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出家做最帅和尚出家前照片,学佛究竟有什

一位独生女大学生的出家心路: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和尚的--学佛网
&一位独生女大学生的出家心路: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和尚的
发布:明华居士&[ &]&& 日期: 7:07:00&&
作者:如景法师  用心写就这篇长文,愿给同样走在这条生命探索之路上的疲惫心灵些许信心和安慰。  我的人生有两条线,表面上来看,我的人生异乎平常地平顺:出生于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是好学生,不费什么力就考上了好高中、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就在大家都认为我会把这种好继续下去时,我出家做了一个和尚,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那么就得谈谈我人生的另一条线,真正左右我的生命走向的――历经痛苦的艰难的心灵成长之路。  无忧的童年因为懵懂没有留下多少记忆,心灵的开启却因为痛苦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小学开始,我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恐惧,担忧,强烈的自尊心,看到他人天赋才能时的自卑与不安、嫉妒乃至敌意,好胜心,自我重要感,任性,暴脾气,还有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念头。看见他人如常生活,我总觉得自己很怪,总是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心理,偏偏还看得这么清楚,想躲也躲不开。因为无法逃避,所以很早就开始了思考,思考为什么我会这样,想不清楚就写,从初一就开始写的日记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我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对事情的思考。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虽然生活平顺,可很难说我是开心的,我有太多的疑惑和心理的痛苦得不到解决。由于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根本无法停止,我只能不断地寻找出路:看书,看很多书,各种各样的书,哲学、历史、文化、文学名著、自然科学、宗教,看电影,看电视,看各种纪录片,一切都是我探索和思考生命的素材;思考,不停地思考,有时候都觉得自己会疯掉。在这个过程中,眼界打开,陆陆续续也想通了许多问题,可是有一些问题却怎么也想不透,比如为什么人生来就有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他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感受和我如此不同,这些问题就如同魔咒一般萦绕心头,吃饭也想,睡觉也想,走路也想,坐着也想,一天,在我终于被自己的思想折磨得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想,什么见解都一股脑儿放下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仍然可以看世界,以一种不带评判的眼光,一切反而变得新鲜而简单,清晰而又鲜活,人也变得包容,不再和事情对立,从那时起,我对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囿于世俗的常规见解了。这像是一次新生,我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我开始倾向于用这种不带预设观点的眼光来看事情,因为不用过多的思考,我开始享受轻松的观看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人生,似乎一切我都能明白、都能理解、都能接受,于是更深的问题出现了,我总是以旁观者的态度看别人,看自己,那么我到底要怎么活,选择了这样就必得放弃那样,而我却觉得都好,根本无从选择,那么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我这辈子最有价值的事,如果只有这一辈子,我应该怎么活。  我开始不断地想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构筑了很多很多的梦想。当我的梦想无限制地增长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坐在寝室的床上,一股突如其来的对死亡的恐惧击中了我――我忽然意识到人是会死的,当时内心的那种感受无法形容,震惊、绝望、不知所措、一片空白,总之,那一瞬间,整个人完全落空了。接下来的日子,生死问题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思虑。当时想的最多的就是:我该怎么办,我有这么多的梦想要实现,可我却是会死的。  接下来的日子,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日常生活模模糊糊地过去,生死问题却始终横亘心头。2006年底的一天,上网时,突发奇想地,在搜索中输入“生死”二字,搜到了一本《西藏生死书》,当时最吸引我的是它直接地讲到了生死问题,这让我又打起了精神,原来佛教对于生死问题是有答案的,我要继续探索下去。接下来就是一本接着一本的看电子书,很自然地,从藏传的开始看起,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近乎佛教徒》、《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改变了我对于佛教仅仅是烧香拜佛的迷信的看法,让我从理论上了解到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和我一直以来对生命的观察和思考多有契合之处,多年来无处诉说的苦闷因此而消解。从此,我的生命中,打开了一扇门,我欣喜地走入,借鉴佛法的智慧继续我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  法遵比丘尼的《灭苦之道》,也是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电子书(现在看来这本书的见地有不彻和偏颇之处,不过它确实是把我引入原始佛法的一本书)。作者重启《杂阿含经》的重要性,阐述原始佛法教理,我的那些看似无解的人生问题在原始佛法里都能找到回应。还记得初读当晚就有一个奇妙的时刻,当读到佛陀描述受受阴犹如大雨击打出的水泡,一起一灭,我压抑的沉重的内心忽然有豁然开朗之感,就好像拨云见日,一下浑身轻松。之前的追求,无非就是追求的眼耳鼻舌身意的不同感受,看似有很多梦想,其实就是追求不同的感受罢了,而感受是一生一灭不能久住,于是乎我停不下追逐的脚步,变成了欲望的奴隶。而且对于感受的极端追求蕴藏危险,别人可能仅仅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我是想成为什么、想尝试什么,就成为了什么的奴隶,一直以来,我背了数倍的重负,行走于悬崖边缘,没有出事已属万幸。今日读得佛法,亲见自己的负担与危险,得以放下重负、远离危险,实为可贵。日记中还把当时的感受画了一幅漫画:水平面下,之前苦苦寻找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我一直向下潜,前后左右游,找不到方向,今日,终于把头伸出了水面,可以轻松地呼吸了。  我以为这就是解脱了,我马虎度日,什么也不当真,可是最终这种轻松也变成了痛苦。我不明白,我什么也不想要,怎么还是会有痛苦呢?现在看来,少欲知足、视一切为虚幻,会让人放松对外在境界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解脱感,但它们还是停留在思维认知的层面,还不是究竟,佛法的甚深、生命的实相绝不仅止于此。可当时,我却以为我已经知道了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厌离、离欲、解脱,我急着要修到无欲清净,急着离开这个无常、苦、无我的世间,我知道没有永远的天堂、净土,却以为只有让痛苦的生命现象寂灭才能获得安宁。这个阶段错得这样离谱,实是因为我纯粹从文字义理来理解佛法而产生了误解,我越学越苦,与尘世越来越格格不入,值得庆幸的是,这痛苦让我开始对自己的理解产生了怀疑,我是不是搞错了?  我继续在原始佛法中寻找答案。在觉悟之路网站上读《觉悟之路》、《佛陀的启示》、《佛陀的古道》,对原始佛法越来越生起信心:这就是一条把我们从老病死的痛苦中彻底解脱出来的道路。但是对于轮回、涅的解说始终存有疑问。我读阿姜查的著作,有些地方读得很愉快,有些地方就有点抓不准,比方说修行要离欲,可是没有欲望为何修行;放下不是什么都不做;没有事情发生的地方智慧无法生起;不要愚痴地执著事物,但要以智慧取。想破脑袋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发现,原来不能用想的,要修,要悟。  法师们均强调实修的重要性,可是怎么修呢,打坐观呼吸,用心观察走路,可我不知道这和灭苦有什么关系,一直这么徘徊着,回过头来读书,还是一时清楚一时糊涂,放不开种种概念,习惯性地去思维佛法,平息烦恼。  就是这样,我想实修,却一直入不了门。就在我苦恼的时候,我读到了隆波田动中禅的一本电子书《自觉手册》(动中禅是泰国的一个实修法门,非常的纯粹,蕴含智慧),深深地被其中的简单有力的开示所打动,我对这个导师有信心,我愿意练习这个法门,虽然一开始我还并不完全清楚为什么它会有效。我一边读开示一边练习手部动作和经行,开始时我没有掌握这个法门的诀窍,很紧张专注地觉知动作,后来我发现,觉性是我们本来就有的那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的能力,我开始放松,我越来越能觉知自己的动作和心念,并利用觉知身体的动作来离开妄念。虽然我还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这样就能彻底灭苦,就能发现生命的实相,回复本来的清净心,但我发现,这样练习之后,念头对我的影响力减少,我有更多正念,可以看念头而不是跟着念头跑,情绪变得更稳定,因此我可以更好地完成需要做的工作。  这一切的心路历程都在父母的不知情下默默地进行着,表面上我一直如常地工作学习生活,直到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给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们我遇到了佛法,我想要独身,并保证我只是想在家修行,不会出家,请父母放心。并随信节选了坦尼沙罗尊者的《印证心灵真谛――佛教的“厌离”与“清净”》和阿姜查的《一份“法”的赠礼》中的我认为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话语来试图向他们说明我为何做出如此的选择。可是,这对于一直受唯物主义教育、身为30多年共产党员、对我一直报以殷切希望的父母来说,还是太突然太意外太难接受了,我爸甚至责怪自己说,作为父亲,他竟然一直不知道我的内心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而我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言下之意,我的思想与世界观已经形成,无法挽救,而他十分痛心。而其实,一直以来我只是独立自由地探索着生命的实相,并未接受任何一种人生观或世界观的洗脑,即使是与我有诸多共鸣的佛法,我也一定会亲身实践验证。还好,这场风波的最终结果是,作为通情达理的父母,他们还是尊重了已经成年的女儿的决定,不结婚就不结婚吧,反正现在奉行独身主义的人也不少,有女儿在身边就行了。不过我总觉得,他们当时抱着侥幸心理――说不定俺啥时候就改主意了呢,可是其实,对于没有探索出生命实相的我来说,根本就对结婚没兴趣,我是打定主意要独身修行了。自从把我学佛的事说开之后,我就在家当着父母的面练起了动中禅,一开始,父母的表情是很难接受的,这是在练什么功啊,就为了这个不结婚,可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妈妈偶尔还会跟着做一做,因为我说可以静心嘛,可惜她一做就打哈欠犯困。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我以为我会一直练习动中禅,我甚至计划要去泰国的动中禅道场专修,可是2010年4月我到广东六祖寺参加了一次动中禅的禅七,意外地在寺院的流通处看到《六祖坛经》,忽然发现其中讲的道理和动中禅是相通的,甚至更深更透彻,原来汉地就有这么好的禅法。这样,如果能在汉地找到好的老师好的道场,一来离家近父母放心,二来语言生活方式也熟悉,岂不更好。于是在网上开始寻找禅宗道场和老师,就这样知道了净慧老和尚和他的徒弟明奘禅师(尤其明奘禅师的道场还引进举办过动中禅,这就更好了)。2010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黄梅四祖寺的第七届禅文化夏令营,想要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两位有名的禅师和禅宗道场。在营员手册上看到了《四祖示牛头法融》、《信心铭》、《永嘉大师证道歌》,若有所悟,如获至宝,打坐也找到了感觉,可以一动不动地单盘一个小时以上了(之前都是坐着做动中禅的手部动作的,从未尝试过静坐)。老和尚名不虚传,说法自在,慈悲摄受。可惜俺一直对汉传的早晚课诵经不感冒,所以觉得不太可能在四祖寺这样的传统道场修行。老和尚的徒弟明奘禅师说法举止倒是够现代,可是又太不像个和尚了。在寺院里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当时的感觉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和尚摇着折扇,后面跟着一溜徒弟(还有个人高马大的印度徒弟)在四祖寺招摇过市。这和尚靠谱吗?  虽然带着满心的疑虑,可是我还是继续关注明奘禅师的博客和道场消息,每次因为他的某篇博文而增加一分信心的同时,总会有些小插曲让我又对他有所怀疑,他可真真是是非不断,可是,他讲的法很直接很纯粹,他不搞宗教礼仪那一套,他不倡导诵经、念佛、持咒、放生,他的道场不搞超度经忏,他引进了内观、动中禅等南传修行体系,他致力于开办禅修中心,他的道场女弟子居多,终于,在看完了他的两篇博文(《佛陀,请让我拉着你的手》、《学佛的次第该是如何呢》)之后,我打定了主意,要去这个和尚的道场看一看。能写得出这两篇文章的人,我真心地愿意叫他一声师父!  于是,和师父联系好后俺坐上了北上的火车,2010年的11月16日,俺第一次来到了北京怀柔山区的朝阳寺,那天的天气很好,天是那么的高那么的蓝,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暖的,我独自走在上朝阳寺的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两边是落光了叶子的有着黑色树干和枝桠的板栗树,北方特有的大乌鸦哇地飞过,太有感觉了,我就像是一个来求道的年轻人,欢喜爽快地走在这大气的山谷中。到了山上一看,小小的一个庙,师父开会不在,耀鑫师告诉俺女众都住在山下的甘涧山庄,于是俺就乐颠颠地悠哉悠哉地沿着山路下山了,顺便又享受了一次赏心悦目的山景。  在山庄前台挂了单,下午师父路过山庄见了一面,简单说了几句,俺就准备自己来体验这里的生活啦。山庄很清净,还有一个大禅堂,晚上我们在里面听耀澈师讲课,盘着腿坐在里面,真的是太享受了,可以全心地来听经闻法、打坐修行,这和在尘世中精力被两头牵扯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修行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就这样,我坚定了辞职专修的决心。本来只打算待个几天就回去,结果一待就待了一个月。到山庄的第二天正赶上厨房腌雪里蕻咸菜,俺很自然地进厨房帮忙择菜,而后的一个月俺就待在了厨房。热火朝天的厨房真的很温暖,如仁是典座掌勺,文意是学徒半掌勺,俺就是打杂的小工啦,三个人开开心心的干活,俺从连粥都不会煮的厨房白痴,变成了可以煮出香喷喷的粥的能干的小工(俺这辈子恐怕也变不成大厨啦),在这一个月的厨房劳动中累并快乐着,从修行的角度讲,这就是对俺身心的磨练――俺必须得说――真的很有效果。  期间被问是来出家的吗,立即否认,俺是独生女,只是想找个地儿专心修行,没打算出家。即便如此,家里这关难过啊,一个唯物主义共产党家庭,先说信佛要独身已经够让父母难以接受了,现在还要辞掉工作一门心思干这个,那简直是要了父母的命了。于是摆事实讲道理,争吵冷战,软磨硬套,边工作边学习边等待,中间自己也有过犹豫和动摇,这个过程心理历程之艰难只有体验过的人才知道。每天吃完了晚饭就和妈妈围着操场一圈一圈的走,既散心也谈心。渐渐地自己心意已决,家里的态度也渐渐软了下来,父母了解了一下师父和道场的情况,终于,松了口,只要你安安全全地在那照顾好自己,我们也就放心了。  办妥了一切的手续,在父母不舍的牵挂中,俺于日坐上开往北京的火车,来到了朝阳寺甘涧山庄,成为了常住义工。日子在一天天的厨房劳作,读书,打坐,经行中过去。也曾经因为太累而想回家哭过鼻子,可是想想能够得到家人的同意辞职出来修行实在不容易,为了父母少操点心也要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毕竟这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何况这也是对自己的磨练。所以不开心的情绪一下就过去了,在道场修行,开心的日子还是多数,永远看不完的好书,默契佛理时的会心快意,打坐经行的安稳,穿透烦恼假象时的释然,心量一天天打开的轻松与喜悦,还有闲暇时和大家喝茶聊天,爬山晒太阳,打打乒乓球,在城里工作时生活何曾如此惬意?  我以为我会一直在山庄做常住义工,可是后来……  明心读书会三班开班,我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日师父带着我们去柏林寺观摩夏令营,同车有两位准备让师父举行剃度仪式的准和尚,如霖和如映,就坐在我的两边,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皆已是光头、僧服着身。车行路上,我不知怎的就冒出了“我也出家得了”的念头,之前一直因为家里就觉得根本不可能现在出家的,可是现在想想家里也没啥问题啊,父母老有所养,我出了家也能够在父母需要时照顾他们啊,晚出不如早出,名正言顺,少多少麻烦,多好。于是到了柏林寺就去问师父,“师父,这次把我也一起剃了吧”,师父轻描淡写地一句“你也要出家,好吧”。参加完夏令营的活动,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2011年的7月19日,正好是农历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如霖如映想着怎么也得让师父把我们仨的剃度仪式今天给办了,她们倒已经是光头、僧服齐备了,我可乱了阵脚,当初过来的时候可一点也没准备要出家的,于是找西酉师借僧服,请如辛师给俺剃头,就跟着如霖如映去找师父给举行仪式了。仪式很简单,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这么直接明白。  就这样,我一个梗也没打地迅速地干干净净地出了家,真干脆!  初出家的日子,有点难熬。非常地不习惯这身行头,大夏天,死热,还要穿僧服打绑腿,罗汉鞋打脚,破了皮一走路就疼,不会剃头,老是刮伤头皮,那时想的最多的就是,出家真麻烦,在家穿衣出门多方便,可是想着将来弘法还是僧人形象更方便,法住法位嘛,就忍了。现在,俺已经是真真正正的比丘尼了,僧人的常规生活也已习惯,再想想,出家生活多好啊,真是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安心用功办道修行,为将来的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利己利人的事,这天下还有第二遭吗?出家三个月后跟家里发短信告知已出家,父母回复说,“你已经长大了,自己的路自己决定,只要你快乐我们就快乐”,当时真的觉得有此般父母,实为大幸,因缘聚合不可思议,知足感恩。不仅如此,父母也渐渐开始接触佛教,经常会看凤凰卫视的《智慧东方》等一系列的佛教专题片,还会发短信来说看了师父接受采访的视频,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呢。而我从未要求他们看过师父的任何东西,也从未向他们灌输过任何佛法。  时至今日,我的心变得越来越笃定,对于修行的疑惑正慢慢退去,但我深知还没到收获的季节,所以,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道法自然,历境炼心,我耐心等待菩提果成的一天。而师父的僧团也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有力量,师父最初的设想正在一点一点实现,一切美好的因缘都在聚合当中。回想初出家的发心,它一直都在。  朋友啊,人生是一场修行,一期生命的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不要让生命变成永续的煎熬,这需要穿透假象的智慧。  但愿众生得离苦!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学佛人最容易遇到的两种思维陷阱,知道后整个世界都会不一样 - 简书
学佛人最容易遇到的两种思维陷阱,知道后整个世界都会不一样
没有理智和思考的的学佛,会变成歪嘴和尚,再好的经都会被念歪了!小和尚见过很多学佛人,每天过的如履薄冰,谨小慎微,痛苦不堪,却还是成为大家眼中的脑残、愤青,神经病,不但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连和家人的相处都成问题,那么是学佛的原因吗?要知道除了脑残、愤青、更多的学佛人成为了好人、智者,大德高僧那么,到底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没有从佛法中获得应有的养分和利益,反而因为学佛变得反智、软弱、自以为是呢?在小和尚看来,这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们堕入了一些颠倒梦想和思维陷阱中,以至于没办法从佛法中获得洗礼和升华。他们就像一个乘着毒药的杯子,就算把最好的醍醐倒入其中也会变成毒药。更何况是一点点微乎其微的佛法?出于菩提心,我把我发现的几中学佛人最容易遇到的两种思维陷阱罗列如下,供大家参考和反思。一:错误归因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两个事情有所关联,便得出一个事情会导致另一个事情的结论。简单地将两种因素(比如张锐的努力工作和癌症)划为因果关系,是我们认知上的最大局限。这种思维,会阻碍我们发现问题的本质。比如,工作中任务得不到推进,情绪化,不动脑子,想当然地给自己一个理由,什么同事故意不配合,领导催的太紧。那么下次再遇到这种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要找到一件事情的根本原因,必得层层分析、列出可能的原因,然后提出假设,再对假设进行验证。比如,一件事情没做好,是因为你老板没说清楚?你能力存在欠缺?还是你压根就没动力做?当然,这几点还可以继续发散还不明白的话,看看下面这句话;在过去的两年中,北京黄焖鸡米饭的数量有所增多,北京的雾霾有所严重。”所以,黄焖鸡米饭导致了雾霾。同时的,减少黄焖鸡米饭的摄入,可以有效的减轻雾霾这就好似很多法师都告诉弟子,网络是洪水猛兽,一定要要将其从我们的生活中除之而后快。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文我会有详细的分析和解答二:倒果为因:用不倒单,不生气,过午不食等等等等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从而自然拥有的境界来要求自己,结果事与愿违,身心俱疲。先聊聊第一个,现在很多寺院不许使用手机,说是知道太多增长所知障,容易失去清净心。打电话还要有外人在场,我去过其中一个寺院住了两天,搞得我浑身一百个不自在,后来就跑了。后来他们寺院就因为胡乱传授密法被封了现在回想起来,跑的可真明智啊。不然我的履历中就会有蹲号子这一条,这得多么悲惨?所以以后我出去遇到随意干涉我人身自由和基本权利的寺院组织,通通敬而远之,不论他们有多么高大上的理由。他们说:知道的多就会成为障碍,天天胡思乱想,不如老实念佛,保持清净心。我说:知道的多才能打破障碍,天天正知正念,对万事万物有正确的认知,面对各种境界都能坦然对之,不为所动。那么,到底谁对谁错?我的答案是,都是对的。知道的太多、太乱、太杂、确实会令人丧失清净心,成为所知障,但是,如果从我们可以做到选择优质的有限的资源进行正确认知,则不但不会形成障碍,反而有助于我们打破障碍。换而言之,没有人可以不从外界获得信息还能正常生活下去,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必须通过外界对我们行为的反馈做出理智的分析和反应,才能活下去。所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总要知道,被动意知道味着受伤、掉坑、痛苦,而主动意味着更多的可能,和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很多人学佛后对手机深恶痛绝,并且希望人人都像他一样,扔下手机,息交绝游。以为这样就可以回归清净的生活。但往往是在手机扔下后并没有一丢丢所谓的清净浮现出来,更多的是没有手机后的信息闭塞和沟通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导致他们焦虑和痛苦的根本就不是手机,而是他们的懒惰,以及由此引发出来的效率低和罪恶感。就像我一个朋友和我倾诉的那样:“网络总是带我去我不想去的地方”,而她对比毫无抵抗能力。只要一拿起手机,就患上了忍不住综合症忍不住刷朋友圈的手忍不住打王者荣耀的心在打王者荣耀的时候忍不住想抽烟的嘴于是。,,,,很多人像她一样扔掉了手机,但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见到他们扔下手机后就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依然一如继往的漫无目的,生活的焦虑又痛苦除了把自己的时间从玩手机换成了斗地主这种比玩手机还要无聊的东西外,变化的乏善可陈。因为说到底,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说,做什么才能不让自己的时间流逝的毫无价值,不让自己的明天充满了今天堆积的寂寞冷和罪恶感。但他们不知道,并不代表没有大千世界中好玩的多了,总有一件比刷朋友圈令人觉得有意义的事吧?比如练字,比如看书,比如做义工,比如,,,,,,,,,,,,,,,,总而言之,如果没有认真的审视自己的处境,厘清所有的牵绊,你所做的一切断舍离,都会激起成倍的贪嗔痴。而有自知之明的贪嗔痴,则更为可爱一些,更为有价值一些。当然了,我并不是说要完全否定断网这种修行手段,请注意,是修行手段而不是修行方式,二者区别很大的。短时间的断网并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候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但这样做和有节制的使用手机根本就是一回事。而对那些要求信众抛弃一切电子设备,斩断一切外界联系的机构或个人,我用百分百的善意十足的怀疑他们的动机和目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只有邪教才这麽做,以便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要想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思想控制,不断了信徒的网,很难做到这一点。又有一些老和尚,自己的禅定功夫深厚,讨厌外界的打扰不用手机,是非常正常的无可厚非应该赞叹的,但如果他们逼着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学佛人也扔掉手机,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总而言之,无论是谁,发出青年学佛人只有扔掉手机才能进入佛陀的怀抱的论调都是有问题的。毋庸置疑,手机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是一件和吃饭穿衣同等重要的甚至相互绑定的大事,告诉他们扔掉手机才能修行就像告诉老和尚们使用手机交话费一样既那用处也没道理。有扔掉手机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学会怎么良性的和手机相处可能效果更佳,而费力扔掉手机的方式相形之下就显得笨拙不堪,无异于削足适履,刻舟求剑。说不定将来还得拾回来,实在是了无益处。而老和尚们有学习使用智能机的时间都能交几十次话费了,还能锻炼身体,又何苦瞎折腾呢?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在选择修行或者生活方式的时候要保持理智的心态,不要人云亦云。遇到感兴趣的方式,一定要考虑自身的情况使用这种方式是不是契理契机如理如法,不然就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了。再或者一些学佛人把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幸,简单粗暴的归结为福报浅、业障深然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完全不考虑是不是有其它的可能或者解决方法,只不过没学佛前怨天尤人,学佛后怨自己业障深,不一样的名词,一样的然并卵。恕我直言,这种思维方式实在是简单粗暴到不可理喻,但很多这麽想的人还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一切不同意见都是邪见。却不知道自以为是才是最大的邪见。业障重这种说法用因缘法和因果律来推论的话,确实可以说的通,但是当你受挫或者倒霉后,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吗?更何况这三个字更应该激励我们培福养慧才对,怎么可以用它来作为自己不作为的挡箭牌?你不需要一个帮你走出挫折,逃离恶缘的方法吗?换而言之,你要做的不是给遭遇的一切苦难找到解释从而安住于此!!!!!这样你就完蛋了!!!!!!!!!!!!!!!!!!!!!!!!!!!而是归结原因,寻找方法,远离自己不想要的境界。解脱掉烦恼和负担,回归身心的清明与安宁。对你的烦恼和不幸没有给出改变方法的解释,不论多么高大上,都是耍流氓。二,倒果为因小僧刚出家的时候很痛苦,尤其是师父讲完戒律后,总觉得自己十恶不赦,一点都不宽容,一点都不慈悲,睡眠多,嗔恨重,简直是一无是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内疚的情绪却并没有消逝,而是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潜伏了下来,每当心情有波澜的时候,就会被翻出来,使得本就混浊的心更加沉重。而我周围的很多人,也不约而同的用这种论调指责我的种种行为的不妥。慈悲,智慧,责任,道德,乃至羞耻,它们在外界对我的评价中脱口而出,却只是为了证明它们和我没有关系而已。你不慈悲,没智慧,责任缺失,道德沦丧,羞耻无存……每当这种声音响起的时候,我都觉得很冤枉,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默默承受,潜心修行。等待有一天用行动或者别的东西证明我不是那个样子的。直到前天我拜了个师傅练形意拳,看着他宛若游龙的身形和神出鬼没的拳踪,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做不到这样子!!!是的,我做不到,这是一件不用试验我就心知肚明的事情,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动作,是因为不断的练习,积累,和总结,是肌肉记忆和认知积累的结果,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做不到。转念一想,我前文所罗列的那些美好品德又何尝不需要经验的总结和认识的积累?
念及此处,我兴奋了好久,因为这个伪命题折磨了我好久,而现在我明白了在这件事情上我可以解决那些问题,又有什么是我无能无力的
于是我释然了回想过去幼稚且贪心的我却奢望在剃度的一夕之间就拥有所有美德成为道德完人,并以此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现在想来,实在是可笑的紧。生活中,我们这些凡夫难免会有和自己预期不一样的状态发生和出现,我们用佛教术语来说,叫起烦恼。还有烦恼可起,证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甚至令人有些兴奋。但不肯往前走却又眼巴巴望着终点的鲜花和奖品,绝对是一件令人揪心和难受的事。那么,我们和想要的品质之间,到底隔着什么?可能隔着无知。可能隔着恐惧。可能隔着傲慢。可能隔着浮躁。可能隔着环境。对你来说,那是什么?当你明白阻隔究竟是什么之后,你愿意打破它们吗?我愿意,因为打破它们就可以拥有我想要的品质。比如要谦卑,就去多看书,多做事,多看改变认知的书,多做刷新三观的事。久而久之,你的骄傲就不会再燃烧,你将成为一个谦卑的好人。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你会发现,拥有哪些美好品德将不再是难事,而且还是一件自他共赢,非常快乐的事。而不管你愿不愿意,我都希望你能不再像我当初一样拿认知积累的结果当做行为守则,纠结于自己不慈悲不宽容的判断中不可自拔,毕竟,你我皆凡人,才会一样皈依佛法僧,从而拥有了体悟觉正净的资格和可能。这不应该令我们感到羞耻,那样毫无益处,我们应该觉得幸运,起码在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佛是何人,法是何物,僧是何名。而作为幸运儿的我们,只要坚持,总会到终点的。人人的思维都是一块璞玉,都需要不厌其烦反复磨砺和谨小慎微的精雕细琢才能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和美,我们的思维也远远不止这两种漏洞,之所以选择这两种来说,是因为我在它们那里栽的跟头最重而这两种坑也是属于那种伤害范围和强度都很大但却不容易发觉的,所以我就先拿它们开刀。但其实修学和生活中诸如此类的坑实在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很需要我们用理智的眼光仔细审视自己,才能免除这些无谓的纠缠和麻烦。身为学佛人,除了诵经,拜忏,亲近善知识外这些身外事,在现实的变化和自身的处境中去体会自己的位置,制约自己的烦恼,沉淀自己的身心,用更严谨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修学,也非常有必要。而如果我们在思维和智识掉坑后却不自知、不自救,那么我们也很难去奢望靠它能从几千年流传下来,字字珠玑,需要清醒的头脑和通透的心灵来面对学习的佛经中拿到智慧了。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阿弥陀佛插一句,学佛和独立思考之间,真的一点都不矛盾,可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谢谢看完。
我写的漂亮吗?( o?? _ o?? )
一个多嘴多舌的小和尚_目前就读于法门寺佛学院。
哈喽,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养森商学院的院长,孙茂林。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在社群当中和我们全中国所有的养生家人以及我们海外的养生侨胞。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线上课程。我本人特别高兴,因为很久没有做这样的全体养生家人的聚会和分享。大部分的时间在今年的课程线上课程的都是由我们的每...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前言 伏以: 实际理地,了无生佛之名;修持门中,方有凡圣之差。心性本净,因执取而烦惑丛生;妄相原空,由觉照而真常绝待。随缘不变,十界之升沈迥异;不变随缘,一心之体用无殊。虽此心此理含生共具,然彻悟彻证非觉莫属。芸芸众生以执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苦不堪言。 中天调御...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
恭敬法宝·开智慧眼 居心诚敬·入道要门 免费赠阅 序
恒河大手印是佛教密宗中的一种高层次修法,不修而修,修即无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虽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处,讨个消息,然后悟烦恼即是菩提,妄念即是妙用,空有不二,体用一如,一切法皆是佛法。
不错http://fullstack.blog//%E4%B9%9D%E4%B8%AA%E9%97%AE%E9%A2%98%E4%BB%8E%E5%85%A5%E9%97%A8%E5%88%B0%E7%86%9F%E6%82%89HTTPS/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古老而神秘的森林里发生这样一件故事,我们的主人公那时候还不是龟先生的时候,遇到了我们风华正茂、美丽绝伦的女主角兔小姐,当龟先生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被吸引住了,不可自拔,虽然当时的龟先生在家族中也很帅气,受到很多女性对他的青睐,他都不感兴趣,现在他像发现...
01 我和沈希是在一次商务交流会认识的。她重点本科毕业,又去国外留学了两年回来。家境殷实,阅历丰富,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她这样的女孩,应该是过着别人眼中艳羡的生活。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事实远远不如表面上的那样。 沈希虽然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是一点都不娇气。一路走来,无论...
自从我开始写文章,对待牛逼的人,我便像老鼠一样敏感了。我总会想办法去探寻他们的经历,挖掘他们的故事。这些素材,在我看来都是金光闪闪。 我是在逛商场时认识小炜的,我们同时指着一款腕表要营业员拿出来看,不同的是,我只是想看看,因为囊中羞涩,而她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她告诉我,她早就...
事件1今天跟赵总谈了股份的事情,赵总提出离职员工股份转到蓝谷地店,因为蓝谷地是众筹项目,不然议价15万转,我回答跟家人商量,回头给师傅打电话了解了蓝谷地的情况,利润非常好,我决定转到蓝谷地,接下来发现自己好担心赵总反悔,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事情降在我身上,紧张得发抖,我看到了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出家当和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