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再累也要留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大城市却留在大城市?_凤凰财经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大城市却留在大城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陆铭《大国大城》作者、经济学家我曾在不同场合向在场的年轻学生问道:你们喜不喜欢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一般会有50%的人举手,我不喜欢。为什么?因为大城市环境差、房价高、道路拥堵;那么再问,如果没有
文/陆铭&《大国大城》作者、经济学家我曾在不同场合向在场的年轻学生问道:你们喜不喜欢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一般会有50%的人举手,我不喜欢。为什么?因为大城市环境差、房价高、道路拥堵;那么再问,如果没有一些现有的制度方面的限制,大家毕业之后会不会选择在这样的大城市就业,这时候,基本上90%的学生会举手,我会选择在这样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第三个问题产生了,50%的人不喜欢大城市,与此同时,90%的人会选择留在大城市。这就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例外的现象:人们一直都在向大城市集中。城市是方便各行各业人们见面的地方最近,北京和上海都在提出人口疏散,基于这样一个逻辑:人太多了,导致了各种城市病。因此,北京老阿姨会对外来打工妹说,我们要建设文明城市,你这个早点摊要撤掉的。就在2015年,上海实现了进入21世纪以来的首次人口净流出。有一种说法是,这座城市在筛选它想要的人。城市太大了、人太多了、不宜居了。这个&太&到底是相对于什么来说呢?城市人口密度减小之后,真的就&宜居&、就更利于城市发展吗?宜居不是人口密度低、不是公园面积大、不是树多。为什么全球的人们都在往看上去更加拥堵、上班时间更长的大城市来呢?因为在大城市获得的东西要比失去的东西多,而获得的东西就是人性里面第一追求的东西,就是就业和收入,以及带来的消费。所以,活力是构成宜居城市的第一个条件。而活力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创新,创新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空气里、在咖啡馆里,是人和人见面、交流而产生的创新,再就是消费产生的多样性。而活力是基于人口数量和密度的,低密度的社区则很容易变成睡城,因为人口密度一低以后,服务业就很难产生规模经济。宜居不是公园面积大、也不是树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城市不要环保。大城市的环保,有三条,第一,绿色的出行和消费;第二,建设大量的口袋公园,面积小但是很多;第三,垂直的绿化,建筑外墙的绿化,还有阳台的绿化、屋顶的绿化,大城市的宜居跟小城市的宜居和农村的宜居概念其实不一样。而高密度会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怎么办?建造路网、地铁网、地上地下的交通网,越是建高密度的路网、地铁网、地上地下连通网,就越需要人口密度,恰恰因为人口密度高,才有会有规模经济和消费需求。作为国际发达城市的东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街区,叫做涉谷。在涉谷,这样的商业氛围、这样的人流,就是城市的活力。大城市也不应只单纯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让所谓&高素质人才&留下,驱逐所谓&低技能劳动者&。全世界范围内的大城市,有一个共同现象,高端劳动力和低端劳动力共同往大城市去,简单说来,就是经济学研究里面说的技能互补性。在生产领域,再好的公司也要配清洁工。在生活领域,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吃和穿在消费里面的比重越是会下降,新增的消费往往都是消费服务,而消费服务里面的供给者又是谁呢?餐馆服务员、家政服务员,都是相对来说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所以如果看国际型大都市,比如纽约,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是一起往大城市流动的。根据美国的研究,美国的大城市如果吸引一个高科技的人进来,会同时创造五个劳动力需求,有两个分别是医生和律师,另外三个是超市里面的收银员、家政服务员等。这样高端和低端的比例是1:1。一味对低技能劳动者进入进行管制的后果,就是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价格上涨,这会反过来影响城市对高端劳动力的吸引力,影响城市竞争力。外地人并没有抢占本地人资源,蛋糕做大之后,所有人都受益2008年,36%的纽约人出生在美国之外,接近一半的纽约人在家里不说英语,是移民;2011年,伦敦居民中,出生在英国以外的占37%,外籍居民占了24%,白种人比例从2001年的58%降低到45%。外地人来到城市,他一定是可以创造价值的,否则的话,城市就不可能一直在扩张。移民来到新的城市,就算得不到户籍、得不到和本地人同等的公共福利,他还来了,他一定是凭自己的本事拿到了一份比他创造的价值更低的工资。也就是新移民创造的价值,是超过这个人的社会成本的。反过来,当政策制定者一味地限制人的户籍身份的时候,外来移民在城市里就没有归属感,当一个人没有归属感,就会有三种动机去储蓄:一种是养老和预防生病,因为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覆盖;第二种,是人们预期未来要回老家,所以不买耐用消费品;第三种,是人们预期回到老家以后,自己的收入会下降,所以为了平滑消费,要把现在挣的钱用在未来花。在这三个因素的制约下,当一个人没有本地城镇户籍的时候,他的消费会比有城镇户籍的可比对象低17%到20%。当大家去储蓄的时候,节省下来的钱往往是本来可以消费服务的钱。但是服务的提供者是谁呢?其实很多是大城市的本地人。有研究发现,当一个城市里面的外地人把越多的钱寄回老家,他所在的城市里面本地人的工资就越低,相当于有一块需求通过汇款汇回老家了。所以实际上,户籍制度这种对外地人的限制是不利于本地人的收入提高的。户籍制度导致社会分割、是劳动力市场的障碍,而且在社会的维度上会导致外来的人口不幸福、对社会和政府不信任,并且会出现居住区的分割,而且会影响公共参与。总之,如果城市存在因户籍制度区分而造成的二元分割,会是一个社会和谐的隐患。站在无知之幕背后,私利和个人情感不能作为公共问题的讨论基础罗尔斯所著《正义论》中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无知之幕&。所谓&无知之幕&,大意就是人们在讨论公共政策的时候,假定身处在一个幕布之后,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可能是市长、也可能是清洁工,在此情况下来讨论某一政策或约定。如此,人们达成的公共政策的结论才可能是公正的,否则就很难避免人们希望操纵公共政策来为自己谋利。而且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因此这一过程下的决策一般能保证将来最弱势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反观在城市问题的讨论中,坚决反对放开户籍的人,往往就是好不容易拿到了城市户籍的,大城市里希望控制人口规模、要把别人赶走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个逻辑:你们走,我留下。人们在讨论公共政策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一个立场,就是希望公共政策为自己服务,严格说这就是矛盾。如果一个公共政策只为少数群体来服务的话,就不是一个公共政策。人们都痛恨腐败,腐败本质上就是特权,尤其当这个特权是一种公权力的时候,由公权力带来自己福利的增长或者收益的增长,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但今天很多公共政策导致的结果,和人们所反对的腐败是一回事,都是用公共的权力来维护私人的利益。一些看上去叫公共政策的这些政策,其实是在保护一部分有特权的人的利益,所以才变得那么难改革。大家都不是圣人,但是老祖宗还留给我们一条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对一个政策有一个主张,或者有一个观点的时候,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在这个政策之下你是受损者,你愿意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逻辑就是今天我让步一下,明天你让步一下,这样的话,在相互的妥协过程当中,大家都学会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这个公共政策达到的某种结果,就是如果人们换一个位置,我是你,你是我,也觉得这个结果可行。这样的话,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公共生活里、谈判里,形成一种动态的、对彼此来讲都有利的一个结果。在大城市里面,所谓的公共其实是一个更大的范畴,人们希望形成制度、达成契约的都是一些陌生人,跟陌生人、利益不直接相关的人,如何达到一种公共生活里面有规则的妥协?这个其实超越了某一个很具体的政策的争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需要一起学习如何去过真正的公共生活,让公共政策的决策能够更加的理性、科学,并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福祉的增长。
[责任编辑:谭红朝 PF009]
责任编辑:谭红朝 PF00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246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15252
播放数:5808920我的位置:
大城市那么辛苦,为什么要留下?这45个理由有没有你的答案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宝花
摘要:大城市节奏快、房价高,生活工作相对辛苦,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愿意留在大城市?看完他们的理由,相信你也会有同感。
留在北上广?逃离北上广?类似话题的讨论,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网上被炒作一番。最近,由一家招聘网站发布的《2016互联网公司应届生吸引力报告》显示,2016年,仅36%的应届生希望到北上广深工作,而在三年前,这一比例是51%。“逃离北上广”,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或许逃离北上广的理由有一千个,然而留在大城市的理由,同样也会有一千个。一款匿名社交软件近期发布了一个“那么累,为什么还要留在大城市”的话题,就引来了数百名网友的踊跃回答。
细究这些回答,有些答案是相似的,但因为背后的人不一样,语气也很不一样;有些答案是个例,你能从简单的叙述中看出回答者的一些悲欢和情绪。
尽管城市生活的喧嚣、繁忙常令人有无力感,但大城市对于许多人仍有着致命吸引力。看了他们的回答后,你会发现留在大城市的好处之一,也许恰恰就是因为你身边有着这么一群想法丰富的人!
以下是网友们回答的一部分,相信其中有不少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究竟为什么要留在大城市?很多人提到了奋斗和梦想——
*现在的我永远不知道二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样,趁着年轻闯一把,为那不确定的未来拼一把
*我就是喜欢这个浮夸的世界!年轻的时候应该闯一闯。
*到哪里都孤独,何不在风口浪尖体验下~我就喜欢看来来往往的人。
*因为我从农村来,还特么读了好多书。
*因为不想孩子再重复一遍留在大城市的过程。
*做不了富二代只能努力拼搏成为富一代!
*因为我不想后悔没有过上我想要的生活,我会努力地去接近我的目标,哪怕很累!
*为了亿分之一的致富机会,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和那个她。
*老爹跟我说有一个弄北京户口的机会,让我去北京。说是不行的话,半年后就把我弄回来。后来的后来他就没时间管我了,于是我就坚强地在北京留下来了。
*我有一个朋友,不谙世事、不善交际,有一份稳定工作和中等收入。与许多独生子女一样,她在父母的支持下买房买车,一个人住着140平方的房子,每日按部就班地开车上下班,不知不觉年过三十。也是在三十岁这一年,她放弃了这一切,选择北漂……
*年轻总是怀揣这梦想,尽管收入已算可观,但对于深圳的高房价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当初的想法很单纯,只要努力总可以拼出来,但这样的想法慢慢被现实磨灭,也许活在当下更有意义!
有人提到大城市机会多——
*因为回农村当律师可能会饿死或者被人吃了。
*因为在家没有IT行业,所以只能留在大城市。
*我这回家当网管都没人要的,在大城市可以找到想要的工作。
*回到小地方,更觉得自己没用。
*没背景的穷二代在小城市即使名校毕业也没什么机会,在大城市至少可以凭技能赚钱过小康生活。
更多人提到了大城市的自由、多元和包容:
*因为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服务好、效率高!
*大城市有好的资源,更干净的马路,更完善的设施,更灵通的消息。
*因为大城市美女多,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有一样想法的吗?
*这里有星辰和大海。
*不知道为什么,喜欢这种飘忽不定的感觉,像个幽灵一样地活着。
*不想要无关紧要的闲人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
*相对的公平,相对的自由,相对的不用那么人情世故。
*想当坏银啊,大城市有各种各样的坏蛋,坏的都不重样儿。
有人说,留下是因为某个人——
*看完夏洛特烦恼,才知道原来像马冬梅一样的妹子我也曾遇到过,好像明明是自己先追求她的,却在考到高中之后改变了心意,其实也是遇到了另一个女生后改变了吧。可是一无所有的我现在才明白,那时候我还能活着从大学毕业也是因为那个她……
*因为她离开,因为她留下!我爱她。
*因为我想认识一个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生。
*因为爱情,你们相信吗?我不相信。
*她离开了,好像也没有留下的理由了。
另一些人留下,是出于不甘和无奈——
*不想留,不甘心,没办法!
*为了生存。生活那么不容易,为什么还活着?
*那样会让人觉得自己很牛掰啊,其实活得像条狗。
*想要证明自己,还没饿死街头的不甘心……还有就是回去小城市的安逸死寂一点都不喜欢,即使外面艰难险阻~
*因为小城市已经回不去了。朋友,人脉,生活习惯都已经被大城市化了。
*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走到这里的,最后还是不免落俗,选择一份安逸等老的工作,那么过往的艰辛和努力要怎样去算呢?个人之见,每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很好。
*小城市一样没有家的。
*每次回老家和朋友聚会,喝到迷迷糊糊,他们都会说什么时候到北京要带他们玩!我都笑着答应,我在等他们来……哈哈,这算是答案吗?
*也不是一定要留在这里,只是不知道还能去哪里而已。
*想走走不了,被体制拴住了。
*因为小城市也混得不好啊!所以干脆留在大城市,这样就没人知道了。
*没想过要留在大城市,只是凑巧来了这而已。就像这份工作,只是凑巧做了。
当然,还有这种几乎是无可选择留在大城市的——
*生在大城市了,没办法。
*帝都土著,不留难道要下乡吗?
*生长在这里,长大后又进了体制,真想去一个二三线城市,过点宁静的生活,慢节奏享受生命的美好。如果真要说大城市的好处,也许就是夜宵外卖和各种舞台剧会多一些,求学就医真是呵呵,城市交通治安更是未必好……
*没在小城市待过,所以没勇气去尝试、去改变。
也有人选择离开或者继续纠结——
*没有留下啊,我回去啦~
*然而我并没有去大城市,还是家乡老地方舒服。何必为了一个虚名让自己累着?快乐才是真正目的。
*一线熬不住,二线慢慢熬。
看了这么多关于留在大城市或者离开的回答,如果一定要给这些理由来一个总结,网友宋小君的话颇能打动人心——
我们努力的因由,生活的意义,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说穿了就是,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给生活多造成一些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的珍贵之处,就是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你一眼看过去,看不到三十年后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把世界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坏了,甚至不知道多年以后你回忆起自己的决定会不会后悔。
但未知的可能性包含了许多,成了,我应得的;不成,至少我试过了。
所以,第三年我没有离开上海,我选择了留下来。没有什么多高尚的理由,我就是看到了当初要是回老家之后,三十年后的自己,过着怎样的生活。
那不是我想要的。
(编辑邮箱: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观察》编辑。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扫码关注有意思吧微信
欢迎同学们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及链接,媒体、微信请获得授权,联系QQ:。
11:43:07 发布 丨 223891 人浏览
你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希望多发这样不鸡汤不清新不矫情的文章,很同意文中那句“所有的选择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你想要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有点偏激,但也不敢想像自己六十岁的样子,我是懦弱了吗?
自己的事情自己把握,没有乌托邦也没有六十岁的样子。
仿佛小城市的生活让人可怕,自己就像是个透明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
许多人未曾想过,你认为好的事情,别人未必这么想,你把这种好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这不是关怀,而是侵犯,即使你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不管在哪里都要坚持内心的想法,不被别人干扰。
批评别人的时候就暴露了你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作者自己写的跟你的观点就自相矛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作者有点偏激,在大城市的不都是追寻梦想的人,也有虚荣势利拜金的,小城市也并非没有梦想。还有一个前提,人不是只为自己活着。
你想要什么呢?(忽然间,竟想不起到底想要什么?也许是想要的太多了)
靠,有房有车就是我现在想要的。。
我们没有错,只是我们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
仔细看了几遍,还是感觉有些偏激,即使在小城市也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和大城市无关,生活中可以实现的或者说你想要,如果说必须在大城市才可以找到,不知道是不是意味着你想要的东西得重现考虑下。
写得太好了。我也是随大流的人,心里的乌托邦,你在哪?
孕育于至少是相当舒服的环境,安置在各地的大学殿堂里,不安地看着世界。&&&简直字字锥心&()
我很抱歉,没有看完就来说点什么。大概是因为,我觉得里边少了一些生活人重要也必须考虑的事情。我的意思是一些很重要的人。父母。我虽然还是大学狗一枚。在魔都求学,但我现在还是想要回到那个小城里。希望能陪着那两个爱笑爱吵吵的人,看着他们变老。好了,现在接着回去拜读另外一半的文字了。&
其实这只是两种人生观而已,一种是孔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利观,一种是庄子的逍遥观。选择你喜欢的就好了。
有人喜欢刺激也有人喜欢安逸,无论怎样,尊重别人的努力总没有错&
我更愿意行走&在陌生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新的开始&年轻人更是无知的&需要的不是那么多&而是突然某一天发现自己懂了&就那么简简单单的懂得了很多.
浏览:28000 / 评论:15
假若古代皇宫也用手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浏览:68924 / 评论:44
看了下面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最大的麦穗&这个哲理故事,没读过的同学可以看下面。我们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
浏览:19253 / 评论:50
←_← 一上车就看见他俩了,我确定断定以及肯定是父子。
浏览:54213 / 评论:22
最近迷上了做心理测试,不过有科学依据的心理测试确实和八卦小杂志上的各种测试不一样,做完了看结果倍儿信,而且还附上一个让你特信服的解释,感觉倍儿有收获。今天就在BBC Science
浏览:83901 / 评论:145
在冬天的冰面上享受属于自己的一片星空。我觉得,这不单纯是一个游戏,它更是一个能让人真正经静下心来的一个引导者。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我相信,你会找到一种属于你的感觉。
浏览:32047 / 评论:21
本站带宽由
提供,特此鸣谢!
有意思吧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留在大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