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基督教的差异与佛教有何不同

基督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基督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它的仁慈体现于平等,他可以帮助他的子民消除灾难,虽然争论激烈,但是没有引发战争。上述这些可以从历史的角度逐一得到印证,这里我只给你举几个例子,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在佛教教义发生分化的时候,大乘教派与小乘教派间,半夜他们的圣人托梦给自己的子民,那个就是最好的。而基督教讲究,人生下来就罪孽深重,当把罪都赎完了,就去天堂了。精神都是一样的,一心向善。佛教倡导避世修行,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不盲目。这是唐朝佛教鼎盛时期,国内同时存有道教,都可以接受佛的教化从而脱离轮回、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倡导对上帝全然信靠。佛教与基督教的最大区别是自救与被救的区别。哪个最适合自己。佛教自救体现在因果。真正宗教都应该是尊崇仁慈与爱的,我们做事种因,由于事情发展中我么不同的做法..。基督教讲的是救赎,从教义来讲主是可以救赎一切的,消除恶因、铲出恶果,而产生结果不同。
最后我想说选择自己的信仰,要研究自己想选择的信仰,看它是否符合自己道德标准。佛教教义是改变我们自身对事物的看法,在维护教义上更有十字军东征这样的事例。这是信仰基督人们对于仁爱的理解。
在佛教教义中平等是重要的..,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好运朋友,不种恶因、不得恶果,他的心是没有分别的、修罗、鬼道众生讲法,当然子民也应服从主的旨意,因此教皇和教会才非常有地位。 佛教与基督教都崇尚——爱,但是爱的理解不同,也就因此有了分别。
佛教爱的基础是一切平等,神、佛、人、鬼、邪魔外道.都是平等的,最后在救赎的过程中杀羊涂血于每位子民门框,半夜他们的圣人以此区分,将埃及人的长子杀死,并在逃出埃及的时候给埃及人带来灾难。这就是他们经典中对子民的仁爱;
基督的爱源于归属,归属主的子民才得到主的庇护,对于异端是排斥的。
基督教中崇尚仁爱,在经典中都要托钵乞食,没有什么特别的权利。甚至在《妙法莲华经》中,佛陀还为天界,在《圣经》的出埃及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因为犹太民族收到埃及人的压迫、菩萨与常人无异,希望拯救他们,但是由于埃及人的严加看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就不是邪教。在历史长河中基督教也曾出现过因为新约、旧约这样的教派分歧,甚至于彼此之间的战争屠杀,佛,只是各自将各自的人员迁出对方区域,就向周总理说的“求同存异”各自相安。在印度佛教后期伊斯兰教的武装入侵下,佛教退出了印度,没有针对不教派发动战争,对敌人的宽容也是众生平等的体现,因此佛教教义上是崇尚世间万物平等的,没有了种族、教义之分.的原因我觉得,佛教讲究行善事,修成善果。就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其实是不同类型的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性格品德都不一样,东方是流氓的人西方就不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基督教优以佛教
主要原因是科学性程度
佛,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众生平等!金刚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佛菩萨与众生无分别心!,没有谁是谁的主!基督,所谓得救就是让人当奴!上帝‘有我’,对人有你我之分别心!佛菩萨,大爱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圣经说,你爱他、他救你,你上天堂。不爱他,憎恨你!爱的狭隘、只爱世人,爱的有条件,不是真爱!佛,超越天道!基督,天堂!佛菩萨,无我!基督,有我执!无我的境界,在有我之上!佛经,是佛陀与菩萨弟子说的话的记录!圣经,是人编的!佛经,教人觉悟,开悟,消障,积功德,增福报!,圣经,洗脑让人当奴!佛菩萨,为众生!基督,说的是救众生,圣经却洗脑让人以其为主,让人当奴!佛菩萨(佛性),不生不灭,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众生平等!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基督,我执,有我之妄想!妄想是宇宙主,妄想人以其为主,装作好骗人信任其接受其、为吃人灵魂、妄想永生!(邪教,外道恶魔性质)因为人们不会相信坏的!坏的为让人信,就装作表面的好!其实目的极其险恶!人会认同善、不会认同恶,人相信好人、会拒绝相信坏人!网游(名称,角色名称),广告(视频、电视广告),小说,用表面的伪装的好,骗人接受、骗人不拒绝,骗人认同!目的极其残忍!因为是为吃人灵魂!认同其,就是认同其吃人灵魂,就会被吃!(邪教,为控制人,吃人灵魂,妄想永生,)(用表面的好、骗人认同,连带认同其真正阴谋!)愿大家不要相信,不要认同,无论伪装的再好!无论游戏有多好玩,无论小说写的看起来多好,多吸引人!都不要信,不要接受、不要认同!也不要看,也别让别人看!,念‘南无阿弥陀佛!’愿佛拯救其!————————一切唯心造!心向善、认同善,就会在善道!,而作恶、是认同恶,就会在恶道!(善恶皆有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不是真的善?是表面善,还是真心善?骗不了佛性!对于善,认同、赞叹!(最好的赞叹,就是念佛菩萨圣号!,能防止是恶伪装善骗人认同!,,,念‘南无阿弥陀佛!’愿佛救其!)对于恶,拒绝、反对!念佛菩萨圣号,愿佛救其,愿其向善!比如吃肉,吃肉、就是认同吃肉,来世就会被吃肉!反对吃肉,就是不认同、就不会被吃肉!你的心是你的,只要你愿意向善!不愿向恶!谁都无可奈何!防止人误导、诱导!然而,会有人误导,不让向善!,会有误导,诱导人坏!误导人,为不让人向善,如好人没好报!之说!,误导人诱导人坏!如恶人活的好之说!,其实是你认为的好,其实恶人活的并不好!故意用表面的好、误导人、诱人下水!善,对应善道!,恶,对应恶道!误导人不向善说明怕人向 善!诱导人坏,说明不怕你坏!懂了吧!南无阿弥陀佛!不要被误导!正心善心,不被境转!——————————佛,无上正等正觉!至正、至善佛菩萨、佛法!善的有般若智慧!善的坏对其无可奈何!心念佛菩萨圣号、佛经,就是在向善!佛经文蕴含至正至善佛法、般若智慧!皈依佛法僧,永不堕恶道!读诵真经,真经源于佛菩萨心!佛菩萨法力无边,功德无量!佛经文本身蕴含佛之正法!莫读伪经、所谓善书!那不是源于佛菩萨心!,伪经善书,是用表面的好骗人认同、接受,本质是害人的!不到没有功德、正法!还会造恶业!要删除、烧掉!————————希望大家不要信错了!不要被误导!善心不被境转!南无阿弥陀佛!要相信佛法正道菩提道!——————————心经般若佛母心咒!是不翻译的,莫看翻译,一心读即可!用心感受每一个字、每一个句,每一个发音!清清楚楚,念好、感受佛经每一个字、每一句!消业障,积功德,增福报,开智慧,《心经》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佛,南无阿弥陀佛!——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消业障,积功德,增福报,开智慧,)清清楚楚,念好、感受每一个字、每一句! ——————————————《大悲咒》1.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2.南无阿唎耶。3.婆卢羯帝烁钵啰耶。4.菩提萨跢婆耶。5.摩诃萨跢婆耶。6.摩诃迦卢尼迦耶。7.唵。8.萨皤啰罚曳。9.数怛那怛写。10.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11.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12.南无那啰谨墀。13.醯唎摩诃皤哆沙咩。14.萨婆阿他豆输朋。15.阿逝孕。16.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17.摩罚特豆。18.怛侄他。19.唵,阿婆卢醯。20.卢迦帝。21.迦罗帝。22.夷醯唎。23.摩诃菩提萨埵。24.萨婆萨婆。25.摩啰摩啰。26.摩醯摩醯唎驮孕。27.俱卢俱卢羯懞。28.度卢度卢罚阇耶帝。29.摩诃罚阇耶帝。30.陀啰陀啰。31.地唎尼。32.室佛啰耶。33.遮啰遮啰。34.摩摩罚摩啰。35.穆地隶。36.伊醯移醯。37.室那室那。38.阿啰嘇佛啰舍利。39.罚娑罚嘇。40.佛啰舍耶。41.呼嚧呼嚧摩啰。42呼嚧呼嚧醯唎。43.娑啰娑啰。44.悉利悉利。45.苏嚧苏嚧。46.菩提夜菩提夜。47.菩驮夜菩驮夜。48.弥帝利夜。49.那啰谨墀。50.地唎瑟尼那。51.波夜摩那。52.娑婆诃。53.悉陀夜。54.娑婆诃。55.摩诃悉陀夜。56.娑婆诃。57.悉陀喻艺。58.室皤啰耶。59.娑婆诃。60.那啰谨墀。61.娑婆诃。62.摩啰那啰。63.娑婆诃。64.悉啰僧阿穆佉耶。65.娑婆诃。66.娑婆摩诃阿悉陀夜。67.娑婆诃。68.者吉啰阿悉陀夜。69.娑婆诃。70.波陀摩羯悉陀夜。71.娑婆诃。72.那啰谨墀皤伽啰耶。73.娑婆诃。74.摩婆利胜羯啰夜。75.娑婆诃。76.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77.南无阿唎耶。78.婆嚧吉帝。79.烁皤啰夜。80.娑婆诃。81.唵,悉殿都。82.曼多啰。83.跋陀耶。84.娑婆诃。—————————————— ——————————————大悲咒(DaBeiZhou)发音1. na mo ho la da nu do la ye ye,2. na mo o li ye,3. po lu je di sho bo la ye,4. pu ti sa do po ye,5. mo ho sa do po ye,6. mo ho jia lu ni jia ye,7. an,8. sa bo la fa yi,9. su da nu da sia,10. na mo si ji li do yi mung o li ye,11. po lu ji di, sho fo la ling to po,12. na mo nu la jin cho,13. si li mo ho po do sha me,14. sa po wo to do shu pung,15. wo si yun,16. sa po sa do na mo po sa do na mo po che,17. mo fa to do,18. da dzo to,19. an, o po lu si,20. lu jia di,21. jia lo di,22. i si li,23. mo ho pu ti sa do,24. sa po sa po,25. mo la mo la,26. mo si mo si li to yun,27. ji lu ju lu, jie mong,28. du lu du lu fa she ye di,29. mo ho fa she ye di,30. to la to la,31. di li ni,32. shi fo la ye,33. zhe la zhe la,34. mo mo, fa mo la,35. mu di li,36. yi si yi si,37. shi nu shi nu,38. o la son, fo la so li,39. fa sha fa son,40. fo la she ye,41. hu lu hu lu mo la,42. hu lu hu lu si li,43. so la so la,44. si li si li,45. su lu su lu,46. pu ti ye, pu ti ye,47. pu to ye, pu to ye,48. mi di li ye,49. nu la jin cho,50. di li so ni nu,51. po ye mo nu,52. so po ho,53. si to ye,54. so po ho,55. mo ho si to ye,56. so po ho,57. si to yu yi,58. shi bo la ye,59. so po ho,60. no la jin cho,61. so po ho,62. mo la nu la,63. so po ho,64. si la son o mo chi ye,65. so po ho,66. so po mo ho o si to ye,67. so po ho,68. zhe ji la o xi to ye,69. so po ho,70. bo fo mo jie si to ye,71. so po ho,72. nu la jin cho bo che la ye,73. so po ho,74. mo po li song ji la ye,75. so po ho,76. na mo ho la ta nu do la ye ye,77. na mo o li ye,78. po lu ji di,79. sho bo la ye,80. so po ho,81. an si den do,82. man do la,83. ba to ye,84. so po ho.—————————————— 推荐音乐:大悲咒-曾黎,六字大明咒-曾黎,心经-伊藤佳代,祈福心经-释道心,金刚经-王菲,(梵音)楞严咒,心经-王心雅,————————————
佛经:心经,金刚经,大悲咒,楞严经,楞严咒,文殊师利般若经,文殊师利发愿品,地藏菩萨本愿经,普贤菩萨行愿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道教与佛教无头无尾,没说一切从何来,往何处去,伊斯兰抄袭于《圣经》,你说哪个更合真理和逻辑思维?
基督教是敬拜真神上帝,领人走的是永生之路——天堂。佛教拜的是偶像假神,领人走的是灭亡之路——地狱。
5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佛教 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1 基督信仰与佛教有何不同基督教,信仰佛教,基督教与,与佛教,有何不同,佛教信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 基督信仰与佛教有何不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基督教与佛教哪个更可信?
&&&&&基督教与佛教哪个更可信?
&&首先声明,本人无意挑起宗教争端,只是凭借对两个宗教的了解,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还望见谅。欢迎持不同意见的人批评指正。
&&&人确实是有灵魂的,这不是迷信,是科学已经证明了的。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曾对一百多名濒死病人做了这样一项研究:他在手术室天花板上吊一盘子,盘子里放一些东西,病人在病床上无法看到盘中之物。有七位病人被抢救了过来,通过询问,竟然有人能说上盘子里所放何物。这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的灵魂飘到上面看到了盘中之物。
&&&相信人有灵魂是信教的基础,所有宗教都承认人有灵魂。如不相信人有灵魂,那就去信仰马克思主义吧。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其中伊斯兰教是回民的专属宗教,只遗传继承,不发展外人,我们不能信。我们只能在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与佛教中做比较,看看哪个更可信。&
一:虽然两大宗教都相信人有灵魂,但不同的是,佛教相信灵魂有轮回,基督教不相信轮回。到底哪个对呢?国内外有很多科学家对于能够记忆前生的人,立案调查研究,或者对某些人进行催眠后让其回忆前世,然后根据他们对自己前世的描述去实地调查,终于找到了轮回的证据,发现人真的有轮回现象。例子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就知道了。也许有朋友会问:既然人有前生,为何大家都不记得自己的前世呢?大家请想,我们活着的人,大脑受创伤后会产生暂时失忆症,忘记自己是谁,也不认识身边的人了。人从母体生出时会受极大苦,比活人大脑创伤还严重(虽然自己不记得),导致人忘记前生之事。但并不是完全忘记,有些人能通过催眠回忆起前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的命好,有的命歹。比如我们中国有八字预测算命,通过八字可以推算人的命运。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的命运不同呢,比如有的出生在富贵帝王家,有的出生在贫贱之家。如果说八字可以决定命运,我们的八字又是谁安排的呢?为什么有的人八字好有的八字不好?基督教不相信前世,不信因果轮回,不明白上帝为何这么不公平,不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佛教则很容易回答了,命运的不同是有每个人前世的善恶业力决定的,善业多恶业少的命好,反之命不好。
二:基督教对“灵魂附体(农村中称撞客)”现象不能做合理解释。佛教相信众生有六道轮回,即天道.阿修罗道(也称魔道).人道.旁生道(所有动物).鬼道.地狱道。附人身体的灵魂是鬼道中的孤魂野鬼。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有两个去处,不是天堂就是地狱,升天之人和被囚地狱之灵魂是不可能附体的,他们认为是邪灵所为,邪灵从何未来?它怎么能把死者在世时的情况知道的如此详细,甚至秘密也知道?
三:圣经上说,人是神创造的。神先造出男人,又从男人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变成女人做他的妻子。但小学中我们就学过,男人的肋骨并不比女人少一根,难道是一开始男人的肋骨多一根吗?还有,圣经说夫妻两人本来是一体的,因此两人脱光衣服后互相不会感到害羞。问题是有的人一生不止一个配偶,他们脱光衣服后也不害羞。难道是神从他的身上取出好几根肋骨变成他的妻子的吗?有的人一辈子是光棍儿,难道上帝没有从他身上取肋骨吗,他的肋骨怎么不比别人多呢?圣经上并没有对此事做一个合理的解释。
四:基督教具有排他性。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与道教和平共处,互相承认,从未发生过宗教纷争。而西方则经常发生宗教战争,他们同一宗教的不同门派之间都互不承认。我见过他们的宣传单,上面让人们只信上帝,不要信佛菩萨。有的信徒竟然说信佛就是信魔信邪。佛教的宣传书籍《玉丽图说》上这样说:“佛法是善法,其他得到国际承认的宗教也是是善法,而佛法是善法中的正法。”可见,佛教承认有耶稣上帝,但不承认人类是神创造的。佛教认为,一共有二十八层天,二十七层属于天道。一层被魔道众生占据,不信佛的大善人死后会被天神接到天上享福。每一层天都有一个名字。离人间最近的是忉利天,中国人普遍信仰的天爷爷玉皇大帝就在这层天,玉帝就是忉利天主,修道之人死后成神仙就是上到这层天上。基督教所说的天堂实际就是大梵天,上帝就是大梵天主,基督徒如能升天,就是被上帝接到这层天上。六道众生皆为“有量寿命”,天道也不例外,他们虽然寿命很长,有的能活成千上万年,让人们误认为上天堂后就不会死了,实则不然,最后还是会死去,重陷六道轮回之苦。怎样才能脱离轮回,永远不死呢?三界六道之外还有第七道:佛国净土。只有信佛的大善人,死后蒙佛接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或菩萨,才能超越轮回,永远不老,不病,不死。因为只有佛菩萨才具有“无量寿命”。
五:基督教不戒杀动物。圣经上说,动物的肉是神赐给人的食物,人可以杀死它们并吃它们的肉。而佛教则认为,旁生道众生(所有动物,不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具有灵魂,只因前世善恶业力的原因失了人身,投生为动物。如果人们杀死它们或吃它们的肉,它们会忌恨我们,来世转生为人,动物或鬼神等,带着极大的愤怒,肯定会发动战争,灾难,恐怖袭击,凶杀等来索债复仇。科学家也从能回忆前世的人那里找到了前世曾是动物的案例。先别管两个宗教的观点谁对谁错,从爱护动物的角度出发,佛教更体现了对动物的人文关怀,诠释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自然法则。哪怕是“四害”,如蚊蝇老鼠等,只要按佛教的方法做,人与动物也能化敌为友,使它们不再骚扰危害我们。当然,对侵略我们的敌人,该杀还是要杀,虽然杀敌也属犯杀戒,也要下地狱,但不会受重罪。
有的朋友也许会问,既然佛教比基督教可信度高,为何信徒数量不如基督教多呢,基督教可是世界第一大宗教。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与语言有关。信基督教的国家大多是英语国家,佛教起源于印度,属梵语,有些宗教专属语言是不好翻译的,世界上英语国家多,这也就不奇怪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佛教和基督教有什么渊源吗?-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佛教和基督教有什么渊源吗?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在我的认知力,我觉得佛教和基督教是没有任何渊源的。佛教源于印度,而基督教源于以色列。佛教的世界观:佛教给我们讲的是大千世界,所以的事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不承认有玄幻的存在,和我们现在科学的很多...
在我的认知力,我觉得佛教和基督教是没有任何渊源的。佛教源于印度,而基督教源于以色列。佛教的世界观:佛教给我们讲的是大千世界,所以的事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不承认有玄幻的存在,和我们现在科学的很多知识是差不多的。在佛教的认知里,是不承认宇宙为中心的,也不相信人是神造出来的,更加不人物神是我们宇宙的主宰。基督教的世界观:基督教的理论体系和我们的现代科学更加是格格不入的,还可以说它们相反的,基督教人物神创造了世界,是神让我们人主宰万物的,它们的思想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从世界观可以看出,佛教和基督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佛教是早于基督教出现的,它们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本质上都是属于“宗教”。基督是教是认罪悔改,罪得赦免,重生得救赎的信仰。是因耶稣基督的救赎让人与上帝和好。基督教的信经,就是以上帝为主,在它们的核心就是让人靠自己行善积德赎罪。让人对上帝无条件的信奉,如果我们真的可以用行善来赎罪的话,我们就不怕犯罪了,只有觉得自己有钱行善就可以多犯罪了。只靠信上帝,那么自己还有什么作用呀?佛教就不同,佛法只是对人的一种引导,就像我们掉入了枯井里。佛法就是就我们爬出枯井的梯子,我们只要出来了,佛法的梯子我们就不需要了。所以说佛教是教我们走向光明的和前进的一个方法。不需要我们像基督教一样完全去盲目的信奉。所以说佛教和基督教是没有任何渊源的,可以说两者完全不同,各自还有完全相反的世界观。佛教是给我们一个信仰,自己是可以选择的。而基督教是让人听从它的信仰。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热爱写作的上班族,抽时间充实自己
“基督教认为宗教典籍具有神圣性,如神的口谕,任何一个教徒都要完全信奉教父的福音,不得有违。”佛教和基督教是没有任何渊源的,可以说两者完全不同,各自还有完全相反的世界观。两者产生的时间完全不同...
“基督教认为宗教典籍具有神圣性,如神的口谕,任何一个教徒都要完全信奉教父的福音,不得有违。”佛教和基督教是没有任何渊源的,可以说两者完全不同,各自还有完全相反的世界观。两者产生的时间完全不同,根本就没有历史传承,也没有任何渊源。基督教比佛教晚了差不多500多年,但目前的基督教徒认为应该从犹太教开始算,认为比佛教早,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世界观并不太一样。佛教则和婆罗门教一脉相承的,佛教认为宇宙已经经历过了无数次大爆炸和毁灭,佛法也无数次被道出、消亡,而释迦牟尼说佛经在印度是会逐渐消失的,从目前看来确实是经历过了这么一个趋势。佛教并不拿婆罗门教去当做佛教在地球上的历史,佛教认为婆罗门教是一种受局限的修炼法门,其宗教信息受过人为篡改。基督教是天启宗教,认为有一个神主宰宇宙万物,佛教认为万物之源是一套不可用语言定义的法则或者叫联系体系。释迦牟尼并不认为佛教是宗教,他说他只是告诉人们一条脱离轮回的修行方法,强行取名叫佛教,世界观不是他关心的问题,只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得不讲一点,而这些被当成了教理,佛家真正想教给人的只有解脱六道轮回的修行方法。基督教则公开宣称他们就是一门宗教,他们的主要使命就是要教化世间的所有教徒,让他们都皈依到自己的教义中来,以教父为中心。基督教认为宗教典籍具有神圣性,如神的口谕,任何一个教徒都要完全信奉教父的福音,不得有违。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信耶稣就不得拯救或意识不到犯了罪。但是我们看到那么多不信宗教的人在人间行善,《感动中国》上好像也没人是因为信教上榜的,反而是本来就自然清静、朴实的老实人,更不说那些从不听闻任何宗教的地区的善良人民。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佛教和基督教有什么渊源吗?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3人关注了此问题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凡要研究一个宗教,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她所崇拜的对象如何,本文的目的只是将基佛两教的神佛菩萨等,作较系统性区别,看看他们之间有何不同之处。
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神
一、独一无二的上帝
上帝,英文是 GOD,希伯来文是 JEHWAH,中译「耶和华」,意思是「今在的,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三14)。古代犹太人对上帝,另有以下的几个称呼:1、耶(EL)原文意为「那有权能者,那刚强者」;2、耶罗喜穆(ELOHIM)意为「伟大无量」;3、耶里昂(ELELYON)意为「至高的上帝」;4、阿多乃(ADONAI)意为「上帝是主人」。
上帝是有位格的(Personality),凡能自称「我」的就是有位格,所以上有自觉,自决,自由的表示。在旧约圣经各处记有上帝向人说话,这就是上帝有位格的具体表现,例如:「耶和华对亚伯兰说……。」(创世记十二1)
上帝至少有以下几种本质与属性:1、创造万物者(创一1;赛四十26,四二5)。2、全能者(创十七1)。3、遍在者(诗一三九7)。4、不可见者(廿三8;约一18)。5、全知者(诗一三九1-6)。6、永远者(申卅三27)。7、不变者(一○二26-27)。8、不死者(提前一17)。9、无限者(伯卅六26)。10、至高者(徒七48)。11、唯一者(可十二32)。12、完全者(太五48)。13、良善的(诗廿五8)。14、伟大的(诗八六10)。15、有恩惠、怜悯的(诗一一六5)。16、爱(约壹四8)。17、真实的上帝(林前十13)。18、丰盛的慈悲者(出卅四6-7;诗八六5)。19、是圣的(诗九九9)。20、万物的所有者(诗五十10;启四11)。21、公义的(诗一四五17。22、自然界的管辖者(耶卅一35)。23、是真神(约十七3)。24、人与人之间的裁判者(诗九16-20。25、拯救者(赛四三3)。26、上帝是个灵,非物(约四24)。
奥斯堡信条对上帝的解释说得好,「只有一神,称为上帝,就是上帝,无始无终,无形无像,不可分开。全智、全能、全善,一切有形无形之万物的创造和保存者。」
二、拯救世人的耶稣
基督徒敬拜的神,是上帝、耶稣、圣灵三位一体神。三而一,一而三,纯然一体。所以虽称三位,但仍是一神。耶稣(Jesus)一名的原意是「神是拯救」(太一21);基督(Christ),原是一形容词,后成为一种尊称,意为受膏者(诗廿八8)。
耶稣与上帝原为一,耶稣说:「我本是出于上帝」(约八42);「我与父原为一」(约十30);「你们……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人看见我,就是看见了父。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八19;十四7
、9 、11、20)「……圣父啊……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约十七11)
耶稣自有永有,与上帝同存同荣。「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2、14)这道就是耶稣。「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这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乡。」(约八58)「……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直活到永永远远。」(启一17、18)耶稣既与上帝同性,所以也是无所不在(太十八20),无所不知(太九4),无所不能(太十一4、5)。
耶稣与上帝为一体,且用圣父与圣子的名称,说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最重要的经句莫过于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约三18)另请参阅以下章节,马太福音七章廿一节;路加福音廿二章四二节、廿三章四六节;约翰福音五章十七节、廿节等处。
奥斯堡信条论耶稣说:「我们教会又教导人道。就是说,上帝的儿子,从蒙福的童女马利亚腹中取了人性,所以有神人二性,无可分开,联合于酪位格内,就是一位基督,真上帝,真人……。」
耶稣在世最大的事迹是:1、教导人相信上帝;2、自我牺牲,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赎世人的大功;3、从死里复活,以后升天,还要再临世界,审判活人死人。
三、安慰信徒的圣灵
耶稣升天后,圣灵就从天降下,圣灵由上帝而出,「……保惠师,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约十五26)圣灵的工作是叫世人自责(约十六8-11),使人重生得救(约三3-5),圣灵且赐能力,使门徒们向各处传道(徒一5-8)。圣灵是基督徒随时的帮助与安慰者(太十18-20);(约十四16)。古时五旬节圣灵下降,教会于是建立(徒二)。
使徒信经最清楚说明基督徒所敬拜的三一神,「我信上帝,全能的父,……我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我信圣灵,一圣基督教会……。」基督教会的派别虽多,但都只信这位三一真神,其它的任何神明,基督教都不接受,所以基督教是澈底的一神论信仰的宗教。「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廿3)基督教中虽也有天使的存在,但他们仅是服侍上帝及众圣徒者,而不是受敬拜的灵体(来一14)。
佛教的诸佛、菩萨及其它
佛教的根本教义是「诸法无我」,宇宙万物都无非由「因缘所生」罢了。站在这个立场,佛教是澈底的无神论,就在今日,真正修行的佛教人士,是绝不敬拜任何神佛的,但这样的人可说是凤毛麟角,少而又少。
自佛教教祖释迦牟尼去世,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在印度佛教界中,认为雕刻或绘画佛陀释迦形像,是一种极端不敬的外道行为。为了表示记念释迦起见,当时曾用各种象征性的记号予以表达。例如在佛陀白耶(Buddha Gaya)、' 等各地的佛教古雕刻中,用「法轮」象征释迦的说教,用「菩提树」代表佛陀的成道,用「足迹」象征释迦的游行布道。佛经「阿育王传第二阿恕伽王第本缘」中,记有外道尼干陀人画佛像,佛教护法阿育王(即阿恕伽王Asoka)听后大怒,竟在「一日中杀万八千尼干陀子于花子城」。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末期,希腊人在大夏地方建立大夏国,希腊文化逐不断地进入了印度本土,于是佛教艺术也受了相当影响。在佛教界盛传,世界最早的第尊佛像,是由希腊人的手法雕成。据说约在公元前一五○年左右,有一位希腊籍人弥兰陀(Menada 100-160B.C.)在西北印度做王,他信佛教后,苦无佛像可拜,遂由希腊国召来雕刻师,雕成了一尊希腊人面孔,嘴上有鬓,身穿毛衣的佛像。我认识的日本佛教大学水谷幸正教授说:「希腊人佛教徒在阿特里那地方诞生五有形的佛像艺术作品,以前是没有佛像的。此外还有菩萨思想的展开,佛教的各种思想也受希腊的影响。」(见氏着「佛灭后教团分派与各部派的教学」一文)
到了耶稣降生,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中开始萌芽大乘佛教。被誉为大乘八宗之祖的龙树(Nagarjuna
150-250A.D.之间活跃于印度),在教义上为佛教开创了新的境界。大乘佛教信徒对原有的佛教,重新诠释,其中关于释迦部份,大乘以为曾在印度做过人的释迦,肉身虽死,但他身未灭,永远存在于宇宙之间。所谓法身(Dharmakaya),解释甚多,用非佛教的术语来说,或可把它看成是释迦的一种「灵体」。
大乘不单把释迦予以神化,且也制造了其它的许多诸佛,其数目多如恒河沙数。再者,大乘也引进了一种菩萨信仰,以为在宇宙中有许多菩萨存在,予人以幸福快乐。总言之,自从大乘佛教兴起后,佛教遂变成了多佛、多菩萨以及多鬼神的「多神」崇拜了。大乘为何如此剧变?可能是为了应付满足当时多神信仰的印度人的需要,以及大乘受了外来的宗教、哲学与思想影响所致。
我国是属于大乘佛教范围,加上我国人民自古多神信仰的需求,结果,中国佛教徒所拜的便显得比日本大乘佛教所拜的更是复杂多端了。我国已故大醒法师曾说过:「佛教是主『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但到了中国之后的佛教,已被神奇古怪『多神』的鬼影附真身,所以连佛教本身的教徒(单指僧尼)也分不清了,这那是佛教的不是呢?」(见大醒法师遗着三四五页「捣毁神像应有的标准」一文)
现在我们拟用最短篇幅,将佛教徒所敬拜的对象分类如下,约可分成佛部、菩萨部、明王部、天部、眷属部等五类。
佛,是佛教中最受尊敬、最高级和最受敬拜的对象,主要的共有十五佛;但有的佛广受敬拜,有的佛却遭冷落。十五佛中,仅释迦牟尼佛,曾在印度有过做人的历史,后被神化,成了上帝一般。其它的十四佛,都无历史根据。因为佛教特别注重「人修道、人开悟,人成佛」的三个「人」的修行佛道过程,所以任何佛、菩萨如没有在这世界做过人、修过道的历史,便只能把他看成是一种想象中的崇拜对象罢了。但佛教却另编出一套神话,说某佛在无量劫前如何发心修道而成佛,但都无历史根据,不足无信。
按「佛」一,梵文 Buddha,意为「知」、「悟」,原指佛教修道人知道明白了佛教的「因缘法」等教理而言,本无任何神秘色彩。与释迦同时代的耆那教教祖尼提陀菩提子(Nigantha
Nataputu),也被他的信徒称为Buddha呢!但释迦经后代佛教徒予以神化后,佛陀释迦也变成有如上帝一般了。佛教觉生杂志在社论中指出,「先就佛陀而言,后来,渐次神圣化、神秘化,无形中人间的、历史的佛陀,慢慢地被一幕幕的神话掩饰成非人间寓言的佛陀了。……观今日信仰佛陀者,或视诸为神明,或比诸为上帝,神佛不分……」(见该利,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五日)
十五佛的名称称是: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卢遮那佛、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宝生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开敷华王如来、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一字金轮佛顶、佛眼佛母尊、多宝如来、定光如来。「如来」,梵文是Tathagata意为「如实地到达」、「宣示如实之理者」、「如实的觉者」、「如实的教师」。「如」,如实(Tatha),「来」,到达(gata)。此「如来」为释迦的十个称号之一,以后,「如来」也被用别的佛上。
除以上主佛十五尊外,另又有「三千佛」的说法。根据「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名经」、「未来星宿千佛名经」等所载,在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世,佛名多至三千。其中且有什么「南无电灯光佛」、「南无光游戏佛」之类的,真是无奇不有。再根据「贤劫经第八叹古品」,当喻星宿劫时,有八万佛出现,重清净劫时,有八万四千佛出世。在佛教中既然大家都是佛,所以「佛」也就显得不希奇了。南传小乘佛教泰国,只尊释迦牟尼佛一位,保持了大乘佛教发生前的遗风,泰国的几个大寺院,只供奉释迦一佛,小乘佛教不信释迦佛以外的佛及菩萨。
二、菩萨部
菩萨,又作菩提萨陲,梵文 Bodhisattva,意为「觉有情」,Bodhi(觉,菩提),Sattva(有情,众生)。根据梵文原意,凡是修行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就都是Bodhisattva;佛教劝人发菩提心,就是发菩萨心。我国已故太虚法师说:「凡发菩提心学佛者,都可以叫做菩萨。」所以,「菩萨」原是佛教中一个极普通的称呼,既适用于僧尼,也适用于在家学佛的居士们
佛教把全宇宙的灵界与佛界划入「十界」之中,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以上称为「六迷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以上为「四悟界」。即是说,佛是最高,菩萨次之。据说菩萨(修道人)修行共有五十二位,渐次上进。从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称作「十地」,以上便是「等觉」、「妙觉」位、最后一个便是「佛」位。
修行佛教的佛教徒便是菩萨的思想,以后也逐渐起了变化,予以神化,最后竟产生了许多非人的、想象中的天上菩萨出来了。这些在天上宇宙间菩萨,有男有女,据说能赐人幸福与快乐。但我们从宗教学的立场来看,与其称他(她)们为菩萨,毋宁说这是佛教中的一种变相多神多灵崇拜,与原始佛教的无神论,不知已相距多少个十万八千里了。
菩萨部中较重要的菩萨有: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不空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三十三体观音、叶衣观音、大白衣观音、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药上菩萨、药王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延命菩萨、五大虚空藏菩萨、大随求菩萨。另又有廿五菩萨的说法,自观世音菩萨至无边身菩萨,共廿五尊。据说他们都是保护那些念阿弥陀佛名号的菩萨。另有已死去的印度名佛教徒马鸣、龙树、世亲三人,也都被称为菩萨。以上的许多菩萨都受佛教徒敬拜。
除以上的佛、菩萨外,佛教中尚有鬼神的「明王部」的神明: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孔雀明王、马头明王、大元帅明王……等三十四尊。另有「天部」鬼神:昆沙门天、广目天、梵天、吉祥天、阿修罗王、大黑天、日天、月天、宝藏天女……等三十四尊另又有「眷属部」神将:药师十二神将、般若守护十六善神、普贤十罗剎女、十六罗……等九十八尊。以上的许多鬼神,各有专司,或为佛教的护法,或赐人福乐,或服侍于天界等不一,他(她)们有的广受佛教徒敬拜。单是以上五部的佛、菩萨、神、鬼等的数目,便多至两百尊左右。
除此之外,释迦牟尼佛当年的十大弟子,也被塑像,受人敬拜。在台湾有些神佛兼拜的寺庙,还供有关公、妈祖、吕纯阳、土地公、玄天上帝、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张天师、太上老君……等与道教及民间信仰有关的神明,让人膜拜。这些塑像原与佛教无关,但为了适应一般多神多鬼信仰者的迫切需求,以及增加香火经济收入起见,有些佛教寺庙也竟乐此不疲。
总而言之,佛教教义虽一直标榜无神,诸法因缘生,但它在大乘佛教中,最后所行出来的,却变成了一个最复杂多端的多佛多菩萨、多神多鬼的「多神」信仰崇拜宗教。在世界中虽也有不少多神教,但佛教在多神方面却可以坐上王座,因为佛教徒所敬拜信奉的对象之多,已超过任何多神教的神鬼。对于这方面,无论佛教徒如何辩驳,但绝对摆脱不了「多神教」称号,这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在生前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大剧变与怪现象。佛教居然由无神变成了多神,到底是堕落了呢?抑或进步了呢?这要请读者自己去答复了!
-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与基督教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