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会爆发台海战争么,台湾还有没有台湾和平统一一的可能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毕业论文--台海问题之我见.doc 1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
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称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________________
师_______熊辉___________
名_____卢进_______
号__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_09级电子商务二班______
学院名称_____商学院_______
交阅时间___2010年12月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台海问题之我见
台海战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力战?力和?--都需要我们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系亚太地区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有利于中国不失时机和平发展。台海危机如果继续升级演化为战争,将改变亚太地区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利用日本牵制中国和平发展是美国弃台湾之后的第二步棋,这种迹象已经明显。日本坐收渔利。日本加快了海洋扩张的步伐,对中国海权和海域资源构成严重威胁。不轻易放弃美国制衡台海局势这一力量,“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台湾问题,把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分为阶段性的两步来走,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化解台海危机,才有望遏制日本已经剑拔弩张犯我海域的图谋,确保我国有一个“聚精会神抓发展”的周边环境。
日本海洋扩张野心须高度警惕
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争夺海洋资源的世纪。早在20世纪下半叶,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发展与资源消耗成正比,陆地资源,特别是能源已经拉响告罄的警报,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就我国的发展与资源消耗情况而言,自1993年起,我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如今的小康还仅仅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与资源瓶颈的矛盾就已经凸显出来,2003年仅石油净进口量就达到9700万吨,近4年平均年增长11.69%。我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5.7%,仅次于美国(25.7%)、日本(7.7%),居世界前三位。由此发展下去,保守一点,GDP保持8-6%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哪怕仅仅是中水平、相对全面、相对平衡的小康,专家预测,我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将达到60%,石油进口量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张新华、蔡文之、〔德〕戈特瓦尔德《能源之踵--能源形势、能源安全和能源革命》,《社会观察》2004年第9期)。且不说不断加大能源进口量会使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即使排除所有制约因素(事实上不可能),世界各国愿意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需求,也会有捉襟见肘的一天。能源危机,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世界上沿海国家都把发掘新能源的重点移向海洋,纷纷划定本国的海洋专属经济区。依照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1998年我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即使拥有这些专属经济区,也仅为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可管辖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仅为0.3,是世界沿海国家平均0.94的1/3。(与我国海洋接壤的国家,日本超过11,菲律宾6.31,朝韩2.17,越南2.19。)我国人均海洋面积仅0.0029平方公里,是世界沿海国家人均海洋面积0.026平方公里的1/10。何况我国进出口贸易对海洋通道的依存度已达到80%。因此,捍卫我国领海及海洋资源权,极具战略意义。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西沙之战”就拉开了战争捍卫海域权的序幕。迄今一些南亚国家仍在我国南海海域进行资源开发。基于争取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我国采取了“撂置争端、共同开发”的外交战略。南亚各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消耗小国,不足以虑。随着我国的强盛,解决南海问题轻易而举。真正危及我国海洋资源安全的是日本。日本也是现有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国土面积仅37万平方公里,不及我国一个黑龙江省,但人口近1.3亿,2004年GDP约5万亿美元。作为经济强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居世界第二的大国。制约日本发展的瓶颈也是资源。基于同样的原因,日本也需要有充足的海洋资源来维系自己在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中日关系可以继续和平友好,但在涉及国家发展安全的问题上,寄希望日本放弃海洋扩张的国家发展战略,完全是一相情愿。中日海洋距离最宽处不及360海里,纷争地带达40海里。日本蚕食我国海洋资源的企图早已暴露无遗。中日海洋资源权的纷争是两个国家未来生存发展的根本利害冲突,何况纷争海域对日本来说同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向东进入太平洋,美国向西进入亚太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转载]“武统”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手段
& &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两岸官方沟通渠道完全停摆。而美国新任总统特郎普的两岸政策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美日制造出一种濒临“战争边缘”的高危险形势,使得中国大陆面对剑拔弩张的尖锐对峙情况。近期,解放军海空力量频频奔赴西太平洋,并对台湾进行环绕航行,从解放军轰-6K轰炸机绕飞台湾,到“辽宁”号航空母舰编队突破第一岛链抵近台湾岛。展示大陆已具备封锁台湾的军事实力,台军设在西海岸的“马其诺防线”已经失效,台湾“后院”洞开之势已成。习近平早就警告过“台独”分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那么台海战争真的会爆发吗?
鉴于两岸关系的险恶与形势的严竣,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中将说:“我的判断是<font COLOR="#FF年前军事冲突是肯定的,2020年前后要爆发台海战争,很可能一举夺取台湾”。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他说:“特朗普还未当选时两岸冲突已不断积累,危机在不断加深,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的爆发点。特朗普上台以后,其最近的言行等于给这个即将爆发的临界点点了一根火柴”。国台办前副主任王在希基本同意王洪光的意见,他说:“我的看法只是稍稍有一点点不一样,我认为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丧失,因为我们的反分裂国家法非常明确的指出,在三种情况下我们将依法对台采取行动,其中最重要的第三条就是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已经丧失。所以我认为现在应该说在慢慢的逐步的接近丧失。”这两位都曾负责过对台工作,他们说的话是有分量的,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其实早在去年一月份,旅美社会学家李毅教授在实地观察了台湾选举情况后,写下了《和平统一已无可能》和《再论和平统一已无可能》两篇学术论文,详细说明了,两岸和平统一已无可能的根据。
第一、“台独”现在已经是岛内的主流民意,而且岛内越来越独,不可回头。1996年,台湾赞同1996年统一的人,超过30%。2006年,台湾赞同2006年统一的人,少于10%。&2016年,台湾赞同2016年统一的人,少于1%。蔡英文执政四年之后,2020年,台湾赞同2020年统一的人,可能少于500分之一。蔡英文执政八年后,2024,台湾赞同2024年统一的人,可能少于1000分之一。在李毅教授列出这些数据之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反响并不大。可是不到一年时间,王洪光将军和王在希原副主任却得出了基本相似的结论。
第二,蔡英文与陈水扁不同,陈水扁是投机“台独”,蔡英文是理念台独。这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蔡英文都不会公开承认两岸同属一中。这个看法已被蔡英文当政后的实际表现所证实。如果说蔡英文的520就职演说,还被认为是隐含了一中元素,包括承认九二会谈历史事实,强调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这个谈话一度被解读为:只差没有讲出“九二共识”这四个字。到2016年终谈话,520演说里的“一中”元素完全消失。今年1月5日上午她在接见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两岸事务访问团”一行时强调:“在处理两岸关系上,台湾不会屈服于压力,也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表现异常强硬。所以她的民意支持率越是下降,她就越向“独派”靠拢。其实这并不奇怪,正如王洪光中将分析的那样:“1945年台湾光复的时候,日本人留下30万日本人转为台籍,经过50年的日据时期,当时台湾是600万人,8%与日本有关,是48万人,加上30万人,将近80万人,经过三代75年,现在2300万人里面有600万人以上是这些人的后代。这不仅从理念上是‘台独’,从血缘关系上和日本的关系都不是一般化的。我们以后如果武力解放台湾,这将是一股抵抗我们最坚决的‘台独’力量”。而蔡英文就是这股力量中的死硬分子。
虽然最近的台湾民调显示,蔡英文的执政满意度已降到26%,在政党支持率上,国民党的支持率29.9%,胜过民进党的26.3%。但更“独”的“时代力量”的支持率也上升至15%。说明蓝营的基本盘正在回归,而蔡英文执政不佳,不仅蓝营不满,“独”派也不满意。但是国民党在民进党的政治追杀之下,已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但其党内的路线之争却打得不可开交,使深蓝民众对国民党更加失望。主张统一的洪秀柱主席独木难支,很难挽回国民党的衰败之势。在陈水扁执政的八年,国民党在“立法院”占多数席位,是岛内遏制“法理台独”的主要力量。经过民进党二十多年的经营,“台独”分裂势力已经在岛内坐大。国民党已经丧失对民进党的有效制衡能力,甚至失去大党地位;统派团体力量比较分散,某些小党在向民进党靠拢。目前台湾的各种社会行政资源被台当局垄断,舆论媒体也被民进党当局操控,民进党在台湾已经形成一党独大的局面。所以岛内已经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可以抑制“台独”,唯一能够遏制“台独”势力的是大陆。综合上述情况,在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丧失或者已经丧失的问题上,多数专家已经达成共识。问题只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统一台湾。
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一段很重要的话,他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虽然和平统一的可能性正在逐步丧失。依照《反分裂国家法》,我们应该准备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只要做到仁至义尽,“武统”并非碰不得。然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我们一贯的坚定立场,台海战争对两岸人民都是难以承受的痛。所以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用最大的诚意,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和平统一。“武统”只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手段,大陆方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言动武。所以最后能否实现和平统一,不完全取决于大陆,还要看台湾方面的态度。你不去冲撞“台独”这条底线,我们可以等待一个时期,但是台湾问题不可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大陆的民情民意现在主张武力统一的声音大起来了,这反映出不少大陆同胞对台湾问题发展趋势的忧虑。我们要正告“台独”分裂势力不要误会,以为大陆不会打,或者不敢打。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去制止“台独”,去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办法解决好善后的问题。
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意思是说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阴谋;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就是战胜敌人的军队;下策是攻占敌人的城池。这些战争的方法不算高明,不经战争就使敌人屈服才算是最高明的。所以决心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兵不血刃,以战迫和,为历代军事家所推崇。我们说的决心当然包括武力,但也不是光指武力。展望2017年时,《中国时报》刊登社论称,由于互信恶化,大陆已逐渐形成“经济穷台、外交困台、军事锁台、内政纳台”的对台四策。就是要综合使用政治、经济、军事、舆论、外交等各种手段遏制“台独”,做到仁至义尽。
当穷尽了一切手段,依然无效。还有兵临城下,最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北平模式”。有人说,蔡英文不是傅作义,“北平模式”行不通。依我看蔡英文远远不如抗战名将傅作义,从她刚上任就花巨款换装高挡的防弹车来看,这位大小姐是很怕死的。真到了生死关头,她不跑才怪。想想二十年前的台海危机,当时台湾的海空军在武器装备上超过大陆。可是战争还没有打响,解放军只是摆出了武统台湾的样子。台湾方面就出现了股市大跌,企业出逃等一片乱象。二十年过去,此消彼长、斗转星移,在经济、军事、外交和国际影响力各方面,大陆对台已占压倒性优势,怎么能说“北平模式”完全行不通呢?
即使到了最后关头,用武力解放台湾。也只是针对敢于顽抗的“台独”分裂势力,而不是针对台湾普通民众,解放军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年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上海时,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宁可牺牲生命,也不用重武器。今天我们掌握了精确打击的武器装备,一定会做得更好!
统一台湾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呢?台湾问题从1950年历史形成到现在67年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台湾问题的解决也非一蹴而就,它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台工作的艰巨性,决定了两岸统一的长期性。所以台湾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事先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王洪光中将说的<font COLOR="#FF年前后,李毅说的还要再提早两三年等等。反映了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感。确实台湾问题已经拖很久了,而且是一个涉及我们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期拖延不解决对中国进一步发展强大,对我们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形象,都是极其不利的。拖得越久我们付出的代价越大。再说,面对“台独”势力咄咄逼人的挑衅,大陆13亿同胞要求早日统一的民意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现在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条件也基本具备,毛主席和邓小平在有生之年都想解决台湾问题,但当时实力不够,现在已经有这个实力。不过,要对解决两岸统一这样的复杂问题明确设定一个最终时间,是不现实的,也不科学。我们可以为统一抓紧做好各种准备,创造各种条件,等机会来了,争取早日统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点耐心。操之过急,事与愿违。因为决定两岸关系最终走向的是大陆的进步和发展。只要踏踏实实地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让我们的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力量更快的赶上和超过美国,解决台湾问题必将水到渠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能和平统一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