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遇皎月大结局,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这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前广为流传的一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5.2《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课件.ppt.ppt 2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5.2《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课件.ppt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5.2《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课件.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世界历史上册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章西女王
玻利瓦尔 谁的故事更精彩 温馨提示:
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主要事迹、结果、影响。 谁的结论更准确
曾任英国驻印度总督的寇松说:“印度是 我们帝国的枢纽……如果帝国丧失了任何别 的领地,我们还能生存,可是我们若是失掉 了印度,我们的帝国便将日暮途穷了。” 从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英国殖民者 处死印度人 英国殖民者 作威作福 “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表现: 1.年印度土地税总额由420万英镑增至1530万英镑; 2.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年人口从15万减至3万。 3.1770年孟加拉一次饥荒,死亡人数占当地人口的三分之一。 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掠夺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了一片了。”
-----英国驻印度总督本丁克 谁的探究更深刻 材料一:1757年,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年间,英国直接从印度榨取的财富不下十亿英镑。 材料二: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英国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印度。 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纱增长5200倍,印度的纺织业被挤垮了。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英国对印度的剥削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对印度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谁的分析更透彻
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 1.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怎样? 2.这次起义有哪些影响呢?
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名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 太 平 洋 西班牙 殖民地 大
洋 葡萄牙 殖民地 巴 西 独立前的拉丁美洲 谁的思维更活跃
恩格斯说: “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6-18世纪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
有人估计在西班牙人入侵后12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便被屠杀了好几百万。大规模的屠杀很快使西印度群岛上的居民几乎绝迹,这种现象接着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
印第安人、黑人被迫在银矿里劳动 (1)掠夺 (2)屠杀 (3)强迫劳动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拉丁美 洲人民为什么要争取独立?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除上述材料,阅读课本p101页第二自然段前两行,可以看出,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原因还有哪些? A、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B、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的不满 C、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谁的思维更活跃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19世纪初西班牙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军事家。
1783年7?月24?日生于委内瑞拉土生白人贵族家庭。先后在加拉加斯和马德里读书?,接受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崇信卢梭的自由民权主张。为法国大革命所鼓舞,立志为推翻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和解放南美洲而??献身。
1807年回到加拉加斯后,进行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后备授予“解放者”的称号。 “祖国之父”——圣马丁
圣马丁是南美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南美的解放斗争。
1814年起圣马丁组织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安第斯军”,并指挥它于1818年解放了智利。1821年,圣马丁率部进入秘鲁,秘鲁宣告独立。不久,圣马丁将军队指挥权交给玻利瓦尔,悄然隐退,在欧洲度过了余生。
1878年,阿根廷、智利、秘鲁三国在共同纪念圣马丁诞生100周年时,共尊他为“祖国之父”。 中美省 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乌拉圭 巴拉圭 墨西哥 海地 拉美独立国家 同是民族解放运动,为什么拉美独立 运动取得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却失败了?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9世纪中期 失败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成功 拉美胜利的原因: ①拉美各国人民能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共同打击殖民者。②广大人民觉醒,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 ③有统一的指挥。 ④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⑤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
印度起义失败的原因: ①印度单靠一国力量。 ②起义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被英军各个击破。 ③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实力远超西班牙和葡萄牙。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印度民族大起义
导读:“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
  1857年5月,在印度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由下层 人民和部分爱国封建主进行的抗英独立战争。起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席卷了整个印度 的六分之一领土,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参加了起义,这场独立战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 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印度进行更加疯狂的殖民掠 夺和奴役,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带来了深重的
“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1857年5月,在印度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由下层 人民和部分爱国封建主进行的抗英独立战争。起义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席卷了整个印度 的六分之一领土,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参加了起义,这场独立战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 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为加快国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印度进行更加疯狂的殖民掠 夺和奴役,给印度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等社会下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 时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阶层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锐,反 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在全国酝酿起来。英印军队中的印度土著雇佣兵是当时印度 唯一有组织的力量。这些给英国殖民者当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义前已达25万人,他们 大部分来自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多数是为生活所迫才受雇于英殖民者的。英殖民者为 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干涉他们的信仰,触犯他们的种姓,削减他们的薪饷,激起了广大 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统治的核心力量。爆发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问题。1857年初,殖民当局用牛油和猪油做润 滑油涂在子弹上,这带有明显的种族、宗教歧视,严重伤害了广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 教士兵的感情,军队哗变事件不断发生。3月29日,第三十四团一名士兵怀着对殖民者 的满腔怒火,开枪打死3名英国军官,被处绞刑。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义的爆发。5月 10日,驻德里附近米鲁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点燃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烈火。他们放 弃宗教偏见,用曾经拒绝使用的涂油子弹打击英殖民者。起义士兵焚烧军营、袭击教堂、 封锁铁路、释放囚犯。当晚,米鲁特起义军乘胜向德里进发。德里城内军民纷纷响应, 严惩英国军官,烧毁殖民者住宅,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起义者很快就占领了古都德里, 成立了起义政权,对英国统治者心怀不满的贵族和僧侣也参加起义队伍,初步形成了一 个包括各阶级、各种族力量的反英战线。英殖民者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德里,4万起义 军英勇战斗,不断出击,连挫英军,使其无法前进一步。德里起义的重大胜利沉重地打 击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反英斗争,起义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 部。北方奥德省的勒克瑙、坎普尔起义在全境取得胜利,对从东南方向进攻德里的英军 造成很大威胁;中印度的詹西起义军由女王率领,攻占了市区,恢复了女王王位;印度 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买起义也取得了胜利。在起义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德里、勒克瑙、詹西等大城市为中心的起 义据点。德里成为英军进攻的首要目标。德里起义军在挫败英军进攻后,没有乘胜出击, 在战略上采取守势。随着斗争的日趋严峻,混进起义队伍的封建王公贵族阴谋叛变,地 主富商哄抬物价,他们还私通英军,内外勾结,严重地削弱了起义队伍的力量。9月14 日,英军向德里发起总攻,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攻进城里。起义军同敌人展开巷战,顽 强战斗6天6夜,打死敌军5000余人,最后被迫退出了德里。9月19日,德里陷落后,奥 德省的首府勒克瑙成为起义军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义军已达20万人, 但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马刀。3月初,英军集中9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和180多门大炮进攻勒 克瑙。起义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坚持了两个多星期后,于3月21日撤离勒克瑙。此 后,詹西又成为起义的中心。3月25日,英军进抵詹西城西南。25日,双方展开激烈的 炮战,詹西女王亲临前线指挥,带领士兵冲锋陷阵。4月4日,由于内奸出卖,敌人从南 门攻进城里,女王带领1000名战士冲向敌人,与敌展开白刃战。后北门也陷落,女王见 大势已去,被迫于当晚突围。5日,詹西城失陷。 德里、勒克瑙、詹西等起义中心相继陷落后,各地分散的起义军约15—20万人转入 游击战。中印度起义军自詹西陷落后,即向卡尔皮集中,并决定据守这一战略要地。但 当即受到北印度和南印度敌军的夹击,不得不于5月22日撤离,向西边的瓜廖尔进军。6 月1日,起义军解放瓜廖尔,建立了临时政权。英国对此十分恐慌,从各方向调兵遣将 进攻瓜廖尔。17日,战斗在城东南郊激烈展开,詹西女王始终和起义士兵一起奋战。起 义军作战非常勇敢,由于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起义军伤亡越来越大,但詹西女王 仍不断地向前线聚集部队,英勇抗击敌人的进攻,坚守最后的防线,最后壮烈牺牲,表 现了她非凡的勇气和英雄气概。20日,起义军退出瓜廖尔,转战各地,与英军周旋,使 英军疲于奔命,一筹莫展。但由于起义军内部发生矛盾,无法协同作战,英军实行收买 政策,许多封建主叛变投敌,起义军首领有的退走尼泊尔,有的被害遇难。到1859年底, 各地零星的游击战最后都停止了。关于这场大起义的性质,西方国家认为是印度兵变或是封建王公叛乱,企图否定这 个重大事件的政治意义和民族性质。马克思最先对这一事件作出了民族起义的判断,列 宁也称这次起义为印度土人反抗英国的起义,印度革命者把这次起义称为第一次印度独 立战争。断定这次起义为民族大起义是有充足理由的。民族起义是指各阶级共同进行的 以推翻外国统治为目标的起义。在近代通常发生在殖民地,在半殖民地一般没有民族起 义,只有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殖民地之所以会发生民族起义,是因为外国殖民者 对殖民地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不仅压榨人民,也损害了某些封建主的利益,在一定条 件下,会促使他们和下层人民一起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发起反殖民起义。印度大起义就 是这种情况。轰轰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下虽然失败了,没有达到推翻 英国殖民统治的目的,但它却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使英国消耗战费4000多万英镑, 大批英国军官和士兵毙命,打破了英国殖民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人民斗争的信心。继这次起义后不久,爆发的1860年孟加拉农民起义就是与这次民族大起义有密切联系的。 这次民族大起义是印度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起义以前的100年是英国征服印度和建立 殖民统治的时期,起义以后,迫使英国为了加强殖民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撤销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统治印度;下诏书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调整了与封 建主阶级的关系;彻底改组军队,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加强铁路、通信建设等。这些措 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促进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 发展和壮大,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彻底瓦解创造了物质基础。这次民族大起义又是 印度民族斗争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爱国的封建主为领导的旧式起义和斗争,在 此之后则是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新式起义和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打乱了英国的侵略部 署,间接地支援了其他亚洲国家的反英斗争,在亚洲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这次民族大起义被英国殖民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起义的失败,除了统治印度的英 国资产阶级实力强大,英军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起义军装备和纪律都不如英军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义领导权的封建主在英国威胁利诱下,纷纷投降叛变,使起 义遭受极大的损失。起义爆发后,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权被剥夺,与殖民者发生矛盾而参 加了起义,但在英国殖民者的收买政策下,除少数土邦王公外,多数都叛变投敌了。第 二,起义军组织分散,行动上各自为政,缺乏得力的领导人和统一的领导,不能协调一 致地打击敌人。德里起义军声势很大,也建立了政权机构,但并未成为领导全国的中心, 使德里保卫战成了孤军作战。以后在各地开展的游击战也是互不配合,结果被英军各个 击破。第三,起义军在军事上采取单纯防御战略,使敌人掌握了主动。北印度各地的印 籍士兵发动起义后,几乎同时向德里集结;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转移,而且均取守 势。当时德里并不是英军要地,如北印度起义军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 孟加拉的加尔各答、西印度的孟买、南印度的马德拉斯等战略要地发起进攻,就可大量 牵制敌人,使战局完全改观,由于起义军采取了单纯防御战略,使英军能调集兵力,进 攻起义的中心地区,接连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义失败终成定局。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文章列表页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导学案--相关文章  一、专题归纳   1.美国独立战争(年):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民族解放运动
  一、专题归纳 中国论文网 /9/view-5978143.htm  1.美国独立战争(年):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的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2.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9世纪上半期)   (1)背景:葡萄牙和西班牙残暴的殖民统治;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独立运动兴起。   (2)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   (3)经过:玻利瓦尔先后解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地,被称为“南美解放者”,1825年秘鲁独立,以玻利瓦尔的名字给新独立的国家命名,即玻利维亚。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智利等南部国家。   (4)结果:19世纪二三十年代,绝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摆脱殖民统治的枷锁。(1822年葡萄牙统治下的巴西独立;19世纪30年代,危地马拉、萨尔多瓦、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中美洲国家独立。当时古巴仍未独立)   3.印度民族大起义(年)   (1)背景: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1600年,英国人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了以私营公司的名义对印度的殖民侵略活动。几百年的疯狂掠夺和剥削,给印度带来深重灾难,英国却获取了无数的财富和生产资料。这些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印度大肆掠夺棉花等原料,同时倾销廉价工业品,给印度传统的棉纺织业造成致命打击。英国殖民侵略者在印度还大肆欺压民众,引起印度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2)开始:1857年密拉特土兵起义。(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主要力量:土兵)   (3)民族英雄:章西女王。英军进攻章西时,章西女王毫无惧色,身穿戎装,亲临前线指挥,率领起义军英勇奋战,在保卫瓜廖尔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4)结果:1859年,在英军镇压下失败。   4.20世纪30年代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   (1)中国抗日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2)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由于英、法、美等国的纵容,埃塞俄比亚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失败。   (3)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年,德国和意大利支持叛乱政府,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由于英法美等国的纵容,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失败。   5.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促进了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状况:   亚洲:①1947年,原英国殖民地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②印度独立对英国殖民统治是一个沉重打击,它结束了英国对这一地区近两百年的直接统治。但是印度独立后,遗留不少严重问题,印度教教徒和伊斯兰教教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印度独立的半个多世纪中,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显著。(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原子能、生物等科技领域成就令世人瞩目)   非洲:①二战后初期,非洲的民族解放和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在纳赛尔的领导下,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埃及赢得了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②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③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拉丁美洲:①1959年古巴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政府。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③为实现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拉丁美洲各国实行经济上的联合,力争减少美国的控制,使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3)意义: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有力冲击战后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6.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   人物主要事迹华盛顿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章西女王领导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壮烈牺牲玻利瓦尔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尼赫鲁1947年,领导印度人民实现印度的独立纳赛尔领导人民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卡斯特罗1959年,领导古巴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复习策略   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争取民族解放,维护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备考复习时应注意以下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印度民族大起义、20世纪30年代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等。民族解放运动往往与殖民扩张结合在一起命题,复习时应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中民族解放运动的特征及原因。   三、真题回顾   1.(2013?浙江嘉兴)某中学拟进行一次世界历史图片展,请你为以下这组图片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图1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国旗中的十三条代表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通过独立宣言。根据这些图片可知,该图片展的主题应为美国独立战争。通过分析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和上述图片的国家不符,美国南北战争中没有波士顿倾茶事件和通过独立宣言等事件,故A、B、C三项可排除,答案为D。   答案:D   2.(2013?山东滨州)下列图中的人物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反抗的殖民统治者不同,他(她)是()   A.华盛顿B.章西女王C.玻利瓦尔D.尼赫鲁   图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赶走了英国殖民者,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章西女王是年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中牺牲的女英雄。玻利瓦尔率领拉美人民赶走了西班牙殖民者。尼赫鲁是二战后印度反英运动的领导人。   答案:C   3.(2013?山东济宁)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全民族抗战。故选C。   答案:C   4.(2013?江苏南京)二战后,亚非国家独立和振作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印度独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亚非国家”。A、B、C都属于亚非国家独立和振作中取得的成果,而D属于拉丁美洲的奋起。   答案:D   5.(2013?安徽)近代以来,美洲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进行不懈地努力与斗争。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改正:   【】(2)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统一指挥起义军最终战胜了葡萄牙殖民者。   改正:   【】(3)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改正:   【】(4)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全部主权。   改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根据给出的内容,结合关键词进行正误判断。注意错误的需要改正。   答案:【×】(1)《人权宣言》改为《独立宣言》   【×】(2)葡萄牙改为西班牙   【√】(3)   【×】(4)苏伊士改为巴拿马   6.(2013?四川凉山)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独立宣言》   (1)《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是谁?   (2)英国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承认美国独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3)美国国父是谁?   解析:本题以《独立宣言》为主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第(1)(3)问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直接回答,第(2)问注意关键词“承认”,然后结合相关要求回答即可。   答案:(1)杰斐逊。   (2)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   (3)华盛顿。   强化训练   1.美国著名影星汤姆?克鲁斯演过一部电影叫《生于7月4日》。你知道美国历史上的这一天曾经发生过什么大事吗()   A.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   B.发表《独立宣言》,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美国召开制宪会议   2.“8”,一个幸运的数字。美国、中国都经历了8年不懈的抗战,最终赶走了侵略者。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军队力量薄弱   B.美军装备精良   C.法、荷等国军事援助   D.美国人民英勇斗争   3.“印度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乌云,但它会变成淹没英国殖民者的滂沱大雨。”下列关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B.起义的导火线是“涂油子弹事件”   C.由“封建王公”起义发展而来   D.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4.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起义和拉美独立战争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是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B.都表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C.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D.都是因为殖民统治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5.“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爆发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国家包括()   ①中国②波兰③西班牙④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小明在历史课中阅读了以下材料,请你判断材料中反映的国家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产生出一些社会问题,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膨胀、种姓矛盾和教派冲突等。   A.印度B.朝鲜   C.中国D.古巴   7.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主要是因为这一年()   A.非洲出现了第一个独立国家   B.是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开端   C.有一大批非洲国家获得独立   D.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8.二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高涨,其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阿根廷B.巴西   C.墨西哥D.古巴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起来抗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3华盛顿图4玻利瓦尔图5章西女王(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   (2)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宣言昭告北美13个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这个宣言是什么?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10.九年级(2)班在一次历史主题活动中,精心设计了一期板报,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的板报内容。   (1)请你完成板块1的设计。   地区国家人物人物主要事迹亚洲印度①二战后,领导印度反英民族运动,迫使英国承认印度独立(1947年)非洲埃及纳赛尔1952年,领导革命力量起义,埃及真正独立,1956年,将②收归国有拉丁美洲古巴③领导古巴人民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板块2有个醒目的标题“非洲(独立)年”,请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3)板块3要求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洁的主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强化训练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7月4日”“美国”,再结合备选项可知,日,北美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故选B。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不符合史实,英国军队装备及作战经验超过美军。B不正确,美军装备很差,物资奇缺。C法、荷等国军事援助属于外因,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故选D。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印度民族大起义由土兵起义发展而来,故C符合题意。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和拉美独立战争,都是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都表现了不屈的反抗精神,由于殖民者的侵略,导致本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但是,印度反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拉美人民反抗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故选C。   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军民就开始了局部抗战。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军民坚决抵抗。1936年,西班牙法西斯军官发动叛乱,德意还公开援助叛军,西班牙人民进行抵抗。   6.A【解析】从材料中的“人口膨胀”“种姓矛盾”等关键词,可以判断该国家是印度。   7.C【解析】1960年非洲先后有17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8.D【解析】1959年,古巴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起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拉丁美洲唯一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9.(1)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2)《独立宣言》。   (3)影响: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为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或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10.(1)①尼赫鲁。②苏伊士运河。③卡斯特罗。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1960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3)(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云遇皎月大概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