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工资比中国高太多,但日本房价比中国低

近期,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柯隆做了一份报告,中国人真的比日本人有钱吗?好奇宝宝们,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近期,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柯隆做了一份报告,中国人真的比日本人有钱吗?好奇宝宝们,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日本时事通讯社的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日本的成人每月的零花钱约1500元人民币(约25000日元),结论:日本人真的没有想像中那么有钱。这放在中国,都不够很多人交房租的。2016年日本的人均GDP大约38000美元(约400万日元),同一年中国的人均GDP约8200美元。写到这里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啊!下文可别打我脸就行了。
为什么人均GDP只有8000多美元的中国人会觉得比自己收入多4倍以上的日本人没那么有钱呢?
的确,日本人看上去并不那么有钱。日本人平时在家吃饭都非常简单,一碗饭、一点蔬菜、一条烤鱼、一碗酱汤、一点咸菜。开的车一般都是排量很小的家庭用车。在日本找不到带游泳池的私人住宅。日本比较富裕的家庭妇女通常也就是到高级酒店和朋友一起吃一顿套餐而已。
中国人的奢侈往往体现在饮食上。有一次看英国BBC的一个纪录片是报道中国下岗工人的家庭生活的,其原意是要聚焦中国下岗工人的生活如何拮据,结果,影片中间有一段是下岗工人一家三口吃晚饭的镜头,四菜一汤!我相信所有看到这一段的英国人都晕了,中国的下岗工人吃晚饭也有四菜一汤,太奢侈了!!!
咔咔咔!我们回来说日本,虽然日本人看上去没有中国人那么有钱,但实际日本人是非常有钱的。现在日本人均(包括老人和婴儿)的金融资产(现金和存款)大约有10万美元,而且日本有很好的社保体系。哎,我掩面而泣,羡慕的泪水控制不住的流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人看上去那么有钱?
2016年中国到国外来旅游的一共1亿4000万人次。实际旅游的人不超过1亿人,拿中国总人口的14分之一和日本的平均值相比较本身就是不恰当的,笔者我都撸起袖子,表示不服!日本的贫富分化是很小的,基尼系数不到0.3,而中国的贫富分化,作为高端玩家仰望者的我也不忍心说了。
问题的本质不是日本人看上去不那么有钱,而是中国人看上去太有钱了,为什么?根据IMF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大约在8000美元多一些,换句话说:中国人的月收入平均大概不到5000元。
是房价太贵还是工资太低?
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略估一下少则200-300万元,多则700-800万元。为什么月收不到5000元的人可以拥有这么高额的房地产。当然,这些房地产是自己住着,就无法变现。但中国人还是财大气粗。
这里面有历史原因,现在60-80岁的很多人原先住的单位的房子是单位分的,后来按工龄折价买下,这些房子如果地点好,那怕旧一些,其价格应该都不便宜。但是,问题是今后的年轻人哪里有钱买房?
换一个角度分析,房地产经济学有一个经验法则,房价的合理区间是工薪族年薪的6倍左右。如果超过6倍,买房的按揭贷款就很难还清了。按照这个经验法则来推算,中国城市的房地产的均价应该在40万人民币左右。在中国的城市,花40万人民币能买到什么样的住房?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房价太贵了。写到这里我都懵逼了,为什么要拿数据验证中国的房价太贵?这不是一眼名了的事实么,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天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房价多在300万元左右,那么中国人的年收不应该是5万5千元,而是55万元。所以,也许我们可以判断中国人的收入太低了。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那么问同期个人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的人有多少?应该不会太多。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工资收入没有大涨,而房价却接连高涨?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容易也不易。房价高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富分化太大,财富集中到了一小部分人手里,房地产市场就成了这些人投机敛财手段。一般来说对于买房是为了居住的人来说,他们是不会造成泡沫的,只有投机者希望通过房地产投资钱生钱才可能吹大泡沫。
你们摸胸自问:你们每年都涨工资吗?
大多数的答案肯定是,不涨,或者工资涨不过房价。实际上对于只有一套住房的人来说,其房产的估价再高只是帐面资产,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不可能把现在住的房子卖了。中国人与其他中等发达国家的人相比拥有的帐面资产应该是很多的,但实际的现金收入应该没有那么多,也就是说中国人看上去应该很有钱,但实际没有那么多钱。
聊财经的人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而我,能陪你有趣的聊财经。
历史收益率走势(%)
观看人数:0
历史收益率走势(%)
在公募基金经理中,有这么一类人最为稀缺。他们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某基金的基金经理,在二级市场中拼杀;又是公司总经理,引导公司的发展。不信,看看眼下的数据:129家基金公司中,亲自为投资者管钱的总经理仅3位,他们分别是华商基金梁永强、民生加银基金吴剑飞,以及不久前由私(募)转公(募)的鹏扬基金杨爱斌,占比2.32%。在全市场1608位基金经理中,更是稀缺资源,占比0.18%。当同行们纷纷上岸不再管理基金产品,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如何?他们为什么还在坚持?1,“特立独行”的总经理上述三位总经理中,从事股票投资的只有?
周四,最近阿里、腾讯、网易三大科技龙头相继公布了三季报,靓眼的业绩随即引发资本市场对各行业稀缺龙头的热捧。贵州茅台与中国平安这两大龙头也成为A股弱反弹中的一抹亮色,其中茅台股价轻松跨越700整数大关,平安大涨5%继续刷新历史新高,谱写了一曲价值投资的新篇章!之所以强调是弱反弹,是因为虽然连续下跌过后各大指数有止跌企稳的迹象,其中大盘围绕3400点上下窄幅震荡,创业板表现稍强收出小阳线,但两市成交萎缩以及个股结构性分化十分明显也是不争事实。这其实也暗示大盘短期迅速反包修复的难度较大,或将继续在20日线附
周五, 昨天下午官媒关于茅台股价的罕见发声成了压垮行情的最后一根稻草,结构性分化愈演愈烈的A股终于不堪重负在上演了暴跌的血腥一幕,创业板大跌超2%,超百股跌停,两市杀跌盘更是不计其数。一则官媒发声竟引发市场如此大动荡,A股内部生态结构的脆弱可见一斑!单以估值而论,茅台市盈率确实比两市大部分股票都低,可问题的关键是以茅台为首的龙头蓝筹股随着机构扎堆涌入抽干了市场上有限的流动性,使得两市其他大多数中小创成长股都陷入成交低迷的连绵调整期,行情持续如此扭曲与割裂自然也就为剧烈调整埋下了伏笔。而中小盘股?
随着三季报行情的落幕,市场进入到空窗期,开始准备最后的年报行情,这一段时间上证指数在3400点左右徘徊,似乎又进入到了纠结的状态,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近期的行情走势,下一阶段我们又该把握哪些投资机会呢?我们看到三季报行情中一些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在10月份都有一个非常惊艳的表现,但是三季报行情过后似乎大蓝筹出现了上攻乏力,而中小创又有一些抬头的趋势,针对近期的行情和目前的状态,怎么看待后面的机会呢?今年全年行情都是围绕着白马股来展开的,事实上,今年以来“业绩为王”是主要的选股思路,要么是现有的业
虽然外围股市继续大涨,可是由于A股最近几个交易日走势较弱,且消息面有点偏空,所有投资者谨慎情绪依然占据上风,导致今日沪深两市大盘均是一个低开格局,开盘后大盘虽有一个冲高,可是市场抛盘较大,出现了冲高回落。午后开盘后,在权重股走强的带动下,大盘虽然一度企稳回升,可是由于二三线题材股大面积回落,导致股指再度冲高回落,护盘资金及时出手,才护住了大盘不暴跌。收盘时,上证综指报收于3382.91点,下跌16.34点,跌幅0.48%,成交3137亿;深证成指报收于11292.93点,下跌245.03点,跌幅2.12%,成交3323亿。今日沪深两?
昨天,贵州茅台股价站上700元以719.11元报收。当晚,该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一、最近市场上的一些讨论和观点,尤其是关于公司过高的目标股价及估值均不代表公司的态度,希望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理性看待,审慎决策。二、近期公司股价上涨幅度较大,公司将继续做好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也郑重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跟风。三、公司坚守“质量第一”,把质量视为生命,秉持“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的质量理念,弘扬工匠精神,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一流的民族精品。公告的前两条是提示风险?
11月16日,上海银行一字跌停板的走势,让市场颇感意外。6.91亿元的全天成交金额以及134万手的跌停封单,这对于一家大盘银行股来说,也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截至11月16日收盘,上海银行报收15.41元,创出历史新低,同时也跌破了日的发行价格,这无疑成为近一年时间来表现比较糟糕的银行股票之一。从今年的股价表现来看,年内上海银行股价已经下跌超过12%,这一表现远远跑输同期银行板块的走势。
对于上海银行的一字跌停板走势,也并非没有原因。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莫过于巨量首发限售股的解禁上市。根据统?
11.17忠言周评:“二八”现象究竟是成熟,还是畸形? 本周,上证指数、深成指、中小板、创业板均连跌4天,大跌1.45%、3.03%、3.96%、3.52%。周五,更是出现了股灾般的跌幅,跌5%以上的个股有1161只,跌8%以上的个股有345只,跌9%以上的个股有211只,跌停股有113只。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因为10月经济数据不好,有人说是因为前期6连阳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有人说是因为上海银行29.3亿股小非解禁,有人说是因为管理层对茅台的爆炒发出提醒。也许这些说法都有些道理。但是,在我看来,周五的暴跌最主要的原因是,周四媒体上一篇《理性认?
昨天讲到,假阳星是下跌中继的概率较大。今早大盘低开之后略往上走了一下,然后就向下跳水,并持续向下一直打到季线方才企稳进入横向整理(季线为前文预计中的强支撑),收上下影小阴。
早盘创业板与主板走势基本一致,但下午13时40分开启跳水模式,最低1831点,距半年线仅差9点,以放量大阴收跌2.36%。深成指、中小板均以大阴报收,其中深成指、创业板均创7月1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继昨天保险护盘之后,今早辅一开市,银行便快速上拉护盘,盘中银行、保险、民航、两桶油护盘强守季线,但相对于个股来说,银行、两桶油护盘在?
【中科曙光(603019)】盘面分析: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并公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同日公布: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科大讯飞(002230)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光大证券认为,人工智能
相信能点开这篇文章就是我们的缘分,无论你在股市是位高手还是韭菜,只要认真阅读,相信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十几年来积累的实战方法和无数经验,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希望更多的散户朋友,能从我的文章中受益!很多散户自己研究好一只票,从其他渠道一听说某某某股票有利好要大涨,就赶紧放弃自己研究好的票去买进那些消息股,殊不知这些消息到了自己这里已经是第N手消息了,很可能就是主力为了出货散布出来让散户接盘。
总之,股市是一个零和博弈市场,有人赚,就一定会有人亏。不是有了一点技术
11月7日我在财富号发了《中科曙光 资金夯底 变轨加速 剑指何处》一贴,文中总结了本人从8月中旬曙光启动上涨时开始关注此股后,二个多月来,在曙光吧发贴几十篇,跟贴发言无数,一路中长线看多并见证股价上涨的历程,同时分享了收获的喜悦和与股友们交流的快乐!11月8日晚,曙光收长上影线,我又以跟贴的方式,在上述贴子中给股友们分享了我对曙光中长线行情的看法和对短期行情走势的分析。主要内容回顾于下:发表于
19:53:30有券商预测,上调年盈利预测3%、36%、119%,一年目标市值为420亿元,给予公司45倍估?
近期行情操作节奏不好把握,热点切换较快,很多投资者赚了指数赚不到钱,投资者注意防范有利空消息的个股。11月13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利空公告,具体如下:金雷风电:两股东原拟减持5%股份 届满减0.91%股份金雷风电(月13日晚公告,原合计持有9.71%的股东达晨创世、达晨盛世拟自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半年内减持不超总股本的5.04%。该减持计划期限届满,两股东在此期间合计减持0.91%。苏奥传感:股东张旻拟减持不超2.44%股份苏奥传感(月13日晚公告,持股7.2%的股东张旻,拟6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和集中竞
金融板块中,到目前为止,还在箱体整理的就是证券板块,同时也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板块。(1)三大指数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上证50这三大指数,相对较弱的指数就是上证指数。由于证券板块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拉升,一直箱体震荡,处于拉升前的蓄势态势,因此带来上证指数没有能够跟上沪深300和上证50的步伐,从而没有能够有效的激起市场的人气。(2)正在改变上星期三11月8日,证券板块暴力拉升,确认二次探底成功。证券板块的性质已经完全改变,已经从惰性气体转变为活泼气体。证券指数的日线图如下:周线图如下:月线图如下:从月线?
指数在近期完全回补了国庆节前的缺口后连续上扬,在收复3400点的同时也创下了年内反弹的新高刷新了22个月以来的高点。不过在指数反弹创新高的背后,且有一大批个股现出了连续的下跌。到上周为止除了今年上市的新股外,沪深两市有超过2000只个股今年是累计下跌的,占两市个股总数超过七成,而这其中累计跌幅超20%的个股超过了千只,两市涨幅超20%的个股却不足400家。另外在持续走强之后,蓝筹白马股也出现了分化以及遭遇到了机构减持现象,促使在三季度之后市场热点散漫,虽然指数不断创出反弹新高,但市场机会以及赚钱效应明显减弱?
今天沪指继续延续昨天的跳水态势,盘中更是一度跌破了3400点整数关口,我就问你:怕不怕?
哈哈,总之,我不怕,这样的调整我昨天就说过了,这是属于正常的调整,只是调整的幅度有点大罢了,我昨天说指数6连阳,连创新高之后,调整合情合理。完全没必要去担心,我们应该逢低低吸优质个股。创业板指
对于创指,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记得,我说创指突破年线之后,创业板要走出新一轮的行情,需要创指能够站稳年线,所谓站稳就是创指能够连续3-5个交易日站稳,非常之可惜,今天刚好是第四个交易日,创
在公募基金经理中,有这么一类人最为稀缺。他们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某基金的基金经理,在二级市场中拼杀;又是公司总经理,引导公司的发展。不信,看看眼下的数据:129家基金公司中,亲自为投资者管钱的总经理仅3位,他们分别是华商基金梁永强、民生加银基金吴剑飞,以及不久前由私(募)转公(募)的鹏扬基金杨爱斌,占比2.32%。在全市场1608位基金经理中,更是稀缺资源,占比0.18%。当同行们纷纷上岸不再管理基金产品,他们管理的基金业绩如何?他们为什么还在坚持?1,“特立独行”的总经理上述三位总经理中,从事股票投资的只有?
光电股份股东中兵投资增持逾3%  光电股份10日晚间公告,日至日,中兵投资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5,792,039股,占公司总股份的3.104%。日,公司控股股东光电集团一致行动人中兵投资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累计增持比例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0.114%,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4.914%,增持均价不高于每股20.50元。腾达建设中标逾15亿项目工程  腾达建设10日晚间公告,公司确定为杭州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9-1标段工程的中标人,中标价为万元人民币;公司同时确定为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
上周五文章刚跟大家计算完我们预期002456欧菲光的目标价,结果这周就来个开门大红,大涨6个点,冲到了25.90元,牛气十足。不过再次强调一下,虽然利润已经高达120%了,但飞杨觉得目标仍还远未到,如果没有特别变化,年底前整体的持有策略是可以保持不变的。这只票里,其实也是时间磨出来的,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回头已是一年半了,尤其第一波,四个月才换来30%的涨幅,在一开始基数很小的时候,这是非常考验耐心的。不过后面这波就轻松了,一是有盈利作为安全垫,心态好,二是它本身的趋势维系的特别好。除了002456欧菲光,近期
周四,最近阿里、腾讯、网易三大科技龙头相继公布了三季报,靓眼的业绩随即引发资本市场对各行业稀缺龙头的热捧。贵州茅台与中国平安这两大龙头也成为A股弱反弹中的一抹亮色,其中茅台股价轻松跨越700整数大关,平安大涨5%继续刷新历史新高,谱写了一曲价值投资的新篇章!之所以强调是弱反弹,是因为虽然连续下跌过后各大指数有止跌企稳的迹象,其中大盘围绕3400点上下窄幅震荡,创业板表现稍强收出小阳线,但两市成交萎缩以及个股结构性分化十分明显也是不争事实。这其实也暗示大盘短期迅速反包修复的难度较大,或将继续在20日线附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日本】为何日本个人工资高,日本房价却相对较低
点击量:1588&&|&&
原标题:为何日本个人工资高,日本房价却相对较低
日本房产和中国房产相比,可以算是很低,但是在日的个人工资却又高于中国。是什么造成了这类情况的发生?环球移民海外房产中心带您了解近年来为何中日房产价格出现差距。
1、我们以日本的长崎、中国的杭州为例进行对比。
我们发现:(1)在日本长崎,2层小别墅,按照RMB价格大约在150万RMB左右,大约250平米;(2)如果此类别墅放到杭州,大约在1000万左右;(3)在日本长崎,我们发现公司人员的最低工资为15000元RMB左右;(4)而在杭州,类似公司的行政人员、普通员工公司大约在元之间。
因此,我们非常直观的看到:(1)日本房价远远低于我们中国目前的房价;(2)日本工作人员的工资远远高于我们同类人员的工资。
为何日本个人工资高,日本房价却相对较低
2、首先看房地产价格,日本1991年的房地产价格是全世界最高的,和我们中国现在房地产价格是类似的,基本情况相同。
但是,1991年日本房地产出现崩盘,从1991年开始就开始处于下跌之中,按照相关数据,到2000年左右,大约下跌70%左右。也就是说,现在的房地产价格仅仅是1991年房地产价格的30%,那么150万RMB的小别墅,在1991年大约是500万RMB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价格,1991年的500万RMB,在当年实际上至少可以购买中国20套别墅。
因此,我们看到,1991年开始日本房地产开始大幅下跌,1998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开始大幅上涨,从年,中国的房地产大约上涨了15倍左右,有的地方甚至上涨20倍以上。
同时,以人员工资的角度看,日本单位人员的工资是我们中国单位人员的4-5倍,甚至更高。这个数据实际上和人均GDP数据基本类似,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GDP虽然和日本国的GDP基本相当,甚至更高点,但是因为人口因素,我们的人均GDP远远低于日本,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均工资实际上也是远远低于日本。
为何日本个人工资高,日本房价却相对较低
3、日本的房价为什么如此低廉,而中国的房价却如此昂贵呢?
从房地产泡沫角度看:(1)1991年日本金融泡沫破灭后,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下跌之中,房地产泡沫基本上已经消灭;(2)而中国房地产从2001年开始,一直处于高涨模式,目前已经具有较大的泡沫,而且泡沫越来越大。
从货币和资产价格角度看:(1)中国的M2、货币超量发行实际上是比较大的,而且从2008年开始更多的反应到资产价格上;(2)虽然日本安倍上台后也不断刺激经济,虽然货币不断超量发行,但是日本的资产价格却不断收缩。
我们只能说:中国房地产现在处于巨大的泡沫中,而日本房地产从1991年开始资产价格不断下跌,现在看房地产价格基本处于无泡沫模式,或者受人口因素影响,资产价格还可能处于深度收缩状态。
全球房产投资市场风云变化,择机选择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投资项目尤为重要,日本房产自经济崩盘以来房产深度收缩,压缩泡沫空间,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环球移民海外房产中心专业办理海外房产投资,同世界各国大型开发商合作提供海量房源。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最新房源更多
日本金牌接待团队中国人真的比日本人有钱吗?是房价贵还是工资太低|日本人|中国人|房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人真的比日本人还有钱吗?
  来源:日经新闻网
  本文作者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柯隆。
  日本时事通讯社的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日本的成人每月的零花钱约1500元人民币(约25000日元),结论:日本人真的没有想像中那么有钱。其依据之一说在日本一瓶160毫升的SK-Ⅱ的神仙水要18000多日元。最便宜的手机包月花费要10000多日元。
  如果用物价来衡量日本人是否有钱,应该说日本人的确没有中国人想像的那么有钱。我想比起关于日本人的零花钱的问卷调查,日本的人均GDP更说明问题。2016年日本的人均GDP大约38000美元(约400万日元),同一年中国的人均GDP约8200美元。
  为什么人均GDP只有8000多美元的中国人会觉得比自己收入多4倍以上的日本人不那么有钱呢?这才是问题之所在。
  用 物价来解释一个国家人民的实际收入是一个通行的方法。IMF每年都用购买力平价(PPP) 估算和发布世界主要国家的GDP,按照IMF的估算,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GDP总量为20多万亿美元,美国的GDP为 18万亿多美元)。但问题是测算购买力平价时使用的物价指数通常是非常主观的。比如如果用中国的一个肉包子的价格与美国的一个汉堡包的价格计算价格比(购 买力平价)可能就有点失真。
  中国商店里的中高端衣服的价格要比美国和日本的贵很多。同样一款日本厂家的汽车,在中国的售价要比日本的售价高很多。所以,如何编制物价指数,其中有很多讲究,你不能用一个或几个商品的价格来做简单的比较,那样的话结论难免失真。
  的 确,日本人看上去并不那么有钱。日本人平时在家吃饭都非常简单,一碗饭、一点蔬菜、一条烤鱼、一碗酱汤、一点咸菜。日本人开的车一般都是排量很小的家庭用 车。在日本绝对找不到带游泳池的私人住宅。日本比较富裕的家庭妇女通常也就是到高级酒店和朋友一起吃一顿套餐而已。凭我在日本生活近30年的经验,日本人 最不擅长的就是奢侈。
  相比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日本人算是奢侈的一点可能是所有日本人的家里都有浴缸,他们每天都要泡澡。日本人喜欢到温泉去泡澡,下到浴池,日本人会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我真奢侈。
  当 然,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家也没有游泳池,中国人的奢侈往往体现在饮食上。有一次看英国BBC的一个纪录片是报道中国下岗工人的家庭生活的,其原意是要聚焦中 国下岗工人的生活如何拮据,结果,影片中间有一段是下岗工人一家三口吃晚饭的镜头,四菜一汤!我相信所有看到这一段的英国人都晕了,中国的下岗工人吃晚饭 也有四菜一汤,太奢侈了。
  回来说日本,虽然日本人看上去没有中国人那么有钱,但实际日本人是非常有钱的。为什么?现在日本人均(包括老人和婴儿)的金融资产(现金和存款)大约有10万美元,而且日本有很好的社保体制。这在世界别的国家是不可想像的。
  其实,当我们感叹日本人看上去不如中国人有钱的时候,我们应该问一问,为什么中国人看上去那么有钱?
  2016 年中国到国外来旅游的一共1亿4000万人次。实际旅游的人不超过1亿人,拿中国总人口的14分之一和日本的平均值相比较本身就是不恰当的。日本的贫富分 化是很小的,基尼系数不到0.3,而中国的贫富分化不用我说,各位读者应该有亲身体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的基尼系数高达0.475。
  所以,我认为,问题的本质不是日本人看上去不那么有钱,而是中国人看上去太有钱了,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问一个为什么?
  人 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话不假,中国的国家大,自然地怪事就多。普遍地说中国人的收入并不是特别高,但从帐面上看,中国人的固定资产却不比先进国家的人 少。根据IMF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大约在8000美元多一些,按今天的汇率计算中国人的平均年收入应该约低于5万5千人民币,换句话说:中国人的月 收入平均大概不到5000元。
  是房价太贵还是工资太低?
  但是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略估一下少则200-300万元,多则700-800万元。为什么月收不到5000元的人可以拥有这么高额的房地产。当然,这些房地产是自己住着,就无法变现。但中国人还是财大气粗。
  这 里面有历史原因,现在60-80岁的很多人原先住的单位的房子是单位分的,后来按工龄折价买下,这些房子如果地点好,那怕旧一些,其价格应该都不便宜。但 是,问题是今后的年轻人哪里有钱买房?我遇到一个国内的年轻人,问他:现在你们结婚,有没有为了爱情而结婚的?他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没房没车,仅有爱情, 别人是不跟你结婚的。也许换句话说应该是没房没车,哪里会有爱情?
  我相信这个年轻人说的是实话,也许多少有点夸张,但反映了 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今天一定有很多年轻女孩是跟房和车结婚的,而不是跟爱情结婚。问题是今后的年轻人哪里有那么多钱买房买车呢?试想一个年轻人如果在 30岁前后结婚,其月收应该在元就不错了,退一步说,就是有元的收入也买不起那么昂贵的住房,哪里有钱娶媳妇?
  换 一个角度分析,房地产经济学有一个经验法则,房价的合理区间是工薪族年薪的6倍左右。如果超过6倍,买房的按揭贷款就很难还清了。按照这个经验法则来推 算,中国城市的房地产的均价应该在40万人民币左右。请问,在中国的城市,花40万人民币能买到什么样的住房?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房价太贵了。
  但 从另一个角度看,今天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房价多在300万元左右,那么中国人的年收不应该是5万5千元,而是55万元。所以,也许我们可以判断中国人的 收入太低了。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的实际GDP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那么我要问同期个人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的人有多少?应该不会太多。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工资收入没有大涨,而房价却接连高涨?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容易也不易。房价高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贫富分化太大,财富集中到了一小部分人手里,房地产市场就成了这些人投机敛财手段。一般来说对于买房是为了居住的人来说,他们是不会造成泡沫的,只有投机者希望通过房地产投资钱生钱才可能吹大泡沫。
  至 于说工资为什么不涨?我曾经写过,今天中国的企业里,其剥削程度不亚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有工会,工会是代表工人维护工人利益的组 织。假设国有企业不剥削工人,但民营企业应该组织工会,保护工人利益。但是国有企业的老总们以及CEO们拿的报酬是否合理,我想不用我评说。
  我查看了统计年鉴,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的收入平均增长每年都和实际GDP增长率差不多,但我问一些自己认识人:你们每年都涨工资吗?
  他 们的回答是:什么时候涨的工资连他们自己都忘了。当然,中国的单位除了发货币工资以外,还有一些实物工资,二者加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增长的都很慢。前几年 中国经济每年增长8%以上,现在降到6-7%。即使是6-7%也是很高的增幅。比如说每月工资元的人,其每年的增幅应该在 200-300元。而且,6-7%的增幅是相比上一年的工资,所以实际上涨的工资应该更多。我相信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经济增长与他们没有关系。这样一来久 而久之房价上去了,工资却跟不上。实际上对于只有一套住房的人来说,其房产的估价再高只是帐面资产,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不可能把现在住的房子卖了。
  房价高了对于今后买房子结婚娶媳妇的人来说是个大问题,大部分年轻人买不起房。短期内房价不可能回归合理区间,虽然经济增长率仍在6-7%,但相比前几年,的确下降。
  问 一问国内做生意的人就知道,现在的生意环境非常不好,也就是说对大部分人来说涨工资短期无望。这种情况有点像一个陷阱,要想从里面跳出来非常不容易。要知 道房价高的背后是地价太高,上一届政府把批租土地的收入归属于地方政府,全民所有的土地,为什么批租的收入归了地方政府,其中的法理说不通。一块土地批给 谁去开发其中的讲究很多,潜规则的结果就是房价泡沫,否则,随着土地转让和开发产生的交易成本(包括大量回扣)无法支付,这些成本最后都要最终买房的人来 买单。所以,中国人与其他中等发达国家的人相比拥有的帐面资产应该是很多的,但实际的现金收入应该没有那么多,也就是说中国人看上去应该很有钱,但实际没 有那么多钱。
  作者柯隆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 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 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APP专享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