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上演权利人才争夺战战 俄媒:中国会忍耐多久

俄媒:美正准备争夺霸权最后一战 对手是中国
资料图:美日在东海举行演习【环球网军事3月24日报道】俄罗斯军事观察网3月22日发表文章称,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玩家美国正在准备为争夺无条件的世界霸权进行最后一战。对手您可能已经猜到了,就是中国。但对手实力不俗,华盛顿的时间也所剩无几。因为如果陷入与中国的对抗,就会放掉俄罗斯,在对抗期间,莫斯科最终将走出经济困境(至少任何严肃的分析都不能忽略这种可能性),巩固军事实力,恢复昔日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哪怕是部分恢复)。这样一来,战胜中国便几乎没有意义,战败的龙可以躲在北极熊身后养精蓄锐,然后在某个时候重回战场。华盛顿已经对这些国家犯过重大战略失误——美国曾支持中国改革,希望强大起来的中国在远东制衡苏联。但在苏联陨落后,因坚信已获得最终胜利而飘飘然的美国“错过”了关键十年。在此期间,北京不仅成为强国,而且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在某一刻突然意识到危险的华盛顿,失去了在不让全球和本国经济付出巨大代价的前提下将北京踢出地缘政治大棋局的机会。值得称道的是,中国人始终行事谨慎,对自己的每一项政治和军事举措都深思熟虑,没给美中关系制造任何紧张的理由。但该来的早晚要来,华盛顿已经明白中国有多么强大。现在,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元有崩溃的危险,中国逐步成为最重要的世界市场,其经济影响力向东南亚、中东、非洲,或许还有俄罗斯扩张。既然如此,冲突不可避免。文章称,如果公开对决,美国人可能会输。但就这么静静地坐等美元变成废纸,国家经济被成堆的债务埋葬吗?况且,地缘政治风险逐步加剧,严格来说,现在的风险已经很大,只是因为中国的过分谨慎而没有表现出来。问题在于,尽管中国经济实力强大,但迄今为止仍然极度依赖外部市场。它的生产远远多于自己的需求。假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大买主一致把中国商品挡在门外,北京的日子会非常难过。但为什么这不会发生呢?原因只有一个——西方已经与中国合为一体,这种撕裂对西方自己也非常痛苦。也就是说,现在西方政客很难动员选民自我牺牲——如果要因此失去好工作,被迫把钱掰开来花,消费者就不愿意管地缘政治形势。要想让这变得现实,需要长期给选民洗脑,最好还有冲突、战争和展示无辜受害者的电影。但中国并没有提供这些由头。另一方面,北京采取了重大措施来发展内需。中国成为高速铁路、公路、电力和住宅建设上的佼佼者绝非偶然——北京正在全力发展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中国工人用本国装备和建材建设有长期需要的先进基础设施——这确实是提升福利的好办法。但即便如此,中国可能仍需要发展整整十年,才能确保在与西方的全面贸易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十年也是华盛顿应当解决“俄罗斯问题”并开始全力对付中国的时间。否则,世界霸权的梦想可能要推迟很久很久…… 因此,美中“对抗”不仅是关乎一方繁荣和霸权的问题,而且很可能成为决定美国命运的一战。但要想放手一搏,华盛顿必须消灭俄罗斯(或者让它彻底臣服)。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有些心急火燎。总的来说,美国通过基辅正面攻击俄罗斯,而没有借道中亚,这一事实表明,时间对美国人不利。华盛顿决定在下地缘政治棋的同时,用棒球棍直击对手的脑门。必须承认,如果对手吃下这一击,确实对美国赢棋有帮助。但莫斯科似乎并没有被击中脑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ngu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俄媒评美军擅闯南海:中国是核大国将有强硬行动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今天以“中方对美军舰非法进入中国南海表示强烈不满”为题,在头条位置报道了有关美国“拉森号”军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及相关岛礁邻近海域的相关情况,积极反映了中国外交部对这一事件的立场。
报道说,中方对美国军舰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多次强调,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一向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对于任何国家的蓄意挑衅,中方都会坚决予以应对,并将根据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俄罗斯国家电视1台及各大新闻网站也对美军舰进入南海的“无事生非”之举给予高度关注,积极报道了中方的态度和立场。俄媒在报道中反复援引中国外长王毅“奉劝美方三思而后行,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无事生非”的表态。
“美国派出驱逐舰试验中国的忍耐”,俄罗斯《观点报》27日称,美国的这一表演目的是阻止中国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解决领土问题。在苏美对抗时期,苏联通常会使用拖网渔船等方法来对抗美国军舰,但中国还不准备这样做。美国飞机已飞过这些岛屿上空,而军舰又围绕这些岛屿巡航,但美国也不会对这些岛屿发动攻击,因为中国是一个核大国。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会忍耐多久?文章称,“中国早晚会采取强硬的行动,这一点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Sina.cn(京ICP0000007) &俄媒:俄与西方误打乌克兰争夺战 各方不断下注-中新网
俄媒:俄与西方误打乌克兰争夺战 各方不断下注
  【俄罗斯《导报》1月23日文章】题:第二世界:即将终结时代的最后争夺(作者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瓦西里?卡申)
  俄罗斯与西方近20年来进行的乌克兰争夺战既没有意义,也没有结果。如今,这场战斗已经迈入破坏性最大的阶段。如果说局势开始按照最坏的剧本发展,流血冲突愈演愈烈,乌中央政府无力回天,那么就根本谈不到谁是赢家的问题了。过去几个月里,俄、欧盟和美国不断向乌克兰游戏下注,而今面临着爆发长期损害彼此关系的、尖锐政治危机的风险。
  世界重心转向亚洲
  围绕乌克兰的局势相当荒谬,因为发展情况违背了牵涉其中的几大玩家的全球政治利益。这些玩家的行动被隶属19世纪至20世纪欧洲政局的不理性恐惧和思维定式主导。那曾是一个世界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欧洲决定全球命运的时代。在欧洲的影响力等同于全球影响力,称霸欧洲意味着称霸世界。
  俄罗斯当年是一个虽然面积广袤、但贫瘠的农业-原料帝国,忙着争取对西方更富裕国家的影响力、抢占出海口、开发南部和西部的肥沃土地。俄偶尔距欧洲霸主地位只有一步之遥,但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争夺霸权的混战。
  这一切都已经逝去。定夺全球命运之处已经不再是欧洲的舞台,而将是东亚和南亚附近的水域。亚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工业增长和新技术研发主要出现在亚太地区。美国公开宣布将军事实力建设中心转向亚洲。俄虽然没做公开表态,但做的是同样的事。
  欧洲沦为战略背景,欧洲人对此也心知肚明:近年来,欧盟外交主要致力于在关于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的讨论中谋求一席之地。
  所谓乌克兰具有影响俄与东欧未来的划时代地位的种种深思熟虑表态不过映射着故去的现实。连布热津斯基也这样说:失去乌克兰,俄将不再是一个帝国;通过收买的方式拥有乌克兰之后,俄自动成为一个帝国。
  俄罗斯的未来由其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预先注定。俄过去、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都首先是一个原料出口国。原料需求的增长来源于那些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的国家。而工业蓬勃增长的不是欧洲,而是亚洲。期待欧洲工业原料需求出现强劲增长的想法毫无根据。
  乌不再是关键奖品
  毋庸置疑,欧盟今后还将长期是俄罗斯的最大经济伙伴,但其地位将逐步下滑。不久前,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德国,如今德国已被中国远远甩在身后。
  俄罗斯的经济活跃度将朝东方转向。现在还很难置信,但我国从事经济的主力人群早晚会迁向乌拉尔地区。曾几何时,迁都西伯利亚的主意被视为天方夜谭,但它逐渐变得可以理解。
  离开了业已远去的欧洲大国游戏时代背景,乌克兰不再是一个关键奖品。它只不过是一个濒临破产边缘、没有任何国际威望、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经济崩溃、人民分裂、资源有限的失败国家。与此同时,对乌克兰的争夺成为激化俄美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体的不信任气氛不仅妨碍莫斯科与华盛顿合作,还妨碍俄与所有美国领导下的国际组织的合作。
  不言而喻,俄在乌克兰拥有一系列不惜以任何代价去维护的重要经济和军事-政治利益。但事情尚未严重到讨论分裂、全面或部分吞并乌克兰的地步。这一令人生疑的举措未必会带来明显益处,反而可能制造一大堆无法解决的问题。另外,打压俄帝国复苏的欧盟和美国也没有做好为乌克兰负责的准备。
  东方和西方对乌克兰的影响力均昭然若揭,这表明,任何一方都无法取胜。双方在乌克兰的利益都有限,或者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于阻止对手独霸乌克兰。这样的争斗没有前景,结果无非是两败俱伤。
  早晚会有人公开指出,各大玩家在乌克兰的利益都有限,而且实际上彼此间的利益也并不冲突。全球的未来系在其他地区,别再揪着乌克兰不放。
【编辑:叶士春】
>相关新闻:
>国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俄媒:中国094核潜艇或将巡航南海&可能令美恼火
&&&&来源:&&&&
原标题:俄媒:美南海挑衅接连失败 中国让美大为光火
俄罗斯《新消息报》网站11月13日文章称,距美国导弹驱逐舰进入中国南海岛礁附近水域之后不到10天,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就表示,尽管中国认为这片水域属于自己,但美国将继续巡航。为什么美国决意采取这种挑衅行为?
文章称,不论是承诺给出蜜糖饼干还是用大棒来威胁,美国试图让中国变得更顺从一些的努力一再失败。中国的外交战略是避免公开对抗,奉行不给对方动武借口的政策。美国在南海的挑衅行为是将北京置于必须与美国关系尖锐化境地之中的一种方式。
但对美国而言,这并不只是教训中国,而是遏制中国加强战备。美国人认为,中国已经拥有一批配备“巨浪”-2型洲际导弹的核潜艇,中国人在南海岛屿上建设的军事基础设施是相关战略准备的一部分。美情报机构推断,094型核潜艇或将在今后几个月内首次军事巡航。
文章称,这些核潜艇的基地很可能设在海南,而巡航的区域可能就是南中国海。对美国而言,这是在挑战其完全主导权,是意欲修改战后力量格局之举。
俄罗斯外交学院副院长奥列格?伊万诺夫说:“中国大概不会炫耀武力,他们可能采取更低调的做法。北京也许会用潜艇封锁该区域。中国潜艇可能会让美国海军大为光火。与北京爆发大规模冲突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中年双边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美国只是想向该地区的盟友展示自己愿意捍卫它们的利益。当然,前提是不损害美国自己的利益。”
文章称,而白宫一次都没能捆住北京的手脚。2014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超过1200亿美元,而且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中国成为美国商品第3大销售市场,面向中国的出口给美国制造了1200万个工作岗位。在这种背景下,难道一两艘驱逐舰能吓到中国?中国人只会平静地微笑以对。
(责编:邱越、闫嘉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穿之女配争夺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