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权采矿权进入了无形资产摊销表可不可以摊销,分几年摊销?

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摘要
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正文
1 评估机构 ............................................. 1
2 评估委托人及探矿权人 ................................. 1
3 评估目的 ............................................. 2
4 评估对象及范围 ....................................... 3
5 评估基准日 ........................................... 6
6 评估依据 ............................................. 6
6.1 法律法规依据 ...................................... 6
6.2经济行为文件 ...................................... 7
6.3 产权依据 .......................................... 7
6.4 地质矿产信息依据 .................................. 7
6.5 规范标准依据 ...................................... 8
6.6 取价依据 .......................................... 8
7 探矿权概况 ........................................... 8
7.1 矿区位置与交通 .................................... 8
7.2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9
7.3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 10
7.4 矿区、矿体地质概况 ............................... 16
7.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 33
7.6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 33
7.7 开发利用现状 ..................................... 36
8 评估实施过程 ........................................ 36
8.1 明确评估业务 ..................................... 36
8.2 评估准备过程 ..................................... 36
8.3 资料收集过程 ..................................... 37
8.4 评定估算阶段 ..................................... 37
8.5 编制和提交报告阶段 ............................... 37
8.6 工作底稿归档阶段 ................................. 37
9 评估方法 ............................................ 37
10 评估参数的确定 ..................................... 38
10.1 技术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 38
10.1.1 评估所依据及参考的资料评述 .................... 39
10.1.2 评估主要指标和参数的选取 ...................... 40
10.1.3 采选方案 ...................................... 41
10.1.4 产品方案 ...................................... 42
10.1.5 采矿回采率等开采技术指标 ...................... 42
10.1.6 可采储量 ...................................... 42
10.1.7生产规模和矿山服务年限 ........................ 43
10.2 经济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 44
10.2.1 投资 .......................................... 44
10.2.2 产品销售收入计算 .............................. 46
10.2.3 总成本费用 .................................... 50
10.2.4 销售税金及附加 ................................ 56
10.2.5 企业所得税 .................................... 58
10.2.6 折现率及折现系数 .............................. 59
11 评估假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评估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特别事项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探矿权评估报告使用限制 .............................. 63
15 评估报告提交日期 ................................... 64
16 评估责任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评估报告书附表目录(见附表)
评估报告书附件目录(见附件)
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川华衡矿权评[2014]第004号
重要提示:“以下内容摘自本探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
全部情况,请认真阅读探矿权评估报告全文”。
评估机构:四川天健华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评估委托人: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评估对象及范围:评估对象为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
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评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
日出具的藏划矿批字[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所确定的矿区范
围及标高。
评估目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支付现
金的方式,收购母公司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所拥有的西藏山南曲松
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藏划矿
批字[号))60%的勘查权益,需对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
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市场价值,为本次经济行
为提供参考意见。
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人提供该探矿权在本评
估报告所述的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
评估基准日:日。
评估方法:折现现金流量法。
评估主要参数:评估基准日保有矿石资源储量(332+333) 201.00万吨;
评估利用矿石资源储量181.80万吨;设计损失量2.49万吨;采矿回采率
定矿区范围批复(藏划矿批字
号)和资源量估算范围及相关资
源量估算图件的对比,发现
矿体位于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藏划矿批
号)之外,(
万吨,本次评估未考虑
体资源量。
根据企业提供的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甲方)和发
展股份有限公司(乙方)签订的《合作风险勘查协议书》,合作勘查区范
围为29°13′15″-29°13′45″,92°10′38″-92°12′10″,面积
2.236km2。“本项目所需投资预算为人民币2000万元,由乙方承担”。“本
次勘查形成的勘查成果权益,按甲方60%,乙方40%的原则享有”。
本评估报告评估价值为划定矿区范围(藏划矿批字[号)确定
的“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100%权
益价值,未考虑上述权益分配事项。
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而作。本评估报
告书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委托方许可,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
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
开的媒体上。
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
探矿权评估报告正文
川华衡矿权评[2014]第004号
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本公司根据国家矿业权评估有关
规定,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原则,按照公认的探矿权评估
方法对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在评估基
准日日表现出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评定和估算。本公司评估
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探矿权进行了市场调查与询证。现
将评估过程、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1 评估机构
名 称:四川天健华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南路3号汇江楼5楼
法定代表人:唐光兴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150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号。
2 评估委托人及探矿权人
本评估项目的评估委托人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探矿权人为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
委托人有关情况如下:
企业名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姓名: 曾泰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企业住所:拉萨市中和国际城金珠二路8号
注册资本:肆亿柒仟伍佰玖拾柒万肆仟玖佰圆整
实收资本:肆亿柒仟伍佰玖拾柒万肆仟玖佰圆整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地质勘探乙级(有效期至2017年5月);
铬铁矿开采(有效期至2014年7月);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聂尔错硼镁
矿开采(许可证有效期至日);阿里地区革吉县聂尔错西
北缘硼镁矿开采(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11月);地形测量、矿山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许可证有效期至日);一般经营项目:
多晶硅的采购及销售;进出口业务;矿山技术咨询;铬铁矿、硼矿、铜矿、
锂矿、硼、氯化钠、氯化钾、土畜产品、中药材、运输设备的销售;房屋
营业期限:日至日。
探矿权人有关情况如下:
企业名称: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
住 所:拉萨市中和国际城中央大道12号
法定代表人:曾泰
注册资本:人民币叁仟叁佰贰拾叁万元整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销售铬矿、铜矿。
经济性质:全民所有制
经营方式:开采、销售、代运。
发照机关:西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发照日期:日。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控股子公
3 评估目的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支付现金的方式,
收购母公司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所拥有的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
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藏划矿批字
[号))60%的勘查权益,需对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
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市场价值,为本次经济行为提
供参考意见。
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人提供该探矿权在本评
估报告所述的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
4 评估对象及范围
4.1评估对象及范围
本项目评估对象为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
评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日出具的藏划矿
批字[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所确定的矿区范围及标高。
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藏划矿批字[号)具体划定矿区范围详
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确定的范围及拐点坐标表
1980西安坐标系
矿区面积:0.70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4200米至3700米。
4.2矿业权情况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的《区国土资源厅关于预留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
ⅠⅡ矿群南部勘查区探
矿权的批复》,“我厅原则同意你公司预留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
南部勘查区探矿权的要求,预留期限为六个月”。
日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申请获得探矿权(
T47196),勘查面积:1.12平方公里;有效期限: 2013年1
月9日至日。矿区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坐标范围如下:
92°10′30″-92°12′00″;29°13′15″-29°13′30″。”
后经企业申请延续、变更,
日获得现有探矿许可证
探矿权许可证证号:T47196;探矿权人:西藏自治区矿业发
展总公司;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和国际城中央大道12号;勘查项
目名称: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普查;地理位置:
西藏山南曲松县;图幅号:H46E017009;勘查面积:20.80平方公里;有
效期限:日至日;勘查单位:西藏地勘局第
六地质大队;勘查单位地址: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青藏路11号。该矿
区由8个拐点坐标圈定,坐标范围如下表。
探矿权范围及拐点坐标表
1980西安坐标系
92°09′30″
29°13′00″
92°10′30″
29°13′00″
92°10′30″
29°13′45″
92°12′15″
29°13′45″
92°12′15″
29°13′00″
92°11′45″
29°13′00″
92°11′45″
29°10′30″
92°09′30″
29°10′30″
《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西32—西3排铬铁
矿详查报告》(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2013年
12月)、评审意见(中矿联储评字[2014]18号)及其备案证明(国土资储
号),详查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标高见下表:
西安1980坐标系
西安1980坐标系
92°11′28″
29°13′30″
92°11′47″
29°13′30″
92°11′48″
29°13′20″
92°11′30″
29°13′20″
估算面积:
,估算标高:
其探矿权范围、资源量估算范围及划定矿区范围关系详见下图:
4.3矿业权价款
据企业提供的资料,
矿权勘查投资主要为子公司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投资勘查
期后办理采矿权时,
不需缴纳采矿权价款。
根据企业提供的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甲方)和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乙方)签订的《合作风险勘查协议书》,“风险勘查期间,
暂不成立合作公司,由乙方成立项目组,负责实施风险勘查项目”。合作
勘查区范围为
。“本项目所需投资预算为人民币
万元,由乙方承担”。
“本次勘查形成的勘查成果权益,按甲方
的原则享有”。
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出具的《西
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与控股股东签署
合作风险勘查协议
关联交易公告》,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风险勘
查所需投资预算为人民币
万元,由本公司承担”。“本次风险勘查形
成的勘查成果权益(指:勘查区域矿产储量的采矿权益),按矿业总公司
的原则享有”。
5 评估基准日
根据本次评估的经济行为事项,及委托方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的要求,本项目探矿权评估的评估基准日确定为日。本评
估报告中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评估基准日的客观有效标准。
6 评估依据
评估依据包括法律法规依据、产权、地质矿产信息、规范标准和取价
依据等,具体如下:
6.1 法律法规依据
6.1.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日修正后颁布);
6.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日国
务院令第152号);
6.1.3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
6.1.4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第242号令);
6.1.5《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4年第23号部
6.1.6《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
6.1.7《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日第十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6.1.8《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
6.1.9《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政部 国
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财税[号);
6.1.10《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我区企业所得税税率问题的通知》
(藏政发[2011]14号);
6.1.11《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日国务院令
第150号发布,日国务院令第222号修改);
6.1.12《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3〕77号);
6.1.13《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文);
6.1.14《财政部关于提高冶金矿山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标准的通知》
( 财企[号)。
6.2经济行为文件
《关于发展总公司以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
ⅠⅡ矿群南部
0.702km2铬铁矿矿权注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
6.3 产权依据
6.3.1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藏划矿批字[号);
6.3.2探矿权许可证(T47196)。
6.4 地质矿产信息依据
6.4.1《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西32—西3排铬铁矿
详查报告》(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2013年12月)、
评审意见(中矿联储评字[2014]18号)及其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
6.4.2《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开采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审查意见(藏工信函
号)和补充意见(藏工信函
6.5 规范标准依据
6.5.1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编著《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第一批九
项、第二批八项,《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
6.5.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6.5.3《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
6.5.5《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
6.5.6《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6.6 取价依据
6.6.1 关联公司“西藏润恒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支明
6.6.2 关联附近类似矿山“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南分公司”
“会计报表”;
6.6.3评估人员现场核实、收集和调查的其他资料。
7 探矿权概况
7.1 矿区位置与交通
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区位于曲松县北部,属于西藏自治
区曲松县罗布莎镇管辖。详查区距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65千米,
从详查区经桑日县、泽当镇至青藏铁路拉萨火车站约230千米。由拉萨市
至内地有国道318线、109线两条公路和青藏铁路相通;由拉萨贡嘎航空
港可与内地多个城市通航。勘查区属于多年开发的矿区,区内简易公路纵
横,连接着主要采区(场)。交通极为方便。(详见下图)
7.2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详查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地势南高北低,
为陡坎平台相连接的地貌景观。区内海拔一般米,,最高处位
于工作区南部曲高郎堡,海拔4411.9米;最低处位于工作区内I矿群北侧,
海拔仅4000米,相对高差约400米。矿区北邻雅鲁藏布江,为当地侵蚀
基准面,又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泄地段,江面平水期海拔3525米。
详查区内主要河流西部为藏郎曲,中部有德热曲,东邻龙给曲,这些河
流均由南向北流入雅鲁藏布江。上述纵贯工作区的河流与雅鲁藏布江近于
直交,组成格子状水系。三条河流都具有谷深坡陡,流速较快,地表径流
条件良好的山区河流的特点。河流的流量都比较小,最大的藏郎曲的流量
为31.23—658.66L/d(年)。水源补给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
详查区属独特的高原气候,具有日温差大,年温差小的特点。6月至
9月为雨季,气候湿润,常有暴雨及雨夹雪、冰雹等;9月至次年5月为
旱季,干冷多风,少有降雪。据曲松县气象站资料(海拔3900米):曲
松县一带年日照时数达3070小时,年无霜期为110天,年降水量470毫
米。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于年在对罗布莎铬铁矿区开展
详细普查工作中,在罗布莎矿区建立的简易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观测站海
拔4307.5米,观测时间1976年—1978年)获得:年降水量698.1毫米,
年蒸发量1651.25毫米,年平均最高气温9.1°C,年平均最低气温-3.35°
C,日最低气温-20.9°C,平均气压为601.9毫米汞柱高。
由于矿区地处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上,地震活动极为频繁。据西藏地震
志记载,日10时39分 19秒在矿区曾发生过Ⅶ级地震,
大量房屋倒塌,伤亡数百人,迄今断垣残壁还处处可见。
详查区所在的曲松县罗布莎镇属于半农半牧区,人烟稀少,居民以藏
族为主,在城镇有少量的汉族及其他民族。曲松县属于自治区经济较发达
地区,工业以铬铁矿采矿业为支撑。农牧业以牧业为主,主要畜产品有牦
牛、羊、马及其畜制品;在河谷地带有少量农田分布,出产小麦、青稞、
豌豆等,粮食不能自给。所需的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均从外地购入。
勘查区所在的曲松县罗布莎镇是以农为主半农半牧区。农业主要集中
在雅鲁藏布江沿岸及其主要支流下游地区,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土豆和豌
豆等。高山上放养牦牛、绵羊、驴等家畜。工业为铬铁矿采掘业,西藏矿
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江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家矿山企业在区内
从事铬铁矿采矿活动。
区内河流水质好,水量较充沛,可以满足矿山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雅
鲁藏布江北岸的桑日县沃卡一级、二级、三级电站距勘查区10千米,为
罗布莎铬铁矿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能源条件,自1986年起该电站就作为
罗布莎铬铁矿的能源条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7.3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7.3.1区域地质工作
1951年中科院西藏工作队地质组在对桑日~拉加里(曲松)一线考
察中发现了罗布莎超基性岩体。
1959年原西藏煤田地质队二分队在检查群众报矿点时,在罗布莎村
附近地表见有110多处矿体露头。计算资源储量110万吨。
1961年中科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地质三组通过考察认为铬铁矿体是结
晶分异和重力分异起主导作用,估算资源储量24.58万吨。
1962年,西藏地质局藏南地质队,对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开展了1:5
万路线地质调查,对罗布莎铬铁矿体进行地表检查工作。采用了1:1万
地质修测、采集各种样品和物探等工作手段,用磁法确定了岩体的范围及
产状,求得资源储量40.1万吨。但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缺乏对矿体的
深入研究。
1969年11月~1972年1月,国家计委地质总局航空物探队先后三次
在东经88°00′~93°00′,北纬29°00′~32°36′之间的广大地区进
行了1:50万高山区航空磁测试验工作。
年,西藏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了1∶100万拉萨
幅(H-46)区域地质调查,首次较系统地对本勘查区内地层、岩浆岩、构
造和矿产进行了调查和综合研究,提交了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同期,西藏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开展了桑日~加查1∶5万区域地质
简测,较详细的划分了地层,建立了区内构造格架,首次确定了雅鲁藏布
江断裂的位置和性质。对工作区的岩浆活动和岩浆岩划分了期次,初步查
清了岩性特点和分布特征。以超基性岩为重点,收集了岩性特征、侵入期
次和矿化情况等资料,为铬铁矿勘查提供了区域地质基础资料。
年陕西区调队开展了1∶20万浪卡子幅、泽当幅、加查幅
区调工作,探讨了测区内蛇绿岩,也研究了蛇绿岩与铬、金和银间的关系。
2000年,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完成了《西藏主要超基性岩带铬
铂资源调查评价》,在充分收集调查评价区已有的地、物、化、遥及矿产
资料的基础上,以“3S”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地质填图、物化探综合剖
面、工程揭露及样品测试等方法和手段,对罗布莎超基性岩体进行了重点
评价,并估算了预测的资源量。认为罗布莎岩体的中东段已知矿体的外围
及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应进一步开展铬铁矿资源评价工作。
7.3.2矿产勘查工作
年,西藏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开展了矿区的初步普查工
作,对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开展1:2.5万路线地质调查,在罗布莎矿区采
用地表钻探工程(14个孔,1004.5米)及物探磁法、重力等找矿手段,初
步查明了岩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认为罗布莎岩体是一向南倾斜的单斜
岩体,在岩体内划分了四个岩相带;在岩体内新发现149个矿体,矿体呈
“帚”状,似雁行状分布,形态以似层状、似脉状为主。认为矿体多分布
在弧形矿带转折部位,矿体分布与岩体形态关系密切,矿体形态受构造控
制;通过物探工作圈出物探异常83个;重新计算资源储量为94.29万吨。
但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存在着部分钻孔工程质量低,部分原始资料
编录格式不统一,部分坑探工程见矿后未能取样等问题。
年,西藏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对罗布莎铬铁矿区开展详细
普查工作,对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开展1:5万区域地形地质简测图596平
方千米,矿区内进行1:1万地质填图48.7平方千米,1:1千地质填图4.021
平方千米,钻探67523.18米,平硐589.44米,浅井3928米,探槽35391
米。同时开展了涵盖Ⅰ、Ⅱ、Ⅲ、Ⅵ、Ⅶ矿群地段的1:2千物探磁法和
重力测量,对部分物探异常进行了验证,并相应地进行了水文地质和工程
地质工作。通过以上工作,详细划分了岩体的围岩,判明了雅江断裂的具
体位置、性质以及与罗布莎超基性岩体的关系,查明了罗布莎铬铁矿的主
要地质特征和控矿的主要因素。认为绝大多数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
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但矿区构造复杂,大部分矿体顶底板为破碎带,
工程地质条件属复杂类型。用40×40米的基本网度(有的矿体为80×40
米或80×80米)圈定了矿体,并计算出C+D级矿石资源储量为404.45
万吨。西藏自治区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于1981年8月提交了《西藏自治
区曲松县罗布莎铬铁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该详查报告于1982年11
月经西藏自治区地矿局以“藏(82)地审字第2号文审查批准”审查批准
C+D级表内铬铁矿石储量为393.2万吨。
1984年—1985年,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对罗布莎矿区Ⅰ、Ⅱ矿
群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施工钻探工作量5668米。通过加密钻孔更加合理
地圈定了矿体;进行了矿石详细可选性试验,对铂族元素综合利用的可能
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深入研究了矿体的勘探类型,确定了适当的勘探网
度及相应的储量级别;依据新的资料成果和有关部门批准的储量计算工业
指标,重新计算了Ⅰ、Ⅱ矿群的铬铁矿石储量,求得 B+C+D级矿石储
量为246.94万吨。满足了开采设计所需地质资料。但该工作也存在一些问
题,主要有极少数勘查工程质量不高,综合研究的程度欠深入。
2011年,西藏地勘局第六地质大队和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勘
探分公司合作,罗布莎矿区Ⅰ、Ⅱ矿群进行地质补充勘探工作,施工钻探
工作量9411.43米。对部分勘查线进行了钻孔加密,并向南部延伸,新发
现Cr-80号矿体。
2012年至今,由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承担的“西藏自治区曲松
县罗布莎铬铁矿接替资源勘查”老矿山找矿项目,于2012年在本次详查
区施工的ZKWT02 钻孔见到了视厚度达 52.63米 的铬铁矿体,是迄今为
止罗布莎铬铁矿床内见矿厚度最大的单工程。
日至日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
局第六地质大队
野外工作。详查工作采用系统的机械岩心钻探,配合地质
图修测、工程测量、样品采集测试等方法和手段,以已知的见矿工程为切
入点,按照Ⅱ勘查类型对主矿体进行追索和圈定的。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
量见下表。
2013年12月提交了《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西32—
西3排铬铁矿详查报告》,日经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评审,
出具《<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西32—西3排铬铁矿详
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中矿联储评字[2014]18号),评审
认定结果:(332+333)资源储量201.77万吨,其中(332)资源量137.01
万吨,(333)资源量64.76万吨。日经国土资源部备案,
出具《关于<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西32—西3排铬铁
矿详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
同意备案。
7.3.3物探工作
年,西藏地矿局物探大队承担完成了罗布莎矿区地面重
力、磁法及少量井中物探试验工作,提交了罗布莎岩体年物
探工作报告。地面重力、磁法测量工作范围覆盖了矿区的主要矿化地段,
重力测区面积3.03km2,磁法测区面积3.62 km2,测图比例尺为1:2000。
经以上工作共识别重、磁异常101个,其中矿致异常21个(已知矿
体异常19个,由矿与其它因素引起的异常2个);性质不明异常9个,
其余为非矿异常。另外还单独识别磁异常73个(无明显的重力异常),
其中已知矿体异常23个;新发现的矿体异常5个;扩大已知矿体的异常
7个;性质不明异常26个;非矿异常12个。优选其中的17个异常进行了
钻探工程验证,除3个异常见到少量矿体外,其余14个异常均未见矿。 虽
然这些异常的验证仅为一孔之见,但也反映了本区重磁找矿方法的研究水
平和干扰程度。
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航空磁测工作范围覆盖了整个罗布莎含铬超基
性岩体,罗布莎岩体航磁异常在该岩体一带表现为连续性很好的异常带,
但其分布的位置和形态变化与罗布莎岩体的实际位置及形态变化不能很
好的套合,异常带的范围远超过岩体的分布范围,表明罗布莎超基性岩体
仅引起次级异常,背景异常则与岩体以外的地质体有关。
通过对19线、93线、171线、359线的物探重磁成果解释,推断出岩
体的边界位置、倾向及大概倾角。315线物探地质综合剖面由于布设过短,
对成果解释造成困难。
异常查证XIV矿群周围的Gc-101、Gc-102和X矿群地段的Gc-19、
Gc-3、Gc-17等5个异常为矿致异常;郎冈拉 Gc-1异常和XIV矿群地段
的Gc-103、Gc-115、Gc-30、Gc-418、Gc-402及Ⅹ矿群地段的Gc-18、Gc-24
等14个异常均为非矿异常。
2012年度,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承担了《西藏罗布莎
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及技术开发》项目,项目于日由西藏
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在湖南长沙验收通过。
项目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有:重力、磁法扫面测点5778个;激电
扫面测点12800个;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米T)测点1496个;精密激电
测深剖面总长12千米,测点606个。项目取得的勘探成果如下:
①在罗布莎矿区3.45千米2的范围内开展了系统的重磁电勘探工作,
在矿区开展了满覆盖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形成了对矿区重力、磁力、
电阻率和激电率分布特征的整体认识。为整体分析认识矿区地质构造特
征、矿体发育规律、有利矿集区分布、岩相分布等提供了多信息地球物理
②将三维重磁电数据处理和联合解译技术成功地应用到铬铁矿的地
球物理勘探,并取到一定的勘探效果。形成了罗布莎岩体三维电阻率、磁
化率和相对密度的数据体;
③分别在I、II矿群、I、II矿群南部区域圈定了8个综合物探异常区。
部分异常区经钻孔验证揭露到了铬铁矿体。布置了6个钻孔验证物探异
常,正常完钻的5个钻孔4个见矿。三个见矿孔均位于已知矿区外围,其
中ZKTY01孔见矿5.6米,ZKWT02揭露到3层致密块状铬铁矿层,累计
厚度超过38米,连同中等侵染到稠密侵染见矿厚度超过50m;
④将罗布莎岩体的高磁异常带锁定约500米宽的范围内,查明高磁异
常带的平面和空间分布位置,为研究本区的大地构造演化,雅鲁藏布江缝
合带的基础关系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⑤针对测区的铬铁矿勘探研究精密激电勘探方法技术并开发相应的
软硬件设备。本套技术和设备在本次罗布莎详查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
7.4 矿区、矿体地质概况
7.4.1 矿区地质
7.4.1.1地层
区内分布地层主要有上三叠统、上侏罗~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第三
系和第四系等地层。除第四系之外,区内出露的地层在总体分布上具有东
西向延伸,南(部)老北(部)新的特点。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上三叠统朗杰学群(T31-2)呈东西向展布于罗布莎超基性岩体南部,
总体向南倾斜,倾角50°左右。为一套经受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为主的
区域变质作用的半深海至浅海类复理石建造。其主要岩性为长石石英沙
岩、沙质泥板岩、砂板岩、千枚岩及少量透镜状灰岩。按岩石组合,沉积
特征和古生物出现层位等因素,划分五个不同的岩性段,它们之间均为连
续过渡沉积。矿区仅见其下部的两个岩性段,即千枚岩、砂岩夹透镜状灰
岩、硅质板岩段,类复理石砂板岩段。
千枚岩、砂岩夹透镜状灰岩、硅质板岩段[T31-2(1)],该段中夹有大量透
镜状灰岩为特征,岩性段厚度大于500米。该岩性段底部与超基性岩体呈
侵入接触。
类复理石砂板岩[T31-2(2)],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为中—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砂质板岩,象形印模和沉
积韵律发育。上部:以板岩为主,夹厚度不等的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加少
量灰岩透镜体。在板岩中、泥质灰岩中产产丰富的瓣鳃类化石:岩性段厚
度1796米。
Posidonia cf.Guangyuanensia Chen
Halobia cf.pticosa Kittl;
Halobia cf.xtzangensis(西藏海燕蛤,比较种)。
Halobia cf.Superbescens Kittl
H.ganziensis Chen (甘孜海燕蛤)
Halobia Sp.(cf。Hparalineata Kittl)
H.styriaca(米ojs) (斯迪海燕蛤)
上三迭统卡尼克一诺利克阶属类复理石建造,具有下列特征:1.沉
积厚度巨大,厚度大于5400米;2.岩石组合简单,以砂岩、板岩为主,
次为千枚岩,灰岩较少;3.物质成分较简单,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长石,
胶结物以泥质为主,其它有少量硅质、碳质及铁质;4.矿物磨圆度差,
多为棱角—半棱角状,分选性差;5.碎屑粒级为泥质—粉砂级—细砂级,
部分为中粒砂级;6.各种波痕、冲刷面、楔形构造及象形印模等较发育;
7.岩石中交错层理及沉积韵律清晰,层次递变频繁;8.硅质灰岩及透镜
状泥质灰岩分布于第一岩性段中,黄铁矿变斑晶主要见于第五岩性段的黑
色砂板岩中。
上侏罗~下白垩统桑日群(K1-J3)分布在岩体的西部,在北部也有
少量分布。该地层出露不全为麻木下组之一小部分,呈不规则残留顶盖及
捕虏体产出,与上三叠统朗杰学群呈断层接触关系。
上白垩统泽当群(K2z):产于超基性岩北部,相当于泽当群上部岩
性段,为一套杂色千枚岩、板岩、放射虫硅质岩、变玄武岩、辉绿岩、中
基性火山熔岩的深海沉积物,与旁侧岩石呈构造接触。
第三系罗布莎群(E3-N1R):该地层呈东西向展布的条带状产于超基
性岩体北侧,倾角30°~65°,为一南倾的单斜地层。北与中酸性岩体
呈不整合接触,南与超基性岩体、上白垩统泽当群呈断层接触。第三系罗
布莎群地层为一套典型的磨拉石建造,沿走向岩性及厚度有较大变化,自
上而下可分为复成分砾岩段、含砾砂岩及砂岩段、砾岩段三个岩性段,产
中新世~渐新世化石。具复源碎屑成份,早期以北源花岗质为主;晚期出
现有蛇绿岩成份,南北源均有。化石主要产在第二岩性段中,以腹足类、
瓣鳃类、轮藻类等淡水动物为主。出露厚度从30—600米不等。
第四系(Q):分布广泛,多见于河谷及斜坡下部地形低洼处。为松
散堆积层,按成因可分为冰碛层、残坡积层、冲洪积层、重力堆积层及湖
积层。残坡积层在各矿群中均有分布;冲洪积层主要分布在沟底,少有阶
地冲洪积层分布;冰碛层和湖积层仅在局部地段以剥蚀残余出现;重力堆
积层在德热曲、龙给曲、那当曲、康金拉河和矿区北侧邻近雅鲁藏布江地
段也有零星分布。
7.4.1.2构造
矿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一级构造单元,嘎学~泽当褶皱带二级构
造单元,罗布莎~泽当混杂岩三级构造单元。
区内主要构造为南北向挤压构造及其派生的其它构造,南北向挤压构
造形迹有岩体两侧的主断裂带和岩体内一系列与之平行或近乎平行的断
裂带及朗杰学群内发育的一系列东西走向的褶皱构造,向北逆冲的推覆断
裂为该区构造主体,伴有轴面南倾的同斜倒转褶皱,构成逆冲推覆构造混
杂岩带。处于同一变形场内的构造还有南北向张性及张扭性断裂、北东向
张扭性断裂和北西、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矿区较大规模的构造一般具有
多层次、多期次变形特点。在造山期后,隆升构造变形场中,继承原有的
构造面,很多早期的逆冲断层改变为反向滑动的正断层。构造形迹表现为
固态流变形相序列、弯流-压扁韧塑性变形相序列、脆~韧性挤压~剪切
变形相序列、脆性变形相序列等。构造混杂岩带中的物质由基质和外来系
统组成。基质为侏罗纪~白垩纪深海沉积砂岩、板岩、硅泥质岩,上三叠
统朗杰学群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等;外来系统主要有地幔岩石组合序
列、洋内岛弧火山岩序列以及其它碳酸盐岩块体等。在罗布莎构造混杂岩
中出现钠闪石、青铝闪石、黑硬绿泥石及绿纤石等,显示了高压相系特征
(1:20万加查幅,1995年),因此,至少可认为其同构造变质为中高压低
温动力变质作用。
轴面呈东西向的褶皱构造,主要见于上三叠统卡尼克—诺利克阶和第
三系罗布莎群中。上侏罗—下白垩的桑日群中由于受中酸性岩体侵入影
响,零星出露,且无一定方向,褶皱特点不清。
“雅江”断裂带是本区最主要的构造。它规模大,切割深,长期活动,
控制了全区地层、岩浆岩展布和构造型式。
7.4.1.3岩浆岩
矿区出露的主要岩浆岩岩体被称为“罗布莎超基性岩体”,主要有超
基性岩、基性岩,岩石均有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
①岩体形态、产状和规模
罗布莎岩体呈近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43千米,南北宽为1~2千米,
中部最宽处达3.75千米,面积约70km2,平面上呈反“S” 形展布。综合
地质、物探、钻探资料,岩体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延深大于800米。
北界岩体逆冲在上白垩统地层及第三系砾岩之上,东西两侧倾角变化大,
在岩体西部藏郎曲以西,倾角50°~70°,在中部德热曲至那当曲,岩
体北界倾角为25°~40°,而向东莎神至加勒日桑倾角为70°左右;岩
体南界与上三叠统类复理石呈断层接触,接触面倾向南,倾角变化大,藏
郎曲以西倾角45°~60°,罗布莎矿区倾角50°左右,向东在香卡山矿
区倾角在60°左右,个别地段地表和浅部岩体向北倾,向下逐渐拐向南,
在康金拉一带倾角大于70°。
岩体剖面特征总体为一向南倾斜的无根不对称漏斗状。与典型的蛇绿
套剖面对比,表明目前地表所见的罗布莎岩体是一个壳幔层序齐全但支离
破碎的岩体,地幔层序分布于岩体南部(上部),地壳层序分布于北部(下
根据岩体的区位特征、地质特征及矿化特点,岩体自西向东分为三个
区段(矿区),即罗布莎矿区、香卡山矿区和康金拉矿区。
②岩石组合及岩相带划分
罗布莎岩体根据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特征,划分为异剥辉橄岩~辉长
岩杂岩相带(ZH)、纯橄岩岩相带(φ1)和斜辉辉橄岩岩相带(φ2+φ1)。
异剥辉橄岩~辉长岩杂岩相带(ZH):
地表主要出露于岩体西端及北部边缘至那当曲一带,在纯橄岩岩相带
与斜辉辉橄岩岩相带之间也有少量分布。按位置及与纯橄岩的关系,进一
步划分为“下杂”和“上杂”两部分。其主要岩石类型有异剥辉橄岩、异
剥橄榄岩异剥辉石岩及辉长岩等。岩石中的镁铁比值低,CaO含量在
5.04~11.21%,属铁镁质超基性岩。“下杂”与纯橄岩岩相带之间常见过
渡关系,“上杂”与斜辉辉橄岩岩相带的关系往往为断层接触,其间有
20—30米的构造角砾岩。
纯橄岩岩相带(φ1):
岩相带大致平行于岩体北部边界出露,连续性好,出露宽度变化较大,
西段一般为0.65~0.95千米,往东至香卡山一带宽度最大,可达1.1~1.2
千米。岩石类型主要为纯橄岩,有极少量的含辉纯橄岩。岩石的镁铁比值
为8~11.6,属镁质超基性岩。在岩相带的上部和下部,多有铬铁矿产出。
矿石类型以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为主,见少量致密块状矿石。
斜辉辉橄岩夹纯橄岩异离体岩相带(φ2+φ1):
该岩相带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岩体的中部及南部的大部
分。分布面积占岩体总面积的80%以上,出露宽度在0.3~3.75千米之间。
岩相带的岩石组合较为简单,以斜辉辉橄岩为主,纯橄岩次之。间或有少
量的含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透镜体。纯橄岩透镜体集中分布在北部近纯
橄岩岩相带附近和岩体中北部的主含矿岩相构造带内,二辉橄榄岩主要分
布在远离纯橄岩的南部边缘一带。
③岩石类型及岩石化学特征
主要岩石类型:
纯橄岩及含辉纯橄岩:风化面呈土黄~姜黄色,新鲜面为橄榄绿色,
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随蚀变程度的加强颜色相应变深,主要矿
物为橄榄石、少量辉石和铬尖晶石。橄榄石矿物光学特征反映至少有两个
世代,自形~半自形,粒径5~10毫米。为镁橄榄石,普遍具有波状消光
及机械双晶特点,铬尖晶石多星点状分布于岩石中,也可定向排列,粒径
一般小于0.3毫米,富铁铝铬铁矿和铬铁矿各占50%。
斜辉辉橄岩:风化面褐黄色,新鲜面灰绿色、暗黄绿色。矿物成分主
要由橄榄石75~85%、斜方辉石15~20%、透辉石2~3%、铬尖晶石2~
3%等组成。橄榄石以镁橄榄石为主;斜方辉石多为不规则粒状,被橄榄
石交代,具熔蚀边,波状消光及机械双晶普遍,粒径0.5-5毫米,以顽火
辉石为主;单斜辉石一般较新鲜,翠绿色,粒径小于0.5毫米,为铬透辉
石;铬尖晶石多为铝铬铁矿。
二辉橄榄岩:岩石具他形变晶结构、残碎斑状结构及少量次生网眼结
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橄榄石(65~70%),其次为斜方辉石(15~
20%),单斜辉石(5~10%)等,副矿物为铬尖晶石(1%)等。
辉长岩:多呈岩墙状产出。辉长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
长石(50~60%),单斜辉石(35~40%)等,普遍黝帘石化、次闪石化
和蛇纹石化等。副矿物有榍石。原生斜长石、单斜辉石颗粒呈等轴状,粒
径1.5~2毫米,相互紧密穿插接触,构成共结的辉长结构。
辉绿岩: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粒度0.05~3毫米。矿物成分:斜长
石(70%),自形板状,属拉长石;普通辉石(10%),自形粒状;黑云
母(14%),片状;石英(3%),他形粒状。副矿物有钛铁矿(2%)、
榍石、锆石等。
异剥辉石岩:深灰-灰黑色,变余斑状结构。矿物成份主要为异剥辉
石,粒径0.2~2毫米,可见伟晶结构,大部分蚀变为纤闪石、绿泥石和
主要岩石化学特征:
岩石的微量元素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相对贫化,而
Cr、Co、Ni、V等过渡族元素较富集,且Cr、Ni特别富集于纯榄岩,对
成矿十分有利。
7.4.1.4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
根据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环境及变质作用因素的不同,将本区变质作
用划分为区域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和区域动力热流变
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以发育低级变质岩为主,主要为板岩、变
质砂岩、千枚岩等,变质程度仅达低绿片岩相。
动力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脆性动力变质作用和韧性动力变质作用。脆
性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各种方向的断层破碎带上,常呈狭窄带状分
布,形成的岩石有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碎斑岩、断层泥等;韧性动力变
质作用主要发生在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在近南北向的少量断层中也有
发育,岩石呈狭窄带状分布,形成的岩石有糜棱岩、千枚岩化岩石等。
岩体与围岩热变质不明显,岩体内部发育变形组构,反映岩体具有深
成强力就位特点。
此外,本区基性超基性岩大多发生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变质作用,本
作用与热流、动力作用有关。
7.4.1.5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效果
罗布莎铬铁矿床的物探找矿工作主要集中于矿床的西部和中部地区,
工作方法以航磁、地面重力、磁法为主;此外进行了井中电磁波透视,电
测深方法试验,井中声波透视方法试验和放射性密度测井、视电阻率测井、
磁化率测井、天然放射性(自然伽玛)测井及声波测井综合物探测量。
区内航磁异常近东西向延伸,异常南正北负,正峰值最高达420γ,异
常在岩体的分布、产状上能基本反映客观实体,但对找矿显得无能为力。
地面重磁对岩体的分带、构造分布等有一定的反映,对浅表具一定规模的
矿体也有反映,但对埋深大于40m的矿体则基本无异常反映。井中物探
试验提供了较多的异常,由于各种不明原因,至今没有成功的找矿实例。
7.4.1.6中央含矿构造岩相带
罗布莎岩体中部存在一条斜辉辉橄岩夹纯橄岩异离体的岩相带(φ2+
φ1),因其中赋存了罗布莎矿区的主要矿体且蚀变构造岩发育,故又被称
为中央含矿构造岩相带。横向上东起康金拉矿区Cr-11矿体一带,西至罗
布莎矿区IV矿群。纵向上位于斜辉辉橄岩岩相带的北部,距纯橄岩岩相
带南界面约0.1~0.5千米范围内。斜辉辉橄岩夹纯橄岩岩相带(φ2+φ1):
在矿区范围内,两端小中间大,近东西向展布。钻孔资料证实,向下有很
大延深,尤其在Ⅱ矿群南部,深达800米的钻孔,未穿过该岩相带。
该带岩性较复杂,主要由斜辉辉橄岩、纯橄岩、二辉辉橄岩、斜辉橄
榄岩、二辉橄榄岩等组成。上述斜辉辉橄岩及斜辉橄榄岩,野外及镜下观
察,较普遍见到翠绿色的单斜辉石,属透辉石类,含量为1~2%,具普遍
本岩相带的岩石分布特征表现为:接近纯橄岩相带时,纯橄岩异离体
数量略偏多。钻孔资料(ZK4702、ZK138、 ZK107等)证实,深部纯橄
岩规模要大一些。斜辉辉橄岩中辉石含量表现出往南(上部)略有增加趋
势,但不十分明显。本岩相带最大的特点是岩相带中偏下部位的岩性变化
复杂,不同岩性的岩石交替出现,尤其是靠近主要矿体的地段,岩性变化
频繁,并有较多的构造破碎带和晚期的辉长~辉绿岩脉出现。而远离主要
矿体地段的上下两侧,则岩性比较单一,常为数十甚至百余米的斜辉辉橄
岩。纯橄岩较少见,据岩石化学特征,可知其中有两种成分不同的斜辉辉
橄岩和纯橄岩。据上述特征,前人将本岩相带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含矿
带和上部非含矿亚带。我们从找矿的角度出发,着重强调位于本岩相带中
偏下部的含矿构造岩相带(中央含矿带),而将中央含矿相带下(北)部
的称为下部亚带,上(南)部的则称为上部亚带。
在中央含矿构造岩相带中,赋存有本矿区主要的工业铬铁矿体,矿体
规模大,质量好。
该带连续性好,呈东西走向,东、西两端向南转折,中部向北凸出,
整体形状为一向北凸出的弧形,与岩体的形状基本一致。带内岩性变化频
繁,不同的岩石类型交替出现,尤其是靠近矿体的地段,此外岩相带内破
碎带较为发育,规模大小不等,产状各异,据破碎带内物质组成特征看,
其成因为压性、压扭性及张扭性,规模最大的宽达15米左右,长100余
米,小的宽仅数毫米,长数十厘米。并有较多的晚期辉长~辉绿岩脉侵入
7.4.2矿体地质
7.4.2.1矿体特征
本次详查工作,在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西32~西3排之间圈定了
16个铬铁矿矿体。其中Cr-80、Cr-88、Cr-89等3个矿体为主要矿体, Cr-81~
87、Cr-90、Cr-M1~M5等矿体为次要矿体。这些铬铁矿体均位于罗布莎
Ⅰ、Ⅱ矿群的东南部,矿体赋存于罗布莎超基性岩体的斜辉辉橄岩夹纯橄
榄岩岩相带。在剖面上,位于中央含矿构造岩相带的中下部。Cr-80、Cr-88、
Cr-89等三个主矿体呈叠瓦状分布。已知矿体在地表均无出露,属于隐伏
矿体,埋藏深度一般在226-470 米之间,最大埋深为477.29米。矿体赋存
标高一般为米。
详查区已知有Cr-80、Cr-88、Cr-89三个主矿体,由西28~西12等4
条(5条)勘查线控制,均呈近东西向展布,向南倾伏,空间上基本呈上下
层平行产出,形态变化基本一致,从上至下分别为Cr-80、Cr-88、Cr-89
矿体。这三个主要矿体规模较大,总资源量为198.45万吨(均为致密块状
矿石),占本次报告提交资源量的98.36%。
①Cr-80矿体
该矿体有5条勘查线16个钻孔所控制,控制钻孔分别为ZK西2812、
ZK西2808、ZK西2811、ZK西2402、ZK西2403、ZK西2404、ZK西
2406、ZK西2002、ZK西2003、ZK西2004、ZKWT02、ZK西2005、ZK
西2008、ZK西1605、ZK西1604、ZK西1606、ZK西1602。矿体近东
西走向,走向延伸长200米,倾向南南东,倾角28°-42°,控制标高为
米,高程垂深260米,倾向最大延深380米,在成矿期由于受
到塑性流变影响,矿体沿倾向方向呈“S”形,沿走向方向也显示微波状
起伏和分支、厚度变薄的特征。矿体上部向北具有倾角变缓厚度快速变薄
尖灭的现象,而在西20排和西16排深部出现矿体厚度变大现象。该矿体
向150°方向倾伏,总体倾伏角在40°左右。
该矿体本次估算的铬铁矿矿石资源量为114.67万吨,是目前罗布莎铬
铁矿床最大的矿体,矿石类型为致密块状,矿体平均品位Cr2O3为50.04%。
该矿体产在斜辉辉橄岩含纯橄岩异离体的岩相中,矿体与围岩接触边
缘往往有蛇纹石化纯橄岩或矿化纯橄岩,这些岩石大多都具有碎裂构造岩
石显示破碎特征。
②Cr-88矿体
Cr-88位于Cr-80矿体下面5~30米不等,和Cr-80矿体基本呈平行产
出,已有5条勘查线15个钻孔所控制,控制钻孔分别为ZK西2809、ZK
西2812、ZK西2808、ZK西2402、ZK西2403、ZK西2404、ZK西2003、
ZK西2004、ZKWT02、ZK西2005、ZK西1605、ZK西1604、ZK西1606、
ZK西1602、ZK西1201。矿体近东西走向,走向延伸长240米,有小的
波状起伏;倾向南南东,倾角31°-43°,控制标高为米,倾向
最大延深208米,整个矿体呈一饼状,具有中间厚四周逐渐变薄的特征,
就总体而言矿体的厚度、形态都比较稳定。
Cr-88矿体本次估算的铬铁矿矿石资源量为49.36万吨,占本次提交铬
铁矿矿石资源量的24.46%,矿石类型为致密块状,矿体平均品位Cr2O3
为43.73%。
矿体产在斜辉辉橄岩岩相带中,在矿体周边都存在着蛇纹石化矿化纯
橄岩,岩石也具有碎裂构造,后经过蛇纹石沿着岩石碎块充填交代使岩性
变为完整。
③Cr-89矿体
Cr-89位于Cr-88矿体下面5~25米不等,和Cr-80和Cr-88矿体基本
呈平行产出,已有5条勘查线15个钻孔所控制,控制钻孔分别为ZK西
2809、ZK西2812、ZK西2808、ZK西2402、ZK西2403、ZK西2404、
ZK西2003、ZK西2004、ZKWT02、ZK西2005、ZK西1605、ZK西1604、
ZK西1606、ZK西1602、ZK西1201。矿体近东西走向,走向延伸长200
米;倾向南南东,倾角29°-45°,控制标高为米,倾向最大延
深272米,整个矿体呈一板状,矿体厚度比较稳定。
Cr-89矿体本次估算的铬铁矿矿石资源量为34.42万吨,占本次提交铬
铁矿矿石资源量的17.06%,矿石类型为致密块状,矿体平均品位Cr2O3
为43.31%。
④本次详查工作共圈定次要矿体有13个,即Cr-81~87、Cr-90、Cr-
米1~米5等13个矿体。次要矿体的主要特征统计详见下表。
次要矿体特征描述一览表
规模(米)
单工程见矿
赋存标高(米)
从上表次要矿体的特征统计情况可知,次要矿体整体具有矿体规模极
小,除Cr-85、Cr-米3为双勘查线单孔控制外,其余11个矿体全为单工
程控制,矿体的钻孔穿越厚度均小于3米。
次要矿体本次估算的铬铁矿矿石资源量为3.31万吨,占本次提交铬
铁矿矿石资源量的1.64%,矿石类型为致密块状,矿体平均品位Cr2O3为
7.4.3矿石质量
矿石的构造类型主要有致密块状和浸染状两种。前者铬尖晶石含量大
于82%,脉石矿物矿物以铬绿泥石、绿泥石为主,其他还有碳酸盐、阳起
石等。浸染状构造按铬尖晶石含量变化,又进一步划分为星散状。稀疏浸
染状中等浸染状和稠密浸染状等几种类型。
①致密块状状矿石:出现在以上各矿体中主要工业主体的重要矿石构
造类型。呈紧密镶嵌结构块状构造。铬尖晶石晶粒常具有它形变晶结构,
中—粗粒结构,微粒—细粒铬尖晶石分布在粗粒铬尖晶石之间,粗粒铬尖
晶石具有弯曲,不规则为主,在颗粒之间,被脉石矿物充填,致密块状铬
铁矿,Cr2O3含量大于45%。
②稠密浸染状矿石:在Cr-80、Cr-88、Cr-89等矿体矿体中均有分布。
矿石由细—中粒铬尖晶石单晶线聚晶组成。铬尖晶石含量在50-80%,Cr2O3
含量一般有40%,但有部分矿石Cr2O3含量在30%左右。脉石矿物以蛇纹
石和橄榄石为主。
致密块状矿石在后期蚀变过程中被大量的蛇纹石脉填充,形成稠密浸
染状铬铁矿。
③中等浸染状铬铁矿:铬尖晶石在30-50%。Cr2O3含量在15.30%左右,
由中-细粒的铬尖晶石。均匀-不可分布在纯橄岩或含辉纯橄岩中。铬尖晶
石中具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在其晶体边缘可见绿泥石蚀变边(0.01-0.05
毫米)在铬尖晶石中,有时也能见到橄榄石晶体包体。构成了包橄结构。
在纯橄岩中往往与稠密浸染状。和稀疏浸染状呈过渡关系。与纯橄岩直接
接触,界限清楚,呈讯边关系。而纯橄岩在斜辉辉橄岩岩相中呈异离体,
并呈渐变关系接触。
④稀疏浸染状铬铁矿:铬尖晶石,细粒集合体或粗粒单晶较均匀的分
布在纯橄岩中。铬尖晶石含量占20%-30%,Cr2O3含量一般在8-14%。铬
尖晶石往往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显示了地幔橄榄岩在高度熔蚀过程中
重结晶形成的。
⑤在Cr-80、88、89等矿体中,还能见到团块状铬铁矿、斑杂状铬铁
矿、脉状铬铁矿、细脉分枝状、墨鱼状、细脉状、碎裂状、错动充填装等
之。把一切指示着地幔橄榄石,在高度铬铁石在塑性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形
痕,对成因分析提供了依据。
7.4.4矿石物质组合
组成工业铬铁矿石的主要矿物为高铬、低铁、低铝型铁镁铬铁矿,其
次为镁铁铬铁矿和镁铬铁矿,这些矿物在矿石中占80%以上,脉石矿物多
以叶蛇纹石,富铬铁绿泥石、铬绿泥石,占15—20%,其他微量金属矿物
有磁铁矿、赤铁矿、六方硫镍矿等,还有少量阳起石、橄榄石、蒙脱石、
钙铬铝榴石。在矿石中含有少量铂族元素,以锇、铱、钌、铑为主。总含
量在0.54pp米,经可选性实验,达到了可以综合利用的伴生有益元素标
准。又经经电子探针、光谱定量分析、铂族元素矿物有钌铑锇矿、钌锇铑
矿、锇钌铑矿、锇铱矿、钌铱矿、硫铱锇矿、粗铂矿等,这些矿物嵌布在
铬铁矿中。
矿石的化学成分,罗布莎铬铁矿床地勘工作多年,特别是Ⅰ、Ⅱ矿群
勘探工作结束后于2007年至今经过几年的危机矿山—老矿山地勘工作,
企业自筹资金进行地勘工作,采集了数百个矿石全分析样。根据资料统计
表明:Cr2O3平均含量52.84%、米gO17.23%、Al2O33.13%、Fe2O35.13%、
SiO24.16%、S含量0.006%、P含量0.002%,Cr/(Fe)值为4.34。致密块状铬
铁矿中,有害元素组分S、P、SiO2都处于一个稳定状态,特别是S、P大
大低于工业指标,SiO2也低于<6%。
7.4.5矿石类型和品级
铬铁矿主要是铬尖晶石构成,因此无需划分氧化矿原生矿,按照矿石
的结构构造,可以划分致密块状和浸染状等自然类型,这些特征在前已述,
本次工作中,主要矿石类型为致密块状矿石。稠密浸染状铬铁矿及中等浸
染状甚少。而这种浸染状铬铁矿矿石,仅仅分布在个别致密块状矿石边缘,
不单独构成矿体。
铬铁矿工业类型可分为冶金级、耐火级和贫矿几种,本次参加储量计
算均为致密块状矿石属冶金级,耐火级和贫矿甚少,未计算资源储量。
冶金用铬铁矿石:为本区的主要工业类型,其矿体的Cr2O3平均含量
在(单工程平均品位,下同)40%以上,实际有很多矿体的平均品位已超
过50%;铬铁比值多大于4,少数矿体在3—4之间。根据Cr2O3的品位及
SiO2的含量又将冶金用铬铁矿石划分成Ⅰ、Ⅱ、Ⅲ三个品级。
Ⅰ级冶金矿石,Cr2O3品位大于或等于50%,铬铁比值大于或等于3,
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1.2%;
Ⅱ级冶金矿石,Cr2O3品位大于或等于45%,铬铁比值大于或等于3,
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6%;
Ⅲ级冶金矿石,Cr2O3品位大于或等于40%,铬铁比值大于或等于3,
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6%。
耐火用铬铁矿石:此类矿石在本区不占主要地位,其指标要求较冶金
用铬铁矿石为低,即Cr2O3品位大于或等于35%,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
11%,CaO小于或等于3%。
划归为贫矿的,是指边界品位(Cr2O3)大于或等于5%,单工程平均
品位小于25%。本次详查工作区的矿石品级为Ⅲ级冶金矿石。
7.4.6矿体围岩和夹石
铬铁矿体产在含纯橄岩异离体的斜辉辉橄岩岩相带中,属于岩浆晚期
矿床,当矿浆沿着母岩的韧性剪切带时挤入时炽热的矿浆再活化和交代的
围岩,使原围岩中部分熔蚀重结晶成橄榄石,因此铬铁矿直接围岩往往是
厚度不一的纯橄岩。在后期的构造的影响下,坚硬的铬铁矿和围岩之间构
成不协调的动力差异,往往在铬铁矿上形成亮如玻璃的擦痕面,而在围岩
岩石被破碎后经蛇纹石的充填胶结,往往在接触带上形成蛇纹石化构造角
砾岩,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为截然清楚。在较大的岩体中有个别1米大的
夹石,夹石为矿化纯橄岩,这些夹石对矿石完整性没有影响,矿石围岩夹
石的分布方向基本一致,说明成岩成矿时期基本一致。
7.4.7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①矿床成因
豆荚状铬铁矿成因说法千差万别,模式形形色色,至今没有能被普遍
接受的假说。我们认为豆荚状铬铁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如下的过程:
岩石圈拉伸、地幔上涌,地幔物质减压局熔是蛇绿岩堆晶岩的物质来
源,也是铬铁矿成矿的物质来源。铬铁矿在初始结晶时均匀散布在局熔形
成的岩浆或 “晶粥”(堆晶岩)中,地幔减切流变是铬铁矿富集的主要
动力因素,可能存在矿化剂如B等元素的萃取富集作用。
地幔减切流变受围岩的形态、与地幔上涌中心的距离不同等多种因素
的控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流动形式和不同的流速。
铬铁矿在“晶粥”中富集遵循流体动力学规律,作为密度相对较大的
铬铁矿向流速最大的区域集中并在重力作用下向“晶粥”下方运移,运动
使铬铁矿逐渐变大,形成被称为“矿浆”的不混溶“熔离体”。“熔离体”
在重力的作用下脱离堆晶岩掉落到熔融残余的斜辉辉橄岩中,并拖曳一定
的堆晶纯橄岩一起下沉,形成一定量的纯橄岩包壳,并在其上方散落大量
质量相对较轻的纯橄岩。水平的剪切力和垂直的重力共同使矿体和纯橄岩
“异离体”在平面上呈透镜状、脉状,并以致密块状矿体为轴线,脉状矿
体从其上部向其侧伏的羽状排列形式,垂向上致密块状矿体呈大头向下的
“蝌蚪”状。矿体最后在各向力达到平衡的地方形成今天看到的矿带。
流变运动的不均衡性,决定矿带中矿体不均匀分布,在流速最快的下
方形成成群出现、分段集中、大矿只在少数部位出现的特点。纯橄岩中均
匀富含大量的铬尖晶石是没有受到流变分异的结果,也是成矿不利的表
现。豆状、肾状、纹层状构造的矿体是不彻底分异的结果,这也是他们常
出现在堆晶岩或块状矿体边部的主要原因。
成矿期后的大型逆冲构造是矿体到达地表的唯一原因,也是改造矿体
从地慢到地壳、从伸展到挤压、从改造成矿到矿床改造的成矿演化过
程,多层次、多体制、多类型、多尺度的构造变形铸造了十分复杂的矿田
构造格局。这对于认识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规律和进行找矿勘探都带来一
定的困难。
②找矿标志
罗布莎铬铁矿床在野外具有一定得直接和间接找矿标志,这些都是在
该区内寻找铬铁矿的信息,经过仔细研究后,得出较为确信的找矿依据。
概括起来罗布莎铬铁矿床有以下几个找矿特征标志:
特定的岩石组合:具一定规模的不同岩石构成的岩相,它代表着成岩
成矿时的生成环境,也是成矿的重要标志。斜辉辉橄岩-纯橄岩-斜辉橄榄
岩是赋矿岩体,而斜辉辉橄岩和纯橄岩是容矿围岩。当纯橄岩发育成具有
相当规模的独立岩相和纯橄岩在斜辉辉橄岩岩相中成异离体并明显增多
的地段有利成矿。因纯橄岩岩相大规模出现代表地幔橄榄岩熔融作用强
烈。在纯橄岩岩相中可找到分凝-堆积型铬铁矿体。但应该指出:当纯橄
榄岩中的铬尖晶石没有聚集成致密块状或稠密侵染状矿石,而在纯橄榄岩
中形成稀疏侵染状和星散状矿石时,说明橄榄石和铬尖晶石没有足够的时
间进行分异、聚集成铬铁矿矿浆囊,这对形成工业铬铁矿体不利。如能形
成矿浆囊,则可在斜辉辉橄岩中找到贯入形成致密块状的豆荚状工业铬铁
矿体。这一现象与世界上多数阿尔卑斯型铬铁矿床形成标志是一致的。
特定的矿体产出位置:如前所述,当地幔橄榄岩中斜辉辉橄岩形成后,
残余熔浆中铬尖晶石和橄榄石也随之分异出来,形成铬铁矿矿浆和纯橄岩
岩相。在应力作用下铬铁矿矿浆挤入斜辉辉橄岩岩相塑性韧性剪切带中形
成铬铁矿体,炽热的矿浆交代了周边的斜辉辉橄岩,因此矿体边缘形成了
一层纯橄岩薄壳。在纯橄岩中形成侵染状和豆状铬铁矿体。挤入斜辉辉橄
岩中的铬铁矿体往往距纯橄岩岩相底面0.04-0.5千米的位置。这一范围是
找矿的有利地段。
特定的构造找矿标志:在罗布莎岩体中上部存在着一条韧性-脆性剪
切带,这个构造带随着整个岩体形成初期的变形而随之移位。构造带中岩
石破碎、变质,地质体透镜网络化,岩石片理化、碳酸盐化,并具有明显
的褪色现象等。
矿石特征标志:铬铁矿呈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分布在斜辉辉橄岩中时,
则有利于形成工业铬铁矿床。这一现象说明了当橄榄石大量结晶出来时,
铬尖晶石并没有结晶,残浆中的铬含量相对增高,当铬尖晶石结晶时已有
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它有足够的时间让晶体生长粗大。
岩石化学特征标志:纯橄岩岩相在整个岩体中所占比例越大,而且岩
石中含镁越高,则越有利铬铁矿矿床形成。岩体中镁鉄比值是反映岩体的
基性程度,米/F比值大于7,指示对铬铁矿的形成有利。Fe2+/Fe3+比值大
小不仅能反映出岩浆结晶分异时所处氧化、还是还原环境,它的比值随着
地幔熔浆上升而变小。两者的比值一般大于1.5时对铬铁矿形成有利。在
铬尖晶石中,Al3+和Fe3+的含量要少,如两者含量增加,易置换铬尖晶石
中的铬,使铬铁矿的质量下降,成为耐火级铬铁矿。
露头矿是直接找矿标志:沿着露头矿的走向或矿体的倾伏方向,以及
围岩中沿线理方向均有找到新的矿体的可能。
按上述找矿标志将罗布莎岩体分为三个含矿带:北部含矿带,产于纯
橄岩岩相带中-上部的铬铁矿体。矿石以稀疏-中等侵染状构造为主,部分
为稠密侵染-致密块状构造,多呈豆状、条带状、脉状等。中央含矿构造
岩相带,产于斜辉辉橄岩岩相带中上部的铬铁矿体,是该区重要工业铬铁
矿体产出部位,以致密块状铬铁矿为主,多呈脉状、似脉状、透镜状产出。
南部含矿带,产于斜辉辉橄岩岩相带南部的铬铁矿体,由于受到后期构造
变质作用影响,矿体形态多成串珠状、扁豆状、似脉状产在岩体南部边缘
和接触带上的含锶石英菱镁岩中,以致密块状矿石为主,也是该区一个主
要的含矿带。因此今后在以上三含矿带上加强找矿工作,会取得可喜的找
7.4.8矿床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罗布莎铬铁矿床的铬铁矿矿石中含有铂族元素和金刚石。参考前人资
料,并结合本次铬铁矿详查成果进行论述。试验证明矿石中的铂族矿物是
可选的,但单独回收铂精矿其经济指标是不合理的。
7.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详查区属于罗布莎铬铁矿区ⅠⅡ矿群已开发矿体的延伸(走向延长、
倾向延深)或尖灭再现,其矿石类型、矿石特征与已开发的罗布莎ⅠⅡ矿
群的矿石类型、矿石特征是一致的,矿体品位高(Cr2O3含量普遍大于
45%),均为富矿石达到冶炼富矿Ⅱ类品级,原矿石可以直接销售,未进
行选矿试验。
7.6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7.5.1 水文地质条件
曲松县罗布莎矿铬铁矿床在区域上位于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
之间的藏南河谷区,区内水系发育,切割强烈,相对高差达
米,在雅鲁藏布江以南,多形成逆向河。一般汇水面积小,河水流量年变
幅大,部分旱季干涸。
根据矿床内含水层的分布,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北部花岗岩~闪
长岩基岩裂隙水,基岩富水性能良好,地下水埋藏较深,动态较稳定,岩
体呈东西向展布;南部为三叠系砂岩、板岩孔隙风化裂隙水,含水性能微
弱,埋藏深度一般在50米以内,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基性超基性岩和第
三系的砂砾岩。
铬铁矿床赋存的超基性岩体分为橄榄岩岩相带,斜辉辉橄岩夹纯橄岩
岩相带,纯橄岩岩相带。依据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类型,罗布莎铬铁矿
床为裂隙充水矿床。鉴于矿体绝大多数位于地下水位以上,远远高于当地
的侵蚀基准面,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含水层(非层状)富水性弱,无大
的地表水体与之发生水力联系,上部含水层的补给量非常有限,由此认定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
7.5.2 工程地质条件
本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深大断裂带上。同时,又属于喜马拉雅前缘潜在
逆断型应力状态分布区。现代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呈南北向。
矿床内各铬铁矿体多赋存于斜辉辉橄岩及纯橄岩透镜体岩相带内,围
岩为纯橄岩、斜辉辉橄岩。由于构造破坏作用使得矿体围岩节理、裂隙发
育,构造蚀变破碎带发育,岩石破碎,露天开采容易发生崩塌危害;进入
地下开采后可能会出现冒顶、片帮、坍塌,对矿体深部开采形成一些不利
影响。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于中等复杂类型。
7.5.3 环境地质条件
根据1:10000水文地质简测收集的资料,可知罗布莎地区的新构造
运动以大面积上升和第四纪断裂为主。
矿区内不良地质现象比较普遍,以崩积和坍塌最为明显。Ⅰ、Ⅱ矿群
阶地发育,雨季时易发生土体滑坡,但这种滑坡的规模小,长度不到10
米,往往堵塞公路。
矿山建设和生产时会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废
物污染,需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另外在采矿中还可能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产生的露天采坑及地下开采形成采空区,其上方覆盖的岩石
失去支撑,原有的平衡条件将被破坏,可能导致上方岩石产生变形、位移、
直到塌落。核实工作区采矿塌陷区内矿岩不含泥土,汇水面积也小,即使
塌陷,亦不会形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该矿属于小型矿山,总
体规模不大,矿山开采不会对区域地质条件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采
矿区塌陷后,雨季地表渗水量会加大,因此地下开采要加强雨季坑道的排
水工作,减少雨水对采矿的影响。该矿区采矿时,必须要注意矿渣的安全
堆放,在不稳定的区段采用排水措施,避免此类滑坡的产生,确保矿山生
综上所述,该矿区的环境地质条件中等,在今后的采矿阶段必须注意
各方面的环境地质问题。
7.5.4 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综上所述,矿区内各矿体最低标高均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所处
地形为单斜地形,坡降一般大于20%,有利于排水;超基性岩体含水较弱,
矿体均在潜水面以上;矿区周围无大的地表水体,且地表与地下水水力联
系微弱。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不会对矿山的开采形成明显的危害,
在现有条件下矿山的开采也不会改变矿区及外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矿区
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会对矿山的生产构成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在目前的
生产中未形成明显的安全隐患,也无安全事故发生,但在今后的生产中应
加倍重视矿山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合理、安全的生产方案。随着矿山的
开发进行,产生的废石也将越来越多,在今后的生产中一定要注意对废石
的处理。建议合理利用废石回填采空区,这样既较好的处理废石,也改善
矿区的环境。
综上所述,矿区开采技术条件为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为
综合影响因素的中等复杂类型,即Ⅲ-2类型。
7.7 开发利用现状
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现已完成详查勘查工作,现正在进行采
矿许可证的办理工作。
根据《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开采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3月),
设计采用东斜井+平硐联合开拓方案;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坑内采用集
中抽出式通风方式,风机硐室布置在总回风井联络道内;各阶段均采用自
流排水,坑内涌水、充填滤水和生产废水经采取相关措施处理后,由3890m
平硐或3770m平硐自流排出;矿山用电取自罗布莎矿区35KV变电所,供
电电压为10KV。
8 评估实施过程
依据国家现行有关评估政策和法律规定,根据《矿业权评估程序规范
(CMVS)》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评估目的,评估人员对西藏
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实施的评估程序包括
以下阶段:
8.1 明确评估业务
2014年5月初,本公司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工作人员
就该矿探矿权的情况进行了解,明确了本次探矿权评估的对象、评估目的
及其矿山企业情况,对进入矿山现场进一步搜集资料等情况达成一致意
见。根据初步洽谈的结果,本公司就该探矿权评估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价,
认为该探矿权评估在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原则下进行评估,风
险程度基本能把握,相对风险较小。在上述基础上,签订《业务约定书》,
委托我公司对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进
8.2 评估准备过程
根据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的要求,本公司成立了由矿业权评估
师、地质工程师等参与的评估小组,并编制了评估计划,就该矿探矿权评
估的技术方案、实施步骤、时间进度及人员安排等内容进行计划,明确本
项目的实施完成时间。
8.3 资料收集过程
日—16日,在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配合下,评
估组成员刘忠杰对西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进行实地
查勘和产权核查,对矿山铬铁矿资源、地形特征、交通条件、周围环境等
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收集、核实了与评估相关的地质、探矿及经济的相关
8.4 评定估算阶段
日—6月15日,评估小组份析、归纳所收集的资料,
确定评估方案,选取评估参数,对委托评估的探矿权进行评定与估算,完
成评估报告草稿,复核评估结果并修改和完善评估报告。
8.5 编制和提交报告阶段
日—18日,提出的评估评估初稿经本公司内部审核后,
在遵循评估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原则下,评估人员对提出的要求及意见进行
了认真的考虑,并对评估报告相关部分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日,本公司正式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
藏山南曲松县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详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8.6 工作底稿归档阶段
评估报告通过公司内部审核后,评估人员将本次评估的各种资料按档
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整理,并待评估报告通过备案后,形成完整的评估工作
底稿,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归档管理。
9 评估方法
依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规定,折现现金流量法适用于详查以上
勘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和赋存稳定的沉积型矿种的大中型矿床的普查探
矿权评估,拟建、在建、改扩建矿山的探矿权评估,以及具备折现现金流
量法适用条件的生产矿山的探矿权评估。鉴于:(1)西藏山南曲松县罗
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为详查探矿权,但《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
Ⅰ、Ⅱ矿群南部西32—西3排铬铁矿详查报告》(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
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2013年12月)、评审意见(中矿联储评字[2014]18
号)及其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
详细查明了矿山的地质条
件和资源情况,报告已通过审查、认定,储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
《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开采工程可行
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
司,2014年3月)及审查意见(藏工信函
号)和补充意见(藏
,可为本次评估提供“生产规模”、“采矿技术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经营期限”和“采矿成本”
等参考数据。
综上所述,本矿山未来的收益及承担的风险能用货币计量,根据《收
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
(CMVS12100
》,确定本次评估采用折现现金流
量法,其计算公式为:
ttntiCOCI)1(
矿业权评估价值;
年现金流入量;
年现金流出量;
年净现金流量;
,···,
评估计算年限。
10 评估参数的确定
10.1 技术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本项目评估指标和参数选取主要依据有:《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
Ⅰ、Ⅱ矿群南部西32—西3排铬铁矿详查报告》(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
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2013年12月)、评审意见(中矿联储评字[2014]18
号)及其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
(以下简称《详查报告》);
《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开采工程可行
性研究报告》(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3月)(以下简
称《可研报告》)及审查意见(藏工信函
号)和补充意见(藏工
资源储量数据参考《详查报告》进行选取;生产规模、技术经济指标
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第一批九项、第
二批八项和《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综
合考虑《可研报告》中有关数据。
10.1.1 评估所依据及参考的资料评述
10.1.1.1储量估算资料
根据《详查报告》及其评审意见和备案证明,通过详查工作,基本查
明了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特征,基本查明了矿区内矿石矿物成分,矿
石结构构造、赋存状态和矿石类型,基本查明了矿体数量、规模、形态产
状、品位及其变化特征。矿石为冶金用富矿石,可直接利用。基本查明了
本矿产开采技术条件为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复杂类型,即Ⅲ
-2类型。圈定矿体16个,根据矿体规模、形态、构造特征、品位变化、
厚度变化等,依据《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矿
体勘查类型划分为第Ⅲ类型。采用的工业质保依据《铁、锰、铬矿地质勘
查规范》(DZ/T )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采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
量,根据矿体控制程度确定相应的资源储量类型。
评估人员参照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
和行业标准
《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对《详查报
告》进行了对比分析。《详查年报》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在现有探矿权许
可证范围以内,报告中采用的工业指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用的资源储
量估算方法正确,矿体圈定和块段划分合理,各项参数选择合适,资源储
量类别划分恰当,资源储
量估算结果可靠。《详查年报》符合有关规范要
求且通过了有关部门的评审、认定,可作为评估依据。
10.1.1.2设计资料
根据《可研报告》,矿山开拓运输方案采用(东)斜井+平硐联合开
拓,阶段高度40m,开采标高为m。采矿方法采用上向进路充
填采矿法。设计生原矿10万吨/年,矿石损失率5%,废石混入率5%,投
资估算综合为19911.32万元,劳动定员301人。
《可研报告》编制内容和深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编制依据充分,设
计确定的开拓方式、采矿方法基本合理,工艺选择、设备选型、总图布置
可行,符合矿山实际。工程投资估算合理,财务分析较客观。
《可研报告》已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评审、认定。考虑同行业矿山生
产现状、评估对象特征和企业提供资料情况,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第一批九项、第二批八项和《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CMVS),综合考虑《可研报告》确定评估所需数据。
综上所述,评估依据的《详查报告》和《可研报告》符合各自的编制
规范要求,同时也较
充分考虑了《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
)》对评估方法的基本要求,可作为评估依据或基础。
10.1.2 评估主要指标和参数的选取
各参数取值说明如下:
10.1.2.1 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因本矿山为探矿权,未进行开采工作,因此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即为《详查报告》评审认定资源储量。
根据对划定矿区范围批复(藏划矿批字[号)和资源量估算
范围及相关资源量估算图件的对比,发现Cr-85矿体位于划定矿区范围批
复(藏划矿批字[号)之外,(333)储量0.76万吨,本次评估需
剔除Cr-85矿体资源量(合计(333)资源储量0.76万吨)。
根据《详查年报》及其评审意见,查明资源储量:铬铁矿矿石资源量
(332+333)201.77万吨,Cr2O3平均品位47.41%,其中(332)铬铁矿矿
石资源量137.01万吨,Cr2O3平均品位47.92%;(333)铬铁矿矿石资源
量64.76万吨,Cr2O3平均品位46.32%。
剔除Cr-85矿体(333)资源量0.76万吨后,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储
量:铬铁矿矿石资源量(332+333)201.00万吨,Cr2O3平均品位47.41%,
其中(332)铬铁矿矿石资源量137.01万吨,Cr2O3平均品位47.92%;(333)
铬铁矿矿石资源量63.99万吨,Cr2O3平均品位46.32%。
10.1.2.2 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
根据《矿业权评估利用资源储量指导意见(
CMVS 30300
估利用的资源储量计算如下: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全部参与评估计算。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可参考矿山设计文件或设计规范的规
定确定可信度系数。矿山设计中未见未予利用的或设计规范未作规定的,
可信度系数可考虑在
0.5~0.8范围内取值。
《可研报告》对(333)资源储量按0.7的可信度系数调整。根据资
源量估算图,考虑变更矿区范围后资源量估算范围的增加,评估员认为
(333)资源储量按0.7的可信度系数调整较为合理。
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332)+(333)×可信度系数
=137.01+63.99×0.7
= 181.80 (万吨)
截止评估基准日,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为 181.80万吨。(详见附表7)
10.1.3 采选方案
10.1.3.1采矿方法
参考《可研报告》,设计采用东斜井+平硐联合开拓方案;上向进路
充填采矿法;坑内采用集中抽出式通风方式,风机硐室布置在总回风井联
络道内。根据对矿山实际的调查,该设计符合矿山实际,较为合理。
10.1.3.2选矿方法
参考《可研报告》,结合矿山实际,矿山直接采出原矿销售,选矿方
法主要为手工剔除矸石。
10.1.4 产品方案
参考《可研报告》,矿山设计产品方案为铬铁矿原矿。类比关联附近
类似矿山“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南分公司罗布莎铬铁矿区Ⅰ、Ⅱ
矿群”,直接按原矿进行销售,Cr2O3品位一般不小于45%。
因本次评估产品方案按原矿考虑(Cr2O3≥45%)。
10.1.5 采矿回采率等开采技术指标
参考《可研报告》,采矿回采率为95.00%,废石混入率为5.00%。类
比关联附近类似矿山“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南分公司罗布莎铬铁
矿区Ⅰ、Ⅱ矿群”,采矿回采率一般为91%,矿石贫化率为9%。考虑评
估矿山为新建矿山,同时考虑铬矿“国家战略资源”因素,评估员认为采
矿回采率95.00%,废石混入率5.00%较为合理。
根据《详查报告》及其评审意见,Cr-85矿体资源量估算标高为
m。参考《可研报告》,“详查范围内共有Cr-80、Cr-88、Cr-89
等16个矿体,其中Cr-85矿体(333资源量7649.39t)属于Ⅰ、Ⅱ矿群地
下开采工程的开采范围,距离矿山Ⅱ期地下开采工程坑道近,可利用矿山
现有开拓系统进行开采。”可研“开采对象主要为Ⅰ、Ⅱ矿群南部矿体的
Cr-80、Cr-88、Cr-89三个主矿体及Cr-82、Cr-83、Cr-84、Cr-86、Cr-90、
Cr-M1~M5等若干小矿体,开采标高3970m~3770m,资源/储量合计占
总量约98%。”,采矿设计开采标高为m,因此Cr-85矿体在
《可研报告》中未进行设计利用,经计算剔除Cr-85矿体后设计损失量为
(333)3.55万吨,考虑0.7可信度系数调整,设计损失量为2.49万吨。
10.1.6 可采储量
综上所述,本次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计算如下:
本次评估用可采储量=(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
=( 181.80-2.49)×95.00%
=170.35(万吨)
有关可采储量计算详见附表7。
10.1.7生产规模和矿山服务年限
10.1.7.1 生产规模
参考《可研报告》,通过按可能布置的矿块数计算矿山生产能力、可
能的年下降速度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和经济合理服务年限验证矿山生产能
力进行验证,确定设计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
10.1.7.2 本次评估服务年限
本次评估服务年限计算方法如下:
=170.35÷[10×(1-5.00%)]=17.93 (年)
式中: T—为矿山服务年限;
Q—为保有可采储量;
A—为矿山生产能力;
ρ—废石混入率。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评估
计算年限,是采用收益途径评估矿业权价值确定的相关年限。包括后续勘
查年限、建设年限及评估计算的矿山服务年限三个部分。”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企业已划定矿区范围,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
因此评估范围内不考虑后续勘查期。
参考《可研报告》建设期为2年,评估员认为建设期按2年考虑较为
合理,同时根据对矿山企业的调查,企业已组织矿山建设工作,因此本次
评估考虑建设期2014年和2015年。
参考《可研报告》试产期
年(生产能力
年),减产期
年,第二年
年,第三年
年)。评估员认
年、减产期
年符合矿山生产情况,本次评估考虑试产期
年),减产期
经计算本次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为
年,评估计算期从
10.2 经济参数的选取与计算
10.2.1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参考《可研报告》,剔除预备费用后,固定资产投资为17,561.09 万
元,其中井巷工程投资为8,504.57 万元,建筑工程费为3,079.36 万元,设
备及安装为3,258.01 万元,其他费用为2,719.15 万元。
根据矿业权评估的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井巷工程(含矿井建筑物)
投资、房屋建筑物(房屋及地面构筑物)投资和机器设备投资三项投资。
本次评估把设备购置费和安装工程费合并为机器设备投资,其他费用
平均分摊三项投资中。
经计算,固定资产投资为17561.09万元,其中井巷工程(含矿井建筑
物)投资为10,062.67 万元,房屋建筑物(房屋及地面构筑物)投资为
3,643.52 万元,机器设备投资为3,854.90 万元。扣除增值税后的固定资产
投资为17000.98万元,其中井巷工程(含矿井建筑物)投资为10062.67 万
元,房屋建筑物(房屋及地面构筑物)投资为3643.52 万元,机器设备投
资为3294.79 万元(3,854.90 ÷1.17= 3294.79 )。
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1700.10元/吨。根
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金属矿山单位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矿山)一般为300-500元/吨,考虑该评估矿山位于
高原地区,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地区经济条件较薄弱,开采技术条件相对
较复杂,评估员认为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1700.10元/吨较为合理,能够满足矿山生产建设的投资需要。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在2014年和2015年平均全部投入,2014年投入
8,500.49万元,2015年投入8,500.49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详见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无形资产投资
参考《可研报告》,需征地平方米(17.85 公顷)进行矿
山建设。根据《关于发布实施的通知》
(国土资发[号),西藏自治区曲松县土地等级为十五等,工业用
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为60元/平方米。经计算需征地费用1070.88 万元(60×÷.88 )。
本次评估矿山无形资产投资主要为土地使用权,因此本次评估矿山
无形资产投资(含土地使用权)为1070.88万元。
回收固定资产残余值、更新改造资金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规定,井
巷工程和剥离工程更新资金不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式考虑,而以更新性质
的维简费及安全费用方式直接列入经营成本;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采
用不变价原则考虑其更新资金投入,即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在计提完
折旧后的下一时点(下一年或下一月)投入等额初始投资。
房屋建筑物:根据该矿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本次评估经综合考虑
其折旧年限为
年,因地理位置因素,房屋建筑物回收成本较高,本次
不考虑残值。
设备类:根据该矿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本次评估经综合考虑其折
年,净残值率为
。由于矿山评估计算的年限大于设备的
年限,因此考虑分别在
年更新设备类固定资产,并回收固定资
万元,在评估计算期末回收余值
在评估计算期内回收固定资产残余值合计为
万元。详见表
流动资金是企业维持生产正常运营所需的周转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
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估算方法有两种,即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
《可研报告》仅叙述流动资金为
万元,未对其进行分析论证。
本次评估参考《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扩大指标估算法中固定资产资金率估算流动资金。黑色金属矿山固定资产
资金率一般为
。考虑罗布莎Ⅰ、Ⅱ矿群南部铬铁矿距离拉萨市相
对较近,路况一般,固定资产资金率选取
较为合理。经计算本次评估
所需流动资金为
18%=3060.18
本次评估按生产能力考虑流动资金投入,因此流动资金在
年达产年继续投入
10.2.2 产品销售收入计算
销售收入的计算公式
正常年产品年销售收入
Σ(年产品产量
×产品销售价格)
年产品产量及销售量
根据本次评估的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确定年产品产量为
年商品矿假定当年全部对外销售,不考虑库存。详见附表
产品销售价格
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矿产品价
格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确定的矿产品计价标准与矿业权确定
的产品方案一致;
确定的矿产品市场价格一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销
售市场范围市场价格;(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确定的矿产品市场价格,
其结果均视为未来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判断结果;
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确
定,应有充分的历史价格信息资料,并分析未来变动趋势,确定与产品
方案口径一致的、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内的矿产品市场价格。矿产品价
格确定的基本方法:建议使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确定矿产品市场
本次评估选用定量分析法确定矿产品市场价格,分析采用评估基准日
前五个年度内的平均值确定评估计算中的价格参数。
世界铬铁矿资源总量超过
,我国铬铁矿资源严重短缺,共探
明铬铁矿矿区
处,累计探明铬铁矿矿石资源量
,保有铬铁矿
矿石资源量
,铬铁矿矿石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
而罗布莎铬铁矿床是我国迄今探明的最大的铬铁矿矿床,也是我国铬铁矿
的主要产地。
资讯”中资料显示,我国进口铬铁量见下表(万吨):
资讯”中资料显示,全球铬铁矿产量见下表(万吨):
全球铬矿产量表
-.....36358.95
我国进口铬矿量表
铬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冶炼不锈钢的重要原料。随着国民经济建设
对铬铁矿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铬铁矿资源短缺,依赖进口的比例也越来
越大。根据上表显示,我国进口量进本维持增长的势头
加较大。全球铬矿产量也在稳步增长,但
年产量增幅放缓,
个多月的南非铂金矿大罢工,影响了南非铬矿
的生产、供应,因此
年全球铬矿产量也无法大幅增加。
综合以上数据,评估员认为随着全球铬矿产量增速的放缓,和我国铬
铁矿进口的增加,必然对铬矿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间接支撑现有铬矿价格
西藏润恒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
主要对外销售铬铁矿、电解铜、氢氧化锂、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
锂精矿等,其中铬铁矿供货方主要为罗布莎Ⅰ
、Ⅱ矿群南部铬铁矿附近矿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南分公司罗布莎铬铁矿区Ⅰ、Ⅱ矿群、
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116号矿体和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Ⅳ,三个
矿山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所有
根据“西藏润恒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年铬铁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Cr2O3≥45%,不含税),销售
年铬铁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45%,不含税),销售量
年铬铁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Cr2O3≥45%,不含税),销售量
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Cr2O3≥45%,不含税),销售量
月铬铁矿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Cr2O3≥45%,
不含税),销售量
月加权平均销售价格为
Cr2O3≥45%,不含税),平均销售价格为
Cr2O3≥45%,不含税)。
根据上述分析,评估员认为
月加权平均销售价格
Cr2O3≥45%,不含税)能够更合理的反映罗布莎Ⅰ、
Ⅱ矿群南部铬铁矿未来销售价格。
根据对现场的调查,“西藏润恒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的铬铁矿
价格为拉萨仓库价格。根据矿山的调查,矿山至拉萨市的运输距离约为
公里,运输费用一般为
吨·公里,经计算矿山至拉萨市的运输
吨(含税)。
因此扣除运输费用后,铬铁矿平均销售价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形资产摊销开始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