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头上带月牙的水泥减速带佛是什么佛

景色迷人栖霞山 禅院深处仰佛光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四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三国时孙权据以此为疑城,拒魏,六朝时陈武帝与齐师大战于此,宋时与金兀术之战,清咸丰时,清军江南大营与太平军之战,民国十七年,党军与孙传芳军之战,皆发生在栖霞山。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乾隆皇帝与栖霞山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时间分别是公元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除了第一次外,后五次他都来过栖霞山,并在栖霞山行宫前后驻跸四十五天,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有120首,匾联44副,佛赞一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而且并画下这个十景当时的盛况。就行宫而言,规模宏大,其中建筑鳞次栉比,有春雨山房、太古堂、武夷一曲精庐、话山亭、有凌云意、寝殿、白下卷阿、夕佳楼、石梁精舍等。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栖霞山就写下了赞誉栖霞山美景的诗《游栖霞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庵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梵业镌碑尚隋代,净因舍宅自齐贤,更谁凿壁名纱帽,只恐平原意未然”。哼哈殿哼哈殿于日建成。一般寺庙都设有三个门,亦称“山门”,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殿内两侧通常供奉两尊金刚神像,威武骠悍、露牙睁目,就是“哼哈二将”。他们的俗名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郑伦是商纣王的督粮大将,他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因得名“哼将”;陈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粮官,他张嘴一哈,黄气喷出,嗅者当场丧命,二人一个哼鼻,一个哈气,各显神威,故称哼哈二将。他们是“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后因得到了佛教的认可,也顺应了世俗百姓的习惯与爱好,所以就成为佛教中的守门神了。鼓 楼栖霞鼓楼沿古寺主建筑中轴线与钟楼完全对称,而建筑结构、尺寸、材料、色调、外形与钟楼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钟,北有太平鼓之完臻格局,钟楼之声更添古刹之庄严,实乃太平盛世之殊胜因缘也。大鼓腰直径二点五米,鼓面直径二点一米,厚一点八米,重约四百公斤。钟 楼栖霞山钟楼建于1999年12月,“钟楼”二字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之手,楼下供地藏王菩萨,佛教中认为他是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脱罪恶的灵魂,楼上的千禧大钟总重量为9.6吨,每年新年来临人们在此举行敲钟活动以祈祷来年平安幸福。寂然法师像寂然法师弱冠之年出家于寿圣寺,一九二一年来栖霞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未几宗仰上人亦病,法师悉心照料体事入微;为众执劳勤勤恳恳,若舜和尚深为感动,遂请法师担任监院。当时本寺仅老屋八椽,若舜和尚终年募化四方,法师在山尽心竭力修建殿堂,综理寺务。其间多次有人妄图侵占寺产,法师奋力维护, 遭诬陷入狱三次,终不为豪势所屈,寺产得以保全。数年间各处殿堂房舍相继落成,殿宇巍峨,为金陵丛林首选,并每春传戒,创办律学院,以培育僧才。一九三七年,南京沦陷,日军烧杀奸淫,暴行肆虐,哀鸿遍野,惨不忍睹,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月之久,救护难民二万三千余人,并掩护抗战将领安全脱险。为赈济难民,又设法四处告贷募化,多方周旋,忍辱负重,竭力维持。一九三九年秋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壮年早逝。法师一生,爱国护教、济世救民,于苦极艰深之际毫无退缩,铁肩负厄处之怡然,实为佛门楷模。为缅怀先辈懿德,于抗战胜利重逢甲子之期,敬造法师铜像一躯,望先师觉灵不泯,笑看盛世凤华,默佑苍生。亦告我同胞,勿忘国耻,励精图治,振兴中华。又愿合寺大众,同心同德光大山门,以慰先贤。“彩虹明镜”与月牙池原先栖霞寺未入山门前先来到一块草坪上,这里有一个小巧的明镜湖,真象是透明的玻璃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当湖水盈盈之时,可见寺门及两侧岗丘前的古枫绿树倒映水中,涟猗骤起,波光浮动,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银幕上,景色比岸上更胜三分,即所谓“彩虹明镜”为栖霞之一景也。紧接其后为白莲池,呈半月形,故名月牙池,供游人或佛门信徒放生之用,俗名放生池,沿池的汉白玉栏杆,雕刻水禽花卉,颇有艺术情味,这是1980年重修的。关于放生池的由来,尚有典故可寻,这里从颜真卿说起,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佛门天子,是一个以佛化治国的皇帝,在位时极为倡导佛教,主张天下僧民皆吃素食,但他借皇帝权威,自作“断酒肉文”,强令各地寺院执行,从此形成了中国佛教素食的制度。放生池的设置亦在此时。素食与放生是一脉相通的。史载,当时的放生池叫做长命洲,专门放养收赎的龟、鱼、螺、蚌。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普郡公,唐肃宗时他任升州(今南京)刺史,提倡仁爱,推行仁政,上表皇帝,建议自洋州(今陕西地区)至升州、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沿城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八十一处,放生内容扩大到鸟兽鱼鳖以至昆虫、植物,颜真卿为放生池做了碑铭,写了序文,南京的乌龙潭、夫子庙等月牙池尽皆如此。 二亿年前的碑材——明征君碑明征君碑是唐代高宗皇帝李治在上元三年4月25日(公元676年)为纪念明征君(明僧绍)将自己的宅第捐献给佛门,创建栖霞寺而立,至今有1300多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高2.73米,宽1.25米,厚0.36米,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通篇四、六韵文,后用十音铭词结束,出自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手笔,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字体结构与圣教序仿佛,可见当时风格特点,碑面除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外(四字为王知敬手书)均为行书,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现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仅缺十三字,字迹清晰可辨、碑阴有“栖霞”两个大字,据传为高宗亲笔。其字体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笔力遒劲,雄浑;其二,字体并无遒劲,潇洒之感,倒有柔弱疲软之貌,如果说字如其人,那它不正是李治自身的写照么!要不然他的政权怎么会落到武则天的手中去呢?此碑也是南京地区保存得最完美的唐代碑刻,碑两侧有六龙拱额,丹凤朝阳图案,驮碑的镌刻也很细,在全国现存唐碑中,是极罕见的珍品。1957年前未建亭,此碑石任凭风吹日晒夜露,风吹雨打却保存完好,是什么石材?栖霞寺历代僧人都称其为“梅花石”。1979年碑亭安置简介上定名为石英斑石,现此碑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生物专家吴顺实教授考证,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地质界称其为栖霞灰岩,朵朵梅花是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经对碑正面100平方厘米范围内观察,明显或隐约可见的海百合茎化石有67个,经推算,全碑正面约有海百合动物化石2万2千多个,距今已有2亿零5百多万年。具有这么多可见的动物化石制成碑的如此大块的标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因此,栖霞山的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之珍品,而且也是地质界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六朝古刹—栖霞寺栖霞寺座落于栖霞山中峰西麓,龙山、虎山相抱,前有南象山、北象山,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由隐居于此的高士明僧绍(字征君),舍宅为寺,始称栖霞精舍,由高僧法度居之,即栖霞寺之始创,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唐高祖时规模宏大,与湖北玉泉、山东灵岩、浙江国清并称为我国“四大丛林”。唐高祖时改“功德寺”,唐高宗时称“隐君栖霞寺”,唐武宗会昌中废,唐宣宗大中间改“妙因寺”,宋太平兴国间改“普云寺”,景德间改“栖霞禅寺”,元佑间改赐“严因崇报禅院”又改“景德栖霞寺”,明洪武年间仍赐额“栖霞寺”,到清咸丰年间,寺内建筑多毁于战火。辛亥革命后,一位传奇式的法师——宗仰上人来栖霞寺任方丈,他不但精通佛法,诗画金石也卓然成家。一九O一年在上海时与章太炎、蔡元培、邹容等革命名流交往甚深,创办《苏报》号召革命,后流往日本,结识孙中山,曾慷慨倾囊资助革命,孙中山对他甚为感怀并器重,交谊日笃。后孙中山获悉宗仰有重建栖霞寺之意,遂率先捐献银万元,由于孙先生的支持,各方恭贺赞助者云集,为栖霞寺的历史增添了无上的光彩。现规模是参照明清时的风格修建而成的。栖霞寺寺内建筑步入山门过草坪登石阶,一派褚红的高墙迎面壁立,中间大门的额墙上书“栖霞古寺”,两侧门额上各书“六朝胜迹”和“千佛名蓝”八个字,黄金的字面被深兰色的底衬托出来,格外庄重耀眼,从此便把你引进这座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了(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一共六朝)。走进山门即弥勒殿,迎面坐着一尊弥勒佛像,袒胸露腹,纵情大笑,令人想起平常在此佛龛两侧写着的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妙语警游人,使人大增游兴,弥勒像后站立着威武的韦陀天将,据说他是全寺的保卫者,也有一副楹联说得好“感应三洲,千佛道场匡正法;严持一杵,六朝古刹御邪魔”。两侧为天王殿。穿过弥勒殿是一方形宽敞的天井,两厢为客堂、斋堂及补助堂,斋堂的楼上为“多宝阁”,把栖霞寺历代收藏的文物字画、工艺美术作品等陈列展览供游人欣赏。向正中步上台阶,即宏伟的毗卢宝殿,金碧辉煌,佛象庄严,神台上端座毗卢遮那佛,象高近五米,连须弥座在内高达8.6米,通身贴金,庄严端重,其两侧侍立着梵天、帝释两菩萨,两边站立听经的二十诸天也是点金着彩,光泽耀眼,显示出一派肃穆的佛国景象。殿后塑立着南海观世音,她站在鳌头上,其左右为善财和龙女像,足下海涛澎湃,头上彩云飞舞,她的背后是众多的大小菩萨,此为观音三十二应化身。观音殿内再现瀛洲三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大殿后侧原来供文殊,普贤座像处是两座金光灿烂精工细雕的大型佛龛,到处是神龙飞舞的画面,一般民间寺庙是不曾见过如此豪华的建造,这是“文化大革命”后从中南海运来的皇家之物。出大殿后门,回头仰视,门额上书“度一切苦厄”显然是赞扬观音大士的褒词。对门即方丈室,门额上书“方丈”两字,这两块匾额出自近代著名书法家萧娴的手书,大门两侧一副篆书楹联“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意思是指文殊,普贤两菩萨普救众生的事迹。上台阶,进大门为一小天井,东侧为念佛堂与贵宾会客室,西侧是僧人宿舍和渡海大师堂,再上台阶是藏经楼,楼下为主持和尚起居办事的法堂,布置不少的书画和楹联,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79年重修栖霞寺时赵朴初的一副楹联,“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时朗公讲席弘三论,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行踪重千秋”,把栖霞寺最精彩的历史事件都包括进去了。方丈中门进入藏经楼,藏经楼是全寺的最高处,藏经楼的正中佛龛的供奉着一座释迦牟尼玉佛。由汉白玉雕琢而成,其形象与国内常见者颇异,这是缅甸僧人早年赠送的,室内两侧放置着整齐的木柜,即七十二函匣为藏经之处,有佛教的经、律、论书籍,其中最名贵的是贝叶经,采用多罗树叶烙印着梵文,但很少有人认识他。多宝阁,为赵朴初题,佛室内设有按照千字文字序排列的七十二函匣,内藏佛教之经、律、论。紧靠法堂西厢,1967年辟为“渡海大师堂”,渡海大师堂指的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和尚(公元688&#年),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载:唐天宝7年(公元748年)鉴真大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由于迷失航向,船随海流飘到海南岛,后登陆北返,于唐天宝十年(751年)抵达江宁(南京)先在瓦官寺(在今南京城西南角的花露岗上,创建于公元364年,是当时著名的大寺,其地原是东晋政府的官营陶器作坊,称为“瓦官”故作寺名)的登宝阁住下,后来他的弟子著名的高僧灵佑邀请鉴真到栖霞寺访问,在寺内住了三天,然后又回到扬州大明寺。现在栖霞寺内渡海大师纪念堂内供奉着1963年日本文化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鉴真和尚脱袈裟塑像,佛龛设计别具一格,采用大明寺的模型,背景则是狂涛骇浪的渡海景象,表现出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不畏艰险的伟大气概,室内陈列鉴真和尚生平主要事迹的文献,外宾赠送的礼品,包括日本友人赠送的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图,《鉴真和尚纪念集》等。 栖霞山标志性建筑——舍利塔栖霞山最重要的古迹是舍利塔和千佛崖,它们虽然位处栖霞寺之外,与寺却有着久远的历史联系。栖霞寺东南方方门之外,千佛岩前广场之上耸立着一座石塔,这就是有着一个千年历史的舍利塔,所谓舍利是梵语,意思是和尚修行成佛(死)后,其身体在火化时化为结晶,即成“舍利”(砂粒子)有白、红、黄、蓝、黑舍利子等七种颜色,还有五彩色的结晶,一般人死后的骨灰里不可能发现这种五彩或七彩结晶,唯有修行僧人,功德圆满的佛教徒才会在圆寂后产生舍利,佛门弟子为了珍藏供养这些舍利,便专门建塔贮藏。栖霞寺舍利塔相传初建于隋文帝时,据说隋文帝杨坚在当上皇帝之前曾遇见一异尼,其预言杨坚日后必然显贵,位尊九五,佛教也将重兴,并赠予舍利一袋。杨坚即位后,深信是佛保佑了自己,于是大力兴佛,隋文帝初执政柄,曾“诏境内之民任听出家,民间佛书多于六经数十百倍”(《见资治通鉴》卷175),尤其到了晚年,更是提倡佛法,仁寿元年(601年)甚至下令各地建造塔,一时寺塔四起,遍及各州,而栖霞山的舍利塔就是其中的一座,不过我们看到的舍利塔是南唐时重修的,为南京市内四座宝塔中最负盛名的一座,《摄山志》记录:南唐高越,林仁肇并为江南国主大臣勋贵无二,尊礼三宝,饮隆佛法,隋文帝所造舍利塔岁久剥蚀,金碧毁落,二公同志兴修,复加严饰,高、林二人都是南唐大臣,崇尚佛教,通过修复佛塔表示自己的敬佛之心,据说高越曾撰有《舍利塔记》不知是否为记述此塔修复而作,惜已无从得见,据说二公墓也在栖霞山,尚无从考证。现存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重建于南唐(公元937~975年),此塔高约16米,特色在于石雕精妙,关于石塔的层数说法不一,一般根据塔身为五层密檐形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下有塔基和须弥座,以为是五层宝塔,但也有人加上塔座和塔基一共为七层(七级)。(另一说法:塔高18.04米,石塔共分五级,加上塔座与塔顶则共为七级,每级均呈八面,底座每边长5.13米,高0.85米,正面配以石级台阶),塔周围栏杆每边长5.34米,皆由白石建成,仿木结构,塔基两层,一层每边长3米,镌刻缠枝莲纹,二层每边长2.51米,刻有飞凤与莲花,塔基上为须弥座上下分刻仰复莲瓣,第一级有释迦牟尼八相图的浮雕构成八幅连环画,第一面下凡投胎,释迦自兜率天下降母胎;第二面树下诞生(释迦受生);第三面太子出游(释迦出四门,见生老病死等苦,触景生情);第四面逾城出走(释迦策马出逃,逾城苦修);第五面树下坐禅(释迦在菩堤树下坐禅成道);第六面悟道说法(释迦鹿野苑说法);第七面降伏魔王(释迦降魔);第八面释迦涅 (释迦入灭,即逝世)。每幅图画的构思都富有想象力、人物情态,刻画逼真,山川树木等背景材料也都安排得十分得体,虽是雕刻,却表达了雕刻与绘画艺术的密切联系。第二层与第一层之间雕以莲花露盘三叠花瓣上阴刻宝相花纹,体现我国传统图案艺术特色。第二层的八面浮雕也大部尚能辨识。第一面天王像(刻有王文载作石字样);第二面释迦骑象图;第三面赤足天王像;第四面石门紧闭,门上有铜钉兽环;第五面王天像(刻有丁延规作石);第六面已毁;第七面天王像(刻有匠人徐知谦);第八面:石门。自第三层至第六层均为大小佛像,共六十四尊,除少数残缺不全外,大部分依然可观,雕刻精细形象庄严,顶部相轮于一九三一年增设,五层密檐成筒瓦状,每筒飞檐作龙头。整个结构采用了先做好石块,接榫安装的技术,精密稳定匠心独具,隋或南唐建筑保存至今者已为数不多,舍利塔为其代表作,对于研究佛教建筑史、佛教史和石雕艺术都是极好的实物。舍利塔从南唐以后屡经兵火,加上风雨侵蚀,每层塔檐均有破损,解放后几经维修,安装了避雷针,整修了石栏杆,并于一九五六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座石塔与扬州栏院塔、昆山妙峰塔属同一类型,它的建造年代曾有四种说法:一说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二说原建是木塔,始于隋代,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至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重建为石塔;三说今之塔基址是隋文帝葬舍利处,至南唐时建成石塔,并由徐铉书额曰:“妙因寺”,四说见《摄山志》载“南唐高越,林红肇并为国主大臣,勋贵无二,尊礼三宝,钦隆佛法,隋文帝所造,舍利塔”岁久剥蚀……二公同去兴修复加装饰”,一般研究者认为第四种说法比较可靠,此石塔为隋代所建,南唐时重修。今天看到的这座舍利塔则是民国初年时重修的,当时的主持人是叶恭绰,由刘敦祯设计,大体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刘氏解放后任教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是一位有名望的古建筑学家,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连绵千佛岩千佛岩又名千佛岭,雕凿始于大佛阁,据说栖霞精舍的开创者明僧绍曾与友人法度研习无量寿经。某日夜半,摄山西岩石壁上突然放光,光环中辉映显出无量寿佛和佛阁宝殿的景象,明绍僧等人即试图在此石壁上凿石为像,却未能实施,明僧绍逝世后,其子仲璋变卖家产和法度一起在西岩雕凿佛像,这时正值齐武帝永明年间,他们一共雕凿成三尊巨型佛像,即无量殿或称大佛洞,又是三圣殿,是所有洞龛中之最大者。殿内正中是无量寿佛象,两侧为观音,势至两菩萨,此三佛即1400年前仲璋与僧法度所造,无梁殿大门口左右站立两尊石佛称接引佛,原置于舍利塔旁,民国初年修理石塔时搬移到此,乃南唐时所刻凿,无量寿佛高度据一般史料记载:高达三丈一尺五寸。观音和势至像各高三丈零三寸,关于佛像的精确测出的高度是在1999年3月有关人士进行专门测量,得出一组数据,三圣殿内正中无量寿佛通高9.31米,其中坐身高7.49米,底座高1.82米,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高度相同,通高6.81米,其中身高6.31米,底座高0.50米,与此同时他们还对三圣殿门口的两尊接引佛进行了测量,接引佛通高3.10米,其中身高2.73米,底座高0.37米。这是1500年来的第一次,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是南京地区现存的唯一六朝佛教石窟遗迹,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无量殿大门外,有两座保存得相当完整的石碑,是明代万历年间祝世禄和焦 所撰重修栖霞寺及补凿千佛岩佛像的记载碑,是研究栖霞寺沧桑史的重要文物实料。至于为何要在岩壁间开凿佛像?有他的历史过程,中国的佛教是在公元一世纪从印度传入。佛教是利用形象来传教的,为了能使广大信徒能看见释迦牟尼佛、菩萨及弟子们的面貌体态,就有必要运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把佛像及有关人物故事等形象地表达出来,供给信徒们瞻仰、膜拜。由于僧徒们悟道修行经常选择在静僻的山林石洞间,于是逐渐演变成寻找几处合乎开凿条件的山岩石壁间雕凿绘佛像,这就成为我国石窟造像的由来。据史料考查,北魏时雕成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可能是国内最早的石窟造像,它始自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完成历时40年,而栖霞寺的千佛岩石窟造像,仅较大同云岗推迟31年,即开创于齐武帝永明二年(公元484年)而我国另一处重要的石窟造像即河南的洛阳龙门,始凿于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完成于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历时24年,比之栖霞山千佛岩要迟17年(另一说法:始凿于梁武帝大同2年(公元536年),迄今已1464年)。当明僧绍初创栖霞精舍之时曾欲于千佛岩造雕佛像未果,待明僧绍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仲璋偕同法度于永明二年(公元484年)在西峰虎山石壁上开凿无量寿佛,佛像刻凿于距今1亿5000万年前的灰黄色象山砂岩上,此后自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公元511年)的28年间继由齐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竟陵文宣王,始安王遥光、梁临川靖惠王萧宏等组织凿像或五六尊为一龛,或七、八尊为一龛,遥望之如鸽房峰舍,故有千佛岩之称。唐、宋、元各代对千佛岩的凿像有无继续进行或加以修整,因缺史料(籍)查证,情况尚不明白,至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以后,又兴起在此补凿洞龛佛像,而所需费用多由当时的太监出钱帮助,今可考查者,如见于碑刻题记中所载的就有:司礼监太监刘海(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北京司礼监文书房太监潘朝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钦差直隶仪征等处地方抽税御马监右太监暨禄(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南京内官监太监御马监常印刘宇(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年)、南京内官监左监丞相官李臣(万历三十年1602年),南京内官监太监张进(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整个千佛岩大小佛龛总共为三百四十九个,包括所有的大小造像共为五百一十五尊,尚未及千数,而所谓千佛者只是形容佛象为数甚多,并非准确的千数也,各洞龛的佛像布局却有点儿规律,大部分洞龛的中间是一尊主佛,其旁是两弟子或两菩萨,佛座之下常有狮子听道图像的浮雕,龛洞门口有两个天王像或金刚力士像。据古籍记载栖霞山千佛岩的石雕造像艺术是相当高超的,不仅雕琢精致,而且造型生动,当年可与大同云岗、洛阳龙门的名窟媲美。这些佛像艺术品是雕凿在地质岩上称之为侏罗纪的长石砂岩上,由于这些岩石比较粗糙,各矿物颗粒之间胶结疏松,因而并不坚固,再加上长时间的暴露于天下,日晒、风吹、雨淋、霜冻,极易剥落风化,所以经历了千百年以后已经凋敝不堪,尤其是头部五官手指等纤细的部分最易破坏,无法观看眉宇间的神气,甚至有不少头部和手臂都断缺了。更可惜的是一九二五年在整修过程中失误,造成人为的破坏,当时栖霞寺的主持僧若舜他为了省工省钱,也许对保护古迹一无所知,用水泥涂沫佛身致使原貌全非,好心人办了坏事,在诸多的佛龛中,还有一个独特的并且长期为人称道的石匠殿,石匠殿位于无量殿左侧角落中,龛洞高仅2米龛中雕凿的不是佛像,而是一解衣持锤的石匠,关于石匠殿有种种推测和传说,较为普遍的说是一位石匠真身所变,据说这位能工巧匠是在 造千佛岩石窟石佛时,迫于期限将至连夜开工,直至最后一夜天将破晓却还剩最后一座佛像来不及雕凿,石匠情急生智,跳入佛龛化身为石,立地成佛,留存至今。当然这样的传说富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如果把它视作民间信仰的结果,看作供养人像的一个特例,则更有道理。在祝世禄《重修栖霞寺记》中提到石工王寿,他是栖霞山有名的造佛匠人(用现代语来说就是民间雕刻艺术家),从明代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开始,至三十四年(1606)年止,他与许多石工在一起为千佛岩造佛像,据说他工作认真、态度严肃、技艺十分高超,赢得广大僧俗、群众的爱戴,他不仅设计出不少新的佛龛和造像,而且还对萧梁以来古老石龛石佛进行了修补刻凿,使古迹重放光彩,后人为纪念王寿的功劳就在他工作过的地方找一个僻静之地,开个石匠殿以示缅怀之情。还有供养人像另一说法,是在石窟雕凿中为体现捐资者功德的现实人物造像,供养人像一般略小佛像,置于佛塔前或洞口两侧,如麦积山石窟中的北魏儿童泥塑,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的男女彩塑,都属此类,而千佛岩的石匠殿却是单独一人占一龛,或许当时开凿千佛岩的工匠也是佛门信徒,只是没有钱财捐助,才为自己留下一尊塑像,表示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技艺为佛的供养作了努力,并以此告诉世人和大慈大悲的佛,他们也贡献了功德,为了与一般捐资供养者的人物造像有所区别,也许是为了更加醒目,才设计雕造了这样的单身(个)塑像,时至今日我们仍可看到历史上工匠们为自身塑像的雕像实物,确实是值得庆幸的。石匠殿现经挖掘疑为后人所为实为一金刚力士拿着降魔杵,脚踩两只小鬼的形象,至于何故,尚待考证。因为栖霞寺的闻名于世,栖霞山岭上岭下的题名题记很多,清末叶昌炽(语石)说:“唐宋以下岩壁题名之处,一亭一石往往赐以嘉名,而大书深刻于石,吾乡栖霞最多”,隽刻于山上的各种记载往往还是名人手书,其中宋代学者游九言所书的六个斗大隶书栖霞山千佛岩较有价值,如北宋的文学家徐铉的篆书就常被人称道,这些书法真迹不仅给观赏者以丰富的艺术享受,还具体深刻地展示了栖霞寺和栖霞山的历史人文风貌。【飞天】:千佛岩石刻造型庄重典雅,秀丽多姿,是南北朝时期我国艺术的伟大作品,也是江南仅有的石刻艺术。2000年时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栖霞飞天”壁画,这幅壁画位于千佛岩“中102号”洞龛,“飞天”长80厘米,宽约40厘米,其不托云彩,仅凭一根彩带便可凌空回舞,挥手撒花,天衣飞扬,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飞天是佛国里的“天乐神”,在极乐国里弹琴歌唱,娱乐于佛。“栖霞飞天”的面世,不仅丰富乐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更是填补了敦煌文化向东传播的空白,揭示了敦煌文化和以栖霞为代表的南方文化的渊源。这幅“栖霞飞天”是至目前为止,栖霞山千岩众多东龛中发现的第一幅,也是唯一的一幅完整的壁画,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品外泉与飞来石过舍利塔,顺山径信步上山只见千佛岩附近有一潭明镜紧偎于陡立的石壁下,周围有松石环抱,盛暑至此顿感寒泉清澈,凉意逼人,此乃品外泉,又名白云泉,据史载唐代茶圣茶经的作者陆羽(公元737~804年)嗜茶,喜评天下佳泉,将当时的名山泉水定其次第,分天下名泉为七等,如镇江金山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第二泉、苏州虎丘第三泉(扬州有淮东第一观天下第五泉)、南京的雨花台有江南第二泉之称,乃陆羽醉后评定与无锡惠山并立第二,唯独栖霞山此泉泉味甚佳,不为陆羽所品(所知),后世之人墨客品味之余殊觉遗憾,遂名为“品外泉”,清同治年间汪士铎等人编篡的《上江两县志》也认为“曰品外者,为陆羽解嘲也”这泉水实际上是从其旁东北方向的砂岩断裂中徐徐流出,汇集而成,由于这条断裂石缝陡削高过10米有余,在裂壁中仰视天空亦有一线天情趣,故后人也将此处称为天开岩,但实有乱真之嫌,因为真正的一线天,天开岩在另一处。品外泉与白乳泉、珍珠泉在明代并列为栖霞山三大名泉,名列金陵二十四泉,明朝文士张怡(年)息影栖霞近50年,作《品外泉铭》写道:“夫惟杰士,不受品题,匹夫有志,物论难齐,岂帷士然,泉亦有之,惟兹一泓, 石为池,其沅甚长,所济甚众,截笕引流,佛厨僧瓮,夏水冬汤,朝餐夕瓮,品外之泉,大哉时用”。借景抒怀,寓情于景,于此可知当年的品外泉是以石砌就为栖霞寺僧侣的生命之泉,其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煮茗烹茶的范畴。品外泉最初流自中峰涧,原来的中峰涧水流至千佛岩附近时改由地下暗槽流到无量寿佛前汇聚成池,池呈六棱形,池中雕刻有石莲座,泉水自莲口中喷出,高数尺,纷然如雪,粲然若珠,泉水绕过舍利塔前,从暗槽中流进禅房,供众僧人用.明朝盛时泰评价该泉“水之德普矣!泉之味佳哉!世有鸿渐(陆羽)当必有以定之”言下之意,如果陆羽在世,茶圣再生,此泉必会入品,民国时期的宁墨公《品外泉》诗称赞道:“一泓清心(疑为泉)石为池,僧瓮留香水亦奇,只为在山流不远,品评故使陆仙遗”。今日的品外泉紧依陡壁之下,泉水流自石壁之中,由于地下开矿地质结构变化,平日干涸见底,枯叶汇聚,无复昔日旧观。在品外泉的陡壁之上立有一块状若人形的巨石,无根而立,势若天外飞来,称为飞来石,又称飞来峰、飞来佛。此石何处飞来?用地质知识解释就明白了。原来这里的砂岩地层较平缓,再加上两组垂直岩层断裂的缝隙把这里的岩石劈成一块柱石状耸立其间,犹如飞来之石了,其实它是侏罗纪砂岩的一块碎石。纱帽峰前明月台在千佛岩之巅有一方形巨石,这就是纱帽峰,据明朝盛时秦《栖霞小志》记载:山势自中峰而下,乱石林立,其色苍黑,人称为叠浪岩,岩尽处一小方龛四面皆可上,上复有一有小洞,内凿以佛,远望之如纱帽,纱帽峰一名由此而来。清乾隆皇帝游历至此,嫌其名称鄙俚,改名为“玉冠峰”。他在《玉冠峰》一诗中对更名缘由作了诠释:“徐铉曾有言,古者冠无帽,江左如著称,燕居便私存,题峰殊不称,有似缘木钓,我为易玉冠,俗名一以扫,老沈屡有咏,精神乃毕肖,何必定乌纱,吓彼宦途耀。但今天人们仍习惯称之为纱帽峰。纱帽峰旁岩龛中,明朝时曾有一道人,默坐修行,时人殷迈怜其露处野外,乃捐资建造一屋,何迁题名为“默坐轩,供其居住,道人离去后,这里成为僧人海舟的居所,现已荡然无存。纱帽峰前有一平台,面积约10平方米,称为明月台(又称待月台),清风明月之夜,于此眺江,烟波浩渺江光山色,水乳交融,其情其景令人心驰神荡,明朝张怡《明月台铭》写道:“即此山中,月无不照,离此山中,月无不到,胡独斯台,而膺斯号,既以命之,便堪登眺高天寥廓万家萧疏,纤云不起,寒光皎如,我竟忘眠,月如欲语,划然长啸,翩翩霞举。”在纱帽峰明月台上,筑有六角形水泥亭一座,名“待月亭”,系今人明子(章炳文)题,红楹黑瓦,供游人休息,这待月亭难道与“待月西厢”有意相通吗?黄昏至此,可助诗兴。若兴致所至,不妨攀石而上至畅观亭,则别有一番妙趣。待月亭的对面,罗列如峰房燕窝般的佛龛中有不少题名刻字,尤其以南唐“二徐”徐铉的字最为著名。此外“二徐”题刻在千佛岩邻近舍利塔处的佛龛壁上还有,虽然已经一千多年风雨侵蚀,但螺篆笔迹尚可辩认,在“二徐”之后尚有“黄侃”的题名,汪东的题名,他们都是古代研究的名家。不过要数“二徐”的较早,名气也最大,所以这几个题名镌刻值得徘徊观摩,为栖霞山的石刻题字珍物之最。“二徐”是指徐铉、徐锴两兄弟,两人既是南唐的学术界名流,又是政治界的达官显贵,徐锴的后人曾在栖霞山(古摄山)前,开过“徐十郎茶肆”。有关“二徐”传闻轶事此处暂且略去。春雨桥和白鹿泉离开千佛岩石窟,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便见右侧山涧(中峰涧)之上横架一座单孔石桥——春雨桥,春雨桥顾名思义,以春雨而名,桥下山涧之中乱石嵯峨,此处亦林深谷幽,时闻山鸟啼鸣,颇有空谷传音之妙,游人驻足桥头恍若仙境,清代著名文人袁枚咏《春雨桥》写到:“桥下三春雨,年年落翠微,淡流花影去,寒咽馨声稀,履自行来湿,僧从何处归,烟丝吹未尽,散作野云飞”。度过春雨桥不远,眼前山径豁然开朗,一片平畴跃然眼前,崖壁立一小石碑,白鹿泉故址便座落在这片平地左侧的紫盆峰岩壁下。白鹿泉一名颇有来历,相传从前山中水竭,村民追逐白鹿至此,发现一泓清泉,所以以白鹿名泉。岩壁上原有“白鹿泉”三个隶体大字,系明朝盱眙人李言恭(侍卫)的手笔,今已无存,但他在千佛岩题写的《栖霞寺》诗两首,至今犹存,明朝时,白鹿泉水自石隙中流出,方广数尺,清澈可鉴,泉水中蓄有金鱼,与泉上菖蒲海棠相映成趣,白鹿泉水自石缝中流出,汇入中峰涧,注入品外泉,白鹿泉上筑有白鹿泉庵,庵前有池,名观水池,庵周围遍植梅花树可摘可烹,高僧雅士相聚于此。吟咏唱和好不逍遥。清朝时期白鹿泉前建有太古堂,这是乾隆皇帝游行休息之所行宫所属范围,乾隆帝《太古堂对泉有作》诗云:座对白鹿泉,有堂名太古,泉高与座平,游鱼清可数,渐下汇小池,亦复侵阶础,求仙固诞事, 招隐徒虚语,缅思羲皇来,不改者惟汝。”白鹿泉之美引得一代风流皇帝也为之浮想联翩,乾隆皇帝又命人对白鹿泉清淤疏导,以利于民,他以喜悦的心情写了《题白鹿泉诗》“幕府识泉性,剪草剔泥滓,聚少势成多,疏阏流因驶,就怕白鹿最,一泓院墙里,导出灌鲜塍,资润不许里,实足惠农氓,春省为斯喜”。此后,文人雅士流连吟咏,白鹿泉名声日著,唐良荣有诗云:“探险寻幽到此游,观音肖像石犹留,当年白鹿今何在?剩有清泉草际流。”杜永福有诗云:传闻逐鹿得甘泉,三字嘉名石上镌,最是小池潴蓄处,紫峰倒影望中悬。”白鹿泉水出自侏罗纪砂岩的裂缝之中如今泉水干涸枯竭,泉上岩壁的三个小石龛中原供有观音菩萨,岩壁上原有明朝李言恭题写的白鹿泉三字,今皆无存。如今仅见岩壁上嵌有两块碑刻,字迹清晰可辩,其中一块为《白鹿泉供观音大士石像记》碑刻,碑文为行书,共28行,每行满行12字,是由明朝万历年间的僧定撰文,书写。该碑除少数地方破损外,大多数碑文清晰可辩,对于研究明朝的佛教和民间的书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青锋剑石传佳话从白鹿泉遗址缘山径而上,可见不远处的左侧道旁侧立一块灰色的石灰岩山石,其上有一斜长的黑色燧石条纹,长1.2米,宽0.06米,宛如一把利剑镶嵌在上面,这块石头因剑得名,称为青锋剑,又称剑石,民国时期宁墨公《题剑石》诗写道:“一石神奇不计年,剑痕深处起荒烟,冶城曾得吴王铸,百炼千锤亦自然”。关于青锋剑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则佳话,相传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期间,一日漫游山中,闲赏山景,行至此处,微觉倦怠,便解下随身佩带的青锋剑,信手挂在岩壁上,闭目小息,那知醒来后,青锋剑不翼而飞,而岩石上却留下了与原剑大小相同的剑影,乾隆皇帝转嗔为喜,遂赐名该石为“青锋剑”。其实,这则传说仅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编造的故事而已,以乾隆帝这样富有才情的帝王倘真有此事,他不可能不以诗系之的,而我们从今天乾隆皇帝五次驻跸栖霞山留下的大量诗词来看,并无歌咏青峰剑之作。那么青锋剑,这一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栖霞山在地质学上属于早二叠世时期沉积而成的,是“栖霞灰岩”的命名地,这里的岩层以浅海相含的燧石结核的灰岩为主在漫长的历史中以碳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石灰岩容易风化剥蚀,由于燧石颜色较石灰岩深黑,因而置于石灰岩表面,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试茶亭与白乳泉历青锋剑,上行十余步,在苍黛斑驳的山岩上赫然可见,竖书的六个隶体大字:“试茶亭白乳泉”,相传乃唐人所书,古朴拙劲,堪与安徽滁县琅琊山“醉翁亭”三石刻篆字媲美,据民国陈邦贤《栖霞新志》载,“陆羽曾试茶于此”,陆羽(733—&#年)字鸿渐,湖北天门人,安史之乱后,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隐居浙江苕溪,放浪江湖,研习茶道,被后世尊为“茶圣”。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品遍各地名泉名茶的陆羽,专程至栖霞山啜茶品泉,途中,避居阳羡(宜兴)的著名诗人皇甫冉闻讯,盛情相邀小住对饮,并乘兴赋诗持赠陆羽,以壮行色,皇甫冉作《送陆渐鸿栖霞采茶》曰:采茶非采 ,远远上层岩,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 花。”祝福嘘慰,关怀备至,他尚觉意犹未尽,更作:“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运,野饭石泉清,寂寂然灯夜,相思一磬声”。清高飘逸,超然物外。告别皇甫冉后,陆羽迤逦独往栖霞山,他无心浏览枫丹露白,宛如仙境的栖霞美景,忘情地融入栖霞山的怀抱之中,采绿芽、 新茗,汲清泉,试香茶,此后,山僧遂于陆羽试茶处造笠亭,并摩崖刻石,以志纪念,当时高僧、隐士、文人墨客常常雅聚亭畔,赏枫品茗,吟诗作赋,传为佳话。宋代,茶废泉枯,一片荒芜,游人过此,罔知来历,据南京周应合编篡的《景定建康志》载:“昔有人伐木,见石壁上刻隶书六大字,曰‘白乳泉,试茶亭’,不知得名所自始,今亭则惟余荒基,泉亦久涸”。明代嘉靖年间,秣陵名士盛时泰偕挚友黎职芳游栖霞山时,曾在山僧的帮助下,将此六字拓片收藏,睹景思古,感慨万千,摩崖虽在,亭泉荡然。有“因泉植茶,因茶树亭,无奈茶废、泉绝、亭毁”之叹。清初,僧人复于摩崖石刻畔建,笠亭,以供登山赏枫游人歇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行宫,其间,他漫步山谷,踯躅崖畔,松风吹面,红树拂头,静坐笠亭,谛视石刻,心驰神荡,欣然赋诗:“石壁隶书六,岁久霉苔生,适自高峰降,遂缘曲栈行,小憩笠亭幽,慢试云窦清,冉羽茗迹貌,若复传其声”。旋命人将此诗勒石树碑,上刻“乾隆御笔”和“圣听御览”两方印章,立于摩岩石刻之侧,“试茶亭、白乳泉”一度名噪江南成为栖霞一景。有关白乳泉之得名,颇有一段趣闻:古时候,有一头白鹿(母鹿)在此水边哺乳小鹿,人们发现水边留下乳汁,故以此名之。此泉之成因与上述清泉有所不同,系出自侏罗纪砂岩二叠纪石灰岩间的不整合面上,故泉量较大,曾被列入“金陵二十四泉”之一,原来在泉边建有白云庵,泉为庵中僧尼与香客的供水之地,而今由于地下开矿的缘故,跟上述的珍珠泉、白鹿泉一样都留下芳名,而不见香泉了。画圣高奇峰墓桃花涧边即到画圣高齐峰墓地。高奇峰,广东番禺人。早年学画于兄,后追随孙中山参加反清运动。绘画技法融合中外,自成面目,国际各大都市博物馆多藏其作品,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因功高画精,卒后被国葬于栖霞,墓碑“画圣高齐峰先生之墓”由国民党主席林森先生亲题。为自古以来画家国葬第一人。现墓旁立高齐峰铜像一尊,四角有徐悲鸿、蔡元培、陈树人等原迹题刻,是栖霞山重要文化景点之一。桃花湖沿桃花涧向上行走,眼前突然映出一片湖光山色美景,这即是我们于2005年全力打造的一新景点——桃花湖,它位于栖霞山风景名胜区中段,东起天开岩景区,北至虎山,南领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故居遗址,西临桃花扇亭。该景区以桃花扇亭为核心,包括:卧云亭、香君故居、天开岩、乾隆御花园遗址等景点,意在挖掘资源,体现文化内涵,再现桃花涧青山绿水之秀丽景观,使“桃文化、秦淮香君文化”得到提炼、升华。 乾隆御花园《南巡盛典》记载,御花园为明清时栖霞十景之一,康、乾二帝都曾亲临栖霞,尤以乾隆帝对栖霞山的秀丽景色最为迷恋。乾隆二十二年,在栖霞山建行宫一组。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御花园为其赏花探幽、咛诗作赋,挥毫泼墨之处。当时的御花园曾汇集天南海北之奇花异草,它们与庵、亭、阁、廊、轩组成幽静、锦簇的皇家园林。据统计,他驻跸栖霞山行宫其间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有一百一十九首之多,匾联四十四幅,佛赞一篇,乾隆帝五次共在此住了四十五天,对栖霞山美景大加赞赏,赞誉栖霞山为“第一金陵名秀山”御花园位于风景区核心地带,依山傍水,背靠主峰,前有桃花湖,南有天开岩,园内林木覆盖,春天青翠、秋季火红,地理位置绝佳,得天独厚,惜原景毁于清朝咸丰年间与太平军的战火。现在的御花园建于2006年,总投资达350万元。复建后展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建筑(峭倩)100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全框架结构,仿明清建筑风格,再现了栖霞山当年的帝王文化。御花园的复建使栖霞山又增一标志性建筑群,对栖霞山生态环境的改善、景观质量的提升、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传承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推动力。般若台旁涌珍珠六朝古都南京的雄山秀水众所周知,但南京的井泉也毫不逊色,明朝文士盛时泰(仲交)对金陵的井泉进行一番周密调查后,选取其中的二十四泉,各序而赞之,名曰《金陵泉品》。栖霞寺的白乳泉、品外泉、珍珠泉名列其中。珍珠泉亦名真珠泉,座落在栖霞寺北桃花涧旁,开凿于明朝。据史载,当年住在般若庵中的僧人苦于汲水不便,在庵外凿地得泉,其吐如珠(珍珠),号珍珠泉。不管是居住在栖霞山的隐士高僧,还是远方到来的香客行人,路过此地,“人多汲之”。在珍珠泉之上,还建有一座亭子,供人休息驻足,游人小息亭中,一边观赏烂漫山花,倾听山涧鸣溅,一边品尝甘冽的泉水,顿觉心驰神荡,物我两忘。清乾隆帝《题珍珠泉诗》云:“一泓无滓印空澄,山脚泉 珠颗石冰,凭揽不殊昔年况,剔疏犹忆尹家曹。从这首诗中可知,清朝珍珠泉景观一如从前,珍珠泉为何能产生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世人多有猜测,民国陈邦贤《栖霞新志》记戴:相传游人拍手呼笑,有白珠点点上浮,莹洁可玩,所以叫作珍珠泉。今人朱洁轩《栖霞山志》认为:“山多矿产、泉中或含有天然之碳酸微粒对之拍手呼笑,即感压力增加,化而上升,一若今日汽水者然,不可以神话附之。”这些说法,其实并不准确,从实地考察来看,珍珠泉水出自侏罗纪砂岩的裂隙,因泉水冒水时,常常带有串珠状的气泡,而形成奇特的景观。般若台遗址位于珍珠泉东南不远处,有一条小径可通,般若台原名般若堂,是明朝初年智旷禅师所建,因年久废弃,明朝万历年间,新安僧人慧光来到栖霞山,喜爱白鹿泉之胜,结茅而居,同乡吴一恭出资为他在般若台遗址内构筑一庵,供其居住,慧光的好友王寅前来投宿后,觉得庵小,于是为慧光出谋划策,倡议众人捐资复建般若堂,堂中筑说经台,台广若干寻,高若干尺,慧光又求遗精善本,谒诸名士,书各一章,勒石四面,共刻有《四十二章经》、《金刚经》、《遗教经》三种经文。般若台在明代曾名噪一时,明朝兵部待郎新都汪道昆专门写有《栖霞般若堂记》,记载其建筑始末,清代乾隆皇帝南巡,驻跸栖霞,亲自为般若台写匾额,并多次题诗吟咏般若台,其一《题般若台》写道:“山鸟春前叫,山花雨后开,是云般若相,那辨有无台”。其二《戏题般若台口号》写道:“般若即空还即色,石台非古亦非今,山僧举似全不识,合掌门前候驾临”。其三《右般若台》 背屏峰, 面带涧,精蓝构其间,栖霞之别院,七处征 心,六度满以愿,天花散净芬,甘露垂法溅,中峙般若台,津逮庐溪 ,可同慧远修,净土乃真幻。诗里描绘的般若台周围山花烂熳,山鸟鸣转,石台犹存,古庵犹在,但今日的般若台已面目全非,僧去台空,杂树幽草丛生,但旧基若隐若现,仍不失为一处探幽觅古的佳境。山水兼容桃花涧栖霞山,翠峰如屏,明秀清丽,红叶丹崖,金陵第一,古迹星罗,佳景棋布,除枫丹霜白而外,梵宇环宫,晨钟暮鼓,林峦壑谷,涧水松风,空灵缥渺,各有洞天,位于栖霞山西峰的桃花涧,就是一处兼容山水的胜迹。据《栖霞新志》载:“桃花涧,源出自最高峰与西峰之间,凡中峰北麓,西峰南麓之水悉归之,逶迤而下,势若游龙,过叠浪岩,怪石林立,涧水冲其上,浪花喷薄若鸣雷卷雪,至寺门右,潴为明镜湖,自此流入寺外,入便民河,转而入江。”青山因涧生辉,古寺缘水灵净,水滋山色,山添水势,葱茏迷蒙,美不胜收。游人自栖霞寺明征君碑往北,循盘山公路,过珍珠泉,再行西上,但见曲折溪水,依路成涧,桃竹松栗,夹岸绵生,灼灼掩映,宛如桃源。正如明代秣陵名士盛时泰在其《栖霞小志》中所述:“春暮夏初,则红英绿荫,错落左右,游人行其下,衣袂皆有香色,然知音者少,非耽于山者,不能久宿”。碧波红雨隐于深山,真是游览观光的绝妙之处,使游人到此颇似《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桃花洞外的景色,又有如武陵人氏般的感受。续行则见扇形的桃花扇亭翼然立于山路西侧,依崖傍洞,三面轩敞,步入亭内,花窗桃扇,杂树亭墙,仰望青山,俯视涧水,修篁嘉树,鸟唱泉鸣、人景相并,心旷神怡。《桃花扇》是孔尚任(;1718年)花了十年工夫,三次易稿而完成的文学杰作,孔尚任在《桃花扇》这一传奇中叙述,此地乃明末秦淮名妓(秦淮八艳)李香君随卞玉京出家为尼之葆贞庵,传说出家后的李香君情恨尽绝,独守此庵,青灯古佛,聊度日月,其间,浣纱濯足,不离此涧,死后亦葬涧畔丛林之中,诚所谓故事始于桃花扇,传奇终之桃花涧(明末清初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公子侯朝宗之间的恋爱故事,叙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其中有这么一段情节:清兵攻陷南京时,李香君离开‘媚香楼’,由名画家兰田叔带领到栖霞山避乱,侯朝宗回到南京,获悉李香君的去处,拖着一条长辫子来到栖霞山寻访李香君,恰巧遇到道士张瑶星,被他怒斥了一顿:“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恨割他不断吗?”李香君听后颇自羞愧,遂与侯朝宗决裂,随卞玉京一起入葆贞庵为尼。乾隆帝驻跸栖霞山期间,作《题桃花涧诗》:“一气 百昌,洪钧善陶冶,山中亦有桃,夭夭而娆桡,静非时世装,是真阿兰若,精舍忽对之,窗前数技 ,齐隐晋 士,其致岂殊也”,凤凰引吭,众禽相和,皇帝题诗,声播宇内,一时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不缘枫叶,只为桃花,踯躅庵院旧址,观察随水落英,遥想风流韵事另有异样情趣。清代文人蒋士铨亦曾会同江宁知府(县)袁枚同游栖霞山,寻觅桃花涧,身疑世外,欣然赋诗:“拾级梯翠微,所历即渐高,但闻松子香,排立苍虬蛟,右折般若台,石磴歧途交,下瞰德云庵,古涧桃花飘,奇石伏虎豹,辟深濠,积水猛穿贯,万蟒翻银涛,疑在匡庐中, 窥三峡桥,杳然非人间,我欲携鱼舫”。两人相邀,临涧羡桃。这葆贞庵(观)现在何处?早已荡然无存,李香君更是无从考证,尤其令人惋惜的由于附近地下矿区不断扩大开采,致使此涧水源枯竭,涧水几乎干涸,唯有雨季来临时,方见涓涓细流,略现旧观,所幸乾隆和蒋士铨的的优美诗篇,传神地向后人展示了桃花涧昔日的妩媚风姿,那“桃花扇”故事耐人寻味,传说葆贞观旧址就建在这桃花涧附近,李香君死后,也就埋葬在这一带,所以读过桃花扇的人除了在夫子庙附近寻访“媚香楼”故址以外,就是来栖霞山寻访李香君的墓穴。可惜,后者已无半点确凿的踪影了。而近来有人考证,这座桃花扇亭的所在地,或许就是当年葆贞庵的遗址,而李香君的墓穴也就在此向南约50米的丛林中。有几十条条石杂乱堆放在一起的地方,但这毕竟是:“岁月无情随流水,桃花扇底看南朝了”。为了栖霞山更加美妙,现栖霞山管理处正及时抢救,经十数年努力,沿涧补植了150亩桃园,尽力恢复古貌,此园沿古桃花涧两侧绵延向东四、五千米,桃花品种有:紫叶桃、碧桃、五宝、寿桃、蟠桃等20多种,花的颜色有白、绿、粉红、朱砂红、深红等,单瓣、重瓣都有。每当清明前后,万株桃花开放,灿若云霞,在葆贞庵旧址桃花扇亭旁修筑了3000余米长的防滑山道,还在桃花涧附近配置了一些水泥笠亭和几十处石椅,供游人歇息,若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三五同行,结伴来此置身翠微,赏桃怀古,确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天开岩和一线天离桃花扇亭,复上行百步,右侧小径进去便是“话山亭”和“天开岩”景点,话山亭位于桃花涧上游,周围密林环抱,槛外流水淙淙十分幽静,亭内的匾额上由当代书法家尉天池所书‘话山亭’三字,是游人谈论山容水貌的一好去处,但话山亭原址则在行宫内,一九八0年复建时迁于此。天开岩,俗名污西凹,一名唐公岩,他位于栖霞山西峰之侧,峭壁如截,势若天开,据:《同治上江两县志》载,“峰之迤西,矗石凌空,为天开岩,两岩削立,其直如截,阔可三尺,为磴数十,磴尽为台,所谓唐公岩也。西峰之胜,此为最佳。”一线天去天开岩西南200米,山石嶙峋,参差夹立。据蒋维乔《栖霞山纪游》载:“一线天者有一大石如圆锥形,中空若龛,顶通天光,故名”洞里窥天,堪谓奇观。明代,秣陵名七盛时泰与挚友沈君聘,同偕山僧法通,同旅,扪萝攀山,上西岭,探奇觅古,于乱石纵横中寻得一壁,上镌‘天开岩’三字,复见另一壁镌‘醒石’二字,皆不知何人所题,继而奋力寻觅,则南唐徐铉、徐锴,北宋张稚圭、王 等题名,一一显露,四人大喜过望,逐字摹拓,满载而归。后栖霞寺僧大觉,于岩旁结茅以居,曰石壁轩,遂稍有人来此游览,明人王随有《天开岩》诗记之:“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饥餐岩下松,渴饮岩下溜,爱步岩石前,白云起孤岫”,大觉园寂后,草轩不存,唯余石壁上漫患不可识之题款,历经风雨,启示后人。明清两代的题刻,基本上还相当清楚,有迎贤石,天开崖,碧藓亭等。栖霞山中的禹王碑栖霞山中有一块鲜为人知的禹王碑。禹王碑,一名岣嵝碑。《岣嵝山铭》曰“南岳密云峰,有神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至宋嘉定中,何致不惮高峻,摹拓以归,始传于世,摹刻遂多,岳麓书院、绍兴禹庙、云南安宁洲、金陵栖霞、扬州甘泉、山东黄县、河南归德、陕西西安,俱有是碑。金陵栖霞山之禹王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二月,由官任金陵的吏部左侍郎杨时乔所重刻。碑高五尺余,三块碑并立,每石宽约二尺,碑语七十七字,与原《 嵝碑》无差。杨时乔以元朝杨恒之《六书统》等书校得“南、暴、幅、员、魑、魅、夔、魈、舞、蒸、 ”十二字外,又据以篆诸书,校 碑字,使一一明了,并以楷书写释文于碑文之下,复又征引《尚书典谟》之文,解释碑辞作为碑语,附刻于碑文三石之后,碑语末段,又略载古篆存殁源流,并洋发此碑所传以由来颠末,均以楷书注之,以告后世,今考碑共六石,校碑者马烨如,临书者范允,立碑者谭继统,吕胤昌等十二人。其实至于禹王碑之释文,自宋元至明,除杨时乔以外,还有杨慎、沈镒、郎瑛、王朝辅、杜壹等,内容各不相同,皆为各释其所释,无非多以意会,并非真能识碑字。他们所做释文的根据不是说由鬼神告知他的,就是说从梦寐中得来的,至于禹碑的来历,至今没有一个千真万确的铁证,可以断定他是不错的。栖霞山风景区管理处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在原址重新修复禹王碑,碑与亭合一,只把碑原文七十七个蝌蚪文字刻出来,杨时乔的释文没有刻出来,皆因历史就对释文有争议,刻出原文还希望有识之士能早日译出禹王碑的字义。 陆羽茶庄唐代茶圣陆羽(公元737&#年)字鸿渐,湖北天门人,安史之乱后,于唐肃宗(761年)隐居 溪,放浪江湖,研习茶道,被后世尊为“茶圣”,唐代棕大历年间(766-779年)品遍各地名泉名茶的陆羽专程至栖霞山 拭茶品泉,途中,避居阳羡(宜兴)的著名诗人皇甫冉闻讯,盛情相邀,小住对饮,并乘兴赋诗以赠陆羽,以壮行色,皇甫冉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曰:采茶非采 ,远远上层岩,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 花。后又觉意犹未尽,更作《送陆鸿渐采茶相过》“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然灯夜,相声一磐声。”清香飘逸,超然物外,告别皇甫冉后,陆羽便独来独往栖霞山,他无心浏览枫丹露白,宛如仙境的栖霞美景,忘情地容入了栖霞山的怀抱之中,采绿芽, 新茗,汲清泉,试香茶,此后,山僧遂于陆羽试茶处造笠亭并摩崖刻石,以志纪念。当时高僧隐士、文人墨客常常雅聚亭畔,赏枫品茗,吟诗作赋,传为佳话。宋代茶废泉枯,亭仅余荒基,仅存“白乳泉、试茶亭”六个隶书大字和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1780年)游历至此时流下的一块御碑,诗名为《白乳泉用皇甫冉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曰:“石壁隶书六,岁久莓苔生,适自高峰降,遂缘曲栈行,小憩笠亭幽,慢试云窦清,冉羽茗迹邈,若复传其声。”目前,栖霞山中与陆羽有关的景点,还有品外泉,试茶亭等,去年秋天为纪念陆羽曾在栖霞山种茶,采茶,品茶,试茶及品泉的经历,于龙山之巅建造陆羽茶庄。整个建筑为仿唐风格,四层,建筑面积共计800平方米,登顶了望长江、紫金山、南京城,栖霞山的美景一览无余,为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又一名胜地。德云亭与叠浪岩德云亭位于栖霞山西峰之麓,幽篁环绕,清荫弥望,其址即古德云庵。据《摄山志》载:“德云庵临桃花涧,奇石玲珑,万窍穿溜,雨后涧水悬瀑而下,屈曲环流于庵外”,清响泠泠,自成丝竹之音,确实是西麓之胜处。叠浪岩,在德云亭上行数十米处,据陈邦贤《栖霞新志》载:“叠浪岩在西峰之侧,桃花涧中,涧水自岩上泻下,叠浪层层,岩山受水的侵触,也露出许多的浪迹来,乱石错落,高低起伏,如大海潮汐,波澜万叠。其实,形成叠浪岩“伏石万叠,状若波澜”的原因,主是以碳酸钙为主的石灰岩,在自然界很容易被溶解侵蚀,久而久之,滴水穿石,其层面出现溶沟,凹穴、沟穴的接界处突起成脊,形成石芽,当石芽与溶沟交错在一起时,便显现出凹凸不平,状若波浪的“水面”。德云亭与叠浪岩之间,原有“见山楼”与九株松两处景点,亦甚优美。据《摄山志》载:“叠浪岩,岩下为见山楼,前后疏窗洞达,通以回廊,翼以杰阁,凭栏而望,九松郁然,惜两景今均不见。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行宫,尤喜德云庵之竹篱松涛,更爱叠浪岩之有形无声,五游其境,次次题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二下江南,初履栖霞,即钟情“德云庵之幽,叠浪岩之奇”。徘徊良久,分别题诗:其一《德云庵》:“英英霭霭镇氤氲,路转禅房花木分,那共 黎举公案,诸峰都见德山云。”其二《叠浪岩》,海涛称排山,崖容谓叠浪,称谓岂本然,名字出想像,翘首眄层峰,诚有翻波状,谷神不独工、冯夷宛相向,僧绍昔乘桴,依稀于此放。”此后,他每下江南,必至栖霞,亦必至德云庵,叠浪岩,不仅题诗颂景,还特地为德云庵书额,为见山楼写匾,并撰有“不生波处心恒定,大寂光天总相融”联,以道叠浪岩之妙,在栖霞山的众多佳景之中,乾隆皇帝对于德云庵、叠浪岩可谓痴迷至极,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龙舟自便民河至栖霞行宫,他第五次来到德云庵和叠浪岩,此时,他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了,倘佯其间,缱绻无限,情动之处,他复用前题,五赋佳诗,一仍以《德云庵》为题:“谁与竺庵号德云,聊欣一柱净香闻,尔时布景悄然忆,驰驿观山岂漫云”。二仍以《叠浪岩》为题:“行水犹无事,牵山岂有斯,湖深沟那凿,峰去迹奚遗,徒见石刻峭,依然树芘 ,千秋纷记载,曾几不虚词”。真情流露,发自肺腑。此后,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翰林院编修蒋士铨曾与袁枚同游栖霞,探幽觅奇,徘徊叠浪岩前,叹自然神功,遂题叠浪岩诗:“惟石称至刚,惟水称至柔,峨峨叠浪岩,乃系 河流,皴劈开层波,磊 悬浮沤,四海水皆立,溟渤移陵邱,石罅披蒙茸,碧如荇藻浮,惊澜展千丈,疑有蛟龙游,鳞甲苟一动,银汉不可收,潮音尔何来,万木鸣飕飕”。而今,登山游人如欲睹叠浪岩之天生丽质,可过桃花扇亭,沿盘山公路上行数十步,顺左一横插山径续行,便达德云亭和叠浪岩了,届时,在“嵯峨怪石削如刀,旧迹层层雪浪高”的氛围里,你定会产生“想见当年深涧里,水流花放武陵桃”的美好感觉。 碧云亭、太虚亭看罢叠浪岩,越过平山头,观看过高岭土(观音土或五色土)再向上转一大圈,左侧有一条平坦的山岗,顺岗顶北行约二百米,见一座新修的亭阁翼然而立,名曰“碧云亭”又名“望江亭”,这两个亭名都很妥贴,当你仰视太空,但见碧云万里,俯视平野,不尽长江滚滚来,真可谓双绝矣!这条貌似半岛的平顶岗峦,向北伸出,三面均是悬岩,仅一石与山道相连,构成别具一格,以险取胜的景点,此地俗名黑石档,其东侧深谷陡壁,岩石裸露,峻峭无比,西侧,由松涛林海铺成的起伏岗峦,蛰伏于脚下,不时传来随风呼啸而起的林涛吼声,恰似“沙场秋点兵”最气派的景色是向北眺望,大江尽收眼底,洪涛涌过足下,两岸沃野千里,旷阔无限,江南鱼米乡的农村新貌。所以当你到此驻足,环视四野之际,会感到,先前穿行于深林幽谷中的疲劳情结顿时消散,而胸怀豁然开朗,精神随之振奋。这里虽不如武汉黄鹤楼的闻名遐迩,但其形胜景却不减黄鹤楼气派,黄鹤楼有张之洞题写一联道的好:“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看来用于“望江亭”上是很贴切的。离开白乳泉,沿上山的石径再往前攀登,紧靠路侧的枫林深处有一座颇具规模的朱色亭阁,名曰:“太虚亭”,这亭名好似把我们引到梦幻境界中来,假如深秋来此,小坐片刻,倚栏欣赏满山红叶,倒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与长沙岳麓山的“爱晚亭”相比,何曾逊色?可惜此阁亭内尚无一副切景的楹联,实属憾事,于是想起“爱晚亭”的那副,暂且借用何如:夕阳虽好近黄昏,白日依山,莫若晨曦出海;秋气从来多肃煞,丹枫如画,何如红芍飘香。红叶谷红叶谷位于御花园和凤翔峰西南山腰的交界处,由于这里常年无人涉及,加上山水冲刷,岩石裸露处尽显岩溶奇石景观,其余则为茂密的丛林和湿地。以其特有的气候环境,不仅使这里保留着古枫香、古滕等植物,还生长着栖霞山特有的山蛙、赤红石蟹和变色龙,另有甘草、当归、沙参、桔梗等多种珍贵中草药。红叶谷建于2006年占地约500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设计理念从崇尚自然的原则出发,尽可能保持它的原景原貌,引水源以保护其生态环境,植红叶以实现林相改造与造景相结合,景区自然风貌优美,突出奇石红叶并蓄水造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区域防火能力,及山、林、石、水、亭为一体的红叶观赏区。红叶谷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曲折通幽,游客进入谷中游玩,别有洞天,谷内新栽植了各类红叶观赏树木有:红枫、鸡爪槭、榉树、黄连木、枫香、北美枫香、紫叶李等多种名贵红叶品种,与该谷类原有的红叶树种一起,红叶谷的红叶数量已达到近万株,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游客置身其中能充分感受到晚霞栖落的美景,乃栖霞山又一观赏红叶的绝佳景点。始皇临江处始皇临江处位于滨江大道中段,乃观赏长江景色的绝佳之地,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曾亲自等临栖霞山,公元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皇帝赢政第五次出巡金陵,驻跸栖霞山西北麓江乘浦,始皇帝等临栖霞山纵目四观,埋双壁祭告天地,更赦李斯篆文,立石以明示天下,皆表明此次登临,非一般意义上的巡视实际上是为了体现秦始皇一统四海,雄视千古之霸业,为示纪念。风景区管理处投资80余万元,于2006年新建“始皇临江处”,该景点为钢锯混凝土仿古建筑,包括重檐亭、廊、轩以及观景平台,游人等临远眺,前为六合龙袍、玉带山川原野,西为长江二桥诸景,东为江宁句容原野和黄天荡古战场遗址,近为滚滚东去的扬子江,点点帆影,川流不息,更显一幅盛世繁荣昌盛景像,游客身临其境,容忍皆忘,心旷神怡,是否也有了当年始皇帝远眺长江、顶天立地的心情,该景点是栖霞山欣赏江景的绝佳之处。 风光无限凤翔峰凤翔峰海拨286米,乃栖霞山之巅峰,据栖霞新志载:“凤翔峰,一名最高峰,因峰上有三茅宫,所以又名三茅峰”。卓然矗立,雄镇群山,自古以来凡赏枫游人,皆鼓勇登凤翔峰览胜,俯视江南,振衣千仞,舒啸长空,引为一快。明熹宗天启年间(年)皇帝朱由校懦弱昏庸,不理国事,朝政尽委阉党魏忠贤,其时,东阁大学士宰辅叶向高()见宦官擅权,滥用淫刑,知长此以往,朝事决无可为,遂于天启四年(1624年)辞官告老还乡(福建),途经江宁,郊游栖霞,不顾年迈,持仗登顶,涤尘虑,抒胸臆,旷观无际,从容赋诗:“探奇直上最高峰,仄径悬崖信短筇,万壑松篁 虎豹,半江风雨挟蛟龙,苍茫不辨前朝寺,缥缈时闻下界钟,共识浮坐无住着,蒲团相对坐从容”。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至江宁驻跸栖霞行宫,两江总督尹继善随侍登山,御驾凤翔峰,天地廓然,胸怀坦荡,情驰古今,不免啸傲:“昂首最高峰, 岩拾级上,药草堪摄生,含芳袭人赏,北睇见大江,灏气涵漫漭,吾怀与之如,靡然坦荡荡,忽忆东坡翁,赤壁曾独往,俯冯夷幽宫,长啸发逸响,其气盖古今,其景融机象,斯游可同乎,吾惟企遐想。”云涛烟潮、天风拂衣,信步峰顶,能不逍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第三次南巡,再落栖霞复登最高峰追忆前游,又赋新诗:登峰登合最高峰,风拂须眉云荡胸,下视钟山诸培楼,绿 盆里种芙蓉”,“江山地险带还襟,守德孜孜独切心, 石长歌一再读,却教视泯去来今”。至乾隆三十年(1765年)春,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三上栖霞,乘马上凤翔,凭高颂千古,临风极顶,岂能无诗:幽居跋马上崇椒,造极悠然憩敞寮,与颢气俱即仙境,喜春云净协农谣,平临白下怀遗迹,俯视长江映碧寥,山峙川流自千古,那知兴废有南朝。六下江南,五驻栖霞,三登凤翔,数赋其诗,眷顾深情于此可见。江东才子袁枚与蒋士铨二人偕游栖霞山,共攀凤翔峰,四方佳景,目不暇接,遂议以《登最高峰》为题,各自赋诗一首,袁核抓阄领先,当仁不让,出口吟曰:“群峰齐俯首,争把一峰让,一峰果昂然,独立青天上。我来爱此如登天,无物与我堪齐肩。白云蓬蓬生足下,红日皎皎当胸前,手敲山门锁,声落山下风。老僧迎我便扶我,怕我吹堕烟霄中。开窗指示扬州塔,入耳颇闻瓜步声。摄山到此局一变,奇石奇峰都不见。不知人世藏何所,但觉江光摇匹练。仰首频愁真宰侵,长空断绝飞鸟音。游山莫到山绝顶,再上无路生归心。背山摇鞭风洒洒,手掷金轮放四海”。吟罢,气喘吁吁,笑指艳阳,蒋士铨见状会意,紧接其后复吟诗一首:“北上最高峰,大江落手掌。江南地欲浮,江北山尽仰,天风吹我衣,下挟万松响,壮心忽一动,慨然发遐想。大千局屡变,六代事已往,谁求摄生药,不免埋草莽。决毗送冥鸿,灭没青云上。”才子登山,相携抒怀,千秋佳话,传为美谈。现通往上顶的盘山水泥公路业已修成,在公路之旁可见一段岩石非常破碎,表面呈乳白、灰青、紫红、浅黄、嫩绿等色,俗称“五色土”,1950年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来此考察,认定“五色土”是铅锌矿的矿苗露头,果然在这里百米之下,首先发现含量丰富的铅锌锰矿。当我们登上凤翔峰,俯瞰大江秀色,让视线转移到龙潭与栖霞山之间的河漫滩上,注视那芦苇水荡时,回顾遥远的八百多年前的宋代,黄天荡古战场的历史景象仿佛展现眼前。相传,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春天(阴历四月间),金兵南侵,抗金名将韩世忠率领八千水军进驻京口(镇江)配合岳家军阻击金兵北撤,宋将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率军队与金兵交会于金山,正当交战激烈之时,韩夫人梁红玉于执鼓桴亲临前线,击鼓助战,这就是有名的金山战鼓,后来广泛流传于民间“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宋军上下士气大振,大败金兵,金兵心慌意乱,不济水战,再加上不熟悉港汊地形,把连接于黄天荡的长江岔江误认为是长江主航道,退进黄天荡,韩世忠趋机发动士兵乘胜追击,以八千精兵封锁住黄天荡入江水口,把号称十万(实际没有十万)之众的金兵围困在这个口袋内达四十八天之久,使金兀术束手无策,进退两难,由于奸细献计:金兀术采用偷挖河道(万抢河亦名强盗河在摄山境内),今演变为便民河,和采用火箭射帆的阴谋,趋宋军发生混乱而逃循。在追忆黄天荡古战场的地理位置时,我们从中得到有关沧海桑田的科学启示,登上凤翔峰顶,江山万里,风光无限,由此使人感到祖国大好河山,历史悠久,英雄辈出。沧海桑田,耐人寻味。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最爱南京,最懂生活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等警务服务
江苏女性温暖贴心的移动家园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热门搜索: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江荣)过年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对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来说,团圆往往就是一种奢望。徐良成和袁艳夫妻,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护士,除夕和大年初一,他们都得在自己的岗位上度过。除夕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了这对坚守在岗位上的夫妻,当谈到自己的心愿时,二人不约而...
今天是大年初一,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早早进入过节的气氛中啦!过节聚会少不了喝酒助兴,但小编提醒大家,酒后开车害人害己,千万别心存侥幸,因为春节期间,交警蜀黍严查酒驾不~放~假~交警行动JIAO JING XING DONG查处重点酒驾、醉酒、毒驾,客车超员等严重交通违法。行动时间即日起至春运结束。行动地点全省高速公路、国省...
导读  狗年央视春晚落幕,这些金句、画面刷屏了!春晚金句出炉!1、爱情保鲜靠表白,爱TA就要说出来!2、  妻子蔡明:每次见他(丈夫潘长江),我心里砰砰砰,怎么看怎么像李易峰!  教练:这不是爱呀,这是瞎呀!3、男人的情商是12分都扣光了吗?4、狂躁,太狂躁!5、  老板:累不累啊?  员工:……(无论说啥...
春节到,红包来,骗子们也来了。为了让9亿微信用户、5亿多支付宝用户更愉快地抢红包,我们找到微信团队给大家支几招,抢红包的时候大家务必看仔细了,别被骗。01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收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等,这种可能就是诈骗。正规的微信、支付宝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自动...
除夕晚上,狗年春晚的精彩瞬间,开始在泰州人的朋友圈刷屏。而对靖江人来说,这三年来,90后小伙刘勇带来的特殊花絮照片,已经成为每年的特殊“年夜饭”。今年,刘勇继续受邀参与春晚彩排和直播。2月7日,刘勇就来到北京,开始了为期9天的春晚彩排和直播。当天,他在春晚彩排的演员休息室里,见到了容嬷嬷的扮演者李明启和...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带一路水泥龙头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