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管辞职后是不是可以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股票票了

出自 MBA智库百科()
  高管减持是指的高管在卖出自己公司的行为。
  从目前高管减持的披露来看,创业板高管减持的方式主要有在职抛售和辞职套现两种方式。公司法》对高管减持进行了限制,要求上市公司高管在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的,且任职期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持有股份总数的25%,并在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股份。在解禁期满后,如果公司没有对股票出售的特殊限制,按照的规定,高管每年减持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持有总量的25%,然而当高管辞职,半年后可以套现的股票会增加更多,这就促使了高管倾向于选择辞职套现的方式进行减持。
  (一)自身存在缺陷
  截止2013年l0月16日,根据的公告显示,中国内地创业板中共有355家公司上市,达到53倍,达到14605亿元,与外国创业板市场相比,英国创业板市盈率大约为12倍,美国大约为26倍,从国内市场来看,创业板的也比要高。即使学者、、专家等一再提醒们创业板的风险,创业板的股价和市盈率仍然居高不下。然而创业板公司的业绩难以维持过高的市盈率,在解禁期满后,面临的短期风险较大,如果继续下滑,高管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贬值就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高管为避免风险,实现的最大化,会进行减持。
  (二)整体业绩的低迷
  据统计,至2013年底,三百多家创业板公司仍未呈现出高增长的特点,其中部分创业板企业在亏损,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增长的占57%。而截止至2013年第三季度,701家中小板企业中,实现增长的公司占到64.5%,超过创业板公司的比例。因此,在和中小板公司业绩的相比之下,创业板高成长性、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三)外部环境的变动
  目前,我国的投机氛围还比较浓厚,当环境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也开始不稳定,持有股票的高管担心会对较高的市盈率产生影响,使跌倒谷底。因此,在外部环境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高管通过减持,将纸上的财富变为实际的,获得自身的。并且,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期,各项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如、市场操纵等违规行为常有发生,同时也缺少对持股高管的约束,这就给高管减持营造了便利条件。
  (四)失效的激励机制
  对高管的激励可通过高管持股以及增加高管的薪酬这两种方式进行,但就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来看,公司的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高管持股是一种长效的激励制度,确保了在公司的稳定就职,并在公司的长远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的市场并不完善,对公司上市流程熟悉的高管成为稀缺的资源,从而出现了职业上市高管。这类高管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公司上市,上市后将其持有的股票尽早变现,并进入其他的公司。对这些高管而言,在公司上市后拿到的稳定报酬要远远低于将低成本的原始股推广上市后变现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因此职业上市高管通常会在公司上市后,离职套现,并使用变现的资金购买另一家的,进行新一轮的减持活动。与此同时,我国创业板公司内部机制不健全,对管理层的作用薄弱,也促使大量的高管人员纷纷离职减持。德勤的显示,剔除董事长兼总经理的16家公司,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高管的普遍薪酬在10万至5O万之间,持股高管的年平均薪酬为10.7万。总体来看,创业板公司的普遍偏低,这都促使管理层减持行为的发生。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辞职减持虽然不触犯法律的规定,但对公司、市场和投资者甚至是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大批量高管的离职减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也违背了我国创业市场的设立初衷。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并加速创新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变以及加速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创业板企业接连不断出现高管减持的问题,使其成为以上市、达到解禁日为目的的“短视”公司。更有甚者,高管通过内部消息或者粉饰业绩等手段拉高股价,再进行减持。对创业板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危机,甚至对资本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二)当后,高管们迫不及待地辞职套现,使的数量迅速增加,加大了市场的压力。在现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会产生波动,极大地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市场的秩序,不利于的健康发展。并且高管减持这一行为也会被市场解读为该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好,认为目前的股价被高估,将导致股票价格向下的走势,极大地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三)因的原因,一二级市场之间存在较大的利差,上市公司的高管通过出售持有的原始股可获得巨额的利益,呈现“一夜造富”的现象。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投资者们通过购买股票帮助上市公司融资,之后,高管们却通过减持,将高额利益纳入囊中,将风险抛给广大投资者,不仅加剧了贫富的差距,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李启玉.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减持研究[J].会计师.2014,6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1页& 1页& 3页& 2页& 6页& 2页& 8页& 6页& 2页& 4页
本条目相关资讯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高管减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上市公司高管频繁离职 或是为未来减持铺路-金投股票网-金投网
:|||||||||||
<span class='JO_60.0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72.29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7.4300
<span class='JO_.22
<span class='JO_82.6800
<span class='JO_0.00
<span class='JO_21.8700
<span class='JO_.00
<span class='JO_97.8200
<span class='JO_0.00
上市公司高管频繁离职 或是为未来减持铺路
10:41:34来源:中国证券报编辑:fangbiao
摘要:对于高管的闪电辞职,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宋一欣律师表示,近期几个涉嫌造假的上市公司处罚案例表明,责任追溯愈来愈严格,曾经参与过造假的高管并不能因为辞职就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或由于工作压力太大,或出于免责考虑,也可能是为方便日后减持等其他秘而不宣的原因,不少上市公司高管成为&闪客&。上市三个月不到,远方光电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楼琼辞职;常山药业也曾曝出副总经理兼董秘在上市前夜闪电离职;被查出欺诈发行上市的*ST大地,事发前曾频繁更换高管;而担任董事长仅两个月,尉文渊即闪电辞去华锐风电董事、董事长、代理总裁等一切职务,成为A股上市公司在位最短的董事长。
高管频繁离职
3月7日华锐风电曝出经自查发现提早确认收入的会计差错,华锐风电2011年净利润由原来的7.76亿元调减1.68亿元,差错比例达到21.7%。该公司上市前一年的净利润高达28.56亿元,但是年初上市,年尾便业绩大变脸,从28.56亿元直落到不足原先利润的个位数,同比下滑78.7%。3月11日,华锐风电撤换董事长韩俊良 ,随后尉文渊接替。在此之前,尉文渊已于2012年8月出任华锐风电代理总裁。
4月13日,华锐风电公告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部分业务单据、相关数据 、财务记录失实,导致2011年度利润虚增,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的规定。4月20日,华锐风电正式发布《会计差错更正的专项说明》。
5月29日晚华锐风电公告称,收到证监会 《立案调查通知书》。而恰在此之前的5月14日,尉文渊辞去了在华锐风电的一切职务。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厉健律师认为,此次立案或与华锐风电2011年虚增利润有关,属于后续的监管措施。现在监管趋势越来越严格,从北京证监局到证监会的介入,说明监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上市一年即业绩大幅变脸的远方光电也同样出现高管频繁离职。远方光电2012年年报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82亿元和7247.77万元,同比分别下滑11.45%和25.07%。一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则称最多或同比下滑60%。在上市之后三个月不到,远方光电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楼琼辞职,由公司财务总监王金荣、董事长潘建根代任,随后张杰接任董事会秘书。今年2月26日,公司财务总监王金荣也向远方光电递交了辞职报告。
而之前被查出欺诈发行上市的*ST大地,其事发前就曾频繁更换高管和审计机构,后经法院审理原董事长何学葵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其他高管蒋凯西、庞明星、赵海丽、赵海艳等也分别被判处6年至2年零3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及罚金。上市之前被媒体质疑存在巨大业绩风险的常山药业,也曾曝出副总经理兼董秘在上市前夜闪电辞职。
对于高管的闪电辞职,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宋一欣律师表示,近期几个涉嫌造假的上市公司处罚案例表明,责任追溯愈来愈严格,曾经参与过造假的高管并不能因为辞职就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不仅是上市公司大量高管成为&闪客&,保荐机构从业人员往往也频繁跳槽,但一些从业人员并未因辞职而逃过了追责。因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薛荣年 、曾年生证券从业资格被取消,事发时这两人已离开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正担任华林证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平安证券保荐万福生科发行上市时,薛荣年任平安证券总经理,于日从平安证券辞职,随后加入华林证券担任董事长。曾年生当时为平安证券总经理助理兼投行事业部负责人,2012年11月,曾年生加入华林证券担任总经理。可即便已跳槽,此二人仍未逃脱追责。
或为减持铺路
对于尉文渊的辞职,还有人认为是为未来减持铺路。上市高管在所持股份解禁前半年的关键节点闪电辞职,在A场已是常见。尉文渊控股西藏新盟85%的股权,目前西藏新盟所持华锐风电4.2亿股限售股的解禁日期为日。根据规定,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半年后即可进行减持。有分析人士认为,尉文渊此时辞职,意味着解禁后即可减持手中所持华锐风电的。
2011年华锐风电在上市后,作为2006年发起成立的5位股东之一的西藏新盟,其持有1.05亿股,持股比例10.45%,为华锐风电第四大股东。而其当初出资额仅1750万元,每股成本仅0.17元。华锐风电上市时以90元/股高价发行,尉文渊当时持股的账面价值一度超80亿元。虽然股价下跌导致账面财富不断缩水,但如果以目前价格抛售,西藏新盟仍将获利24亿元。
高管不惜辞职以达到减持套现的目的,这在A股市场并不鲜见。碧水源近一年来高管减持套现高达7亿元之巨,同时离职的高管达到5位,包括副总经理于龙,副总经理及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关,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俞开昌也刚刚递交辞呈。而早在碧水源上市不足半年之时,就有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梁辉果断辞职,之后梁辉数次减持,持股比例从5.72%降至3.99%。
近两年新上市公司高管闪电辞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富瑞特装上市仅18天,副总经理陈海涛即递交辞呈;海能达上市不足两个月,其董事、副总经理杨玉泉就宣告辞职;德力股份同样是上市两个月就有高管辞职;亿通科技2011年5月上市,7月8日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杨淑兰辞职;银信科技2011年6月上市,8月15日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何博提出辞职。
记者粗略统计,2012年全年上市公司高管辞职超过4800人次,同比2011年增长超过三成。而2012年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仅比2011年末增长6.6%,上市公司高管辞职速度明显快于上市公司数量增长速度。
而根据公布的高管人员股份变动数据,2012年共有417家上市公司的1070位高管进行了减持,合计减持约9.5亿股,套现金额约113亿元,减持股份总量较2011年同比增加近四成。
东吴证券分析师刘增军指出,高管辞职数量较多,主要原因与最近两年上市的、中小板企业数量较多有关系,这些公司的高管相当部分都持有股份,不排除部分高管为了规避减持套现限制而辞职,深市上市公司高管辞职数量远比沪市多。
遏制闪辞冲动
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为了减持不受限制,不少董监高在所持股份解禁前半年就闪电辞职,甚至有些董监高只是假性辞职,在公司继续担任其他职务领取薪水。
为了遏制创业板公司高管的辞职减持冲动,规定创业板上市公司董监高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六个月内离职的,自申报离职之日起十八个月内不得转让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
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崔瑜表示,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其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企业经营战略变化、行业发展预期不稳定、股票减持、财务隐患等因素都会导致上市公司高层变动。但是,不管怎样,高管离职对企业的影响较大。
对于如何遏制高管闪辞行为,保障上市公司业绩稳定性和财务真实性,有专家建议,应强化法律责任约束,加大违规成本和惩罚力度。进一步明确高管违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强化对减持套现行为的监管力度,将高管离职减持套现等行为与公司业绩审核相结合,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问题。同时,要强化上市公司高管、保荐机构、中介机构的相关责任,明确发行人和承销商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强公司高管和保荐人的责任意识,对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勾结包装炒作、弄虚作假等行为严惩不贷。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点击右侧图片投票)
股票多空调查
点击右侧图标进行投票,每日四点投票数清空
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China Banking…
证券业协会的权力机构为由全体会员组成的会员大会…
版权所有 &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本站所有广告均由第三方提供!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12288;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7月近80家上市公司高管离职 或为减持套现做准备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市场持续低迷,上市公司高管似乎无心恋战,纷纷选择了辞职,尤其在7月份,上市公司高管离职达到了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两市共有近80家公司发布了高管离职报告。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高管辞职动机可疑,市场质疑或为减持套现做准备。  根据各家公司发布的高管辞职公告,深市发布高管辞职公告的占八成,成为高管离职“重灾区”。辞职原因多数以“个人原因”、“工作调动”等为由。但这其中不乏动机不纯者。市场分析认为,事实上,不少高管离职与减持股份难脱干系。通过离职为日后减持股份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是不少上市公司高管选择离职的真正动因。以刚刚发布公告的三聚环保为例,公司董事张杰和董事兼副总经理丛澜波上交书面辞职报告,两人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一切职务。值得注意的是,在离职前,这两位高管已通过减持公司股票,合计套现逾2400万元。  三聚环保表示,对于此前董秘以及近期两位董事的离职,公司尊重他们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公司对目前董事、高管辞职后人员补充已经做了安排,他们辞职是公司人员的正常更替,与公司管理无关。话虽如此,但是,二人离职的真正动机仍引起了市场关注。  除此之外,宝通带业、*ST夏新、岳阳纸业、宝胜股份等公司也都出现了多位高管“结伴”离职的现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表示,对于一些高管来说,能迅速减持套现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而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曾经的公司高管根本就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规模套现和减持引发的不安虽是短期现象,但也应该有所监管,不能任意为之。
【】【】【】【】【】【一键分享高管减持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高管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高管在二级市场卖出自己公司股票的行为。
高管减持创业板高管减持的方式
从目前高管减持的披露来看,创业板高管减持的方式主要有在职抛售和辞职套现两种方式。公司法对高管减持进行了限制,要求上市公司高管在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的股份,且任职期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持有股份总数的25%,并在辞职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股份。在解禁期满后,如果公司没有对股票出售的特殊限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高管每年减持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持有总量的25%,然而当高管辞职,半年后可以套现的股票会增加更多,这就促使了高管倾向于选择辞职套现的方式进行减持。
高管减持高管减持的动因
(一)创业板市场自身存在缺陷
截止2013年l0月16日,根据深交所的公告显示,中国内地创业板中共有355家公司上市,平均市盈率达到53倍,总市值达到14605亿元,与外国创业板市场相比,英国创业板市盈率大约为12倍,美国大约为26倍,从国内市场来看,创业板的市盈率也比主板市场要高。即使学者、券商、专家等一再提醒投资者们创业板的风险,创业板的股价和市盈率仍然居高不下。然而创业板公司的业绩难以维持过高的市盈率,在解禁期满后,创业板企业面临的短期风险较大,如果公司的业绩继续下滑,高管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贬值就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高管为避免风险,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会进行减持。
(二)整体业绩的低迷
据统计,至2013年底,三百多家创业板公司仍未呈现出高增长的特点,其中部分创业板企业在亏损,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增长的占57%。而截止至2013年第三季度,701家中小板企业中,实现增长的公司占到64.5%,超过创业板公司的比例。因此,在和中小板公司业绩的相比之下,创业板高成长性、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三)外部环境的变动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氛围还比较浓厚,当外部经济环境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股票投资者也开始不稳定,持有股票的高管担心会对较高的市盈率产生影响,使股票价格跌倒谷底。因此,在外部环境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高管通过减持,将纸上的财富变为实际的资产,获得自身的利益。并且,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期,各项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如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规行为常有发生,同时也缺少对持股高管的约束,这就给高管减持营造了便利条件。
(四)失效的激励机制
对高管的激励可通过高管持股以及增加高管的薪酬这两种方式进行,但就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来看,公司的激励机制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高管持股是一种长效的激励制度,确保了高层管理人员在公司的稳定就职,并在公司的长远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目前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并不完善,对公司上市流程熟悉的高管成为稀缺的资源,从而出现了职业上市高管。这类高管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公司上市,上市后将其持有的股票尽早变现,并进入其他的公司。对这些高管而言,在公司上市后拿到的稳定报酬要远远低于将低成本的原始股推广上市后变现所获得的巨额利润,因此职业上市高管通常会在公司上市后,离职套现,并使用变现的资金购买另一家拟上市公司的原始股,进行新一轮的减持活动。与此同时,我国创业板公司内部机制不健全,对管理层的薪酬激励作用薄弱,也促使大量的高管人员纷纷离职减持。德勤的统计数据显示,剔除董事长兼总经理的16家公司,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高管的普遍薪酬在10万至5O万之间,持股高管的年平均薪酬为10.7万。总体来看,创业板公司的高管薪酬普遍偏低,这都促使管理层减持行为的发生。
高管减持高管减持产生的影响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辞职减持虽然不触犯法律的规定,但对公司、市场和投资者甚至是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大批量高管的离职减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也违背了我国创业市场的设立初衷。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加速创新技术向产业化的转变以及加速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然而,创业板企业接连不断出现高管减持的问题,使其成为以上市、达到解禁日为目的的“短视”公司。更有甚者,高管通过内部消息或者粉饰业绩等手段拉高股价,再进行减持。对创业板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危机,甚至对资本和社会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二)当限售股解禁后,高管们迫不及待地辞职套现,使流通股的数量迅速增加,加大了市场的压力。在现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会产生波动,极大地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市场的秩序,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且高管减持这一行为也会被市场解读为该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不好,认为目前的股价被高估,将导致股票价格向下的走势,极大地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三)因股票发行制度的原因,一二级市场之间存在较大的利差,上市公司的高管通过出售持有的原始股可获得巨额的利益,呈现“一夜造富”的现象。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投资者们通过购买股票帮助上市公司融资,之后,高管们却通过减持,将高额利益纳入囊中,将风险抛给广大投资者,不仅加剧了贫富的差距,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高管减持参考文献
李启玉.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减持研究[J].会计师.2014,6[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管减持股票一定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