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品的什么是供求规律律解释猪肉的价格波动。

当前位置:>>>
经济学论文( 共有经济学论文 1201
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摘要:居民的消费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影响,以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作为研究对象,从消费的角度出发,运用ARIMA模型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需求预测;ARIMA模型;趋势分析;猪肉
中图分类号:F2标识码:Adoi:10.ki.7.26.013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央就我国农业畜牧产品市场的发展问题提出有关规划建议。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现代化农业,加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广多维度规模经营,阐扬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业相结合、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高产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因此,当前必须认识到畜牧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而不断完善对畜牧产品的消费需求预测方法,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本文可能的点为:第一,前人大部分的研究是对猪肉的产量进行预测,本文是对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进行预测;第二,在对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预测时首次引入GDP水平这个变量;第三,本文运用ARIMA方法(Box ,Jenkins,1970),基于实证数据的真实性,对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是对过去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对稳定猪肉产品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下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二部分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第三部分是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第六部分是政策含义。
2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通过对大量猪肉消费需求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影响广东省居民猪肉消费需求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总结确定了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餐饮业的发展情况、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城市GDP水平、猪肉的价格以及其他肉类产品的价格五个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2.1猪肉价格与猪肉需求
居民对猪肉的需求,受到价格的影响。猪肉价格与猪肉需求呈反向变化:当猪肉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当猪肉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刘秀梅,2005)。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假设1:猪肉价格与猪肉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2.2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猪肉需求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财产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收入是影响猪肉消费主要因素。相对来说,居民的收入越高,其购买力就会增强。这适合于大部分的产品的消费规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宁芳蓓,孙世宁和杨贤慧,201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也在提升,这会增加对猪肉的消费量。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假设2: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猪肉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2.3其他肉类产品的价格与猪肉需求
猪肉与其他肉类产品存在很强或较强的替代性。一般地说,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替代农产品在食物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而该种农产品价格上涨,则会引起该种农产品需求量的减少和替代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Barrera,Garcia,2013)。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假设3:其他肉类产品的价格与猪肉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2.4餐饮业的发展与猪肉需求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比重不断提高,而且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餐饮业的发展带动了猪肉的户外消费,并且餐饮业的发展水平越高,猪肉的需求越高(刘华,2009)。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假设4:餐饮业的发展与猪肉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2.5城市GDP水平与猪肉需求
凯恩斯(1936)的绝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一个国家或者城市GDP水平越高,那么对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就越高。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如下:
假设5:城市GDP水平与猪肉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3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3.1變量选取
本文选取被解释变量为广东省居民猪肉需求量(Y),解释变量为猪肉价格(PP)、居民家庭人均收入(HIPC)、其他肉类产品的价格(PO)、餐饮业的发展(Cater)和城市GDP水平(GDP),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局。
3.2模型建立
关于ARIMA模型在需求预测方面的研究国内已经有大量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王艳涛、王记志(2009)构建了ARIMA模型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预测。郑莉、段冬梅和陆凤彬(2013)采用ARIMA模型对猪肉需求进行预测。本文运用了单对数及双对数回归模型来将数据模型化,对广东省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模型设立时采用四种时滞:零时滞、12个月时滞、18个月时滞及24个月时滞,并且通过使用价格和数量的实际测量值和取对数值来对数值模型进行了估计。
4.1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是2014年1月份~2015年12月份广州市白云山畜产品市场猪肉的批发价格数据,一共120条记录。其中,每个月份有5个记录。2014年猪肉价格波动比较剧烈,在2014年的7月份,猪肉价格达到这两年的一个极值最高点。
4.1.2趋势分析及平稳性检验
本文对2015年的记录进行趋势分析进行分析比对看出,2015年的猪肉消费需求在波动中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最佳Alpha值为095167,其拟合效果比较理想,下面对模型进行平稳度检验。endprint
本采用的方法是ADF检验法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变量水平数据以及一阶差分数据都为不平稳,然而其二阶差分数据都平稳,所以判定因变量和自变量存在着同阶单整。然后要进行协整查验,采用E-G两步法。从回归结果来看(见表1),R2=0993257,拟合程度好;lnPP,lnHIPC,lnPO,lnGDP四个变量在95%置信区间有显著性,Durbin-Watson值为2541560,说明随机误差项没有自相关关系。
根据残差平稳性检验,ADF值为-4.407507,均小于1%,5%和10%的t临界值。残差序列平稳,因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根据回归方程(1)分析其经济意义:猪肉价格与居民肉类消费需求的回归系数为0.81,也就是猪肉价格每变动1%就会使进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变动81%;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变动,相关系数为063,也是正相关关系,代表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1%,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增加63%;其他肉类产品价格与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其他肉类产品价格每上升1%,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平均增加98%;城市GDP水平与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关系显著,城市GDP水平每变动1%,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增加21%。
4.2对ARIMA(p,d,q)模型进行定阶
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自相关函数检验,在滞后阶数2之后的ADF值基本上都为零。在ARIMA(p,d,q)模型中将q值暂定为2,通过上述检验的模型用于预测2015年的猪肉消费需求偏相关函数,可以判断2015年数据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接下来进行一阶差分滞后的自相关函数和偏相关函数的新函数的建立。
一阶差分滞后的自相关函数和偏相关函数,ADF在滞后阶数为4之后基本在虚线内,可以视为零,在滞后阶数为4之后PADF的值同样可以视为零,因此经过初步分析将ARIMA的模型初步确定为(4,1,4)。通过对上述模型数据的预处理,由于ARIMA(4,1,4)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因此作为最终模型。
4.3模型检验与预测
最终确定的模型的残差序列的自相关系数都在置信区间范围内,并且统计量在所有的时间点上都没有明显的显示,说明ARIMA(4,1,4)模型与原数据的模拟的拟合程度较高。通过残差自相关检验结果表明,残差通过了白噪声显著性检验。根据ARIMA(4,1,4)模型拟合所得的残差近似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表明模型ARIMA(4,1,4)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ARIMA模型识别拟合之后,采用t检验对模型进行诊断分析,该模型在Alpha为095时为最优值,AR=2、AR=3、AR=4、MA=1、MA=2、MA=4时,P值均大于005,模型ARIMA (4,1,4)可信度较高。
本文模型对广东省居民猪肉未来需求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所选用的模型ARIMA(4,l,4)对未来消费需求数据进行分析预测,预测点数为10(即现实时间的2个月),预测的消费需求上限和下限都在95%的置信区间范围内,也就是猪肉消费需求可能出现的区间在未来两个月的需求都在这个区间,也就是在预测点10以内,超过这个预测点就不能准确的对未来猪肉的消费需求走势进行预估,从而需要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居民的消费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的消费需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ARIMA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筛选出显著影响因素,从而对广东省猪肉产品消费需求进行了预测,最后,基于动态集成预测方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合成,通过2011年~2015年的数据对实证结果进行检验。猪肉价格与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其他肉类产品价格与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GDP水平与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广东省居民猪肉产品消费需求受到猪肉价格、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其他肉类产品价格以及城市GDP水平的影响。
居民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导致居民对大宗畜牧产品的要求呈现多样化和优质化的趋势。但是,由于畜牧产品的生产具有时间周期性特征,并且在季节性和区域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在传统畜牧产品的流动环节中存在与现代畜牧业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例如中间环节过多,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以及流通效率低下等。存在的这些问题无法与现代新的市场形势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产品市场的发展。因此,当前必须认识到畜牧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不断完善对畜牧产品的消费需求方法,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1]Box G, Jenkins G.Time Series Analysis.Forecasting and Control[M].San Francisco : Holden Day,1970: 111.
[2]刘秀梅,田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管理世界, 2005,(01): 9195.
[3]宁芳蓓,孙世民,杨贤慧. 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olAnaly560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0+118.
[4]Barrera A A T, Garcia P, Mallory M. Price Density Forecasts in the U.S. Hog Market: Composite Procedures[C]. 2013.
[5]刘华,钟甫宁.食物消费与需求弹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
[6]Keynes J M.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J]. 1936.
[7]汪艳涛,王记志.中国农产品贸易ARIMA模型的建立及预测:年[J].经济與管理, 2009,(07): 1115.
[8]郑莉,段冬梅,陆凤彬.我国猪肉消费需求量集成预测1-15ARIMA、VAR和VEC模型的实证[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04): 918925.
基金项目:南京市工商局&南京市新媒体广告发展状况及监管对策&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园林&(PPZY)。
作者简介:马高曼(199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林雪冬(1994-),女,黑龙江绥化人,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广告与传媒系学生,研究方向:广告学。endprint
关键词阅读:
最新热门期刊杂志: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价格变动的影响设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掌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二)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及生产经营的实际生活能力。能辩证地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抽象思维方法揭示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即价值规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讨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意识。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提高竞争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难点:需求弹性问题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PPT展示两幅漫画。同学们都知道90年代香港的四大天王是谁吗?学生活动: 自由回答。教师活动:乐坛的四大天王是郭富城、黎明、刘德华、张学友。目前,食品界也评出了四位身价很高的商品,同学们了解吗?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活动:它们是蒜你狠、逗你玩、姜你军、猪你涨。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是谁把这四种食品推到了这个位置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言。教师点评: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导入时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二、探究新课教师活动: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于《家有儿女》这部电视剧大家都很熟悉,在我们来倾听根据《家有儿女》改编的情景模拟剧之前,同学们看屏幕上的5个问题(PPT展示5个问题),并分为5个小组,第一组思考和讨论第一个问题,第二组思考和讨论第二个问题,以此类推,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发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音频,在倾听的时候要注意剧中有关价格的部分。学生活动:听音频并思考问题。活动探究(一)1.妈妈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2.大米涨价了为什么还要买呢?3.妈妈让刘星等MP4降价了再买,刘星想不通,你能给他解释一下原因吗?4.为什么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肉的人也多了?5.乒乓球降价了,为什么连乒乓拍也一起买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来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互动能真正的“动起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问题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 绒 服?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教师 总结:那么根据前面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需求的一般规律是什么呢?学生活动:思考,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总结结论1:需求法则。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Snap1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问题2:大米涨价了为什么还要买呢?问题3:妈妈让刘星等MP4降价了再买,刘星想不通,你能给他解释一下原因吗?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衣食住行相关的商品,属于人们基本的生活资料。这类商品的需求量也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但是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价格涨了,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也不得不买;价格跌了,也不能买很多放在家里,因为会变质;汽车、别墅和黄金等商品的价格昂贵,属于高档耐用品。(举例,“中国大妈”疯狂抢购黄金的热潮)。对人们的生活来说,高档耐用品对人们的来说并不像生活必需品一样那么重要,买不买无所谓,价格合适就去买,价格不合适就不去买,他们比较容易受价格的影响。&[名词点击]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弹性理论的目的在于说明价格变化比率与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问:通过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学习之后,能不能说一说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何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自由回答教师归纳结论2: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其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Snap2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问题4:为什么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肉的人也多了?问题5:乒乓球降价了,为什么连乒乓拍也一起买了?教师活动:我们首先来探究为什么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肉的人也多了?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活动:PPT展示新农网对猪肉涨价的报道。那么猪肉和鸡肉这两种商品存在什么关系?你怎么判断?学生活动:思考、发言。教师活动:根据同学们对猪肉涨价,买鸡肉的人也增多了,以及对具有替代关系的商品的分析后,同学们能不能归纳出在存在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活动:为什么乒乓球降价了,连乒乓拍也一起买?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活动:乒乓球和乒乓拍要组合在一起才能使用,这说明它们二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学生活动:思考,回答。教师活动: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那么根据同学们对上面问题的分析以及对互补品的了解,那么在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活动结论三: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1)互补商品:一种商品的下降,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它的替代商品的需求减少。相反,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2)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也使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相反,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其需求量减少,会引起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同学们判断下列商品,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牙膏与牙刷、面包与蛋糕、羽毛球与羽毛拍、牛肉与羊肉,汽车和汽油,哪些商品是互为替代品,哪些商品是互为互补品?学生活动:思考,回答。(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活动探究(二)热烈祝贺高一果宝公司成立:公司简介:2013年初,高一果宝公司成立,拥有绿橙种植基地、水果罐头和果汁加工等产业,在以班长为董事长,全班同学为股东及智囊团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辉煌的成绩。问题1:海南绿橙,以得天独厚的口感远销国内外。2014年1月,果宝公司市场部报告:由于某些原因,市场上海南绿橙严重缺货,供不应求,形成抢购之风,价格一升再升,价格涨至15元/斤。作为经营者,你会怎么办?为什么?问题2:紧急情况!2014年11月,市场部告:由于种植绿橙的农户过多,导致市场上绿橙供应量大量增加,严重供过于求,价格跌至5元/斤。此种情况,经营者应该怎么办?[设计意图]学生对本地生产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引入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切实体验价格变动对生产带来的影响。通过课堂互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情,以合作探究分享学生的智慧。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拿出方案学生方案展示:略教师总结:1.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绿橙产量,增加市场供给,赚它一把2.减少绿橙的产量,以防止损失过大;3.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减少涨价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成本最小化,为企业赢得更高的降价空间。教师进行本课小结:(略)&[板书]Snap3 [课后探究]橡胶是海南热带经济作物,也是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已达780万亩左右,占全国约50%。近年来,受国外市场供求关系和日渐成熟的合成橡胶产品取代等因素的影响,天然橡胶产品价格继续下行。海南省物价部门日发布消息,今年10月,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零售价为12667/吨,为近年来最低水平,同比下降37.45%受橡胶价格持续低迷影响,橡胶弃割现象已在本省一些市县橡胶种植区出现,农户弃割弃管现象尤为普遍。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必修1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
◎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能辩证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
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五、过程设计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生活之中,时刻感受着价格的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前一段时间,大家曾经利用周末,做过一份《关于价格上涨对于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报告》。同学们组成实践小组,或者走访各大超市,或者走进居民家庭,或者在街头巷尾,采取访问、笔录、问卷等方式,对城市居民进行了调查。综合各实践小组的调查结果,我把两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报告展示给大家。
(一)调查对象:超市工作人员
价格上涨的影响:
①肉类销量有所减少。
②鸡蛋、海产品销量有所增加。
③米、面、蔬菜销量没有太大变化。
④特价活动期间,销量增加。
(二)调查对象:行人
价格上涨的影响:(原话实录)
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费增多,但食品类商品不得不买,一些贵重商品消费减少。
③使用私家车次数减少。
④用海产品、鸡蛋代替猪肉,尽量使用电器做饭。
⑤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的购买。
⑥对生活的影响不大。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价格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一、价格的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咱班有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调查,模仿电视正在热播的家庭喜剧《家有儿女》,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段小品──《家有儿女之价格篇》。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请特别注意其中有关价格的情节。
来自生活的报告
人物:妈妈──刘梅&& 儿子──刘星&
地点:客厅内
妈妈:(提着满满两大袋东西,累得气喘吁吁,推门进来)刘星刘星,快来接东西!可累死我了!
儿子:(快步过来,接过妈妈的袋子):呵,真沉呢!咱家中大奖了?您这么可着劲儿地往家买?
妈妈:哎,刘星,今天我可遇上好事了。今天商场在搞优惠大展销呢,让利消费者。心动不如行动,我就赶紧行动了。对了,刘星,我给你买了件羽绒服,快试试。
儿子:啊……(看把这孩子给惊喜的。)这大夏天的您买羽绒服干啥啊……&
妈妈:(有点得意)你看哪,这些羽绒服,质量又好价格又便宜,我给你和小雨、小雪各买了一件。
儿子:我看啊,您是被人给忽悠了。
妈妈:小孩子你懂什么啊。
儿子:那这一包呢,这包东西也是优惠商品?
妈妈:哪是优惠啊?那价格,嘿,涨得比商场的电梯还快呢!
儿子:(有些困惑)我就奇了怪了,上次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非要等降价再买,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呢?
妈妈:你就看吧,这猪肉、鸡蛋、大米、白糖价格虽然都在涨,可也总得买呀,总不能把脖子扎起来吧。
儿子(噘着嘴):哎呦妈啊,告诉你买点儿猪肉回来做红烧肉,你怎么就买了这么点啊?
妈妈:你就别提这猪肉了。那价格涨得都快赶上火箭了!这猪肉没法吃了,以后就吃鸡蛋吧,鸡蛋也很有营养阿,我给你做蒸鸡蛋、炒鸡蛋、煎鸡蛋、鸡蛋汤……
儿子:好了好了,您快别说了,说得我都恶心了。
妈妈:嘿,你还恶心呢,这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人也多了,这鸡蛋的价格也在涨呢。
儿子:(有点疑惑)看这两大包东西,降价的买,涨价的也要买,真是想不通。
探究问题:
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却非要等降价再买。”你能给他解释一下么?
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人也多了。”为什么呢?你能否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学生分组讨论)
1.一般规律
探究1:刘梅为什么在夏天购买羽绒服?你是否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学生分析。
总结:羽绒服在夏天处于销售的淡季,供过于求,价格较低,消费者此时购买可以得到价格上的实惠,因此得到消费者的欢迎。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我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说,也就是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这是价格影响需求的一般性规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探究2:刘星说:“现在涨价为什么还买这么多东西?我让您给我买个笔记本电脑、MP4,您却非要等降价再买。”你能给他解释一下吗?
分析:小品中涨价也买的商品:猪肉、鸡蛋、大米、白糖。这类商品,价格往往相对较低,而且对于生活是必需的,属于生活必需品。这类商品的需求量也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但是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价格涨了,也不能把脖子扎起来不买;价格跌了,也不能买很多放在家里,因为会变质。
可以等降价再买的商品:汽车、高档家电、笔记本电脑、名贵首饰等。这类商品价格昂贵,并不是生活必需的,属于高档耐用品。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往往显著减少对其的需求,甚至暂时无需求;而在价格下降时,人们也会显著增加对其的需求。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
3.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探究3:“猪肉价格一涨,买鸡蛋的也多了。”为什么呢?能否举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分析:猪肉和鸡蛋都很有营养,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部分需求。两种商品功能相同或者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称之为互为替代品。猪肉和鸡蛋属于互为替代品。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人们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
我的生活体验:很多家庭主妇,包括我,在肉价上涨之后,就经常用鸡蛋炒菜了。
类似的商品还有哪些?请同学们举例并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举例。
教师举例:汽油和汽车──引出疑问:汽油和汽车属于互为替代品吗?
分析:对照含义,汽油和汽车不是互为替代品,而是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作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会使该商品需求减少,也会使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随之减少。
我的生活体验:我家买了汽车,油价上涨之后,如果没有特殊事情,就骑自行车上班,健身环保又省钱。
学生举例。
可见,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把我们刚才共同探究学习的成果总结一下。
一、价格影响生活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3.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生活是门艺术,消费是门学问,如何利用消费的学问,创作生活的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了解了价格影响需求的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把自己有限的收入,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价格的变动,生活的压力之下,仍然可以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经济生活中,价格的涨落是最正常的一种现象了。对于商品价格的上涨,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积极面对,乐观生活。大家一定也感受到了,最近物价已经开始逐渐下降,一直备受我们家庭关注的猪肉的价格,在持续上涨的势头下也开始有所回落了。
二、价格影响生产
猪肉价格下降之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反响呢?让我们继续来关注《家有儿女》,倾听来自生活的声音──《家有儿女之价格篇(续集)》。
来自生活的声音(续)
人物:妈妈──刘梅& 儿子──刘星& 表舅──某养猪大户
地点:客厅内
叮咚叮咚……
妈妈:来喽来喽。(热情地)哟,大表哥啊,快请进快请进。刘星,快给你表舅倒水。表哥,你怎么有空来啊,听说你在乡下养猪,雇人数钱都数不过来呢?
表舅:这倒是真的,我前些日子贷款办养猪场,银行的人在帮我数贷款呢。
妈妈:哦,这么回事啊。表哥,你这提的啥呀?我说你来就来吧,客气啥啊。
表舅:这是我自家宰杀的猪肉。全国人民都知道你家没肉吃了,今天我特地给刘星带了一块,自己家的,别客气。
妈妈:我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刘星,快谢谢你大表舅。
儿子:(做痛苦状)啊,又是猪肉阿,最近猪肉价格一降,我妈这两天饭桌上没别的了,吃的我都快长猪毛了我。
妈妈:你不是爱吃吗?让你一次吃个够。
表舅:都是让这猪肉闹得。我也是为猪肉来的。
妈妈:怎么回事啊?
表舅:这不前两年吧,看人家养猪赚钱,俺也养,结果猪肉价格跌到底了,没办法,俺赔了钱把猪都杀了卖了吃了。这吃下去还没消化呢,猪肉价格那涨的……(快赶上火箭了)。俺赶紧地贷款买猪建养猪场,心想这下可赶上好时候了,这投进去的钱还没回来呢,猪肉价格又跌了。俺这回回养猪回回赔,把头都想成猪脑袋了也想不明白。你家老夏是大知识分子,帮俺想想主意。
儿子:杀猪焉用宰牛刀,不就是个猪肉的事吗,我帮你想。
妈妈:(严厉地)刘星,大人说正事呢,你别乱吹阿,小心闪了舌头!
儿子:妈,我今年上高中了,好歹也算个……小知识分子吧,我正学习经济学理论呢,学以致用嘛。
表舅:外甥学问挺高的。俺就拜托你了。
提出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1:猪肉为什么重新回到了刘星家的餐桌?
学生分析:因为最近猪肉价格下降了。
探究问题2:近期猪肉价格为什么会下降?
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猪肉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猪──
从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高涨,养殖户的利益显著增加;而且国家加大对养殖户的补贴力度。在各种利益刺激下,生猪饲养量迅速增加,猪肉供给得到了保证,持续高涨的猪肉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回落。
猪肉价格上涨→农民盈利→扩大养殖规模→供过于求→猪肉价格下跌
疑问:前期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
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2006年,猪肉价格跌到低谷,农民养猪不赚钱;而饲料价格上涨后成本压力增大,养猪很难盈利,一些地区农户就开始退出生猪养殖。再加上南方生猪蓝耳病以及雪灾的影响,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
猪肉价格下跌→农民亏损→缩小养殖规模→供不应求→猪肉价格上涨
把这两个阶段联系起来:
可见:价格调节生产
从价格对生产调节的这一过程,我们也可以发现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使价格呈现出一种波动,这正是价值规律的体现。
(漫画)①价格下跌,养猪户提刀杀猪,缩小规模;②价格上涨,养猪户又开始扩大规模;③结果价格又开始下跌了……
探究问题3:该养猪户为什么总是陷入困境?
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该养猪户缺乏对价格的预测,对价格变动规律的把握。
疑问:面对价格的下降,该养殖户应该怎么做?
【我来支招】
(提示材料)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猪肉价格大跌,养殖场饲养成一头100公斤重的猪,出栏后收入在700元左右,除去生产成本,一般每头猪都要亏损100元上下。饲养户面对的是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但有着15年的养猪经验的某养殖户,他家饲养的20头母猪,趁低价时完全地更新了品种,以一种瘦肉率较高的猪种为当家品种,受到市场的欢迎;年内400多头小猪,一半自养,一半小猪提前出售,饲养周期相对短,加上不请帮工,夫妻俩全身心投入,减少了管理成本。到06年底,他家已出售生猪200头,不仅不亏本,每头猪还略有节余。
养猪户只有沉着应对市场变化,力求低价时不赔或者少赔钱,以待价格回升时有更大的增收空间。
思考:结合所学的知识,并借鉴以上的事例,你认为面对猪肉价格的下降,养殖户怎样才能摆脱困境?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成本,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②注重猪的品种改良,提高猪肉的品质,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整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作为生产者面对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价格瞬息万变,竞争如火如荼,把握了价格影响生产的这些知识,就好像握一卷《孙子兵法》在手,在危机四伏的市场中,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做竞争的强者,做市场的赢家。
课堂小结: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仅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即价格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希望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仅学习到了经济理论,并且能够用这些理论来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我们幸福地生活。&&
【我思我行】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经济生活中,价格涨落对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影响,但是,你在生活中是否真切地感受到价格的影响呢?
有这样一户普通的三口之家,父亲、母亲是普通工人,每月收入来自工资,父亲800元,母亲760元。女儿在高中读书,是父母的骄傲和希望。
在每月的收支计划中,有400元的储蓄是雷打不动的,因为这是为女儿将来的大学教育,以及应付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所作的准备。另外高中教育的学杂费、书籍资料费分摊到每月大约225元。每月孝敬老人大约100元。剩下的835元,要保证全家人一个月正常的生活,特别是要保证女儿身体成长和脑力消耗的营养需要,父母精打细算,安排如下。
米、面、油、肉、蛋、奶、海产品、蔬菜、水果等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元
水、电、煤气、电视闭路、电话费等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元
父母上班骑摩托车,女儿上学坐公交的费用等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元
卫生纸、洗衣粉、肥皂、洗发洗脸用品等
(主要是为女儿)
每月支出总计大约840元,日子过得虽不宽裕,也还尚可,但突如其来的涨价,打乱了他们脆弱的日常收支平衡。
物价上涨的影响
食品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花生油和猪肉上涨幅度较大,月平均多支出约110元。
主要是煤气上涨幅度较大,月平均多支出约20元。
油价上涨之后,摩托车每月要多支出约30元。
涨价后每月多支出约160元。这多出来的160元的支出可愁坏了父母,如果你是这家女儿,你来为父母提出几条合理的消费建议,并阐明你的理由。
通过以上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和参与,结合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有很多感触。我们生活在经济社会中,我们应当将学习的经济学理论学以致用,现在用它来指导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将来用它来创造社会财富,好好报答父母,报答社会,报效祖国。
附:《价格是什么?》
价格是什么?
价格是一枝画笔,色彩绚烂,我们用它来描绘生活,或浓或淡,深浅相宜;
价格是一首乐曲,跌宕起伏,我们用心聆听,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悲伤和欢喜;
价格是多变的天气,有风雨也有彩虹,我们从容应对,机遇和挑战一一经历;
价格是循环的四季,有寒冬也有酷暑,我们随机而变,每个季节都会有付出也有收益。
价格是一把钥匙,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把握它,正确地使用它,幸福和成功会属于你!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相关的信息
当前IE内核版本太低,请使用IE9以上的内核版本、360浏览器极速模式、chrome谷歌浏览器或火狐浏览器等访问,以达到最佳浏览效果。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价格波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