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杠杆比例新规可以加杠杆吗

加杠杆满仓抄底致亏损 私募猛人辛宇错了吗?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四月份以后,A股震荡下行的趋势一览无余,然而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士看好市场未来的行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泽泉投资的辛宇。根据报道,三月份时辛宇还表示自己处于空仓状态,但到了五月份,其自曝已经满仓抄底并且在下跌途中加了杠杆。但可惜的是,A股并没有如期反弹,辛宇管理的代表产品也在两周里净值下跌超过10%,不禁又让人想起那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无惧下跌 私募猛人辛宇满仓加杠杆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在去年5000点空仓逃顶而名噪江湖的私募猛人辛宇,终于在今年4~5月,毅然决定满仓抄底A股,大举买入中小市值壳资源股票,还直言融资、加了杠杆。然而也就在此时,大盘恰好因为中概股回归暂缓的传闻出现暴跌,辛宇直言,他看好市场,越跌越买。  然而不幸的是,近两周,辛宇旗下产品表现并不好。从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来看,他的代表作品泽泉景波财富,4月29日到5月6日下跌4.43%,上周5月6日到5月13日暴跌11.99%,累计净值从4.0637跌到了3.4180。由于仓位高,在市场进一步下探的过程中,两周回撤十几个点,短期亏损比较厉害。  除此以外,泽泉涨停板1号、泽泉信德、神州牧5号、泽泉神州牧15号等几个产品近期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值得注意的是,泽泉神州牧15号这只产品在此役之中,最新净值已经跌破0.9,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到5月13日,该产品今年以来亏损超过10%,最新净值为0.8950。  但即便如此,辛宇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今年从政策导向来看,会加速。”具体标的上,其最看重国企改革中的兼并重组和资产证券化,因为这两块带来的股价弹性最高。目前,泽泉投资八成的股票是国企改革壳资源股。辛宇表示:“在近一周,中小市值的国企改壳资源股价平均下跌了10%,甚至有一批股票跌到了20%多。况且,证监会澄清了“跨界定增”的传言。”  不管辛宇的决策是否正确,无可否认的是,在今年前四个月里,股票型私募基金整体的亏损比例接近九成。羊城晚报报道,截至4月底,3577只公布业绩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仅为-9.79%。而1至4月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仅405只,占比11.32%,其中收益率超过10%的更是寥寥无几,仅有60只,占比不足2%,剩余将近九成股票私募产品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前四月有近九成股票型私募亏损  今年亏损比较严重的股票型私募基金有6只产品,跌幅均超过50%;有92只产品跌幅在30%-40%之间,1440只产品跌幅在10%-20%之间。在这其中,也不乏知名私募的影子,如广州穗富投资多只产品进入跌幅榜前20名,去年强势的倚天投资也有两只产品进入跌幅前20名之列。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去年股灾以来将近一年时间来看,将近1400只私募产品净值位于0.8元以下,其中0.7元以下的也有500多只。其中结构化产品的劣后份额更是惨不忍睹,净值最低竟只有0.006元。而300多只产品今年以来都没有更新净值,按照新的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私募基金每季度至少向投资者做一次信息披露。以此推算,这些不再公布净值的产品很可能已经清盘。  证券时报报道,根据格上理财的统计,去年6月份以来,先后共有11481只产品以清盘告终,同比大幅增加137%,仅今年以来就有3881只产品遭到清盘。  在目前约千只接近清盘的私募产品中,大部分掌舵者为寂寂无名的中小私募,不过也不乏一些曾经业绩辉煌的明星私募。据统计,(,)旗下有20只产品净值位于0.566元到0.655元之间;鼎萨投资旗下有 15只产品净值位于0.6655元到0.7196元之间;混沌道然有7只产品净值位于0.6149元到0.7549元之间;汇利资产有4只产品净值位于0.5596元到0.7853元之间;尚雅投资也有20多只产品净值位于0.7元之下;景林资产也有10多只产品净值位于0.7元之下。  上述大佬私募旗下产品大多集中发行于去年二季度。据了解,这些私募基金多数风格比较进取,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仓位也较重。行情持续低迷之下,原本业绩欠佳的产品,一直没有找到大幅翻身的机会,反而变得愈加窘迫。  行情低迷 私募行业整体倾向防御操作  在目前低迷的行情下,私募行业的操作策略相比此前几个月也是谨慎了不少。据证券时报报道,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私募平均仓位为60.68%,经过“黑色一月”的打击之后,私募仓位直接掉到 33.32%,近乎腰斩。2月份虽然指数有所反弹,但私募仓位基本未变,直到3月指数迎来一波强势上涨,私募才大举进攻,仓位快速增至近五成。不过,随着 行情再度走弱,私募4月份大多静观其变。  “4月以来,市场重回存量博弈阶段,依旧维持震荡格局。总体来说,目前市场是交易市场,而非买入持有市场。只能偶尔抓住行情做一下波段,不敢把仓位加上去。每个子行业都可能存在一些潜在机会,但现在总体来看都没有太大机会。”深圳一家知名私募负责人表示。  从资金流向来看,这100多只私募基金4月份增持了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化工、建筑建材等板块,减持了、信息服务、公用事业、商业贸易、机械设备等行业。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继续增持了食品饮料行业。早在3月份,私募就大幅加仓该板块至11.82%,4月份继续增持至14.39%,行业持 仓的百分比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食品饮料仅次于医药生物,成为私募重仓的第二大板块,可谓独享私募宠爱。  不过,食品饮料表现强势,却引来一些私募的减持。龙腾资产吴险锋表示之前买了一些消费相关的股票,但近两天已经清掉。“这些并不是高成长行业,不一定能 支撑持续的上涨。目前仓位较低,还是集中于。”名禹资产董事长聪表示,食品饮料行业获得加仓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公募基金做防御性配置保持仓位,另一方面也可能有些私募看好风格转换。“食品饮料行业的估值没有被低估,行业也不存在拐点,很难持续有超额收益。”  至于目前消费升级的 逻辑,王益聪认为,消费升级的逻辑已经持续了多年,但在目前经济下滑的背景下,特别是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消费升级其实是受到挑战的。因为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在这一环境下,消费升级会遇到一定压力,但不排除细分领域可能会加速发展。目前市场热点集中在很少的主题上面,看好的行业还是景气度较高或者景气程度 正在好转的行业,比如汽车。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05/19 18:0605/19 10:1005/19 09:0205/19 08:4205/19 08:3505/18 20:5305/18 17:2805/18 07:05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私募资管新规发布 严控结构化产品杠杆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证监会昨日出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对私募资管业务的监管。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指出,《暂行规定》适用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形式开展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与此同时,为统一私募资管业务规范、避免监管套利,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照执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暂不适用。
  具体来看,《暂行规定》重点加强对宣传推介和销售行为、结构化资管产品、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开展或参与“资金池”业务等问题的规范。
  在规范私募产品销售推介行为方面,《暂行规定》禁止资管产品以任何方式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明确销售材料不得采取包含保本保收益内涵的表述,不得宣传预期收益率,同时,禁止以份额拆分转让、提供短期借贷、同一融资项目多期发行等各种方式,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和法定的投资者人数限制。
  在严控结构化产品杠杆风险方面,《暂行规定》禁止通过预提优先级收益、提前终止罚息等产品设计对优先级投资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并限定结构化产品杠杆,将风险较高的股票类、混合类产品杠杆倍数上限由10倍下调至1倍,固定收益类和其他类杠杆率限定为3倍和2倍。区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资管产品,对投资端杠杆率限定为140%和200%。
  此外,《暂行规定》还明晰了“禁止从事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或者为违法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交易便利”的要求,针对资金池“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征,列举6种资金池情形,严格禁止设立发行资产池产品或间接参与资金池业务。加强规范资管产品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的行为,明确管理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职责不因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而免除,列举了6种禁止性情况,厘清业务边界,要求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仅可委托符合一定的资质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投资建议,不得委托个人。
  为做好新旧规则衔接,《暂行规定》明确对结构化产品等依照“新老划断”原则进行过渡安排,相关存续产品在合同到期前不得提高杠杆倍数、不得新增优先级份额净申购规模,到期后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邓舸指出,《暂行规定》是证监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严格督促资产管理人受托责任要求的重要抓手,证监会将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则,进一步引导行业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严格依照《暂行规定》开展私募资管业务,对于敢于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证监会将严厉惩处。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资产管理业务
证券投资业务
证券承销业务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公司名称: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211691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4.50元
更名历史:中信证券,G中信
注册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8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法人代表:张佑君
总经理:杨明辉
董秘:郑京
公司网址:www.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8
潜伏接力加杠杆 私募基金导演军工“造牛”大戏
  本报记者 曹乘瑜  6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经理紧急赶赴山东枣庄,这个平日低调的城市,正在举办一场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重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产融年会。  在人头攒动的现场,一位经理抛出一个问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什么时候能实施,引发了全场屏息关注。会议之后,一轮军工板块行情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在短短两个月里,涨幅达到44%。  在这场军工股狂欢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主角主要来自私募和游资。据悉,目前仅有银华、中邮、华商、嘉实等是少数公募基金大幅参与军工股投资。有私募表示,他们不爱与公募“一起玩耍”。“有公募在我们就不爱玩了,因为如果股价上去了,公募受到单只10%仓位的影响,肯定要减仓,公募一卖,股价就拉不上去了。”而私募造牛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潜伏造牛,有的联手接力造牛,利用杠杆造牛的也不在少数。  “潜伏”名角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这句诗来形容私募在本次军情中造牛的表现毫不为过。  拉开本次军工股“狂欢”大幕的,于5月19日公告定向增发,以158.47亿元的总价,购买了中航工业旗下战斗机、空面导弹核心资产。股票复牌后,连续6个一字板,其后稍作停顿又继续上涨,于7月中旬创下72.6元的历史新高,引爆整个板块。而资料显示,一家名为芜湖润瑞投资管理的公司,也是的第二大流通股东,早在去年三季度即出现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最初持股356.21万股,2013年四季度继续增持。一份定增报告显示,早在2011年,芜湖润瑞就参加过的定增,可谓“老相好”。  另一个明显的潜伏对象是。因为是稀有的军工核心钢材配件龙头企业,从今天5月开始,股价从6元起步后大步向前,连创新高,截至9月10日,股价达到22.78,涨幅近4倍。数据显示,早在二季度,就有私募入驻。华宝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只单一资金信托计划在二季度以2260万股的持仓量进入前十大股东第二位。而华宝信托的原点2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和信托的常春藤二期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也于二季度新晋,共计持股近2800万股,若持股不变,至今两只私募共获益3.69亿元。  但细数下来,北京私募和聚投资才算得上是“潜伏”大戏的“最佳男主角”。2012年下半年,和聚投资总经理李泽刚发现,军工股下跌相当惨烈,明显被机构边缘化,他认为,市场对军工股的利空反应太彻底,而中国中长期军费投入增长必然毫无悬念,于是他决定做一场逆向投资。  2012年底,和聚投资锁定了航空发动机、锻铸件和航空电子的龙头军工企业,到今年,当时的概率变成现实,这场逆向投资最终以和聚投资旗下7只产品今年收益超30%而宣告阶段性胜利。  无限接龙  像和聚这样以潜伏一年的代价吃全鱼头鱼身的私募不多,但是因为看好,也有部分地下私募和游资采取了联手造牛的“打法”,将军工行情的持续性拉长。  今年在申万军工指数中涨幅前列的,因生产服务于导弹和无人机的军品而被市场看好,从6月30日至9月底的涨幅为95.27%。其在7月初连现3个涨停板,之后每周都有1-2个涨停。公司流通股东名单显示,始终没有公募和阳光私募进驻,但是从交易龙虎榜可以看出,在其大涨的日子里,大波游资出没其中,大玩“接力赛”。  7月8日、9日、11日,的交易龙虎榜上,主要以江浙一带的证券营业部为主,包括江浙游资的领头军、知名的银河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另有北京紫竹院路证券营业部、武汉青年路证券营业部;11日和17日,江浙营业部逐渐退场,其他地区的营业部上场,陆续出现了安信证券深圳沙头角证券营业部、厦门厦禾路证券营业部、东海证券北京安苑北里证券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成都市南一环路证券营业部,以及上海的两家券商营业部。  “我们的做法一般都是进去赚了就抛,抛了如果觉得会涨,就再杀进去。”绍兴的一位前敢死队成员表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数据显示,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于7月8日买入4171.58万元,9日则卖出3806.36万元又买入4085.56万元,11日卖出9209.80万元又买入4996.33万元。知情人士透露,频繁进出的银河证券绍兴营业部,背后的操盘手是一位年轻的邵姓男子。同期,北京紫竹院路营业部也快速进出,7月8日,该营业部以6215.98万的买入金额名列龙虎榜第一位,7月11日,该营业部再次以7921.75万的卖出金额登上龙虎榜。  这些游资仅靠自顾自的狂欢,就能吸引全市场目光,出手如小李飞刀一样快、狠、准。  一位7月、8月在军工板块依靠短线做出高收益的浙江私募介绍,在众多军工股中,他的选股标准有二:一是突发事件预期下,找相关性比较高的股票,“就看谁的想象空间大”;二是看盘子大小和技术面,“100亿以下的我们都会看,因为军工股估值被提升了不少,现在七、八十亿也算是小盘了。”  多位私募人士认为,这一轮行情确实与地下私募和游资有很大关系。“总体而言,私募转换灵活,在这波军工股行情中相对受益较大。”李泽刚说,“机构普遍尚未摆脱上一波熊市心态的影响,低估了此波军工股的估值体系推升和业绩增长超预期的双重叠加因素。”  杠杆造牛  军工板块的持续长牛,也给私募带来了杠杆参与的机会。在多只军工大牛股上,出现了大规模的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所谓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是投资者为参与交易,向证券公司申请开立的证券账户,其杠杆不超过两倍,融资成本为8%。  以为例,截至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3家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分别来自、财富证券和。其中,和的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早在一季度就已经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两个账户在一季度末共计持股542万股。从一季度末到9月10日,按一倍杠杆计算,去掉8%的成本,收益率可达400%。  “一倍杠杆已经算保守的了。”一位浙江敢死队成员表示。  广州私募圆石投资今年也重仓军工。其总经理黄咏介绍,融资融券为私募游资提供了更多实现股价目标的手段。一方面,在股价上涨中通过融资可以不断增加资金,利于组织充足资金达到股价目标;另一方面,股价达到目标价之后,不一定需要马上全部出货,可以先用融资资金维护股价,同时慢慢减仓退出。只要后面的股价每年上涨超过8%,融资持股也不会出现亏损,如果做些短差还可能小有盈利。这样可以避免以前短期出光筹码引起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中的私募游资就是这样处理的。  9月12日,沪深两交易所发布通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新规则自9月22日起执行。根据新规则,上交所有21只军工融资融券标的,占总量的4.2%。深交所共有12只军工融资融券标的,占总量的3%。有私募表示,新规则出台后,将为机构的杠杆操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私募军工股攻略  在这波行情中,私募的策略百花齐放,参与者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对于军工行业非常熟悉的私募,比如在军队里干过或者相关军事院校毕业,理解相对透彻,可以从大逻辑和行业经验布局一些细分行业,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航空母舰、无人机等细分板块背后就出现了这一类参与者。  二是对于股票的波动性、板块轮动、投资者情绪能把握精准的,并且反应敏锐,短期或者轮换参与,相对投机的心态因素较多。  三是采用自下而上玩法的,即擅长挖掘重组概念,从各种信息源(行业内人脉、高层关系、投行关系等)判断军工股重组的概率,提前布局。  李泽刚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军工股完成资产注入转向业绩驱动,以及板块赚钱效应的显现,预计机构下阶段还会对军工板块保持相当的关注度。“目前军工只是上涨的开始。军工行业的发展处于历史最好的阶段,但航天军工板块指数还没有突破2010年的高点,可以说行业的向好因素还没有完全体现在股价中。”黄咏说。  黄咏介绍,军工板块空间弹性大,适合私募游资持续运作。“军工是市场中少有的发展周期很长、发展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并且天花板很高的行业,特别是医药和酒类企业增长放缓之后,军工行业长周期成长的稀缺性进一步突显。如果以长期的眼光看,20年以上快速发展的行业,任何时候买都是正确的。而目前,国内军工企业和国外同类企业相比,市值空间很大,很多标的股价翻倍之后离长期合理市值还很远,还能找到上涨的逻辑和理由。”他说。  “比如,公开信息显示,中航集团给中航防务规划的目标是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700亿元,其中军品1100亿元。按军品销售收入两倍市销率粗略估算,可以看到中航防务到亿元市值的目标。以重组后16亿股本计算,2020年目标价应该能到125元左右。以8%资金成本折现计算,2014年的价值大致是78元。因此,在26元打开涨停的时候,私募资金果断进入,并且一口气拉到72元,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基本实现了今年的目标价。”  数据显示,打开涨停后持续快速上涨,每天平均超过10%,从PS和PE的角度都远远超过了和的水平。  黄咏表示,选择军工股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母公司资产相比上市公司的比例有多大,是否有明确的注入预期;二是看主业是否在军工发展重点方向,空间多大。最理想的是母公司资产数倍于上市公司,并且所在领域是国家优先发展的方向,比如国防信息化、空军装备、军工、无人机、军用等。这样的标的重组时业绩能大幅增厚,重组后还能享受高估值,比如电子科技集团的、就属于这一类标的。如果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主业不在重点方向就很少参与,比如一般的陆军装备企业。  李泽刚认为,军工板块大逻辑清晰,中长期军费投入增长的确定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此外对板块未来盈利改善有重大影响的一些政策,如科研院所改制、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发动机相关政策和通航相关政策等都有望出台,在政策出台之前市场预期会维持较高的水平。点击进入参与讨论私募:保守操作 不再轻易配杠杆
作者:王博暄
  人士对于证金公司重启两融,多认为对市场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则多显保守,对于杠杆的使用也非常谨慎。
  杠杆资金介入 传递积极信号
  对于证金公司恢复五个转融资业务并下调转融通费率等新政,接受《红周刊(,)》采访的私募一致认为,该政策是管理层向市场释放恢复正常和稳定的信号,这对股市走高有积极作用。
  金百F投资董事长表示,转融资的核心在于和客户的融资意愿。转融资和融券业务放开,意味着市场正在恢复常态。从两融余额的变化看,已经从2015年峰值的2.2万亿降到8000多亿,并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说明这是一个市场自然的融资需求。证金公司下调转融资利率后,券商也相应下调融资利率,这有利常的融资业务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管层希望市场适度活跃。至于政策是否变相加杠杆,目前看还没有体现,受折算率影响,业务的杠杆水平是相对确定,融资利率下调只是节省成本,并不导致杠杆率提升。
  与周枫观点一致的还有恒添财富基金经理魏威,他认为,转融资实际上是恢复了证金公司的基本功能,能够有更多新的资金来源给证券公司提供业务,对市场资金的充裕率及流动性都会带来一定意义及影响。这是国家在释放看多市场的信号,但到底能带来多少积极促进作用,还有待市场验证。
  聚千投资基金经理张耀说:“相信经过去年崩盘式的股灾,大多数人还是会慎用杠杆,因此我觉得短期对市场影响不会太大。在目前融资额不足万亿的状况下,杠杆资金的逐步介入应该会对后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也有私募基金经理对此表示担心,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对《红周刊》表示:“由于转融资新政和银行场外配资的松绑,近期投资者情绪高涨,而且场外配资的情况又越来越多。如果融资再度疯狂,市场就很危险。”
  市场仍在筑底 慎用杠杆参与
  虽然采访中各基金经理对转融资这种加杠杆行为相对乐观,但对于操作还是比较分化,多数投资经理还是显得很保守。采访中,《红周刊》记者还了解到,一些私募目前已经暗暗出货,但也有百亿级别私募仓位一直保持在7、8成左右。某私募机构人士认为,如果私募进行重仓操作,一直当做吃饭行情来看,似乎过于激进。“我们公司投资并没有使用杠杆,仓位保持在2、3成左右,和中小板的调整周期还没有结束,如果杠杆放到这里会增加指数泡沫,应注意风险。”有私募经理明确对《红周刊》表示。
  另一位匿名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回暖主要是由于每年的春季吃饭行情预期。但4月中下旬投资者会越来越谨慎,近期激进的私募会考虑加杠杆,但经过去年的整体交易风险之后,对杠杆没有了那么狂热,私募领域一般配置的杠杆比例是1:1.5,极度加杠杆的私募不会特别多。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认为,一直以来做定增,若有确定性收益例如擦边内部交易的项目,就会加大杠杆配置,而且基本上定增的私募都会用杠杆进行参与。
  “市场目前还没有到杠杆做搏的时机。”启元资产的投资顾问表示。他对《红周刊》说,从技术面来看,市场仍处于弱势反弹。指数从5178点跌到2638点,虽然跌幅比较深,空间已经体现出来了,但调整时间不够。上方套牢筹码没有往下移,若主力强攻会适得其反,会导致暴跌。从基本面角度,2013年~2015年的牛市主要是对改革牛的憧憬,现在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顶层提出供给侧改革,从最初的钢筋、水泥、煤炭等重工业的产能过剩出清,慢慢延伸到各个领域之中。总体来看,目前行情不可能有大的反弹,只是熊市中的弱反弹和阴跌交替进行,2季度可能会延续弱势反弹,空间高度在3200点左右。做杠杆需要注意风险。■
(责任编辑:张振江 HN061)
03/23 09:1503/22 08:5903/19 10:4103/19 07:1703/16 15:4103/07 07:0403/07 04:5503/07 03:32
基金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私募基金的杠杆到底可以做到多少?123倍?140%、200%?
编辑:小私君(Tigerxuesim)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来源:瓜目相看(ID:gmxk2015)
本文共3288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提到杠杆,学过物理的你一定记得那句经典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它反映的是用小的力气,搬动重的东西,在资本市场里,杠杆意味着,用少的钱,去享受大的钱干事情享受的收益。
而提到私募基金的杠杆,就不得不说一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简称or俗称“新八条”)第四条的规定:
第四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设立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不得违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四)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1倍,固定收益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3倍,其它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2倍;
(七)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40%,非结构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即“一对多”)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
小总结一下,这是两个层面:
1、杆杠倍数=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若存在中间级份额,应当在计算杠杆倍数时计入优先级份额。
这种是在交易结构上对优先劣后的杠杆要求,是我们通常说的融资杠杆,新八条第十四条,对杠杆倍数、股票类、混合类、固定收益类、其它类等均做了定义。
2、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限制。这个是会计处理层面的杠杆,是我们通常说的投资杠杆,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或估值表反应。而对这个指标的影响最深远的,是投资标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投资品种自带的杠杆属性。
鉴于交易结构层面的杠杆,相关规定已经表述得很清楚了,本文主要针对“非结构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即“一对多”)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进行一下解读。
一、公式推导
这个式子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就是:
基金总资产/基金净资产≤2
基金总资产/(基金总资产-基金总负债)≤2
(基金净资产+基金总负债)/基金净资产≤2
1+基金总负债/基金净资产≤2
基金总负债/基金净资产≤1
结论就是:基金总负债≤基金净资产(为了严谨,我要额外加个条件,基金净资产>0)
换一句通俗的话就是,你借来的钱不能超过你自己有的钱。也让我们看得更为清楚的是,这个条款的关键是控制负债。那么,哪些事情是会影响负债的科目呢?
二、投资范围的影响
1、融资融券
业务内容:先由客户向证券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现金或证券等相应担保物,由证券公司向客户借出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借出证券供其卖出,在约定期限之后归还证券公司相应资金或证券的经营活动。
从上面的业务内容就能看出来,“由证券公司向客户借出资金”或者“借出证券”,所以产品如果做融资融券,从证券公司“借”来的现金或者证券的价值,就会计入到负债的科目。
2、债券正回购/股权质押式回购
业务内容: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或股权作抵押/质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或所质押的股权的交易行为。
当你看到“融入资金”这几个字,你也能明了了,这个业务的实质还是融资,因此是会被计入负债的科目。
3、收益互换/金融期权/远期交易
收益互换简单来说,就是我用我投资A的收益,和你投资B的收益进行互换,而实现我没有实际投资B却能享有B的损益的目的。通常会是“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的互换。举个例子,我给你支付3%的利息,你把你旗下3000万(通常叫名义本金)投资股票的收益给我。此时,如果作为一只私募基金,交易对手方拟用3%的利息,换这只私募基金旗下投资的股票的收益,会向这只私募基金汇入一笔保证金——由于融资式的收益互换已经被禁止了,所以通常是100%的保证金,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换我旗下约3000万股票投资的收益,你就要给我打3000万(相当于100%的名义本金)的保证金。
此时,这3000万的保证金在私募基金的账上,会显示为一笔“应付”,也是属于负债的科目。
与之类似的还有金融期权和远期交易,当然,不是做收益互换、金融期权或远期交易,就意味着一定会出现“负债”,出现在负债科目里的是收到“保证金”的一方,因为是对方打过来的保证金,并不属于基金的净资产,所以会在基金的估值表里显示为一笔“应付”。
这里要特别提示的是“保证金”的使用,对于一支产品收到了“保证金”来说,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在它收到保证金的那一刻就已经提高了,在没有违反合规要求的比例前提下,产品的风控阈值则是交易员和风控员应当考虑的——保证金到底能不能继续拿来投资?!
三、应付款的影响
在估值表里面,挂在应付款的下面的,比如应付管理费、应付管理人报酬、应付托管费、应付基金服务费、应付其它款(如印刷费)……在未付的时候,它们都是负债。这些款项,只要及时支付了,负债总额就相应减少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支付。
但是,其实上面这些都并不可怕,由于合同里面上述费用的费率大多是比较固定的,不定期的其它费用也不会很多,而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这些费用通常会按季度结算支付,并不会长期挂在“应付款”上。
当然,有一些基金为了让基金有更多的钱去投资,可能故意把管理人应当收取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留在基金财产里,不去支付。虽然在净值的计算上,并不会有影响,因为钱虽然在账户里,但是估值表里会做成一笔负债。但是,这仍然是一个放杠杆的操作。
我们用一个极端的数字来举例让你体会一下,假设你的基金一共1000万份,户上一共有2000万,其中净资产只有1000万,管理人有1000万的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没提出来。这个时候基金单位净值是1,但是管理人用账上的2000万去投资了,如果这2000万亏了10%,就是200万,但管理人后来还是会提走1000万,基金净值变成了0.8,其实是亏了20%。同理,如果用2000万去挣了10%,其实投资人挣了20%。这样就放大了风险。
上面的例子比较极端,刚好就是“基金总资产占基金净资产的200%”的例子。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管理人长时间不提管理费,是放大了基金风险的。除非:
1、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折成管理人持有的基金份额;
2、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用来投资本金损失概率极低的品种,比如投下货基、协存,做做现金管理,只给基金贡献正收益。
然而,重点来了!
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巨额赎回时,赎回款未及时支付。
这个很好理解,赎回款在未支付时,在估值表里记录为“应付赎回款”,属于负债类的科目。如果遇到赎回一半及以上的情况,立马就是负债>净资产的情况。由于支付都是在份额确认之后,遇到上述情况,即便在没有违反合同的情况下,都是极易出现超标的情况的。
例如:T日开放日,巨额赎回净额60%,T+2日做份额确认,只要你没有在T+2日支付出去,T+2日的估值表就会显示有应付赎回款,当天就会超标。
不过我认为,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也无需避免的,管理人一来可以用“被动超标”解释,二来要注意及时支付赎回款,三来在T日开放日或更早知道赎回情况的时候,就要及时调整仓位,不能利用T+2的份额确认及之后的赎回支付的时间来调仓,这样会放大收益或亏损,对仍存续的投资者有较大不确定的风险。
四、写在最后的几点其它
“200%”相关的完整表述是,不得存在:“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40%,非结构化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即“一对多”)的总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200%”。
1、对于结构化产品,是指有“优先级和劣后”级或者“优先级、中间级及劣后级”这样类似安排的产品,结构化的安排有自身的杠杆倍数的要求,其自身的杠杆倍数不直接影响140%这个指标的计算。
2、140%和200%的指标强调是针对“一对多”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就是说,对于一对一的产品,是不受影响的。虽然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没有像券商资产管理计划那样分“定向”和“集合”,但是小瓜认为,应当类比适用,主要看合同是否实际只有一个投资人,如果是单一客户,建议在合同签署时就确定投资者只有一个。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募基金的杠杆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