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品芝麻官 电影的新零售模式代表了传统企业都要转型么?

芝麻官总裁陈彦汐对话资本大咖 新零售前景获赞
10月19日,为期三天的创变资本论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梧桐树资本童玮亮、IDG资本荣誉合伙人章苏阳、天使投资人郑兆伦等投资大咖纷纷出席本次峰会,与企业家们进行零距离交流。重庆芝麻官总裁陈彦汐携芝麻官发展方案与会,芝麻官所属的新零售行业成为现场投资关注重点。
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演讲中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新零售的完整定义众说纷纭,但“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无疑是“新零售”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淘宝的崛起和网购的风靡,电商的火爆可谓是一时无两,不少企业在发展电商的道路上不断发展,但线下渠道却稍显薄弱。另一部分企业则是线下销售渠道发展扎实,网络电商发展则有所不足。这都不是“新零售”应有的姿态。
马云断言,“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这就对企业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食品行业是“新零售”模式的首批尝试者,由于产品和销售模式的独有特点,食品行业在线上线下的发展较为均衡,甚至有的企业拥有从生产-线下销售-线上销售一整个销售网络,而芝麻官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
重庆芝麻官是重庆企业家曹代树一手创立的食品企业,以生产传统美食芝麻杆、米花糖、怪味胡豆等系列美食打响名气,不断创新的产品品类也让芝麻官在日新月异的食品行业中站稳脚跟。芝麻官34年来一直专注食品制作,但创新却也给企业带来了重要活力,芝麻官电商销售网络的搭建就是重要体现。
如今的市场对休闲食品行业十分友好,亿的市场规模,80后90后年轻用户的不断增加,使得休闲食品消费者群体呈现每年6%的增长,这给整个行业都带来了新的机会。芝麻官也在此种形势下开始寻求资本支持,以现有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和用户群体为基础,向着完全新零售行业转变。
芝麻官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需求调研,消费者对休闲食品行业中健康类食品上的需求潜力巨大,数据显示58.4%的人更关注食品的绿色天然和健康,这正是芝麻官的一直以来被认可的优点。芝麻官的拳头食品芝麻杆和米花糖等食品均为传统工艺制作,采用芝麻、花生、糯米等粗粮作为原料,在原料选择上严格把关,在制作工艺上也保留传统工艺,是休闲类食品中特色十足的健康食品。
梧桐树资本童玮亮认为,企业商业模式的更迭需要更精准的把握市场需求,企业和消费者做到及时的信息交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芝麻官总裁陈彦汐对此深以为然,之所以企业会从传统型销售开始向线上销售发展,正是在调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构成变化后,顺应时代需求的结果。
如今,休闲食品主流用户已经逐步转变为8090后,这一代人是互联网重度用户,芝麻官在从优秀的传统休闲食品企业互联网+转型,做成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新零售优质企业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芝麻官融资发展的重要底气所在。
新零售行业的前景在资本峰会现场获得了多位大咖的认可,对于芝麻官的融资前景,火山石资本创始人、IDG资本荣誉合伙人章苏阳、梧桐树资本童玮亮、天使投资人郑兆伦等知名投资大咖都对此表示看好。成功获得融资支持,对于芝麻官打造世界级中国食品品牌航母的目标,将更近一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传统零售已老,新零售来了——新零售三大进化路径|界面新闻 · JMedia界面新闻APP一、实体零售一直在变,依然无法突破商业困局!
中国实体零售的各个领域,这几年做了很多尝试与实践,增加电商渠道,增加生活服务,提高技术含量等等,但依然无法真正突破商业困局,很让人疑惑。
百货业,据世邦魏理仕2014年《演变中的中国零售业格局》报告,自2010年以来,国内上市百货企业营业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传统百货转型迫在眉睫。注意一个关键词:&2010年&,这是百货业的高峰期,然后营业利润持续3年下滑,很明显的进入衰退期。百货业有些商家早就布局转型:百货购物中心化或彻底转型购物中心。百货业的最大疑惑是:传统百货大多已经购物中心化,为何还是转型不成功?
百货领域品牌商,近几年的核心关键词是&关店潮&。知名品牌商都在不同程度的关店,波司登、利郎、百丽、佐丹奴、安踏、九牧王、七匹狼。。。。。。2015年有统计关店上万家。举两个典型例子,美特斯邦威和百丽一直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对电商的敏感度也强,很早就做电商了,但还是避免不了大规模关店。美特斯邦威,定位快时尚,价格不贵,品牌认知度也高;2013年报,门店数量还有近5000家,2015年末,全国门店已减少至3700多家。中国最大鞋企百丽国际,曾经占据商场超过一半鞋类专柜,2015/16财年,鞋类业务第一次进入关店节奏,净减少自营网点366间。今年6到8月百丽关店276间,相当于平均每天关掉3间店。品牌商的最大疑惑是:大多知名品牌商线上销量越大,线下关店越多,为何线上线下融合不成功?
超市大卖场领域,据联商网的统计数据,从2015年出现部分上市零售企业营收增幅负增长,到2016年上半年前十强有5家企业营收增幅负增长。注意一个关键词:&营收负增长&,这是非常严重的行业大衰退信号,特指大卖场业态。
2016年下半年阿里与京东的网上超市大战,3年内要称王做线上和线下的第一卖场,大卖场不仅仅是衰退问题,甚至有业态被取代的隐患。业内目前基本认识到两个方向:其一是卖场小型化和超市社区化,其二是大卖场做O2O线上线下融合,基本知名大卖场都在做,大润发是决心最大的。大卖场将来最大疑惑是:门店仓是优势还是劣势?没有把握让大卖场和网上超市形成1+1>2。
便利店领域,都知道未来会越来越好,但是便利店难赚钱的事实始终难以解决,特别是商业办公场景。便利店难赚钱有两大核心要素,其一是离谱的房租,对坪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二是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对人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11、罗森、全家等便利店,先进的日本管理体系,主营商品也早已经进化为快消品+餐饮(鲜食),鲜食能占到日销的40%,毛利也比快消品更高,消费频率也更高,但依旧难以赚钱。大型连锁便利店的最大疑惑是:按照目前的运营效率,基本难以抵抗高昂的房租和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还有什么办法能大幅提高运营效率?
实体零售业一直无法真正突破这种商业困局,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联商中国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教授认为,从商业逻辑角度看,有两点最重要:回归与创新。周勇教授说:&一个是回归,把应该做好的持续不变的东西做好,如商品,服务,诚信,对顾客的起码尊重等,另一个是创新,在技术,需求,成本,大环境变化背景下,寻求模式,投资,组织,商品开发,渠道,营运技术,商业设计,服务方式,与沟通等方面的创新。&
传统零售要创新,大多人都知道并且在实践,但始终不得法;传统零售要回归本质,其实零售人也重视商品与服务,但依然无法真正走出商业困境。这给零售高管们留下一个大大的疑问:哪个地方没做对?核心问题又在哪里?
二、新零售来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重塑!
一位哲人讲:&商业做到极致,都会上升到哲学高度&。
实体零售做电商,不一定是新零售;百货商场增加生活体验服务,也不一定是新零售。联商新零售顾问团秘书长云阳子认为:&传统零售要真正走出商业困局,应该溯源归因,不仅仅是方法和术的层面,还要上升到经营哲学层面,才有可能迈进新零售。经营哲学的落地,就是企业经营模式;传统零售与新零售的经营思维不同:传统零售是以企业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新零售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传统零售经营模式,以企业效率为中心,更关注自己,有我之境。
新零售的经营模式,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更关注他人,无我之境。
经营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价值导向不同,在方法和术的实施上,就会有差异。
联商新零售顾问团在今年9月份组织了一场便利店干货交流会,其中关于到店和到家的争论特别激烈,大致分为两个流派:
A派基于企业效率为第一标准,便利店提供到家服务,可能增加成本,可能降低门店连带率,会影响整体运营效率。因此,A派认为便利店提供到店服务就能满足便利需求,而提供到家服务是多余的,浪费的,没有必要的。
B派基于用户体验为第一标准,便利店提供到家服务和到店服务,消费者能选择,用户体验会更好;只要用户体验更好,今天企业运营效率可能会降低,但用户基数大了,明天企业运营效率可能会提高。
如果我们突破思维,以后天的角度看明天;便利店实施O2O全渠道,提供到家服务与到店服务,消费体验更好了,会慢慢导致门店经营效率的提升。比如:便利店辐射人群更广,到店服务影响500米范围,到家服务影响2公里范围,可能提高人效;便利店商品更多,除了门店商品,还有区域仓的商品可预售次日达,可能提高坪效。这才是新零售,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重塑!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对&人货场&进行价值重构。
新零售的经营哲学,更关注人。以用户体验(主要是客户和员工的体验)为优先,兼顾企业效率,最难的是&度&的把握,这只能靠悟性与智慧了。
传统零售企业,以企业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一般是股东第一,客户第二、员工第三;新零售企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一般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传统零售人与新零售人,价值驱动也是迥异。传统零售人,以企业效率为中心,更关注自己赚钱,口头禅是&这个生意怎么赚钱&,视角更关注眼前及短期收益。新零售人,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更关注服务他人,口头禅是&这个事情怎么改变行业或世界&,视角更关注未来和长期收益。所以,在利益分配体系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分:传统零售企业无期权,新零售企业有期权。
新零售来了,所有零售领域也面临着经营模式重塑,这是大时代的特征:撕裂中成长或消亡。
三、新零售方法论:新零售=商品&人²
新零售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经营模式的核心是人,整体方法论也是把人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前阿里巴巴总裁卫哲谈到:&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公式:E=MC²,经济=商品&人²。其中的C(人)的二次方是让商业的原子弹爆炸的关键。如果我们只会经营商品,而不会经营人,企业的发展就很可能被卡在这儿。&
云阳子认为,借用把卫哲的观点进行优化,新零售方法论可以定义为:用公式表达:新零售=商品&人²。用文字表达,新零售是通过商品来经营人;商品是建立与人的关系,经营人是新零售运营模式的核心。
经营人,主要是客户与内部员工,兼顾包括上下游的各类商业伙伴。通过商品来经营人,是新零售的精髓,也是整体方法论。
E=MC²
新零售=商品&人²
新零售是通过商品经营人
案例一:吴晓波频道。网红电商代表,通过文章(服务商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重度经营粉丝,跨品类贩售各种商品,包括酒、服装、茶油等。
案例二:茵曼+。O2O电商代表,通过棉麻女装(商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重度经营粉丝,茵曼+准备1个亿让粉丝创业,实体门店扩大品类贩售女装、童装、家居用品、家具等。
案例三:小米。小米的案例,很多传统零售人并不看好,因为小米手机商品利润太低,难以支撑其商业模式。而从新零售的观点看,小米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资本市场也已经获得认可。小米通过手机建立与人的关系,高性价比手机获得消费者口碑;经营人(比如:小米用户)才是盈利的关键点,所以小米能推出非手机商品(充电宝、插座、电视、平板电脑等3C商品),而且能获得高销量。
以上案例,归纳总结为新零售运营三板斧:引流商品,经营社群,增加服务内容。经营社群和增加服务内容(如:适当扩大品类),实体零售必须借用互联网和电商,才能发挥效力。比如:社区超市,通过生鲜(引流商品)建立与人的关系(口碑),服务好社区几千个家庭(经营社群),扩大经营品类(必须实施O2O才会高效)服务社区家庭。所以O2O线上线下融合,是迈向新零售的标志!
四、新零售三大进化路径
新零售进化有三大路径:1、线上线下融合。零售O2O或全渠道,都是一个意思。2、零售+体验式消费。体验式消费,生活服务类的商品。3、零售+产业生态链。
1 新零售进化路径一:线上线下融合(O2O)
渠道变了,中国零售渠道发生很大的变化,有2个关键词:&社区化&和&移动化&。线下渠道因为&社区化&,离消费者更近了;线上渠道因为&移动化&,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有机会链接和融合,我们称之为&O2O&或&全渠道&。
百度百科对O2O的解释是线上到线下,这个定义是不贴切的。联商新零售顾问团秘书长云阳子认为:&O2O,就是线上线下融合。一个O代表线下,一个O代表线上,中间的&2&代表两个意思:链接和融合。&这是源自科技的力量,移动化能使线上与线下发生链接,才有可能融合。
O2O线上线下融合,不仅是实体零售迫切需求,也是电商企业的强需,但最关键是还是中间的那个&2&:链接与融合。链接代表移动技术,融合代表企业经营,移动技术的进步推动企业经营的进化升级,甚至经营模式的变革。
链接代表移动技术,包括移动终端和APP。微信前几天推出的小程序,跨平台和无需下载,国外报道微信为超级APP,链接一切;小程序能极大的推动零售O2O的发展,可能会激活品牌商,品类专业店,社区店等零售业态蓬勃发展。
融合代表企业经营,是一种经营思维,也是具体的经营管理。我们通常会从&人、货、场&价值重构的方向进行思考,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的具体实施。比如(服装品牌商O2O为例):1、为了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可能需要改变实体店加盟体系;2、为了实现实库虚库一盘货,可能需要解决异构系统的中间件来打通库存信息;3、为了实现任意终端可调拨发货,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4、为了采集会员行为数据,需要把会员的帐号打通,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分析消费行为;5、为了让门店导购与线上导购融合一体,需要软件工具支撑,还有利益刺激,还有技能培训。还有很多,用阿里的分类方法归纳,就是&商品通&、&会员通&、&服务通&。
目前真正实施线上线下融合(O2O)的渠道商零售企业并不多,联商中国零售研究中心整理了部分参考案例:
购物中心领域:可关注万达的飞凡(大力开展),阿里的喵街(团队在缩编)。
百货商场领域:可关注大商集团的天狗网,天虹的虹领巾,阿里银泰网。
大卖场领域:可关注大润发的飞牛网。
综合超市领域:可关注阿里的盒马鲜生。
社区超市领域:可关注京东到家、淘宝到家。
便利店领域:可关注淘宝便利店。
每个零售领域的购物场景不一样,O2O实施差异很大,可以多参考阿里O2O项目:喵街、银泰网、盒马鲜生、淘宝到家、淘宝便利店。目前来看,阿里的喵街与银泰网是不成功的,值得百货与购物中心从业人员反思。
在实施O2O项目,除了以上业务层面,一定不能忘记新零售的整体方法论:通过商品来经营人。特别是经营人,人即资产这种理念值得推崇,合伙人、期权、阿巴米模式等等企业组织变革,在新零售进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O2O线上线下融合,迈向新零售的必经之路,不仅仅是做电商,更要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进行重度优化,这是一场自我变革,需要改变自己。所有的零售商(包括购物中心),都需要过O2O线上线下融合这道坎,躲不过的!
2 新零售进化路径二:零售+体验式消费
按照华创证券的新消费系列报告的说法:&我国消费者走过&以时间换取收入&的阶段,正在进入&以收入换取闲暇&的阶段,与闲暇相关的服务、娱乐、体验式消费刚刚起步。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变了,服务消费比例越来越高,商品消费比例越来越低&。
零售+体验式消费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零售各业态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
购物中心业态,目前比百货业态发展的更好,也是因为消费者生活方式变了,需要更多的体验式消费,比如:餐饮、电影、游乐场等。购物中心的零售占比,有3个代表:较高的是深圳万象城67%、一般的是南京德基广场55%、较低的是广州正佳广场40%。(数据来源:联商网2015年购物中心统计)
百货业态,基本升级进化到百货购物中心化,大部分零售占比80%以上。
超市业态,目前零售+体验式消费的案例不多,盒马鲜生是比较有名的案例,生鲜超市+餐饮(盒饭+现做)的模式,在业内造成很大影响。
便利店业态,7-11、罗森、全家等便利店的商品也早已经进化为快消品+餐饮(鲜食),鲜食能占到日销的40%。
实体零售业,在新零售进化路径上,大多选择了零售+体验式消费的方式。但现状是陷入困境的多,成功的极少。为什么路径选择对了,还没有迈进新零售呢?
最核心原因是大多实体零售并不重视经营人。比如:从经营角度,消费者没有数据化,商品没有数据化,如何真正把用户经营好?从员工角度,没有更好的利益分配方式,如何吸引人才?总之,记住新零售方法论:通过商品经营人。
传统零售是以企业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新零售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这是两种经营思维。在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主权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传统零售已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更适合未来的发展。
3 新零售进化路径三:零售+产业生态链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新零售,更关注人,更懂经营人。不仅是消费者,以及内部员工,还有上下游的商业合作者。
零售+产业生态链,就是关注上下游的商业合作者,而且一定是平台模式。
当下最值得学习的是阿里,举两个案例。一个是淘宝个体户,一个是C2B。
关注下游商家:淘宝现在的活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关心个体户的生存。淘宝2011年十月围城事件之后,类目搜索流量开始倾斜小而美的个体商家,再加上免费活动报名政策和一件代发的分销系统,淘宝部分个体户一直能生存的很好,所以才有万能的淘宝,什么东西都能找的到,淘宝能就成为了购物搜索平台。
关注上游商家:C2B,阿里参谋长曾鸣首创并力推,供应厂商能个性化定制并快速提供商品。2016年1月李克强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会上提到:&所谓&C2B&,就是消费者提出要求,制造者据此设计消费品、装备品。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一个企业不再是单个封闭的企业了,它通过互联网和市场紧密衔接,和消费者随时灵活沟通。这是大势所趋啊!&
阿里的案例告诉大家,新零售关注人,包括上下游的商业合作者,这是典型的生态思维:成就他人,方可成就自己。
京东与阿里,是典型的零售+产业生态链,除了是零售平台,还提供仓储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IT技术服务,整合营销服务等。双方经过近10年的平台运营模式之争,从现阶段的结果看,阿里的联营模式比京东的自营模式更适合综合电商平台的运营。
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大型连锁商超业态,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综合零售平台,也应该为商家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大型实体零售平台也会面临着联营模式与自营模式之争,甚至是商业模式的重塑。如果不是用平台运营思维来做零售+产业生态链,几乎很难成功,所以大型实体零售面临着非常大的自我变革。
方向对了,路就不怕远!
新零售发展方向,就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重塑,方法论就是通过商品经营人,进化的路径有3条:100%零售商家会实施线上线下融合的O2O(自建或第三方),少数中大型零售商家会采用零售+体验式消费,极少数大型零售商家会采用零售+产业生态链。
五、实体零售进入新零售会有哪些变化?
新零售带给实体零售的变化,关注点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冰山上的,形式是否变了,一个冰山下的,内涵是否变了。
形式变了,很容易看见。主要就是3个方式,实体零售做了O2O,一部分实体零售增加了体验式消费,少数大型实体零售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内涵变了,不容易发现,这个是新零售研究的重点,主要看3个层面。
第一,看领导人的经营思维变了没?
第二,看组织架构与高管变了没?
第三,看绩效评估机制变了没?
1 领导人的经营思维变了没?
领导人的经营思维,决定着战略方向和经营模式,还有决心!传统零售是以企业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新零售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这种转变,一般会出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思辨问题,需要智慧,也必须要有决心!
如果领导人的语言里多了一些,&用户体验&、&关注人&&消费者&&员工&等词汇,经营思维就有所转变了,向新零售方向迈进。
2 组织架构与高管变了没?
战略方向很容易定下来,但是战略实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包括人力物力。
战略实施能否顺畅,核心是如何安排人。在军事上,就是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在企业里,就是调整组织架构,安排负责人(高管)。
马云在湖畔大学讲课曾说过:&战略定下来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调整组织架构和确定负责人。&阿里开展大战略,都会有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安排负责人。所以阿里价值观有一条&拥抱变化&,随时根据战情调整团队成员。
实体零售是否开展新零售,也可以看高管的年龄结构,50年代的高管基本要退下来了,主要看60、70、80后高管的比例构成。阿里集团在这一点看的很清楚,在马云的带领下主动让位给70后做集团高管,并且开始培养80后高管。中国实体零售进入变革期,一般情形,60后应该传帮带和放权,70后应该开始成为高管主力,对新零售的发展会比较顺畅!
3 绩效评估机制变了没?
其实新零售转型,很多高管是看得清,也能理解的。但是实体零售基层员工的理解方式很简单,只看眼前利益,未来与他无关。实体零售很少用期权,绑定员工未来成长;如果有可能,还是应该考虑一下期权问题。
基础员工的眼前利益,其实和绩效评估机制有关。
新零售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一些非业绩指标会被纳入考核,比如:用户满意度、企业文化等,这些是长期利益。
举一个例子,阿里的考核,大致分为两大类:业绩与价值观,各占50%。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业绩是短期利益,价值观是长期利益,阿里的绩效考核非常重视长期利益。
传统零售的绩效评估,大多考核业绩为主,权重80%以上,甚至有100%权重。这种绩效考核,明显偏向短期利益,指导基础员工撒网抢鱼,大鱼小鱼一起抓,不会留下小鱼为明年做打算。
实体零售进化到新零售企业,绩效评估一定会大变化:对长期利益(非业绩考核)的权重会上升,对短期利益(业绩考核)的权重会下降。
以下三点,如果正在发生变化,企业可能就开始进入新零售了。
第一点,领导人习惯谈&用户体验&了,更&关注人&了。
第二点,组织架构变了,高管年轻了。
第三点,绩效评估更注重长期利益了,短期利益(业绩考核)权重下降了。
最后借用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梁春晓最近说过一句话:&如果仅从今天的角度看明天,仅基于今天的资源、流程、组织和理念去考虑明天,那很容易被今天的东西束缚住,结果往往只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做些微小改进。如果你能跳出束缚,以更大的想象打破既有范式,以对后天的想象重构明天,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企业从经营源头来重塑自己,跳出自我束缚,明天才会更好!传统零售已老,新零售来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正在改变中国零售行业。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客服热线:
传真号码:020-
值班电话:(周六、日)【图文】传统品牌企业的新零售转型升级之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传统品牌企业的新零售转型升级之路
总评分5.0|
浏览量19207
用知识赚钱
&&免责申明:内容均来自公开网络,对文档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对其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文档分享以便大家查阅和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侵删;PPT方便大家直接编辑,PDF以便存档。
大小:27页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零售企业经营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