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战略布局中,哪几个是三大战略举

&四个全面&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_网易财经
&四个全面&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早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四个全面&是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对话施芝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布局,不但要管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日,也即第一个一百年实现之日,而且对实现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的。因此,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个战略布局,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贯彻落实好这个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坚定性。&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参与&皇甫平&系列文章的写作。还曾参与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的起草工作。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是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总结道。
施芝鸿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初参与改革开放史上极具盛名的&皇甫平&系列政治评论文章的写作。这一系列对推进中国上一轮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施芝鸿曾参与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的起草工作,也参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文件起草。
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
施芝鸿做了一个统计,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习近平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先后11次阐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问题。
在采访中,施芝鸿向早报记者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施芝鸿认为,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个全面&,到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的&四个全面&,其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没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上的推进,没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铺垫,就不会有&四个全面&的面世。&对于这样的观点,施芝鸿表示赞同。
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做出如下论述: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施芝鸿认为,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际上就是一个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的关系。在施芝鸿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所以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
施芝鸿认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客观规律的解释,也是用来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工作进行科学指导的有力思想武器。
在采访中,施芝鸿多次向早报记者强调,对于来自国外媒体的所谓&告别&三个代表&、迎来&四个全面&&的挑拨性言论,务必保持警惕。
1 形成过程
经历3个阶段,逐步提出和形成
东方早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问题将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和热议的重点。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吗?
施芝鸿:&四个全面&已经成为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的新词、热词、高频词。大家应当注意到,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先后11次阐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问题。特别是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怎样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了深刻论述。今年2月25日至3月1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5篇评论员文章,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问题作了系统解读和论述。我本人也在3月2日的《北京日报》上发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怎样形成的》学习体会文章。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提出和形成的。其间,经历了3个阶段。
首先,是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在党的十八大之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这&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样,就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和重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此后,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
然后,是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年,也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就把&两个全面&进一步扩展为&三个全面&。
接着,是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不久,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又把&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有文章指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提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以,不能说党的十八大之前只有&一个全面&。虽然从十六大到十八大都提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考察调研江苏工作时首次提出来的,并且是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组合在一起首次提出来的。
对&四个全面&的定位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这&四个全面&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要求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
2 权威表述
党对战略布局有过三次权威表述
东方早报:&四个全面&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党的战略布局,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党还有过关于战略布局的其他归纳性表述吗?
施芝鸿: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战略布局正确,航向、航道明确,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航船就会乘风破浪前进。反之,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和挫折。改革开放37年来,我们党对战略布局问题先后有过三次权威表述。
第一次是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第二次是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就任党的总书记不久,就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指出:&强调总布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他还说:&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第三次是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他还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是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大家可以去看集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的许多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并在2014年6月在国内外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
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吧:从第一章总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四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六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七章&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第八章&建设生态文明&到第九章&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实际上都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章&全面深化改革&、第五章&建设法治中国&,实际上阐述的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第二、第三个&全面&;从第十六章&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到第十七章&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实质上阐述的是&全面从严治党&。从第九到第十四章,分别论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做好周边外交工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和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等问题,也都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息息相关。所以,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可以同深入学习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结合起来,从中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楚、弄明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怎样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和形成的脉络和线索。
3 内在逻辑
一个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
东方早报:您刚才说到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作了深刻论述。请问这&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
施芝鸿: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是这样论述的: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际上就是一个战略目标和三大战略举措的关系。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都不能缺。这是因为,如果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如果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如果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这样的逻辑关系是明确的、清晰的,也是很容易为人们所把握的。
我注意到,有海外媒体把&四个全面&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比照、相联系,认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也有海外网络评论家认为:&&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时代的基本路线。& 这样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所以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大体上相当于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表述为&谋小康之基、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是完全正确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表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动力、保障、保证的有机统一体。
4 正确理解
是对新时期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继承和发扬
东方早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的形成和提出,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当下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是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中国共产党要&告别&三个代表&、迎来&四个全面&&了?
施芝鸿: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的以下这段话中找到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我们还可以从今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中找到答案。
为什么提出和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就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呢,就能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呢?我认为,这应当从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这个大逻辑来回答。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可以说,&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客观规律的解释,也是用来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工作进行科学指导的有力思想武器。
我这样说,首先是因为,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以来,经过连续10多年的艰苦奋斗、不懈奋斗、接续奋斗,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律已经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比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报告最初提出的是&六个更加&,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习近平同志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首次讲话中,顺应人民群众愿望提出了&十个更&,即&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使&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实践中还认识到,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这个&全面&,也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的: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等方方面面。这也就是说,由习近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质上就是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
我这样说,其次还因为,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了如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规律。这就是,实现&一个战略目标&离不开&三大战略举措&。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由全面深化改革来提供动力、激发活力,必须由全面依法治国来提供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必须由全面从严治党来提供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作风保证。
我们党在把这&三大战略举措&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候,实际上也已自觉认识和把握了这&三大战略举措&各自的内在规律。
比如,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根本在&改革&,关键在&深化&,重点在&全面&。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审视,改革既是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精神内核。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是贯穿始终的不变逻辑,也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历史实践。对于全面依法治国,改革是齐头并进的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改革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根本途径,党的领导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比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表明我们党从法治建设统一性、协调性、系统性等方面,认识和把握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性。其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表明我们党认识和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统一性的问题;建设&五大法治体系&、实行&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表明我们党认识和把握了法治建设协调性的问题;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表明我们党认识和把握了法治建设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表明我们党既自觉认识和把握了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又自觉认识和把握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全面依法治国规范秩序,以全面从严治党振奋人心,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以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继承和发扬。对于那种来自国外媒体的所谓&告别&三个代表&、迎来&四个全面&&的挑拨性言论,务必保持警惕。
5 贯彻落实
与全面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两个&五位一体&总布局结合
东方早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请问如何在实践中统筹协调好&四个全面&的贯彻落实?
施芝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这一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布局,不但要管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日,也即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日,而且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将是长期管用的。因此,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个战略布局,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贯彻落实好这个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坚定性。
首先是要用统筹协调的方法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
其次是要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同全面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两个&五位一体&总布局结合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实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实践中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又形成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就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两个&五位一体&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着对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和净化水平,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肌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净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最后一个&全面&即全面从严治党,同前三个&全面&所体现的正是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作风保证。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的要求,正是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联系、相契合、相适应的。
录入编辑:薛冬霞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殷庆言:深度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我的图书馆
殷庆言:深度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大家上午好。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2015年3月“两会”期间又把“四个全面”上升为我们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最近,在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中,要求我们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当前,在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关于“四个全面”的学习活动,围绕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向大家汇报几个问题。首先,介绍一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四个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新在哪里?“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我来做些分析。首先,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同志提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以及教育这“四个现代化”,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从1965年到1980年,用15年时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从1980年到2000年,再用2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在解放后第一次提出了35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路线图,当时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但遗憾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打断了中国第一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1974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再次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信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提出实现“四化”的奋斗目标。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我们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大、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国情下,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用70年时间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从1980年到1990年,用10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21世纪中期,再用50年的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是小平同志给我们设计的70年时间“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应当说小平同志的设计是非常精准的。回过头来看,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顺利完成了翻两番的“前两步走”的任务。进入新世纪,从十六大、十七大到十八大,我们又提出了“新三步走”设想,也就是说在进入新世纪这50年,再分三步走。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到2020年,再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包括人均收入翻一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再用30年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新三步走”设想。按照党的设想,无论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还是新世纪的“新三步走”战略,从1980年到2050年,时间是70年。2015年处在这70年当中的正中间,也就是说从1980年到现在正好是35年,从2015年到2050年正好又是一个35年,所以眼下正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那么,当前怎么做好这篇承前启后的大文章?习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那么,在当前阶段,为什么习总书记要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新在哪里?首先,“四个全面”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十八大之后,总书记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且对中国梦提出了两个标志性的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目标”。到2020年我们建党10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我们建国100年的时候,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到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些具体的标志性的东西。比如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翻一番是个什么概念?大家知道,201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接近50万亿,到2020年翻一番,就意味着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接近100万亿,这是一个概念。第二个概念,2010年人均GDP收入是34000元人民币,到2020年翻一番就意味着是68000元人民币。按照现在的汇率折算,大概相当于12500美元。125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世界银行把全球所有国家分成四类:第一类,人均GDP收入1000美元以下的,称之为低收入国家。第二类,人均GDP收入在美元的,叫做下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类,人均GDP收入在美元的,叫上中等收入国家。第四类,人均GDP收入在12400美元以上的,叫做高收入国家。如果按照世界银行这个划分标准的话,到2020年人均收入68000元就意味着人均收入为12500美元,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们将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前面讲到,到202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将接近100万亿,100万亿按照现在的汇率来折算,大概是18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去年的经济总量。所以说,到我们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总书记把它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不了的话,那么第二个目标就谈不上了。如果第一个目标实现了,就为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第二,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包含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包含政治体制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的改革、社会体制的改革,总之,方方面面。前年我们学习三中全会《决定》,三中全会《决定》就包含着336项改革措施,所以改革是全方位的。第三,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什么意思?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和活力来自哪里?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光有改革还不行,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如果没有法治保障,我们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的小康目标同样实现不了。所以习总书记把改革和依法治国称之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就好比汽车,既要有发动机,有动力系统,同时又要有制动和安全系统。第四,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了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锻造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所以四个全面新在哪里?主要就体现在这四个方面。那么,四个全面之间是什么关系?《毛选》四卷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共产党人发刊词》,毛主席总结了党的三大法宝。不知道在座的同志知不知道党的三大法宝是什么?三大法宝不是三大作风,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党的三大法宝是指什么?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既有三大作风,又有三大法宝。当年毛主席是怎么论述三大法宝的?他说,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是武器,党的组织是战士,也就是说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的关系是战士和武器的关系。党是拿着这个武器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战士,是战士和武器的关系。那么我们用毛主席的观点来分析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我想恐怕也是同样的道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的武器,掌握这两个武器的党组织是战士,所以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我想这四者之间,就是目标、武器和战士之间的关系。这是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整个大的历史背景。下面讲第二个问题,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先进行一下总体的分析概括,然后再分别谈一点看法。首先,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前面我给大家做了一个量的分析,就是202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翻一番,我们要分别达到100万亿和68000元人民币。从总量上来说,大概相当于18万亿美元,从人均收入来讲,我们将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这是从数据上讲。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在一中全会后会见中外媒体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了“十个更”。对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用老百姓的语言为我们做了一个描述。什么是小康社会?他说就是老百姓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讲完这七个“更”,总书记又说了三个“更”,叫“期盼着孩子们能够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总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这“十个更”讲得非常好,完全是用老百姓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鲜活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场景。句句话都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这就是老百姓期望的全面小康社会。讲完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我再进一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为什么说核心是全面?习总书记说,“全面”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用总书记的话来讲,第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讲的是什么?他讲的是广大农村。第二,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总书记说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讲的是少数民族的问题。第三,绝对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过去在革命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根据地往往都是建立在老少边穷的地区。为什么?比如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包括后来的晋察冀、晋冀鲁豫等,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建立根据地?因为这是同中国革命道路有关系的。中国革命道路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为敌人的力量异常强大,我们党在城市里站不住脚,所以首先我们先占领农村,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积蓄和发展我们的力量,所以革命起家都是在一些老少边穷的地区。今天我们革命胜利了,改革开放也取得很大成果,我们回过头来要反哺这样一些老区、苏区,所以总书记讲,绝对不能让一个老区、苏区掉队。这是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二,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总书记讲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政治清明的小康社会,不是贪污腐败到处横行的社会,否则,这样的现代化就没有意义了。习总书记讲,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要增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能打官司都成了打关系,遇到问题首先是找人,找关系。总书记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能为了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像北京PM2.5老超标,过去10年中,北京的肺癌患病率增长了60%,这是钟南山院士在全国“两会”讲的。这样的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连命都没有了。所以我们说人的生命是1,后面的0越多越好。如果没有了这个1,所有的0加起来都是0。习总书记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它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不能像过去牛有成市长讲的,看农村像非洲,看城市像欧洲,看有的地方叫“前面骆驼后面鸡”,高的高,低的低,不能有穷有富,要先富带动后富,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现在老百姓为什么有时候对统计局公布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不感冒?为什么?因为老百姓有老百姓的逻辑,老百姓说什么?张家有钱1000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各个都是张百万。他说你在人均收入背后掩盖了贫富差距的悬殊。所以总书记提出,不能用平均数来掩盖大多数。不能简单地说我这个地方人均收入多少就万事大吉了,平均数后面的大多数人情况怎么样?这是在货币收入方面。上世纪90年代,小平同志在同弟弟邓肯的谈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大有希望,我们民族大有希望,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90年代,小平同志就预见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前年三中全会提出,改革方向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现在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调整。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是发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63.6万亿元,比前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段话,我拉了一个去年世界经济总量前十名的排行榜。其中,第一名美国是16万亿美元,中国是10.3万亿美元,日本是4.8万亿,德国是3.3万亿,法国是2.56万亿,第六名英国是2.53万亿,第七名巴西是2.5万亿,第八名印度是2.11万亿,第九名俄罗斯是2.10万亿,第十名意大利是1.9万亿。通过这个排行榜大家看出什么来了?第一,当今世界进入世界10万亿俱乐部的只有两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另一个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所以美国人为什么提出了一个G2的概念(G2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集团代替旧有的八国集团)?就是想让我们跟着它,把我们纳入它的体系中。所以我们不同意,习总书记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现在世界上只有这两个10万亿俱乐部的成员,美国16万亿,我们10.3万亿。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多少?大概是美国的三分之二左右。15年前中国的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多少?15年前,也就是2000年我们大概相当于美国的八分之一。这15年,我们从八分之一的差距缩小到现在的70%,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中国同美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为什么美国人现在感到焦虑?比如,新世纪前10年,美国人先后发动了两场战争,就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人发动这两场战争花了3万亿美元的军费,死了4000名美军士兵。结果怎么样?越反越恐。同美国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新世纪前10年中,连续超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我们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人现在有点回过神来了,它要遏制中国的崛起。所以美国人为什么要搞亚太再平衡战略?为什么要搞重返亚太战略?它要平衡谁?美国人把60%的军舰飞机部署到亚太,部署到中国周边。国际关系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老二最难当,因为第一,老大要提防你,要防范你。用奥巴马的话来讲,美国绝不接受世界第二,美国还要领导世界100年。所以老大要提防你,要防范你,要遏制你。包括这次习主席倡导成立亚投行,美国人丑态百出,压制那些西方盟友,包括他的铁哥们英国。但是英国人也明确回答,这是英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人倡议成立世界银行的时候才8个创始成员国,我们倡议成立亚投行到现在已经有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了。所以美国人自己都讲,美国人干了一件使自己既尴尬又愚蠢的事情,想挡都挡不住,这是中国今天的发展态势决定的。那么老三、老四呢?去年,我们的经济总量是10.3万亿美元,日本是4.8万亿,我们是2010年超越日本的,4年时间内,日本的差距就不到我们的一半了。前面讲我们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另外一方面我们同日本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日本人也焦虑。2010年,我们超越日本之后,2012年日本就搞了一个钓鱼岛国有化,妄图用钓鱼岛,用东海问题来牵制、遏制中国的崛起。日本的这个做法实际上是故伎重演。历史上,日本曾经三次打断中国的建设进程。第一次,1894年的甲午战争。从1860年我们搞洋务运动,开始搞近代化建设。但1894年的一场甲午战争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然后,先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然后是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进而掀起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打断中国的建设进程。如今,日本人又想故伎重演,用钓鱼岛问题第三次遏制中国的崛起。所以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坦率地说,我觉得我们不能意气用事。现在有老百姓给外交部的同志寄钙片,嫌我们软,嫌我们不够硬,大家怎么看这个事?因为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我们正处于将要崛起,但是还没有完全崛起,将要强大,但是还没有完全强大的成长爬坡期。在这个阶段,国际上的矛盾和问题一定会非常多,因为老大要提防你,防范你,老三、老四不嫉妒羡慕老大,它一定要对老二羡慕嫉妒恨。所以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增强战略定力,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就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通过发展,使中国真正强大。虽然现在在很多方面我们是大国了,但我们还不是强国,所以要解决由大变强的问题。因为当今世界毕竟是一个强权政治的世界秩序。有一艘航母时,你是世界和平的挑战者。你看我们辽宁号航母下水之后,美国人、日本人、越南人、菲律宾人、韩国人,包括印度人,阴阳怪气,说三道四,但是当你有10艘航母的时候,我想这些国家统统会闭嘴。美国人有10艘航母,它倒成了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当你有几件核武器的时候,你是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当你有5000件核武器的时候,你就是世界和平秩序的维护者。像美国人有5000件核武器,它倒成了世界警察。所以当今世界奉行、实行的仍然是丛林法则。实际上还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要逞一时之愤,不要因为一时一地,一城一地的得失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等什么时候我们真正强大了,我想东海、南海问题统统都会解决。去年,981深水钻井平台到南海去钻油,今年,第二艘深水钻井船也去了。过去,有的老百姓不了解情况埋怨说,菲律宾人、越南人在那儿采油,咱们自己为什么不去?中海油的同志告诉我,981钻井平台造价就是10亿美金,中海油计价都是用美元计的,在南海运行一天的成本是100万美金。你想它在那儿待一天就要烧100万美金,如果没有10万亿美金做后盾的话,谈何容易?去年,我们国家下水的军舰一共有60艘,国外媒体评价我们新型的军舰就像下饺子一样下水了,它反映了我们当前世界老二这样一个地位,我们现在的军费开支也是世界老二了,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当然,大家也注意到,特别是从2010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什么叫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水平由中低端水平还要转向中高端水平。比如从速度来讲,2010年我们的发展速度是10.3%,2011年是9.3%,2012年、2013年都是7.7%,去年是7.4%,今年是7%左右。统计局刚刚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是6.8%,发展速度出现了一个下滑的态势。对这个现象怎么看?我们也做点分析。去年我们的经济总量是10万亿美元,印度是2万亿美元。假如中印两国都增长10%的话,那么中国对应的10%是多少?就是1万亿美元。印度同样也增长10%,它相对应的是多少?就是2000亿美元。虽然都是10%,但是中间的差距是8000亿。所以通过这个对比,我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这个盘子越来越大,再像以前那样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实际上是越来越不可能了。为什么?因为总量大,盘子大。即使我们按照今年7%这样一个增长速度的话,与7%相对应的就是7000亿美元,这个总量比五年前我们10%增长的量还要大。所以我想对于新常态,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平常心。中央提出,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样一个三期叠加的新阶段。所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办法。第一,双目标。我们的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由中低端水平转向中高端水平。第二,双结合。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进改革、调结构双结合。第三,双引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看昨天电视新闻,总理又到中关村视察了,目的就是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一个局面。所以我们的办法就是双目标、双结合和双引擎。这是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把主要的精神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我想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经济体制改革。当然除了经济体制改革,还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的改革。按照三中全会《决定》,大概要涉及到336项改革,这种改革是全方位的,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革。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要求。所以四个全面是一个理论体系,其中每一个全面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子体系,它包含比如说改革的意义,改革的意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的方向,就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既不能走过去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有立场,有原则,有方向的。第三,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四,改革思路要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什么叫战略思维?简单说,就是全局思维。比如说钓鱼岛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捍卫国家利益。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中心工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排除各种干扰,认清我们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什么,不能逞一时之愤,要斗智斗勇,不斗气。什么是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既要看到好的一面,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关于法治思维,就是我们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系统思维,就是我们不能孤立、静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比如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比如控车,它也是一个系统思维。因为我经常出去讲课,好多司机接我,我有时候在路上跟司机聊天,我就问师傅,是不是现在的交通状况一年比一年堵?有的师傅说我感觉不是一年比一年堵,而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堵。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因为现在北京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560万辆了,2017年将达到600万辆,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必须要有系统思维,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些社区老百姓晚上没有地方停车,乱停车,甚至安地锁,很多街道都面临这样的任务,城管拆老百姓的地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香港人多地少的矛盾要比北京尖锐得多,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才多大?不到顺义、怀柔、延庆,它都不到每一个县的三分之一,这三个县的面积哪一个拿起来都比新加坡大三分之二。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它为什么不堵车?新加坡的汽车牌照折合人民币40万元,使用期为8年,折合每年5万块钱。你只要有钱,并且愿意花这个钱就可以购买汽车牌照,一年5万,所以老百姓自然就不买车了。香港也是,香港人多地少的矛盾比北京还要尖锐。我们很多家庭的住房,到香港都是一般的资本家住不上的房子。我们现在都住一二百平米的房子,我到香港看过很多小资本家都不敢住,因为人多地少的矛盾比北京还尖锐。香港人到北京最羡慕的就是我们的住房,香港人住的公租房是什么房子?跟鸽子笼一样,密密麻麻的,比我们的廉租房水平差多了,连公共卫生间都没有。但是它为什么也不堵车?香港买车必须要有车位,一个车位,2009年时平均40万港币,你买吗?香港是自由港,它的汽车,尤其是好车比大陆要便宜。所以老百姓也不买车,因为车位比车子还贵。反过来,我们这里老百姓有车位、没车位你都让他买车,我们用摇号的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这个方式好不好?是不是一个系统解决北京交通拥堵、停车难的好办法?怎么发挥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在这个方面,我们在改革上还有很多文章值得去做。第四,改革要处理好的关系。比如说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还有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它有一整套的体系。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就得按照中央的要求一步一步来推进。特别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强调,一方面,当前世界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他提出,今年我们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第二句话,总理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这个主动权关键也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我给大家再简单介绍一下北京市今年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按照兜底、保底这样一个原则,过去我们公办养老机构,随着进入老龄化之后,这个供需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比如说,北京最好的第一社会福利院,要想进入这个福利院,现在排队至少需要等100年。即使让小孩从刚出生就报名的话,到死也住不上,供需之间的矛盾尖锐到这个地步。所以今年,北京市按照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对公办养老机构进行了改革。简单说,今后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接收高龄和失能的老人,不再接受这种健康和低能的老人。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的主要是四类人。第一类,城市中的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户,由政府无偿供养。第二类,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当中的孤寡、失能和高龄老人。第二类人由养老院的公办养老机构按照成本价收费,不赚你的钱。第三类,政府优待对象。比如市级以上的劳模、因公致残、见义勇为的人员,这样的情况收费介于成本价和市场价之间。第四类,失独家庭,70岁以上或失能的老人。因为这类人群对计划生育做出了贡献,所以可以享受第二类人的待遇,也可以享受第三类人的待遇。其他人群怎么办?进入民办社会的养老机构,按照市场价来付费。那么这样就体现了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这种兜底、保底的作用,保基本、保底线的作用。第四,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现在经常讲依法治国,有时候又讲依法执政,什么意思?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什么意思?依法治国讲的是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什么叫治国方略?就是治理国家要具备的全盘总体的计划和策略,是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相对应的是国家的治国方略,这是从治国方略层次来讲。依法执政同依法治国的差别在什么地方?依法执政讲的是党在执政方式和形式上要坚持依法。这是从执政方式和形式来讲。这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差别。那么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有什么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实际上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国理政。这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差异性在于依法治国讲的是治国方略,依法执政讲的是执政的具体方式方法和形式。一致性在于二者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进行治国理政。为什么四中全会全面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问题?小平同志讲,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治传统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所以四中全会为什么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是一致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致的?我想它针对的是现实当中出现的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有的同志认为,可能强调法治会削弱党的领导,这可能主要表现在我们执政团队当中,一些干部当中。由于这种思维惯性,有的时候不自觉地容易忽视法治。所以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作为社会,作为民间来说,往往会出现什么问题?强调法治,忽视党的领导。所以正是针对朝野之间、官民之间出现的这两种倾向,四中全会特别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我们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没有办法建成法治国家。毛主席在《毛选》四卷当中说,中国是小生产,汪洋大海的国家,什么是小生产?小生产就是一家一户,自然经济,自我封闭,自私自利。所以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就容易出现种种问题,比如说封建割据的问题。在旧中国,1949年之前,蒋介石虽然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在广东有粤系军阀,在广西有桂系军阀,在四川有川军,在贵州有滇军,在湖南有湘军,在山西有阎锡山,在东北有东北军。所以直到1949年,蒋介石都没有真正在实际上统一全国。实际上真正统一全国的是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真正解决了国家统一的问题。但是虽然国家统一了,但小生产自然经济不是一下子能够改变过来的。举个例子,出差到上海,上海的出租车是什么?它一定是桑塔纳,到长春一定是捷达,到沈阳一定是金杯,到武汉一定是富康,到重庆一定是长安。所以去年总书记视察北京时为什么提出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这一亩三分地就是小生产思维。所以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小平同志讲必然会四分五裂。所以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又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大家想想,过去我们忽视法治的时候,老百姓是一个什么心态?叫做“信法不如信访,信访不如信网”,通过网络发帖子聚人气。比如,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因为现在老百姓对环境问题关注了,所以由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这是福建厦门的老百姓上街,反对在厦门兴建PS项目。这是发生在北京的,因为政府准备在六里屯建一个垃圾焚烧厂。因为现在的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填埋有什么不好?第一,占地。北京人多地少的矛盾本来就尖锐,还要因为填垃圾占用大量的土地。第二,造成环境污染。我到六里屯调研过,因为有垃圾填埋厂,所以味道非常大,尤其是到了夏天。所以领导就想改填埋为焚烧,但是当地老百姓到环保部上访,环保部就在我们党校官园桥东边,近千人上访反对兴建六里屯垃圾焚烧厂。这是上海老百姓反对兴建磁悬浮列车,老百姓觉得磁悬浮列车有辐射。这是广州老百姓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厂。这是四川,我们对口支援的什邡,因为当地受灾之后政府准备引进一个大的铜矿项目,结果老百姓上街反对说这个东西有污染,导致警民冲突。这是江苏启东,因为日本在那儿有个造纸企业,有个排污入海工程,老百姓反对。这是昆明老百姓反对在昆明市建设PS工厂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是杭州老百姓上街反对兴建垃圾焚烧厂。2007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每年以接近30%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二个特点,老百姓诉求表达的方式,从温和走向极端。这是什邡的老百姓打砸党政机关,向警察抛掷砖头石块。这是江苏启东市老百姓打砸党政机关,光着上衣的是启东市委书记,上衣都被扒光了。这是昆明老百姓上街冲破了四道封锁墙。这是杭州老百姓甚至堵塞了高速公路,掀翻警车。第三,以项目迁址或者停建而平息。各地政府,像北京也是,六里屯老百姓上访的第二天,国家环保总局就建议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应该缓建。接着海淀区政府又宣布将垃圾焚烧厂地址从六里屯移到苏家坨。那如果苏家坨的老百姓再去上访怎么办?所以怎么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上海也宣布停建磁悬浮列车,什邡市委市政府不仅宣布停建,而且宣布永久性停建。昆明市长更有意思,他怎么回应群体性事件?他说大多数群众决定上,市政府就决定上。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政府就绝对不上。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出这个说法。我说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老百姓考虑的,你不能对老百姓要求过高,老百姓考虑的就是眼前的利益,就是具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你不能对他要求过高。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由谁代表?它只能由党和政府来代表,他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全体利益只能由党和政府来代表,你不能要求老百姓考虑自己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他考虑的就是眼前的、暂时的和个人的。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起这种法治思维。因为现在老百姓喜欢干什么?首先利用网络空间凝聚共识、发帖子聚人气、造声势,再采取集体行动向政府和社会施压,最后迫使政府改变决定。这在当前可以说是便捷有效,而且屡试不爽的办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同时另一方面,要增强我们全民的法治观念。不能让老百姓感觉“信法不如信访,信访不如信网”,然后通过制造群体性事件来向政府施压,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来最终实现个人利益。否则就形成了一个什么结局?恶性循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形成这种爱闹的孩子多吃奶,老实人吃亏。所以必须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握四中全会的主要精神要掌握几个三。第一,坚持三个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能强调某一个方面,否定另外一个方面,必须是三者的统一,既不能拿党的领导取代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同样也不能拿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来否定党的领导,必须是三者的统一。第二个三,推进三个共同。依法治国、执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第三个三,三个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还有三个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什么是负面清单?负面清单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向社会,向老百姓发布什么事情不允许在我这个三间房地区做。相反,只要不是负面清单以内的我就都可以做。所以负面清单对于老百姓来说,法不禁止即可为。什么叫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就是政府要向社会公布,政府手中到底有多少权力,并且把这个权力的流程列出来。凡是权力清单以外的事就都不能做,也就是说法不授权不可为,它正好和负面清单是相反的。政府做每件事必须要经过授权,法不授权不可为。什么叫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相对应的政府有多少项责任?像西城区政府区委、区政府公布区委书记、区长大概每个人有16项权力。与此相对应的责任是什么?最后是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缺一不可。特别我觉得还有一条,就是目前党要带头守法。&全面依法治国要防止六种倾向。第一,不能只讲民主不讲法治。第二,不能只讲权力不尽责任。第三,不能只讲个人不顾整体。第四,不能只讲自由不要纪律。第五,不能只讲批判精神,缺乏建设心态。我们现在网络当中这种批判精神特别足,特别强。但是怎么解决问题?我觉得现在在舆论场上缺乏这种建设心态。因为你讲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大家都看到了。那么我们关键不是提出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到底这个事情怎么办?比如我前面讲的北京交通拥堵的问题,大家光发牢骚说北京是“首堵”,这能解决问题吗?关键是我们怎么治堵。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始终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是什么?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所谓从严治党,全面是基础。所谓全面从严治党,包含着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这五大建设都要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从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到基层组织都要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它不是哪一个层级,也不是哪一个方面,哪个战线的问题。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十八大之后,党确实开创了“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具体表现为,比如说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比如说打虎的级别不断提高,打虎的领域不断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十八大之前最高查处到政治局委员、副国级,十八大之后,我们已经查到正国级,查到常委这一级了。过去,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外界对于军队内部的情况很少知道,但是十八大之后,部队的反腐倡廉建设可以说走到了全社会的前列了。像今年1月15号,中央第一批公布了16只军老虎,3月20号又公布了第二批14只军老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公布了30只军老虎,都是军级以上的。由于中办系统是党的核心机要部门,过去外界很少知道,但是十八大之后,反腐败也反到了党的核心机要系统,不仅是中办主任令计划被查。今年1月查处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霍克,去年12月霍克还是中办秘书局的局长,中办秘书局号称天下第一局。因为它是安排中央政治局常委活动会议的机构,是党最核心、机要的部门。从中办机要局到国家旅游局20天就被拿下,打虎的领域在不断突破。当前,按照中央的要求,从严治党反腐败重点要查处四种人。第一,十八大之后不收敛、不收手的。第二,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的。第三,群众反映强烈的。第四,现在在重要岗位,而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主要着重查处这样四种人。中央强调,包括“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我们要修复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总书记提出,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就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我们过去有的地方政治生态不好,所以造成这种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比如说像山西的这种状况。所以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提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从今年4月开始,我们要在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当中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所谓“三严”就是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所谓“三实”就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干部有什么要求?三句话,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具体来说,正如总书记给我们干部提出的要求,叫做“四有”干部。什么叫做“四有”干部?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再有是横下一条心来纠正“四风”。通过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通过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多措并举,确实把十八大之前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基本刹住了。比如说公款吃喝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30多个文件,结果怎么样?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我亲耳听李瑞环讲,我们三十几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公款吃喝反而越吃越普遍,越吃越高档,甚至形成了一些寄生在公款消费上的畸形行业。继“八项规定”出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湘鄂情现在可以说是经营惨淡,前段时间看新闻说它现在改行做大数据了。过去那些寄托在公款消费上的行业,现在基本上都非常不景气,有的甚至苟延残喘。所以公款吃喝的问题,可以说基本上是刹住了。十八大之后,基辛格访华时问王岐山,你做什么工作?王岐山说我在中纪委工作。基辛格说这是一项伟大的工作。王岐山后来说,他说我听明白了,基辛格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家看现实怎么样?我们基本上刹住了歪风。2013年底,习总书记到外面吃了一顿饭,我就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问题。老百姓怎么解读这个事,这是老百姓说总书记为什么要到“庆丰”去吃饭。他们说庆丰就意味着清风。总书记为什么要点芥菜?就是告诉咱们得戒财。总书记为什么要点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就是告诉咱们的干部得像大葱那样一清二白。总书记这顿饭为什么不多不少只花21块钱?就是告诉咱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把反贪进行到底,这就是党心、民心所向。最后我再归纳概括一下,最近中央提出讲纪律、守规矩,概括起来说就是全面从严治党,这可以说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建设的一个主题。根据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讲,什么叫从严治党?我把它概括为六个方面。所谓从严治党,第一,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党委要承担主体责任,纪委要承担监督责任。第二,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两者同向发力。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教育实践活动的话来讲,就是要红红脸、出出汗。第四,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第五,持续深入改进作风。用总书记的话来讲就是要重点防止反弹问题,要长抓,抓出习惯,抓出成效。第六,严明党的纪律。总书记提出要把“守纪律、讲规矩”在当前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为什么强调要守纪律,要讲规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要体现在一级党委或者一级党组织,主要体现在这样六个方面。今天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从总体上,然后分别从四个全面做了解读,讲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馆藏&9863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