你安排好了,哪裡要自己操一點心思?即使建道場都不例外。我在台北兩個道場,一個佛陀教育基金會,一個華藏圖書館,都是自然成就的。沒有想建道場,有人來提出,大家同心協力,道場成就了。我們沒有意思想建一個道場,也無意跟人家化緣。美國達拉斯這個道場,這是我們現在所有道場規模最大的,都是佛菩薩建的。澳洲這個道場是那邊一些同修,原先跟我們都不認識,都沒有往來,南部的,不認識。他們在那邊建立一個小道場,以後聽我講經的這些錄音帶聽了很歡喜,找我,找到韓館長,一定要把這個道場給我們,我們去看了,看了也很歡喜,這接受下來,全是自然的,沒有絲毫勉強,這一生都得力於章嘉大師的教誨,真善知識。如果要起心動念,我想怎麼做、怎麼做,你就有心了,昨天晚上你看那個經文上講的,有心是凡夫,無心是佛菩薩,起心動念不行,總是落在意識裡面。
不攀緣  (共一集)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11-1019
净空法师答疑:父母不同意能出家吗?父母家人无人赡养,能出家吗?
  问:出家是否要经过父母同意?若不同意,是否强行出离?
  答:这是同学大概有意要出家。最好是父母同意,父母同意这是最好。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之下,这要斟酌,就是不要给家庭带来太大的困扰。换句话说,你这一出家,他们不学佛,对他们是一个打击,这个打击要他能承受得了,你要衡量这个。如果给他太大的痛苦,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拖缓一点,不要操之过急,使他慢慢养成习惯。譬如你可以先学佛,可以先在寺庙里面住,不要剃头,慢慢培养,他就变成习惯,住个二、三年再出家,习以为常,他打击力量没那么大,这是有善巧方便的。到你出家有成就了,他当然知道好处,他就晓得好处。主要是先要让他了解佛法,了解佛法修学的好处,了解出家的功德,这是事先一定要去做的。
  问: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若发心出家者,是否就不具足?如何才能圆满其义?
  答:发心出家是大孝,这是诸位要知道,所以出家必须要顾虑父母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人奉养,我们出家时节就要晚。如果你兄弟姐妹多,父母有人奉养,或者家里生活环境很富裕,不需要自己照顾,这个可以。如果家庭生活很清苦,没有兄弟姐妹,这个必须要尽孝道,在家学佛是一样的,这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父母有人供养,没有后顾之忧,你就可以出家,出家还是尽大孝,因为你一出家,你要是往生极乐世界,你的父母决定不堕三恶道。这个东西我们世间人讲人情,六道里头还是讲人情的,如果他造作罪业,死了以后见阎罗王,阎罗王一看,他的儿女已经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也都特别优待他,这是菩萨的眷属,怎么可以怠慢?不能怠慢。所以常说“一子成佛,九祖升天”,这就是福报,这是大孝。
  (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台湾大专讲座 1988/2)
净空法师开示:出家修行要具足什么条件&
  首先,要明了出家的真实意义。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为到寺庙剃头、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的出家,而佛法着重的是实质的出家。何谓实质的家?烦恼是家,生死是家,轮回是家。佛教导我们,断烦恼就出烦恼之家;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脱离六道轮回,就出轮回之家。形式上无关紧要,实质非常重要。在家居士如果明白这个道理,能够断烦恼、了生死、出轮回,就是真正出家。形式上发心出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正如北京师大所标榜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形式出家必须具足的条件。念念要为一切众生做表率、做模范,使一切众生看到你的行宜,听到你的言说,能够觉悟,也能够发出家之心,发出离烦恼、出离生死的意念。因此,出家人必须要「远离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这是最低的标准。戒学里面,基本的要求是「净业三福」和「六和敬」。如何能够达到?《无量寿经》教导我们,要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总纲领,一定要认真去做。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诲。我根据佛陀的教诲,编了一本《净宗同学修行守则》,同修们要念熟,要记得住、做得到,就是受持。然后要读诵经典。凡是功夫不得力,原因都是听经太少,境界、念头转不过来,所以决定要多听。我这一生学佛能得一点受用,实在讲就是四十年在讲台上没有中断,天天劝别人,也就是劝自己,这样才把念头转过来,这是为人演说。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得到效果。这样,出家条件就具足了
净空法师答疑:  问:请问劝他人不要出家是否要背因果?
  答: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容易,如果这个人不适合出家,你劝他不要出家正确,对他有好处;如果这个人出家了,他真正能够弘法利生,续佛慧命,那你要把他障碍,这个罪过可就大了,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个时代我们所看到的,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一生不劝人出家,不劝人受戒,他劝人三皈,不劝人受戒。我跟他十年,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他说你劝他受戒,他受戒不能持戒,那就犯罪,这个犯罪你要负责任。我们听了就明白,三皈依没有问题,持戒可不容易。这个时代出家,几个人能遵守沙弥戒?沙弥是出家戒最低的,如果沙弥戒做不到了,这个出家是假的不是真的,那这就有过失。所以印光大师不劝人出家,道理在此地。真正有善根、有悲愿,发心护持正法,弘法利生,他就鼓励你出家了。那是很少的人,那不是多数。所以这个要智慧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要细心观察他,他是真干还是在敷衍。所以应当怎么样?应当劝他学习,最好从经教下手。现在弘法学讲经不容易,非常困难,障碍重重,有时候你意想不到。那要怎样才行?没有出家之前先把经教学好、把戒律学好,然后再出家,障碍就少了。
净空法师讲解自己的出家经过
问:底下说劝导他人至不如法的道场布施供养,是否需负因果责任?答:要负那当然,所以劝人不是个简单事情。我跟李老师十年,十年当中他的言行一致,这我们很佩服。李老师一生劝人受三皈,不劝人受五戒,不劝人出家很有道理。他劝人去受戒,他要受不了戒的时候,劝的人要背因果;劝人出家,他出家不如法,那个问题更大!劝人受三皈没关系,劝三皈是引导他入佛门。所以入佛门之后去求戒,或者出家,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不是别人的事情,他真正通达明白。出家要有个出家道理,你为什么要出家?我那个时候发心出家,李老师不同意,问我为什么要出家?我说寺庙里派人来,找了我九次,我才答应他。他说九次也不行,这不是理由!那真正理由是什么?真正理由是我自己出家的目的,以出家身分弘法利生。我们知道玄奘大师出家参加考试,这个考试官问他,你为什么出家?他只说了八个字,"远绍如来,近光遗教",理由正当。绍是什么?继承,远是我继承释迦牟尼佛,近是我把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发扬光大,这马上就批准。不为别的,说到要做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是一名在家居士,所谓居士就是经过佛门正式三皈依的在家修行人(当人也有皈依不修行的)  我是一名受过三皈五戒的在家居士,所谓三皈五戒是: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很多人误会皈依受戒后,守不住戒,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其实没有这种说法啦,在世间一个学法律的律师或法官犯罪的量刑和一个法盲是一样的。  居士戒可以分满分(五戒全守),多分(守住四戒),少分(守住二,三戒),一分(只守住一戒),所以就修佛的在家居士来说,哪怕守住一戒也是功德无量的,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在家修行诱惑多,障碍多。  所以不用怕的,大胆皈依吧。不说神神叨叨的,皈依后身上有多少护法神庇佑之类的话题。皈依后能接触到更多善良的人。有机会能接触到一些真正智慧的修佛大师,能让自己心生邪念时候有个约束,能让自己因为信仰产生跟多善心倒是真的。  好了,说了一些三皈五戒的居士的基础知识,下面来说说我在寺院做义工和短期出家所碰到的好玩的有趣的事情。  离开一会,去整理一些照片,到时候图文并茂,回来继续。
楼主发言:5次 发图: | 更多
  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秘密,唵代表(我和地球)、嘛(太阳)、呢(银河系)、叭(二系)、咪(一系)、吽(宇宙中心);南无阿弥陀佛同理!意思是地球要绕包括太阳、宇宙中心五个中心运动。转经筒和转山都是在暗示后人:当地球气候大变化时要学会像候鸟一样,根据能量场的转移依卫山迁徙,方可得以存续!
  不管有没有人顶贴,继续  因为某些稀奇古怪的原因,我开始信佛,然后慢慢开始接触寺院,接触出家人。  从网络加修佛群,在网上和出家人聊天请教问题,一直到现实生活里走入佛门。  先来介绍一下我结缘的几位法师    照片中第一位手拿引磬带领僧众绕塔念佛的,就是我亲近的第一位出家人(因为法师不喜欢让人拍照和发照片上网,所以只发一张夕阳下绕塔的影像照片,各位看官见谅),法师出家时间不长,才两年,和我同年。很瘦,看起来身体弱弱的。学佛很精进。对人很和善。  我是在一次寺院的短期出家活动中和法师结缘的。因为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所以倍感亲切。  此法师法号:上弘下严,我们都称呼他弘严师
  这几位是参加短期出家后,因缘具足,发心正式出家的男女众    上面一排男众,从左到右分别是弘度师、弘广师、弘众师、弘生师  下面一排女众,从左到右分别是宽誓师、宽宏师、宽深师、宽愿师、宽悦师、最后那位叫宽啥师不记得了。。。。。。  这些都是因为参加短期出家后,觉得寺院生活适合,又和佛菩萨有缘,才发心出家的,照片是他们剃度出家那天我去观礼随喜的时候拍的。
  最后隆重推出一个大和尚,苏州西山包山禅寺方丈:心培法师  很智慧,很慈悲的一位出家人,讲经的时候底下没人打瞌睡的,嘿嘿。很有亲和力的出家人,还是位大书法家,会写诗,会说禅语。平时一直乐呵呵的。大家有啥生活,修行上的疑惑可以加法师微信解惑。  
  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些关于佛教的小知识,也可以纠正一些平时大家对佛教寺院和出家人的误解  大家一说到寺院,就是烧香拜佛,就是门票拦路,有些香火鼎盛的景区甚至都是上百或者几百元一张门票。这里我要告诉各位看官的是-------寺院门票收入大部分或者全部是被政府拿走的。,出家人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接受供养和功德箱里的钱。当然大部分寺院还有一部分的经济收入来自做佛事。  说到做佛事,一般正法道场是不允许出家人走出寺院做法事的。更厉害的寺院根本就拒绝做经忏佛事。因为出家人出家是为了了生死,度众生的。  再来说说出家人。大家眼里的出家人好像除了大悲寺的僧众好,就是少林寺的僧人有问题。其实这样的说到是有问题的。因为僧人还是有分别的。  僧人有实修的修行僧人,有弘法的弘法僧人,有讲经的讲经僧人。还有专门把出家当职业的敢经忏法事的所谓出家人(就是找个地方寺院剃个头,拿个戒牒,出来谋生活的)  真正的出家人,刚出家叫沙弥,等资历具足了,就得去受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而经忏僧一般五戒都不一定受,剃度师给受个三皈依算很好的了。所以大家看到的一些不如法的,十有八九就是这样的僧人。不过他们也是有功德的,毕竟在念经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种下了善根佛种。  我上面介绍的心培方丈就是一位早期因为家庭困难,做过经忏僧。后来幡然醒悟,正式出家受戒,精进修佛的僧宝。现在已经是位真正的大法师了,他的愿望是把他所在的包山禅寺打造成一个集实修、弘法,安养,慈善位一体的正法寺院。他的寺院不卖高香,不搞商业活动。所有活动以弘法度众为目的,都是免费的。  弘严师所在的广福讲寺在江苏东台市,也是一个不卖高香,不搞商业活动的实修道场。他的师父就是东台弥陀寺的本源大和尚。  所以这个社会是有正法,实修,守清规戒律的好僧人的。
  顶  
  顶。支持。关注中。。。。。。
  好奇心驱使跟你了解一下.想问问实修道场的经费如何维持?你接触短期出家后即发心梯度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群?我倒是看过不少修了很久就是下不了决心出家的人,要放下真的太难了.
  @了无挂碍 您谈了打坐种种好处本人深信不疑,但也有些问题需搞懂就是打坐时忽然有便意能停下来去小便吗然后继续打坐
  短期出家、短期禅修报名:  http://www.ciensi.net/chanxiu/
  短期出家、短期禅修QQ交流群号: (验证填写:那摩阿弥陀佛 )
  谢谢!!  
  我一朋友有五姐妺,最小的两弟弟去外省了,两姐姐中有一个人就是楼主这种人。老妈生病住院不去照看,整天往庙里跑。  
  能够得遇佛法的人都是善根颇具者,各位对佛法建立不起信奉的人,需力求多行善举,善具足,佛缘则深。
  @壹去叁拾年
06:03:11  我一朋友有五姐妺,最小的两弟弟去外省了,两姐姐中有一个人就是楼主这种人。老妈生病住院不去照看,整天往庙里跑。  -----------------------------  政府应该最喜欢国人信佛!因为这样的百姓最好管理。  在我看来,和尚或者尼姑是这个世界最不孝的,他们以为置身度外自己灵魂以后就可以升天了!
  建议大家去看看道教和佛教当年的一些因果  有几篇网络小说写得非常精辟---(残袍)(紫阳)
  南无阿弥陀佛,幸甚得见,乃吾因缘,吾欲长做义工,想了解有关情况。
  @壹去叁拾年
06:03:11  我一朋友有五姐妺,最小的两弟弟去外省了,两姐姐中有一个人就是楼主这种人。老妈生病住院不去照看,整天往庙里跑。  -----------------------------  @cd-08 07:26:09  政府应该最喜欢国人信佛!因为这样的百姓最好管理。  在我看来,和尚或者尼姑是这个世界最不孝的,他们以为置身度外自己灵魂以后就可以升天了!  -----------------------------  你知道爱因斯坦智能方程是如何演算得来的吗?我想恐怕你会说,只有爱因斯坦本人才清楚。所以,以你现有的见识,你不得不承认,还有太多的东西是你尚不能理解和认同的。就拿这个事来说吧,你怎么就能确认说这句话的人他说的就是完全事实?就算说的是完全事实,你又怎么能确认没有别有隐情?就算没有别的隐情,你又怎么能确认她就可以完全代表所有佛子而让你妄言所有佛子们最不孝?就算她真得可以代表着所有佛子,而以你的眼光见识,又怎么能确认自己认知的孝就是真正的孝大孝呢?
  @壹去叁拾年
06:03:11  我一朋友有五姐妺,最小的两弟弟去外省了,两姐姐中有一个人就是楼主这种人。老妈生病住院不去照看,整天往庙里跑。  -----------------------------  楼上的,你有与我有善缘,不管你现在过去怎样,请记得广行善举广结善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归善者,恶受恶果。阿弥陀佛。
  你不会说爱因斯坦是因为信佛才会对人类有那么大贡献的吧  
  @u_15-09-08 08:26:09  你不会说爱因斯坦是因为信佛才会对人类有那么大贡献的吧  -----------------------------  谁说爱因斯坦的智能方程就是对人类的大贡献?你有想到过我们的世界极有可能因为核武的大量存在和滥用而毁于一旦吗?
  那又怎样?生亦何哀死亦何惧,还没死呢就惦记身后事,那活着的意义何在  
  给楼主赞一个。
  我也想去寺庙一阵子感悟一下,可是工作不知该如何处理,楼主辞职了么?
  大师,我来了
  @星频甘 19楼
08:19  @壹去叁拾年
06:03:11  我一朋友有五姐妺,最小的两弟弟去外省了,两姐姐中有一个人就是楼主这种人。老妈生病住院不去照看,整天往庙里跑。  -----------------------------  @cd-08 07:26:09  政府应该最喜欢国人信佛!因为这样的百姓最好管理。  在我看来,和尚或者尼姑是这个世界最不孝的,他们以为置身度外自己灵魂以后就可以升天了!  -------------------------……  -----------------------------  
  @星频甘 19楼
08:19  樓主回復的太棒了 这就是学佛能让人智慧 有大心  @壹去叁拾年
06:03:11  我一朋友有五姐妺,最小的两弟弟去外省了,两姐姐中有一个人就是楼主这种人。老妈生病住院不去照看,整天往庙里跑。  -----------------------------  @cd-08 07:26:09  政府应该最喜欢国人信佛!因为这样的百姓最好管理。  在我看来,和尚或者尼姑是这个世界最不孝的,他们以为置身度外自己灵魂以后就可以升天了!  -------------------------……  -----------------------------  
  你好!我最近也许因为工作压力大,现在脾气大,容易发火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想去寺庙做义工或者能有别的方法缓解一下压力,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或者有讲佛的群学习一下
  南无阿弥陀佛:本座想找一份5000以上一个月工资,生离苦难、禅坐
  想问问师兄,寺院具体地址是哪里,先短期出来的有什么要求的吗?女的年龄学历都有要求吗?
  楼主,希望你继续写下去,很喜欢这个帖子
  @了无挂碍 :本土豪赏6根鹅毛(6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了无挂碍
20:04:05  最后隆重推出一个大和尚,苏州西山包山禅寺方丈:心培法师  很智慧,很慈悲的一位出家人,讲经的时候底下没人打瞌睡的,嘿嘿。很有亲和力的出家人,还是位大书法家,会写诗,会说禅语。平时一直乐呵呵的。大家有啥生活,修行上的疑惑可以加法师微信解惑。    ------------------------感恩善知识,那怎么加法师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包山禅寺,每年国庆包山禅寺有7日短期修行活动,食宿全免。请注意关注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的寺庙可以出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